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浅析性别与择偶偏好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浅析性别与择偶偏好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浅析性别与择偶偏好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9), 1581-1586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2677/ass.2018.79234

A Brief Analysis of Gender and Mate

Prefe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Wei Wa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Received:Aug. 30th, 2018; accepted: Sep. 13th, 2018; published: Sep. 20th, 2018

Abstrac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suggests that, in the long evolutionary process, men and women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mate selection and mate selection behaviors due to different evolutionary pressures. Men tend to look for women of high reproductive value, while women tend to look for men who possess rich social resources and are willing to make promises. The idea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s supported by some cross-cultural studies, but there are still limitatio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hodology, time difference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Keywords

Mating Preferenc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浅析性别与择偶偏好

王维

西华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收稿日期:2018年8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20日

摘要

进化心理学认为男女两性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进化压力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男性倾向于寻找具有高生育价值的女性,而女性倾向于寻找占有丰富社会资源且愿意做出承诺的男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得到了一些跨文化研究的支持,但在方法论,时代差异和文化差异上的解释仍存

王维

在局限性。

关键词

择偶偏好,进化心理学,心理机制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择偶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电视相亲、相亲网站、约会软件等新兴择偶工具层出不穷,也出现了对“剩男剩女”“空巢青年”“高富帅、白富美”等择偶话题的大讨论,充分反映了社会对青年择偶的关注和期待。那么,男性期待寻找怎样的女性,女性希望寻找怎样的男性?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男女择偶是否存在普世的标准和偏好?对此,进化心理学做出了回答。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择偶行为有其进化的依据,人类自漫长进化中形成的心理机制,使那些有利于我们繁殖后代的因素得以保持和传递。男女两性在进化过程中面临的不同适应性问题,使两性个体进化出截然不同的择偶偏好和择偶行为。因此,男性与女性有较为固定的择偶标准和偏好,且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

2. 心理机制的自然选择

达尔文指出,生理特征的进化是因为它能帮助物种战胜环境挑战和繁衍后代,这一过程被称为自然选择[1]。如人类长期受疾病困扰,从而进化出免疫系统,流血对种族生命带来巨大挑战,从而进化出凝血机制[2]。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深受自然选择的影响。经过自然选择,有利于种族生存和繁殖的心理机制被保留下来,而不能应对生存挑战的则被淘汰。比如人类的合作行为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假设在采集者社会有两个不同的部落,一个部落擅长合作,一个部落不愿合作,而在远古艰险的时期,个体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保存种族的发展,因此,相较于不愿合作的部落,倾向于相互协助,团结合作的部落更容易存活下来,保存种族基因,也传递了合作这一心理特质。

进化心理学是以进化的角度来解释人类心理机制的心理新科学。进化心理学认为当今人类的心理中,仍然带有漫长的进化史所留下的痕迹[3],要理解人类的心理机制,就需要研究种系进化过程中的特征,即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而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演化物[4]。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要面对各种形式的适应性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两大类,即生存和繁殖问题。人类所有的现存的心理机制都是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3. 性别与择偶偏好

择偶是个体选择伴侣,并以结婚为目标的过程。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择偶偏好是一种专门负责解决择偶问题的心理机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针对择偶这一具体且领域特殊的适应性问题,人类进化出的特有的偏好[5]。虽然男女两性在繁衍后代,传递基因的过程中都面临激烈的选择与竞争,但是由于存在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各自进化出了不同的择偶策略,而影响择偶策略的最重要因素即亲代投资上的差异。

王维

亲代投资是指有机体再生产子代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6]。很显然,不同性别个体在亲代投资存在巨大差异,具体而言,由于卵子比精子珍贵地多,意味着雌性个体只能有有限的后代,而雄性个体却可以有几乎无限的后代。同时,女性还须承受体内受精、十月怀胎、分娩和照顾后代等责任。因此,女性个体在繁殖后代上的投资要远远大于男性个体,所以,女性在择偶过程中成为选择者,而男性成为被选择者。

3.1. 男性择偶偏好

总得来看,男性具有较低的生育成本,能更自由地与许多雌性繁殖后代,其择偶策略为贪多务得,更多地传递基因,而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是父子关系不确定性[2]。在实际的行为中,婚姻是解决父子关系不确定的较好策略[7],为同时兼顾父子关系确定性与最大化繁殖量之间的关系,男性的择偶倾向通常为寻找具有高生育价值,且能为后代提供更好照料的女性,其择偶倾向具体表现为下述特征:

1) 生理偏好

研究发现男性更喜欢有生理吸引力的女性[8]。生理偏好中主要体现为年龄偏好、外表吸引力偏好、体型偏好和贞洁偏好。

年龄偏好:为了更多地繁殖下一代,男性择偶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具有高生育价值[2],而年龄则是该特征的重要指标。在一项包含37种文化的跨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所有国家中,男性都普遍偏好娶更年轻的女子为妻[9]。国内研究者也发现了该现象,如乐国安等人对天津、Boston两地的征婚启事的分析发现,男性年龄越大,就会更大程度地倾向于寻找比自己小的女性[10]。另外,研究者发现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即25岁以下的异性恋男性会倾向找一个比他们大一点的女性,表面上,这似乎说明进化心理学的假设存在漏洞,但实际上该现象刚好证实了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即男性总是喜欢生育力旺盛的女性,当男性本身年龄较小时,比他大一些的女性反而具有更强的生育能力,因为25岁左右的年龄刚好是女性的生育巅峰[11]。

外表吸引力偏好:饱满水嫩的嘴唇、光滑洁白的皮肤、乌黑油亮的头发、明亮动人的眼睛,这些特征既是美的标志,也是生育力的象征[5]。进化心理学认为对称的、迷人的容貌暗示个体的身体健康,未来的病亡几率更小,更有利于物种繁衍和选择性进化[5]。个体对面孔吸引力的偏好也是进化而来的,研究显示面孔吸引力是个体配偶价值的线索。一张漂亮的面孔意味着更好的基因质量和更高的生育能力[12]。与男性对外表吸引力偏好相对应的是女性提升自身吸引力的行为,研究表明女性提升吸引力的行为受生理周期的影响,相较于受孕率低的黄体期,女性在受孕率高的排卵期更愿意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吸引力,以期吸引异性,如提高外表的消费、增加修饰行为以及改变身体行为等[13]。

体型偏好:在体型指标上,男性较为关注的是女性的腰臀比和胸部。男性偏爱较低的腰臀比,尤其是接近0.7的腰臀比[14],因为这暗示女性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和较大的生育潜力。另外,丰满挺拔的胸部也是男性偏爱的女性特征,可能是因为这预示着女性的年轻健康和更强的生育和哺乳能力。

贞洁偏好:由于“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问题的困扰(即母子关系的确定性是100%,而父子关系的确定性低于100%),男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该问题,如择偶中强调女性的婚前贞洁以及婚后忠诚。对我国男研究生对择偶偏好及其对童贞的态度研究显示,外显态度中,男研究生对童贞的重要性评价较低,而在使用内隐的研究方法时,男性就表现出了对童贞的重视[15]。

2) 心理偏好

除了生理吸引力外,男性也偏好温柔善良且忠诚的伴侣[9],温柔善良的伴侣更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后代提供更好的照料。而忠诚品质则是对贞洁要求的体现,只有伴侣婚后忠诚于丈夫,男性才能确保自己投资巨大所培养的后代是自己的。

王维

3.2. 女性择偶偏好

总得来看,由于女性的高生育成本、更多亲代投资,且只能有有限的后代,因此女性的择偶策略为精挑细选[16],其择偶倾向是:一方面,女性渴望寻找基因优良的男性,另一方面,女性倾向于寻求能为子女提供保障的男性,即高权力、地位,经济基础良好的男性,同时,女性渴望寻找愿意做出承诺的男性,即通常所说的“好基因”“好资源”和“好爸爸”[17]。

1) 生理偏好:

身高偏好:女性偏好身材高大的男性[9]。身材矮小体弱的男性与身材较高和强壮的男性相比,更不易受女性青睐[18]。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在丛林社会,高大的身材预示着个体抵御外敌的能力,能更好地为女性和后代提供保护。另外,高大的身材也是身体健康的标志。

体型偏好:女性更加偏好有肌肉的身材,腰臀比在0.8~1.0且肩宽的男性,较好的肌肉力量和强壮的身体是男性化的体现,是男性吸引力的主要来源[19]。

年龄偏好:与男性一样,女性在择偶中也存在特定的年龄偏好,不过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偏爱比自己年长的男性,因为年长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可支配资源和财富[2]。如一项跨文化研究显示,女性偏爱比自己大3.42岁的男性[9]。而乐国安等人对天津、Boston两地的征婚启事的分析发现,天津与Boston两地女性征婚者都倾向于寻找比自己大的配偶[10]。

智力偏好:智力水平显然是好基因的另一种指标。智力水平预示着个体未来的发展潜力,收入水平和财富状况等。事实上,很多研究中将智力假设为好基因的核心指标[20]。

2) 社会偏好:

在远古时期,漫长的怀孕期和哺乳期让女性无法自给自足,且人类婴儿的“未完成性”导致他们不像其他动物一样生下来就能自己生存,他们需要依靠成人的照料才能存活,因此,女性要想更好地哺育和抚养自己的孩子,必须找一个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并对后代进行投资的配偶。而且在孕育孩子的过程中,男女两性的投资也是不同的,女性是直接投资,怀孕、生产、哺乳和照料,而男性则是间接投资,主要为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因此,女性在择偶时偏向于有寻找有丰富经济资源、较高社会地位的男性[21] [22]。这些经济资源和社会地位又可具体化为其他一些特征:如收入、挣钱能力、教育水平等指标[23]。实证研究表明当女性寻找长期配偶关系时,会更强调伴侶的身份和挣钱能力[24]。而Buss (1989)对37种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女性对经济资源的重视程度比男性高出近一倍[9]。

3) 心理偏好:

虽然女性希望寻找能为自己及后代提供良好资源的配偶,但实际上,对于男性而言,有资源并不等于愿意进行资源投资。所以,女性在偏好拥有丰富资源男性的同时,同时进化出对愿意为子女投资的男性的偏好,即“好爸爸”假设。另外,女性自身的情感需求也对配偶的个性特征提出了要求。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女性更偏好爱家、踏实可靠、有上进心和责任意识的男性[21]。也有研究发现,女性在择偶中更偏好有“冒险”精神的男性,可能是由于高“冒险”特质的男性能提供更好的资源、保护以及传递优质的基因[25]。La Cerra的研究表明女性希望配偶具有热心、善良等特质使之成为好父亲。La Cerra的研究同时发现,在评价一组图片中男性的性魅力性时,女性认为和孩子积极互动的男性更具性魅力,而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男性,则性魅力下降[26]。

实际上男女两性的择偶往往是个权衡的过程,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少找到符合所有择偶条件的对象。

如有优秀生物基因的男性不一定占有较多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丰富的男性也不一定具有付出的意愿和真诚可靠的品质。另外,择偶方本身的条件和状态也会影响最终的择偶结果,因此,现实生活中个体不得不根据自己的择偶目而进行权衡。

王维

4. 进化心理学谈男女择偶观的局限性

1) 方法论的局限

由于进化心理学对人类的心理特征以及进化特点都是事后解释,而非因果分析[27],因此,其预测力上存在局限性,也无法排除一些现象的其他解释,如男女结婚年龄存在差异可能只是与成熟水平有关,因为女性在生理和情感上都比男性成熟地更早。进化心理学屡遭诟病的另一点即是无法证伪,因为进化心理学所提出的假设是基于过去的进化史上,而用现在的资料检验过去的假设显然是行不通的。

2) 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上的解释不力

虽然进化心理学强调一种人类在择偶上的普世特征和规律,但是相关研究还是揭示了人类在择偶上的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如乐国安对中美征婚启事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个体在配偶选择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性别偏好程度与内容上的文化差异[11]。跨文化的研究也发现不同国家对对女性婚前贞洁的要求不尽相同,一些国家居民对配偶的贞洁十分重视,而另一些国家居民则并不关心对方是否是处女[11]。李银河的研究也发现了中国独有的一些择偶特征,即年龄,身高和婚姻状况是中国人看重而其他文化中的人不太看重的因素[28]。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婚姻形式,比如“丁克族”,即婚后不生育抚养小孩,这似乎并不符合进化心理学关于个体进化目标是最大化地传递基因的假设。另外,当今时代,随着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地位也逐步上升,很多女性不再依赖于男性提供经济支持,其择偶观出现了较大变化,不少女性步入单身主义浪潮,这种现象似乎也难以用进化心理学加以解释。

参考文献

[1]Darwin, C. (1871)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John Murray, London.

[2]Jerry, M.B. (2016) 人格心理学[M]. 第八版. 陈会昌,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Buss, D.M. (2008)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Allyn and Bacon, New York, 36-48.

[4]钟暗华, 许波. 进化心理学的回顾和展望[J]. 心理研究, 2016, 9(6): 41-45.

[5]Buss, D.M. (1991)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2, 459-49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146/annurev.ps.42.020191.002331

[6]Trivers, R.L. (1972)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 In: Campbell, B., Ed., Sexual Selection and the Descent

of Man 1871-1971, Aldine Publishing, Chicago, IL, 136-179.

[7]Strassman, B.I. (1981) Sexual Selection, Paternal Care and Concealedeovulation in Humans. Ethology and Sociobiol-

ogy, 2, 31-4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16/0162-3095(81)90020-0

[8]Buss, D.M. and Barnes, M.F. (1986) Preferences in Human Male Sel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

chology, 50, 559-57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37/0022-3514.50.3.559

[9]Buss, D.M.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Preferences: Evolutionary Hypotheses Tested in 37 Cultur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2, 1-4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17/S0140525X00023992

[10]乐国安, 陈浩, 张彦彦.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J]. 心理学报, 2005, 37(4): 561-568.

[11]Kenrick, D.T., Keefe, R.C., Gabrielidis, C. and Cornelius, J.S. (1996) Adolescents’ Age Preferences for Dating Part-

ners: Support for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Life-History Strategies. Child Development, 67, 1499-151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2307/1131714

[12]徐华伟, 牛盾, 李倩. 面孔吸引力和配偶价值: 进化心理学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24(7): 1130-1138.

[13]高雨莹, 李珍. 女性吸引力的周期性变化—来自进化心理学的证据[J]. 吕梁学院学报, 2018(2): 47-53.

[14]Singh, D. (1993) Adaptive Significance of Female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Role of Waist-to-Hip Ratio.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 293-30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37/0022-3514.65.2.293

[15]段梅香. 男性研究生择偶偏好及其对童贞的态度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6]Buss, D.M. (1994)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Basic Books, New York.

[17]田芊. 中国女性择偶倾向研究——基于逬化心理学的解释[D]: [博士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2012.

王维

[18]Geary, D.C., Vigil, J. and Byrd-Craven, J. (2004) Evolution of Human Mate Choice.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1,

27-42.

[19]Singh, D. (1993) Body Shape and Women. Attractiveness: The Critical Role of Waist-to-Hip Ratio. Human Nature, 4,

297-32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07/BF02692203

[20]Gangestad, S.W., Simpson, J.A., Cousins, A.J., Garver-Apgar, C.E. and Christensen, P.N. (2007) Women’s Prefe-

rences for Male Behavioral Displays Change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203-207.

[21]Brase, G.L. (2006) Cues of Parental Investment as a Factor in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7,

145-15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5.06.003

[22]Li, N.P., Bailey, J.M., Kenrick, D.T. and Linsenmeier, J.A.W. (2002) The Necessities and Luxuries of Mate Preference:

Testing the Tradeof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947-95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37/0022-3514.82.6.947

[23]Buss, D.M. and Schmitt, D. (1993) 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Human Mating. Psy-

chological Review, 100, 204-23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037/0033-295X.100.2.204

[24]Greitemyer, T. (2005) Receptivity to Sexual Offers as a Function of Sex, Socioeconomic Statu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Intimacy of the Offe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373-38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10.1111/j.1475-6811.2005.00121.x

[25]单雯, 金盛华, 张卫青, 等.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两性冒险行为[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11): 1828-1838.

[26]La Cerra, M.M. (1995) Evolved Mate Preferences in Wome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s for Assessing a Man’s Wil-

lingness to Invest in Offspr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55,

4149.

[27]叶浩生. 有关进化心理学局限性的理论思考[J]. 心理学报, 2006, 38(5): 784-790.

[28]李银河. 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 中国社会科学, 1989(4): 61-74.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9-2556,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ss@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浅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85-0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内容,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自身并不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一定那个程度上大众传播效果并不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第三者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但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仍旧来自于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本文从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以期为第三人效应上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角度。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优越感乐观偏见自我服务 一、第三人效应产生背景与内容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戴维森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应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作用)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而导致的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来说,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第三人。站在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的立场来看,第三人是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表面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人,宣传家们实际上试图通过寻求影响其他人的的途径操纵这些第三人的行为。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认为,在大众传媒领域,从事劝服传播的人认为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效果,而不是他或她自身。他们的理由是:“我不会受影响,但他们(第三人)会被劝服”。在有些方面,传播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它对那些表面上直接指向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其他人(第三人)认为它会对它的受众产生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人们更倾向于这些信息对他人的影响比自己要大。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不同学科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均有不同的解释,但心理学科影响因素一直为解释第三人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二、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负面媒介内容对别人的影响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较小?目前较有影响的心理学角度的解释为自我增强倾向。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个体总是属于某个群体,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个体总是在进行着自我知觉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同时又进行着群际知觉以获得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些人能够无偏见的认识自己和认识群体。但是另外一些人可能会高估(overestimating)自己和自己的群体,表现出自我增强,自己比别人更能抗拒说服性信息,更不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自我增强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的形象,维护乐观的期望,并使人们产生具备控制能力的感觉,自尊及自我的价值得到强化。学者henriksen与flora(1999)指出人有三种自我增强的偏差: (一)虚幻的优越感(illusory superiority)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影响知识讲解

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影响(摘自大众传媒心理学)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1.简介 1.1华生古典行为主义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反射规律。 1.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他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研究意识现象没有意义,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并提出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斯金纳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纵刺激条件来塑造动物的行为,并创造了训练动物行为的方法。 1.3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 修正华生的极端观点,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1.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模式同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一起被称为解释学习的三大工具。在其观察学习的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且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提出的学习理论包括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自我效能论。 2.行为主义对传播学的影响 2.1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与效果研究 行为主义假设可以通过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即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来了解人类。虽不否认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但认为由被试自我报告的发生在有机体内部的事情是无法通过客观的观察予以证实的。通过对行为的客观研究,既可以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可以预测引起反应的刺激。行为主义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这就要求所研究的现象(因变量)必须是能在实验当场被直接观测到的。 行为主义方法论影响下早期传播研究把传播效果定义为可观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因此只能以即时的显性的短期效果作为研究对象。当未能发现态度或行为的改变时,就只能解释为效果是强化而不是改变,或者是没有效果。这一研究模式局限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现在传播研究中的行为主义主要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起作用,它所强调的客观实证的研究方法至今仍然对传播学有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传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2.2 S-R联结与魔弹论 行为主义的S-R理论是魔弹论的理论基础。魔弹论所隐含的“主动性是传播者专属的,效果是受众专属的”。这和华生所认为的,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会自然产生。魔弹论”的出现和流行还与当时的新的传媒形式——收音机和电影的出现有关。对于新事物的出现,人们总是带有本能的恐惧。 2.3观察学习与传媒暴力研究 在对传媒暴力的心理学解释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来自观察学习理论(Bandura,1973)

大众传播心理学

大众传播心理学 第一章 一、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视域:传播渠道、认知主体。 二、传播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点:“内向传播”、“传受者”概念。 第二章 一、传受者的心理:传受者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其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传者的心理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世界,受者的心理源泉主要来源于媒介世界。传受者心理的源泉是客观感性世界,因为媒介世界仅仅是它的的模写和拷贝。 三、媒介世界或媒介客体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媒介实体、媒介符号、媒介信息。 四、传受者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观念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一)观念性:主体的心理表象与客体之间有不对称性,主体对客体只是近似性的反映。 (二)主观性反映:指人们(包括个体和群体)对于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反映。 造成传受者心理主观反映的原因: 1、生理原因:主要体现在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及其年龄、性别等方面。 2、心理原因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其脑中的反映。 (2)动机。传受者的动机是推动其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制作或接收的内部原因,是传受者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与生活目标价值的看法。 (4)信念。信念指主体对于对象的确信不疑的认识体系。 (5)情绪状态。传受者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对某种刺激的认识,并作出某种反映。 3、社会的、民族的、文化的等方面的原因 (1)文化水平 (2)社会地位 (3)文化背景:指传授者的民族特点,包括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及各种人文环境。 (三)传受者心理的能动性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是积极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反映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人们总是主动地把外界事物变成观念的东西,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受者通过使用媒介、参与媒介、反馈于媒介等能动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 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科理论,对人类传播现象进行更细致的探究,也是为了净化媒体,监督媒体,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培养人们辨识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 一、行为主义 (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即S→R理论),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把行为主义定义放宽,除了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以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和中介变量,将S→R变为S→O→R。 (三)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 (四)主要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我谈男女性别差异

我谈男女性别差异 ◆L 摘要:男女有别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男女的生理、心理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男女生的思维方式、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笔者此番详细采访研究了男女面对挫折时的不同表现及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想从这个侧面,给教育者一些启发。 关键词:实地采访事实、社会影响因素、生理基础、解决方案 美国science杂志曾刊登文章说,在面对挫折时,男女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女姓多指向自己、行为方式也比较软性化,比如自责、自伤,自我暗示、自言自语、以泪洗面,疯狂购物、狂吃食物、蒙头大睡、倾诉、寻求他人的慰藉、自我幻想等:而男性反应多指向外界,且行为方式激烈,具有攻击性,比如摔东西、攻击小动物、攻击他人、拿老婆孩子出气、飙车、剧烈运动、大声喊叫、借酒浇愁、性侵害、自杀和杀人等。 对部分中小学教师、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的实地访谈也使笔者了解到:涉及到了男女生自身差异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女孩子好像更喜欢干净, 她们的校服不像男孩子那么脏兮兮的,她们喜欢做游戏,但是不会像男孩子那样动来动去,也很少跟别人打架、骂人。(陈某,女,小学三年级学生)我觉得男生性格更开朗,对很多事情不会像女生那样斤斤计较,“男儿心中有天地”嘛,女生总给人多愁善感的感觉,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男女有别嘛。(黄某,男,中学二年级学生)女孩子字写得更漂亮,最起码比男孩子工整;男孩子的作业

本和考试卷总是乱七八糟的。男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喜欢帮助我们,班级里有什么活儿他们总是抢着做。(杨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说起男女生的差异,我觉得还是比较大的。女生比较文静,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规规矩矩的,很少为学校和教师惹麻烦。而男生则更活泼,虽然这样的性格没什么不好,但是却经常会因此而破坏学校和班级的纪律,遭到老师的批评。在学习上,女生的成绩要好一些,因为她们比较听话,上课听讲也更加认真,作业什么的也比男生做得仔细。(姚某,女,小学高级教师)相对来说男孩子可能更活泼一点,对新鲜事物更加容易感兴趣,也很讲“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女孩子跟大人和教师交往的能力要强一点,她们更容易受到大人和教师的喜欢,这一点男孩子是很难做到的。(黄某,女,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上述访谈中的种种观点,表明了在大多数人眼中男女生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只是上面的种种认识基本只停留在对男女生差异的表面解读和思考,那么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差异对男女生的对待挫折的方式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 1.脑结构差异 大多数研究结果指出,在一般智力水平上没有发现男孩与女孩之间有重要的、本质的区别。在一项具有说服力的元分析中,林与海德(LinnandHyde,1989)得出结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差异总是很小的,并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这种差异逐年缩小,而且当差异出现的时候,也能制定教育方案对之进行干预’。但是,就个性和生理特征而言,男女的性别差异是很明显的。现代脑科学、心理学等研究都己表明,男性与女性的大脑是有差别的。男性右半脑掌管空间能力,左半脑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韩剧的热播 发表时间:2010-01-27T09:20:14.87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杨五英[导读] 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杨五英(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韩流”一个新的名词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而在这背后的本质却是中韩文化的一次碰撞。从1997年中央电视 台播出第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开始,韩剧持续火爆中国荧屏,收视率屡创新高。本文从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等角度探索韩剧在我国热播的原因。关键词:韩剧社会学习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传受互动理论人本主义 0 引言 “韩流的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第一次使用以来,在既往的数年间“韩流”这个词已经成为媒体常用的词之一。“韩剧”现象的产生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拉开了韩剧进军中国的序幕。此后,韩剧更是后浪推前浪,一波更比一波强,充斥着中国人的电视荧屏。《大长今》的播出,更是创下了韩剧收视率的最高点。是什么原因使得韩剧在我国观众中如此受欢迎? 1 韩剧编剧非常重视与观众的互动,这是韩剧成功的内在原因 根据传受者心理互动理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需要不断进行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1]。在韩国,观众可以参与到剧情的编制中并对电视剧的剧情走向有不少的决定权。一般来说,一部韩国电视剧的筹拍周期为两年半,由电视台或者编剧确定好选题后,导演、编剧、制片人三方面共同策划剧本、选择场景,编剧甚至可以直接介入演员的挑选。剧组开机时,韩国编剧一般只会写好1/3的剧本,后面的部分则是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和观众座谈或发到网上,及时得到改进意见。编剧根据观众反馈的情况及时修改剧本来满足受众的收视期待,使观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种传受间良好的心理互动是韩剧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 2 中国观众既可以从韩剧中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又可以寻找到文化上的共鸣,这是韩剧在中国流行的根本原因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指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集体无意识理论:其一是人类共性的方面;其二是民族性的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内部因地域造成的区别。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从另一角度理解韩剧在中国的流行了。 首先,韩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泡菜文化”,都在韩剧中有真实的再现,使中国观众真切的领会到异国的风情,觉得新鲜有趣;其次,韩国文化有着和中国文化共同的渊源。众所周知,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思想对韩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伦理已成为当今韩国维持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乃至与国家关系的粘合剂,成为朝鲜民族精神的动力,并通过传统社会形成朝鲜人的意识结构,可以说,儒教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韩国的思想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而,中国观众在观看韩剧时没有太多的文化疏离感,相对多数西方电视剧来说,韩剧更能在情感上打动中国人。韩剧场景虽然很现代,但骨子里却很传统。剧中的男、女主角往往都在苦闷、彷徨中思考人生道路、生存价值;浓厚的家庭观念在韩剧中也是无处不在,让国内观众不自觉地就会平添许多亲切感。韩剧骨子里传统、朴实的基调,东方式的谅解与宽容,唯美的情调等,体现了许多东方式的伦理观念,这些都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十分吻合。韩剧在毫无掩饰地表露出自己特有民族情感的同时也将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带入故事中,正是这一点从本质上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收视心理,使得中国观众产生了文化上的共鸣。韩剧表现出的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和中国文化的共性带给中国观众独特的魅力,这也是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根本原因。 3 观众可以从韩剧中寻找到学习的榜样,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宣泄情感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3]”现代社会,媒介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使用媒介的时间多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媒介成为很多人获取生活经验、社会交往经验的主要渠道之一。韩剧的生活化恰恰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学习的范本。我们以韩国经典的家庭伦理剧《看了又看》为例进行分析。该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常化,平民化,力求最真实的再现普通人的生活,把电视剧的进展搞得看上去几乎等同于现实中的情形。一部韩剧看下来,可以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找到参考答案,了解到一些婆媳关系的注意事项,姑嫂之间如何相处,还可以完整地学到韩国泡菜、冷面的做法,甚至包括剧中男女主角的服饰打扮都成为观众学习模仿的范本,这一切仿佛一部纪录片一样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获得很多日常生活的经验。人是社会的人,一种普遍的心理就是怕自己落单,当从媒介中寻找到同类时,就感到踏实和释然,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平衡,情感上得到渲泄。 4 以人为本,以情动人,注重对小人物的关照 韩剧非常真诚的去刻画小人物,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哀怨情仇,没有过分拔高也不会有意贬低,还原生活和人物的本真面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拉近剧中人物和每个家庭之间的距离,使观众感觉剧中人物仿佛就是身边的亲人或同事朋友。这种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关照,让人觉得温暖和欣慰。此外,韩剧最主要的诉求点就在一个“情”字上,多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题,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展现韩国人民生活形态以及韩国伦理道德现状。通过“世上惟有‘情’难诉”这种模式来反映现代都市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感情上、心理上的种种矛盾纠葛和新的感受,真实而亲切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渴望沟通理解的意愿,以及随着经济日益发达而变化着的伦理观念。韩剧中的亲情表现得很真实,有人性的善与美也有人性的自私与矛盾;韩剧中的爱情演绎得很纯净,这十分符合东方人内敛保守的性格,也使人产生对纯美爱情的向往与归依之情。这种真实的亲情和纯纯的爱情让人感动也欲罢不能。 通过对韩剧热播的分析,反观我国电视剧市场,差异就不难看出。我国大量的古装武打剧,戏说历史剧,水平不高的涉案剧以及以婚外恋和第三者为主要题材的都市剧,大多根据制作者的想象编故事,缺少真实的生活基础,缺少以人为本、受众本位的思想,加之题材单一,什么流行就一窝蜂生产什么,极易使观众厌倦,而韩剧的异国情调、传统的家庭伦理和坚贞淳美的爱情则带给观众清新的感觉,弥补了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空缺,满足了大众对真、善、美最基本社会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参考文献:

从传播心理学看电视节目真人秀

从传播心理学看电视真人秀 摘要: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目前风靡世界的一种全新的节目形态。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风靡了西班牙、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还在亚洲和非洲国家落地开花,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目前在中国真人秀节目也逐渐演化为一种主流电视节目形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虽然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然而“存在即是合理”,本文试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真人秀节目热销的原因。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传播心理;热销 一、真人秀节目兴起原因的探究 真人秀的兴起并非是偶然的,它既非一时心血来潮,也非刻意制造中国电视产生制作的某中时尚,而是顺应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内在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1)真人秀节目适应了消费文化的发展 (2)真人秀节目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3)真人秀节目与体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4)真人秀节目满足了观众对真实的强烈需求 (5)真人秀节目使电视传播成为观看与参与的互动 二、真人秀节目的现状 真人秀节目真正兴盛是在本世纪初, 至今不足十年的时间。虽然1950 年出现了真人秀节目的雏形, 但直到2000 年荷兰的《老大哥》哗然出世,“真人秀旋风”才开始大作;随后, 美、英、德、法、丹麦、澳大利亚等国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生存者》、《诱惑岛》、《公共财产》《阁楼故事》、《学徒》等一系列优秀节目;《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原始版”《美国偶像》创办于2002 年, 据媒体报道: 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电视观众的最爱; 英的老大哥》是本土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在欧洲还有18 个不同国家的版本; 美国CBS 的《生存者》曾经创下28.2% 的收视率;《学徒》在美国更是创下了2000 万人的收视率, 真正成为电视节目中的“大哥大”。所以,在今日的西方电视市场上, 真人秀节目大有“君临天下”之势。国内第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广东电视随后, 湖南台又推出法国《阁楼故事》的“中国版”《完美假期》, 后来, 中央电视台也不甘寂寞地炮制了《欢乐英雄》、《金苹果》和《我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

2009年第6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6,2009 (总第118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18[收稿日期]2009-07-15 [作者简介]陈红艳(1980-),女,甘肃兰州人,陕西理工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认知。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 陈 红 艳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它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本文从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 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了自我接纳的起点、途径、机制、特性等,并进一步提出增进自我接纳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自我接纳;适应;模块化[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6-0099-02 一、引言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简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自我接纳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能确认和悦纳自己身体、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正面价值,不因自身的优点、特长和成绩而骄傲;二是能欣然正视和接受自己现实的一切,不因存在的某种缺点、失误而自卑。自我接纳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进化论的基本原理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运用进化论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及其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应受制于进化的规律。自我接纳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对个体的自我接纳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自我接纳1.了解过去是自我接纳的起点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 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 ,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 过去 不只是指个体的成长发展经历,更主要的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过去不仅在人类的身体和生存策略方面刻下了很深的烙印,同样也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策略方面留下印记,成为探索心理机制的基础。自然选择确定个体的部分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如血型、外貌及气质类型等。按照卡特尔的观点,在同一个文化中的群体成员有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之分。了解个体所属的种系和家庭的背景信息,熟知地域和社会文化渊源,就会发现每个生命既是唯一的、独特的,又是连续的、共同的。 2.适应是自我接纳的途径 人是适应的产物。适应是通过进化形成的解决生存的方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也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某种适应问题。心理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去发现、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机制,而确定和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就是要弄清某些机制或特点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 问题的。自我接纳就是要解决个体对自身、人格及与他人人际关系等心理机制问题,伴随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心理机制的适应功能,不断学会与环境相处,以自然选择增强人的适应能力,进而接纳自我。 3.解决问题是自我接纳的机制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心理机制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它在人类进化史上解决了与个体生存及繁殖有关的某个特征问题。从环境中积极提取或消极接受某些信息或输入,输入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通过一定的程序把输入的信息转化成输出:调节生理活动、给其他心理机制提供信息及产生明显的行动解决某个适应问题。同样,自我接纳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演化物,自我通过各种输入信息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从而欣然接受或正视现实的一切。 4.模块化是自我接纳的特性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的特殊但功能上整合设计的处理有机体面临的某种适应问题的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Cosmides 和T oo by 认为,人类的心理主要由一簇专门化的机制 即具有领域特殊的程序,对领域特殊的表征进行操作。他们进一步提出,人的认知构架类似于成百上千个功能上专门的模块的联盟,被设计用来解决某种特有的适应问题。每一个这样的装置有其自己的程序,自我接纳的装置负责个体对自身及且特征的积极态度,并对现实中的不同部分施加自身特有的组织和处理。 5.行为是自我接纳的结果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社会行为的产生需要心理机制接受环境输入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决策加工产生明显的行为。心理机制是社会行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种盲目的本能,它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高度敏感的,而社会背景影响着心理机制的表现方式和强度。自我接纳是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受这种特殊心理机制的影响,人类不断地认识自我、(下转第113页)

从传播心里学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从传播心里的角度分析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是中国大陆湖南电视台办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是湖南卫视上星以来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后又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是湖南卫视的品牌节目之一。主题曲是啦啦歌快乐你懂的。口号——“快乐大本营,我们是快乐家族”首播时间:每周六19点35分;重播时间:每周日12点30分。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李维嘉,谢娜,吴昕,杜海涛。该风格定位为:清新、时尚,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据资料显示,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每每排在同时段的前三。这样的成功是怎样来的呢?我们就用传播学心理的角度看看。 快乐大本营这个栏目属于是大众传播范围内。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性。快乐大本营通过这一系列的综艺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平台我们付出时间,而他们得到收视率。不止如此,还收获了大量的广告费用,像是快乐大本营经常出现的oppo手机。我们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的商品性。 从快乐大本营中,我们还看到了各种符号的使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像是服装符号,形象符号。在快乐大本营中,节目

的主持使用主持群的形式。快乐大本营现在的主持人是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和杜海涛。而最大的何炅虽已经是30多岁但是在节目中风趣幽默,该唱该跳的时候丝毫不含糊。谢娜更是直爽,大胆表演,甚至是不顾自己的形象。吴昕,杜海涛,李维嘉都是爽气,嘻哈大笑。这些主持人的符号都是年轻与活力。其次,服装符号,快乐大本营在每一期节目的时候,主持人都要穿上特设的一套服装,这是一个新颖的地方。可以很好的区分主持人和嘉宾。这是一种群体心理的暗示,我们可以看到,快乐家族的确是很团结。再者这些衣服都是一些休闲活泼代表着青春活跃的节目风格。最后,关于语言符号,轻松的,调侃的话,都是那些轻松的象征。 快乐大本营的受众定位是全民,特别是年轻的观众。体现了受众的选择。而受众也是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的理解,选择性的记忆。 受众的节目接收收看也是来自于马斯洛需求层次。接触媒体满足其消遣娱乐的目的。在这中,可以说是使用与满足的双向制约下的结果。节目发展的来于是受众的需要,受众得到满足和需要。知识,快乐,等等。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是时下比较热的明星或是电视偶像剧,在对其自身的材料的吸引力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们在节目的设置过程中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即在节目的结束的时候,引入下期预告,下期预告里有下期的嘉宾,下期的内容,而又留着几

传播心理学

第一讲传播心理学概述 1、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3、研究内容从传播及其演变(从符号、语言、文字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到对信息符号的解读;从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传播过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到受众;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等无不涉及。 就传播过程与心理活动本身而言: 1、传播是心理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心理离不开传播,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 2、传播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来实现——传播离不开心理。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人的心理贯穿传播的各种类型。 就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 1、传播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勒温(卢因)(Lewin,K.)霍夫兰(Hovland,C.L.) 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发展?魔弹论、需要与满足理论、积极受众论··· 心理学是传播学的母体学科之一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 要懂得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施拉姆 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角度: 认知过程 (1)心理过程:情绪过程具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动机过程 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2)意识和潜意识 (3)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

进化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5):694~70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进化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钟建安 张光曦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 摘 要进化心理学这个术语是90年代出现的,它从社会生物学演化而来,声势逐渐壮大。但它的思想起源却可以向前追溯一个多世纪。进化心理学否定了标准社会科学模式,注重对平常问题的研究。解释取向的进化心理学是比较成功的,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已经渗透进心理学之外的许多领域,成就突出的是经济学领域。对进化心理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它非经验主义的方法上,但它仍然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社会生物学,广义适合度,研究方法。 分类号 B84-09 1 从古典生态学到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的演进 20世纪对心理进化的研究有三个代表性的运动:古典生态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古典生态学主要是由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和耐克·廷伯根(Niko Tinbergen)在二战前夕建立的,研究二战中断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繁荣起来。生态学一开始就试图把对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中,这特别是体现畅销读物中,洛伦兹的On Aggression (1966)就是这样的一本最有名的著作。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生态学的领袖倡导运用新的心理进化科学研究国际争端和社会动荡。 古典生态学在20世纪70年代大致被社会生物学取代,社会生物学将对动物行为研究的一系列新技术运用于人类。社会生物学家声称他们的方法本质上比古典生态学更科学,因为它对行为作出预测和检验而不仅仅是描述、解释行为。尽管有意见相左,生 收稿日期:2004-12-17 通讯作者:钟建安,E-mail: jiananzhong@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 态学和社会生物学在实践和人员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连续性。比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是普及社会生物学的重要人物,也是耐克·廷伯根的学生,他们认为社会生物学是廷伯根所建立的传统的延续。 80年代末,社会生物学也遭到了一场新的运动的取代,这场运动就是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EP)。其实社会生物学的倡导者中包括了今天进化心理学的领军人物,比如耶柔米·巴路(Jerome Barkow)。社会生物学家期待进化的模型可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并让心理学注意一些曾经被误解或忽视的重要现象,这种观点被今天的进化心理学所继承。巴斯(Buss,1995)认为“虽然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进化理论比如广义适合度理论,但他们在一些对心理学来说是关键的方面是有分歧的。社会生物学家相信人类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繁衍的成功,成为“适合最大化者”(fitness aximizers),但是进化心理学家相信人类是“适应执行者”(adaptation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

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暴力”成因 https://www.360docs.net/doc/829971373.html,/2008-04-21 10:03:28来源:人民网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勒温的“场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第一部分分析了网民心理,探讨了集体无意识、从众心理、狂欢心理与网络暴力现象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解析了网络匿名性、BBS把关人议程设置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网络暴力”道德审判网民心理网络环境 不经意间,“很黄很暴力”成了网络火爆的流行语。这条短语的流行缘于2007年12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小学生张殊凡,她这样描述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看法:“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张殊凡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会引起轩然大波。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她上镜的视频、图片一夜成灾;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更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姑且不论网络环境到底黄不黄,暴不暴力。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幼小的心灵能承受起这样的恶搞吗?所幸的是,各大网站终于关闭了有关视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淡化这起事件,让当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 始作俑者这样为自己辩解:小姑娘很正经的“表态”之所以会被恶搞,其实是因为她在“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场合”说了一些“特殊的话”。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么“特别”的“集大成网页”,怎么偏偏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一个13岁的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一)

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一)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摇滚之所以能在青年一代中迅速传播开来除了摇滚乐中所要表达和追求的东西符合当时时代的心理脉搏外,还于与青少年特殊心理特征有关。青少年的这些特征都为摇滚乐的传播留下了心理空间。 关键词摇滚乐传播青少年心理 AbstractFromapsychologicalpointofview,thereasonswhytherockintheyoungergenerationispopular arethepursuitofthingstherockandrollexpressesbeinginlinewiththepsychologicalpulseofthetimes,a ndth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youngpeople.Thecharacteristicsoftheseyoungpeopleofrockleft apsychologicalspaceforthespread. Keywordsrockdisseminationofadolescentmental 摇滚乐发源于美国,以黑人音乐、蓝调为基础。开始流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如果说50年代的摇滚乐还是把眼光停驻在小汽车、姑娘、爱情、逃学之类反映青春骚动的主题之上,那么60年代则使摇滚开始具有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意识。……(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或者一宣泄青春期过剩精力的方法,而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思考和表达的途径。①当这种以“思考和表达”著称的音乐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后,不仅出现了象崔健、郑均等这样摇滚乐手,还出现了“黑豹”、“超载”等摇滚乐队。连主流人士也给于了很高的评价,如美学家高尔泰就曾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也许崔健和他的摇滚乐是中国惟一可以启蒙的文化形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摇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来吸引那些为它痴狂的青少年呢?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在青年一代中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宏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时代的心理脉搏 1986年5月9日、10日夜,北京工体“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挽着一高一低的裤脚登上舞台,吼出了那首标志着中国摇滚诞生的《一无所有》。从此,摇滚乐开始在中国落地、发芽。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民刚从文革浩劫的政治阴影之中摆脱出来,经历着一个文化复兴与反思的过程。这时引入的摇滚乐也和其他新兴的文艺类型一样成为解放被压抑的人性、唤醒人们生活热情的有力助手。而摇滚乐的反叛精神恰恰切合了当时的青年一代反思历史、批判腐朽传统的心理需要。②可谓是当时中国的气候为摇滚的进入和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摇滚自身的“思考和表达”方式符合了当时中国一代青年人的心理脉搏。 二、微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 1.青春期偶像崇拜心理的必然选择 偶像崇拜也许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渡性行为,它是青少年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助于青少年投射自我及自我价值以及重新建构自我。 ③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人们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人们相信偶像的真实性。④弗洛伊德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行动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辈人,也需指向象偶像这类较远的人。⑤而摇滚所表达的那种激情和伟大、叛逆和反抗正好表达了青少年的心声,青年人也在那些摇滚斗士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所追随的自由和叛逆。摇滚满足了青年的心理需求,摇滚歌手成了青年心理表达的代言人。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追逐和模仿的榜样,成为了他们的心理偶像,摇滚乐也就自然而然在青年人中传播开来。 2.摇滚乐满足了青少年追求自由、渴望真实的内心表达 青少年在走入一个由成人构成并掌握话语权的社会以后,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显得另类,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管教和制约。这时的青少年就会在内心产生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青春期(12—20岁)的发展,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

进化心理学与动物的行为

演化心理学与动物行为学 什么是演化? 演化是指物种会随着时间改变的一种现象,而解释演化事实的理论都称为演化论,探讨各物种如何被创造演变。 1. 创造论: 最初解释物种的起源为「创造论」,达尔文之前欧洲人认为创世纪时,生物创造时便如圣经所 言的是由上帝所造成了现在的样子。为生物特创说 (Creationism)。依附圣经的神学观念认为 上帝创造万物,直至「演化论」出现。 2. 演化论: 以解剖对应各种动物之间的差异,物种是渐变演化而成的理论。目前在学术界主流的演化理论 是达尔文的天择说﹙natural selection﹚,直至20世纪初期才被科学界接受。因为演化论的 出现,生物学得以摆放在同一平台上,了解其震络。动物分类学也才得以发展。 *达尔文的演化论学说: (1)变异:物种中个体间必存在差异,生物代代之间子代与子代、子代与亲代皆有「变异」。 (2)物竞天择。在有限的资源下个体必须彼此竞争 (3)适者生存:适者依天择条件而定。经过变异才有天择与适者生存。 一、 演化心理学与社会生物学 若无演化论,生物学则是零星的纪录总合,找不到有系统、有骨架、完整的观察检视系统。传统的动物分是解剖身体特征的分类学,演化论出现后,动物分类学主导研究半世纪之久。 1.演化心理学 人类作为动物发展阶段中最高等的发展阶段,在调查人类心理活动时,也将动物的心理生活的 表现加以考虑。因为动物的心理活动能使人类意识的演进更清楚的表达出来。包括探讨人类性 格分化、性吸引力(审美问题、感情架构)、性别角色、攻击性、利他行为的心理学。 利他行为:此种基因以天择角度来看,无法解释如何在演化中保存下来,不过以基因的角度解 释,即能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基因的变异来谈,「隐性基因」是必须要被保存于世的,因此宽 大包容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自私的基因」-道金斯著) 2.社会生物学 即是利用动物社会体系作为研究的生物学。如Wilson所著的「大自然猎人」、「蚂蚁」等书。 从蜜蜂和蚂蚁的活动中研究出社会结构,其中也牵涉到社会中「利他」的行为。 二、 动物行为学 认为动物的分类不只在於动物的生理构造而也许有其〝心理构造〞。另外可以藉动物的行为观察演化。 动物许多行为是由於刺激而释放的本能如: 1.「释放刺激」:母鸟喂食幼鸟的行为以人类的观点去解读则视这种行为为亲情的表现,不过 事实上这种喂食幼鸟的行为为一种释放刺激。 研究实验如下:(1)当以一片有红点的纸片替代母鸟,子鸟也会群而啄之。(2)当以铁锤用适当 力量轻击母鸟红点时,母鸟也会释放食物。可知→一个红点的刺激能产生固定的反应,此刺激 称为「释放刺激」。而母鸟喂食子鸟的行为其实是「释放刺激」与「原始本能」的组合。母鸟 喙上的红点会刺激幼鸟去啄它,母鸟受到这个刺激之后反射性的将嘴巴打开。这种动物行为是 一种本能,并非同等于人类出于亲情表现的心理活动。 ◎释放剌激: 某种鸟类的幼鸟在成体回巢时用自已的喙去啄成鸟喙上的红点,以刺激成鸟吐出食物。就算不 是真正的成鸟或幼鸟,在条件吻合的情况之下,这样的行为还是存在。 2.「仪式行为」:以黑脚苍蝇为例。公蝇会以丝包装成球状赠与母蝇,当母蝇拆解丝状物时进 行交配。探究此「仪式行为」是如何演化的?最初是公蝇送母蝇食物以制造交配时间→中期演 化成吐丝包物以延长交配时间→今日则只以吐丝的毛球物作为此仪式行为的代表。可以用「仪 式行为」来推断昆虫的演化历史。 ◎仪式行为: 观察动物某些本能反应,有些已失去意义,而如今却仍是存在,为一种演化遗迹。演化遗迹: 生理上……人类的尾椎。 心理上……蝇的交配行为。 动物行为学著名心理学家以Konrad Lorenz(1903~1989)、Nikolaas Tinbergen、Karlron Frisch为代表。Konrad Lorenz为奥地利动物学家,也是现代行为学的创始者。他提出比较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