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_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

1填空(每空1分,可能占10分)

如:

1.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_______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2.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______动物群,中更新世的______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第四纪中国北方出现的有代表的动物群: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的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的萨拉乌苏动物群。

2判断题(每题1分,可能占10分)

如:

1.地貌学属于地球科学,而第四纪地质学属于历史地质学。(对)

2.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错)3名词解释:(每组3-5分,可能占共20分)

3.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参考教程p2-3)

地貌学是以地球表面的起伏形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叫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 Geology)。

3.2山地/平原/高原:(参考教程p46、53)

山地是地面上四周都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其周围与平地的交界部分,有一明显的坡度转折。它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高原是指海拔超过l000米,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周围形成陡坡的高地。它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平原,又以较大的平缓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区别于山地。

3.3山岭/山脉/山系:(参考教程p46)

山岭:成线状延伸的山地,具有陡峭的山坡和鲜明分水线。山岭的顶部称为山脊。

山脉:若干条走向平行的山岭组成的山地系统。如我国的秦岭山脉、龙门山山脉等。

山带:一条山脉若被巨大的纵或横谷分隔成数段,并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时,

对某些段来说则称为山带。如四川龙门山山脉,可分成前山带和后山带。

山系:包括若干条山脉的山地系统,称为山系。例如天山山系和横断山山系。

3.4河床/河漫滩/阶地(参考教程p69、70或73)

河床:平水期河水所占据的谷底。

河漫滩:洪水期才能淹没的浅滩。其中,一般洪水均能淹没者称为低河漫滩,较大洪水才能淹没者称为高河漫滩。

阶地:沿河流两侧分布的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平台。一般位于洪水位以上。

3.5石芽/石林:(参考教程p85及课件)

石芽:相对突出于沟槽之间的尖形岩石,竖立在沟槽包围中的齿形岩石称为石芽。

高大而密集的石芽,又称为石林或石林式石芽。在近水平的巨大厚层或厚层石灰岩地区,沿两组以上相互交叉的垂直裂隙发育而成。

3.6岩溶漏斗/溶蚀洼地:(参考教程p86-87和课件)

岩溶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底部有垂直通道的圆锥形洼地。

溶蚀洼地:因岩溶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洼地,面积一般有数平方至数十平方千米,平面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后者长轴多沿构造线而发育。

3.7峰丛/峰林/孤峰:(参考教程p88和课件)

峰丛:成簇突起的石灰岩山地或高原面上的溶蚀残丘,其顶部多呈尖锐或圆弧形,与溶蚀洼地、溶蚀漏斗、溶蚀槽谷或干谷相互套生在一起,常分布在石灰岩山区的中心部位,形成大面积的峰丛山地。

峰林: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200 m,直径小于高度,坡度较陡,大多在60°以上,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形似树林,故而得名。

孤峰:是岩溶区的孤立石灰岩山峰,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相对高度由数十米至百余米。

3.8石钟乳/石笋/石柱:(参考教程p90和课件)

化学沉淀物:重碳酸钙的地下水从岩壁裂隙中渗出,由于压力变小和水分蒸发,使水中的重碳酸钙过饱和,溢出CO2,部分重碳酸钙重新沉淀说造成的化学沉淀物。悬挂于洞顶的沉淀物称为石钟乳,滴落于洞底,由于向上生长的沉淀物称为石笋,而上下相接称为石柱。

3.9冰斗/刃脊/角峰:(参考教程p96和课件)

冰斗:冰斗是一个围椅状的洼地,为陡壁所围,朝向坡下的一面有个开口,外形呈围椅状。

刃脊: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山坡受到显著的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山岭(刀刃状的锯齿形山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arete) 。

角峰: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夹峙的残留尖锐山峰,叫做角峰(horn) 。

3.10冰川谷/悬谷:(参考教程p96和课件)

冰川谷:冰川流动过程中下蚀和扩展先成谷形成的横断面形似“U”型的谷底。

悬谷: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墜成瀑布狀,称之为悬谷。

3.11冰碛丘陵/终碛垄(堤):(参考教程p97和课件)

冰碛丘陵: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表碛、中碛和内碛等都坠落在底碛之上,形成低矮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或基碛丘陵)。

终碛垄:当冰川末端补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弧形长堤,称为终碛垄(堤)。

3.12风沙流/风沙作用(参考课件和教程p104)

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所发生的侵蚀(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风沙作用。含沙的气流称风沙流。

3.13新构造运动(参考课件和教程p134)

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构造运动,一般称新构造运动。

3.14例题:准平原/夷平作用/夷平面

准平原:山地经外力作用剥蚀,变成较平坦的地区,这种近似平原的地形叫做准平原。

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

夷平面:地壳运动处于上升时,使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又会受到侵蚀破坏变为山地,但在山顶部分还残留着古平原面,这种地形就称为夷平面。如果山地曾发生多次间歇性上升,则会形成若干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夷平面。这种多层地形是判断区域间歇性升降运动的重要标志。

4简答题(每题5-10分,可能占30-40分)

4.1例题:比较冰川地貌中的羊背石和鼓丘的形态特征和成因。(以课件为主,

书上关于鼓丘的形态描述有误)

参考:(1)羊背石是由冰蚀作用形成的,在山岳冰川作用区多见;而鼓丘属于冰碛地貌,多见于大陆冰川。(2)组成鼓丘的冰碛物中,含泥量较高,而羊背石是基岩质的。(3)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鼓丘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4)羊背石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背流面表面呈锯齿状的陡坡;鼓丘两坡也不对称,但迎冰

坡陡,背冰坡缓。(5)羊背石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的陡坡;而鼓丘是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时,冰碛沉积压实形成的丘陵。

4.2山地组成与组合(教程p46)/高度分类(教程p47)/平原的形态分类和

特点(教程p53)

山体由三部分组成:最高处为山顶(形态有平、圆和尖);最下部,即与平原的交界处,称为山麓。自山顶到山麓的倾斜地面,称为山坡,形态有平直(倾斜或垂直)、凹(凸)形、或复式。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高度分类方案

平原的形态分类和特点: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平坦平原(如冲积平原),倾斜平原(如海岸平原、山前平原),碟状平原(如内陆平原、湖成平原)、波状平原(如冰碛平原,多河流泛滥平原)等。

4.3河谷的形态要素(教程p67)/河流侵蚀种类及特征(参考教程p68和课

件)/牛轭湖及离堆山(参考教程p70及课件)/河流阶地及形态要素组成(参考教程p73和课件)/阶地的构造成因(参考教程p74和课件)/阶地类型及主要特征?(参考教程p74和课件)

河谷由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组成,谷底由河床及河漫滩组成。河床是河谷中最低部分,它有经常性的水流,在它两侧为高起的河漫滩,它只是在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洪水河床。(见图)

(1)垂直侵蚀(下切、下蚀):它是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

沟床或河床。

(2)溯源侵蚀(向源侵蚀):侵蚀方向是不断向源头(即上游方向)进行。侵蚀结

果是使沟谷或河谷长度增加。在溯源侵蚀过程中,常常以裂点(瀑布)后

退的方式表现出来。

(3)侧向侵蚀: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侧向侵蚀的结果

使谷坡后退,沟谷或河谷展宽。

离堆山:深切曲流不断发展,也会发生截弯取直,取直后在原弯曲河道的中间,留下相对凸起的基岩孤丘,称为离堆山。

牛轭湖:截弯取直后被废弃的弯曲河道称为牛轭湖

阶地:一般位于洪水位以上,由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沿河平台。一般高于河床河漫滩。

阶地组成:阶面、阶坡、阶地后缘、阶地坡脚,有时还有基座。

阶地成因:阶地是河流在谷底范围内间歇性下切的产物,引起间歇性下切的原因有很多,新构造运动是最常见的原因。地壳上升使河流下切,把原有的谷底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之上而形成阶地。

阶地的生成主要是地壳的相对升降运动、侵蚀基准变化和气候的变化所引起,使原来河谷底部的河漫滩脱离了现代河面及河流作用范围。

阶地的类型:河流阶地根据形态和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四种基本类型。

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有时阶地面上残留极薄层河流冲积物。它多发育在河谷上游及山区河谷中,在不太长的河段中,高度比较稳定。这类阶地的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不同的岩层而成,故称为侵蚀阶地。

堆积阶地: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所组成,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最为常见。堆积阶根据多级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还可分为上叠阶地、内叠阶地等。

基座阶地:阶地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它是由于河流下切的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到基岩内部而形成的。它分布于新

构造运动上升显著的山区。

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冲积物覆盖埋人地下,就成为埋藏阶地,这种阶地不显露于地面。

通常上游以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为主,下游以堆积阶地和埋藏为主。

4.4石芽和石林的形成?(参见教程p85和课件)/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的形

成和形态(参见教程p86-87和课件)/溶蚀洼地与坡立谷的形成和形态特征(参见教程p87-88和课件)/峰丛石山、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残丘)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以及组合分布特点。(参考教程p88和课件)/溶洞和溶洞的化学堆积形态(参考教程p89-90及课件)

石芽和石林形成:当可溶性岩石在地表出露后,在流水的作用下,发生不均匀的溶蚀,在层面上形成许多凹槽,称为溶蚀沟,期间突出部分称为石芽。特别巨大的石芽称为石林,在近水平的巨大厚层或厚层灰岩地区,沿着两组以上的相互交叉的裂隙发育而成。

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的形成和形态:岩溶漏斗是地下水沿两组裂隙的交汇处或原始地形低洼处向下侵蚀的结果。常沿断裂带呈串珠状岩溶漏斗。如果垂直通道堵塞后,在漏斗底部可集水成池或湖。如果地面上有成连续分布的成串漏斗,这往往是地下暗河存在的标志。

溶蚀洼地是漏斗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它的底部常发育落水洞和漏斗,还有一些小溪。溶蚀洼地常在褶皱轴部或断裂带中发育。沿大的断裂带中发育的溶蚀洼地,常呈串珠状排列。

峰丛石山:它是基座相连而峰顶分离的石山群,基座的厚度大于峰顶的厚度;在我国贵州及桂西北一带分布最广。

峰林石山:主要由峰丛石山演变而来,即原分布在峰丛石山上的岩溶洼地向下发展,深切至潜水面附近后转化为坡立谷和溶蚀平原,从而把石山基座彻底分开,于是峰丛就变为峰林;该类石山主要发育于湿热多雨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我国的桂林、阳朔一带是峰林石山的典型地区。

孤峰:是在地壳相对长期稳定条件下,峰林不断溶蚀降低的,由峰林石山进一步破坏而成,属岩溶作用晚期的产物。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相对高度由数十米至百余米。

溶洞:溶洞是大型的地下管道,多沿层面裂隙、断层或其他构造裂隙发育,他常是水平循环带的产物,是地下暗河的水平通道。

溶洞化学堆积形态主要有:(1)石钟乳、石笋、石柱(2)石幔、石旗、边石坝、钙华板(3)石花、卷曲石、爆玉米。

4.5冰川和冰川的侵蚀作用(参考教程p94-95及课件)/冰蚀地貌形态类型

及分布特征(参考教程p95-96及课件)/U型谷特点(参考教程p96和课件)

/羊背石形态特征(参考教程p96和课件)/冰碛地貌及特征(参考教程p97及课件)

冰川:是陆地上缓慢移动的巨大冰体。

冰川对地表侵蚀的方式:(1)拔蚀(挖蚀):主要因冰川自身的重量和冰体的运动,致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裂隙,时冻时融,从而使裂隙扩大,岩体不断破碎,冰川就像铁犁铲土一样,把松动的石块挖起带走。(2)磨蚀:是由冰川对冰床产生的巨大压力所引起的。通过冰川的运动,就可促使底部石块压碎;压碎了的岩屑冻结于冰川的底部,成为冰川对冰床进行刮削、锉磨的工具,从而造成一些粒级较细的冰碛物,以粉砂、粘土为主。当冰川运动受到阻碍或遇到冰阶时,磨蚀作用表现更为突出,产生了基岩或砾石表面的磨光面。(3)冰楔作用:

冰蚀地貌形态类型及分布特征:冰蚀地貌:冰斗、刃脊和角峰(雪线以上及附近);冰川谷、羊背石(冰川谷内)(雪线以下)。冰斗在冰川作用的山地中,多发育于雪线附近;刃脊和角峰: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山坡受到显著的刻蚀而成。冰川谷:它的前身大部分是山地上升前的河谷,以后由冰川切割V形河谷而成。羊背石:常成群分布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

U型谷特点:(1)谷地两侧有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较平直(2)冰川退缩后,在谷内可见冰川侵蚀作用留下的微地貌,如羊背石、冰川磨光面。(3)横剖面上的谷缘(谷肩)特别明显,并常有出口悬在谷壁上的支冰川悬谷或小沟谷。

羊背石形态特征: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不平作锯齿状的陡坡。

冰碛地貌:(1)冰碛:的特征为碎屑颗粒大小不一,泥砾混杂,没有层理,砾石磨圆度低,棱角较明显,形狀异各异,冰石上具有擦痕。(2)冰碛丘陵:冰碛丘陵的形态和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冰体消亡前的冰川下伏地形或冰面起伏形态。(3)终碛垄(堤):终碛垄的形态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有三方面的表现:①横剖面不对称,即外坡陡、内坡缓;②高度不对称,即内低外高;③溢出山口的冰川终碛垄往往向一侧偏转,它表现在东西流向的冰川上最为明显。终碛垄内侧地势较低,常积水成湖。(4)侧碛垄(堤):在冰川谷两侧成堤状,向下游方向,常与冰舌前端的中碛堤相连,向上游方向一直延伸到雪线附近。(5)鼓丘(drumlin):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鼓丘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一般高度数米至数十米,长度多为数百米左右。鼓丘内有时含有基岩核心,形如羊背石,它局部出露于迎冰坡,或完全被冰碛物所埋藏。

4.6风沙流和风沙作用(参考课件及教程p104)/风蚀作用和过程(参考教程

p104及课件)/风积物特点(参考教程p107及课件)/风蚀雅丹特点(参考课件p105)/沙漠及成因。(参考课件及教程p107)/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特

征和形成条件(参考课件及教程p107-108)/黄土的基本特征(参考课件)(1)风沙作用: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所发生的侵蚀(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风沙作用。

(2)风沙流:含沙的气流称风沙流。从流体力学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气-固两相流。(砂粒一旦被吹动,在地表附近就形成风沙流)

(3)风蚀作用: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压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称为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其吹蚀作用愈强。风挟带沙子贴地面运行时,风沙流中的沙粒对地表物质的冲击、摩擦,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等凹进之处,风沙甚至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4)风积物的特点:颗粒粒径<2mm;粒度均一,磨圆度高;分选比湖泊砂、河流砂和海滨砂都好;大砂粒表面有许多凹坑,易磨损矿物经风搬运大都磨成更细小颗粒被吹扬到更远处,如云母在风成沙中少见。

(5)风蚀雅丹特点:雅丹地貌与风蚀残丘不同,它不是发育在基岩上,而是发育在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垄槽地貌组合。雅丹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高起的风蚀土墩多作长条形,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高度多为5-10米,也有15-20米的,有长有短。土墩物质全为粉沙、细沙和沙质粘土互层。

(6)沙漠成因:一是干燥的气候。世界上的许多沙漠位在南、北纬15°-35°之间的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干旱地区。中国的沙漠主要位于北纬35°-50°、东经75°-125°之间,远离海洋。二是丰富的沙漠沙来源。有的沙漠沙来源于强烈的物理风化,如宁夏腾格里沙漠的东北部等;有的沙漠原本是厚层河湖相沉积分布区,有被埋藏的地下河,还有已干涸的地表河槽,如塔里木盆地近地表有几十米厚的冲积砂层。

(7)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特征和形成条件:P108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特别是背风坡产生涡流和发展马蹄形的小洼地,导致沙丘的平面形态呈新月形,而丘脊呈弧形。

形成条件:一是主风向稳定,二是有稳定的沙源。

(8)黄土的基本特征: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黄土(原生黄土)第四纪形成的土状未固结的黄色堆积物。以粉沙堆积为主,质地均一,富含钙质,疏松多孔,无层理,有显著垂直节理,具有很强的湿陷性。次生黄土其他动力作用形成的类似黄土堆积,略具层理。次生黄土也叫黄土状土或黄土状岩石。

特点:①质地均一,以粉沙(0.05-0.005毫米)为主,其含量可达60%以上;大于0.1毫米的细沙极少,小于0.005毫米的粘粒含量,一般在10%-25%之间。早期的黄土比晚期的黄土粘土颗粒含量高,细沙粒级(0.25-0.05毫米)含量较低。所以,午城黄土的黄土质地较粘重,而马兰黄土质地疏松。②富含碳酸

钙,其含量一般在10%-16%之间。黄土中含有钙质,遇水溶解而使土粒分离,黄土成分散状;碳酸钙在淋溶与聚集过程中,逐渐汇集一起成为钙质结核,称之为砂姜石,在黄土中常成水平带状分布,富集于古土壤层的底部。③黄土结构较松散,颗粒之间孔隙较多,且有较大的孔洞,用肉眼可见;孔隙度一般在40%~55%。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④黄土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很强,深厚的黄土层常形成陡峻的崖壁,土崖可以维持百年而不崩坠。垂直节理发育是黄上最普遍而特殊的性质。⑤黄土透水性较强。黄土遇水浸湿后,发生可溶性盐类(主要是碳酸钙)溶解和粘土颗粒的流失,强度显著降低,受到上部土层或构造的重压,常发生强烈的沉陷和变形。黄土的湿陷性是一个极关重要的问题,因为黄土的沉陷可以毁坏建筑工程。

4.7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类型(参考课件和教程p134)/中国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参考教程p136-137)

新构造运动发生的褶皱变形,规模比老构造运动小得多,并局限在一定地带。断裂变动的继承性、活跃性及其分布的普遍性,是新构造运动的特点新构造运动可分三种类型:(1)、叠加或叠置的新构造运动——和老构造运动在波及范围、类型、方向等基本上都一致。(2)、继承的新构造运动——既有老构造运动的特点又具有新构造运动的特点。(3)、新生的新构造运动——不受老构造运动的控制和影响。

中国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参考教程p136-137):(1)新构造运动方向与幅度;(2)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4.8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案(参考教程p10-11及课件)/冰期和间冰期(参考教

程p94及课件)/华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及特点(参考教程p12-14及课件)(下更新统为泥河湾组、中更新统为周口店组、上更新统为丁村组(萨拉乌苏组、山顶洞组)、全新统为近代堆积层)/南方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及特点(参考教程p15-16及课件):(1)下更新统:龙川组冰碛层/元谋组河湖相沉积层/鄱阳冰期冰碛层/鄱阳―大姑间冰期堆积/大姑冰期冰碛层;(2)中更新统:大姑―庐山间冰期堆积/庐山冰期冰碛层;(3)上更新统:庐山―大理间冰期堆积/大理冰期冰碛层;(4)全新统。

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案: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沉积物的岩石性质及地质年龄。由于第四纪陆相地层多为松散堆积物,形成时间短,岩相变化大,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和原则,一般应用古气候冰期与间冰期、古人类与考古学方法以及综合应用各种测试手段等。

气候变冷,发育冰川的时期称为冰期,两次冰期之间,气候变暖,冰川消退的时期,称为间冰期。

(1)下更新统(QP1)泥河湾组

标准地点:河北与山西交界的桑干河盆地,以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村命名。

泥河湾组以湖相沉积为主要特征。

岩性:以灰绿、灰蓝、灰白和杂色的粘土、泥灰岩和砂质粘土为代表。

岩相:沉积颗粒分选均匀,砂砾石的磨圆度良好,水平层理发育。

分布:分布于桑干河流域及其支流壶流河的断陷盆地中。此外,汾河盆地,延庆、怀来盆地都有分布。

厚度:厚度可达数百米。

地层产状基本近于水平或略有倾斜。

化石:泥河湾动物群以及软体动物化石。

(2)周口店组

地点: 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第一地点

岩性:洞穴堆积

地层厚度50米,原划分出13层

第四层:为含化石的灰烬层,内有烧骨和烧石,所以骨、石都变成黑、蓝、灰等色。含啮齿类化石较多,肉食类较少,并含有数量极多的石器和用火的痕迹,又叫上文化层.厚6米。

第八层和第九层:含化石的角砾岩层,化石丰富完整,夹有厚薄不同的灰烬。这两层埋藏的石器和北京猿人化石最丰富,完整的北京猿人头骨化石即出于此层,所以又称为下文化层,厚约6米。

含周口店动物群

4.9与其它地质时期相比,第四纪最大的特点(参考课件和教程p5)

参考:第四纪与以前其它地质时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1)大规模冰川的出现与消失(交替出现)并导致气温变化剧烈(从第四纪开始,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2)第四纪堆积物覆盖于地表,并且大部分是松散的;(3)第四纪生物群与现代生物群关系密切,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的出现(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4)活跃的地壳运动;第四纪的时间是短暂的,地壳运动却十分剧烈(不仅有起主导的水平运动,垂直升降运动幅度也十分巨大)。

4.10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推断第四纪古气候特征?第四纪古气候变化

标志主要有哪些?(参考课件)

参考:现在,人们所了解的地质时期气候变迁情况,大都是通过研究地层沉积环境、冰川遗迹、植物孢粉、动植物化石、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动植物化石等,进行推断第四纪古气候特征。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标志:(1)动、植物化

石标志: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对气候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各类生物对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应用动、植物化石标志来推断古气候的变迁规律,是遵循“将今论古”的原则。(2)气候寒冷的标志——冰碛:是气候寒冷时形成的冰川与冰碛。(3)气候温暖、湿润的标志——红色风化壳:是代表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4)热带一亚热带沿海地区的特有产物—海滩岩:它是反映第四纪时期与现代气候温暖的标志。(5)其他方面的标志:铝土矿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盐类矿物在干燥,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并可从各种矿物的沉积先后层序,推断古气候变迁规律。应用考古学的分析方法、地方志资料,气候学以及树木年轮分析等方法,均可研究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规律。

4.11第四纪生物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参考教程p18及课件)

参考:第四纪生物界主要特点: (1)生物界总体面貌和现代生物界基本相似;(2)经历时间短----仅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二个单位时间(一个单位时间为1Ma);(3)早更新世生物与第三纪生物面貌虽有差别,但联系仍为密切(第四纪生物与第三纪相比,在分布和组成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哺乳动物与上新世相比有很大进化);(4)动物界演化进程比植物界明显,陆生生物比海洋生物显著,陆生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要比陆生无脊椎动物明显。因此,在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中,哺乳动物化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12我国北方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的特点主要有那些?(参考教程p19和

课件)

泥河湾动物群(北方)特点:

(1)有几种代表古老上新世的残遗种,如长鼻三趾马、爪兽、剑齿虎等。

(2)初次出现真马和象属代表,说明已进入到第四纪,因此有“三趾马一真马动物群”之称。

(3)有许多更新世特有种,三门马,古野牛、步氏大角鹿、板齿犀、平额象、桑氏鬣狗、原鼢鼠等,都是更新世比较早期的化石。

(4)现生种只占8%,90%以上已灭绝。

4.13列出我国北方和南方第四纪更新世代表性哺乳动物群名称?(参考教程

p19-21和课件)

早更新世动物群:泥河湾动物群(北方),元谋动物群(南方);

中更新世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北方),万县动物群(南方) (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或黑猩猩—大熊猫动物群);

晚更新世动物群:早期的丁村动物群、中晚期的萨拉乌苏动物群和晚期的山顶洞动物群(北方),猛犸象一披毛犀动物群(东北),含新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南方);

全新世动物群:四不象鹿动物群。

5论述题(1-2题,可能占20-30分)

5.1从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出发,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如何理解)地貌学的研

究意义和学科性质的。(可参考教程p2-6和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

5.2试论河流阶地在新构造运动中的研究意义。(可参考教程p76和课件及

其它相关资料)

5.3论述我国华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各层动物群组合与岩性特征(参考

教程p19和p12及课件)。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或者上更新统----山顶洞组(Q3)],全新统----近代沉积(Q4)

5.4为何哺乳动物化石可用于进行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试从我国北方

泥河湾动物群的组合特征确定它所代表的第四纪阶段(地层)?(可参考课件和教程p18及其它相关资料)

参考:(1)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身体结构最复杂最高等的一纲。器官系统发达,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并且大多数具有完善的调节体温的能力、能够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适应外界气候,广泛地分布全球。(2)冰期与间冰期促使动物群发生大规模迁徙和绝灭。第四纪冰期时,大陆冰盖向南扩展,动植物也随之向南迁移;间冰期期间动植物向北迁移。在地层剖面中可明显地看到喜冷和喜暖动植物群的交替现象。第四纪由于环境变化,哺乳动物发生大规模迁徙,优胜劣汰,一些种属先后绝灭,同时出现一些能适应新环境的新属种,构成第四纪哺乳动物演变的一个主要特征。(3)动物群和动物群组合。第四纪历时短暂,动物进化有部分时间上的重叠或间隔,因此仅靠某些单种或几种哺乳动物化石来确定地层时代及建立区域对比,比较困难,且还受到化石的保存条件与化石出土数量多少的限制,所以,在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地层意义研究中,常用“动物群”及“动物群组合”的概念和资料。(4)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是在上新世发展起来的,为与新第三纪划分,应特别重视新生种属的诞生,作为新时代开始的标志。把真象、真马和真牛3个现代属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5)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动物群。一个化石动物群中,有比较多的第三纪残遗种(2-3个),和很多更新世特有动物,及一部分现代生存种属,就代表更新世初期,如动物群有大量更新世特有种,个别第三纪残遗种,和较多的现代种,则代表更新世中期,如果绝无第三纪残遗种,只有一部分更新世特有种,而大量是现生种则为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几乎都是现生种,没有或仅有个别更新世特有种。第四纪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动物群,中国北方则有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中更新世周口店动物群,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

泥河湾动物群(北方):是代表早更新世的动物群,其出现的地层为下更新统地层。华北区哺乳动物群--以“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为代表的“泥河湾动物群”。特点:①有几种代表古老上新世的残遗种,如长鼻三趾马、爪兽、剑齿虎等。②初次出现真马和象属代表,说明已进入到第四纪,因此有“三趾马一真马动物群”之称。③有许多更新世特有种,三门马,古野牛、步氏大角鹿、板齿犀、平额象、桑氏鬣狗、原鼢鼠等,都是更新世比较早期的化石。④现生种只占8%,90%以上已灭绝。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二十八道简答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28道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即细胞外液。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感受体内外环境的某种特定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成为一定的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改变相应效应器的活动的过程。反射弧是它的结构基础。 正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增强,通过感受装置将此信息反馈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再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再增强。如此往复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破坏原先的平衡。这种反馈的机制叫做正反馈。 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指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它原先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反馈调节。 稳态:维持内环境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按单纯物理学原则实现的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某些离于借助于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蛋白)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一一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指小分子物质或离于依靠膜上“泵”的作用,通过耗能过程所实现 的逆电一一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行主两类。 继发性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逆电一一化学梯度跨膜 转运时,不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膜内、夕卜Na+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运。 阈值或阈强度当刺激时间与强度一时间变化率固定在某一适当数值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或阈值。阈强度低,说明组织对刺激敏感,兴奋性高;反之,则反。 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抑制: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入安静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 兴奋性(excitability):最早被定义为: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定义为:细胞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可兴奋细胞:指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 细胞。 超射:动作电位上升支中零电位线以上的部分。(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其中膜电位高于零的部分称为超射—绝对不应期: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建设工程经济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货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2.当现金流序列是连续且相等的,则称之为等额现金流或年金,其特点是N个等额资金A连续地发生在每期。年金的4种形式: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系列款项。 即付年金是指发生在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系列款项。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项发生时间不在第一期期末,而是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在相应期期末的系列款项。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 3.基准收益率:又称为目标收益率、最低期望收益率,是指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做确定的投资方案的最低标准收益水平。影响因素:对于非国家投资到项目,基准收益率由投资者自行确定,主要考虑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目标利润、投资风险、资金限制等因素。 4.静态评价指标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 静态评价指标可分为盈利性指标和偿债性指标。盈利性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周期、总投资收益率和项目资本金利润率;偿债性指标包括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和资产负债率。静态投资回收期(pt):是指投资资金的回收时间,也就是用投资项目运营期所产生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初始投入的全部资金所花费的时间。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评价。动态评价指标包括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等。净现值的判断准则:若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投资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投资方案不可行。 5.内部收益率:是指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6.独立型方案:是指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何方案的采用都不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用。互斥型方案:互斥型方案的各个方案在若干被选方案中具有排他性,也就是各方案当中只能选择一个。 互补型方案:在众多方案中,出现技术经济互补的方案。 现金流量相关型方案:是指各方案的现金流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任一方案的取舍会导致其他方案现金流量的改变。 组合互斥型方案:在若干个可采用的独立方案中,当受某种资源约束时,独立方案之间可以组成多种组合方案,这些组合方案之间是互斥的,只有一个方案是最佳方案。 混合相关型方案:是指独立方案与互斥方案混合的情况。 7.不确定性分析:就是对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计算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减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程度,找出最敏感的因素及其临界点的过程。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8.盈亏平衡点:随着影响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投资额、生产成本、产品价格、销售量等)的变化,项目的盈利与亏损会有一个转折点,这一点称为盈亏平衡点。 9.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假设 ○1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当年销售出去。 ○2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3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按单一产品计算,当生产多种产品时,可以换算成单一产品,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的变化应一致。 10.敏感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1确定分析指标; ○2选择不确定因素,设定其变化幅度; ○3计算影响程度; ○4寻找敏感因素; ○5综合评价,优选方案。 11.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 提高价值的途径 ○1双向性。V=F↑/C↓,即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也是对资源最有效的利用,但对生产者的要求较高,往往要借助技术的突破和管理的改善才能实现。 ○2改进型。V=F↑/C→,即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进设计,提高产品的功能。提高利用资源的成果或效用,增加某些用户希望的功能,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3节约型。V=F→/C↓, 即在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价值功能的目的。 ○4投资型。V=F↑↑/C↑,即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即成本虽然增加,但是功能的提高幅度超过成本的提高,因此,价值还是提高了。 ○5牺牲型。V=F↓/C↓↓,即在产品功能略有下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 记在前面的话: 教研室新编名解共180个,期末考出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是生理考试必得之分。因为我是在期末考当天早上才拿出来名解并作简单记忆的,深感时间不足,故特意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望大家在平日里或期末考前较长时间内就能做好准备。此处所有的解释基本上源于课本和郭老师编著的《生理学课堂笔记及自测题》,并有本人的稍稍改动以及少数创新。因时间匆忙,定有错误,请学弟学妹们不断更新修改并加以补充。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8)班 程长 第一章·绪论 1.稳态(homeostasis) 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渗透压)及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现也指机体所有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 指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间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的分泌方式。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有“滞后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方式。)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6.前馈(feed-forward)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到达前已接受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快速且具有预见性,但可能引起失误。)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7.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于载体介导的被动转运。 8.经通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hannel)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即细胞外液。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感受体内外环境的某种特定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化成为一定的神经信号,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改变相应效应器的活动的过程。反射弧是它的结构基础。 正反馈:受控部分的活动增强,通过感受装置将此信息反馈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再发出指令,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再增强。如此往复使整个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破坏原先的平衡。这种反馈的机制叫做正反馈。 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指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它原先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的反馈调节。 稳态:维持内环境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 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按单纯物理学原则实现的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某些离于借助于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蛋白)的帮助所实现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指小分子物质或离于依靠膜上“泵”的作用,通过耗能过程所实现的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行主两类。 继发性主动转运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时,不直接利用分解ATP释放的能量,而利用膜内、外Na+势能差进行的主动转运称继发性主动运。 阈值或阈强度当刺激时间与强度一时间变化率固定在某一适当数值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或阈值。阈强度低,说明组织对刺激敏感,兴奋性高;反之,则反。 兴奋: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安静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增强。近代生理学中,兴奋即指动作电位或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抑制:指机体、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入安静状态,或活动由强减弱。 兴奋性(excitability):最早被定义为: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定义为:细胞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 可兴奋细胞:指受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 如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 超射:动作电位上升支中零电位线以上的部分。(教材中P24: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其中膜电位高于零的部分称为超射) 绝对不应期: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而发生兴奋的当时和以后的一个短时间内,兴奋性降低到零,对另一个无论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发生反应,这一段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后,第二个刺激可引起新的兴奋,但所需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 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 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 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5.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6.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 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 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3. 分叶征:肿块向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一,或受周围结构阻挡,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形成分叶形,多见于周围型肺癌。 14. 毛刺征:是周围性肺癌的征象,其病理基础是癌瘤浸润性生长及渗出或增殖性间质反应。在胸片上表现为肿块边缘呈长短不一致细毛刺结构。 15. 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幕状或三角形阴影,尖端指向病变,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牵拉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16.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 17. 肺少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减少。见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右心输出量减少时,肺门血管影变小和肺野内血管纹理普遍变细稀少而边界清晰,称为肺少血或肺血减少。 18. 肺充血:是指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9. 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扩张普遍,呈模糊条纹状影,中下肺显著。肺野透明度减低,两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20. 克氏B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隙内,X线表现为在肋膈角附近见到与外侧胸壁垂直的间隔线,称克氏B线。

自考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 一、名词解释 1、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劳动量,将其投入生产和流通领域时,通过劳动,经过一段时间,能够产生有用成果,也就是会增加新的价值,这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2、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且通常用利息额的多少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I=F-P利息=目前债务人应付总金额-原借贷款金额(本金) 3、单利法 复利法 4、资金等值:在特定利率下,不同时点上,绝对数额不等而经济价值相等的资金称为等值资金。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变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信誉。 5、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现金流量统称为现金流量。 1)在建设工程经济分析中,通常将所考察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来考察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2)现金流出:对一个系统而言,在某一时间点上流出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出,记为CO;3)现金流入:对一个系统而言,在某一时间点上流入系统的货币称为现金流入,记为CI;4)净现金流量:对一个系统而言,同一时间点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代数和称为净现金流量,记为NCF; 5)现金流量图:是一种反应经济系统资金运动状态的图式,即把经济系统的现金流量绘入一个时间坐标图中,表示出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与相应时间的对应关系。三大要素:大小、流向、时间点。 6、时值与时点 现值 终值 年金 7、名义利率(r):指计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所得的年利率;r=i×m。 有效利率: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包括计息周期有效利率(i=r/m)和年有效利率(F=P(1+r/m)m)两种情况。(一年内计息m次) 8、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及销售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主要包括非生产人员工资、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修理费、办公费、管理费等。 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及销售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燃烧、动力消耗、包装费和生产人员工资等。 9、基准收益率 10、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 11、资金机会成本 12、净现值指标(NPV):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NPV>0说明该方案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英里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故该方案可行。 NPV=0说明方案基本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品结果,方案勉强可行或有待改

生理学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2.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 5.反馈(feedforward):在人体胜利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第二章 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以α-螺旋或球形形式存在的蛋白质 2.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浓度梯度,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膜的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过程 3.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指在细胞受到一次有效的刺激而发生兴奋的最初一段时间,对继之而来的无论多么强大刺激都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的时期 4.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膜中位(MP) 5.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transport):指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通过离子泵,逆电-化学梯度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进行主动转运的过程 6.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物质通过膜上的特殊蛋白质的介导,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过程 7.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transport):物质顺着电化学浓度梯度转运时,所发性主动转运:物质顺着电化学浓度梯度转运时,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来自纳泵运动所造成的膜内外Na+的势能储备 8.去极化(depolarization):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向减小的方向的变化过程9.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 在时间上,它相当于去极化后电位的前半期,在此期,Na+通道处于部分复活,部分失活的状态。因此要引起细胞的兴奋,就需要更强的刺激 10.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11.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 tetanus):当连续刺激间隔时间很短,前一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过程尚未结束,后一刺激落在其舒张期而引起新的收缩 12.钠泵(sodium pomp):钠-钾泵(Na+-K+-ATP酶)本质 1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可兴奋细胞受外来的适当刺激时,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而可逆的扩布性电位变化 14.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ation):等于阈值的刺激 15.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16.三联体(triad):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的复合体 17.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指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

生理名解 简答(答案)

名词解释: 1稳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 2终极电位:电紧张形式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激活电压门控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引发一次动作电位,完成神经纤维和肌细胞的信息传递。 3血清: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4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或称心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5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 7肺活量: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8体温: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9肾糖阈: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值为160~180mg/dl。 10渗透性利尿: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其渗透压升高,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的现象,称渗透性利尿。 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膜电位绝对值减小,产生局部去极化,这种局部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2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13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14靶细胞:受激素作用的细胞。 15月经周期:女性自青春期起,性激素的分泌和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每月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16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和胃粘膜分泌的HCO3-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形成的保护性屏障。 17率过滤: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总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其正常值为125ml/min。 18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肌肉的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19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简答题: 1. 何谓正反馈与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正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某一生理过程在短时间内尽快完成。负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负反馈在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为常见,对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是:①必需选用同型血液;②遇紧急情况又无同型血时,才采用适当的异型输血:即O型血(无凝集原)可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无抗A、抗B凝集素)可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③无论同型输血或异型输血,输血前除作A B O血型鉴定外,还需作交叉配血试验。 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对消化道活动的影响? 答:交感神经兴奋时,能够抑制胃肠道活动,使消化腺分泌减少,使回盲部括约肌和肛门内括约肌紧张性增强,抑制消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胃肠道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使消化道括约肌舒张,促进消化。 4. 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足够的循环血量,两个根本因素是心脏射血的动力、外周阻力。影响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大动脉的弹性。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工程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名词解释 1.工程:土木建筑或其它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且比较复杂的设备进行的工作 2.技术: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 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3经济:节约或节省,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4.资金时间价值: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5.利息:(又称子金)在借贷过程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原借贷款金额 的部分 6.利率:在单位时间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款金额之比(百分数表示) 7.现金流量:现金流入和流出之差 8.等值:在资金时间因素的作用下,在不同时间点上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具有相等 的价值 9.现值: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序列中的起始点的价值 10.终值:资金发生在某一特定序列中的终点的价值 11.名义利率:当实际计息期小于一年时,计息期利率i乘以一年以的计息期数 m所得的年利率 12.实际利率:(有效利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实际利率 13.项目或案计息期:对拟建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所设定的项目服务年限 14.基准收益率:企业、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案最 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贴现率、基准投资收益率、最低可接受收益率) 15.机会成本: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建项目而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所获得的 最好收益

16.总投资收益率: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 生产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 总投资的比率) 17.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项目资本金的盈利水平,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后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净利润与项目 资本金的比率) 18.(静态)投资回收期: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案的净收益回收 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19.利息备付率:(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数)项目在借款偿还期个年用于支付 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 20.偿债备付率:(偿债覆盖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各年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 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 21.资产负债率:各期末负债总额(TL)同资产总额(TA)的比率 22.净现值:将项目整个计算期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某个给定的折现率折算到 经济活动的起始点的限制的代数和 23.部收益率:当案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通常可理解为项目以年净收益归还 投资(或贷款)后所获得最大投资利润率(或利息率),是项目整个 计算期的部潜在最大盈利能力 24.案经济分析的比较法:(1)多指标法(2)综合单指标评分法(加法综合法、 乘法综合法、除法综合法、最小二乘法)(3)优劣平衡法 25.多案的类型(P63) 26.项目总投资的构成(P87) 27.财务评价的概念:(企业经济评价)在新型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 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围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 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 内环境:即为细胞外液 稳态:细胞外液中的理化性质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反馈: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到达受控部分,受控部位有信息送达控制部位,已纠正或调解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 负反馈:反馈信息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单纯扩散:被转运物质分子,通过膜脂质双分子层,顺浓度梯度跨膜扩散,最终均匀分布在膜两侧的过程。 异化扩散:体内非脂溶性物质在某种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转运形势。 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其中的泵蛋白利用生物能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转运的过程。 静息电位(RP):功能与结构完整无损的细胞,未受到刺激而处在相对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着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AP):细胞受到刺激后,引起一次快速而短暂的膜内电位倒转和随后复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 全或无:不论何种性质的刺激,阈下强度不可能引起动作电位,只要是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不论其强度多大,它们在同一细胞可引起幅度相同和持续时间相等的动作电位 阈强度:能使静息电位减小刚好达到阈电位水平的刺激强度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 等渗溶液:细胞膜两侧浓度均匀分布。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率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过程 血清:血液凝固1~2时,血凝块会发生收缩,并释放出淡黄色的液体。 自律性:组织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时,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潜在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受窦房结控制,不表现其自身的节律性,只起着兴奋的传导作用。 房—室延搁:房室交界区兴奋性传导缓慢,兴奋在这里延搁一段时间再向心室传播,使心室在心房收缩完毕之后开始收缩,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这种房室交界区兴奋传导缓慢的现象。 心电图:心脏兴奋的产生和传播时所发生的电变化,通过周围组织和体液传至体表,将引导电极放于肢体或躯干一定部位,可以记录到这些电变化的波形。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心输出量:每分钟输出量,等于每搏出量乘以心率 外周阻力:体循环总的血流阻力 收缩压: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在舒张末期达到最低值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基本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有效滤过压:促进滤过的力量和促进重吸收的力量之差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Ca++是偶联因子。 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 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 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 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ABO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第4章生命活动的调控 神经部分: 名词解释: 1、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2、牵涉痛:是某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3、胆碱能纤维:凡末梢能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8℃②中等度热—39℃③高热—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最全的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 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血液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 1、症状 : 就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与感觉,如疼痛、瘙痒。 2、管样呼吸音 :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牵涉痛 : 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或痛觉有关。 4、三凹征 :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 ,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 ,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 ,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 ,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肋间隙向内凹。 5、抬举性心尖搏动 : 心尖部徐缓有力的搏动 ,可将手指指尖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的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 ,就是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6、脑膜刺激征 : 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状。常见于颅内感染与珠血等。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辛斯基征(+)。 7、生命征 : 就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为体 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8、脉搏短绌 :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9、窦性P波:I、n、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10、文氏现象: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P间期逐步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第一个 P-R 间期最短 ,然后逐渐延长 ,直到 QRS 波群再脱漏 ,如此周而反复 1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 原尿 ,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1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参考值男:0?15 mm/1h末,女:0? 20 mm/1h 末 13、高蛋白血症:指血浆中的 CM、 VLDL 、 LDL 、 HDL 等脂蛋白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4、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15、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 大 , 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 ,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三、简答题 1、简述胸痛常见病因(一)胸壁疾病(二)心血管疾病(三)呼吸系统疾病(四)纵隔疾病(五)其她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肝癌等。常见的病因。 2.简述扁桃体肿大与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标准。 临床上把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 I 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II 度:超过咽腭弓III 度:肿大达咽后壁中线。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瞧不见 ,摸不着。生理肿大:瞧不明显 ,特点就是“摸得着” 。 I度:瞧得见 II度:脖根粗 III度:颈变形 IV度:大等于或大于病人拳头时且多呈结节状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神经系统检查包括 12 对颅神经检查 ,意识障碍检查 ,感觉功 能检查 ,运动功能检查 ,神经反射检查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等、 4.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现病史内容 :(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 ;(2) 主要症状的特点 ;(3)病因与诱因 ;(4) 病情的发展 与演变 ;(5)伴随症状 ;(6)诊治经过 ;(7)病程中一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