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姑息治疗作为生命全程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

将姑息治疗作为生命全程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
将姑息治疗作为生命全程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

执行委员会EB134/28第一三四届会议2013年12月20日

临时议程项目9.4

将姑息治疗作为生命全程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

秘书处的报告

1.本报告描述全球姑息治疗现状和对从公共卫生思路发展姑息治疗至关重要的措施。定义、需求和效益

2.世卫组织对姑息治疗的定义是:通过及早发现和正确评估并治疗疼痛及其他身体、社会心理或精神问题而预防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面对与威胁生命疾病有关的问题的患者(成人和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方法1。姑息治疗尊重患者选择,帮助其家庭应对实际问题,包括整个病程中和患者过世后的损失和悲痛。

3.关于姑息治疗和健康权,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在第14号一般性意见中指出,“各国有义务尊重健康权……不能剥夺或限制所有人得到预防、治疗和减轻痛苦的卫生服务的平等机会”2。世卫组织《组织法》和多份国际人权文书承认健康权为基本人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和《残疾人权利公约》。

4.世卫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约2千万人需要临终姑息治疗服务3,另外据信还有同样多的人死亡前一年需要姑息治疗,也就是说每年有需要者的人数是4千万。据估算,需要临终姑息治疗的2千万人中,约8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约67%是老人(60岁以上),约6%是儿童。

1《国家癌症控制规划:政策和管理指南》,第2版。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

2文件E/C.12/2000/4。

3“全世界有多少人需要姑息治疗?”见《临终姑息治疗全球地图集》。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姑息治疗联盟;2014年(印刷中)。

EB134/28

5.需要姑息治疗的情况可能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衰竭、慢性肝病、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痴呆症及先天性异常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艾滋病毒/艾滋病和耐药结核病等传染病。几乎所有需要姑息治疗的成年人均死于心血管疾病(38.5%)和癌症(34%),其后的死因是慢性呼吸疾病(10.3%)、艾滋病毒(5.7%)和糖尿病(4.6%)1。死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结核病、乙肝或丙肝的需要姑息治疗的人年龄一般在15岁至59岁之间,而死于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慢性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癌症的人则绝大多数在60岁以上。

6.姑息治疗(通过减少症状负担等方法)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入院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也对卫生保健系统有益。大部分有关姑息治疗影响的研究来自高收入国家,但越来越多研究报告了类似调查结果,即,以符合当地文化方式提供而且社区密切参与的姑息治疗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也可以实现类似结果。

7.疼痛是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最经常且严重的症状之一。阿片类镇痛药对治疗癌症病人的中度至重度疼痛以及各种晚期渐进性非癌疾病患者的严重疼痛必不可少2。疼痛在疾病最终阶段特别常见。例如,约有80%癌症患者和艾滋病患者以及67%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生命终结时都会经历中度到重度疼痛。姑息治疗不仅限于疼痛管理,还包括应对其他几种令人痛苦的症状,如威胁生命疾病患者常见的严重症状—呼吸窘迫。阿片类药物可以有效减少任何晚期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感。

对卫生系统的影响

8.部分由于世界各地都出现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率上升和人口老龄化,对姑息治疗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对非传染性疾病而言,可以通过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管理以预防并发症,从而减少这方面的需求。对姑息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再加上财政困难,要求有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方法(见下文第19段)。很可能需要对各项服务进行重新安排,将姑息治疗纳入现有卫生保健服务,并让更广泛的社区参与进来携手合作支持需要姑息治疗的人。

1“全世界有多少人需要姑息治疗?”见《临终姑息治疗全球地图集》。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姑息治疗联盟;2014年(印刷中)。

2《姑息治疗中的阿片类药物:针对接受姑息治疗的成人疼痛进行强阿片类药物的安全和有效处方》。英国国家卫生和护理卓越研究所2012年指南(https://www.360docs.net/doc/824408398.html,/nicemedia/live/13745/59287/59287.pdf,2013年11月22日检索)。

2

EB134/28

9.国家卫生系统需要将姑息治疗纳入对患有威胁生命的慢性病的人的持续照护,战略性地将其与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规划联系起来1。而不应将姑息治疗看成是可选的额外工作。姑息治疗需要和潜在治愈性治疗一道提供,并随着疾病发展到最终阶段根据患者、其家庭和护理人员的更高身体、社会心理和精神需求做出调整。

10.需根据全民健康覆盖原则提供姑息治疗服务。所有人均应不受歧视地获得国家规定的一整套基本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和姑息卫生服务以及安全、可负担且有效的高质量基本药物和诊断制剂。此外,利用这些服务不应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对穷人和弱势人群而言。

11.存在实施姑息治疗的各种不同模式。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采取跨学科、多部门方法;根据具体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做出调整;纳入现有卫生系统同时强调初级卫生保健和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护理。在资源有限环境下,需要护理的人较多,而提供护理的医生和护士人数少。一种成功的做法是由接受过培训的社区护理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护理,并由卫生保健工作者监督其工作。

提供姑息治疗的挑战

12.从全世界看,提供姑息治疗均需克服重大障碍:许多国家的卫生政策不足以满足对姑息治疗的需求;往往不存在相关研究和培训或者只有有限的研究和培训;很难确保获得阿片类镇痛药。最近对234个国家、地区或领土姑息治疗情况进行的研究表明,只有20个国家将其很好地纳入了卫生保健系统,42%的国家没有提供姑息治疗服务的制度,还有32%的国家服务只提供给了一小部分有需要的人群2。全世界80%人口不能充分获得姑息治疗所需的药物。据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估计,2010年,21个国家的阿片类镇痛药消费“不足”,100多个国家“非常不足”3。2011年,世卫组织估计,每年有550万晚期癌症患者和1百万晚期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遭受中度到重度疼痛,但无法获得适当疼痛治疗4。需要进行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姑息治疗的质量并安全使用药物(如阿片类药物)。

1《癌症控制: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世卫组织有效规划指导模块5:姑息治疗》。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

2Lynch T、Connor S和Clark D。“姑息治疗发展水平调查:全球最新情况”。《疼痛与症状管理杂志》2013;45(6):1094–106。

3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有关国际管制药物的供应的报告:确保为医疗和科研用途的充分供应》。纽约:联合国;2011年。

4世界卫生组织情况说明。《获得管制药物规划:改进国际药物管制公约管制药物的获得》。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

3

EB134/28

13.其他障碍还包括:对姑息治疗的巨大需求缺乏认识;政府改进提供姑息治疗的政策不足或未得到实施;卫生保健工作者缺乏姑息治疗知识;在许多国家都难以获得阿片类镇痛药(特别是口服药)和其他基本姑息治疗用药;对姑息治疗存在误解;财政和卫生系统局限性。(对死亡和垂死的看法等)社会和文化障碍以及难以确保对威胁生命的疾病做出决定的过程合乎伦理等因素对获得姑息治疗也有重要影响。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系统其它组织的应对

14.联合国国际药物管制公约1认识到需要为医疗和科学目的使用一些国际管制物质。《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在其序言中明确承认“麻醉品在医药上用以减轻痛苦仍属不可或缺,故须妥为规定俾麻醉品得以供此用途”。世卫组织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麻醉药品委员会及负责监督支持会员国遵守公约规定的国际麻管局合作,以更好地获取这些药物用于医疗目的。

15.卫生大会在WHA55.14号决议(确保基本药物的可得性)中敦促更多获得药物,在WHA58.22号决议(预防和控制癌症)中明确指出要为姑息治疗更多获得药物。此外,2010年,麻委会在53/4号决议(促进用于医疗和科研目的的国际管制合法药物的充分供应并同时防止其被转移和滥用)中支持国际麻管局给各国的建议,即促进获得和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同时防止其被转移和滥用。国际麻管局曾多次对全世界各地用于医疗和科研目的的管制物质供应各异且不足的情况表示关切,并为纠正这种情况向各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16.2011年,世卫组织发表了有关评估会员国管制药物供应和获得情况的修改版指导文件2。2012年,联合国发布由国际麻管局和世卫组织编写的文件,指导各国计算满足其实际需求所需的管制药物数量,以获得相关许可3。世卫组织研究了向各国提供支持以改进其阿片类镇痛药获取情况的可行性,随后与国际麻管局磋商建立了获取管制药物规划,目的是扩大为医疗目的合法获得药物管制公约管制的所有药物。为增加止痛药的负责任使用,2012年,世卫组织发布药物治疗患病儿童持续疼痛指南,其中包括在姑息治疗中缓解疼痛的内容4。

1例如经1972年《修正一九六一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的议定书》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2《确保有关管制物质的国家政策保持平衡:有关管制药物的指导》。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

3《国际管制药物需要量估算指南。由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编制,供各国主管当局使用》。纽约:联合国;2012年。

4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持续疼痛:世卫组织药物治疗患病儿童持续疼痛指南》。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4

EB134/28

17.第18版《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和第4版《世卫组织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均发布于2013年)包括疼痛和姑息治疗药物,其目的就是强调药物的此种作用,并确保有需要的人可以根据基本药物概念获得所有最佳姑息治疗所需药物。对于疼痛,清单列出了阿片类和非阿片类药物;除此之外,清单还包括针对厌食、恶性、便秘和腹泻等各种常见症状的药物。

18.2013年5月,卫生大会在WHA66.10号决议中通过世卫组织2013-2020年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向会员国建议的政策方案及其全球监测框架均包括姑息治疗1。

公共卫生方法

19.秘书处已确定应制定并实施以下基本政策,以便按公共卫生思路扩大姑息治疗:

?确保将姑息治疗服务纳入国家卫生保健系统各级组织和供资的卫生系统政策

?加强并拓展人力资源的政策,包括在培训志愿者和公众的同时教育和培训卫生保健工作者,以确保充分应对姑息治疗需求

?确保为管理包括疼痛和心理压力在内各种症状获得基本药物特别是用于缓解疼痛和呼吸窘迫的阿片类镇痛药的政策

?有关评估姑息治疗需求并确定能够发挥作用的服务标准和模式的研究政策,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环境下。

各国加强姑息治疗的行动

20.提供姑息治疗的许多服务和干预措施对许多国家而言触手可及,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支持各国提供并加强姑息治疗服务的行动包括:

(i) 制定并实施将循证姑息服务纳入各级机构对慢性威胁生命疾病持续照护的

国家政策,重点强调初级保健和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护理;

1文件WHA66/2013/REC/1,附件4。

5

EB134/28

6(ii) 以对姑息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评估和改进结果为基础,在促进全民健康覆盖和基本药物政策的努力中宣传推动姑息治疗;

(iii) 落实并监测2013-2020年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的建议,确保将其纳入全民覆盖和基本药物方案;

(iv) 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部分,确保向医学和护理院校本科生以及各级卫生保健提供者根据其各自职能和责任提供有关姑息治疗(包括其伦理意义)的教育;

(v) 使国家和地方法规与世卫组织管制物质国家政策指南相一致,将转用和滥用可能性降到最低的同时确保充分供应管制药物;

(vi) 确保在经过培训的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酌情监督下获得方方面面的姑息治疗服务(基本药物支持和为患者及家庭提供的社会心理和精神支持);

(vii) 在公平获得、尊重人的护理以及社区参与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确定与提供姑息治疗有关的伦理指导;

(viii) 与不同部门合作加强姑息治疗业务研究,包括开发高性价比姑息治疗模式。

所有这些措施,再加上坚定的领导,对于使姑息治疗有效、高效十分必要1,2。

执行委员会的行动

21.请执委会注意本报告。

= = =

1《国家癌症控制规划:政策和管理指南》。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

2《癌症控制: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世卫组织有效规划指导:姑息治疗》。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

七年级语再塑生命的人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再塑生命的人练习题 及答案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怦.怦直跳( ) 搓捻.( ) 膝.上( ) 小心yì yì() 感kǎi() zhàn()开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不求胜解花团锦族疲卷不堪 浑为一谈美不甚收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2)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3)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蓝,几乎透明。 5.下面的片段出自作文《读〈海伦·凯勒传〉有感》,画横线的三个地方都有语病,请改正。 《海伦·凯勒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出生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丧失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①她的声带因为没有受损,却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以至也不会说话。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感动,并深深地喜欢她。她是那么执着、坚毅、顽强,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②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指头都摸出了血,甚至书写单词和句子。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③从海伦·凯勒身上,使我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坚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1)第①处关联词“因为”用得不当,可以改为“________”。 (2)第②处语序不当,可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塑生命的人》知识讲解

《再塑生命的人》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时患病而失聪失明,后在家庭教师安妮?莎 莉文的悉心帮助下,先后就读于剑桥女子学校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主要叙述自己如何战胜残疾、战胜自我的过程,此书给世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她先后在美国各地、欧洲、亚洲发表演讲,为残疾事业和慈善机构筹集资金。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1965年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而且有那么高的学术成就, 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冋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莎莉文老师把自己的一生都 献给了海伦,是她丰富了海伦的情感世界,再塑了她的生命,所以,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充满了感 激之情。海伦?凯勒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与怀念,写下了此文。知识积累 1. 截(ji e)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的样子。 2. 感慨(kci ):有所感触而慨叹。 3. 搓捻(cumi an):用手指搓、转动。 4. 疲倦不堪(k cn):疲倦得难以支持。 5.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小心。 6?怦怦(peng):形容心跳的声音。 7. 陌(m b)生:不熟悉。 8.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9. 争执: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10. 混(hm)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11?恍(hucn g)然大悟:忽然醒悟的样子。 12.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3.悔恨莫及:悔恨也来不及了。 14.譬(p 1)如:比如。 15. 花团锦簇.(c 0)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 16.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 17. 企盼:盼望。 考题例析 1. (2015?浙江杭州中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桃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中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B .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C ?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D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慨:“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啊! 2. (2015?江苏扬州中考) 语文实践活动。 (1)为右图拟一个形象的标题,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2 )根据情境,补全对话,做到语意连贯,表达得体。 标题: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

(完整版)《再塑生命的人》

10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文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认识事物,走进自然,体验人间真情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表达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描写细腻,形象鲜明,故事感人,在复述故事的同时把握课文关键句段,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中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体味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体味这一种浓浓的师生情,所以说,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好文章。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水平也参差不齐,而且他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极其不稳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态或心理障碍。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来面对人,怎样来面对生命,如何来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又何在呢……而这一篇课文又正好是反映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跟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贴近。鉴于此,在讲授这一篇课文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进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2、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对比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课文中得到熏陶和滋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1、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2、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比较归纳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个人情感体验法、诵读法、讨论法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原文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题目 11.以上写了两件典型事例,请加以概括。第一件事:第二件事: 12.莎莉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什么特点? 13.以上文段中,作者写到对自己的行为的反省,这一反省说明什么?请结合文段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5.下面的语句分别从反面和正面给予了我们学习上的有益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 11、答:第一件事:海伦因为无法理解并区别水和杯的概念而摔碎了布娃娃。第二件事:莎莉文老师用情景式教学实践让海伦理解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训练及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l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并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字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莎莉文老师教我“water”一词 2.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3.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 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3分) (1)选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这”是指后悔 (2)课文题目“再塑生命”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在文中的含义是爱的光明照在我身上 (3)从文章所表达的感情上讲爱那个,“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5.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对世界万物认识的一种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心情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知 识点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二、字词 1.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汉代周昌口吃,有一次与汉高祖争论事情,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又三国魏邓艾亦口吃,说到自己时连说“艾艾”。 2.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3.不屈不挠:比喻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 4.搓捻:将线、纸等搓成条状物,和揉捏差不多。 5.觅食:为了维持生命活动从而寻找食物而进行的一种生物活动。 6.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7.风云突变:风和云一下子变了模样, 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8.不可名状: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 9.冥思遐想: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象;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10.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11.落英缤纷:落花纷繁的样子。 12.迁徙:迁移。 13.繁衍:渐渐增多或增广。 14.企盼:盼望。 15.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三、中心思想 作者用饱蘸感情之笔来写莎莉文老师,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开头写道:“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句话,含蓄地照应了文章的标题,联系课文标题,我们便能

部编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知识整理

2017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 第一课《春》朱自清 嗡(wēng):1.〔~子〕京二胡,胡琴的一种。 2.象声词:飞机~~响。蜜蜂~~地飞。 朗润(lǎng rùn):1 明亮润泽。2 爽朗温和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2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jìng mò): 1 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2恭敬庄严地肃立,多表示哀悼 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二课《济南的春天》老舍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牙。~嵌。~边。 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着落(zhuó luò ):1. 事情有归宿、有结果。2. 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 (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jī fū):肌肉皮肤。 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kuān chǎng):宽阔;宽大。 贮蓄(zhù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也指积存的钱。 澄清(chéng qīng):1.清亮;清澈 2.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 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7再塑生命的人(含答案)

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感慨.(kǎi)走廊.(láng)疲惫不堪.(kān) B.搓.捻(cuō)奥秘.(mì)小心翼.翼(yì) C.航行.(xíng)模.仿(mó)截.然不同(jié) D.缝.制(féng)绽.开(dìng)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研制的领导者,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 ....——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城外的垃圾场垃圾成山,泡沫塑料满天飞,真是美不胜收 ....。 D.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为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是____________。“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______________,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塑生命的人”用我国通俗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之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的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受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有语病的是第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______句,将“______”改为“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

《再塑生命的人》知识要点

《再塑生命的人》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后在家庭教师安 妮?莎莉的悉心帮助下,先后就读于剑桥女子中学和拉德克利夫学院。 1964年 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著有《我的一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日记》等。 【重点字】 搓捻(cu o n 也) 绽(zhm )开 奥(8)秘 企(qi )盼 惭愧(c 岔ku i ) 截(ji ⑥然不同 小心翼翼(y i ) 花团锦簇(c 0 不 求甚(she )解 (hu i 恨 拼凑(c cu ) 混(h o )为一谈 s 「d 散漫散文 ②散“ s C 散步天女散花 厂绽(zh cn )绽开绽放 < I 淀(di cn )淀粉 『启事: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这里的“启” 是“说 明”的意思,“事”是指“被说明的事情”。 I 启示:是指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启”是“开导”的意思,“示”是把事物 摆出来或 指出来让人知道。 【重点词】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这间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地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争执(zh ) 激荡(dcng ) 悔 恍(hudig )然大悟 譬(pi )如 【多音字】 rZh C g 涨红头昏脑 ①涨" Zh d ng 涨潮涨价 【形近字组词】 「慨(k ①感慨慷慨 v 概(g ①概括大概 7既(g ①灌溉 【近义词】 启事 启示

搓捻:用手指搓、转动 疲惫不堪:疲倦得难以支持小心翼翼:形容非常小心。 依样画葫芦: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纯模仿,不加改变。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忽然醒悟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悔恨莫及:悔恨也来不及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企盼:盼望。 【主题归纳】这篇回忆录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各感激之情。 【问题探究】 1. “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文老师是“我”的“再塑生命的人” ,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 “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答:“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我” ,使“我” 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 3. 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答: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 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回想起“我”因为自己的脾气而摔坏了莎莉文老师给“我”的洋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十分伤心与后悔,“悔恨莫及”。 4. 将题目“再塑生命的人” 换成“我的老师”可以吗?联系文章内容谈你的看法。答:不可以。“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灵魂被唤醒,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生命获得了新生,原有的生命被重新塑造,“再塑生命的人”这个标题很好地揭示了这个中心。而“我的老师虽然也能表达出文章的内容,但相比而言,却不能表现文章的主

《再塑生命的人》字词积累

《再塑生命的人》字词积累 一、抄写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1.截然不同 2.感慨万分 3.搓捻 .. 4.抚弄 5.绽.开 6.苦恼 7.疲倦不堪 8.小心翼翼 .. 9.怦怦 ..直跳 10.依样画葫芦 11.不求甚解 12.领悟 13.争执 14.耐烦 15.脾.气 16.惭愧 ..17.悔恨 18.寂.静 19.温柔 20.芬芳扑鼻 21.恍然大悟 22.激荡 23.奥秘 .. 24.油然而生25.悔恨莫及 26.花团锦簇. 27.美不胜收 28.企盼29.繁花似锦 30.繁衍 31.迁徙 32.觅食33.栖.息 34.领略 35.慈爱可亲 36.小憩.37.歇.息 38.茂.盛 39.攀登 40.枝杈.41.舒畅 42.风云突变 43.乌云密布 44.预兆45.不可名状 46.恐惧 47.祈.盼 48.沉寂49.惊恐 50.利爪 51.繁花满枝 52.香味扑鼻 53.诱惑 .. 54.落英缤纷 55.花瓣. 56.尽兴玩耍57.冥.思遐.想 58.遨.游59. 轻而易举 60.轻松愉快 61.痛苦煎熬 .. 63.一而再,再而三64.迷惑不解.. 62.期期艾艾 65.困惑. 66.甜蜜 67.刹那间 68.穿梭. 二、重点词语解释: 1.搓捻(cuō niǎn)将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2.企盼(qǐ pàn)盼望;希望。?

3.繁衍(fán 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4.迁徙(qiān xǐ)迁移。? 5.觅食(mì shí)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6.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7.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8.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看不过来)。? 9.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10.风云突变(fēng yún tū biàn)比喻局势突然发生巨大变化。? 11.不可名状(bù kě míng zhuàng)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12.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13.冥思遐想(míng sī xiá xiǎng)遇到问题后长时间、多角度地从远处思索;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像;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14.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形容口吃。西汉周昌口吃,往往连声“期期”。三国魏邓艾口吃,往往连声“艾艾”。

七年级上册语文 再塑生命的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10 再塑生命的人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怦.怦直跳( ) 搓捻.( ) 膝.上( ) 小心yì yì( ) 感kǎi( ) zhàn( )开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不求胜解花团锦族疲卷不堪浑为一谈美不甚收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截然不同: (2)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 (3)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恍然大悟: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5.下面的片段出自作文《读〈海伦·凯勒传〉有感》,加横线的三个地方都有语病,请改正。 《海伦·凯勒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出生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丧失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①她的声带因为没有受损,却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以至也不会说话。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感动,并深深地喜欢她。她是那么执着、坚毅、顽强,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②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指头都摸出了血,甚至书写单词和句子。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③从海伦·凯勒身上,使我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坚持,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1)第①处关联词“因为”用得不当,可以改为“”。 (2)第②处语序不当,可以改为“”。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 6. 仿照下列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爱是__________________;爱是漫漫长夜里的一束灯光,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 7.为迎接即将来临的教师节,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一支粉笔,袖清风,启迪秋智慧; 下联: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年树人 (2)班会举行前夕,退休的李老师接到了小明同学的电话,请你根据李老师的回答补写出小

《再塑生命的人》重点解读

《再塑生命的人》重点解读忽然间风云突变,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我一动不动地坐着,紧紧地抱着树干,一阵阵发抖,心中企盼着莎莉文小姐快快回来。 一阵沉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拔起。我吓得抱住树枝,惟恐被风吹走。树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落叶和折断的小树枝雨点般向我打来。虽然我急得想从树上跳下来,却又不敢动弹。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震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到了地上,这震动由上而下地传到了我坐着的枝干上。我惊恐到了极点,正要放声大叫时,莎莉文小姐赶到了,她抓着了我的手,扶我下来。我紧紧抱着她,为又一次地接触到坚实的大地而高兴得发狂。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女儿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课文指要] 对于海伦的成长莎莉文小姐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称她为“再塑生命的人”丝毫不过分。盛载着对老师的感激写的文章却能避开华丽的词汇,用朴实的语言包含深情地抒写了自己的的心灵感受,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写作方法。 大自然并不像“doll”、“water”一样可以感觉得到,为了让我认识大自然,莎莉文小姐用了独特的方式——把“我”置身暴风骤雨之中。本段侧重环境描写,但这个环境描写又不同于平时接触的环境描写,而是把环境描写与海伦的心理描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海伦是一个又聋又盲的孩子,她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只能通过感觉:“太阳的温暖完全消失了,天空乌云密布,泥土里散发出一股怪味”“一阵沉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拔起”“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震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掉到了地上,这震动由上而下地传到了我坐着的枝干上”……风云雷电的情景虽然看不到,但她却感觉到“惊恐到了极点”。这些生动的心理描写突出了小海伦内心的无助、害怕,非常孤独。恰恰是这样生动的一课让海伦终生难忘,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阅读训练] 1.作为盲人的海伦是怎么知道“天空乌云密布”?试着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4.小海伦在暴风雨前夕独自一个坐在树上心情如何?莎莉文小姐在什么地方?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回答本题。 5.从认识大自然这堂课上可以看到莎莉文小姐有什么教学艺术?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6.有的译文将这段文字命名为《我的老师》,请你分析一下《我的老师》和《再塑生命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个更好一些?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字词整理

第一课藤野先生 绯红fēi h?nɡ:鲜红。 标致biāo zhì:漂亮 落第lu?dì: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úxùn :无礼。 诘责ji?z?:质问并责备。 托辞tuōcí:借口 油光可鉴y?u ɡuānɡkějiàn:形容非常光亮润泽。例句:扎西的头发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 cu?: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绝shēn wùt?nɡju?:厌恶到极点。例句:对于不伪劣产品,大部分是深恶痛绝的。匿名nìmíng:隐瞒真姓名,不署名。 杳无消息yǎo wúxiāo xī:没有一点消息。例句:我四处打听,也杳无消息。 好意难却hǎo yìnán qua:好的心意难以推却,指不便推辞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物以稀为贵wùyǐxīw?i ɡuì: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第二课我的母亲 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 责罚z?fá:责备处罚。 管束ɡuǎn shù: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qìliànɡ: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ɡuǎnɡm?:广大空旷。 宽恕kuān shù:宽容饶恕。 质问zhìwan :根据事实提出疑问。 文绉绉w?n 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 幽默yōu m?: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qīcǎn :凄凉悲惨。 奥秘ào mì: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qù:来回翻动身体;一次又一次。例句:昨夜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第四课列夫托尔斯泰 黝黑yǒu hēi :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滞留zhìliú:停留。 愚钝yúdùn :愚笨迟钝。 器宇qìyǔ:气概,风度。 禁锢jìn ɡù;束缚,限制。例句:我想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受着个人经历的禁锢。轩昂xuān ánɡ: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xīlì:形容言辞、目光等尖锐明快。 侏儒zhūrú:形容个子矮小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题的参考答案.doc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题的参考答案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语文阅读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 阅读《再塑生命的人》选段,完成11-15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 [,"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N"——"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11.以上写了两件典型事例,请加以概括。第一件事:第二件事: .莎莉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什么特点? 13.以上文段中,作者写到对自己的行为的反省,这一反省说明什么?请结合文段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5.下面的语句分别从反面和正面给予了我们学习上的有益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11、答:第一件事:海伦因为无法理解并区别水和杯的概念而摔碎了布娃娃。第二件事:莎莉文老师用情景式教学实践让海伦理解了水的概念,海伦对这个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 、答:莎莉文老师老师讲求教育方法的艺术,做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并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同时还有着特殊教师的耐心,给予了一个盲童所缺少的关爱和理解。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训练·达标检测(含答案)

《再塑生命的人》阅读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下午的阳光穿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 )捻着花叶,抚.( )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 )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nǎo( ),已经pí( )倦不堪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道题在老师指导后,我忽然恍然大悟 ....。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母亲小心翼翼 ....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D.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 ....”,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3.文学常识填空。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 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作有《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4.下列对本文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 B.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C.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 D.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5.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 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 6.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7.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级开展了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 (1)【励志故事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海伦·凯勒一样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请列举出一个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事迹。 答: (2)【修改读后感】下面是小明同学写的《再塑生命的人》的读后感,但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a在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 b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爱。c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①有语病的是第句。修改: ②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___句,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再塑生命的人》知识要点

《再塑生命的人》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后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的悉心帮助下,先后就读于剑桥女子中学和拉德克利夫学院。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著有《我的一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日记》等。 【重点字】 搓捻(cuō niǎn) 绽(zhàn)开奥(ào)秘企(qǐ)盼惭愧(cán ku ì) 截(jié)然不同小心翼翼(yì) 花团锦簇(cù) 不求甚(shèn)解争执(zhí) 激荡(dàng) 悔(huǐ)恨拼凑(còu) 混(hùn)为一谈恍(huǎng)然大悟譬(pì)如 【多音字】 zhàng 涨红头昏脑 sǎn 散漫散文 ①涨②散 Zhǎng 涨潮涨价 sàn 散步天女散花 【形近字组词】 慨(kǎi) 感慨慷慨绽(zhàn) 绽开绽放 概(gài) 概括大概 溉(gài) 灌溉淀(diàn) 淀粉 【近义词】启事启示 启事:是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这里的“启” 是“说明”的意思,“事”是指“被说明的事情”。 启示:是指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启”是“开导”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重点词】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这间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地。 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搓捻:用手指搓、转动。

疲惫不堪:疲倦得难以支持。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小心。 依样画葫芦: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纯模仿,不加改变。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忽然醒悟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悔恨莫及:悔恨也来不及了。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企盼:盼望。 【主题归纳】 这篇回忆录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各感激之情。【问题探究】 1.“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文老师是“我”的“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答:“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3.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 答: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回想起“我”因为自己的脾气而摔坏了莎莉文老师给“我”的洋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十分伤心与后悔,“悔恨莫及”。

7再塑生命的人练习题及答案

7再塑生命的人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7再塑生命的人练习题及答案 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狠抓基础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绽开(zhàn)搓捻(niē)疲倦(pí)小心冀冀(yì)....B.惭槐(kuì)觅食(mì)繁衍(yǎn)花团锦簇(cù)....C.预兆(zhào)迁徙(xǐ)企盼(qǐ)落英缤纷(bīn)....D.穿梭(sōu)煎熬(áo)冥思(míng)不可明状(míng)....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率,把它率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错字: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Xk b1. C om ②一阵陈寂之后,树叶哗啦啦齐声作响,强风似乎要将大树连根拨起。 错字: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③我觉得大地在一阵一阵地振动,像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吊到了地上,这振动由下而上地传道了我坐着的枝干上。 错字: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3.为下列句子的空白处选择正确的词语。 ①直到有一天,抵挡不住那繁花满枝、香味扑鼻的含羞树的诱惑

后,才_______(A.克服 B.克制 C.说服 D.压制)了这种恐惧心理。 ②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_______(A.美好 B.曼妙 C.奇妙 D.美妙)的梦境中。 ③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_______(A.奇特 B.神秘 C.神奇 D.特别)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4.词语专题积累活动。 (1)“截然不同”表示两者不相同、区别很大的意思。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此类含义的成语? (2)“花团锦簇”是形容色彩斑斓的意思,你还能写出几个形容色彩丰富的词语吗? 5.仿照下列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爱是__________;爱是漫漫长夜里的一豆灯光,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Ww k B 1. c Om 6. 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②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 ③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④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