三网融合的含义和发展

三网融合的含义和发展
三网融合的含义和发展

三网融合为何举步维艰

——从中国媒体发展看三网融合的问题摘要:2010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要加快三网融合的进程,很多的学者开始讨论什么是三网融合,三网融合需要些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在中国发展三网融合有些什么样的好处和弊端。一时之间,三网融合成了网络的宠儿,变得异常的火热。但是,后来三网融合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不断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使得三网融合逐渐搁浅。这到底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中国媒体业也逐渐向三网融合过度,在其中凸显了其他行业也会遇到的三网融合中的关键问题,这又是什么呢?

关键字:三网融合,IPTV,VOIP,运营商,广电,利益,冲突

要进行这个问题的讨论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三网融合?三网

融合指的是将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以及互联网进行整合,将三种通信内容整合到一条光纤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快通信速率。

但是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这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用户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

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2010年温家宝提出了加快三网融合,中国的三网融合时代正式开始。(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的出现,三网融合举步维艰,笔者将会在后面继续阐述。)由此诞生了两个比较著名的三网融合的产物IPTV和VOIP。

IPTV是指利用IP技术,通过宽带网络提供视频业务。它融合了电视业务和电信业务的特点。其优势在于“互动性”与“按需观看”,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播放的缺点。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电视(IPT V)是利用因特网向公众提供电视或数字电视、甚至更高质量的电视服务的多频道技术。这种技术只需受众在现有的电视机上安装专用m odem或机顶盒,插上电源就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视听享受。简而言之,即是电视上网,将电视作为浏览终端,接入宽带即可进入互联网畅游。目前中国IPTV的应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消费者收视习惯的培育以及与现有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其覆盖面并不广泛。网络视频则是指视频网站提供的在线视频播放服务,主要利用流媒体格式的视频文件进行播放。

VOIP又名宽带电话,是指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因无须搭建专属网络,VOI P运营成本低,通话资费大大低于传统电话。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QQ,SKYPE等等都是基于这种技术产生的。但是,其通话质量差,网络不稳定,传输画面不清晰一直是困扰用户的问题所在。到底什么才算是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1.网络在物理层上是互通的(网络之间要互相透明)。

2.用户只需一个物理网络连接,就可以享用其他网络的资源或者与其他网络上的用户通信。

3.在应用层上,网络之间业务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但又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妨碍,并且在各自的网络上可以像以往那样独立发展自己的新业务。

4.网络之间的协议兼容或者可以进行转换。

其实要实现三网融合,我们还是有比较重要的技术的支持和基础的。虽然我们的网络通信发展起步较慢技术上并不能和技术高端国家相比较,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特点使得我们的发展少了其他国家对于多协议,多接口的困扰。我们的网络大部分借用了成功的通用的国际标准建成的,所以有着比较统一的支持端口,改造起来比其他国家方便,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很多过硬的技术。如:

1.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即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都可以通过编码成0和1的比特流进行传输和交换,这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条件;

2.采用TCP/IP协议。只有基于独立IP地址,才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互动,才能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

3.光通信技术。只有光通信技术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传输速度,保证传输质量,光通信技术也使传输成本大幅下降。

这些技术在中国是飞速的发展着的,支持三网融合的技术有了支持,但是为什么自从2010年后半年,三网融合被提出的频率越来越低,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的机会越来越少,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根本在于广电、电信两大部门围绕播控权竞争激烈。广电系和电信系的三网融合之争由来已久,广电方面把控着内容主导权,一直觊觎宽带业务,而在市场方面,缺乏有效的竞争实体与国内电信运营商相抗衡。备受关注的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区域整合虽然也在推进中,目前已有19个省完成了“一省一网”的整合工作。但被寄予厚望的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挂牌。

三网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向业务准入的推进似乎已经被搁置了。时至今日,国家开始第二批三网融合城市的试点,并没有向以前一样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这就让三网融合的处境越加尴尬了。

三网融合演变成了各个集团的利益的争夺战,被融合的三个网络除了互联网之外,其余的两个都是直接的利益受益方的,如果不幸成为被整合的一方,那么,这方就会破产。谁都不愿意面临这样的尴尬的境地。所以,广电和运营商对三网控播权的问题一直的争端,导致了现在三网发展的缓慢。

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政策中,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

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等重点内容,对广电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机遇。

2009年,湖南广电将把金鹰网旗下的芒果网络电视tv.hunantv. com剥离出来,并进行独立域名、独立品牌运营。这一事件意味着,国内4大主要广电势力——央视、上海文广、凤凰卫视、湖南广电已全部涌入网络视频领域。

2009年12月27日上午,备受外界关注的“国家网络电视台”正式上线,并启用国家网络电视台崭新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15538.html,,标志着网络视频领域里的“国家队”登场。同一时间段,上海文广、湖南广电等传媒巨头也纷纷抢滩网络电视台市场。

笔者认为,国家网络电视台实质还是广电媒体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电视,只不过收视终端由电视、广播转向了电脑、手机。CNT V的启动仪式上使用广电行业的术语“开播”而非互联网行业熟稔的“上线”也似乎暗含了这一定位。网络电视台将依托原有的强大的制作团队和内容资源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等新的传输通道扩大节目的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受众注意力。它的出现符合数字时代传媒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与之前已经进行的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互联网音视频网站制作与播出平台分离的现状相反,网络电视台开始融合直播、点播广电节目,以开放的心态与电信运营商以及技术支持商合作。

如果在现在的模式之下实现了三网融合,我们将要面临的问题:

由于广电获得了控播权,我们能够看到的节目都是在广电的授意之下的观看,就像现在的电视节目,想上卫星电视首先都得通过广电这一关,只有符合了广电的旨意的电视节目才能得到播出。那些真正反映人民心声的东西并不能完全得到展现。李开复前两天曾在微博上指出:“看微博一小时得看新闻联播两个星期心情才能缓解”(非原话)。这个就从侧面反映了,在广电的授意之下播放的节目都是真善美的,是经过筛选的。

难以想象,当整个广电控制了融合后的网络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那个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看到真正的民生问题,听到大众的心声,所有的一切都是经过删减的信息,所有的内容都是中央新闻,我们还能够听到不同声音吗?这样的三网融合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参考文献:

《从CNTV的发展看三网合一中的公平竞争问题》《今传媒》杂志社匡文波

《三网合一,挑战之中更有机会》中国论文网

《三网融合》维基百科

《第二批试点不能重蹈覆辙》北京壹捌零品牌营销咨询公司总裁雷少东

《“三网合一”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中国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8211215538.html,

编辑

《三网融合对广电网络的意义和影响》格兰研究佚名《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不能重蹈覆辙》新浪博客

{业务管理}广电新业务在三网融合下的发展思考

(业务管理)广电新业务在三网融合下的发展思考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三网融合是壹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于现阶段它是指于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 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于壹 起,更好为人类服务,且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 壹,而 三网融合 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壹致,网络层上能够实现互联互 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壹的IP协议,于 运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壹 目标逐渐交汇于壹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壹。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 容、且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壹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 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 媒体基础平台。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于向下壹代电信网、下壹代广播 电视网、下壹代互联网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网络的功能趋于壹致、业务范围趋于相 同,均能够为用户提供打电话、上网和见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的本质是未来的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均能够承载多种信息化业务,创造出更多种融合业务,而不 是三张网合成壹张网,因此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壹。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 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壹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 重大举措,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有利于迅速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推 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

三网融合业务模式

三网融合业务模式创新催生市场新格局 实现三网融合之后,人们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从去年开始,我国开始大力推动三网融合,并确定了12个试点城市。一年过去了,三网融合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新的趋势?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去年7月,国家正式公布了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12个地区入选。试点一年,杭州已有超过100多万数字电视用户全部可以实现互动点播,深圳市则启动“甩信”实现了手机与电视的多屏互通业务,各个地区都在三网融合创新业务模式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今年7月,在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三网融合将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期间,业务模式的探索创新将催生新的利益格局与投资空间。 广电、电信双向进入破冰 据试点地区相关人士透露,三网融合业务层面的双向进入已经开始申报,而部分试点地区已经在技术上做好准备。

双向进入是指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从各自为战转向交叉发展,意味着三网融合试点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而从目前各试点情况看,IPTV因其成熟的业务模式正成为双向进入突破口,并有望成为试点地区三网融合的“标配”业务。作为推进IPTV的先锋,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SMG,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百视通推进平台建设,从IPTV呼号管理、内容分法、监播系统、内容加密、收费用户系统等方面对IPTV业务规范进行了细化。 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大钟向记者透露,在三网融合前提下,上海广播电视台双向进入后,广电与电信对于IPTV 的分工模式不变——即由广电负责播控平台,电信负责传输,各地也将会参照这种模式进行。 今年5月17日,深圳电信和深圳广电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IPTV业务平台建设方面,深圳广电将与中国网络电视台(以下简称CNTV)共同建设IPTV播控平台,深圳广电将与深圳电信共建IPTV示范小区,以尽快实现IPTV在深圳的商业运营。而在北京市政府已经获批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北京联通与CNTV,以及筹备中的北京网络电视台将在北京合作推广IPTV业务。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2010013232 肖永博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软件01班北京100084) 摘要:仅仅通过一根缆线就可将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融合在一起,根据客户具体需要选择网络和终端,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需求,让民众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实现在手机上看电视剧。“三网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成本的降低,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的融合更意味着优化的信息系统市场、便捷的客户使用方式。 关键词:三网融合,政策,商业难题 目录 1 引言 1.1 三网融合的概念及意义 2 三网融合的发展问题 2.1 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 2.1.1 业务融合空间 2.1.2 融合的实行和普及 2.1.3 受益企业 2.1.4 用户间的信息交互 2.2 国际现状 2.2.1 英国方面 2.2.2 美国方面 2.2.3 日本方面 2.2.4 法国方面

3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 3.1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3.2 在我国“三网融合”面对的商业三大难题 3.3 三网融合带来的受益企业 3.4 既得利益在融合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4.1 两个方向的优缺点分析 4.2 下一步研究方向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1引言 三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 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需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图1

三网融合技术(三种网络结合的时代)

三网融合——一场跨行业资源的博弈与合作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第二章发展趋势--广电、电信部门在三网融合中的“位”与“为” 第一节广电、电信职责定位第二节 第二节广电、电信现阶段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电信运营商可为之处: 第三章传播效应--三网融合与新媒体的深层互推 第四章行业蓝图--打造运营商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球,三网融合是业界数十年来的共同追求,它代表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中国,三网融合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内在需求和有效手段。然而,三网融合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三网融合推进主体之一的电信运营商相应也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机遇与挑战,也与广电进行着跨行业的资源博弈与合作,那么,电信运营商如何拿出切合自身的解决方案推进三网融合,是能否在新一轮全业务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三网融合”后,可以更好的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实现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根据试点方案,我国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满足以下要素: 1、双向进入:电信强广电弱的现实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扶

接入网基本概念习题

接入网基本概念习题 一、判断题 1.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业务的增加,电信网的类型和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我国电信网的数字化 进程已基本完成,初步建立了一个现代通信网。() 2.电信网按信息类型分为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 3.接入网最初的原型是用户环路,仅仅是一种专用设施,附属于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程控交换机。( ) 4.接入网的竞争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5.传统的三网指的是电话网、电报网和互联网,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有线电视网 6.对于电信接入网,用户可以通过信令选择不同的SN。( ) 7.IP接入网允许用户动态选择不同的ISP。() 8.G.902定义的电信接入网包含交叉连接、复用、传输和具有交换功能。() 9.电信接入网通过Q3接口接入到电信管理网,实施对电信接入网的管理。() 10.IP接入网通过RP接口接入到电信管理网,实施对IP接入网的管理。() 11.传统的电信网络没有接入网,仅仅只有接入段的概念,接入段负责将用户终端连接到电话端局,接入段附属于 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的程控交换机。( ) 12.AN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能传送数据流以承载多种业务,能进行认证、授权和记账,接入网可以不 依附于网络接入设备而独立存在,用户可以接入不同的运营商。( ) 13.PSTN拨号接入基于模拟用户电话线接入到ISP网络平台,在网络侧的拨号接入服务器上动态获取IP地址,从 而接入Internet,这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接入方式。( ) 14.ITU-T在G.902建议中队接入网的定义是由SNI接口和UNI接口之间的一些列传送实体(包括线路实施和传输 设施)组成,为传送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V5接口配置和管理。() 15.G.902定义的接入网主要是IP接入网。( ) 16.电信网中的本地数字交换机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过Q3接口连接。( )。 17.SN是指能独立提供某种业务的实体,指一种可提供各种交换型或永久连接型的电信业务的网元。( ) 18.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位于接入网的用户侧。( ) 19.UNI主要包括PSTN模拟电话接口(V)、ISDN基本速率接口(2B+D)、ISDN基本基群率率接口(30B+D)和 各种专线接口。( ) 20.业务节点(SN)是指能够独立地提供某种电信业务的实体(设备和模块),也就是说,SN可以提供各种交换型、 半永久连接型或永久连接型电信业务的网元。( ) 21.在TMN中有3类接口,即Q接口、F接口和V接口。() 22.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通过某种连接方式互连后形成的总体物理形态或逻辑形态。( ) 23.接入网最初的原型是用户环路,仅仅是一种专用设施,附属于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程控交换机。() 24.传统的三网指的是电话网、电报网和互联网,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25.G.902定义的电信接入网具有交换功能。() 26.接入网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对网络管理,而不是对用户进行接入进行管理。() 27.电信网中的本地数字交换机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通过Q3接口连接。()。 28.SN是可以提供各种交换型、半永久连接型或永久连接型电信业务的网元。() 二、单选题 1.“最后一公里”可理解为( ) A、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接入部分 B、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距离为1公里 C、数字用户线为1公里 D、数字用户环路为1公里 2.G.902定义的接入网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入网,区别于()定义的IP接入网。 A、CCITT B、ITU-T C、Y.1231 D、TMN 3.电信接入网具有用户接口功能(UPF)、业务接口功能(SPF)、( )、传送功能(TF)和接入网系统管理5 项功能。

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印发《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0-08-03 09:43:39 2010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以下统称试点地区)名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为了指导和推进三网融合第一阶段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于2010年7月20日向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所在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一、尽快建立健全试点地区三网融合组织协调机构。试点地区省、市党委政府要组织宣传、电信、广电、公安等相关主管部门成立省级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级协调小组),负责当地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省级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督办落实省级协调小组的各项工作要求,承担与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联络任务。 二、组织制定试点地区的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各省级协调小组尽快组织制定试点地区的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包括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制定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方案;电信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等广电业务的实施方案;有线电视网络企业负责制定在当地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

据传送增值业务和国内IP电话业务的实施方案;试点地区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方案;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规划措施,包括试点地区三网融合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等内容。各地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应于2010年8月16日前,由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报至国务院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协调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安全评估小组对试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 三、组织做好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报工作。试点实施方案经审查通过以后,相关试点企业和单位应自接到审查通过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广电、电信主管部门提交许可申报材料。国有电信企业集团公司申请从事广电业务,由广电总局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同意集团公司授权试点地区的子公司经营相应的业务。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申请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比照增值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由省通信管理局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申请经营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受理和审批,同意总公司授权试点地区的子公司经营相应的业务。 四、落实行业监管职责。试点地区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加强安全监管,维护行业管理秩序,督促试点企业和单位落实安全责任,保障试点业务的协调有序开展。

三网融合的目的和意义

智能小区建设 ——OPLC光纤复合电缆推广 一、PFTTH概念 电力光纤到户PFTTH(Power Fiber To The Home)是指在低压通信接入网中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等线缆,将光纤随低压电力线敷设,实现到表到户。配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承载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双向交互、“三网融合”等业务。电力光纤到户可满足智能电网用电环节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需求,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可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同网信号传输。 二、PFTTH的目的及意义 电力光纤到户能够在布放电力电缆的同时构建覆盖居民用户的高速通信网络平台,综合考虑设备、施工、管道资源等因素,采用OPLC与分别敷设光缆和电缆相比,能较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还避免了二次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是低压通信接入网目前集成度高、节省资源的优选技术。 依托电力光纤到户连接家家户户的光纤通信网络,可实现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电动汽车充放电、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服务等智能电网核心业务,并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用电需求的变化,发展智能家庭、智能楼宇、智能小区、智能城市、综合信息服务等扩展业务。 PFTTH的建设具有以下意义: (1)支撑智能电网。

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提升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系统的清洁能源接纳能力;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提升和丰富电网的服务质量及内涵。 (2)推动企业发展 拓宽业务范围,促进产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综合信息服务、广告投放等多种增值业务运营,延伸公司的服务范围,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3)服务三网融合 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显著降低“三网融合”实施成本;提高社会网络的综合运营能力。 (4)促进经济社会进步 推动绿色能源接入,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电动汽车,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智能城市建设,创造和谐新生活;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PFTTH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试点城市名单及发展前景 2009年7月,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以及湖南长株潭地区等首批12个试点城市地区名单出炉。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即:2010年~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本文根据国外多个国家的三网融合经验以及国内三网融合现状,从技术与市场营销的多个层面来分析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关键词】三网融合;现状;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现?就是运营网络存在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广电拥有内容资源优势、内容管理优势,这事电信所不具备的;电信拥有交互网络优势,这又是广电目前做不到的。因此,电信、广电双方应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实现国家信息化大发展。 从三网融合的提出到现在,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府、相关的管制部门都在做着不同的尝试,通过政策、制度以及管制框架上的变革来解决实现三网融合面临的诸多问题。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一些国家把电信和广播在传输上的管制职责集中到一个管制实体中。目前有6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统一的监管机构。 国外的三网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网融合的难点在于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这两个行业从最初严格的禁入,到现在19个国家已经实现了两个行业的双向进入。 (1)日本在1989年修订了广播法和电信法。提出了承载和内容管制分离。2003年出台新的管制政策,进一步开放准入。由总务省负责广播和电信相关管理和管制工作,但在现行法律下,通信的管制办法与广电的管制办法十分不同,两者划分不明确,总务省下面是两个局分别在管。目前NTT已经可以提供视频业务,日本的有线电视公司也提供宽带接入和电话业务,但用户数量有限。 (2)韩国的广播和电信管制机构是分离的,韩国广播委员会管理广播产业的相关事务,而信息通信部对电信产业实施管制。韩国广播委员会认为IPTV应该按照广播业务管制,担心IPTV冲击有线电视和被划分为网络增值业务后外资将进入;信息通信部认为IPTV应该作为网络增值业务来管理,如果IPTV业务延迟部署,将会影响到韩国运营商在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力。韩国的宽带设施非常发达,宽带普及率和宽带都能够满足IPTV业务的需求。 (3)欧洲2003年统一监管框架的实施,推动了欧盟各国三网融合的发展。欧盟大多数国家均开放了有线电视和电信市场,允许彼此进入。这方面英国走得比较快,英国1992年修订了有线广播电视法,允许有线电视公司经营电话业务,同时允许电信运营商提供有限电视,但是先从区域运营开始,而且当时还不允许最大的运营商BT做电视业务。到2001年英国已经全面开放,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可以经营全国范围的广播业务。2003年英国推出了新的《通信法》,将原来的电信管理局――OFTEL、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发展历程 1994年,当时的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被赋予打破“老中国电信”垄断地位的重任,但主要还是经营寻呼业务。 1998年3月,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完成合并,信息产业部正式成立;同时,广电部改为目前的广电总局。在《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92号)中有这样一段并未执行的文字:“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广播电视传送网(包括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职能,交给信息产业部。” 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当时,广电部门正在启动有线电视省级、国家级干线网建设。 1994年,当时的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被赋予打破“老中国电信”垄断地位的重任,但主要还是经营寻呼业务。 1998年3月,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完成合并,信息产业部正式成立;同时,广电部改为目前的广电总局。在《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92号)中有这样一段并未执行的文字:“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广播电视传送网(包括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职能,交给信息产业部。” 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当时,广电部门正在启动有线电视省级、国家级干线网建设。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六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提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008年5月23日,运营商重组方案正式公布。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被拆分,前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三网融合 "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的提出 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1996年就已在国内提出。当时三个信 息网络都是沿着自己的某种方式在发展,力求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为邮电通信网, 它是信息基本通道,也是国家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是计算机网,从中国网 (CHINANET到互联网(Internet ,已成为重要科研机关及部门交换信息的主渠道;最 后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又非常需要的有线电视网(CACT 0 90年代后期多媒体迅速发展,所以人们就想到如果能将三网合一,将节约大量的投资,方便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网怎么融合为一一直来有两种定义,一是物理层的融合,即将三张网合而为一; 二是业务层的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其实就是"数字融合",国际上称之为"DigitalConvergenee"。第一种定义 实际上是部门的变革。网络统一的背后是管理权的整合,实施和运作难度很大。第二种定义从市场角度来看,一个三方竞争的状态有利于消费者和业务成长。 所以" 三网融合"并不是指目前用于传播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三个网--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最终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或者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将取代 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比之三网合一更符合事实。所以现在看到的文章多以三网融合来描述这三张网的未来。 2、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 卜一五"计戈叽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刘志坚河北联合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摘要 仅仅通过一根缆线就可将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融合在一起,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选择网络和终端,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需求,让民众用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三网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成本的降低,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的融合意味着更优化的信息系统市场,便捷的客户使用方式。三网融合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文章针对三网融合,阐述了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网融合的着力点及展望。 关键词:三网融合,政策,商业难题 Abstract Link the television network, computer network,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together only through a cable. You can select the network and terminal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customers.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television, Internet and other requirements。We can use telecontroller to call the remote control,watch TV in the mobile phone . Three nets fusion brings not only reduce the cos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means th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market more optimization and the convenient customer usage. Convergenc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China is accelerating th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able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and Internet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vergence of three networks,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tri-networks integration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Point out the focus and Prospect of convergence from the macro level. Keyword :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policy, business problems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在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三网融合”是当下科技和标准逐渐融合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1]。“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 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 " 三网融合" 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的提出 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 1996年就已在国提出。当时三个信息网络都是沿着自己的某种方式在发展, 力求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为邮电通信网, 它是信息基本通道,也是国家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是计算机网,从中国网(CHINANET 到互联网 (Internet , 已成为重要科研机关及部门交换信息的主渠道;最后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又非常需要的有线电视网 (CACT。 90年代后期多媒体迅速发展,所以人们就想到如果能将三网合一,将节约大量的投资,方便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网怎么融合为一一直来有两种定义, 一是物理层的融合, 即将三网合而为一; 二是业务层的融合, 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 其实就是 " 数字融合 " ,国际上称之为 "DigitalConvergence" 。第一种定义实际上是部门的变革。网络统一的背后是管理权的整合, 实施和运作难度很大。第二种定义从市场角度来看, 一个三方竞争的状态有利于消费者和业务成长。所以 " 三网融合 " 并不是指目前用于传播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三个网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 --最终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 或者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将取代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比之三网合一更符合事实。所以现在看到的文章多以三网融合来描述这三网的未来。 2、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 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 " 九五 " 、 " 十五 " 、 " 十一五 " 计划。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 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

我国ip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电视与IPTV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从比特的角度来思考电视才能给他带来最大收益。十年前,尼葛洛庞帝这样预测未来电视。时至今日,当互联网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电视与电脑之间的界限开始慢慢模糊了,有专家预测,电视将成为具有通讯、互联网、电视功能的综合数字化家庭终端,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有了一些新迹象,流传在电视这种接收终端里的物质,变成了比特,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尼氏的预言的注解。今天,当广电系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数字电视时,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推广起了IPTV,所以我国网络电视与IPTV 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IPTV网络电视;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IPTV(网络电视)现状 IPTV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数字新媒体,日益被用户所看重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全球IPTV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 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在用户规模总量偏小的基础上,我国IPTV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用户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1.8万、2004年的4.6万增长到2007年的120.8万。进入2008年以来,虽然处在电信业产业重组的诸项事宜一度迟迟未落定而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我国IPTV用户总数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第三季度,用户总数已达220万。预计到2008年底,全国IPTV 用户数将突破300万,与上年同比增长将超过1.5倍。 IPTV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印证了电信业的媒体属性。就电视内容本身而言,与传统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相比,IPTV可能并无区别。但是由于网络互动性特征的存在,让IPTV可以更方便地提供诸如视频点播、互动游戏等交互式增值服务。电信重组改变了现有电信运营商的格局,中国电信将是IPTV发展的先行者,中国联通是IPTV业务的追随者,中国移动则将凭借其资金实力,将IPTV作为其发展固网业务的主要手段,而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二、我国IPTV(网络电视)存在的发展问题及其政策原因 1.我国IPTV存在的主要发展问题 IPTV代表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国IPTV发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庞大的宽带用户群是IPTV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何在宽带用户中大力发展IPTV用户是电信企业等IPTV运营主体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IPTV是集互联网、电信、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型业务,它不仅涉及PC终端还涉及电视机终端。因此,传统的单一电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IPTV业务发展的需要。从2003年至今,经过5年的运营,我国IPTV运营商仍然面临运营模式和生态链的问题,如内

三网融合(全)

三网融合 (tri-networks integration) 1、总体概述 三网融合示意图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2、简介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3、技术基础 三大产业融合前竞争示意图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1)、基础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从而使得话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并通过数字终端存储起来或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在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并在广播电视网中迅速发展起来。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话音、数据和图像信号都通过统一的数字信号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为各种信息的传输、交换、选路和处理奠定了基础。 (2)、宽带技术。宽带技术的主体就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融合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一个网络提供统一的业务。若要提供统一业务就必须要有能够支持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流媒体)业务传送的网络平台。这些业务的特点是业务需求量大、数据量大、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传输时一般都需要非常大的带宽。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讲,成本也不宜太高。这样,容量巨大且可持续发展的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就成了传输介质的最佳选择。宽带技术特别是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传输质量和低成本。作为当代通信领域的支柱技术,光通信技术正以每10年增长100倍的速度发展,具有巨大容量的光纤传输网是“三网”理想的传送平台和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物理载体。目前,无论是电信网,还是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都已经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软件技术。软件技术是信息传播网络的神经系统,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现代通信设备已成为高度智能化和软件化的产品。今天的软件技术已经具备三网业务和应用融合的实现手段。 (4)、IP技术内容数字化后,还不能直接承载在通信网络介质之上,还需要通过IP

探讨三网融合真正意义

CHINANEWTELECOMMUNICATIONS(TechnicalEdition)探讨三网融合真正意义 钟瑾 (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74) 钟瑾,男,通信专业硕士,现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网络公司渠道行业事业部总经理。从1999年开始至今,陆续从事通信产品和数据 网络产品的研发和产业推广工作。多次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 多次参与主持武汉市重大科技专项,在国家行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 通讯网络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目前担任建筑部智能专家委员 会专家、湖北省公安厅金盾工程专家、湖北省招投标中心专家、武汉市 数字社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组组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摘要本文对三网融合的理解、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与叙述。在分析了三网融 合的两种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推动中国三网融合的五种推动力量,引申出三网融合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三网融合三重服务业务融合 近年来,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基于网络的新业务与新体验不断涌现,使得公众对多业务的综合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单一业务运营商的单一网络体系架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从固定到移动,从图像到语音、数据,从通信到视频的信息化生活体验已经成为强劲的用户需求。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为电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三网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都可以采用统一的格式传输、交换和分配,消融了划分三个业务的基本技术隔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三大网络最终都能支持各种功能和业务。不同的业务完全可以在同一张网完全呈现。在技术上,三网融合已是水到渠成。 不过对于三网融合,在业界一直有两种提法,实际上代表了对待网络融合的两种观点。过去我们在提三网融合的时候,一直是提三网合一,直到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对此提法为“三网融合”,目前在称呼上才逐步统一下来,但在理解上仍然存在不少误区。主要是将三网合一与三网融合混为一谈。本文希望就此问题抛砖引玉,阐述一下笔者的观点。主要解答三个主要问题:一、如何正确理解三网融合?二、目前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如何?三、三网融合真正意义何在? (技术版)2007.8 专家论坛SPECIALISTFORU M 5 中国新通信

三网合一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发展前景

三网合一(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发展前景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目前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采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络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带宽和传输高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 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络及其终端都通过软件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 最重要的是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人类首次具有统一的为三大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三网融合的发展 但是,如果按传统的办法处理三网融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如何绕过传统的三网来达到融合的目的,那就是寻找通信体制革命的这条路,我们必须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规模不大,比起发达国家的多协议、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尽快转向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在光缆上采用IP优化光网络,建设宽带IP网,加速我国Internet网的发展,使之与我国传统的通信网长期并存,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启动 2010年至2012年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给予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将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 ⊙据新华社北京2010年1月13日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