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论述题

公共政策论述题
公共政策论述题

论述题目录

1.1.试述中国古代政策研究发达的原因。1.2.试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

主要贡献。

2.1.试述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行政决策

学和立法学在研究对象上的重要区别。

2.2.试述科学的品格。

2.3.试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对于分析中

国公共决策过程的适用性及其特点。

2.4.试述学习公共政策的原因。

3.1.试述政府与公共政策的联系。

3.2.试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3.3.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3.4.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5.论述中国公共政策纵向结构的特点。3.6.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

成。

4.1.试述公共政策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4.2.试述国家机构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4.3.试述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4.4.试述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

4.5.结合实际,试论如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4.6.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

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5.1.试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5.2.试述类别分析法的涵义及运用原则。

6.1.试述政策规划的主体多元化。

6.2.试述政策合法化的内涵。

6.3.试述当代中国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6.4.试述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

7.1.试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

7.2.试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7.3.试析我国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

7.4.论述影响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7.5.联系我国实际,试论政策执行过程中产

生偏差的原因。

8.1.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8.2.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为什么会抵制政

策评估?

8.3.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内涵。

8.4.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

动内容和方式。

9.1.试述政策均衡的特征。

9.2.论述政策制定者阻碍政策终结的原因。

9.3.论述政策执行者反对政策终结的原因。

9.4.依据政策调整采取渐进方式的合理性,

试析中国改革采取渐进路线获得成功的原因。

10.1.试述政策分析的意义。

10.2.试述公共政策分析的麦考尔一韦伯分

析模式。

10.3.试述公共政策分析中超理性分析的合

理性与必然性。

10.4.试述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0.5.试述政策信息咨询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答案

1.1.试述中国古代政策研究发达的原因。答:

(1)我国政权更迭中宗教不能为一个政权

的合理性的获得与丧失提供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又强烈地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政策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为政策建议、政策选择、政策评估、政策咨询做了一定的安排。(2)我国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学制度。知识分子既然以读书为做官的准备阶段,所以很自然地就会关注政府的运作,热衷于“议政”;另外朝廷在读书人做官的入口处还注重考核他们的对策和施政能力。

1.2.试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

主要贡献。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策研究做出了伟大贡献:(1)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与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规定了根本的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元政策(总政策、总方针、总路线、总纲领)和各项基本政策,甚至为各个领域的部门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与方向。(2)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而且政策研究遵循这样的认识路线能够正确地勾画出政策过程及其各个主要阶段的一般特点。(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我们深入地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探索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运用这一方法论进行政策研究,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政策的本质,更有可能认识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之间、政策过程的诸环节之间、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某种相关性,以及表层的因果关系或相关性

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的作用。

2.1.试述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行政决策

学和立法学在研究对象上的重要区别。答:

公共政策学既不同于决策科学。也不同于

行政决策学和立法学。具体地讲,虽然这

几门学科研究的都是组织的决策活动,但

是相互之间存在着重要区别:(1)作为决策

科学研究对象的决策,指的是包括企业、

交通系统、军队、学校、医院、公共组织

等等在内的各种组织在管理中形成的决

策。(2)作为行政决策学研究对象的行政决

策,属于管理决策的一种,主要是指国家

行政机关为履行政府职能,就要解决的问

题制定与选择行动方案,作出决定的活动。

(3)作为立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律制定,指的

是有关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

制定各种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

活动,它不仅包括立法机关依法制定法律

的专门活动,而且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次

级国家政权机构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各

种规范性文件的活动。(4)作为公共政策学

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则是公共权

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

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

策。

2.2.试述科学的品格。答:(1)科学的第一

个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而

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

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一切理论

要宣称自己是科学或者被别人称作科学,

不在于其假说形态,而在于它们是否能够

经受得住社会实践和经验事实的检验。(2)

科学的第二个品格就在于它是人类理性思

维的产物。科学把理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和归宿,强调实事求是地用理论思维整理

材料。(3)科学的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

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名副其实

的科学的理论,在逻辑上具有严密性和统

一性,经得住逻辑的分析与推导。而逻辑

分析与逻辑推导所使用的语言,其概念须

是清晰的、确定的。如果一种理论所使用

的语言在概念上是混乱的、所做的陈述是

自相矛盾的、所做的逻辑推导是有破绽的,

那么它就不是科学的理论。(4)科学的第四

个品格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科学从观

察开始,自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推导出普

遍性和共性,自多样性和复杂性逐渐走向

统一性和简单性。它总是力求把纷繁多姿

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归纳和简化,

提炼出一些尽可能简单而基本的法则,以

此来解释和把握自然和社会的本质。真正

的科学的理论是简单明了的.人们可以学

习和掌握;而且一旦臻于成熟,还可以做

到形式化,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简单化原

则和形式化是从理论表述上判断真伪科学

的一条原则。

2.3.试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对于分析中

国公共决策过程的适用性及其特点。答: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当代中国政治

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

到“形而上”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

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

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

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上则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我们从总体上

称之为“上下来去”模型。政策过程是政

策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公共

政策的主体是执政党和公共权力机关,它

们只有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才可能真正

地、完全地按照“上下来去”指示的决策

路线去制定和执行政策。这里说的“独立

自主”,既包括主权国家“能够完全独立地

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

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也包括地

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下属的其他公共权力机

关在统一的战略、策略之下,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从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条件的

具体情况出发,决定当时当地的工作任务

和工作方法。而这些都是在现当代中国具

备了一定的条件的。因此,我们现当代采

取“上下来去”的决策模型是符合我国国

情的,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

化建设。“上下来去”决策模型与西方经验

基础上的决策模型相比较而言,具有容纳

性和开放性。“上下来去”决策模型是一个

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

型。但是,由于科学决策是这个模型的根

本追求,所以客观存在乐于容纳从国外引

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

论、决策模型和决策手段。“上下来去”决

策模型是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的,如决策

认识的真理性模型、群众一领导模型、民

主~集中模型、个别一一般模型等等。这

些亚模型在现阶段上只显现出一个轮廓,

比较粗放,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充实。

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

基础上建构的决策模型,经过改造是可以

被整合到某一个亚模型中去的,例如理性

决策模型中和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之间的对

立,有可能在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中得

到消解,精英决策模型以科学决策为根本

诉求的成分可以被群众一领导模型所吸

纳,等等。更有意义的是,西方现代社会

调查和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计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等,都可以在“土

下来去”决策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

身手。也因此说,“上下来去”模型具有极

强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2.4.试述学习公共政策的原因。答:学习和

研究公共政策学,其必要性或者基本的意

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

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

行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活动,这种活动

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但是,这一根本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

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可以使我们认识

到一项好的政策的制定并取得令人满意的

政策结果,单凭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

够的,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政策分析。(2)

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

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

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

出政策建议。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是对

群众进行政策教育的一种基础性的、行之

有效的方式。(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

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

究的取向。虽然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各学科研究的根本宗旨和动力都是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但是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

习和研究,人们才能更加自觉地认识到,

公共政策是联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二

者的至关重要的桥梁。因此,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都有必要从公

共政策学这个视角去思考自身的研究工作

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这种思考不应是形

而上学的和绝对化、片面化的,而应当是

实事求是的和进行全面衡量的。

3.1.试述政府与公共政策的联系。答:(1)

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公共政策是被组

织于一定体制内的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制

定的权威性行动方案。公共政策是政府为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诉求而制定的目标和进

行的资源配置,而诉求的实现就意味着政

府在各个社会成员间进行的利益分配的实

现。(2)政府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与认

定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很大影

响。政府传统上被设定为公共机关,代表

并谋求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自身的特殊

利益即自利性。但是理性选择学派从“经

济人假设”出发研究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发现政府具有自利性并谋求自身利益的最

大化。这样就有一个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

利益的关系问题。政府系统的各个部门和

不同层级也各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既然这

样,政府系统及其子系统就会有谋求自身

特殊利益实现的自利性。在政府界定与认

定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这种自利性可

能产生各种不同影响。(3)政府过程与公共

政策过程是同一的,或者说政府过程实质

上就是公共政策过程。现代政府的基本活

动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政策。政府过程是

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

逻辑顺序,或者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

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4)公共政策是政府

系统输出的主要产品。政府通过循环往复

的政策过程和一系列的公共政策,规范、

调节和引导社会行为,配置社会资源,分

配社会价值;并采取各种刺激、说服和惩

罚措施,实现社会控制,塑造公共秩序。

3.2.试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答:

公共政策的纵向结构的类型差异,取决于

国家结构,同时也取决于各个层级公共权

力机关法定权力的大小和它拥有的实际能

力。(1)根据现行宪法,当代中国是单一制

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

政策的制定须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行,

其目标、方向和行为规范由中央政策所决

定,所以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

(2)从形式上看,当代中国地方政策有两

个、三个、四个层级:①直辖市一区(地级);

②直辖市一区(县)一乡(镇);③省(自治区)

一县(市)一乡(镇);④省(自治区)一市(地

级或副省级)、自治州(地级)一县(市一区

一自治县)一乡(镇)。与地方政策的层级相

一致,地方政策可划分为省政策、市政策、

县政策、乡政策。通常乡政策只是执行性

政策,所以地方政策一般指省级、市(地)

级、县(市)级这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

三级地方政策的制定都须以中央政策为指

导,同时它们之间又存在着阶梯式的等级

关系。不同层级地方政策的制定本质上是

一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贯彻落

实中央政策的过程,是对中央政策予以执

行的过程。地方政策是中央政策与地方实

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3)在实行单一制国

家结构的中国,地方政策、基层政策仍具

有一定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表现为:其

一,地方政策、基层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质

量对中央政策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

政策效果、实现政策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二,中央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须综合各

地方政策、基层政策中具有普遍性、反映

某一政策问题的国情特点的内容,“有些中

央政策本身就是在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

吸收地方政策的内容而形成的”。(4)当今

世界各国,不管采取哪种国家结构,其中

央政策(国家政策)为了适应全国各地方,

都只能是一些原则规定,可称为宏观政策。

地方政策对中央政策而言,是中央政策的

具体化;对地方政府所管辖的部门和下属

单位而言,又是一种原则和指导,所以说,

地方政策具有中观性。地方政策的中观性

在单一制国家里具有清晰完整的表现,且

以当代中国最为典型。这种中观性决定了

当代中国的地方政策具有双重依据、双重

制约、双重功能。

3.3.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答:现代公共政

策具有多种规定性,而在这些规定性中起

决定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

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和社会价值的分配。而这一起决定作用的

规定性就是公共政策的本质。所谓一定的

目标,首先是据有公共权力的个人与群体

从他们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所界定的目

标;其次是被公共权力机关代表的社会阶

级,对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有其特殊的界

定;再次是公共权力形式上的委托人即公

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输入到政治体系之

后,聚合成为公共利益并进而形成公共目

标。所谓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

体为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人

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调配与组合。政策

主体制定什么样的政策、研究什么样的政

策目标,既取决于其主观认识,也取决于

他们能够配置的资源。所谓社会价值的分

配,指的是对作为政策成本的社会资源投

入后,随着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获取的政策

收益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的分布。这里的

社会价值,指的是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权力、财富、荣誉、地位等等被统称作“价

值”的那些东西。社会价值分配的不均衡,

是由政策制定者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以

及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作为公共权

力的占有者,政府把价值分配给谁,不是

任意的、无的放矢的。政府总是选择那些

与其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价值

分配的重点对象。

3.4.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答:(1)政

治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

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

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2)阶级性。

公共政策虽然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

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虽然它的制定者是凌

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关,但是据有

公共权力的统治阶级选择或制定的政策方

案,代表和体现的在实质上却不是社会全

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而是在政

治上、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

意志和利益。一定的政策总是要为一定的

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3)权威性。公共

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

效性有赖于它的权威性。公共政策的主体

是社会公共权威,主体权威性赋予了政策

的权威性。政策与权威紧密相联。(4)普遍

性。政策是要求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政

策须为人们在一定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行为

提供标准、设定限度,这种标准和限度在

政策主体所框定的范围内不因各种各样的

个别特点而失效,这就是公共政策的普遍

性。(5)目标取向。任何政策都是为解决特

定问题而制定的,因此问题的解决就是政

策的目的。政策主体的意识形态、价值观

及其行为的目的性、行为的能力,都会通

过政策目标的设定而得以体现。无目标取

向和目标取向模糊的政策,就是盲目的政

策。目标取向是公共政策的灵魂。(6)稳定

性与变动性。公共政策须以特定的客观情

势及其发展变化为依据,一方面政策要保

持一定的稳定性,才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及

政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随着政治、经

济文化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政策也须发

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政策是稳定性

与变动性的统一。政策的变动性是绝对的,

稳定性是相对的。(7)预见性。尽管公共政

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

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导,必须具有预见

特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古

训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永远适用的价

值。

3.5.论述中国公共政策纵向结构的特点。答:

(1)当代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其基本政策的

制定权属于中央,地方政策只是中央政策

的具体化;(2)我国地方政府一般有四个层

级,地方政策指省、市、县三个层级的政

策,乡级政策可称为“基层政策”。地方政

策是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

物;(3)地方政策、基层政策具有一定的能

动性,这表现在:①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的质量影响中央政策的效果;②中央政策

的制定须综合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中的有

关内容;(4)相对于中央基本政策和基层政

策而言,地方政策具有中观性的特点。

3.6.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

成。答:(1)从横向结构上进行比较。①美

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国家的立法机

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权分立而又相

互制衡,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公共政策的形

式构成为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

策.②当代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制,但从形式特征上

看,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是由三部分构成

的,即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2)

从纵向结构上进行比较。①中国公共政策

纵向结构的情况如下:当代中国作为单一

制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定权属于中央,地

方政策的制定须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进

行、只是中央政策的具体化;我国的地方

政策在更确切的含义上指的是省级、市(地)

级、县(市)级这三级政权分别制定的政策,

它们都须以中央政策为指导,同时它们之

间又存在着阶梯式的等级关系;地方政策、

基层政策仍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地方政策

的中观性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地方政策具有

双重依据、双重制约、双重功能。②美国

公共政策纵向结构的情况如下:美国作为

联邦制国家,其联邦政府、州政府两级政

府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制定政策,不存在两

级政策之间决定与被决定、服从与被服从

的关系;州与地方的关系具有单一制的性

质,州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存在着决定与

被决定、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市政策在

地方政策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县的

主要职能是作为州的行政管理单位,因此

县政策更强调是对州政策的执行;在美国

多数州的县以下不设乡,有的虽设乡但其

职能已消失殆尽,因此事实上并不存在乡

政策。

4.1.试述公共政策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答:

公共政策七大子系统,即信息、咨询、决

策、执行、评估、监控、反馈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决策子系统根

据信息子系统、反馈子系统、咨询子系统

提供的信息和预选方案,做出正确的判断

和决策;信息子系统收集、掌握政策对象

的意见和要求,并传输给决策中枢系统,

形成政策问题;决策子系统经过研究、咨

询后,制定相应政策;执行子系统通过政

策实施把信息输送出去,再将其作用结果

反馈回来,据此调整和完善政策;咨询子

系统和评估子系统以系统内外的各种信息

为基础,根据客观情势,参照历史经验及

对未来的预测结果。对政策问题提出科学

的依据和可行性方案,供决策子系统参考;

监控子系统监督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控制政策失误,确保围绕总政策目标执行

政策;反馈子系统反映执行结果与政策目

标之间的差异,及时反馈信息,使决策子

系统及时调整政策,提高政策效能。公共

政策系统的运行正是在这些子系统相互作

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

4.2.试述国家机构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答:

国家的组织结构决定着公共政策的层次、

结构及其效力范围。(1)国家的纵向组织结

构规定公共政策的层次。一般而言,公共

政策是由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组

成的,分别由不同规格或级别的国家机构

制定、颁布并具体实施。(2)国家的横向组

织结构决定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中央政

府或其授权机关制定的总政策与基本政策

具有全局的性质,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地域、

行业、公民及公民团体;地方政府或其组

成部门制定的具体政策,针对的是特定行

业或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政治问题,因

而覆盖面较为狭窄,适用对象较为有限。

(3)不同规格的国家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在

权威性方面是有差别的。具体政策的制定

一般都要体现总政策与基本政策的精神,

服从并服务于总政策与基本政策的要求,

甚至要援引总政策与基本政策条文,以加

强其权威性。合理设计国家机构是保证公

共政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4.3.试述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答:公

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

的关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或选民

不仅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要素之一,同

时也是政策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作为政

策主体之一,公民有权向政策的直接制定

者表达其意见和愿望,他也有权通过各种

途径表达其利益要求,并影响公共政策;

作为政策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或客体,公

民有责任也有义务遵从政策规定的内容。

(1)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一般而言,公民

总是作为消极、被动的政策遵从者而存在

的。虽然二战以来,随着民族解放活动的

兴起,民主化浪潮不断高涨,公民参政、

议政的意识空前觉醒,但我们必须承认,

公民更多的是作为政策对象而存在,这是

因为:公民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济

实力去了解与公共政策有关的信息,只能

根据政府所提供的,经过筛选的信息进行

决策,这样具有很大盲目性。全民决策成

本过高,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无法承担。

各个公民的标准不同,不可能制定出达到一致的集体选择投票程序。(2)作为政策主体的公民。公民虽然常常作为政策对象而存在,但公民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仍然可以参与公共政策。一般而言,公民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有以下几种:①以国家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政策问题通过投票方式进行决定。②用间接方式,即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影响公共政策。③用各种威胁和抗拒的方式反对某政策或表达制定新的政策的要求。④通过参加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影响政策。⑤对政府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来影响公共政策。⑥某些公民通过知识活动为决策过程提供思想指导。⑦某些公民通过政治活动对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4.4.试述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答:从

理论上看,公共政策运行的各个阶级或环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完整性。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的运行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分析。第一阶段:政策问题的形成。(1)政策问题(政策要求):当某一问题在满足特定的条件后,就会转化为政策问题。①从客观方面说,政策问题必须具有公共的性质。

当一个社会问题具有了公共的性质,需要公共权力机关制定政策进行处理时,就成了政策问题。②从主观方面说,政策问题必须明确表达出来,并且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总之,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政策问题才会最终形成。(2)政策议程(政府议程):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需要对之采取行动(或不行动)的问题和要求就是政策议程。将一个政策问题纳入政策议程,是解决该问题的第一步。(3)政策分析(设计方案):面对复杂的政策诉求和政策问题,公共决策者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组织以有关政策问题专家为主体的特定政策分析组织,由他们根据一定的理念、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政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预测研究、可行性研究等等,以此作为决策者采取行动或不行动的依据。第二阶段:政策决定。(4)政策选择:政策决定者根据自己对进入政策议程的政策问题的经验判断、价值偏好以及当时的客观情势,综合权衡利弊、对比分析各种备选方案,选择自认为最佳的政策方案。(5)政策决定:即经过政策选择后,政策决定者最终做出的,用以确立公共政策行动的法律地位、指导公共政策的活动方向、确定公共政策的活动内容的决定。政策决定包括了公共权力机关发布的法律、法令、命令、规章和司法解释等多种形式的决定。(6)政策声明: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第三阶段:政策实施。(7)政策执行(政策输出):泛指政府为实现政策声明的内容所采取的全部行动。如果说政策声明是政府所“言”,那么政策执行就是政府所“行”,即在行动层面上与各种行为主体实际发生关系的所有行为。(8)政策结果:即由于政府作为或不作为,因而有意无意地对社会和公众造成的影响和结果。(9)政策修正:即对政策在实践中出现的错误或缺憾进行改正。政策修正一般不涉及政策的方向或性质,而只是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限度的调整或改变。政策修正是在政策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的。

4.5.结合实际,试论如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答:(1)政策过程的理性化。公共决策的现代化首先是决策的过程的理性化。(2)政策过程的专业化。随着政策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决策难度不断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大量加入决策者行列,一方面填补了直接决策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又为公共政策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服务,从而使决策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3)政策过程的科学化。

为了保证公共政策的效能,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科学决策或决策过程科学化,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4)政策过程的民主化与公共选择的民主规则。民主决策或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4.6.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

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答:制定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事务,因而表现出政治的所有属性:(1)作为一种政治产品,公共政策是由国家公共权力机关直接制定的,其效能和质量取决于其生产者的

能力,也就是说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主体,

国家机构决定着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

围:①国家的纵向组织结构规定公共政策

的层次;②国家的横向组织结构决定公共

政策的效力范围;③不同规格的国家机构

所制定的政策在权威性方面是有差别的。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

政策的二重性。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包括三

层含义:一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

反映,二是统治阶级推行政治统治的重要

工具,三是统治阶级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

的主要方式。公共政策本质上的二重性,

是由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所规定

的:①国家要履行其阶级统治的职能,就

要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统治。而公共

政策是国家推行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作

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达和执

行,公共政策规范的是不同阶级之间的利

益关系;②任何国家都要通过对社会公共

事务进行政治管理来体现其社会职能。公

共政策是国家对社会实施政治管理的重要

手段。(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公共政

策的种类和数量。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不

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

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两个变化从

根本上决定公共政策类型和数量的变化。

5.1.试述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答:(1)

关联性。任何一个公共政策问题都不是孤

立的,而是整个公共政策问题体系的一个

组成部分,会与其他领域、地区或部门的

政策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

解决公共政策问题时,要从政策问题系统

和社会系统的高度进行。正因为如此,同

时解决一系列的公共政策问题往往要比单

独解决一个公共政策问题要容易得多。(2)

主观性和人为性。无疑,任何公共政策问

题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现实才可以成立,

本身必然具有客观性,但是,同时它们又

都是基于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切身感受

以及分析研究和其他主动行为才得以上升

到政策问题的高度,而必然更具有主观性

和人为性。同一状况、不同的人群从不同

的标准、价值、利益和规范等出发就可能

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可能认为须制定一定

的政策予以解决,有的则可能并不认为如

此。(3)历史性与动态性。所谓历史性,是

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

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

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

公共政策问题很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

生的,也可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

这些都说明公共政策问题常常具有历史

性。从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性中又可推知

政策问题还具有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

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

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然,政策问

题的动态性不仅可以从纵向历史发展方面

去看,而且可以从横向状态上来观察。

5.2.试述类别分析法的涵义及运用原则。答:

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

同样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

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

逻辑区分是指将某种政策问题细分成许多

次类的过程。而逻辑归类正相反,指将多

种问题组合成一个大的类别。在运用类别

分析法时要注意以下五项原则:(1)实质的

相关性。类别分析法首先应该注意以问题

本身的特征为基础,按事物之间的事实上

的相关性进行分类。(2)穷尽性。分类应涵

盖一个类目中所有的细类,若现有的分类

并不能将所有的问题对象都归好类,说明

分类并不是穷尽的,还需要增加相应的类

别,以实现穷尽化。(3)相互排斥性。同一

层级的类目之间必须相互独立并排斥。每

一问题对象只能被归入一个大类中的一个

细类。在同一大类中的各次类之间应是相

互排斥的。(4)一致性。每一层级的分类标

准应该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分类交叉问题。

(5)层次分明性。分类的层级应该清晰,而

不应混乱不堪。

6.1.试述政策规划的主体多元化。答:政策

规划主体可以是单一式的,也可以是多元

式的。无论中外,单一式政策规划主体比

较普遍。单一式主体通常是政府有关机构。

多元式主体通常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

研究机构和利益团体。从一般意义上看,

这两种模式是各有利弊的。单一式规划主

体——政府的优势在于它对有关问题有具

体详细的了解,对问题能从全局上进行考

量。但是缺陷在于:政府本身也有自利性

和价值偏好,单纯的政府规划不能确保公

正;同时政府对一些问题的理性认知能力

也是有限的,单纯由政府做出的规划也难

保科学;单一式政府规划将各方利益主体

排除于规划过程之外,这种政策规划明显

缺乏民主性。而多元式规划主体中除政府

以外的其他主体虽然可能对实际情况缺乏

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可能会从局部利益

出发,规划失之片面,但它们的参与毕竟

可以对政府规划起到制约、补充等作用,

既有利于克服各方的自利性,保障社会公

正,也有利于汇聚各方智慧并反映各方利

益需求,以保障政策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因此,在现代公共政策过程中,除了

那些机密性和紧急性程序很高的政策规划

可以由政府独自完成外,政策规划主体的

多元化则是各国通行的模式。我国更应该

对此给予特别的关注,尽快并尽可能好地

采用这一模式。

6.2.试述政策合法化的内涵。答:政策合法

化是指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照有关法律,

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

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它包含三个

方面的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

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1)政策

内容的合法化。指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

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

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政策

内容合法化要求所制定的政策与既定法律

相一致。为了确保所制定的政策在内容上

的合法化,抉择者除了本身将拟择定的政

策与有相关法律和政策相对照,及时发现

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外,还要发挥专门法

律性或政策性机构的审查作用,甚至应考

虑在决策程序发挥专门法律性或政策性机

构的审查作用,甚至应考虑在决策程序中

列出专门的合法性审查程序。(2)决策过程

的合法化。①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行政

系统的决策特点往往要求快捷、高效,与

此相适应的行政决策体制,无论是委员制

还是首长制,实际上决策的集中化程序都

会较立法机关要高。②立法系统的决策程

序。立法系统的决策涉及的事务对于国家

来说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再加上合议制的

特点,其决策程序往往较行政决策程序要

复杂得多。(3)政策的法律化。它是指有立

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

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它实

际上是一种立法过程,它遵循的就是立法

程序。政策立法的主体,一为立法机关,

二为有权将一般的行政决策上升为行政法

规的那些行政机关。从政策立法的政策范

围来说,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要法律化,而

是那些有立法必要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

政策。从政策制定过程本身来看,政策法

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形

式。

6.3.试述当代中国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答:

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行政

首长负责制,这项制度把决策权主要赋予

行政首长,但同时又要求行政首长应在行

政领导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基础上行使决

策权,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如下:(1)法制

部门的审查。我国县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及

其职能部门都设有专门的法制机构,它们

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审查各项政策方案的

合法性。有的行政机关还专门规定“规范

性文件非经法制工作机构的法律审核把

关,领导不予签发”的制度。(2)领导会议

的讨论决定。据有关法律规定,县以上各

级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经政府

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行政首长

召集和主持这两种会议,对会议所讨论的

结果和应做出的决定,行政首长拥有最终

的决定权。行政领导会议的形式除了上述

两种以外,还有行政首长办公会议。该会

议是行政首长处理日常决有些政策特别是

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政策就是由首长

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3)行政首长的签署

发布。行政首长在整个行政决策中处于核

心地位,拥有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其最

主要的表现就是行政首长对有关决策有最

后的决定权、签署权和发布权。当然,在

我国行政实践中还存在着“分管决策制

度”,即在行政首长之下的各副职领导人对

自己分管的日常事务有决策权,这是对行

政首长决策制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4)需

要说明的是,有些政策,如政府工作报告、

有些行政性立法等,经过行政首长的决策

后还不能完成整个决策程序,还要进入人

大或其他权力机关的决策程序。

6.4.试述现代决策对决,策者的要求。答:

根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

现代决策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

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科学研究和分析能

力为决策者优化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因

此,决策科学化要求现代决策者必须借助

各方面的专家和顾问,发挥科学分析的作

用。要运用理性决策模式,充分尊重依据

科学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政

策建议,走科学决策之路。(2)要考虑各方

利益的平衡。人的理性能力毕竟有限,科

学分析并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科学分析

并不能使决策优化。公众参与决策不仅能

更好地反映各方利益,也有助于决策科学

化水平的提高。因此,现代决策者应建立

和充分利用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权衡各方

利益,走民主决策之路。(3)积极适当地发

挥决策者个人决断的作用。现代决策负责

制要求决策者要有独立抉择的权力。即便

在集体决策的情况下,决策者个人的独立

决断也是必要的;及时做出决策也需要决

策者个人发挥决断作用。此外,决策的法

制化要求决策者还应该注意按规定的制度

和程序进行决策。

7.1.试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原则。答:(1)

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对任何一项决策

都适用,在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中强调实

事求是原则尤为重要。①政策执行再决策

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与政策相关的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已发生了

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新的眼

光来审视现行政策、周边的环境及其他相

关因素,特别要深入调查、客观分析、找

准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重新制定出科

学、合理的决策;②政策执行再决策是对

现行政策本身及其部分的否定,必然涉及

相关人员的利益,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抵制,

给再决策造成许多困难,这就要求再决策

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分析原因、反映

情况,严肃认真地调整、修改现行政策。

(2)时效性原则。政策执行再决策是一种纠

正、改进式的决策,要求再决策者要有强

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能吃苦、敢拼搏,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赢得时间,减少损

失。(3)信息原则。信息是政策规划的分析

基础和依据。对政策执行再决策,注意信

息的收集、处理及其质量更为重要,这是

为了保证再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的需要,

是为了保证对现行政策的客观分析,对现

实环境的全面把握的需要。(4)民主原则。

再决策的过程中,只有做到民主,才能广

开言路,获得广泛、全面的信息;只有做

到民主,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集思广益;

只有做到民主,才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

性,为政策的改进、创新和执行创造有利

的条件。(5)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原则。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一个最显著特点便

是“非零起点”,再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和条

件已经不是处于初始状态。在政策执行过

程中已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借鉴。

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

所突破。(6)宣传解释的原则。由于再决策

是对既有政策的修正或突破,政策的宣传

解释就显得更为重要。再决策势必给公众

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震动,这就需要对再

决策的必要性进行适当的解释,对再决策

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宣传,让公众明白,再

决策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他们所关注的社会

现实问题。(7)动态原则。①要认识到与政

策相关的各要素是不断变化的,政策须随

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加以适当的、经常

的调整;②再决策的过程和内容一定要反

映变化的新情况,一定要有利于新问题的

解释;③再决策须以发展的眼光,对事物

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使经过调整

的政策内容更有预见性和适应性。

7.2.试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和意义。答:

公共政策执行再决策同时兼有政策执行和

制定的双重特征,它属于既有政策执行过

程中的一部分活动,其目的是直接为既有

政策的对象服务。(1)再决策有利于纠正公

共政策执行的偏差。再决策的一个重要目

的就是纠正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由于偏

差的产生,使政策执行偏离了政策的既定

目标,耗费了政策资源,却不能使政策问

题有效地得到解决。这些都必须予以纠正,

而纠正的途径就是重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

因素,通过增删、更新、撤换或修正等形

式,对现行政策进一步地予以完善。(2)再

决策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执行取得更好效

果。一项政策从付诸实施到执行结束,其

中可能会发生多次修改、调整。之所以要

这样做,原因之一就是要保证所执行的政

策能符合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实际情

况,达到应有的政策效果。(3)再决策有利

于后继政策的科学制定。一般说来,社会

问题具有关联性、阶段性,由此导致了相

应政策问题的层次性、相继性。因此,一

项政策是否能够顺利地实施、成功地达到

政策目标,受制于前面相关政策的执行情

况,同时也会制约着以后相关政策的执行

情况和结果。由于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作用

是使一项政策的执行能在不断地调整过程

中趋于完善、合理,从而更好地解决所要

解决的政策问题,这样也就为解决以后相

关的政策问题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7.3.试析我国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答:政

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

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

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

现象。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政策执行偏

差的形成原则有着不同的重点。这可以从

以下几点来认识:(1)转型时期的政策环

境。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形成的过程中,

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着制度变革和制度创

新,新旧观念、新旧制度相互激荡,社会

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对于政策执行

者来讲,就增加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环境

诸因素的难度。(2)领导体制方面的原因。

在领导体制方面,党政之间的权限在许多

方面并没有完全理清,导致了党对政府的

原则指导和实际干预之间度的把握上的困

难,造成政府不能真正地表现出自主性、

灵活性。(3)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在我国,

无论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普通的人民群

众,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都还是比较薄

弱的。不少执行者难以做到集思广益,凡

事往往个人说了算;人民群众参与政策讨

论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对执行者违反

政策的行为往往缺乏有效监督,从而为政

策执行偏差的造成提供了条件。

7.4.论述影响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答:任

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无一例外地要与一定

的社会因素发生相互作用,都要受到一定

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1)政治环境。政

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所面临的政治环境,

不仅可能影响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

度,而且还会影响到政策执行者所采取的

行动。通常,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政治环

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政治文化。不同

的人因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所接受的文化

教育以及所经历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不同,

而常常形成不同的政治取向。政治文化影

响到人们的政治取向,政治取向又影响到

人们对政策的接受并进而影响到政策的执

行。②民众的支持与大众传播媒介。政策

的有效执行,得到政策对象接受的同时,

还要获得一般民众的广泛支持。而一般民

众对某一政策或政策所涉及的问题是否支

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媒的宣传

导向。因为大众传媒往往具有重要的告知

功能、教育功能、影响功能等,可以潜移

默化地对广大民众产生影响和作用。③国

内政局与国际社会。国内政局稳定是任何

政策顺利执行的基本前提。同时,无论哪

国政府,其政策的推行不仅要受到国内政

治气候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政治环

境的制约。(2)经济环境。政策执行自然要

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经济环境的

变化很可能会影响政策对象、一般民众乃

至执行者对政策目标的支持,也会影响执

行者的执行效率和政策目标的实现。经济

越富有活力,越有助于政策执行;反之,

不良的经济环境则会引起人们在认知上、

情感上以及评价上的改变。(3)社会心理环

境。一定的社会心理态势是政策能否有效

地得以执行的重要条件。对政策的有效执

行具有决定作用的社会心理因素,就是广

大民众特别是政策对象对所实施政策的心

理承受力。政策能否有效执行,与社会心

理承受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民众心理

承受不了某项政策时,即使政策本身设计

得再好,也是难以实施的;反之,某项政

策符合民众的心理,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

就能够为民众所热心接受。

7.5.联系我国实际,试论政策执行过程中产

生偏差的原因。答:(1)政策执行偏差的主

观原因。①执行者的认知缺陷。②执行者

的利益驱使。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④

执行准备不充分。(2)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

客观原因。①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②

政策质量低劣。③政策环境的变化。④利

益集团的压力。⑤政策资源的不足。⑥缺

乏健全的监督机制。(3)我国政策执行偏差

的原因分析。①转型时期的政策环境。②

领导体制方面的原因。③民主、法制意识

淡薄。

8.1.试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答:政策评

估是对政策方案之间以及政策方案与政策

结果之间所做的比较,而任何比较都是根

据特定的标准进行的。政策评估就是依照

特定的标准,对政策进行衡量、检查、分

析和评价,以判断其优劣的活动。(1)评估

标准是指依据政策目标设立的可供比较的

指标或准则。评估标准的设立须客观地反

映社会对政策的要求,同时它也与评估者

的目的密切相关。政策评估既是一个事实

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价值判断须以事实判断为基础。因此,政

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须设立事实

标准。(2)价值标准是建立在伦理、道德、

文化、利益、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的基

础之上的,它在政策评估活动中的应用,

旨在确定一项公共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

影响。价值标准大致有如下几点:①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健康发展;③社会

公正。设立价值标准要注意一切从人民的

利益出发;要体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

总的方向;要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等等。(3)事实标准一般用数量、比率、统

计结果来建立,也可以确定以某一特定事

物或既成事实作为标准。它在政策评估活

动中的应用,旨在确定一项公共政策在事

实上产生哪些效果或影响。事实标准大致

有以下几方面: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能;

③政策效益;④回应的充分性;⑤执行力。

(4)无论是事实标准还是价值标准,在具体

应用中都很少仅仅使用单一的标准,而是

使用一组标准,这组标准通常是彼此具有

内在逻辑联系的一个体系。另外,在为某

项政策设立评估标准时,也很少仅仅使用

事实标准或仅仅使用价值标准,而是将二者都包括在内。

8.2.政策主体有关方面人员为什么会抵制政

策评估?答:政策评估不但是对政策的价值判断,而且还是对政策主体的行为及其客体化的价值判断。这是政策评估常常遭到有关人员抵制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策评估归根到底要涉及对政策结果的评判。这种评判可能有利于政策主体,也可能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们倾向于尽可能不做评估。(2)对政策过程的独占心理也驱使他们反对他人介入,以免影响这个过程按照既定计划和规范进行。(3)人们从潜意识里对自己及自己选择的行为方案有所偏好,而不愿接受他人批评;组织总是习惯于一如既往地运行,不喜欢变革,而评估往往意味着或者伴随着批评和变革。因此,有关人员总是企图阻止评估或支配评估。

8.3.试述公共政策监控的内涵。答:为了保

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绩效的提高,必须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和控制,就是政策监控。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合称,它由政策监督、政策控制等功能活动所组成。公共政策监控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政策监控的主体是从事监控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大众传媒、利益集团以及政党和公民等。这是政策监控主体的一般性。

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的不同层次,政策监控的主体也随之发生变化,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此外,政策监控由于在政策过程的不同环节有其各自不同的监控机关及监控人员,这就使政策监控的主体具有多样性。政策监控的客体是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包括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承担各项功能活动的个人、团体和组织。政策监控的主体与客体处于复杂的互动之中,两者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监控与被监控的对应关系,但两者又互相交叉、重合,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状结构。(2)政策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使预定的政策效果最大化。(3)政策监控是个动态活动过程。它要求建立一种有效的政策反馈机制,实现决策追踪,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的情况进行考察、监督、测定、评估、核实,以帮助决策者尽早地发现决策的失误和缺陷,找出实施中的偏差,以便对现行政策进行调整。

8.4.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

动内容和方式。答: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中,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确定了公共政策的框架和方向,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强有力的制约。(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的形式,即表现为对各项政策内容、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与政策有关的各种举措的违法行为的强制纠正。(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由行政机关实施的政策监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般行政监控,即上级主管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的工作进行的监控;二是专门行政机关的监控,即行政监察。(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执政党对政策的监控一般采用下列几种形式:通过成员选入立法机关,以此影响和监控公共政策的制定;通过成员掌握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力来主导执法和行政决策;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来达到政策监控的目标。在野党也可利用其影响之下的力量对政策过程进行监控。(5)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监控。它们对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为通过游说、获取信息、动员、提供竞选支持等方式,影响公共政策过程。(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

9.1.试述政策均衡的特征。答:政策均衡具

有以下几个特征:(1)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公共政策是各种社会力量作用的结果,当推动现行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的因素占优势而相反取向的力量又无力改变现状时,或者与来自体制的内部和外部的冲击保持力量平衡时,政策处于稳定状态。(2)政策的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理性。政策的合法性指的是有关的政策获得相关的社会主体充分的认可和接受,这是政策能够约束行为、调节关系的能力的基础。政策被社会主体认可的程度与政策满足他们利益需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政策的合法性需要政策有充分的容纳性和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吸纳和整合各种取向的社会力量,尽可能地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3)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社会各领域的政策之间,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构成了一定结构

的政策体系。如果横向和纵向的各种政策

之间相互补充支持,有机地配套,并具有

一定的梯度,形成政策体系的整体协调配

置,政策系统运行通畅,能够有效地发挥

政策的整体效能,就可以认为政策体系是

均衡。同时,政策均衡表明政策与社会意

识形态、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有相容性,

能够有效协调和配合,保持良好的相互支

持关系。(4)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

衡状态。冲击现行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的

因素的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优势

或主导地位时,就产生了强烈的政策创新

需求,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某个政策甚至

一系列政策的变动。政策变动可被看作政

府决策者对冲击因素主动反应所形成的政

策创新和被动反应所作的适应性调整。在

政治运行过程中,政策变动总是和政策均

衡状态交替出现,沿着一定的转轨道循环

流动,形成一定的政策周期。

9.2.论述政策制定者阻碍政策终结的原因。

答:一般说来,政策终结的决定也是由决

策者自己做出的,因此他们做出判断的时

候就要权衡利弊得失。(1)政策制定者在心

理上会有顾虑、抵触的情绪。如果一项政

策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决策者可能

就会顺水推舟予以终结并引以为荣。但如

果是由于政策的缺陷或失败而需要终结,

那么政策制定者在心理上就不大愿意接

受。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认为现有政策

是通过周密考虑精心制定出来的;另一方

面,他们感到如果承认政策失败就等于承

认他们工作中的失误,甚至有可能影响其

名利地位,因而会对某项政策终结可能造

成的后果具有本能的恐惧感。(2)政策制定

者不愿付出太大的代价。这也包括两个方

面:①任何政策和组织机构的废立都要通

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进行,这一过程不仅

费时费力,而且操作起来往往十分复杂,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很多政策制定者都只

想“萧规曹随”,而不愿承担创新带来的麻

烦。②原有政策已经投入了巨额成本,这

些资金可能会由于政策的终结而付诸东

流;同时为了制定和推行新政策以及安抚

旧政策的受益者,都需要筹措大笔资金。

因此,在这些高昂代价的重压之下,政策

制定者很有可能改变初衷,放弃终结。

9.3.论述政策执行者反对政策终结的原因。

答:这有两个方面:(1)政策执行者也像决

策者一样,不愿承认政策的失败,因为政

策的实施也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劳动,耗

费着他们的心血和精力,尤其是终结某项

政策可能危及他们已获得的实际利益或他

们的发展前途时,这种心理上的抵触就更

为强烈。(2)执行机构产生的阻力。绝大多

数公共政策并非自行实施的,因此,为了

将政策付诸实践,必须将实施政策的职责

指派给某一现存的机构,或是为此目的建

立一个新机构。但是,政策执行机构有如

其他社会政策组织一样,都具有寻求生存

和自我扩张的本性,即使它已经无事可做、

没有再存在的必要。

9.4.依据政策调整采取渐进方式的合理性,

试析中国改革采取渐进路线获得成功的原

因。答:中国改革采取渐进路线获得成功

的重要原因在其遵循了政策变动的正确思

路:公共政策应遵循渐进的路线缓慢变迁、

逐渐调整,以便保持新旧政策之间良好的

连续性和继承性。政策调整采取渐进方式

的合理性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政策变动受

如下因素影响:(1)利益刚性的限制。引起

极大损益的政策决定,往往容易导致严重

的社会紧张状态,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

分裂乃至造成冲突,渐进变迁在化解冲突、

维持稳定和维护政治系统方面居于不可或

缺的地位。(2)现行政策的制约。没有一个

决策者是在一种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原初

状态下工作的,从本质上来看任何政策包

括重大创新政策都是对现行政策的某种形

式的延续。(3)公共意志的趋中。在一个稳

定有序运转的政治系统内,轮流执政的政

党和政治领袖对于许多政策尤其是基本国

策看法的差异程度是很小的。当他们在竞

选中争取选票以及在其他情况下争取公民

支持的时候,往往仅对政策提出渐进的、

部分的修改。(4)变革成本的约束。现行政

策可能已投入巨额的资源,因而排除了任

何根本上的变革。(5)人类理性的局限。全

面的政策变革是对决策的理性能力的严峻

挑战,决策者并没有时间、经费和智慧,

用以调整所有的政策方案。尤其是公共政

策的决策者,经常处于多种社会经济、政

治和文化价值交互作用的情境下,实在难

以预估每一项政策方案的成本与收益。(6)

社会稳定的需要。重大政策创新打破了现

存的利益格局,必然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反

抗和他们对新政策的冷漠,并迅速激发起

各种相互冲突的、强烈的新的社会需求,

这将极大地加剧决策体制的负重程度,并

在它难以承受的时候,出现制度疲劳,形

成整体的制度性危机。不断的渐进调整式

的政策变动,相对于那种在统治者不能继

续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不能继续生活下去

的情境下所进行的革命,应该是人类解决

社会公共问题、寻求社会合作和社会完善

的更加成熟的理性表现。

10.1.试述政策分析的意义。答:总体上看,

政策分析的意义在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

在、拟定政策方案、建立评估标准、依据

这些标准权衡政策方案的利弊得失,设计

执行计划,并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以避

免或减少政策过程中的消极状况和结果。

其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

整合性与科技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

和症结所在。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关键性

的步骤就在于发现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的

症结,并确定其性质。这一点只有通过深

入细致的政策分析工作才能做到,因为公

共政策分析工作所做的除确定并查验一个

公共问题的各种向度外,还注重考量问题

发生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的复杂性。(2)

减少决策失误。根据决策所必需的信息、

资料、证据是否完备,可以将决策失误分

为可避免的决策失误与不可避免的决策失

误。不管决策失误的责任由谁负责,事实

上,在所有的决策过程中,独立的、科学

的职业政策分析都能帮助决策者作出好的

选择。(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

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10.2.试述公共政策分析的麦考尔一韦伯分

析模式。答:美国学者麦考尔与韦伯认为,

政策内容研究与政策过程研究在政策分析

中的差别是常见的。他们认为,政策分析

中常见的形式是规范性分析与描述性分

析,两者的区别在政策分析中也是常见的。

政策内容的规范性分析主要涉及政策的本

质特征(而不是程序性)。政策内容的描述

性分析则是将政策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属性

视为政策过程的被解释变量,继而研究它

们对政策内容的影响。

10.3.试述公共政策分析中超理性分析的合

理性与必然性。答:(1)在理论上,对超理

性因素的考虑主要来自哲学上关于不可直

观范畴的命题和生物学上关于直觉的研究

和发现。哲学的考虑是,在我们清晰的知

识范畴之外,有一个不能完全直观的范畴,

对它的认识只能通过直觉、经验等方式加

以模糊的理解。现代生物学证明,人类除

了有五种官能之外,还有第六感官,即直

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直觉能力

一直在不断增强,直觉能力是人类与大千

世界的客观存在相联系的一种对应的能

力,它始终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能力。(2)几

乎每一个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都在运用

自己的直觉能力分析判断某些与自己密切

相关、确实知道其存在,却又不能清楚地

加以表述的事物;而且,在没有其他手段

的条件下,人们经常依靠这些不能明确加

以表述的、模糊的“感觉”做出决定并付

诸行动。(3)在公共政策分析中,超理性就

更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作为一种理念和

价值倾向,理性化的政策分析思想并没有

什么问题。但是,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政策

指南,理性化就显得过于理想化。大量的

证据表明,纯粹由有经验的领导者根据判

断做出决策,也能做出高质量的政策规定,

而且这种做法仍旧是世界上很多系统制定

政策时的工作规范。而凭借纯粹理性分析

制定出高质量的政策,却很少有事实的支

持。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最为有效

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还是要把理性分析

与超理性分析结合起来。理性的系统分析

能够提供工具,但超理性却能提供智慧。

10.4.试述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答:定

量分析方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的限制,它不能取代政策分析的定性方法,

更无法处理所有的政策问题和政策问题的

所有方面。其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量方法的工具基础是数学,即运用数

学方法获得最优解。但要取得最优结果就

需同时满足许多条件,如决策目标可以量

化、所有变量可以量化,能够获得所有可

能方案、能预知每个方案的执行结果等等。

然而政策分析和决策涉及的是公众与社会

的复杂活动,要同时达到上述条件是不可

能的,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

等因素进行量化和择优是很难做到的。(2)

定量方法借助的数学模型在建立时,往往

也是依据一定的靠主观判断的假定和研究

框架而完成的。如果时间、空间或其他方

面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原先形成的方

案的最优性就会改变。因此,数学模型的

可靠性就成了一个大问题。(3)数学方法运

用于常规性问题解决十分有效,但对于大

量的非常规性问题,定量方法的应用至今

尚不尽如人意。(4)定量方法本身的特点决

定了它不易被大多数人接受或掌握,因为

对于多数人来说,定量方法过于依赖特定

符号和话语,定量分析一般成本都很高,

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j(5)定

量分析方法处理不好过去的政策和价值标

准对公共政策制度化的影响问题。因此可

能妨碍政策分析人员做出合理的分析结

论。

10.5.试述政策信息咨询的基本原则。答:

政策信息咨询需遵循的原则有:(1)准确全

面的原则。政策信息咨询方案好坏的关键

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客

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公共政策信

息咨询工作中,咨询机构及研究人员首先

应根据委托课题的不同情况与要求,对与

此课题有关的情况作出认真仔细的全面调

查分析,力求充分掌握信息。而且,在分

析、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咨询建

议或方案时,决不能单凭经验或对情况的

一知半解来设计方案或作出结论。(2)客观

公正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是指政策咨询人

员具有不偏不倚的工作态度,对政策问题

的观察、处理实事求是,不受委托客户主

观意志制约。政策咨询公司要力戒工作人

员卷入客户内部的意见纠纷与人事纠纷,

要求对受理的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

(3)最小努力原则。最小努力原则一方面意

味着鼓励咨询信息加工者不断采取改进的

或更有效的方法、技术来处理、加工信息,

促进复杂性下限的转移;另一方面,也意

味着要使加工所得信息的复杂性减少到最

小程度,或使信息的性能指标最优化,也

就是让咨询客户和咨询机构双方都能以最

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4)优势放大

原则。优势放大原则,是指咨询人员通过

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合理适度的信息加

工中,尽可能将对客户有利的隐藏在诸政

策信息内的因素挖掘出来,或为客户拟定

优化预选方案,以帮助客户通过合理、合

法的途径达到自己的预定目的,并具有迅

速放大自身效应的能力。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1)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政策工具本身是(C)的。 A.一元B.单一C.多元D.复杂 2、古德诺(Goodnow)认为,国家和地方利益矛盾,(C)可能导致国家解体或集权政府。 A.利益分配B.权力分配C.权利分配D.资源分配 3、解决国家和地方的矛盾的方法是在中央和地方合理分配(A)的范围。A.意志表达B.利益表达C.呼声表达D.情感表达 4、利益集团最早出现于(B)世纪末的北美13州。 A.16B.18C.19D.20 5、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B)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A.政治体制外B.政治体制内C.政治体制内外D.政治体制之间 6、政策环境是政策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即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政策活动的(B)客观因素的总和。 A.内部B.外部C.内外部D.所有 7、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是指(C)。 A.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B.没有明确的答案的问题C.没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D.没有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8、政府过程实质上即(C)政策过程。 A.执行B.监督C.公共D.评估 9、政策是理论指导实践的(C)。

A.主体B.客体C.中介D.环境 10、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整体目标需要,服从于政府对(C)的追求。 A.精神B.公开C.利益D.公正 11. Path Dependence 是指(C)。 A.制度依赖B.习惯依赖C.路径依赖D.心里依赖 12. public choice theory是指(C)。 A.社会选择B.自我选择C.公共选择D.生态选择 13. 现代政策科学诞生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A)。 A.政策科学运动B.社会科学运动C.自然科学运动D.工程科学运动 14. 行政决策目标的特征不包括(D )。 A.可行B.合理C.科学D.人治 15. Inter Market意为(B)。 A.外部市场B.内部市场C.国内市场D.国外市场 二、多选题 1、公共政策评估具有(ABCD)。 A.诊断功能B.预测功能C.反馈功能D.校正功能 2、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ABCD)。 A.理论渊源B.概念体系C.研究对象D.研究方法 3、政策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实践活动的各要素及其结合方案的选择,包括(ABD )。 A.实践主体的选择B.在特定的实践时空环境中的选择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论述试题及答案

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论述试题及答案 成公不等待决胜国考就现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四、论述题(10分) 如何理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函?现阶段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正确答案是: 答: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关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功能和作用的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功能和作用的理论。 关于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问题。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总体功能和作用。 (2)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这个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化功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能够通过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调节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社会秩序,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巨大功能和作用。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传承和发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还具有

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和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其借以滋生的土壤的功能和作用。 凡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具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我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您的答案是: 本题总分为10 分,请为自己评分: 请评分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7.5 8 8.5 9 9.5 10

2018年4月自考真题:《公共政策学》论述题部分及答案

2018年4月自考真题:《公共政策学》论述题部分及答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支持系统有效运行的影响 【答案】政策支持系统一般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四个子系统。 (1)信息传播系统: 比如:情报部门、统计部门、档案部门、图书资料部门以及政策信息的咨询、监督、反馈部门。基本功能是①信息的搜集与整理;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③信息的传递。 (2)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 (3)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基本功能是: ①建立政策监控标准②监测政策绩效③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 (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构成要素是: ①政策评估主体②评估对象③评估目的④评估标准⑤评估方法 【考点】政策行为者与政策系统 31.试述政策方案评估与择优的方法 【答案】评估是对各政策方案效果的预测性分析和比较;择优是在评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决策的意见。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是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 (1)预测是指预先测知未知事物或条件的可能性,以作为未来行动的依据。 1)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

2)预测性评估的方法:①外推预测②理论预测③判断预测 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 (2)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估,指的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拟采用的政策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能性、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估。 1)技术可行性,主要以效力标准来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可能性,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政治可行性,主要以政策对相关权力或利益群体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绩效。 (4)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 【考点】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论文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 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我国的社会政策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对经济持续发 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社会政策挑战转型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事件是:中国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阶段向低收入中等发达国家转变。在全 球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上,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兴起的 起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 381.2元,1990年是1644.5元,增长了4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起飞的速度明显加 快,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7857.7元,2021年则高达16164.8元,6年翻一了番。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亦得到控制;财政收入为 6.13万亿元,增长了19.5%;人均GDP达到了22698元,即约为3000美元①。 根据世界通行的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3000美元是进入中等发展水平的 标志,比如北非、拉美和中亚一些国家,就属于中等发展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到2021 年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约达3000美元。 根据国际经验见表2,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后,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了向人均GDP4000美元的跨越;日韩两国则更为迅速,仅仅历时2年就达到了人均GDP4000美元大关。由东西方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知,一般国家经济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后,通常只需2~3年的时间就能达到人均GDP4000美元。因此,2021年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人均GDP在越过3000美元大关后,会很快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拓展的挑战、路径改变的挑战、服务和管理能力 的挑战以及民主监督的挑战。这些挑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着计划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并被市场取而代之,弱势群体丧 失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新的社会阶级提出 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更加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 公民权利的运动风起云涌。所有这些变化,对社会政策的目标模式、社会福利的项目设计、社会保障的水平和服务递送方式以及对政策制定和管理的透明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复习题-论述题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二)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我们认为,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个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避免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并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因此,我们主张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 (三)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确实有分配利益的功能,但这种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 (1)利益选择。(2)利益整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 (四)增进社会利益 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 (五)公共政策的本质 我们认为,在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①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②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③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④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⑤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⑥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Rivlin)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二)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三)自我批判时期 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 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在政策效率方面,西方学者。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 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 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A、文艺复兴 B、民权运动 C、产业革命 D、二次大战 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 A、遗产基金会 B、布鲁金斯学会 C、商业圆桌委员会 D、三边关系委员会 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 A、合理性、科学性 B、计划性、操作性 C、经济性、全面性 D、综合性、权威性 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 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18、公共政策的主体(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公共政策分析教程·试题解答

公共政策分析教程 单项选择题: 第一单元 1、被人们当作政策分析学科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B.拉纳和托克维尔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政策分析学科起到方法论解放作用的学者是:C、库恩 3、在政府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上,亚当。斯密的基本态度是:B:不主张政府介入资源配置过程 4、政府干预主要针对以下哪种市场失灵:A、市场固有失灵。 5、政府失灵的最一般表现是:D: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 6、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属于政策特征的:C:政治性 7、把政策分析界定为“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的学者是:B拉斯韦尔 8、以下不属于政策分析的政治学研究途径的选项是:A:公共选择理论 9、在政策分析研究中,把“政治行动者个人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有利的行动方案”,这一假设作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是:D:公共选择理论 10、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总结党和政府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这种状况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分析学科的发展的:B:第二阶段 第二单元 1、上世纪50年代论及政策工具基本原理的著作《政治、经济和福利》一书的作者是:C:达尔和林德布洛姆 2、以下哪一项是不属于推动工具研究盛行的选项:D:社会团体的推动 3、在政策工具研究中“后现代工具”的提出者是:B:休普 4、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政策研究的古典途径:A:工具主义 5、用木工匠和园艺业比喻政府治理工具的学者是:C:胡德 6、把政策工具分为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的学者是:D:狄龙 7、以下属于全面质量管理(TQM)核心业务的选项是:B:不断进行员工工作流程分析 8、关于听证会开始于哪个国家的说法,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英国 9、以下不属于影响政策工具因素的选项是:C:社会团体 10、以下不发球政策工具选择策略的选项是:D:以政策执行者的偏好为标准 第三单元 1、把政策问题觉察机制形象地称为“扳机触发器”的学者是:C:安德森 2、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是:C:代议制 3、以下不属于方案规划环节的选项是:D:听证票决 4、以下不属于政策目标规范性要求的选项是:A:政策目标要体现决策集团的利益 5、政策方案抉择要依据有关标准,以下不属于这些标准的选项是:C: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属于中度水平 6、把合法化严格限定在政治秩序被认可层面的学者是:B:哈贝马斯 7、以下关于政策合法化含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法律法规不存在政策合法化问题。 8、以下关于政策合法政府化地位与作用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策合法化是领导意志转变为群众意志的过程 9、政策合法化的主体要有合法依据,以下国务院有关构成部门哪个即使经国务院批准也不能发布规章:C:国家统计局 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政策制定的原则性要求:B:群众路线 第四单元 1、将政策执行看作,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是:D: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政策执行的地位和作用的确主要表现方面:B: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主要手段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A:政治性 4、政策执行过程有诸多环节,包括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定,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度:C:质量监测制 5、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传统的政策执行手段中行政手段的特点:D:结果的不容置疑性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科目论述题考试题目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科目论述题考试题目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1-9-30 18:02:42 点击: 6 【点击收藏湖北自考网】 自考论坛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 传统文化: 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 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 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 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 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它不局限于古代, 而是迄 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 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 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 是不能并存的, 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 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 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 或认为中国传统与 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 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 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 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 当 然, 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 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 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 文化传统 性和延续性,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这种核心 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 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发展型社会政策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 魏亚萍魏亚丽 2012-10-25 14:53:28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乌鲁木齐)2009年3期【英文标题】The Enlightenment of Developmental Social Policy to Social Policy in China 【作者简介】魏亚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北京100022); 魏亚丽,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内容提要】文章在梳理了有关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观点及政策实践后,认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并对重构新的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社会政策/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09)03-0094-04 社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实现社会公正、福利等特定的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是各种法律、条例、措施和办法的总称。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地发展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需要怎样的思路来设计我国社会政策的具体制度和机制,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理论观点 1.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人类的政治问题是要把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这三样东西结合起来。”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体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选择强调“公平”的普惠式福利政策引致政府沉重的福利负担而受到批判,到选择强调“效益”的福利私有化道路作为修正,“市场调节”作为主流思想一路凯歌,遍及全球。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市场并没有如许多政策制定者最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解决福利困境的灵丹妙药。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不断加深的贫富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以及学者们在探索新的福利政策的同时,重新反思了以往的社会福利政策,终于认识到公平、效率和自由这三样东西尽管都是美好的,而片面追求其中任何一种东西都会产生不“美”的结果。于是社会政策研究者尝试突破这种二元思维模式,寻找新的改革思路,其中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和梅志里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为代表。 2.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 吉登斯认为,西方福利制度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革,将把消极的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的福利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个人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和独立意识上,发挥社会各种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使它们对福利制度有更积极的贡献。原来的福利国家将被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社会投资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②。这样社会上也

公共政策分析习题汇总

一、简答题。 1、简述政策研究中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面。 答:政策研究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面:政治、经济和技术、法律与伦理的可行性。政治可行性是指方案在政治上与国家的性质、政治制度和目前的方针政策相符合,以求得政权的支持,如果不一致,则不具备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指该政策方案在经济上合理,即效益与成本的差额最大。技术可行性是指政策实施有技术上和保证,如果没有,则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法律的可行性是指政策方案的内容与现行国家法律没有冲突和矛盾。伦理的可行性是指政策方案与现行社会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相一致,否则,则没有可行性。社会可行性是指政策方案能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认同、接受、拥护和支持。可行性分析实际是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是实践层面的分析。有些政策的实施进行上述内容的分析外,可能重点是国家安全层面、环境层面的分析,三峡工程就是一例。 4、简述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 答: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 1.政策理解: 政策理解包括两个方面:要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执行政策的人员充分理解政策的目标、精神、含义、内容等有关细节;其二,政策相关人员的理解。政策总是关系到社会一定成员的利益分配和再分配。因此,要使政策取得社会广泛支持,从而得以有效推行,就必须使政策相关人员充分理解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价值。其次,政策理解不仅仅是指理解政策的目标、精神、含义、内容等细节,而且还包含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对于政策的认同。无论是执行政策的人员,还是政策的相关人员,都只有在认同政策的情况下,才能使政策得到执行。在政策理解这一阶段中包括两个环节:(1)政策宣传、(2)政策分解,政策分解就是制定执行计划 2.实施准备: A.、 一定的政策需要一定的人员去执行。为了使政策的执行能够在有关执行人员的积极行动下进行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要使执行人员掌握执行政策的有关信息。(2)要赋予执行人员明确的权力和责任。 B.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1)确定政策执行机构。(2)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度。 C 物资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第一执行者应该在国家预算的基础上来准备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本着既能保证执行活动正常开展,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第二应做好必要的设备准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迅器材、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方面的准备。 ?政策实施: 政策实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政策实验包括三个阶段:(1)选择实验对象(2)设计实验方案要周密(3)总结实验结果 ? 通过信息反馈,能够使正在执行中的政策一方面得到实践的肯定,修正、补充乃至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还能够及时纠正具体执行中发生的问题。对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属于执行问题的,要及时反馈到领导机关和领导者那里,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纠正,保证政策能够得到正确、严格地贯彻。属于政策本身的问题,则要反馈到制定政策的领导部门,让其对既定政策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360docs.net/doc/822482077.html,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二、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3)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公共政策学试卷三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3、群体决策的形式是() A. 群体参与决策 B. 领导群体决策 C. 非理性决策 D. 理性决策 4、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 A.责任分散 B.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C.社会比较的作用 D.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低风险的选择 5、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

A.决策者的决策权不平等 B.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 C.决策者至少有一方会受到利益损害 D.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 二、名词解释(共计10分,3分/题) 1、公众议程 2. 政府议程 3.触发机制 4.政策规划 5.头脑风暴法

三、简答题(共计40分,10分/小题) 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0分) 2、简述政策议程的类型。(10分) 3、简述政策规划的原则。(10分)

4、简述政策目标的作用。(10分) 四、论述题(共计40分,20/小题) 1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因素。(20分)

2、论述政策规划程序。(20分)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答案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答:ABCDE 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治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的失当。见教材P186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政策

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社会政策 ——加入WTO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关信平 中国过去近20年中社会政策的变动主要受两个重要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制度的变化,即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其二是经济全球化,即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比较多地注意到了经济制度市场化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影响,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仍分析不够。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是时候,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加剧,并同时带动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在这种背景中,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不再仅仅只是对其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的反应,而是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国际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也将会超出国界之外。正如各国政府对“经济主权”的控制已经大大减弱了一样,他们对“社会主权”的控制也会受到全球化趋势的挑战。这种情况将不仅会影响未来国内的经济与社会政策,而且还将是未来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策的影响将更加广泛和深入。需要政府和学界对此提前做出准备。本文将从全球化的角度对我国过去十几年中社会政策的变化,以及未来全球化背景中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政策提出的问题 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一步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从全世界范围看,经济全球化会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一国的社会政策提出严重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将会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

致国内社会不平等加剧以及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问题增多,从而导致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增大;二是会削弱政府维持和提高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给付的动机,从而使社会成员、尤其是下层成员获得的保障和福利水平相对降低,进而使相对贫困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保障的这种影响早在60年代就已经显现出来。欧洲的一些研究者已经指出,欧洲“福利国家”社会政策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经济全球化有关。为此,一些欧洲学者甚至呼吁建立“全球社会政策”体系,以防止整个社会政策的滑坡。从过去十几年的情况看,中国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事实上,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和社会福利平均水平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压力所导致(或加深)的。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社会政策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 二.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的社会政策带来的影响 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成功的消息一传出,媒体中就报道在我国经济界中有着一种“狼来了”的感觉。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者们似乎还没有从中闻出狼的气味。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其中不会有狼,而很可能只是表明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者们或者过于乐观,或者过于迟钝。事实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促进社会政策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社会政策发展的因素。 1.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社会在一定时期中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中国在未来若干年中将会导致一个比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从各国的情况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带来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重组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失业和贫困现象。可以预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部分产业、行业和某些劳动者会因此而收益,而另外一些则会相对受害。尽管从总量上看,新创造的就业位置可能会大于损失的就业位置,但至少在就业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短期失业。如果考虑到城市劳动力转化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