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货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货币构成了经济运转的润滑剂2货币是产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

3货币对于市场的正常运行,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它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与结算工具。4货币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储蓄与投资的重要工具。5促进生产和投资:促进资金的流动与合理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促进消费:促进消费购买力,扩大生产力和就业6影响国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大规模扩张,国民经济有效稳定的发展,资源优配

2货币的基本功能:

交易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价值贮藏,世界货币(交易媒介和延期支付最重要)

3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纸币辅币银行存款货币

4金属本位的演变过程:

银本位制—双重本位制度(平行,复,跛行)--金本位制(金币、金块,金汇兑)

5为什么说纸币本位取代金本位是历史的进步?

优点:1货币供应量不受金银数量控制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可根据发展的需要做适当的调节,对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1贵金属稀缺无法满足需求

2纸币本位不与一定量的金属相联系,其对外汇率也不受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变动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更灵活,它可以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进行有效调节。

3便于流通携带,节省贵金属及其铸造费用,减轻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缺点:1货币供应量不受发型准备限制,供给弹性很大。过量发行,易恶性通膨,危及社会稳定2各国汇率脱离金平价而自由调整,使得各国汇率变化无常,影响国贸发展与国资流动,乃至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3有赖于有效的管理控制,成败与否与管理者能力直接相关

6信用活动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债权人和债务人时间间隔信用工具

7信用的功能:1对生产和投资的促进作用2对消费的调节作用3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8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个人消费信用

9为什么说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导形式?

1由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银行信用,可以克服商业银行的局限性。它不仅可以使上游企业的资金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以使下游企业的多余资金贷给上游企业。

2在信用规模上,银行信用也不受交易额的影响,小额资金可以聚成大额资金借贷,大额资金可以分散成小额资金放贷。7资金来源广泛,筹资渠道多样化,成本低,融资能力强大

3在贷款期限上,银行信用也可以满足长中短不同需求

4银行作为专业的信用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来识别和防御风险。

5银行信用能够创造信用。6是其他信用赖以正常运行的基础

8本身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

1国家信用的作用:

1调节财政短期内的收支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3国家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

2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

1借贷成本: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二是业务费用,借贷成本越高,利率越高

2平均利润率: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受平均利润率的约束,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息总量越大,利息率越高。

3借贷期限:利息随着借贷期长短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借贷期越长,利息率就越高,反之

4借贷风险:资金从投放到收回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风险,如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违约风险及机会成本损失风险,贷款人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必须分析风险因素,风险越大,利息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3影响利率水平波动的因素有

A资金的供求状况市场上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就会上升,供过于求时,利率就下降。

B物价变动表现为货币本身的升值或贬值物价下跌,货币升值物价上升,货币贬值所以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

C国际利率水平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其他国家的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的影响,二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对一国国内利率影响。

D汇率利率和汇率是相互影响的,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国内居民对外汇需求就会下跌,从而使得货币相对充足,国内利率趋于稳定,并在稳定中下降,反之上升

4利率的杠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积累资金:在不扩大货币供应条件下,增加社会资金总量,促进经济发展

2调节宏观经济: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了利润率较高的部门使用,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3平衡国际收支:国内外利率差异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a逆差严重,提高本国利率到高于他国的程度,阻止资金外流b经济衰退与逆差并发,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复苏,提高短期利率,防止资金外流并吸引外资,从而抑制经济衰退阻止逆差

4约束和激励:利率提高使企业成本增加,迫使企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途径按期或提前还款,促使其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

5要使利率充分发挥杠杆作用的基本条件有:

1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已经达到相当程度

2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

3中央银行运用间接手段调控经济,利率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4众多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的发展,它们拥有相应的利率自主权,即利率市场化。

5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有较高程度的发展。

6金融市场的主体

1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金融市场最主要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

2中央银行不是单纯的资金供求者,而是主要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

3政府部门是主要的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给者。

4企业是金融市场最大的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给者

5个人往往是最大的资金供给者也是需求者

7金融工具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各个特性相互之间的正反比关系。)

1偿还期偿还期指债务人必须在全部偿还债务之前经历的时间。

2流动性是说明金融工具转变为现金而不至于亏损的能力

3安全性是指收回本金的保障程度或避免其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4收益性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表示,是指金融工具给持有者带来的净收益

8金融市场建设的目标

建成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按这一目标改革,有助于我们切实解决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新型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的最终形成。

1未来金融市场应是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统一开放的目标,是由资金的商品特性和有效使用资金的要求所决定的,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市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2未来金融市场应该是有序竞争的。市场行为主体的竞争,可降低资金交易成本,效益好的部门和地区可更多地得到资金。竞争必须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无序竞争会使市场混乱,社会公众和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甚至危及社会经济正常运行

3应是有效管理的。A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市场行为b监督部门需有效严格管理。对违法行为坚决制止,对市场参与者加强政策引导,保证市场统一开放和有序竞争

9进一步培育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措施)

1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主体:a使商业银行享有自主经营权,完善其经营的利益动机机制使其承担经营责任和风险b大力发展非金融的市场主体,引导政府企业个人投资,增加市场参与者,挖掘社会闲置资金

2积极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内部条件:

A理顺利率关系。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影响着利率高低而有效调节利率又能制约资金需求规模和状况B促进银行资本多元化,增强银行本身的应变能力。银行有权根据本身财力,真正决策贷款的数量和形式,实现资产的多元化。

C发展多种信用形式,深化信用关系,为金融市场创造多层次的市场交易工具

3积极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外部条件

A逐步完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B尽快健全金融法规C加强市场管理

1为什么说短期资本市场是联结金融机构的主要纽带

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一年以下的短期金融市场。1货币市场的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可以变换成现实的货币,满足借款者的短期资金需要,也为贷款者的临时多余资金找到出路。2货币市场交易凭证大都是政府和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证券,以流动性高风险小为特征。由于用于交易的工具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近视于货币。3短期金融市场包括银行同业拆放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而这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都是金融机构。在短期资金市场上,由这些大型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余缺和流动性,促进了短期资金的高速流动。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5银行控股公司制度6银行的合并和集中趋势

1单元银行制度2分支行制度3连锁银行制度4 跨国银行与银行业的国际化

3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功能4金融服务职能

4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1商业银行的集中,合并与国际化2银行经营的综合化和全能化

3银行业的电子化4银行业的的全球化

5商业银行立法与管理的必要性

1金融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他电视金融机构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

A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与一般企业不一样,它的自己来源于社会公众和企事业的单位,其经营主要靠负债来增加资产,这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在财务上要有高水平的资产负债率

B作为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之间要有比较合适的搭配。

C银行本身有一个偿付能力问题,由于银行吸收存款,作为债务人对存款者有偿付责任

D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再放贷出去,银行透明度不高,存款人无法取得足够的风险信息

2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风险:

A信用风险贷款运用出去可能到期得不到偿还B流动性风险到期得不到偿还负债

C收益风险负债的成本可能超过资产收入D市场风险资产现值可能低于购买时的价值E经营性风险机构本身的运转和控制系统不健全,调度失灵F管理风险即管理者的不称职

6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1结算业务2代收业务3信用卡业务4租赁业务5信托业务

表外:1贸易融通业务(银行承兑业务和商业信用证业务)

2金融保证业务(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保函业务\贷款销售)

3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远期合约\期货期权合约\认股权证\互换协议等)

7银行资产的经营管理原则

1安全性是指银行资产可按期收回本息的程度。包括信用、市场、利率风险

2流动性是指在资产不受损条件下,银行及时支付的能力。包括客户提现,满足必要贷款3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正常经营状态下的盈利能力,盈利最大化是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关系:安全性与流动性成正比安全性与盈利性\流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

8中央银行

产生条件: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2票据交换问题3最后贷款人问题4金融管理问题需建立一个发行的银行,清算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即央行

性质: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

特征:1货币信用活动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和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上交国家

2代表国家制定和推行统一的金融政策,监督全国金融机构的活动,其领导人由国家任命,是国家机关3吸收存款不付利息,因为其不是为了营运而吸收存款,而属于保管调节性质,

同时为金融机构及政府服务不收费4资产保持较大流动性,以便随时兑付存款,保持调节功能5仍是一个银行,仍办理一些银行业务,在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各种经济手段

职能:1服务:a经理国库b临时的财政垫支c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4充当政府金融顾问2调节: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应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经济3管理:a制定金融政策法令b管理各种金融机构c检查监督金融机构活动

作用:1稳定货币和金融,实现供求平衡和物价稳定,引导金融业务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的有话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3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4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加强合作

9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扩张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发行货币,然后通过资产业务(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流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最后货币流入公众手中,公会总将一部分货币存入商业银行,这部分存款通过货币乘数进行扩张。

1现金交易说与现金余额理论

1从研究角度看。前者主要研究的是处在流通中的货币,即飞翔的货币;后者主要研究放在手边准备交易的货币,即栖息货币。2公式MV=PT M=PT/V

3局限性前者把货币的交易媒介看成是唯一的职能,极为片面。交易方极片

面强调了货币运动的主导性的推动作用,未分析货币的贮藏手段问题。后者指反

映个人的货币需求,没有引入利率因素,没有联系货币再生产过程来分析货币需

求,没有考虑政府干扰因素。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货币需求函数(公式)

3现代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1交易性需要

揭示了交易性需求随收入Y的债券交易费用B成正向变动、与利率i成反向变化。

2预防性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额的大小与出现流动性不足时的损失大小存在着一种间接关系,而其与利率呈反向变化关系。

3投机性需求和资产组合理论:最优化资产组合是一定货币货币为贸易的组合

4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基础货币: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

1数量上: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中商业银行实际用以进行货币创造的部分与货币乘数之积加上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直接投放的基础货币所形成的货币供给量。

2外延上。货币供给量是流通中货币的存量,包括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及社会公众在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

5通货膨胀的衡量

1内在的衡量尺度货币量的多少是以物价上涨时的货币必要量为基础进行比较。如果物价上涨,那么货币必要量增加。2外在衡量尺度CPI 国民收入消胀指数

6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发达国家中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预期理论认为通胀早期可以刺激经济发展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未充分就业下,通货膨胀可以刺激需求、扩大就业,增加货币供给,以扩大对闲置资金的利用,固然可以增加就业扩大土地利用面积,但若将资源投入资产品生产,人们的消费品需求缺口会扩大,而投入消费品生产,却缺乏资产设备的基础条件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增加货币供给,因而发展中国家增加货币供给可能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原有消费品分配比例的改变。

7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关系: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一致性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独立性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8货币政策中间指标

种类:1利率2货币供给量3基础货币4 超额准备金

选择条件:1可测性:a央行能迅速获得有关中间指标的资料数据b数据便于分析和预测

2 可控性:央行通过政策手段的运用,能对中间指标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准确控制指标的变动状况和趋势

3 相关性:所选中间指标必须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密切联系,央行通过控制调节中间指标,促使最终目标实现。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再贴现政策2存款准备金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1消费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

5进口保证金制度

间接信用控制:1利率最高限2信用配额3流动性比率4直接干预

间接信用控制:1道义劝告2窗口指导

3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

1需要有完善的市场机制3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4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独立性

2微观主体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以利益为导向。

5要有健全法律法规与之配合6重视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尤其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4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发展对一国经济发展增长有巨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这是金融结构的进步,可改善社会融资的条件,增大资本流量和投资规模,并大大的改进融资的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为资本的流动转移和合理配置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也会推进金融机构的演进与金融发展产生积极地推进作用。

5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特征:1货币程度化低,金融业发展受到限制2金融业存在双重性质,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3储蓄不足,积累投资率低下,经济增长乏力4政府对利率与汇率管制,妨碍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6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教训(金融自由化)

内容1逐步放松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实行较为灵活的管理方式,推进利率自由化

2减少政府对信贷资金的计划控制,消除人为地干预资金的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

3对金融机构的发展放松控制,取消不合理的行政障碍,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限制,允许本国与外国金融机构的自由进入,以此来消除金融业的垄断,促进同业竞争

教训:1金融自由化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金融自由化改革要与价格改革配套

3金融自由化在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和直接行政干预条件下,要求以合理的规章与法律来代替人为干预,而不是完全放弃对金融业的管理

4金融改革和价格改革的推行,必须事先估计到其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采取补偿措施,稳定利益关系,以防过分激烈的改革产生过分的社会动荡

7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1负储蓄效应2负收入效应3负投资效应4负就业效应

8反对通膨的基本对策有哪些?

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增收减支

2货币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3结构性调整:一直长线部门的需求和生产,引导鼓励资金流入短线部门,增加社会有效供给

B收入政策:在通膨期间,政府管制工资和物价的政策

C供给管理政策:主要用于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通膨。主要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使供给管理政策的供给效应大于需求效应,使效益大于投资的需求增加

D针对转轨型通膨措施:1深化企业制度改革,矫正企业行为2建立完善市场体系,消除垄断行为3积极稳妥地进行价格改革4建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系统5减少决策失误与宏观失衡

铸币:按一定重量成色铸造成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的进一步发展,信用货币本身已脱离了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它本身也不能与金属货币想兑换,因而信用货币是一债务型的货币

金块本位:仍以一定量黄金作为一国本位货币,但黄金已不能自由铸造于流通,政府集中储存黄金,并发行纸币以代替黄金流通。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达到一定数额才能兑换。

金兑换本位:也称“虚金本位”,实行这一制度,国家的货币不与黄金直接发生联系,但选择一个关系密切的金本位国家,将本国货币与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确定固定的比价关系,同时将黄金与外汇储备存于黄金本位制国家,作为汇兑基金,并随时按固定价格买卖外汇,以此维持汇率的稳定。

信用:是指以还本利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让渡,表现为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与货币的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我和预付贷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个人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生活资料为对象后为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利息:从其形态上看,是因为货币所有者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借贷者手中获取的报酬;从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贷者使用货币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利息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额的比率

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那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商载明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

市场利率:是由借贷双方在资金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而形成的利率

基准利率:是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中心利率,一般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利率随借贷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优惠利率:是指银行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对某些客户所收取的比一般贷款利率低的利率

金融市场:是指由货币资金的供需双方以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所形成的市场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也是金融市场的客体,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进行的资金的融通,必须有合法凭证,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这种凭证就是金融工具

直接融资:非金融机构是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借钱,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

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的信用凭证,由售货人签发,命令付款人想受款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经“承兑”“背书”后,可转让贴现,它也是金融市场的短期工具之一

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过的商业汇票,它是商业票据的主要形式

债券:指债券发行人为了募集资金,承诺按一定利率和一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股票:是股份企业发展发行的所有权证书,是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种凭证,是有权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

货币市场:即一年以下的短期金融市场。特点:交易期限短,最多一年;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交易工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吸收大额定期存款的一种手段

回购协议:它是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同时,出售证券的一方同意在约定的时间按原价或约定价格重新回购该证券

贴现:是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时把票据买进在票面金额中扣除自贴现日起到票据期满日止的利息,将所余金额付给贴现人

资本市场:是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市场

证券交易所:是对已核准发行的债券股票进行买卖的专门场所,他作为有价证券行市的市场,是高度组织化的二级市场,也是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买卖场所

现货交易: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即时履行交割的交易

期货交易: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在约定时期进行交割的一种交易形式

期权交易:交易的是买卖某种证券的特权

信用交易:投资人之交付一部分价款或称保证金其余部分由经纪人垫付

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场外的交易市场,一般称为店头交易市场

第三市场:非证券交易所成员进行已在证券交易所登记的普通股票的场外交易的场所

第四场所:大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直接买卖或交换证券,从而形成第四市场

封闭式基金:股份总额是固定的,一旦发行完毕,不可追加投资,所售出股份也不可退回,股份的流动与变现通过基金股份的上市交易来完成,许多资金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

开放式基金:发行总量不固定,基金的管理也采取开放式的,即可按一定的价格不断的认购股份,追加投资,同样投资者也可以一定的价格赎回自己的股份,使基金总数减少,因而开放式基金的股份总数是不固定的,其资产的流动性要求也更高,管理上要求也更高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的信用机构

单元银行制度: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

分支行制度:在各大中心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埠国内国外普通设立分行的银行制度

银行控股公司制度: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和收购两家以上银行股票的银行制度

连锁银行制度:由同一个人或集团购买两家以上的银行多数股票,从而控制银行的经营决策而又不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的一种银行组织形式

资本适宜度:银行资本应保持既能经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营运,达到盈利的水平

中间业务: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表外业务: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反映,但能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并同时承受额外风险的业务

贷款承诺:由银行向客户做出的承诺,保证在外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对资产和负债做通盘考虑,不忽略任一方面,从而选出最佳的资产和负债结构组合,以达到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

5C原则:品格能力资本担保环境条件

货币需求:一定时期里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量: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所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

货币乘数: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与其现金准备之间数量关系等于商业银行拥有一个单位的中央银行负债所能创造的存款倍数的最大理论值

基础货币: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

通货膨胀: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既定条件下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手段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间指标: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药了解其效果如何,就要选择一些量化的,能用于日常操作的经济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的中间标志

存款准备进政策: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调整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的行为

时滞:货币政策从指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是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所花费的时间的过程

认识时滞:从经济金融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在主观上认识到这种变化并承认需要采取行动的时间间隔

行动时滞: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间隔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货币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间隔

金融相关率:某一时期内金融资产总量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

金融压制: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一种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恶性循环的现象

金融深化:政府放弃对金融体质与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放弃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并实施有效的通货膨胀控制政策,使金融体系能以适当的利率吸引储蓄资金,也能以适当的贷款利率为各种经济不能提供资金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金融的自由化:逐步放松政府对利率的控制,减少政府对信贷资金的计划控制,对金融机构的发展放松控制

现代货币金融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货币金融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综合练习题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 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5、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 6、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7、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8、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1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1、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12、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13、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14、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15、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16、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 17、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 1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 A 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 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B )问题为中心。A 需求 B 就业 C 货币 D 价格 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B )。 A 为正 B 为零 C 为负 D 不可确定 4、凯恩斯认为(A )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财政透支 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D )。 A 物价的波动 B 生产的波动 C 需求的波动 D 利率的波动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1)

一.名词解释 1.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2.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3.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4.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5.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6.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7.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1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11.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12.现金储蓄:以持有现金余额的形式储蓄,这种储蓄形式得不到利息收益,但具有无风险、流动性高和资本价值稳定的特点。 13.流动性抑制: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到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14.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难以统筹兼顾时,需要对其进行主次排位,即根据经济形势来判断哪一个问题最为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据此决定将哪个最终目标放在首位,其他目标只要在社会可接受的程度内就应该暂时服从于这个目标,这种选择就叫相机抉择。 15.通货膨胀缺口:一旦总需求超出了由劳动力、资本及资源所构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时,总供给无法再增加,这就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通货膨胀缺口,使物价上涨。 16.粘性:指工资和价格在外部冲击下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要耗费相当时日。 17.非市场出清:是指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由于工资和价格存在粘性,供求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有明显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特征。 18.银行的最优利率:当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相抵消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此时银行的达到最大化。 19.外在融资溢价: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为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 20.中立货币:货币的中立性是指货币通过自身的均衡,保持对于经济过程的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使经济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仍由实物因素决定其均衡。 2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国家保护和维持的社会经济秩序下,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全部有机效能,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个人自由达到完全协调一致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2.人民股票:是指能够吸引全体人民都能够购买的小面额股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本企业职工和低收入者给予优先和优惠,以充分体现该股票的“人民性”。 23.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行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公众下一年度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控制指标,作为下一年度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准绳。 24.伦巴德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贷款。 25.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26.适应性预期:这种预期是在信息不充分时,根据过去预期的偏离程度,凭自己的经验或记忆,结合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修正对未来的预期,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经济形式。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基于1990-2009年的经验数据 2010110315 李小浩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选取1990-2009年的实际GDP、实际货币供给量M1、实际利率R 的经验数据,建立了V 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到了各个变量对于GDP变化的贡献率。最后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经济带来影响,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实体经济本身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V 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一、理论回顾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但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地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途径;二是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即利率弹性途径( 赵晓雷,1999.10)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货币的供给量增加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供给相对过剩,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利率变动是由市场调节的,它与货币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但在我国可以利用政策手段,直接调整利率或投资,同样可以达到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货币供给量、利率和投资分别给一个冲击都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上下波动。货币学派也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学派的理论可以简单地用一个货币交易方程式表述:MV= PY,公式中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 代表货币供给量,P 代表价格水平,Y 代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货币学派认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但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根据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内可以具有轻微变动,V的变化导致了GDP 随之变化。 凯恩斯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观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GDP 的影响,认为货币冲击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可以观测到的经济波动均是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造成的。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 AR) 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别给各货币政策变量一个冲击而导致的GDP 的上下波动,以及各金融变量对GDP 波动的贡献率。近几年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用,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向均衡状态发展面功不可没。但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对每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只有对各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为经济决策部门今后制定有效的政策及政策组合提供科学的依据。要分析各项政策的有效性,我们就要分析这些政策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冲击以及对这些冲击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即对经济系统进行冲击响应分析。我们知道,经济时刻受到各种冲击的影响,这些冲击包括需求/供给冲击、内部/外部冲击、货币/财政冲击、暂时/永久冲击、名义/实质冲击等等,经济系统正是在各种冲击的作用下运行的。由于观察到的实际运行结果是各种冲击作用下的综合反应,因此我们在进行冲击响应分析时首先必须从实际运行结果对所关心的冲击进行识别,然后才能进行冲击响应分析。 二、实证分析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

1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姓名一、名词解释、信用媒介 论:1必须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学号:业务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得分:、信用创造论:2能超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教师签名:所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 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3、有效需求: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是全体资本家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从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4、流动偏好: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5、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的以后,货币需求曲线就变成了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为“流动性陷阱。”6、管理货币: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7、半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凯恩斯称这种情况为“半通货膨胀”。、自然利率:8借货资本之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的利率。、货币需求:9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投机动机:10 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B、货币的流通速度A、货币的数量 D、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C、存款通货的数量 B)问题为中心。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双解决(、价格 D 、就业C、货币B A、需求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1 供求决定价格.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就是不做同向运动)运动是货币发挥 ()职 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位本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B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 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 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 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 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 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 之为半通货膨胀。 B保证增长率:又称均衡增长 率,是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 人口变动的前提下,使企业 家们感到满意的均衡增长 率。 B北欧模型:由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以研究经济幵 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的 模型,该模型强调的是结构 因素在通货膨胀中的作用, 着重分析的是一个幵放型经 济的小国如何受到世界通货 膨胀的影响而引起国内通货 膨胀的问题。 C菜单成本: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 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 成本的存在阴滞了企业调整 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 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 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 以曼昆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 成本,并将其定义为调整价 格的成本。 D单一规则:就是指中央银行在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公 幵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 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F非市场出清:是指在出现需求 冲击或供给冲击后,由于工 资和价格存在粘性,供求不 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 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 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 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 长的过程。 F风险升水:由违约风险产生的 利率差额叫风险升水,其含 义是指人们为持有某种风险 债券所需要获得的额外利 息。 G高能货币:它是指非银行公众 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 准备金之和。它们之所以被 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 量的这样的货币被银行作为 准备金而持有后可以引致倍 的存款货币。 G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 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 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 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 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 一定的价值。 H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 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 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 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H 合同指数化:它是指长期合同 应包括名义价格可以自动调 整以抵消通货膨胀的条款。 它的实质是排除通货膨胀的 影响,使契约按实际量而 不是名义量来缔结。 H 货币目标公布制:是指中央银 行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向公众

房地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具,都会对房地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炒房投机的行为。而对于购买首套住房等出于生活必须的购房者,应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2、扩大低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缩小供需缺口。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只有政府有能力进行调整,要解决房地产市场上的根本问题,平抑房价上涨过快的有效手段,就是扩大低价商品住宅的供应量。政府要提供充足的土地用于低价商品房建设,以缩小供需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投机炒房失去市场,从而有效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 3、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和住房制度。房价不是一个政策就能决定升降的,调控房价需要财政、税务、土地等各方面互相配合,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法律、行政等手段,在稳定的前提下加快各项改革措施与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出台和落实,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引导房地产业合理健康发展。 4、加快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对住宅地产的过度依赖,激发商业、工业地产在创造税收、解决就业方面的长效作用,适时考虑通过税收等手段帮助工商地产走出低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资金的流向保持密切监管和掌控,确保资金能最大限度流入实体经济。 总之,我国投资炒房过热,吸取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政府让利于民,使开发商用最低的本钱价出售,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使房价回归理性,使房地产业和实体经济都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才元.中国房地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袁志刚.樊潇彦;房地产市场理性泡沫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3]洪静.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新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李熙娟,李斌.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 2、信用创造论: 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 3、有效需求: 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是全体资本家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从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流动偏好: 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 5、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降至的以后,货币需求曲线就变成了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为“流动性陷阱。” 6、管理货币: 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7、半通货膨胀: 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凯恩斯称这种情况为“半通货膨胀”。 8、自然利率: 借货资本之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的利率。 9、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0、投机动机: 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 (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二)填空(三)单项选择(四)多项选择(五)判断并改错(六)简答(七)参考 一、习题 (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 词汇 1.实物货币—— 2.铸币—— 3.存款货币—— 4.支付手段—— 5.计价单位—— 6.狭义货币—— 7.准货币—— 8.货币存量—— 9.货币流量—— 10.一般等价物—— 11.价值贮藏—— 12.币材—— 含义 a .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存款 b. 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c. 货币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功能 d. 一国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

e. 一国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 f. 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g. 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作为币材的货币形式 h .反映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i .货币作为补充交换的一个环节或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而进行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j. 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k.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 l. 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 (二)填空 1.不同时点上货币存量的差额是______ ; 2.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 ______的商品; 3.币材一般应具有价值较高、易于分割、 ______和 ______的性质; 4.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______; 5.我国历史上的“孔方兄”是指从秦朝沿用到清末的 ______形式的金属货币; 6.各国都是以 ______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7.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______ ; 8.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数据,而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 ______或______ ; 9.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排列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______ 和世界货币; 10.在财政收支、贷款发放、商品赊销等经济活动中,货币发挥着______ 的职能; (三)单项选择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63 课程代码:0160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金融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选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0万,则社会总存款为(C)。 A. 120万 B.200万 C.500万 D.80万 2.在供给学派看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治方之本在于(C)。 A.降低税率 B.限制货币发行 C.增加生产和供给 D.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 3.托宾认为在资产组合的均衡点,风险负效用(B)收益正效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4.下面陈述中,不属于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有(D)。 A.减税政策存在着时滞效应 B.控制通货膨胀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人手 C.高税率是导致美国陷入“滞胀”泥潭的重要因素 D.“单一规则”是进行货币限制的有效手段 5.下面关于货币学派货币供应理论的论述,错误的是(A)。 A.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很弱 B.货币供应是个外生变量 C.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选择对货币供应量有一定的影响 D.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应量通常是通过改变高能货币的数量来实现 6.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B)。 A.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大于1 B.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1 C.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1 D.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小于O 7.西方经济学中预期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心理预期 B.调整预期 C.外推预期D.合理预期 8.弗莱堡学派认为,进行金融控制的首要任务是(B)。 1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V AR脉冲响应图的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选取1990-2009年的实际GDP、实际货币供给量M1、实际利率R的经验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到了各个变量对于GDP变化的贡献率。最后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够在短时间内给经济带来影响,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实体经济本身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一、理论回顾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但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地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的传递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关系,即流动性偏好途径;二是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即利率弹性途径( 赵晓雷,1999.10)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货币的供给

量增加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供给相对过剩,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利率变动是由市场调节的,它与货币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但在我国可以利用政策手段,直接调整利率或投资,同样可以达到经济宏观调控的目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货币供给量、利率和投资分别给一个冲击都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上下波动。货币学派也强调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学派的理论可以简单地用一个货币交易方程式表述:MV= PY,公式中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 代表货币供给量,P 代表价格水平,Y 代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虽然货币学派认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但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根据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内可以具有轻微变动,V的变化导致了GDP 随之变化。 凯恩斯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观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承认货币供给量对GDP 的影响,认为货币冲击是诱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大多数

货币经济学汇总版

第一章货币基本理论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作用 货币的作用:表现在货币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节货币的定义、形式和层次划分 一、货币的定义: 1.马克思:(1)本质定义:货币是一个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职能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西方货币银行学的货币性规定: 1.凯恩斯:货币是流动性最强、收益率为0的资产 2.弗利德曼: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3.钱德勒: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贮藏和 计算单位的商品。 现实存量定义:信用货币不仅包括流通中的货币也包括银行存款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材料的选择标准:一般性、特殊性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 实物货币—铸币—可兑换的银行券—不可兑换的银行券—电子货币(未来货币) (实体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三)货币层次划分和计量 依据:货币的流动性(金融资产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我国的货币口径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 M2=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第三节第三节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第二章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1.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一国、一个区域或国际组织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相应范围内货币的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按照货币特性来分类: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单位 2、确定货币材料 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结构(规定主币和辅币) 4、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法偿力是指法律赋予货币一种强制;流通的能力,任何人不能拒绝接受) 5、货币铸造与货币发行的规定 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第二节 2、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第二次作业答案

第二次作业答案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乘数的概念最早由(C )提出。 A.汉森 B.索洛 C.卡恩 D.凯恩斯 2、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3、平方根定律认为当利率上升时,现金存货余额( C)。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不确定 4、立方根定律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 A.同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相等 D.不确定 5、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D )。 A.储蓄是收入的负函数 B.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 C.投资是收入的正函数 D.投资是利率的负函数 6、在IS-LM模型的古典区域,货币投机需求(B )。 A.为正 B.等于零 C.为负 D.不确定 7、当资本边际效率上升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8、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LM曲线正确的是(C )。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9、当增加政府税收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 A.向右上方移动 B.向右下方移动 C.向左上方移动 D.向左下方移动 10、在凯恩斯区域,政府主要通过(B )达到目标。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物价政策

11、债券的违约风险与利率是(A )变动的。 A.同方向 B.反方向 C.同步 D.不确定 12、根据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下列正确的是(C )。 A.在预期利率上升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斜率更小 B.在预期利率不变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更向下倾斜 C.在预期利率下降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平坦些 D.在预期利率不确定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变动幅度更小 13、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主要取决于(D )。 A.利率 B.收入 C.当前收入 D.终生收入 14、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是(A )。 A.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 B.否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C.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 D.从微观角度阐明宏观经济政策 15、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C )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A.从宏观角度说明微观主体行为 B.从宏观角度解释宏观经济政策 C.从微观角度说明宏观经济政策 D.从微观角度解释微观主体行为 16、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通常是在(B )的作用下达到均衡。 A.利率 B.利率和配给 C.利率和政府干预 D.政府干预 17、被新奥国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为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是(A )。 A.哈耶克 B.萨缪尔森 C.弗里德曼 D.凯恩斯 18、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A )。 A.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B.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 C.哈耶克与维克塞尔在这方面是一致的 D.哈耶克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若对一般物价没有影响,则对商品相对价格没有影响 19、哈耶克认为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好办法是(D )。 A.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 B.统一区域货币 C.金本位 D.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完美版

现代货币学说(完美版) 考前复习(重点): 货币的数量)。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 货币数量并不总是与物价同比例变动)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就业)问题为中心。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为零)。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公开市场业务)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凯恩斯认为(利率的波动)。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 投机)需求。凯恩斯认为与现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是货币的( 储蓄大于投资)。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中心是(高利率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相对于货币数量的物价弹性等于凯恩斯认为要使物价随货币数量作同比例变动的前提条件是(1)。 货币政策伸缩比工资政策更容易)按凯恩斯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发行公债)支持赤字财政政策。按凯恩斯的理论,除了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主要靠(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经济政策)。原凯恩斯主义学派提出的主要经济政策是(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制。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在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可以利用( 金融性)流通。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利率)。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金融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 政府需求扩张动机)。文特劳布的货币需求七动机中凯恩斯没有分析过的是(货币工资率)。新剑桥学派认为在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中主要的传送带是(社会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新剑桥学派在诸多经济政策中把(. 利率是经济中的重要变量)。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下列正确的是( 国民收入的分配取决于利润率和工关于通货膨胀成因,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浅谈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明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来揭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双重影响,以便使人们深刻认识虚拟经济,通过有效措施来发展虚拟经济并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共同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由去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成为现在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蔓延,世界各国联手行动,以期将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深刻认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及影响,对抑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一、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概念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的定义: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其本质是虚拟资本以价值为目的进行独立化运作的权益交易。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与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它既表现为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表现为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的具体存在形态表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这些都是真实资本,分别执行着不同的资本职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1. 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商品交换的出现特别是货币的产生标志着实体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财富分布的不均衡客观上产生了货币资金调剂的必要。私有制的存在则决定了这种货币余缺的调剂只能采取借贷方式。在这种借贷行为中,贷方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往往要求掌握一种书面的债权债务凭证即借据这种凭证或借据便成为虚拟资本的最早形式。贷方据此而获取利息收益的借贷活动,也随之演变为最初的虚拟经济活动。虚拟经济只是在人类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实体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实体经济的状况是虚拟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当实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时,则虚拟经济必然茁壮成长;而当宏观经济不景气,各种原因致使实体经济出了问题,最终必然会传导并影响到虚拟经济。如上市公司质量的下降以及宏观经济态势的低迷将会削弱股票价格稳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实体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是保证虚拟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 2. 虚拟经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因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阶段。但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的,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虚拟经济是以票券方式拥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特殊经济活动领域,主要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业,通过股票等金融工具又可衍生出股票期权、期货合约等多种证券形式,这些就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了,并且由此使得虚拟经济的规模经常与实体经济规模产生很大的偏差。[!--empirenews.page--] 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双重影响尽管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但是它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它既可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又可能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 [1][2]下一页 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资金融通工具和资金融通方式,同时也使融资企业有更多的规避风险的方法,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2)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可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良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再次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3)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提供了许多新的劳动就业机会。 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制约作用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能促进实体经济的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一)(1--3章)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一)(1--3章) 一:填空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最主要的功能是_________,这是比交换媒介更重要的功能和基本特性,故货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货币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分货币层次的一个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_________大小。 5、现代西方利率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典利率理论主要包括庞巴维克的_________、马歇尔的_________维克塞尔的_________、费雪的_________。 8、凯恩斯理论认为,利率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在其它条件不变时,_________增加,利率下降;反之,若货币需求下降,则利率_________。 9、关于货币供应量变动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弗里德曼的“三效应”学说是指_________效应、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效应。 10、同样期限的债券可能其利率水平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1、资产的流动性可用其变现成本加以衡量,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另一是_________。 12、按照分割市场理论,收益率曲线不同形状是不同期限债券的_________差异所决定。二:名词解释 1、流动性效应 2、费雪效应 3、均衡利率 4、利率风险结构 5、收益率曲线 6、风险升水 三:选择题 1、货币区别于其它金融资产在于其()。 A、交易媒介功能 B、价值贮藏功能 C、价值稳定 D、受利率影响 2、广义货币M2包括以下资产之一()。 A、股票 B、非银行金融机构储蓄存款 C、银行体系定期存款 D、保险单 3、在凯恩斯的理论决定模型中,货币供给曲线()。 A、向右上倾斜 B、水平线 C、垂直线 D、向右下倾斜 4、在凯恩斯看来,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物价水平上升,则利率()。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难以确定 5、弗里德曼认为,如果流动性效应超过收入与物价水平效应及通胀预期效应,则扩大货币供给的最终利率水平()扩大货币供给前的利率水平。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6、按照弗里得曼的三效应学说,如果经济中的通货预期效应,收入及价格水平效应超过了流动性效应,为降低利率水平,央行应()货币增长速度。 A、提高 B、先提高后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降低 7、在可贷资金理论中,若政府赤字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赤字增加意味着()。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不变 D、利率难以确定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支 票。 2、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3、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信用本位制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3、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4、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良币 ;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劣币。 5、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6、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确定本位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规定银行券的发行和准备制度。 7、商品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本位币亦称主币。 9、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国家。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B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 。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C、商品货币D、电子货币 3、不可兑换的银行券属于 B 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 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C 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 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B 。 A、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

7、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 A、银币 B、金币 C、金币银币同时 D、都不是 8、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B。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 9、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C。 A、呈正比 B、呈反比 C、相一致 D、无关 10、辅币的名义价值 A 其实际价值。 A、高于 B、低于C、等于 D、不确定 11、A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作用。 A、金币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2、商品货币: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 3、双本位制:复本位制改由国家依据市场金银比价为金币银币规定固定的兑换比率,银币金币按法定比率流通。 4、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单位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不流通金币,以发行的银行券作为本位币进入流通;规定本国货币同另一金本位国家的货币的兑换比率,并在该国存放黄金或外汇作为平准基金,以便随时用来稳定法定的兑换比率;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金块,居民可按法定比率用本国银行券兑换实行金本位国家的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 5、金块本位制: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而流通银行券;黄金集中存储于政府;居民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兑换金块。 6、本位币: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7、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用于辅助本位币完成小额零星交易以及找零使用的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