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

形式与政策
形式与政策

专题一:国际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思考题:

(一)试析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源?

1.来自13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

2.来自逐年来积累的技术进步。

3.来自于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宏观经济决策。

4.来自于已经占领多年的国际外贸市场。

(二)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致有四个表现:1.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3.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4.宏观政策,由刺激增长转向区间调控。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第一,在政策沟通方面,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第二,在设施联通方面,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三,在贸易畅通方面,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

第四,在资金融通方面,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

第五,在民心相通方面,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亚投行、丝路基金)、民心相通(人文合作)——互联互通】

(四)如何应对“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

1、践行“一带一路”战略首先需要明确实践主体。政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者,国有企业应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最活跃的部分。

2、要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应对“一带一路”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倡导沿线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联合反恐中心,动乱地区设立一道对“一带一路”资产以及海外劳工进行保护的安全屏障,中国企业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共同组成跨国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积极推动投资建设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土化”。

4、要加强“一带一路”的对外宣传工作。

5、设立专门机构对“一带一路”进行科学管理。

6、通过制度化机制将“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固定下来。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涵: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改革的切入点来看,强调从“供给侧”入手(“供给侧”切入的改革着重解决的是供给侧,即与生产相关联的这一方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改革的发力点来看,强调的是“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发力的改革解决“质”的问题,通过提质促总量增长,而非仅解决“量”的问题);为什么:1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出口市场收窄,出口增速接连下滑,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我们原有的增长、贸易及投资等发展机遇发生明显的变化);2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困扰改革发展全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经济指标呈现出“四降一升”的态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认识: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抛弃”需求侧(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经济”(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在一些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引发难以承受的社会问题吗(改革的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限长)

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壮士断腕去产能;统筹城乡去库存;减少负债去杠杆;政府减收降成本(企业用电、物流、税收);加大投入补短板(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民生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

(六)“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贡献和世界意义

1.丝绸之路精神的新传承

2.经济唱戏需要文化搭台

3.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4.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探索

(七)经济运行呈现四个新特征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市场供求关系优化

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和降成本、补短板

(二)市场预期转好助推产业经济发展动能趋优

1、先行指数持续向好,市场预期更为乐观。

2、工业生产趋于活跃,新兴产业表现强劲。

3、服务经济持续旺盛,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引致终端需求趋于扩张

首先,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推动逐步恢复增长。

其次,引导消费升级带动消费规模稳定扩大。

最后,外需在世界经济复苏趋势增强状态下加速回升。

(四)价格、就业和收入基本稳定促进民生提质

一是物价温和上涨。二是就业形势趋好。三是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四是社保待遇稳步调升。

(八)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一)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二)新产业、新产品、新经济不断发展。

(三)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四)全方位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九)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流动性趋紧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二)房地产市场泡沫与库存双重风险并存。(三)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四)外部扰动性风险带来不确定性冲击。

****措施政策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专题二:形势观与中国梦

一、树立科学的形势与政治观

何为形势与政策?(概念)

1.“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趋势。

“形”代表着事物发展的现状,“势”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趋势,

它们两个,一个是静态的形象,一个是动态的趋向。

认识形势不仅要看当前的静态表现,还要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发展趋向。

2.“政策”是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或

完成一定任务而制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是领导和管理社会的

手段。它又有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全局政策、局部政策、经济

政策、外交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政策等等之分。

为什么学习形势与政策?

1 把握大势,顺势而为

2 关注社会,使命担当

3 分析形势,吃透政策

4 借势造势,发展主动

怎样树立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观?

1.端正观察分析形势的立场

2.树立正确观察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3.掌握观察分析形势的基本方法(信息法,分析综合法,比较法)

4.正确认识、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

二、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逐梦五年的成就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引领新常态

民主政治: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增强自信

生态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改善民生: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中国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定位:(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丌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丌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分三步走:

(1)从现在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实现“中国梦”路径

1.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

国之魂、强国之魂。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四、青年大学生如何圆梦

1.把握大势,不时俱进(当代青年要树立不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亍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2.顺势而为,找准定位(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

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劢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3.坚持梦想,积极行劢(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4.劥志勤学,刻苦锻炼(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专题三: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

一、高等教育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奠定基础期1949-1965

挫折困顿期1966-1976

恢复振兴期1977-1998

快速发展期1999-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成就:三高三新两加强

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三是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贡献度显著提高。

四是高等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

五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新突破。

六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

七是高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加强。

八是高等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1.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2.顺应全球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浪潮,迫切要求我国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3.把握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4.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加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国家教育信息化

(1)发展现状与形式分析: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信息化建设推进进度不平衡

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尚需加强

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

思想认识尚需深化

(2)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2.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一要为教师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提供制度保障。二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三要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二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三要创新学习方式。)

4.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一要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二要拓展社会服务,加强实践锻炼。三要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参与文化强国建设。)

5.建设优良学风教风校风,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一要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和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三要切实加强学术诚信和学风建设。)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1宏观趋势: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观际遇:大学的功能变化3微观选择:对待大学的态度专题四:国际政治形势与中国外交

一.简述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期

2.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势不可当

3.世界科技革命加速前进

4.世界文化交锋深刻复杂

5.地区冲突交替升温

6.国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

二.简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本质

1.内涵:竞争与合作并存,但挑战不少

(1)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人文交流

(2)中美矛盾凸显领域:政治结构的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安全结构矛盾地缘政治矛盾

2.中美关系本质:是两国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又在不少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和

竞争;但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相互合作大于竞争

中方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防止美国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秩序”;美方更为

关注的是“中国对美国试图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总的来说,中美经贸已

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中美大国要从大局出发,要从中美引领全球治理方面,包括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做更多事情,合作大于对抗是中美的大局,中美的经贸是

未来核心的利益共同体。

三.简述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

1.美欧关系:波涛汹涌,出现分水岭时刻

2.美俄关系:持续较量,濒临新冷战

3.中美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但挑战不少

4.中俄关系:互动频繁,堪称合作模范

5.中欧关系:经受考验,再谋发展

6.中日关系:矛盾深化,前景难料

7.中印关系:对峙加剧,友好期待

四.简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大特质

1.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彰显理论先进

(1)合作共赢;(2)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以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方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领大道同行

(1)构筑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

(2)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

3.以“民为本,兼济天下”为气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大国担当

(1)强化底线思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坚持外交为民,维护海外利益

(3)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五.简述我国外交的三大历史性成就

1.中俄关系进入历史最高水平,中欧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中非,中拉关系进入黄

金发展期,中国中亚关系总体积极稳定。由此,中国首次形成了“背北面南,坐东

向西”的地缘战略态势,以及“经济西进,军事东扩”的总体战略格局

2.通过“一带一路“软的一手和”填海造岛“硬的一手,历史性地拓展了中华民族的

生存空间,发展空间,利益空间,战略空间。中国与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博

弈渐由战略被动转为战略相持

3.第三,通过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全球与区域治理,提出中国提议,发出中

国声音,体现中国责任,做出中国贡献,历史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

象。由此,中国正在实现由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强国的转型。

六.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王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习总书记从我国基本国情和所处历史方位出发作出的科学论断。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世界大国。我们用几十年时间实现了其他国家几百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与之相适应,我们有更多资源和手段坚持和平发展,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也有更多能力和条件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推动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和历史上的传统大国不同,中国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国家。我们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还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理念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民族基因和血脉。

当前,各国相互依存愈发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愈发强劲。外交工作既要体现自身特色,也要反映时代需要。

第一个特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努力使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和认同我国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第二个特色就是坚持合作共赢。中国决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不搞零和博弈,也不搞赢者通吃,而是继续把中国发展同各国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

第三个特色就是立足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定位,积极服务国内发展,努力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在国际上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正当权益。

记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你对此有何认识和体会?

王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我的体会是,其核心要义为一条主线、两大支柱、三大特征。

一条主线,就是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大支柱,就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旨在推动各国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为人类社会确立共同努力目标,实现全球范围的共同发展和长治久安。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习总书记将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与之相关,习总书记还提出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全球治理观、正确义利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

三大特征,就是先进性、开拓性和稳定性。先进性,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超越了以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引领中国外交占据了国际道义和时代潮流的制高点。开拓性,是指习总书记把继承与发展、坚持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外交理论创新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稳定性,是指面对世界乱象与国际变局,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支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以中国外交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对冲当今世界各种不确定性,成为国际形势演变中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是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是新时期外交工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制胜法宝,必将指引中国外交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记者:这些年,我们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有什么特点?

王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积极进取,主动作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战略布局。如果说这个布局是一座宏伟的大厦,那么构成这座大厦的骨架就是我们打造的全球伙伴关系网。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我们已经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地区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密,实现了对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全覆盖。

我们提倡的伙伴关系,具有几个与以往传统国际关系模式不同的鲜明特征:

一是平等性。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没有主从之分,而是以各国平等为原则,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从根本上摒弃国际关系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强权行径,为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注入了新动力。

二是和平性。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没有敌我之分,不设假想敌,也不针对第三方,致力于以共赢而非零和的理念处理国与国交往,注重寻求各国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做大合作“蛋糕”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国际社会加强对话合作、避免冲突对抗提供了正能量。

三是包容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中国倡导的伙伴关系没有门户之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异同,追求的是共同利益,致力于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从而避免了小集团政治带来的各种封闭与排斥。

记者:随着中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如何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通过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王毅:随着我国国际影响不断提升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深刻演变,中国倡议、中国方案、中国贡献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和欢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围绕全球治理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目标和方向。近年来,我们演绎了参与全球治理的精彩“三部曲”,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显著增强了我国的议程设置权、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话语权。

第一部曲是2014年的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习近平主席主持下,会议围绕近30个领域取得100多项成果和共识,其中中方提出的倡议占到一半以上,中国的议程设置权得到明显提升。

第二部曲是去年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引导协调各方,在创新增长、结构性改革、多边投资、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上制定出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达成29项重要成果,中国的规则制定权得到明显增强。

第三部曲是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直面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呼吁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这些立场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为充满不确定性和忧虑情绪的国际社会注入了来自中国的强大正能量,中国的话语权得到明显提高。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潍坊科技学院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2015年3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98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绩。该课的特点是重要、特殊、难度大,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新举措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读(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认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2) 明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3) 了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把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2)难点: 明确落实创建“五个好”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五带头”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卓越案例 ——从经济特区创立30周年说开去(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扩版。 (2)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3)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

(1)重点: 探讨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 (2)难点: 明确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坚持“四个结合”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讲给地球降温的良药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生活”(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气候变暖带来的新问题与“低碳经济”的问世。 (2)发展“低碳经济”:世界的行动和中国的努力。 (3)“低碳生活”新时尚与大学校园里的“低碳”风。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 (2)难点: 践行“低碳”风。 第四讲教育改革再出发 ——时代推展出来的新一轮教育改革(4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看新一轮教育改革。 (2)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和系统推进。 (3)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战略性部署。 (2)难点: 大力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 第五讲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之间 ——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上)(2学时) 1.教学基本内容 (1)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头。 (2)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回升。 (3)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带来可喜变化。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5) 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形势与政策答案

2014年下期《形势与政策》课后思考题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Ok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 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向世人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 上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方向性的时代 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和壮大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中国:①一个由计划经 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城乡的巨大差别,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难以扭转。 ②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二是国内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的同时必然会使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币存量依然较大,形成通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提高服务业比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世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趋向于多极化 四、全球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五、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形势与政策试题答案

中东盟自由贸易区谷超豪、孙家栋100 玉树县上海世博 嫦娥二号五世界海洋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 《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金融稳定委员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16 逾33万亿元泰山南京市王曼丽十 二.简答题 1.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a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c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e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f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当前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含义(略),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教徒家中进行,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是为了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这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利益相一致。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2)依据: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当前,我国发展中美关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目前仍在持续。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2.7%,主要来自居民消费较快增长和库存增加的带动。美国本轮经济复苏的势头快于前两轮,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基数较低;二是由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刺激政策力度远超以往。从总需求(消费+设备、住宅投资+出口)角度来看,消费和出口增加是推动美国强劲复苏的两大因素,说明目前的增长是实施国内减税政策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的体现,符合美国实施所谓“出口倍增计划”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美国今后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将更多受到外部市场需求的左右。欧洲经济因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受到影响。日本经济保持了4个季度的曾张,第一季度主要是受消费和海外净需求增长的拉动。还有,世界主要经济体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风险和经济下的压力。目前我国出口的回复性增长将有前高后低的态势。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全球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一般来说,由于国际贸易订单和实际交易之间存在时间差,出口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在下半年有所显现。2009年,中国玉南欧三国的双方贸易相当的突出占全部贸易的比例很高。面对这种世界形势,中国应该妥善处理好进出口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应明确表明维持现有储备资产结构和支持欧元稳定的态度,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出现欧元大幅度贬值带来资产?s水问题的长期化,实现储备资产增值保值。第三,积极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抓住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机遇,做好相应的政策。 三.论述题 1.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针对这种形势你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2010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

2020智慧树形式与政策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2月10日至()。A:13 日 B:14 日 C:15 日 D:12 日 答案:【12日】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A:对 B:错 答案:【对】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六稳”工作包括:()。 A:稳金融 B:稳外贸 C:稳房价 D:稳就业 答案:【稳金融; 稳外贸; 稳就业】 4、世界经济已经度过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A:对 B:错 答案:【错】 5、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大概是在()多美元。 A:9500 B:9200 C:9300 D:9700

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 A:关键之年 B:收官之年 C:核心之年 D:起始之年 答案:【收官之年】 7、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A:先导 B:关键 C:先驱 D:核心 答案:【先导】 8、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万人。 A:1660 B:1730 C:1500 D:1840 答案:【1660】 9、2019年12月20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 A:对 B:错 答案:【错】 10、根据经济日报2019年12月23日报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1.5万元大关,实际增长6. 5%左右。 A:对 B: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从()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的。A:16

B:14 C:15 D:13 答案:[15] D:10 答案:【9 1 3、中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 )大经济体。 A: — B:四 C:三 D:二 答案:【二】 4、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A:错 B:对 答案:【对】 5、2018年印度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 )大经济体。 A:5 B:9 C:4 D:6 答案:【6】 6、2018年巴西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10大经济体。 A:对 2、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 A:9 B:6 C:7 )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心得体会范文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800字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世界,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者”,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环境制约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机率,试想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发展与进步必然受到其影响,个人寻求更大发展的机会也必然会减少。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是最终必然的结果。因此只有准确灵活的掌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接着根据自己的

实际,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目标,制定最终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划,并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现自我的发展并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 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

形式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2018年形式与政策试题及答案《形式政策》试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则是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毛泽东同志说: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与侵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空前觉醒、空前团结,为民族前途和命运而抗争的意识空前增强。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1980年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没有与诸强平等对话的资格。这种状况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着抗战的展开和胜利而得以提高。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一历史契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初步废除了各国由对华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成为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显著提高。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加快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步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自觉地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反对专制统治

智慧树形势与政策答案47555

智慧树形势与政策答案 一单元 1 【多选题】(20分) 下列几项中,属于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的是:( ABC ) A.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C.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 2 【多选题】(20分)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经济发展的“三期叠加”是指ABC A. 增长速度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B. 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C.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D. 增长依然保持高速期,是由中国经济的良好基础决定的 3 【多选题】(20分) 在经济新常态中,经济发展呈现出的鲜明亮点包括AB A. 由过去靠投资驱动现在转化了消费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B. 第三产业超过工业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 C. 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增长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D. 经济增速由高速变为中高速增长 4 【多选题】(20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压力是(ABC)。 A. 通缩的压力在增大 B. 工业成本在提高 C. 出口下降的压力 D. 第三产业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产业 5 【多选题】(20分)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ABCD A. 我们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B. 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随着收入提升,随着消费的升级换代,需要新产品还会有巨大的发展

C. 中国的人力资本的状况正在改善 D. 高储蓄率,能否形成有效投资 二单元 1 【单选题】(20分) 的起源地——古希腊城邦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形式?B A. 代议制 B. 直接 C. 选举 D. 精英 2 【单选题】(20分) 第四代理论是(D)。 A. 直接 B. 代议制 C. 精英 D. 协商 3 【多选题】(20分) 制度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制度?ABCD A. 监督 B. 选举 C. 决策 D. 管理 4 【单选题】(20分)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D)。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 【多选题】(20分) 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ABCDE A. 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 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 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 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E. 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形势与政策问答论述题

第一讲 1、论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的意义。 答:这次国庆首都阅兵,是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关键阶段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巨大历史成就的集中展示,是富国与强军协调发展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我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崭新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次阅兵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展示,对于进一步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举行过13次阅兵。像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

这次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搞好这次阅兵,对于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第二,这次阅兵是对我军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全面检阅,对于彰显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能力具有重要军事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和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安全形势新变化和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使我军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次阅兵涉及陆、海、空、二炮各军兵种部队,反映这些年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果;同时,注重选择具有光荣传统和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的部队,安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参阅。通过这次阅兵,将集中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我军有效

形式与政策论述题及答案

形式与政策论述题及答案 谈谈对两岸关系的认识 尽管两岸关系复杂、困难,有识之士仍然不断努力,希望营造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大家认为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追求与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就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两岸关系要能够稳步发展,就要从高处、大处、远处着眼。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势而言,下列原则与认识似乎就是不可少的: 第一,面对现实,做到平等对待与相互尊重。 第二,认识到两岸纠纷的复杂性与历史深度,所以两岸问题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解决。 第三,要放弃对抗斗争的思维,迈向与人为善、追求最大共识的思维。 第四,双方考虑彼此关系时,少做无谓的政治符号的坚持,多做以人民的价值,人民的福祉未核心考量的事。民众希望两岸安定、繁荣,希望加强交流、增进利益,两岸政府的政策不应违背此一人心与走向。 第五,双方应当尽量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大陆最担心的就是,台湾从中国永久分离及因此而带来的不利后果;台湾最担心的就是被大陆并吞,并丧失自主性。双方在言行上如能避免加深对方的主要疑惧,则两岸关系自有其开展的空间。尽管两岸情势复杂,只要双方能够掌握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国家与政权的关系摆上正确的位阶,我们相信两岸关系必定可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一、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 世界博览会就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往往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就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世博会就是各国展示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技成就、科技实力与智慧成果的盛会,求真、求实、求规律,有利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的探求以及自然规律的揭示。 二、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 举办世博会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加速推动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 三、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 世博会就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就是从空间、还就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大限制,参展国家可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 四、文化意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 世博会系推动与平、友谊、与谐的盛会。世博会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其发展理念就是“欢迎、沟通、展示、合作”。 当前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有何特点,如何清醒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特点: 1、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体系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2、当前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际体系变革与调整 3、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发展中国家作用突出 4、美国霸主地位削弱,但谋霸势头未减 5、中东地区总体趋稳,局部动荡 6、国际恐怖活动严峻

形势与政策答案

形势与政策答案(应对六一考试) 1、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如果你是校长,你想对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1.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中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现行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弊端。教学忽视观察与检验,忽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使学生不知如何对科学事实、现象、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通过思维掌握知识、学会基本的概括方法、培养自我的认识能力和挖掘自我潜在的创造能力。三。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并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应用型的技术性人才。我们必须转变对联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这种“应试教育”,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 2、为什么说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多年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实践表明,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物质化”的发展转变到“人本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你对未来跨入中等收入群体有哪些考虑? 中国目前的现实是中产阶级成长环境极为恶劣,房奴、车奴、孩奴……光鲜的外表下是中产阶级夹缝中求生的真实境遇。“橄榄型”社会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收入的分布模型,更涉及社会流动问题,而社会流动则要求政府必须做好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应的配套设施工作。政府只有下定决心,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领域进行彻底地改革,才能真正培育出自己的“橄榄”,改变“倒丁字型”结构,继续为底层群众的上行道路寻找突破口,中产阶层才不至于长期“蜗居”在底层的某个角落,“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更殷实起来。中等收入者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收入稳定,薪金丰厚,是一个社会的支柱性消费群体。对于未来国内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构成,一些对国内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专门研究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曾作过明确的分析和判断,认为有五类人将会成为中国新兴中等收入者群体的代表,即科技开发型企业家、国外驻华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国有金融行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就职于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个体私营企业家中的一部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答案

一:为何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答:抗日战争则是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毛泽东同志说:抗日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与侵略者殊死搏斗,激发起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彰显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空前觉醒、空前团结,为民族前途和命运而抗争的意识空前增强。这种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从198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时候的中国,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没有与诸强平等对话的资格。这种状况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着抗战的展开和胜利而得以提高。中国政府充分利用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一历史契机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初步废除了各国由对华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许多特权,使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崩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成为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显著提高。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加快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步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自觉地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反对专制统治结合起来,把积极抗日与推进民主进步运动结合起来,把为中国人民谋民族解放与谋社会解放结合起来。政治力量的消长和人心的向背,直接影响了战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进而决定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抗日战争胜利后只用了4年时间,中国共产党便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争取到了最光明的前途。 二:作为当代大学生,你是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谈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 答:一、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企业要勇于创新。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创新不仅是“不进则退”,而且是“慢进也退”,再大再强的企业,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最终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在新常态下,面临的环境会越来越复杂,遭遇的变化会越来越多,企业必须要让变革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在管理体制、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把握转瞬即逝的新机遇,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改革开放的实践一再证明:经济的繁荣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放出来的。政府管理部门要勇于“自我革命”,进一步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也就是要真正还权于市场,充分激活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要积极落实创业创新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政策支持和市场分析指导,从而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每一个创造的梦想成为现实,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形势与政策的答案

参考参考 1、当前亚洲安全形势呈现出哪些特点? 总体上,当前亚洲形势是稳定的,和平、合作、发展仍是主流。但与此同时,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亚洲地区安全形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上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与威胁交织。 对比其他几大洲,当前亚洲形势有两个突出的趋势:一方面,亚洲地区呈现出难能可贵的良好发展趋势。新兴国家的汇聚、西太平洋沿岸11个千万级人口超大型城市带的形成,不同宗教文明、文化千帆竞渡、交相辉映,使亚洲充满生机、活力和潜力。一个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和文化融合的集散地正在亚洲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亚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引擎和推力。 另一方面,亚洲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受历史遗留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亚洲仍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地区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三股势力”、制毒贩毒、跨国犯罪活跃,海洋环境、能源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一些亚洲国家在发展转型期面临安全困境,建立各国互信,实现亚洲地区安全秩序仍任重道远。 当前亚洲和平与稳定面临挑战,既有来自传统安全领域的,也有来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首先,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极少数国家形成误判,个别国家对美国转向亚洲和战略再平衡充分利用。某些国家试图借助美国在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搅局,把局势搞得很复杂。其次,一些热点继续发酵,朝核、伊核等问题牵动各方,这种烦恼不是单方行为造成的,而是相互刺激的结果。阿富汗正在经历政治、经济、安全三大过渡,在近年美军撤出后,如何遏制塔利班回潮,是个很大的难题。第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进入新的扩张期,正在向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等扩张。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信成员国深受其害。 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涵盖面正不断拓展。如网络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难民潮、传染病的传播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新的安全威胁。在这些方面,在亚洲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非传统安全具有的全球特性决定了涉及几乎所有国家,解决这些问题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力所能及或能够取得成效 2 亚洲安全观与历史上构成亚洲安全架构的其它安全模式有什么不同? 这既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中加以深究,更要从亚洲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推理。首先,亚洲历史上存在过多个次区域体系,特别是近代东亚社会长期存在着朝贡秩序,它维持了东亚几百年的国家间和平,近年来其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次,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在东亚和西欧有着不同的特征。在欧洲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多边的北约体系。 3 亚洲安全观引来美国担忧其原因有哪些? 中国在峰会上强调,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办,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亚洲的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维护。美国担心中国倡导的亚洲安全观具有排他性不让美国发挥作用。众所周知,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曾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即门罗主义,排斥欧洲国家介入美洲事务。而美国、日本作为亚峰会的观察员国,没有参加峰会,美国对没有美国参加的亚洲安全机制建设充满警惕。实际上,亚洲国家在反抗欧美殖民的过程中也曾数次提过亚洲人主导自己的事务。 4.(这点我不太确定,你们可以自己找资料看看)我国当前诚信缺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体制转轨。同美国“安然事件”等诚信问题不同,我国的诚信缺失与体制转轨有直接联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运行依靠权力维系,通过指令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黄河科技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教学辅导参考材料 学习十八大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党的十八大从我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 体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只有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真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一)政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政治现象,不论是作为制度、机制或者规则,还是作为思想、行为或者过程,同样有一个发展问题。政治发展是人们通过变革和调整政治关系、结构和活动,推动政治观念更新、政治制度完善、政治行为进步,实现政治文明和现代化的变迁过程。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同时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因此,政治发展、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明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政治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所选择的路径和模式,它明确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本要求、制度架构、重点任务等。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对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具有决定性意义。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应当是符合本国国情和实际、能够团结人民朝着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不断前进的道路。

智慧树形势与政策答案

智慧树网课形势与政策单元检测答案2020 第一章单元测试 1、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2月10日至()。A:13日 B:14日 C:15日 D:12日 答案: 【12日】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A:对 B:错 答案: 【对】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六稳”工作包括:()。 A:稳金融 B:稳外贸 C:稳房价 D:稳就业 答案: 【稳金融;稳外贸;稳就业】 4、世界经济已经度过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A:对 B:错 答案: 【错】 5、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大概是在()多美元。 A:9500 B:9200 C:9300 D:9700 答案: 【9700】 6、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 A:关键之年

B:收官之年 C:核心之年 D:起始之年 答案: 【收官之年】 7、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A:先导 B:关键 C:先驱 D:核心 答案: 【先导】 8、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万人。 A:1660 B:1730 C:1500 D:1840 答案: 【1660】 9、2019年12月20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 A:对 B:错 答案: 【错】 10、根据经济日报2019年12月23日报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1.5万元大关,实际增长6.5%左右。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从()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的。 A:16 B:14 C:15

形式与政策答案

一、判断对错题(30分)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错误 2.在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7800多万党员。 ×错误 3.公益文化事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错误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正确 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正确 6.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错误 7.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正确 8.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 √正确 9.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完全适应。 ×错误 10.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对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只能采取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同一经济体制不能为不同的经济制度服务。 ×错误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正确 12.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目标是排放总量下降约五成。 ×错误 1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正确 14.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主要论著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5.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错误 16.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最终分配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错误 17.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受国家机关领导、向社会提供纯公共产品、不实行经济核算的事业单位,不属于市场主体。 ×错误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正确 19.属于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只是计划管理,财政管理、信贷管理等属于微观管理。 ×错误 20.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正确 21.中国共产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 ×错误 2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确 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错误 2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正确 25.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基础,信息化由工业化培育出来,信息化可以促进工业化。 √正确 26.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正确 27.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正确 28.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彻底改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使全国各个区域达到完全的均衡。

形势与政策的收获与感悟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学院班级: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0901 姓名:王海亮 学号: 200958250107 辅导老师:周楠 完成时间: 2012/5/9

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班级:建筑0901 姓名:王海亮学号:200958250107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只有短暂的四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讲到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时,着重总结了我国“十五”计划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对“十二五”规划做了分析和展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在过去十年,我国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经济方面,无论是贸易额,还是生产总值,我国取得的成就都异常喜人,GDP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2011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在科技方面,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实力节节攀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国的“神舟”号系列飞船,从2001 年的“神舟” 二号无人飞船,到2003 年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再到2005 年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8年的“神七”,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