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输入及AP1000核岛隔震课题简介_夏祖讽

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输入及AP1000核岛隔震课题简介_夏祖讽
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输入及AP1000核岛隔震课题简介_夏祖讽

核电厂的抗震设计输入及AP1000核岛

隔震课题简介

夏祖讽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200233)

[摘要]首先简单介绍了世界各国核电厂抗震输入的概况,同时提及了法国、日本及我国相关部门对核岛基础隔震的一些探索,接着重点涉及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针对AP1000系列机组所开展的核岛基础隔震设计课题的总体概念设计内容。本文对核电厂的抗震设计及核岛结构基础的隔震设计提供了较多的实用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电厂;抗震设计;AP1000;基础隔震

[中图分类号]TL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42(2013)04-0052-05

1核电厂的抗震设计地震动要求

1.1近期美国的规范性提升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确定的核电厂地震设计输入安全停堆地震(SSE)应采用10-4/年的概率水平,且提供著名的RG1.60地面设计反应谱[1]已为全世界核能界所广泛接受。80年代中期美国虽已停建了商用核电厂,但对如何更合理地确定核电厂的设计基准地震动的探索却始终没有停止过。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在1997年就根据对建成核电厂所作的地震风险分析评估活动加以深入研究后推出了它的新导则RG1.165[2],规定今后新的核电厂SSE的参考概率提升为10-5/年。2006年由土木工程师协会出面,在ASCE43-05的核设施抗震设计准则[3]中提出,核电厂的设计地震外界风险虽仍可维持在原先10-4/年水平上,但为了确保新一代核电厂安全功能的需要,功能安全目标概率应为10-5/年。这一基于功能方法来确定核电厂抗震输入的新提法逐渐获得业界专家的广泛认同。NRC在2007年又出台新导则RG1.208[4]来替代10年前的RG1.165,接受ASCE43-05标准中基于功能方法的观点,再次

明确新一代核电厂安全功能目标概率应为10-5/年。这样一来美国对新一代核电厂地震设计输入的实际操作水平已达到70年代确定的SSE的1.0~1.8倍,其中美国西部强震区可基本持平不变,而美国中东部稳定大陆区的新一代核电厂的地震设计输入则最多会增至近1.8倍[5]。

1.2近期日本的规范性提升

日本在2001年前的核电厂抗震设计指南JEAG4601[6]中均无重大的改动,对核电厂的地震输入分为二级,对全厂性的S1级概率为10-4/年,而S2级作为假想地震,仅适用于少数安全最重要的物项,其参考概率约2×10-5/年,绝大多数情形下S2=1.5S1。但在2006年版JEAG4601中有了重大改动,只设置S S作为核安全物项的统一考虑,且指出S S (S2)的参考概率水平为10-5/年。这表明日本事实上赞同美国近期的作法。2006版JEAG4601直接导致了全日本所有核电厂址的地震动设计值与2001年版的S2相比均有1.2~1.62倍的提升,这种做法在其他国家中恐难以实现。按日本2007年7月16日新泻6.8级地震及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海域9.0级地震对其邻近核电厂柏崎刈羽及福岛核电厂的

[收稿日期]2013-01-15

[作者简介]夏祖讽(1941―),男,浙江镇海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核工业土建;E-mail:xiazf@https://www.360docs.net/doc/826717144.html,

地震实测记录看,核电厂确实会遭遇超设计的大地震这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日本2006年版抗震设计指南JEAG4601所确定的地震设计输入提升要求真是非常及时且完全有必要。

1.3我国核电厂抗震设计值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对核电厂抗震设计输入值的规范性要求,大致一直沿用美国20世纪70年代标准的作法,迄今尚未有新的规定出台。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上海核工院)自主设计的全国首个核电厂秦山核电一期的SSE=0.15g,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软地基厂址自由场SSE=0.25g,均直接引用RG1.60地面设计反应谱[1]。国内20世纪80年代从法国引进的M310机组的标准输入值为0.2g(采用RG1.60谱)能适用于已建的所有厂址。近年所引进的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的抗震设计标准输入值已高达0.3g(水平向及竖向),且采用RG1.60修正谱(高频有所提升)。它的标准设计输入值已可覆盖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我国所有核电厂址的需求。

今后我国如继续在江苏北部、福建、广东沿海等地区再选核电新厂址,至少在上海核工院的普选报告中已经出现SSE高估值可能超过0.3g的实例。况且我国台湾地区所有已确定的核电厂址的SSE均达到0.4~0.5g。

不管我国核安全当局在今后对核电厂址的设计地震动输入确定新规定何时出台,站在日本福岛事件经验教训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已表示对核电安全标准应与国际上最严最先进的标准接轨,因此从美国和日本的做法来看,今后对核电厂设计地震输入值的提升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上海核工院作为核电设计企业已自行制订出比现行国际更严的院标来适应可能的提升。

1.4国外核电厂抗震设计幅值的统计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统计资料,截至2011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约435台。2011年年初有441台在运行,且在2011年年底又有7台新机组投运,但自3月福岛事件后,已有13台正式宣布其永久关闭(包括福岛的1~4号机组,德国的8台和英国的1台老机组,但不包括日本临时停运机组)。这435台机组中,经上海核工院核查,抗震设计输入幅值超过0.3g的机组主要集中在日本所有的五十余台、我国台湾地区的所有机组以及美国西海岸的5台机组(Diablo Canyon2台0.4g,San Ono-fire3台分别为0.5~0.67g)。当机组抗震设计输入幅值控制在0.3g时已能覆盖世界在运行机组的85%以上。

即使按现在执行的美国和日本的最新抗震设计输入确定标准,地震设计输入幅值超过0.6g的机组,全世界仅16台,即日本滨冈厂址的5台机组各0.8g,日本敦贺厂址两台机组为0.65g,日本柏崎刈羽厂址7台机组及美国圣奥诺弗莱的2#/3#机组为0.67g。它们占全世界已运行机组总量约4%。即按0.6g地震设计输入幅值标准,已可覆盖全世界96%机组的设计需求。

目前除上述提及的435台机组外,全世界还有近50台机组正在筹建或暂时处于停建状态(2011年年初在建65台,年底已投运其中7台)。虽然核电总机组的确切统计值难于十分准确,不过这其中也只有个别机组的地震设计输入值大于0.3g,如日本大间1号0.45g,岛根3号0.6g。新厂址处于日本、伊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地震高发区的新核电项目,地震动设计幅值超过0.3g的需求应该仍存在。不过笔者估计,自2011年福岛事件后,凡机组的地震动设计输入幅值超过0.6g的新厂址,可能再也不会被所在国的政府批准,因为这么高的地震设计幅值给核电机组所带来的安全功能风险较大,除非采用核岛基础隔震措施控制核岛结构在0.3g之内。

2面对今后核电厂地震输入提升趋势的应对策略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汶川的8.0级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突发灾难。2001年出版的我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将汶川至青川的震中区均列入7度0.1g的范围,而震中区实际震害却高达约10度0.4~0.8g。可以说震中区场地实际加速度已达原区划值的4~8倍。设想汶川附近区划7度0.1g地区的硬地基上假如建有核电厂,按7级区划我国实际已建和在建核电厂所确定的SSE多在0.2g以内(如大亚湾、岭澳、阳江及田湾等厂址)。位于汶川附近这种假想的硬地基上核电厂在汶川地震中可能会遭遇接近2倍SSE(0.4g)的超设计大地震袭击。

为了应对核电厂址有可能出现的超设计大地震,2008年年底上海核工院通过研读美国和日本近十年间对核电厂抗震设计幅值的规范提升做法,认识到今后新核电厂地震输入概率将会处于万年至十万年一遇回归周期之间。根据美国Kennedy教授

的通俗说法,相对传统的万年一遇SSE水平,新的核电厂地震输入实际放大系数DF在美国大致会是之前数值的1.0~1.8倍[5]。

我国核安全局目前虽未出台对核电厂地震设计输入幅值提升的具体要求,但上海核工院作为核电设计企业,出于自身抗震设计储备,在院内先制订出比国际标准更严的院标准以考虑“超设计基准地震”名义来应对我国新一代核电厂抗震设计输入的可能提升。自定的院标准主要是参照美国近年的操作实践,按我国不同地震烈度区划厂址的风险曲线(hazard curves)斜率特征定性不同,把厂址设计反应谱的放大系数DF分成三档在1.0~2.0之间加以框定。即对低烈度区DF暂取1.5~2.0;中等烈度区DF暂取1.2~1.5,高烈度区DF取1.0~1.2。

对我国的低地震烈度区,其基本烈度区划为6度0.05g,该区已建或在建核电厂址现行SSE多在0.15g附近,而AP1000机组设计证书上的地震输入标准值为0.3g,上述DF取1.5~2.0的院标准目标值均已满足,故对该区厂址无需额外采取技术措施。

对我国的中等地震烈度区,基本烈度区划为7度0.1g,该区已建或在建核电厂址现行SSE约为0.2g,个别未建厂址(可行性研究阶段)SSE也有>0.25g的实例。由于自定院标准的放大系数DF=1.2~1.5,因此上海核工院将在院外地震专家指导下,视厂址具体特征不同,分别执行对机组抗震设计作复核或不得不考虑采用基础隔震技术措施来应对。

对我国高地震烈度区,基本烈度区划为8度0.2~0.3g(如台湾地区),该区厂址地震风险曲线的斜率普遍较陡,目前台湾地区核电厂址SSE多为0.4~0.5g,按自定院标准放大系数DF=1.0~1.2。如由上海核工院自主设计AP1000系列机组,所考虑的超设计基准地震幅值将会达到0.6g,此时必须采用基础隔震设计来确保新一代核电厂抗震设计的安全性。按上海核工院标准要求开设AP1000机组核岛基础隔震课题的动机主要是为设计院今后在国内外核电SSE>0.3g的项目投标承接作技术储备的必要手段。

3国内外核岛基础隔震设计概况

3.1高烈度区厂址采用基础隔震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全世界采用常规非隔震设计的核电厂标准抗震能力已突破了之前流行的0.2g,例如,我国最近引进的三代AP1000机组标准抗震设计能力已高达0.3g(自由场水平向及竖向)。该机组标准设计厂址条件包络了六种有代表性的地基支承介质,从极硬质岩石场地到中硬土场地(V S>300m/s)集中体现了当代抗震标准设计的最先进水平。经上海核工院对该机组的抗震设计技术消化吸收后,在对该机组标准设计所作的抗震裕度评估报告中发现,该机组的高置信度低失效概率(HCLPF)的裕度地震值刚好符合1.67SSE的要求即达到0.5g水平。根据抗震裕度评估报告,整套机组的抗震能力提升的瓶颈正是机组设计中某些薄弱环节如反应堆堆内构件和堆芯组件及某些重要的电气仪表,只要它们目前流行的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没有取得关键性的突破,按常规非隔震抗震设计的核电厂在遵循现行规范的前提下要突破0.3g是困难的,只不过是在挖掘这些薄弱环节抗震分析中的强度裕量。因此可以说按目前已有的技术能力,对超过0.3g设计的核电厂只有采用核岛基础隔震措施使核岛结构实际地震加速度控制在0.3g以内,才能确保达到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所必要的强度安全度。

由地震引发的机组安全功能失效概率近来受到各方关注。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PRI)对美国25个第二代核电厂的地震概率风险评估表明,它们的堆芯损伤频率(CDF)的中值约为1.2×10-5/堆年[5],而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常规非隔震场地0.3g输入工况下的CDF则为5×10-7/堆年。可见作为三代核电的抗震设计中机组功能安全性相对要高得多。如第三代核电AP1000机组采用核岛基础隔震要求,即使在SSE=0.6g的硬地基厂址也可以控制核岛实际承受如原常规非隔震设计中的0.3g,在这种情况下CDF同样可保持在原有的5×10-7/堆年。但对AP1000机组的标准设计要求按SSE=0.6g(标准设计值的2倍)作常规非隔震设计,通过种种努力在机组的所有部件设计中勉强通过强度分析(此时已不可能均保持在弹性极限状态之内)。ASCE43-05标准[3]中规定必须同时达到两个功能目标准则,即对SSE的功能不可接受的概率小于1%;对1.5倍SSE的功能不可接受的概率小于10%。据此说法推测,对目前处于2倍SSE的设计工况,此时CDF可能会比SSE=0.3g时高出几十倍,这说明当机组勉强提升抗震能力后,实际机组的功能安全性明显要降低不少,不可能达到现有标准的要求。

3.2国外核岛隔震示例

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依靠美国专家协助,出

于其从美国引进的M310机组欲出口至南非Koebeg 厂及伊朗Karun河厂的实际需求,想通过对核岛结构基础整体设置隔震橡胶垫措施,把原机组标准抗震能力从0.2g提升至0.3g水准[7]。但实际核电工程采用隔震设计后,核岛结构基础处的相对位移至少10cm以上,作为第二代核电的M310机组中自身存在的与核安全有关的重要厂用水地下管道的破断风险没能给出明确的交待。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也尝试过核岛基础隔震的可行性及技术性研究,而且还实施过方案的试验研究,得出在基岩场地上效果更好的结论。但对二代核电厂中的核安全级地下管道的破断风险似乎也作了刻意的回避。

受2007年7月16日新泻6.8级地震中柏崎刈羽Koshwazaki-Kariwa核电机组出现超设计地震的工程实例的影响(机组底板中最大实测值达2S1),2008年开始,日本针对第三代核电机组执行了新一轮的核岛基础隔震试验研究[8]。研究中初定的隔震设计指标为短周期场地输入的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高达0.8g(相应为全世界要求设计值最高的滨冈HamaoKa核电厂的输入地震S S值),控制核岛结构的反应加速度为0.3g,相对位移40cm。据知在2011年3月11日福岛事件发生前,日本已完成了隔震装置产品的基本性能试验,也开始进行其破断试验,而且对核岛厂房系统的隔震效果的理论分析也在同步实施。福岛事件后的研究进展不详。

3.3国内核岛隔震考虑

目前为止未见国内相关企业有针对核岛工程隔震设计的成果公开发表。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已与法国合作,在实施第二代加核电CPR1000机组(源于M310机组)的隔震设计研究,具体进展不详。国内诸多专家学者也对核电厂隔震技术的应用颇感兴趣。从2011年1月起,以周福霖院士为首的团队,以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CPR1000机组为背景,开展了题为“核电站隔震保护技术的研究”的院士科技咨询服务,据称为期一年半。

上海核工院受2007年日本新泻6.8级地震导致对柏崎刈羽核电厂出现超设计大地震工程实例的启示,以及2008年5月发生在我国汶川的8.0级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深感我国目前对核电厂SSE确定的方法可能是不完善的,今后核电厂抗震输入提升为必然。虽然当时刚引进的AP1000机组抗震设计

能力高达0.3g,但今后国内外核电设计市场对大于0.3g的项目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的。上海核工院考虑大于0.3g核电厂的抗震设计作技术储备是有必要的,于是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策划对AP1000机组作隔震设计设想的课题。该课题的宗旨是在所引进的AP1000机组原有全套标准设计不变的前提下,根据第三代非能动AP1000机组不存在核安全级地下管道的有利条件,仅由土建结构专业在核岛基础底板下加设隔震装置,使机组的实际抗震设计能力从0.3g翻倍成0.6g。

实际核电厂中免不了存在非安全级且带有放射性液体的地下管道,也需要在隔震设计中被关注。如一经采用基础隔震,反而存在因同时伴随的可观相对位移带来这些地下管道破断而泄漏出放射物质的不利因素。第三代非能动安全理念的AP1000机组中因没有重要厂用水管道而无需担忧引发严重的事故。在厂址出现概率较多的中小地震工况下,AP1000机组原有常规的非隔震设计的抗震能力足以安全地承受且无地下管道破断的风险,此时一旦采用基础隔震后反而显得有些多此一举。如何在核岛隔震基础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是上海核工院开展隔震课题的重点考虑,经设计院从核电工程设计全局上反复推敲后,终于首次提出了在采用核岛基础隔震支座垫的同时配置按一定阈值释放的闭锁装置这样更加完善的隔震方案。这种与法国或日本在核岛隔震设计中仅一味追求减震效果的思路不同的全新核安全理念已溶入上海核工院的隔震课题的总体概念设计之中,并于2009年成功地申请了国家技术专利(专利号ZL20092017910.3),该专利对第二代及第三代核电均同样适用。这些闭锁装置由外界的地震作用(非能动的自然力)打开,如把闭锁装置打开释放阈值确定在大于厂址运行基准地震(OBE)且小于原AP1000标准设计值0.3g(例如取0.25g),那么该专利技术的应用可在核电厂基础隔震设计中,使厂址多发的中小地震工况下没有地下管道破断发生,而在厂址罕见的大地震下能实施有效减震确保安全大局,从而带来最佳的工程效果。

4上海核工院核岛隔震课题概况

4.1核岛隔震课题的总体安排

上海核工院的AP1000系列机组核岛基础隔震课题,经前期近两年的筹划,于2010年正式开题立

项,因外协经费落实颇费周折,整个课题预计2016年才能最终完成。本课题共分成五个子课题分别执行:a.第一子课题:非隔震核岛结构固端地基抗震的基准分析(上海核工院已完成);b.第二子课题:AP1000核岛基础底板隔震的总体概念设计(上海核工院已完成);c.第三子课题:研发大型高性能基础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垫(外委上海大学);d.第四子课题:研发隔震支座相配套的闭锁装置(外委上海大学);e.第五子课题:核岛隔震的效果分析(上海核工院与上海大学共同承担)。

4.2上海核工院核岛隔震课题的设计参数

从本文上述针对国内外核电厂的抗震设计今后需求分析看,如把AP1000机组核岛隔震课题的地震动输入目标确定在0.6g(水平向)即可覆盖今后上海核工院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核电市场的设计需求,美国或日本如有更高的需求,上海核工院完全可以与原技术转让方西屋公司再度合作推出上海核工院自身的AP1000机组核岛隔震设计技术。

1)本课题的总体性要求。a.整个AP1000机组核岛基础下将采用分别带闭锁装置的注铅芯叠层橡胶隔震垫;b.地基支承介质为适用于RG1.60修正谱的硬地基,地震输入时程为与谱相匹配的从几个大地震记录得出的拟合人工时程波;c.隔震设计分析的执行标准为ASCE4-98[9]。

2)对地面地震反应的目标控制。a.自由场SSE 设计值为0.6g(水平向),0.4g(竖向);b.闭锁装置的打开阈值为0.25(水平向);c.核岛基础处最大相对位移≤40cm;d.上部结构在设计地震下的加速度控制在0.3g以内;e.橡胶支座设计剪应变控制为其线性极限剪应变的1/1.5,即隔震基础可应对最大考虑地震为水平向0.9g,竖向0.6g,此时核岛上部结构处于原AP1000机组的裕度地震0.5g状态。

3)对隔震垫的概念设计。a.支座垫布置间隔暂按约3m×4m考虑,总数约280套;b.每只支座竖向设计压力荷载为5000~10000kN;c.每只支座垫橡胶中竖向拉应力不超过1MPa;d.考虑到AP1000机组屏蔽厂房屋顶设有3000m3的安全壳非能动高位环形冷却水箱,水体晃动频率约0.15~0.2Hz,要求隔震结构基频≥0.35Hz以免共振。

参考文献

[1]U.S.Atomic Energy Commission.Regulatory guide1.60design

response spectra for seismic desig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S].

U.S.:1973,1-6.

[2]U.S.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Regulatory guide1.165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ismic sources and deter-mination of safe shutdown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U.S.,1997.

[3]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

stitut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for Structures,Systems,and Components in Nuclear Facili-ties[M].U.S.: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05.

[4]U.S.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Regulatory guide1.208a

performance-based aproach to define the site-specific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U.S.:2007.

[5]Robert P Kenndy.Risk(performance-goal)based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the design basis response spectrum for future nuclear power plants[R].RIC,2006.

[6]Park Y J,Hofmayer C H.Technical Guidenlines for Asesimic

Desig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Translation of JEAG4601-1987 [Z].Washington D.C.:U.S.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1994.

[7]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On the French Nuclear Industry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of Seismic Isol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Z].Project No.88-571,1989.

[8]山本知史,等.次世代轻水反应堆核电厂隔震技术的开发

(PART-1)隔震技术的开发计划[Z].2006.

[9]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4-982000Seismic

Analysis of Safety-Related Nuclear Structures and Commentary [M].New York: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1998.

(下转61页)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study of performance -based

method for seismic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nuclear safety related structure in nuclear

power station

Chen Mao 1,Lu Shi 2

(1.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95,China ;2.SGH –Newport Beach ,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CA92660)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based method (PBM )for seismic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nuclear safety related structure in nuclear power station in U.S.,and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and discusses the PBM.Based on the updated research and available standards and codes ,the main content of PBM includes following 5aspects :Category of systems structures and components (SSC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formance goal ,Determination of performance goal of SSC ,determination of seismic input based on PSHA ,Fragility Analysis of SSC ,and ensure sufficient conservatism of fragility safety to reasonably achieve target performance goal.This paper also gives som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BM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lant ;nuclear safety ;system structure and component ;performance-based ;

seismic safety ;fragility Seismic input of NPP &topic of seismic -isolated

research for AP1000nuclear island

Xia Zufeng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3,China )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seismic inpu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in the world briefly ,and mentions

some exploratory work for seismic-isolated foundation of nuclear island in France ,Japan and China.The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a general concept design of nuclear island seismic-isolated foundation for AP1000units by our institute.There are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seismic inpu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seismic-isolated founda-tion of nuclear island as a reference.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lant ;seismic design ;AP1000;seismic-isolated foundation

(上接56页)

核电大修计划管理

核电站大修项目计划管理的新方法 转载自:《项目管理技术》总第26期作者: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黄晓飞 摘要:本文简介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DNMC)核电机组大修项目计划管理的特点,通过分析DNMC大修计划管理方法的演变,揭示核电站大修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P3E/C为核心工具解决核电站大修项目计划管理存在问题的新方法。 关键词:核电站;大修;计划;P3E/C 一、 前言 核电机组在运转一个发电循环后,将停机用新燃料组件替换乏燃料组件。核电站运营管理单位均利用这一换料停机的时间窗口,进行大量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纠正性维修、在役检查、改造和定期试验,以改善和维持设备的运行特性,保证机组在下一发电循环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是核电机组的换料大修。 核电机组换料大修是一个巨大且极其复杂的的项目,对项目执行的安全、质量和工期均有很高的标准。DNMC百万级单台机组大修执行的工作票数量在5000-8000张之间,计划控制的活动数量在10000项左右,参与项目的人员(分属不同的承包商或业主)上千人。核电机组大修项目必须严格遵循运行技术规范的要求,系统和设备的停运、恢复,以及各项作业活动间的窗口和逻辑联系都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另外,百万级机组单机按目前上网电价每小时将有发电受益40-50万元人民币,故工期控制也非常重要。 由此可见,核电站大修项目对计划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DNMC大修项目的实践表明,推进项目管理方法改进、强化计划功能、重视经验积累,对保证核电机组大修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缩短大修工期起决定性作用。 图一:大亚湾D1和D2两台机组的大修工期(D202为十年度大修,D209为非标准年度大修)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发表时间:2016-06-27T14:51:54.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隆凡梅 [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摘要: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目前我国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是对于较重要的、超高的、超限的建筑物则需要进行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计算。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震设计概念;地震影响系数;荷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下简称《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行《抗规》存在几个问题: 1规范未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并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2在中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的抗震设计方法; 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决定工程????造价、破坏损失、震后修复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建筑物体型复杂,结构新颖,超高超限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对结构进行中震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2 中震设计 2.1 为何要进行中震设计呢? 《抗规》条文说明1.0.1条指出,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但前提是建筑物的体型常规、合理,经验上一般能满足大中震的抗震要求。反之对于一些体型很不好的甚至超限的建筑物,在大震下的结构反应和小震完全不同,不进行相应的中震和大震计算是没法保证结构安全的。 为达到各阶段抗震要求,须对于上述体型异常、刚度变化大、超高超限等类型建筑物进行中震抗震设计,其余类型建筑物建议可按中震抗震进行验算。 2.2 中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不同频数和强度的地震时,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中震设计就是为了使建筑物满足该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即能够抵抗50年限期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计和大震设计都可称为性能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规范指定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而不仅仅是按现行规范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粗略、定性的手段来满足中震和大震的设防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超限结构而言,利用这些指标能更合理地判断整体结构在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给超限设计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2.3 中震设计的分类 中震设计就是结构在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75倍(αmax=0.23)取值下进行验算。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首先明确一点,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设防目的均不相同。中震弹性设计,设计中取消《抗规》要求的各项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保留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仍属于弹性阶段,属正常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中除了地震内力不作调整,同时也取消了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不考虑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已经处于弹塑性阶段,属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中震弹性设计接近于平常的小震弹性设计,而中震不屈服设计则与大震设计同属于基于性能的设计。 3 基本方法及应用 根据中震设计的分类,以下分别阐述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的具体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在satwe、etabs、midas等软件中实现中震设计。 3.1 中震不屈服设计 3.3.1 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各级屈服控制 若场地安评报告提供实际的地震影响系数,则应取用所提供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下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屈服判别地震作用1、2 的地震影响系数可相应插值求得。 3.3.2 SAWTE计算:地震信息中抗震等级均为四级;αmax按表3取值;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勾选地震信息中的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选项;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3.3 MIDAS/Gen计算: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四级;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在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值按表3计算所得;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0;其它同小震。 3.3.4 ETABS计算:选项→首选项→混凝土框架设计→定义抗震设计等级:四级;定义→反应谱函数→Add Chinese 2002 Spectrum→定义中震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值,其余参数按《抗规》;静荷载工况中不定义风荷载作用;定义→荷载组合→各项荷载比例系数均取为荷载分项系数1.0x荷载组合系数φ;定义→材料属性→填写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其它同小震。 4 工程算例 4.1 示范算例 4.1.1 基本参数:二十二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层楼面转换,无地下室,首、二层4.5米,标准层3.5米,总高79m。结构平面布置如图一所示。结构高宽比3.76,长宽比1.22;抗震参数,7 度,第一组,0.10g;场地II类;风荷载100年一遇为0.9kN/㎡。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整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2)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11)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 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 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12)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 (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 度、速度等;(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7)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 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设防烈度 (22)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 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 (24)鞭梢效应; (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26)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 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27)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的85%; (28)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 (29)强柱弱梁: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3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 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 二、简答题 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目标是对建筑结构应具有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总要求。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

使用PKPM软件进行火电厂主厂房框架计算的一点认识

使用PKPM软件进行火电厂主厂房框架计算的一点认识 0引言 主厂房是火力发电厂的核心,目前,火电机组结构型式仍较多采用A排柱铰结于除氧煤仓间框架上的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本文根据以往工程及笔者的经验,以及国电库车发电有限公司二期(2×330MW)扩建工程机组为例总结一些在使用PKPM软件进行主厂房框架计算的特点,并总结出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的一些经验。 1概述 库二工程主厂房采用除氧煤仓间双框架结构,横向汽机房跨度27m,除氧间跨度8m,煤仓间跨度11.5m。汽机房纵向15跨,除氧、煤仓间15跨,跨距9m。#1、#2机双柱间设抗震缝。框架顶高40.900,局部(两炉间集控楼内伸部分)高度相应调整。框架和炉架、集控楼间用铰结平台连接,故计算时仅考虑垂直荷载传递。整个厂区部分设计参数如下:安全等级一级(《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 5022-93)》4.1.2条);中硬场地土,II类场地;基本设防烈度8度,基本风压0.64kN/m2。计算程序采用PKPM软件(2010年版)。以下按程序的数据输入和计算结果分析两部分详述。 2数据输入 (1)荷载输入 A.恒载计算时有两个方法: a.可按楼面及屋面的建筑做法详细清荷; b.可只算建筑面层,楼板及屋面板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B.楼面及屋面均布活载按《土规》表2.2.2中计算主框排架项选用,考虑活载的后三项系数不同,可将活载分为如下七组: *按《土规》表2.2.2中计算主框排架项选用活载,活载>4kN/m2取1.3,活载75t的软钩吊车取,为8%*(Q+g), 共八个车轮,则每个车轮水平力为1%*(Q+g)。 纵向框架计算简图不再详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ZL=10%*(nPmax) 需注意的是n为所有刹车轮的和(本工程取为2,每侧一个),ZL均分于A、B排纵向框架上。 图1 以最大轮压为例: Dmax=338*(1+0.812+0.511+0.322)+0.9*101*(0.733+0.544+0.245+0.056)=1038 图2 Zmax=10.4*(0.511+0.7+1+0.811)=31.42 在进行横向框架荷载计算时纵向梁可按简支梁考虑(不考虑平面外弯矩),反之亦然。 (2)计算长度系数和地震参数输入 框、排架柱的计算长度详见《土规》3.1各项。须注意的是B轴有几榀框架柱在21m层上仅通过网架和A排柱连接,而和C排柱无任何框架梁连接,此时21m层以上B排柱应按排架柱取计算长度。

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等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摘 要 房屋建筑工程毕业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个部分。本工程为黄山市金泰机械制造厂金工装配车间,该车间为三跨不等高单层工业厂房。按功能要求,该厂房两边跨为机械加工工段,跨度18m ,轨顶标高9m ,柱距6m ,各有15/3t 中级工作制吊车两台;中跨为机械装配工段,跨度24m ,轨顶标高12m ,有30/5t 中级工作制吊车两台,车间总长为96m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918㎡,防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5度。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单层装配式排架结构,结构计算按横向排架承重分析。排架柱内力计算考虑以下四种荷载作用:竖向恒载作用下的内力,竖向屋面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吊车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排架柱内力组合考虑以下四种情况:max M +及相应的N 、V ,max M -及相应的N 、V ,max N 及相应的M 、V 及min N 及相应的M 、V 。对于该单层工业厂房可不进行抗震设计,但须采用构造抗震措施。对于装配式厂房,多数构件需预制,对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要求严格。本工程将三跨厂房分为三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对各工种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构件吊装方法中:柱的吊装采用旋转法;屋架吊装采用正向扶直,并用悬吊法吊装。 关键词:单层工业厂房 荷载计算 内力分析 计算配筋 施工组织

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8-03-13T16:29:25.2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严魁魁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具体分析了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对质量的管理方法、对HSE的管理方法、对设计的管理方法、对施工的管理方法、对项目控制的管理方法、对信息的管理方法。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摘要:文章主要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具体分析了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对质量的管理方法、对HSE的管理方法、对设计的管理方法、对施工的管理方法、对项目控制的管理方法、对信息的管理方法。并对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具体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法 前文: 随着全球化能源危机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对能源结构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核电工程建设作为能源结构调整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管理方法研究对整个核电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在对整个管理方法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有助于更好的优化管理方法,提升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工作质量。 一、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模式 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有很多种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建筑管理模式、项目委托管理模式、伙伴合同模式、工程代建制模式和委托其他咨询机构协助管理、其主要管理由业主亲自对项目工程管理机构进行组织等模式。实际上,在进行针对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进行管理时,往往不仅只需要其中一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是采取多种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以某核电项目工程为例,该工程就是采用联合项目管理模式对建设中的项目进行管理,具体过程为:该核电公司首先针对其管理模式由自己主导管理,与此同时,把授权转给第三方,由他们作为自己的代理人进行具体的运作。然后就组成了核电公司、外方与业主三方为一体的核岛联合管理的机构。该核岛联合管理的机构下设置一位总经理和一位助理于AP1000项目部;设置一位由外方公司人员担任的总经理和由中方人员担任的副总经理于执行机构。核岛联合管理机构要负责管理的项目有很多,首先是要对核岛进行设计、采购并负责具体的施工调试,还要管理核岛与常规岛的技术界面,与此同时,针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工程进度与成本计算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 二、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 (一)对质量的管理方法 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主要是AP1000项目,其主要以国家核安全相关法规和美国核管会导则建立的相关质量保证体系为参照,美国核管会导则建立的相关质量保证体系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中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其对质量的强调和工程的控制,因此,相应的针对质量管理模式于项目标准体系很是适用,在项目的具体设计、相关采购和建造的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严格把控并监督项目质量,从而确保能够顺利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二)对HSE的管理方法 在AP1000项目中,其管理方针是安全为首要目的、预防为主。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设置了设置了更加专业的HSE管理组织,该组织以国际通用的HSE管理理念与方法为参照,从而使得HSE培训更加的全面,它具有十分严格的作业控制,并以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对风险的分析,进一步把监督考核体系建立起来,从而能够将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得HSE管理的有效性得以全面提升。 (三)对设计的管理方法 该核电工程建设主要由美国某公司在核岛设计中承担所有的技术责任,在该基础下,我国的设计管理部门依靠国家核电内部的单位具有的技术力量为支撑,从而更为全面的管理整个项目设计。其中,关于设计管理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现场和总部,它主要监督评审美国某公司的设计进度与质量,管理设计现场,提供关于设备采购技术、档上的支持。总的来说,该管理队伍由中方与外方共同组成,从而根据建立的设计管理程序,使整个设计管理的运作更加的科学、规范。 (四)对施工的管理方法 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内容主要对AP1000各个模块进行组装并安装,其中作业模式是由土建、安装与调试共同施工,该模式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贯穿于整个项目始终。因此需要为施工建设专门的管理体系,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对具体施工单位的管理采用更加规范化、模式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其方法可以参照国际通用的工程管理PMP模式,首先依照里程碑节点目标将整个工程进行分解,随后全面分析具体的上游设计和采购的条件,然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活动完成相应的施工计划和施工管理方案设计。 (五)对项目控制的管理方法 在对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托IMS系统,把专业的项目控制平台与多级进度的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动态的分析各项项目工程的控制指标,例如,可以对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中的里程碑节点进行动态的分析;还可以对以往项目中具体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其在设计、采购、还有施工调试的相关经验数据;还有项目其他重要的结构与设备模块等等,对AP1000核岛网络项目关键要素要进一步做好理清工作,尤其要对其中的关键路径做好预警、风险分析工作,从而有效衔接起整个该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的设计、采购、安装与调试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导正已经出现的工程进度偏差,使得能够安全、平稳、顺利的进行项目进度施工。在费用控制方面,可采取外方控制管理模式管理相关费用,完善各个费用使用流程,从而把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六)对信息的管理方法 信息管理对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信心管理要有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AP1000项目时,可采用IMS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集众多功能为一身,例如针对信息的存储、处理功能、对项目软件硬件、网络和流程为一体进行控制的功能。从而有效的实现相关文档、合同信息管理、采购管理、对项目工程进度进行控制、设计、调试移交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依托于项目原始数据、完成完成针对特定的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完整数据库的建立,从而为核电项目信息管理提供有力的支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方案

第一章设计资料 1设计资料 1.1 本工程为一般机械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侵蚀性气体和液体,生产环境的温度低于60 摄氏度,屋面无积灰荷载,修建在寒冷地区。 1.2 当地的基本雪压为,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Ⅱ区。 1.3 当地的基本风压为,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1.4 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5 该车间为两跨21m等高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安装有4台(每跨两台)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DQQD 型,吊车跨度为19.5m 的电动桥式吊车,工作级别、起重量见各分组数据。吊车轨顶标志标高为9.5m,吊车技术数据见所提供的技术资料。 1.6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车间所处地段为对建筑有利地段,场地类别为Ⅰ类,在基础底面以下无软弱下卧层,室外地面以下15m 范围内无液化土层,地基的标准冻结深度位于室外地面下1m,车间室内外高差0.15m,基础埋深为室外地面以下1.4m。基础底面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承载力特征值。1.7 主体结构设计年限为50 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γo=1.0。该车间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不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1.8 屋面建筑做法永久荷载(包括屋面防水层、保温层、找平层等)标准值为,其做法总 厚度为0.1m。屋面排水为内天沟,天沟建筑做法永久荷载标准值:防水层

2/15.0m kN ,找坡层(按平均厚度计算)2/3.1m kN ,沟内积水2/3.2m kN (平均积水深度为0.23m )。 1.9 该车间的围护墙采用贴砌页岩实心烧结砖砌体墙,墙厚240m 。外贴50mm 厚挤塑板保温层,双面抹灰各厚20mm 。砖强度等级MU10,砂浆强度等级M5。 1.10 根据当地预制混凝土构件供应及车间生产工艺情况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主要结构构件采用预制厂的预制构件(屋面板、屋架、钢天窗架、吊车梁、钢柱间支撑、排架柱、基础梁等)选用下列国家标准图集: 04G410-1、2 《m m 65.1?预应力混凝土面板》 05G512 《钢天窗架》 04G415-1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预应力钢筋为钢绞线跨度18m~30m ) 04G323-2 《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工作级别A5/A6)》 04G3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档(适用于混凝土结构)》 05G335 《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柱》 05G336 《柱间支撑》 04G320 《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1.11 山墙钢筋混凝土抗风柱及排架柱为工地预制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级(主筋)、HPB235 级(箍筋)。 1.12 圈梁及柱下台阶形独立基础为工地现浇混凝土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级(主筋)、HPB235 级。 第二章 按选用的国家标准图集确定主要结构型 2.1 图集04G410-1《m m 65.1?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预应力混凝土部分)》 2.1.1一般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m m 65.1?屋面板)

浅谈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

浅谈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 陈将奇 昊华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43 【摘要】钢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不是单纯的依靠建筑工程,还需要对土地地基以及钢结构做好性能着手工作,考虑好构件的特点性能以及部件的深度要求,只有做好地基的设计、构件的处理,才可以有效的提高钢结构抗震性能。 【关键词】钢结构工业厂房抗震设计 前言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塑性韧性好、自重小、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节能环保等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单层钢结构厂房在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单层工业厂房,生产工艺流程相对简洁,地面上可以放置较重的机器设备和产品,内部生产运输容易组织。但是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厂房有局部破坏、甚至倒塌现象的事故发生。 一、做好钢结构地形设计 1、选择好钢结构的场地 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场地的质量,做好地基抗击地震能量,需要在钢结构厂房设计方面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薄的场地覆盖层 钢结构厂房由于其自身具有良好的刚柔性特点,而根据世界上多次地震,数次实验可知,在厚土地层上,地震对钢结构危害较重,而薄的场地覆盖层对钢结构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进行场地选择时,优先选择薄的场地覆盖层。 (2)选择坚实的场地土壤 在建设钢结构厂房方面,场地土壤的刚度大的话,抵抗地震性能要比场地土壤刚度小的好,即场地刚强度小,震害指数大,因此,为了减少钢结构的厂房土地破坏程度,在建设中,应选择场地土壤坚实,土地广阔平坦,并且具有较大的剪切波速的坚实坚硬场地,有利于提高钢结构厂房抵抗地震的性能。 (3)避免产生共振现象 发生地震现象时,如果地震震动周期与建筑物一致或者建筑物的震动周期与地震周期接近,很容易导致地震发生时,产生共振现象。因此,在钢结构厂房设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发表时间:2015-12-17T16:01:14.9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袁芬 [导读]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袁芬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工程建设中,抗震设计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必须完善好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工作。本文主要论述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提出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策略 1 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 1.1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就是把地震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结合起来,设计时应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反应,依据结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侧,从一开始就全面合理地把握好结构设计的本质问题(如把握好总体布置、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与刚度分布、结构延性等),顾及关键部位的细节,力求消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1.2抗震概念设计的目标 实际地震的不可预知性,可供分析的地震资料的有限性,目前地震计算手段 的局限性,故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地震理论不完善所采取的弥补措施。抗震概念设计目标:“小震不坏,中震(设防烈度地震)可修,大震不倒”;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两阶段设计步骤”,即:承载力验算和弹塑性变形验算。 2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策略 2.1 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 2.1.1 影响结构体系的因素很多,如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还应考虑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等。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砖混结构以砖墙作为抗侧力构件,在地震力作用下,易发生剪切破坏。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在地震力作用下,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抗侧力构件,发生不同破坏(剪切变形,弯曲变形)。 2.1.2 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是解决承载力、刚度和延性问题: 1)对于非抗震结构,足够的材料强度和刚度是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对于抗震结构除了要承担常规荷载外还要承担地震动作用,其材料强度和刚度不是越大越好(如抗弯强度过高不利于抗剪,刚度过大也会加大结构的地震作用),而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结构体系由各类构件相互连接组成,抗震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承载力、合理的刚度、良好的延性、可靠的连接,使相互之间合理均衡。 3)结构构件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即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延性可以增加结构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结构抗震设计的本质就是对结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的合理把握问题。 2.2 选择合理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2.2.1 建筑布置对结构的规则性影响重大,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互相配合。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避免采用特别不规则的方案。 2.2.2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应避免形成平面和竖向的不规则。平面不规则主要关注的是结构的扭转和水平传力途径的有效性问题,体现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主要关注薄弱层问题及竖向传力途径的有效性问题,体现在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2.3 选择合理的结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2.3.1 结构分析是结构设计的前提,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性工作,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合理的计算假定,合理选用计算程序,必要时的多模型多程序比较分析等对结构设计关系重大。 2.3.2 目前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主要有: 1)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3)时程分析法作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补充计算方法。根据结构的规则性,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在多遇地震下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在罕遇地震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2.3.3 结构抗震设计应根据不同要求,对同一结构布置采取不用的计算假定。比如对结构进行不规则判别,选用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考虑偶然偏心等。比如配筋设计计算,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分块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楼板假定及零刚度楼板假定,考虑双向地震,框架柱配筋按单向偏心计算或按双向偏心计算等。 2.4 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 2.4.1 抗震措施要求做到“四强、四弱”。 1)强柱弱梁:目的是框架在地震情况下产生梁铰机制,即要求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 2)强剪弱弯: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瞬时发生,没有防范,要避免。 3)强节点弱构件:因节点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都失效,故要求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构件。

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体现及应用

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体现及应用 近些年地震频率逐步提升,对人们生命、财产有着较大威胁。因此对建筑抗震设计进行有效强化成为必然。本文主要对建筑抗震中如何运用概念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对其应用状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建筑抗震性能的有效增强做出贡献。 标签:概念设计;建筑抗震设计;体现;应用 设计建筑时,对概念设计进行恰当运用可使抗震性能得以有效提升,不论是安全性还是稳定性都显著增强,进而使结构体系与抗震要求相契合的同时,使结构造价达到经济理想化。 1、概念设计具体体现概述 1.1基本概述 建筑设计通常分成计算、概念两部分设计。计算设计通常以准确数据、信息等为基础,而地震无法有效预测,因此从计算设计出发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并不现实。而概念设计主要指设计师以建筑空间为基准,从整体概念出发对结构方案进行设计,同时对各构件和结构相关关系进行有效处理。设计时一般会通过概念设计对地震情形进行引入,而后做出相应模拟,同时按照相关参数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计算,从而获得相应抗震结构,确保其抗震性能的有效强化。此外抗震设计应以建筑周围小震效应为基准,计算各主要构件相应的承载力,从而把握好建筑具体弹性变形。此外还应合理计算大震时结构变形情况,确保设计在抗震方面实现第三水准。抗震设计以设计目标为导向来展开,为确保抗震性能的有效提升,设计师应对结构概念进行强化,使结构方案在效果、造价方面都实现理想化,从而实现小震不坏而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1.2概念设计关注要点分析 首先选取场地需要使建筑与不利地段相远离,如果不能避免则需采取相应抗震措施。因此选取地基时应靠近抗震有利地段。可选择土质较为坚硬而地质元素也较为均匀的地区。此外结构设计应尽量使平立面保持规则,同时刚度分布较为均匀,从而避免地震导致薄弱处产生集中性质的破坏。结构设计需要使扭转规、侧向刚度等规则化,同时构件在布置方面须保持规则。其次对结构体系进行针对选取。结构体系需要对计算简图及内力如何传递等进行概括,还应对多道防线进行合理布置从而防止构件因地震损坏使得结构体系丧失抗震、承载能力。此外概念设计要对强度等的分布进行重视,通常质心、刚心相应的偏心距不应过大,防止局部削弱造成薄弱部位的出现。 2、建筑抗震中概念设计具体应用 2.1对抗震结构进行重点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主厂房结构抗震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厂主厂房结构抗震设计 摘要: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处于震区的许多火力发电厂的结构、设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害。火力发电厂不同于其他产业,灾后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垃圾发电厂厂房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抗震设计。作为以生活垃圾为原料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厂房设计更要采用合理的设计,降低工程成本,避免不安全因素;抗震设计要细致全面,使建构筑物坚固可靠,防止在此地震时垃圾处理系统和发电系统受损导致生活垃圾、废固物及废气泄露,发电中断等情况。本文结合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特点和地震时结构受力变形的特征,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厂房的设计要点进行简单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发电厂厂房结构抗震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生活垃圾也迅速增长,对于这些日益增长的城市垃圾,怎样处理成了一个难题,目前为止处理办法有三种: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处理手段中,焚烧具有减容量大、无害较彻底,相对土地的占用量少的特点,建设火力发电厂充分地利用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代表了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厂房是发电厂的主要建筑结构,因此,主厂房的抗震设计是厂房设计时要必须考虑的因素。以下分三个部分对垃圾发电厂主厂房的抗震设计进行论述。 1.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要建筑结构特点 1.1厂房功能区的划分较多,一个垃圾焚烧处理厂通常由卸料间、垃圾池、锅炉间、汽轮发电机房、化水间、集中控制室&配电室、烟气净化车间等众多车间组成,建筑功能十分复杂。 1.2各个车间的结构形式复杂多变,各功能车间互相连接,由框架,框排架、排架、屋面钢架、屋面网架等各种结构形式共同构成整个厂房的主体结构:在局部设置7~10m高的剪力墙(垃圾池)和各种斜撑。多种结构形式相互结合,按照合理的搭配构成了复杂的主厂房结构。 1.3焚烧余热设备体积比较高大,为避免垃圾气味外泄,卸料间、垃圾池、锅炉所在厂房往往需要考虑为全负压全封闭厂房,因此,主厂房建筑体积高度都较大,不仅在高度上要满足锅炉间和其它车间的封闭要求,在水平方向上也需要根据各个设备的功能和功能分区的布置和结构形式设置相应的变形缝和后浇带,以此满足厂房和设备对于温度,沉降以及本篇的主旨(抗震)的要求。 2. 主厂房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以及原因分析 以某座在汶川地震中波及到的的火力发电厂为例进行分析。该发电厂位于地震烈度为8度的区域内,而厂房原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抗震措施按7度设防。地震过后该厂房的主体框架结构未倒塌,说明厂房框架的抗震设计满足“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下面就部分受损部位的破

试论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试论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在建立核电工程建设体系的环节中,需从管理流程上着手展开分析,使管理标准的完整性得到切实保障,继而获得有效、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为全面落实后续工作夯实基础。 关键词: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1核电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核电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虽然得到了很多关注,但项目管理工作制度并不健全。由于基础性制度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项目管理工作在开展上便无法得到有效指导与规范。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时各项资源往往十分有限,部分企业通常会基于经验主义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这一情形下,相应制度的建设事宜很容易被忽视,项目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往往也缺乏具体制度的指导。不仅如此,由于基础性制度的不健全,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环境也会越来越差。这一状况不单单是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层面存在的基础问题,同时,也会成为其他项目管理工作问题形成的诱发原因。从这一层面看,缺乏完善的制度是当前相关项目管理工作实际开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2项目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单一 通常情况下,对核电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多样,但项目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的选用情况的影响最为显著。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是不争事实,虽然也能驱动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并不利于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效率的有效提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项目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对项目管理工作创新的不重视,以及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负责人员对新方式方法不了解等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极大地压缩了一些新方式方法在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的应用空间。单一的项目管理工作方式方法被长时间沿用时,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会处于较低水平,即便出现了具体的工作问题,固有的工作方式也无法为相应问题解决提供有效支持。 1.3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缺乏重点 核电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多样,但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时往往没有进行系统规划,通常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缺乏重点。企业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时缺乏前期的筹划和准备,在单位时间内,需要兼顾的项目管理工作事务较为繁多。这一情形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当凸显层次性,即在具体工作开展上应当明确重点与核心。由于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中缺乏重点,各项资源很难得到有效整合,一些关键性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此外,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上缺乏逻辑层面的优先级时,项目管理工作在开展上的混乱程度会进一步增加,这也不利于项目管理工作实际有效性的提升。 2核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优化措施 2.1完善项目管理体系,优化项目管理模式 现有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当中,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得到更好提升,管理人员要对原有的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结合现阶段核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管理状况,创新项目管理方法,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保证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更

单层工业厂房

单层钢结构厂房 摘要: 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有单层与多层之分。单层厂房是指工业厂房中,层数为一层的厂房,使用于大型机器设备或有重型起重运输设备的工厂,对各种类型的工业生产有较大的适应性,因而其使用范围比较广。钢结构厂房具有钢结构的优点,钢结构强度高、质量轻、施工周期短、造价低廉。除此之外,单层钢结构厂房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厂房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如今的工业建筑中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将从单层钢结构厂房的几个方面对其作简要介绍。 关键字: 单层钢结构厂房抗震性能特点组成现状 正文: 一、单层钢结构厂房组成 单层厂房钢结构一般由天窗架、屋架、托架、柱、吊车梁、制动梁、各种支撑及墙架等构件组成。这些构件按所起作用可以归并成以下体系:(1)横向平面框架。它是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由框架柱和横梁(或屋架)构成,承受作用在厂房的横向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并传递到基础。(2)纵向平面框架,由柱、托架、吊车梁及柱间支撑组成等,其作用是保证厂房骨架的纵向稳定性和刚度,承受纵向水平荷载,如吊车的纵向制动力、纵向风力等,并传递到基础等。(3)屋盖结构,由天窗架、屋架、托架、屋盖支撑及檩条等构成。(4)吊车梁及制动梁,主要承受吊车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并传递到横向排架和纵向支撑。(5)支撑,包括屋盖支撑、柱间支撑及其他附加支撑,所起作用是将单独的平面框架连接成空间体系,以保证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也有承受风力及吊车制动力的作用。 二、单层钢结构厂房特点 1、从建筑上讲,单层钢结构厂房是冶金、机械等车间的主要型式之一。为了满足在车间中放置尺寸大、较重型的设备生产重型产品,要求单层钢结构厂房适应不同类型生产的需要,构成较大的空间。 2、从结构上讲由于产品较重且外形尺寸较大,因此作用在单层钢结构厂房结构上的荷载、厂房的跨度和高度都往往比较大,并且常受到来自吊车、动力机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与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与探讨 摘要:由于地震所产生的破坏程度很难准确的检测,所以,加强建筑结构的抗 震设计非常重要。加强建筑抗震设计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将建筑的安全稳定性不断 提升,确保建筑构筑物当中的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就需要从 实际出发,结合建构筑物的厂地地质情况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1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目标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的目标包含以下两点:①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达标,即在满足国家及行业对于抗震设计标准的同时,满足委托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对于建筑结构 的实用性,美观性,经济性及抗震的作用;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真正以人的生命安全为目标,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这也是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始终追求的目标,不仅在设计时突出结构特点,功能多样化等功能,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才是最重要的。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能够按照建 筑设计场地的地质以及实际问题做好研究,在地质状况下加强对地震震动所产生的变动状况 加强思考,最大化的将建筑的抗震性能不断提升,以此来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不断提升。 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结构设计的连续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抗震设计中,设计连续性原则是最基本的,也是保证“小震不坏, 大震不倒”前提,结构设计大体分为水平构件设计和竖向构件的而设计,这两个维度构件布置的连续性以及连接的连续性是保证建筑抗震性能的基本前提。一旦某处构件不连续,则会引 起该处的构件刚度突变,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局部构件就会受损严重,灾害出现的时候最易 破坏,从而引起整体破坏。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面的不规则会引起建筑的扭转不利,竖向的不规则则会引起荷载传导的不利。房屋顶部突 出的部分对于竖向应力的传导很不利,因此要格外注意,严格控制突出高度,因为突出过多 的话,振动时该部位会出现鞭梢效应,局部应力成倍放大,破坏极大。 2.2 结构构件布置的简洁性 结构设计中的结构构件和应力的关系就好比是电路中的电流和导线的关系,力的传导喜 欢选择简单直接的构件,结构体系中的水平和竖向荷载传导往往会选择明确简洁的传导体系。构件若是布置的简单,传导也就更加的明确,这样结构整体内力以及变形分析结构和有效应 用结果也保持一致,能够更好的实现控制,在设计当中可以对相关不可控的振动实施控制, 这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升非常有利。 2.3建筑结构设计的规则性原则 在结构设计中还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构件布置的规则性,一方面可以缓解振动给 建筑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规则的结构布置有利于保证建筑外观的美观,保证建筑艺术方面 的视觉效果。因为在地震发生之时,匀称规则的结构布置,在受到应力变化的时候,变形和 振动也是一直的,受力均匀往往不会造突变。如果构件布置不规则,结构整体不匀称,受到 外力的时候,应力传导会不对称,不均匀,局部变会出现偏差。但是基于建筑设计的不确定性,在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可以通过设计抗震缝,将其分切成各个规则的单元,从 而保证每个单元的结构规则,保证整体的抗震性能。 3 建筑结构设计当中抗震设计出现的问题 3.1 认识不够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很好的进步,在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 一般只是对建筑的实用性加强重视,对其抗震设计缺少相应的重视。只有在产生地震之后才 能够对其加强重视,这样就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损失,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就需要加强抗 震设计的重视。 3.2 结构不合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对建筑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尽管对抗震设计的内容加强了重视,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所设计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