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膜在血管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_葛小丽

血管外膜在血管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_葛小丽
血管外膜在血管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_葛小丽

政管理、科教文卫职业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516%、1314%和1217%,工人和商企人员的患病率较低,均为1011%,职业差别(P<0101)。

6小结

目前,S TC的发病因素仍不是十分明确。但是,随着近年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对其认识不断提高,特别是对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重视,为S TC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点。随着流行病学调查的不断深入,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如心理学、生理学、神经胃肠病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我们对S T C发病因素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将不断的推动临床治疗手段的改进与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S te w artW F,L i ber man J N,S and l er RS,et a.l E p i de m i ol ogy ofconsti pa-

tion(EPOC)study i n t he Un i ted S tat es:Rel ati on of cli n i-cal s ub t ypes

to socioecono m i c features[J].Am J Gas troen tero,l1999,94:3530-

3539.

[2]阚志超,姚宏昌,龙治平,等.天津市成年人慢性便秘调查及相关

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612-614.

收稿日期:2009-09-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5CB523301)

作者简介:葛小丽(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络病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3]向国春,龙庆林,刘利,等.重庆市人群便秘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J].重庆医学,2004,33:1541-1543.

[4]Dyk ers S,Sm ilgi n-H u m phreys S,Bass C.Ch ron ic i d i op ati on con-

stipati on:A psychol ogi cal enqu i ry[J].Eur J Gastroenterol H epat o,l

2001,13(1):39-44.

[5]N ehra V,B ruee BK,R ath-H arvey D M,et a.l[J].AM J Gastroen-

tero,l2000,95(7):1755-1758.

[6]何红艳,贺平.功能性便秘的精神心理因素研究[J].结直肠肛门

外科,2008,14(6):400-402.

[7]Go m es RC,M aranhao HS,M orais M B,et a.l[J].Arq Gas troen ter-

p,l2003,40:181-187.

[8]G ottlieb SH,Schus t erMM.D er m at ogl yph ic(fi ngerp ri nt)evidence for a

congen i tal syndro m e of eral y onset consti pation and abdo m i nal pai n [J].Gastroenterol ogy,1986,91:428-432.

[9]M orris-Y ates A,Ta ll ey N J,Boyce P M,Nandurkar S,Andre w s G.E v-i

den ce of a geneti c con tri buti on tof unctional b o w el d is order[J].Am J Gastroen terol1998;93:1311-1317.

[10]Sm i th B.Pat ho l og i c changes i n the col on produced by anthraqu i none

pu rgatives[J].D is Col on Rect um,1973;16(3)B455.

[11]童卫东,张胜本,张连阳,等.Cajal间质细胞在大鼠/泻剂结肠0

结肠肌电变化中的作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0,9

(5):288-290.

[12]黄显凯,胥基太,童卫东./泻剂结肠0大鼠结肠肌电活动及其对乙

酰胆碱反应的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报,2003,25(11):997-999.

[13]于普林,李增金,郑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

[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4(20):132-134.

血管外膜在血管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葛小丽,梁俊清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外膜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研究表明血管外膜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外膜,而且亦可影响中膜和内膜。外膜在血管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外膜具有强大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血管外膜具有丰富的滋养血管,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导致新生血管的生成,并且和多种疾病有关;血管外膜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血管外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外膜在血管病变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血管病变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关键词:外膜;结构;功能;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5-0950-03

The R esearch P rogress of Adventitia i n V ascu lar D is ease

GE X iao-li,LIAN G Jun-q i ng

(H ebei Y i L i ng P har m aceutical R esearch Ins titute,Shij i azhuang050035,H ebei,China)

Abstrac t:A dventiti a is an i m portant part o f t he vesse lw al.l R ecentl y,t he study i nd i cates t ha t t he functi on o fV ascu l ar adven-titi a is no t on l y li m ited to t he adventiti a,but a l so can affect the m e m brane and the endo m etria.l adven titia plays an i m portant ro le in vascu l ar d i sease.T he adventiti a has N erve-endo cri ne-i m mune-conditi on i ng sy stem s,wh ich p l ay an i m portant i m pact on structure and f uncti on o fV ascu l ar;t he A dventitia is r i ch i n blood vesse ls and i ntravascular he m odyna m ic changes m ay lead to an-g iogenesis wh i ch lead to m any d i seases;V ascu lar adventitial fibroblasts pro lifera ti on p l ay an i m portant ro l e i 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 ment o f vascular occl us i ve disease.In t h is test,w e expound t w o aspec ts:one i s t he t he adven ti tia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o t her is the ro l e o f adven titia i n vascular d isease.

K ey word s:adventiti a;structure;f unc ti on;vascular disease

动脉壁是一个有序的层状结构,分为内膜、中膜及外膜[1]。外膜组织学结构主要包括外弹力层、滋养血管、神经末梢及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含成纤维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某些部分有特殊的感受器[2]。在80年代以前,血管病变的机制研究主要是针对中膜层,而内皮仅被认为具有屏障功能。70年代末,人们发现内膜能分泌一氧化氮(NO),从此内膜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但是,外膜依然被认为只对血管起支持和营养作用。近期研究提示,血管外膜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外膜,而且亦可影响中膜和内膜。研究证实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外膜起着重要的作用[1]。

1血管外膜的结构和功能

111外膜的神经调节及内分泌作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血管外膜主要分布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末梢,由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可通过直接弥散或进入血液而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中枢、肾脏、血管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ò(A ngò)作为循环中的激素,在控制血压和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细胞局部产生的Angò在调节局部血流动力学、细胞生长和血管重塑以及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中亦具有重要的作用[3]。血管紧张素ò可以导致内皮功能障碍,激活NF-J B,刺激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I L-6、TNF-A等炎症介质的释放[4],造成血管的炎症反应,参与重构。Angò亦可刺激外膜成纤维细胞还原型辅酶ò(NADP H)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导致大量超氧阴离子产生。一方面,导致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张力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可以灭活内皮释放的NO。这在导致Angò依赖的高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5]。NO作为生物体内多功能的信号分子,对血管生物学功能的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Oka mura等[6]应用日本猴的基底动脉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血管外周的神经含有NO合成酶(NOS),其所合成NO是舒血管神经的神经递质。在静息状态下,外膜中的神经源性NO在调节基底动脉血流起着比内皮舒血管因子(E DRF)更重要的作用。神经源性的舒血管作用的正常功能是由超化物歧化酶(S OD)来灭活超氧化物阴离子来维持。外膜的RAAS,NADP H 氧化酶,NO三者在血管的调节作用中相互作用,血管功能的正常维持依赖三者的动态平衡。

112滋养血管血管外膜具有丰富的滋养血管,主要存在于大动脉的外膜,起着营养血管外膜的作用。血管外膜的滋养血管分为外部滋养血管、内部滋养血管以及静脉滋养血管[7]。近期研究发现,血管外膜滋养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导致新生血管的生成,并且和多种疾病有关[8]。Bar ker[9]研究直接阻断外膜滋养动脉后内膜发生增生。外膜的滋养血管亦是转移ACE基因的主要表达场所。同时也是循环中的炎症细胞侵入血管的门户。动脉炎性反应始于外膜炎性细胞聚集的滋养血管周围[10],炎性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滋养血管运输到中膜平滑肌细胞。外膜损伤导致内膜增生,滋养血管的阻塞引起缺氧是重要的中间病理过程[11]。113结缔组织血管结缔组织内包括胶原、弹性蛋白和多种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胶原变化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参与血管壁炎症发生。成纤维细胞激活和转化在损伤后再狭窄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Zhang等[13]报道,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发现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含有i N OS,在受到诱导因素刺激时,外膜i N OS 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明显增多,产生大量的NO,表明血管外膜是血管壁NO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血管损伤后,位于血管外膜的成纤维细胞由静止状态转为激活状态,并迁移至内膜下区域和新生内膜中并增殖。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到新生内膜发生增殖的最高峰在损伤后3d随后增殖指数进行性下降,在第28天降至损伤前水平。因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血管外膜在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211高血压外膜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病时整个动脉系统均受累,其特征为机体动脉血流动力学和结构改变造成实验动物和患者周围血管阻力增加。既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内皮细胞及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1991年Zhu等[14-15]报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 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快于对照京都种W istar大鼠(WKY),且S 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对多种生长因子的反应也明显强于WKY,这些现象提示血管外膜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血管重塑过程。已有文献报道血管外膜也存在Angò受体,经Angò灌流的S D大鼠其胸主动脉外膜胶原沉积增多[16]。A rribas等[17]应用定压灌注和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在肠系膜小动脉亦有相同的发现,在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 H RSP)鼠外膜细胞密度明显增加,外膜和中膜二者分界线发生模糊,外膜样细胞出现在中膜并且到达中膜层深层。国内陶婷等[18]发现8~24周S HR大鼠胸主动脉胶原沉积明显高于WKY大鼠,而且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ó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阳性,提示血管外膜细胞可以合成?、ó型胶原,并且参加了血管重塑的过程。在高血压动物模型中,超氧化阴离子产物增加为原来的15倍。并且主要是来源于外膜的成纤维细胞,过量超氧化阴离子导致血管张力增加,这对于高血压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19]。Ku w ahara等[20]证实在主动脉缩窄所致高血压动物模型中,可见血管外膜有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细胞大量增生和滋养血管的新生。

212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是血管外膜的主体细胞,能够被多种因素激活,发生增殖、迁移,并能产生、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影响AS 的发生发展。AF s活化是AS的始发因素。有研究表明在AS早期,AF s活化后能够合成、释放活性氧(ROS)、一氧化氮、趋化因子、炎性因子、活性肽等多种活性因子,并且在内膜损伤发生前,即作用于附近的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启动AS的发生发展。S io w等[21]在大鼠颈动脉内皮拉伤模型上,采用表达B-半乳糖苷酶(L ac2Z)的腺病毒载体标记AFs,发现动脉损伤后AF s 由外膜迁移到内膜,为AF s引起血管重构、参与A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直接证据。H u等[22]提出外膜辣椒素

受体(V an illo i drecepto r,TRPV1)和C类神经纤维可能在外膜炎性反应中发挥放大器作用,在发生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段外膜部分,部分肥大细胞与C类神经纤维接触,C类神经纤维释放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两种神经肽活化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外能引起AS的冠状动脉区域收缩。有报道[23]在早期AS,滋养血管不仅供应粥样斑块氧和营养,还对炎性细胞由外而内的浸润起通道作用,从而对中膜和内膜的结构造成破坏。

213血管重构1989年Bau m bach等在研究中发现高血压病的慢性病程中脑动脉血管内径和外径均减小,血管壁厚度与腔径的比值增加,而血管壁的横截面积却不变,因而他们称为/血管重构0。1994年G i b-bons等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血管重构(vascular Re m ode-l i ng,VR)的概念[24]。过去血管外膜仅被认为起到支撑和营养作用,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血管外膜在血管的功能、修复和血管重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onzlez等[25]发现去除血管外膜的S D大鼠的颈动脉及回肠动脉对75mm o l/L KC l或011m oL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的收缩反应明显减弱。Schu lz e-Bauer 等[26]在研究人类血管外膜的力学特征时发现血管外膜对血管的塑形起重要作用;Sten m ark等[27]认为血管外膜可能是干细胞样细胞的居所。

成纤维细胞是血管外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发生来自血管内的损伤性病变,如血管扩张、内皮剥离、高脂血症,或来自血管外的损伤如外膜剥离、滋养血供受阻时,外膜中的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值,细胞外基质产生,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进而引起组织修复与血管重构[2]。L i等[28]离体培养原代外膜成纤维细胞,稳定转染B-半乳糖苷酶(L acZ),在球囊损伤大鼠右颈总动脉后立即将转染后的成纤维细胞置入内膜损伤处的动脉外膜部位。作者发现原位于动脉外膜的L acZ阳性细胞(即外膜成纤维细胞)向腔面迁移参与新内膜形成,并用RT-PCR方法在损伤血管部位的新内膜检测到了L ac ZmRNA的表达。

3结语

外膜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血管病变中外膜不是无辜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外膜不仅参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在再狭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说外膜可能成为血管病变治疗中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1]车在前,高平进,朱鼎良.血管外膜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心

血管病学进展,2004,25(3):223.

[2]牟华明,祝之明.外膜对血管重塑和功能的调控[J].国外医学#

心血管疾病分册,2004,31(5):267-268.

[3]Zhu o J,M oell er I,Jenk i ns T,et a.l M app i ng tiss u e ang i otensi n-con-

verti ng enzy m e and ang i otens i n AT1,AT2and AT4receptors[J].J

H ypertens,1998,16:2027-2037.

[4]H anY,Runge M S,B rasierAR.Ang i ot en si nòi nduces i n terleuk i n-6

tran scri p tion i n vascu l ar s m oothmu scle cells through p lei otrop ic acti va-

tion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transcri pti on fact ors[J].C irc Res,

1999,84(6):695-703.

[5]W ang HD,Pagano PJ,Du Y,et a.l Superox i de an ion fro m the advent-i

tia of t h e rat thoraci c aorta i n activates n i tric oxi de[J].C irc Res,

1998,82:810-818.

[6]Ok a mu ra T,A yajikiK,Toda N.Neu ralm echanis m of pressor acti on of

n itric oxi d e s ynthase i nh i b it or i n anesthetiz ed m onkeys[J].Hyperten-si on,1996,28:341-346.

[7]胡艳超,张勇刚.血管外膜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际内科血管杂

志,2008,35(10):606.

[8]H eistad DD,A r m strong M L.B lood flo w through vasa vasorum of coro-

nary arteries i n atheroscleroticm onkeys[J].A rteri oscl eros is,1986,6:

326-331.

[9]Barker SGE,Ta l bert A,C ott a m PA,et a.l A rteri al i n ti m al hyperp l asia

aft er occl us i on of the adventiti al vas a vas orum i n the p i g[J].Arteri o-scler Thro m b,1993,13(1):70-77.

[10]Num ano F.V asa vas oritis,V ascu litis and at heroscl erosis.I n t J Car-

d i o,2000,75(Suppl1):S1-S8.

[11]van der Loo B,M arti n J F.The adven ti ti a,endotheli um and athero-

scleros i s[J].In t JM i croci rc C lin Exp,1997,17:280-288.

[12]Sh iY,O.B ri en J E,Fard A,et a.l Adventitialmyofi b rob lasts con tri b-

u te to neointi m al for mati on i n i n j u red porci ne coronary art eri es[J].

C ircu l ati on,1996,94:1655-1664.

[13]W ang HD,Pagano PJ,Du Y,et a.l Superox i de an ion fro m t he adven-

titi a of the rat t horaci c aort a i nacti vates n i tric oxi de[J].C irc Res,

1998,82:810-818.

[14]Zhu DL,H ere m bertT,M arche P.I n creased proli ferati on of adventitial

fibrob lasts fro m s pon taneously hypertens i ve rat aorta[J].J H ypertens,

1991,9:1161-1168.

[15]Zhu DL,H ere m bert T,Caruelle D,et a.l S i gnali ng m echan is m s of

bas i c fi b rob l ast grow t h f act or i n arteri al cells fro m geneticall y hyper-

tens i ve rat[J].Am J H ypertens,1994,7:351-356.

[16]Sun Y,Pa m ires F J A,W eber KT.Fibrosis of atri a and great vessel s

i n res pon s e to angioten si nòor al dosterone i n fus i on[J].C ard i ovasc

Res,1997,35:138-147.

[17]A rri b as SM,H illi er C,Gonzalez C,et a.l C ell u l ar as p ects of vascu l ar

re m odeli ng i n hyperten si on revealed by con f ocalm i croscopy[J].H y-

pert ension,1997,30:1455-1464.

[18]陶婷,朱鼎良,龚兰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外膜胶原分

布及含量的变化[J].高血压杂志,2001,2:50-52.

[19]D iW ang H,H ope S,Du Y,et a.l Paracri ne role of adven ti ti al s uper-

oxi de an i on i n m ed i ati ng s pontaneous t one of the i sol ated rat aorta i n

angi otens i n II-i nduced hyp ertens i on[J].H yp ertension,1999,33:

1225-1232.

[20]Kuw ahara F,Kai H,T okuda K,et a.l H ypoxi a-i nduci b le fact or-

1a l pha/vascu lar endotheli a lgrow t h factor pat hw ay f or adven titi al vasa

vas orum f or m ation i n hypertens i ve rat aorta[J].H yperten si on,2002,

39(1):46-50.

[21]S i ow RC,M alla w aarachch i C M,W ei ssberg PL.M i grati on of advent-i

tial m yofi brob lasts follo w i ng vascu l ar ball oon i n j ury:i ns i gh ts fro m i n

v i vo gene tran sfer t o rat carotid arteries.C ard i ovasc Res,2003,59

(1):212-221.

[22]H u CL,X i ang JZ,H u FF.Van illoi d receptor TRPV1,s en s ory C-f-i

bers,and acti vati on of adventiti al mast cells A novelm echan i s m i n-

vol ved i n adven titi al i n fla mm ati on[J].M ed H ypot h eses,2008,71

(1):102-103.

[23]Lentsch AB,W ard P A.R egu l ati on of infla mmatory vasc u lar da m age

[J].J Pat ho,2000,190(3):343-348.

[24]吴明,王安才.血管重构与临床[J].心脏杂志,2005,17(2):160.

[25]G onzlez M C,A rri bas SM,M o l ero F,et a.l E ff ect of re m oval of advent-i

tia on vascu lar s m oot h m uscle con tracti on and rel axati on[J].Am

J Phys i oH l eart C ircPhys i o,l2001,280:H2876-H2881.

[26]Schu lz e-Bau er CAJ,Regitn i g P,H otzap fer GA.M echan ics of the

hum an fe m oral adven titi a i n cl ud i ng t h e h i gh p res sure response[J].

B i o m ech,2002,282(6):H2427-H2440.

[27]S ten m arkKR,Geras i m ovs kaya E,Ne m enoff RA,et a.l H ypox i c acti va-

tion of adven titial fi brob l asts rol e i n vasc u lar re m od eli ng[J].Ch est,

2002,122:326s-334s.

[28]L iG,Ch en S J,Oparil S,Ch en YF,Tho m ps on J A.D irect i n vi vo ev-i

den ce de m on strati ng n eoi n ti n alm i grati on of adventitial fi brob lasts a-f

ter balloon i n j u ry of rat caroti d arteries[J].C ircu l ati on,2000,101

(12):362-365.

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全文)

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全文)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疾病。大血管病变(包括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大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为了全面而准确地掌握我国城乡、不同地区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状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于2010年合作开展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2个监测县(区)98658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调查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通过既往糖尿病病史、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达50.1%[4]。另外一项25万例40岁以上自然人群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21.1%[5]。我国目前糖尿病患病形势严峻,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多项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一项在上海社区人群进行的横断面研究,对无冠心病临床症状的早期糖尿病或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进行双源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心脏平扫及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并与糖调节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明显增加,且发生大于50%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显著增加[8]。另一项研究显示,糖代谢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增高显著相关,糖尿病及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能增加早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的大血管病变通常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冠心病、脑卒中的等危症,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约有75%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中,对2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及多重危险因素控制非常重要。 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早期合适的降糖治疗非常重要。有研究显示在有冠心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二甲双胍组较格列吡嗪组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54%,证实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心血管保护作用。糖代谢异常等各种代谢紊乱与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全面控制血糖等代谢成分异常,可有效改善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防止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5,16]。因此,及早发现大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预防靶器官损害及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检测需要多系统的综合评估,以明确大血管病变的部位、性质与程度。动脉血管造影是诊断大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检查,价格昂贵,难以重复,限制了其在大血管病变早期筛查、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一.纵隔解剖、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与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与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

(四).纵隔分区 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 1.从前向后分为: (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 (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 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上纵隔胸腺、 疏松结 缔组 织、淋 巴组织 等 上腔静脉、主动脉 弓升部、无名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支 气管动脉、气管、 胸导管、副半奇静 脉、迷走神经、喉 食管、交感神经 节等

补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补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糖尿病;补体 糖尿病(DM)血管病变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迄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补体系统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系统,在机体抗感染、免疫调节和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1~3〕,补体系统参与了DM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补体与DM血管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1 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由30余种血清和膜蛋白组成,包括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和补体调节蛋白。补体活化有三条途径: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由MBL 结合至细菌启动)。三条途径活化后最终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即C5b9。C5b9插入细胞膜,改变胞内渗透压,导致细胞肿胀和溶解。在此过程中释放出的裂解片断,如C3a、C5a具有很强趋化性,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白细胞的活化;C3b和iC3b具有调理作用,与细

菌、免疫复合物或其他异物结合后促进吞噬细胞的识别、转运和吞噬。 补体活化后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攻击的同时,对自身组织也有潜在的损伤作用。机体通过表达补体调节蛋白来防止补体的自身损害。补体调节蛋白分为可溶性和膜结合两种形式。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有C1抑制因子(C1INH)、C4b结合蛋白(C4bp)、H因子、Ⅰ因子、蛋白S和Sp40。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包括补体受体1(CR1;CD35)、膜辅蛋白(MCP;CD46)、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保护素(CD59)等。 2 补体参与DM大血管病变的证据 DM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出2~4倍,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也高出3倍〔4〕。DM大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心、脑和外周大血管,主要表现是动脉粥样硬化(AS)。目前认为,AS 是一种慢性炎症〔5〕,自身免疫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AS病变处沉积有补体成分(C1q、C3、C4、C9)、补体活化成分(C3a、C3c、C3d、C5b9)、补体受体(C3aR、C5aR)和补体调节蛋白(蛋白S 、CD55、CR1、CR3、C4bp)。在人AS 病变的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均有C5b9沉积,沉积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6〕。有关补体与AS关系的临床研究多集中在补体成分及补体活化成分。在重度AS病变患者体内C3、C4水平明显升高,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一.纵隔解剖、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和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和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四).纵隔分区 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 1.从前向后分为: (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

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 (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 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上纵隔胸腺、疏松结 缔组织、淋巴 组织等 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部、无名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支气管动脉、气管、 胸导管、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喉 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等 中纵隔胸腺、疏松结 缔组织、淋巴 组织等 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气管、胸导管、 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心脏、心包、 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 结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等 下纵隔疏松结缔组 织、淋巴组织 等 心脏、心包、下腔静脉、迷走神经、 膈神经等 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 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迷 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淋巴结 等 二.纵隔的X、C T、MRI表现: (一)X线表现: 1.正位胸片:位于胸腔中部,右缘有两个弧形影,上为下腔静脉、下为右心房;左缘有四个弧形影,由上向下为主动脉弓、肺动脉、左心耳、左心室。中部向两侧延伸为肺门影。 2.侧位胸片:心脏影在前下方,其前方是胸骨后间隙;后方是心脏后间隙(有食管钡餐可示、支气管、胸主动脉);上方可示半透明的气管、主动脉弓、大血管影。

糖尿病并发症之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做为当今社会的三大疾病之一,以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很多人谈’糖”色变,其实糖尿病本身不可怕,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不算病,并发症才算病。这都是在于强调,糖尿病只要对症治疗,就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以及早期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作为糖尿病人,掌握一些并发症的前兆特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之前推荐过一篇关于灵芝泡水的文章,对糖尿病并发症很有好处,每天用三十克的祁达堂紫灵芝片煮水喝,坚持每天喝,一个疗程左右血糖就会恢复平稳。紫灵芝不仅有直接降血糖作用,而且与原用的降血糖药物合用可以增加疗效,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今天就谈谈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很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 其中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引起的冠心病呈多支弥漫性严重病变,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肿;脑血管病易致死致残;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动脉狭窄,血压升高不易控制;外周动脉硬化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出现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严重狭窄时出现肢体坏死,甚至需截肢。

在血糖维持正常且稳定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减原用降血糖药的剂量,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紫灵芝本身具有的保肝作用也可以减轻或防止一些口服降血糖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最后除严格控制糖尿病且必须长期坚持贯彻外,应及早处理各种心血管问题。高血压颇常见,采用药物时应注意有否影响糖、脂肪、钾、钙、钠等代谢,如失钾性利尿剂(噻嗪类)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减少钾和钙离子进入β细胞而抑制胰岛素释放,以致血糖升高;保钾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可抑制醛固酮分泌而排钾减少,在肾功能不全伴高血压者易发生血钾过高而影响心功能,有时可引起严重后果;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不论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者均可抑制低血糖症症状、提高血甘油三酯、降低HDL2-ch,非选择性者还可延迟低血糖症恢复;不少降压药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阳瘘,以免发生低血糖症时再诱发心肌梗塞,但酮症也可诱发上述心脑肾并发症,必须注意。近年来还发现糖尿病性心肌病在严重心力衰竭及心律不齐发生前仅有T波低平倒置,应及早严格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应用辅酶Q10和第二代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1-肉碱可改善心肌功能,也可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