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经贸大学)

第七章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经贸大学)
第七章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经贸大学)

第七章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外贸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管理对象和特点,认识中国辅以行政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掌握中国进行外贸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

教学内容

1、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和特点

2、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3、对外贸易经营管理

4、货物进出口管理

5、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

第一节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概述

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行政组织权力,采取发布令,制定指令性计划及实施措施,规定制度程序等形式,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

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

(一)对外贸易经营管理

是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和经营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而实施的管理。

(二)货物进出口管理

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本身的管理,也就是国家有关部门对进出境货物的实际管理。

(三)货物进出口环节管理

是指对货物进出口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配套环节的管理。

图7—1:中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结构图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

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

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

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特点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依托的是国家的行政权力,与对外贸易其它管理手段比较,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 统一性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统一性是指被调控的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必须按国家指令、行政措施的统一约束下从事经贸活动。行政管理的这种特性强化了国家对对外贸易的控制,从而更易于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速效性

凭借行政组织权力,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行政手段,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速效性。

(三)强制性

行政管理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等一经颁布,就必须强制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上级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对下级组织的行动进行强制性干预。

(四)纵向性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由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殊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提出的特定要求,运用行政权力发布命令、指示,依靠行政组织从上到下,逐级下达和贯彻执行,每一级行政机关都对其上一级负责,这就形成了一个层层监控的“树根状”的组织结构,具有纵向性。

(四)规范性

行政管理规范化包含几层含义:政府依法行政、行政管理符合国际规范、行政管理具有公开性和稳定性。

四、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必要手段之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并不排斥政府必要的直接调控,尤其是由于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汇率、税率、利率等经济手段的作用力度与成熟市场经济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政府的行政直接控制必不可少。

(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实施经济手段的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协调运用过程。例如,经济调节手段的实施过程,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具体化过程,它往往需要行政手段与其相配合。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充分的结合与密切协作,既可有效地保证国家对外贸经济的统一领导,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能保证微观个体的自主权,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在外贸运行失衡时,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往往比其它方法具有更为直接的效力,能迅速克服失调,恢复正常的贸易秩序,提高国家经济效益,保证对外经济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

(四)规范化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内在要求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有必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使之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国际社会接轨。

第二节 对外贸易经营管理

一、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

(一)对外贸易经营者

是指按《对外贸易法》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二)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含义

对外贸易经营资格,是我国企业对外洽谈并签定进出口贸易合同的资格。

企业在从事对外贸易经营前,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定程序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主管部门核准,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方可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

(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分类

1、外贸流通经营权

指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的权利,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2、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指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的权利,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四)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

1、实行审批许可制度

我国对对外贸易经营实行审批许可制度,即企业应具备一定资格条件,并经国务院

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许可,才能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事对外贸易活动。

2、实行对外贸易经营依法登记制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按照承诺,在3年过渡期内,在外贸经营权上与国际规则接轨,取消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审批制,实行对外贸易经营依法登记制,对所有的经济实体提供进出口贸易权。

二、对重要货物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

按照《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对部分货物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与指定经营管理。

(一)国营贸易管理

我国规定可以对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将某些特别重要的商品的进出口经营权划归国家确定的国营贸易企业,只有被允许的国营贸易企业可以从事这部分商品的经营活动,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的正常贸易秩序。

(二)指定经营管理

我国规定基于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的需要,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部分货物实行指定经营管理。国家对进出口指定经营管理的货物实行目录管理。即对少数关系国计民生以及国际市场垄断性强,价格敏感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录入目录,由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进行经营。

第三节 货物进出口管理

一、货物进出口管理概述

(一)货物进出口管理原则

实行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是中国《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货物进出口管理分类

《对外贸易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我国把货物进出口管理划分为禁止进出口货物、限制进出口货物、自由进出口货物、特殊进出口货物四类,分别进行管理。

1、限制或者禁止进出口货物

《对外贸易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基于下列原因,可以限制或者禁止有关货物的进口或者出口:

(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3)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4)国内供应短缺或者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

(5)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容量有限,需要限制出口的;

(6)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

(7)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

(8)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

(9)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

(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11)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

2、自由进出口货物

(1)自由进出口的货物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放开经营。

(2)属于自由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口不受限制。

(3)基于监测货物进出口情况的需要,对部分属于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3、特殊进出口货物

属于文物、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等货物,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有禁止进出口或者限制进出口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出口。

二、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

按照我国入世的承诺,将在2005年1月1日之前,全部取消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配额等非关税贸易措施,但在过渡期我国将在世贸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实施配额、许可证管理。

(一)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1、进出口许可证的含义

进出口货物许可证是国家管理货物出入境的法律凭证。

2、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含义、内容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指国家限制进出口目录项下的商品进出口,必须从国家指定的机关领取进出口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或出口。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对进出口经营权、经营范围、贸易国别、进出口货物品种、数量、技术等实行全面管理、有效监测。

3、进出口许可证管理体制

商务部是全国进出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规章制度,发布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目录和分级发证目录,设计、印制有关进出口许可证书和印章,监督、检查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处罚违规行为。

商务部授权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商务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为进出口许可证发证机构,在许可证局的统一管理下,负责授权范围内的发证工作。

4、进出口许可证的签发原则

(1)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2)实行“一关一证” 、“一批一证” 管理。

(3)必须讲求时效性。

(4)出口商品价格必须符合商会协调的出口价格

5、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

(1)进口

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按管理方法分为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和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

按照商品的类别可分为机电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重要工业品进口配额许可证

管理的商品、重要农产品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进口商品。

(2)出口

我国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大宗的、资源性的,国际市场垄断的和某些特殊的出口货物和国际市场容量有限,有配额限制和竞争激烈、价格比较敏感的出口货物。

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可分为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和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根据管理方法的差别和配额分配方法的不同,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可分为实行 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出口配额有偿使用、出口配额无偿招标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

(二)进出口货物配额管理

1、配额管理的含义

进出口货物配额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货物的进出口数量或金额直接加以限制的管理措施。

2、配额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外贸出口秩序的调整,控制重要物质和敏感商品的出口数量,并保证部分出口配额商品数量符合我国与它国签订的贸易协定的要求。

(2)有利于对进口商品及其数量的宏观控制,有效防止因盲目进口造成的对国内各项产业的严重冲击,保证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3)有利于减少和避免外汇的浪费使用,保证进口必要商品的用汇,维持国家合理的外汇储备。

3、进口货物配额管理

(1)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范围

列入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主要有三种:一是国家需适量进口以调节国内市场供应,但过量进口会严重损害国内相关工业发展的进口产品;二是直接影响进口商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口商品;三是危及国家外汇收支地位的进口商品。

(2)进口配额管理体制

实行配额管理的限制进口货物,由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经济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划分进行管理。

① 进口配额的发放

进口配额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7月31日前公布下一年度进口配额总量。进口配额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对年度配额总量进行调整,并在实施前21天予以公布。

② 进口配额的分配原则

进口配额管理部门分配配额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申请人的进口实绩;以往分配的配额是否得到充分使用;申请人的生产能力、经营规模、销售状况;新的进口经营者的申请状况;申请配额的数量情况等。

(3)进口配额管理分类

我国进口配额管理主要包括机电产品配额管理、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以及重要工业品进口配额管理、重要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

4、出口货物配额管理

(1)出口配额管理的商品范围

我国规定对有数量限制的限制出口货物,实行配额管理。

(2)出口配额管理分类

①主动配额管理

主动配额管理是指在输往国家或地区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针对具体国家或地区主动实施的数量限制。

主动配额管理的商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我国在国际市场或某一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出口商品,二是外国要求我国主动限制的出口商品,三是国外易进行市场干扰调查、反倾销立案的出口商品。

②被动配额管理

被动配额管理,是指由于进口国对某种商品的进口实行数量限制,并通过政府间贸易协定谈判,要求出口国控制出口数量,出口国因而对这类出口商品进行数量限制。

被动配额管理的商品主要包括两类,纺织品和其他商品。其中纺织品是最重要的被动配额管理商品。

(3)出口配额管理制度

如无特殊说明,出口配额管理即指出口主动配额管理。

①管理机构

实行配额管理的出口商品目录,由商务部制定、调整并公布。

②出口配额的分配

出口配额可以通过直接分配的方式分配,也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分配。

(4)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

①管理的商品范围及设限国家

纺织品被动配额指受进口国限制的棉、毛、化学纤维、丝麻及其他植物纤维纺织品及其制品的出口数量限额。

涉及中国的纺织品配额限制的国家(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欧盟成员国和土耳其。

②我国入世谈判中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承诺

在我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署的协议中,我国承诺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数量的年增长率不得超过7.5%(毛纺产品为6%),否则美国可以单方面采取提高关税、设置配额等保护性措施。

③纺织品配额管理制度

我国对设限国家纺织品配额实行分级管理。

商务部为纺织品配额的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与设限国家磋商、签订并执行有关多边贸易体制规则;制定纺织品配额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纺织品配额的分配;监督和指导纺织品出口证书签发及纺织品实际出口情况。

根据商务部的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八省会城市的地方外经贸管理部为所在地区纺织品配额的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本地区出口企业的配额分配和管理。

④纺织品配额的分配、上交和转让

纺织品配额采取招标、自主申领和业绩分配三种分配方式。

为提高配额整体使用率,给配额不足的企业提供获得配额的渠道,国家鼓励配额向真正有经营能力企业的流动,允许部分配额按规定的程序转让。

第四节 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的含义

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进出口商品,由法定商检机构依法对其品质、数量、规格,包装,安全、卫生、装运条件等进行检验的活动。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体制由三个层次组成:

1、国家商检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同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2、各地商检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各地设立商检机构,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各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

3、检验机构

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机构,即从事检验鉴定业务的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者外国检验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三)进出口商品检验原则

中国《商检法》对进出口商品检验原则做出了规定,即进出口商品检验应当根据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者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维护国家安全这五项原则进行。

(四)进出口商品检验分类

1、法定检验

对进出口商品划定一个必须进行检验的范围,对属于这个范围内的商品所实施的检验称为法定检验。

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家商检部门依据前述五项法定目标制定、调整、公布实施。凡是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属于必须实施检验的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

2、抽查检验

抽查检验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法定检验的商品以外的进出口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抽查检验。

抽查检验的组织实施原则是:国家商检部门对抽查检验实行统一管理,负责确定相应的商品种类加以实施;各地商检机构根据商检部门确定的抽查检验的商品种类,负责抽查检验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五)进出口商品检验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适用检验的用语,即为合格评定,是指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的程序。中国《商检法》第六条据此做出相应的规定:必须实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指确定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1、合格评定活动的含义

合格评定活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确定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是否满足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活动。

2合格评定活动评定程序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确定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是否满足国家技术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的程序,具体包括:抽样、检验和检查;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

(六)进出口商品检验依据

1、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2、国家商检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

(七)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制度

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通过出厂前的质量监管和检验制度,认证管理制度,验证管理制度,加施商检标志和封识制度,复验、复议、诉讼制度对进出口商品检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二、海关管理

(一)海关职能

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其基本职能是:进出关境监管,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二)海关体制

中国实行集中统一的、垂直的海关管理体制,即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向海关总署负责。

1、海关总署

国务院设立海关的最高管理机关,即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海关总署与全国的海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海关设置

海关设置分为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两个层级,直属海关直接由海关总署领导,隶属海关由直属海关领导。

(三)海关监管

1、海关监管的含义

海关监管是指海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实施报关登记、审核单证、查验放行、后续管理、查处违法的行政监督管理职能。

2、海关监管任务

(1)执行国家外贸管制法规,监督管理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合法进出境,保证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贯彻实施;

(2)加强海关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监控,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3)为海关征税、统计、稽查和查私及时提供原始单证、资料和线索。

3、监管对象与分类

(1)货物监管

一般贸易货物进出境监管,可分为进口与出口货物、许可证管理货物、应税货物、限制进出口货物、禁止进出口货物的监管。

特殊贸易货物进出境监管,包括加工贸易货物,保税货物,暂时进出口货物,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的监管。

(2)物品监管

进出境物品通常是非贸易性物品。携带、邮寄国家限制进出境物品、应税物品的,

应当向海关申报,接受海关查验。

(3)运输工具监管

进出境运输工具必须向海关申报,并接受海关检查。

4、监管程序

(1)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的监管程序为:申报、查验、征税、签印放行。

(2)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程序为:如实申报、交验单证、接受监督检查。

(三)海关征税

1、关税稽征制度

(1)征税对象

根据《海关法》规定,海关征收关税的对象是准许进出口的货物和进出境物品。(2)征税机关

海关是关税的法定征收机关,海关征收关税应当依法进行。

(3)纳税义务人

《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4)税则税率

中国进口税则分设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和普通税率4个栏目。最惠国税率适用原产于与中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世贸组织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协定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中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有关缔约方的进口货物;特惠税率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普通税率适用原产于上述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

2、完税价格制度

(1)完税价格的含义

完税价格是由海关审核确定的,用以计算应税商品税款的货物物品价格,是海关征税的基础。

(2)完税价格的依据

《海关法》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

①成交价格

成交价格是指一般贸易项下进出口货物的买方为购买该项货物,向卖方实际支付的价格。作为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基础的成交价格,必须是由海关审定认可的成交价格。

②海关估价

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

3、商品归类制度

商品归类是指海关按照《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既定的原则和方法将进出境商品准确地归入某一商品编号(在关税税则中即为税号),以确定该商品进出境应当适用的税率、贸易管制及其他进出口管理政策;同时,海关可以据此编制海关统计。

4、关税减免制度

《海关法》规定,关税减免包括法定减免税、特定减免税和临时减免税。

(四)查辑走私

1、走私的定义

走私是指逃避海关监管,进行非法的进出境活动,偷逃关税,非法牟取暴利,扰乱

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中国查缉走私体制

(1)设立专门侦查走私犯罪的公安机构

国家在海关总署设立专门侦查走私犯罪的公安机构,配备专职缉私警察,负责对其管辖的走私犯罪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

(2)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

国家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海关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查缉走私工作。

(五)编制海关统计

海关统计是指海关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进出境的货物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的活动。编制海关统计,是海关的基本职能之一。

三、外汇管理

(一)外汇管理的含义

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管理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

(二)外汇管理内容

外汇管理内容具体可分为:经常项目管理、资本项目管理、储备项目管理、汇率管理、外汇市场管理等。

(三)贸易外汇管理原则

中国对经常项目管理的原则是,放松对经常项目的管制,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因此,具体到贸易外汇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境内机构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必须调回境内,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外汇擅自存放在境外。

2、对贸易项下外汇支付不予限制,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用汇可以按照市场汇率凭相应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用人民币向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上对外支付。

3、实行以事后监管为主的真实性审核,通过对银行付汇数据和进口报关到货数据的核对审核进口付汇的贸易真实性;以出口收汇核销单为依据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真实性进行事后核查。

(四)贸易外汇管理制度

1、银行结汇制度

中国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贸易外汇收入实施银行结汇制度,即境内机构贸易项下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准许保留的外汇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外汇账户外,都必须及时调回境内,按市场汇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2、银行售付汇制度

中国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贸易外汇支出实施银行售付汇制度。

(1)售汇制度

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并根据交易行为发生之日的人民币汇率收取等值人民币的行为。

(2)付汇制度

付汇是指经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根据有关售汇以及付汇的管理规定,审核用汇单位提供的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后,从其外汇帐户中或将其购买的外汇向

境外支付的行为。

3、出口收汇核销制度

出口收汇核销制度是指货物出口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收汇进行核销。这是一种以出口货物价值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外汇收回国内的事后管理措施,可以监督企业在货物出口后及时、足额地收回货款。

4、进口付汇核销制度

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是指进口货款付出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到货进行核销。

5、贸易外汇账户管理制度

根据《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对暂不结汇和无需结汇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开立外汇账户,实行账户管理,以达到对不结汇外汇收人的监管。

本章重要概念

外贸行政管理手段

对外贸易经营资格

国营贸易管理

制定经营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配额管理

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

海关监管

银行结售汇制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管理为什么要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2、中国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和特点是什么?

3、明确禁止和限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范围。

4、我国对限制进出口和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分别采取了何种管理措施?

5、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范围是什么?

6、明确进出口配额管理的分类。

7、明确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分类、内容和依据。

8、明确海关监管的对象与分类。

9、从2002年起中国进口税则发生了何种变化?

10、何为完税价格制度和商品归类制度?

11、中国外汇管理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1、邹方正,《开放条件下的数量限制贸易政策》,民族出版社,2002年。

2、范开石,《WTO与国际贸易惯例实用手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卷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 A.西方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C.港、澳地区 D.俄罗斯、东欧国家 2. 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比较差异 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3.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4.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 A.轻纺产品 B.机电产品 C.石油 D.农副产品 5.当今国际贸易中对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认证最具权威性的标准是()。 A.《ISO14000系列标准》 B.《CAC标准》 C.《CEN标准》 D.《ISO9000系列标准》6.我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7.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A.企业与职工个人所得税 B.进口关税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与消费税 D.进口关税与增值税 8.进出口商品价格是指()。 A.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B.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价格 C.进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 D.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价格之差 9.下列不属于我国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的是()。 A.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B.符合国别地区政策 C.要体现销售意图 D.低价倾销,占领市场 10.《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11.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并被写入()。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D.中共十四大报告12.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B.建立经济特区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陆地边境城镇1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 A.“六五”计划末 B.“七五”计划末C.“八五”计划末 D.“九五”计划末14.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2)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贸易顺差对贸易有什么影响? 不是越多越好, 影响:1、外汇储备增加,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3.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4.拉动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同时增大,5.贸易摩擦加剧。总之,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原因: 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 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 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6、国内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7、大量外资企业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安排生产解决办法: 减少顺差关键在改变“三低”现状:即改变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价格低的现状。其他措施:(1)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2)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3)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 (5)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讨论: 你认为广西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如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的贸易结构有什么影响? 核心要点:1,广西处于贸易顺差,初期初级产品占主导位置,但是目前正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2,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就业、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等等。 3,加工贸易在中国的状况?加工贸易的作用? 状况:略 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 3.优化出口结构 4.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5.扩大了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 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 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 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 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 (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 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 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 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 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 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 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 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八五”计划——(1991-1995)机电产品在各类商品贸易中增长最快,成为贸易额最大的一类商品。 “九五”计划——(1996-2000)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更快。这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例】 “十五”计划——(2001-2005)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 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内容: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由以数量增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 有品牌的商品出口。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内容: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

期末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对外贸易制度的性质是由它所依附的()的性质所决定。 A 社会经济制度 B 社会政治制度 C 社会民主制度 D 社会法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 B.没收 C.改造 D.限制 3、我国对外开放是向()开放。 A.发达国家 B.所有国家和地区 C.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1991年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7、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 A、农产品 B、矿产品 C、机电产品 D、纺织品 8、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 A、多元化 B、集中化 C、细分化 D、平衡化 9、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原苏联引进的技术有()。 A.200多项 B.300多项 C.156项 D.84项 10、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的方式的是()

A、商品出口 B、许可证贸易 C、直接投资 D、工程承包 11、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于什么时候()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2、中美是什么时候建交的() A、1972年 B 、1973年 C、1974年 D、1979年 13、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 A、对外贸易垄断制 B、自由贸易制度 C、保护贸易制度 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14、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 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 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 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 15、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A、所得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 D、消费税与关税 16、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分配。 A、行政 B、招标 C、计划 D、平均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A、1994年7月1日 B、1994年5月12日 C、1992年7月1日 D、1992年5月12日 18、中国的外汇管理() A、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 B、对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C、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D、最终目标是实现外汇收入结汇制,银行售汇制 19、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是适应()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起来 的

(完整版)国际贸易实务第七章运输单据样单课后答案

第八章运输单据 一、回答并分析下列条款: 某银行在审核单据时发现提单上有如下批注: Shippers load、count and seal,Carriers not responsible for quality, quantity, packing, condition and/or nature of goods。 问:这是否构成不清洁提单? 二、依照所附海运提单(附表1),回答下列问题: (1)该提单应由谁首先背书? (2)作为收货人的代理人,你如何知道找谁提货? (3)收货人提货时应交出几份提单? (4)收货人提货时是否应交出海运单? (5)卸货港是哪里? (6)谁是承运人? (7)该提单下有几个集装箱? (8)XYZ Co,Ltd是否一定是收货人? (9)提单是否一定要经过XYZ Co, Ltd背书 (10)该提单由谁签署? 一.回答问题 这不是不清洁提单。所谓不清洁提单是指承运人在提单上加注有货物及包装状况不良或存在缺陷的批注的提单。例如:“被雨淋湿”、“三箱玷污”等类似批注。而shipper’s load count and seal是集装箱整箱货条件下表明货主装箱,计数和封箱,后面内容表示承运人对商品的质量、数量和包装状况不负责任。 二.根据提单回答问题 (1)SHANGHAI KNITWEAR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2)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3)三份; (4)否;因为这是一张海运提单 (5)横滨; (6)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 (7)2×20’(两个) (8)不一定; (9)否;其不一定是收货人 (10)泛成国际货运。 三、实务操作题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中文)2015

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英文名称:Foreign Trade of China 一、课程简介 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伙伴、贸易方式等角度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和国际地位;梳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法律制度、关税收取和海关管理规则;运用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增强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格局、政策、法律制度及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并运用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增强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以及对外贸易方式。 2.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3.新常态下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习基本概念、了解中国外贸发展基本现状 重点、难点: 1. 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对外贸易方式 2.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3.新常态下外贸发展特点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课:中国如何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过度 (二)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学时(课堂讲授2学时) 主要内容: 1.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2.贸易理论对中国的应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期各理论的主要观点

重点、难点: 1.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在中国的应用 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3.比较利益陷阱 其它教学环节:无 (三)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学时(课堂讲授3学时+课程实践1学时) 主要内容: 1.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大经贸战略 2.中国自贸区战略 3. 世界区域贸易合作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和区域合作发展概况,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期国内外区域合作现状,了解TPP、上海自贸区 重点、难点: 1. 对外贸易战略: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混合发展战略、大经贸战略 2. TPP、RECP 3. 上海自贸区 其它教学环节:讨论课: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贸发展的意义 (四)第三章:中国的关税政策学时(课堂讲授6学时) 主要内容: 1.中国海关进出口税种类 2.税费的计算和征收 3. 原产地规制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和税费的计算,并对教材中列出的习题进行复习和思考。 课前学习要求:课前预期原产地规制的来源和发展 重点、难点: 1. 海关税则 2. 原产地规则 3. 海关估价 其它教学环节:无 (五)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程实践2学时) 主要内容: 1.外贸法的法律渊源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英 101 姓名:焦兰兰 学号: 109134004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摘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经历这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渐发展强大的过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正是见证 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有力依据。 【关键字】:中国度外贸易管理体系 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是隶属于对外贸易体制的一部分,对外贸易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使其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然对外贸易管理体系也随之相应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大约经历了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入世、入世以来的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个阶段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都有其相应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然期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就依次来详细介绍。 1、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建设 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始于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统制,自此开

始了新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但由于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等国际环境和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政治经济国情,确立的是高度垄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改造后,中国建立起了由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个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实行命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对外的决定》和《关于贸易外汇体制的决定》进一步丰富了对外贸易体制的构架。在此构架下,国家对外贸易管理部门直接下设十几个附属机构即对外贸易专业公司专门从事国家安排的对外贸易活动。这确定了对外贸易政企不分的体制基础,当然也就实行一种国家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方式,外贸公司按照国家计划从事进出口的盈亏由国家财政平衡。 从对外贸易管理方式来看,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成为国家管理和控制对外贸易管理主要手段,对外贸易所有环节包括产品收购、产品出口、产品进口、产品调拨、外汇收支都被纳入指令性几乎范畴。这种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一直运行至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宏观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对外贸易获得的指导、调控和监督,保证对外贸易任务的完成;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增强对外竞争力,铜外国经济压力进行有力斗争,捍卫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有利于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专利进行。但是这种对外贸易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其弊端日益突出,主要便现在:高度垄断扼杀了竞争机制的形成;企业缺少自主经营机制;地方没有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国家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对外贸易体制和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开放至入世前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建设 在经历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初期探索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并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口号,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电大作业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形成性考核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量 2.专门贸易体系: 二、判断 ()1、我国的对外贸易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2、对外开放的最根本内容是引进外资。 ()3、旧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和等价交换。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5、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6、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从价值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经贸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中的“绝对差异”是指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国际贸易模型中,两国中有一国两种商品的国内价值均绝对低于国际价值 ()8、无论是存在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必须同时进行进出口双向循环一国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9、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实现对外事物形态的转换,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要素比例要求,实现高水平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0、按照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如果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则必是因为其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不是按企业管理形式分类的外贸企业?() A、总经理负责制 B、书记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C、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D、生产企业经理负责制 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对象国分类的国外对华贸易摩擦?() A、隐蔽性贸易摩擦 B、制度性贸易摩擦 C、遏制型贸易摩擦 D、连琐反应性贸易摩擦 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商业信用?() A、出口商对进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B、保险公司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C、进口商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D、经纪人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 4、下列哪一个不是我国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依据?() A、根据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管理对外贸易活动 B、依照国际惯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国际经贸协议要求,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控 C、依据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利益需要,调控对外贸易活动 D、依据我国外交政策,调控对外贸易活动 5、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外汇收入结汇制内容?() A、结汇范围 B、出口贸易外汇收入的结汇 C、出口收汇核销规定 D、出口分红 四、简答题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2.服务贸易的特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大纲(2004—2005学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考试大纲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 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以下是大家在备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知识点,但请大家在复习时不能只关注这些知识点,应该尽可能理解教材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否则做题时会感到模棱两可,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同时,这些知识点可能无法直接从课件中找到答案和全部解释,需要大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总结和概括。涉及题目本身的具体问题,请通过答疑信箱向本课答疑教师提出。 第一章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对外贸易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点 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所处的客观地位。 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辅助地位的原因。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三、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第二章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国际分工理论 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简要分析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利用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应坚持的原则。 3、用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理论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二、国际价值理论 1、国际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2、简要分析在怎样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双方才能实现互利。 3、用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理论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从实物形态上论证我国发展对外经贸的必要性 1、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含义。 2、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论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第三章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对外开放的内涵 1、对外开放政策的含义。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加入WTO、以及现在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谈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体系。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对外贸易保护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 1949-1978年,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具体来说,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规定,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1957年对私营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干扰和冲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总体上,进出口贸易仍然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继续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进行。(当时最大的外贸公司是华润公司,它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以及东南亚的总代理,成为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的第一架桥梁。上世纪70年代,华润公司的对港贸易总额高达700亿港元。)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倡导贸易自由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了商品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这样加上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与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政策相比较,这一阶段的贸易政策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的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此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为国家统治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试卷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对外贸易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一次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的是( C )。A. B. C. D.周恩来 2、我国在哪个计划中提出了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容的出口商品战略( B )。A.“六五”计划 B.“七五”计划 C.“八五”计划 D.“九五”计划 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体是( A )。 A.公有制 B.私有制 C.公有制、私有制并存 D.多种所有制 4、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 B)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5、(A)位于服务贸易立法的最高层次。 A.《外贸法》 B.《服务贸易总协定》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中国人民银行法》 6、从1979~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关税政策是( B)。 A.全面保护关税 B.由“全面保护”向“有区别的保护”转变C.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相结合1992年以后 D.适度保护关税1985年实行的7、出口退税适用的货物必须是( C ) A.营业税征收围的货物 B.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 C.贸易性的出口货物 D.理论上做出口销售的产品 8、法制社会行政管理的在要( A ) A.政府依法行政 B.行政管理符合国际规外部约束 C.行政管理具有公开性 CD 公平、高效的必要条件 D.行政管理具有稳定性 9、我国进口许可证的归口管理部门是( C ) A.外交部 B.财政部 C.商务部 D.财经委员会 10、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必须讲求(A) A.时效性 B.规性 C.谨慎性 D.统一性 11、专利权与( A )合称工业产权。 A.商标专用权 B.专有技术 C.商业秘密 D.技术服务 12、近年来,在我国引进技术的各类企业中,引进额最多的一类企业是( D )。A.集体企业 B.国有企业 C.民营企业 D.外资企业 13、世界组织第一个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性文件是(A)。 A.《服务贸易总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对外经贸大学黄晓玲 第四讲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教学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在了解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特点及历史性作用的基础上,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成效,并进一步掌握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体 制改革的成果与方向。 教学内容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二、改革开放与对外贸易体制的关系 三、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进程与效果 四、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一节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对外贸易体制概述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含义——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 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二)对外贸易体制的性质

外贸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使其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特征 (一)单一的公有制 1956年,我国在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后,就确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国营外贸公司集中经营的对外贸易经营体制,对外贸易领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完全的公有制。(二)实行对外贸易统制 对外贸易统制集中表现在: 1、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经营——对外贸易统制政策的贯彻主要表现在对经营主体的严格限制方面。 2、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体制是传统对外贸易体制的轴心。 (三)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各外贸进出口公司经营活动全部由计划调节,由此发生的全部盈利或亏损也全部由国家财政平衡。 (四)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我国的贸易保护是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重的多重贸易保护。平均关税水平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非关税壁垒方面是以强有力的直接行政干预为特征的。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题13

一、选择题(前.10..道题为单项选择 ......,每题2分,少选、多 .......,每题1分。后.5.题为多项选择 选或选错皆不得分。本大题共20分。) 1. 以下()不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 A.“垂直分工型”的国际贸易趋于相对萎缩 B.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型”的国际贸易则迅速扩大 C.对外贸易以“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的方式为主 D.“产业内贸易”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国际贸易领域 2.目前,中国进出口关税主要采取()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入“加速转型”时期(即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 主要地位)是在() A.1950-1957年 B.1958-1977年 C.1978-1988年 D.1988-1995年 4. 比较利益学说的科学基石是() A.劳动价值论 B.绝对成本论 C.机会成本论 D.国际大循环理论 5.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成本 B.供求关系 C.竞争机制 D.贸易政策

6.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称为( )。 A.绝对差异 B.比较差异 C.国别价格差异 D.国别价值差异 7.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是() A.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B.劳动生产率较低 C.资本要素稀缺 D.生产设备落后 8.欧盟对华贸易摩擦多数起因于() A.技术性贸易摩擦 B.制度性贸易摩擦 C.遏制型贸易摩擦 D.连锁反应性贸易摩擦 9.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实施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D.《海关法》 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实现货物贸易总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的战略目标。 A.2.0 万 B.2.1 万 C.2.2 万 D.2.3 万 1. 凯恩斯的“叹收法”(absorption approach)公式:Y=C+I+G+(X-M),其中(X-M)表示的是()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大纲

中国对外贸易考试大纲 2013—2014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1.名词解释: 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 自由结汇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条件 产业内贸易 自由贸易区 最惠国待遇原则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售汇 结汇 工业化 霍夫曼系数 要素禀赋 贸易地是方向 规模经济 技术外溢 对外贸易体制 经济调控手段 二、主观题 以质取胜的战略内涵及战略意义 以质取胜战略的战略措施 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战略措施 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略的内涵 出口导向及进口替代战略的政策措施 评价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 自由贸易区与WTO的关系 比较成本理论与绝对成理论的基本观点 比较成本理论与绝对成本理论的区别 H—O理论贸易方式 技术差距理论的内容 技术差距理论的动态图 技术差距理论的评价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五个时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各个阶段要素密集型与贸易方向的变换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启示 重叠需求理论的理论内容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内容 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差异产品的分类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钻型模型体系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技术进步对对外贸易的作用 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外贸易对工作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经营管理特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承诺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外贸政策经历了哪些主要的改革和完善国际上对外贸易改革的路径与次序: 中国对外贸易法律的国内法渊源与国际法渊源 中国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 维护外贸秩序的立法: 进口商品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增值税与消费税) 出口退税制度的涵义、意义与作用 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汇率对进出口贸易有效应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含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1.(D)是消除成员国在贸易及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障碍,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和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一体化方式。P59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D.经济一体化 2. 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B)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P165 A.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 C.互惠互利原则 D.透明度原则 3.甲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乙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 A.甲国出口手表和自行车 B.乙国进口手表和自行车 C.甲国出口手表,乙国出口自行车 D.甲国出口自行车,乙国出口手表 4.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B)。 A.垂直经济一体化 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 D.全盘经济一体化 5..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缔约国对方的特权、优惠及豁免待遇,应与缔约方给予( D )。 A.任何第三国的待遇相同 B.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C.第三国或本国的公民、企业的待遇相同 D.其参加的关税同盟的其他成员国的待遇相同 6.( B )认为,国家间收入的相似性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高。P45 A.技术差距理论B.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7.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贸易条件为( C )。 A.36 B.50 C.58.3 D.171.4 8.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分为( A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A.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B.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C.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制 D.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9. 外贸企业实施( D ),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外贸公司与外贸生产企业、供货基地之间存在的相互分离、信息隔绝状态,为寻求更为合理的外贸生产、营销组织形式而实行的战略。P111-124 A. “实业化”战略 B. “集团化”战略 C. “国际化”战略 D. “股份化”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复习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试复习题 本复习题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名词解释;单、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 2、国际价值; 5、非歧视原则、“绿箱”措施; 7、进出口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体系; 8、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9、经济调节手段、浮动汇率制度、进出口信贷、关税配额管理; 12、“以质取胜”战略 二、单、多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4、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利用外资 5、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 A、科技兴贸战略 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走出去战略 6、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服务出口 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 D、对外劳务合作 8、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发展后劲,我国应大力发展的出口产品是()。 A、创汇农产品 B、矿产品 C、高科技产品 D、轻纺产品 10、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年提出实施()。 A、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B、大经贸战略 C、科技兴贸战略 D、走出去战略 12、《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15、被世贸组织视为透明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是()。 A、价格 B、关税 C、配额 D、汇率 18、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 A、所得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 D、消费税与关税 20、我国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的首要原则是()。 A、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 B、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C、结合购销意图作价 D、根据商品生产成本作价 (二)多项选择题 5、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有()。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完整word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对外贸易量:即提出了价格变动因素的贸易统计值。以固定年份危机起计算的进口货出口价格指数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当年按不变价格得出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2.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国际租赁贸易:在技术及设备贸易中,租赁公司支付价款以后再与进口方签订租赁协议,进口方分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合同完成以后获得设备的所有权。4.BOT:建设-经营-转让。建设某个项目,并在项目竣工后经营一定时期,期限届满将该项目转让给东道国。 二、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3)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出现; 4)国家的形成。 2.服务贸易的特点。 1)交易基础是建立在服务生产与交易发生的方式和地点的基础上。 2)服务于服务贸易主体的不可分离性。 3)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 4)通过国内立法来监管。 3.简述中国与GATT及WTO的渊源。 1)1947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关 贸总协定的原始缔约国之一。 2)1950年台湾当局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但我们未作反应。预示中国中 断了与其的关系。 3)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复关但未通过。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4)1996年中国提出入世。 5)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成为第143个成员方。 4.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形式。 1)产品移动壁垒。 2)资本移动壁垒。 3)人员移动壁垒。 4)信息移动壁垒 5)经营权限的限制。 三、论述(12分) 论述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并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弥补资金不足,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四、材料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回答问题) 1.分析反倾销的基本内涵(4分)

国际贸易概论B卷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浏阳校区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国际贸易概论 考试试卷 试卷类型:B 考试时量: 90 分钟 拟题人 梁青海 审题人 葛花 适用班级: 大专47、54、56班 注意: 1、本试卷仅为试题本。 2、题目应在相应的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本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题,1×20=20分) 1、一国在同类产品上,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 )。 A 、贸易顺差 B 、净出口 C 、贸易逆差 D 、净进口 2、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上层建筑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资本移动 3、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是( )国际分工。 A、水平型 B、垂直型 C、混合型 D、交叉型 4、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比例关系是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观点是( )的观点。 A、绝对成本说 B、比较成本说 C、赫—俄的要素比例说 D、以上都不是 5、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 )的产品。 A 、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B 、两优取轻,两劣取重 C 、具有优势条件工业所生产 D 、具有劣势条件工业所生产 6、某国对进口手表征收从价税15%,加征每只15美元的从量税,这是( )。 A 、从量税 B 、从价税 C 、混合税 D 、选择税 7、投资者不直接参与投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投资方式叫( )。 A 、长期投资 B 、对外直接投资 C 、对外间接投资 D 、私人投资 8、反倾销税的征收不得超过( )。 A 、倾销差额 B 、正常关税 C 、补贴数额 D 、最惠国税 9、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 )。 A 、又称二栏税则 B 、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 C 、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 D 、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 10、日本以我国发生SARS 疫情为由禁止从我国进口鸡肉,日本的行为属于非关税壁垒 中的( )。 ¦ ¦ ¦ ¦ ¦ 专¦ 业¦ :¦ ¦ ¦ ¦ ¦ ¦ 年¦ 级¦ 及¦ 班¦ 级¦ :¦ ¦ ¦ ¦ ¦ ¦ 学¦ 号¦ :¦ ¦ ¦ ¦ ¦ 姓¦ 名¦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