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说课稿精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说课稿精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说课稿精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千人糕》说课稿精选

1. 《千人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千人糕》。本学期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大体围绕“春光”“爱心”“传统文化”“童话“哲理”“科技”“故事”“历史”等主题编排。而《千人糕》就是属于“爱心篇”的第二课,课文借父亲给孩子介绍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说学情

通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一定量的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读书、写字等习惯的养成有待于加强和培养,学习兴趣有待于引导、激发。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我分三部分来说,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目标:能够口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情感价值目标: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四、说重、难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生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而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制作过程的不易,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说教法

本文故事性强,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故事情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孩子与爸爸进行对话,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说学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朗读部分学生通过播放多媒体来学习朗读方法,在学习制作“千人糕”的过程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七、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抓气球游戏中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达到巩固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的方式吸引学生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并进入这节课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爸爸与孩子的对话,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鼓励、表扬等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想。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语文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最后,以播放儿童歌曲的方式结束本节课,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是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是以“千人糕”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材料、制作方法为主线,最后点明中心:“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打到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 《千人糕》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千人糕》,它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我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千人糕》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匹出色的马》同属于第二单元。这个单元都以"关爱"为主题,这是一组用爱心串出来的课文。不要说雷锋叔叔那样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典范,就是那用一节树枝给予孩子鼓励的父亲,也同样有着一颗真诚而平和的爱心,有爱才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千人糕》一文以父子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任何一样

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社会更美好的道理。

二、目标: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语文课堂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2、默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知道一块小小的米糕来之不易;

3、能结合生活实际,如衣服、文具,仿照课文说说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重点:默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三、教学方法: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此,我选择了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在感悟文章的主旨,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明白许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学法:结合本课蕴含深刻道理的特点,我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用默读法、复述法、讨论法来把握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学习本课,既要让学生领悟这些道理,又要借助插图,复述"千人糕"的制作工程,这也是对文章的进一步内化,本课我打算安排谈话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借助插图练说、拓展感悟主题、课堂小结

5个教学环节:第一步:谈话导入。课的开始谈话,让学生自由说吃过的糕点,提问质疑引入课堂。第二步:感知课文。通过听课文朗读,提出问题,课文是谁和谁的对话,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步:借助插图练说。借助课文的两幅插图,观察图画上的事物、人物,通过课

件理解米糕的制作过程,从看图到看文字,找出讲述图画内容的句子。最后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体现了"学表达"的语言运用要求,需要学生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

第四步:拓展感悟主题。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仿照课文进行说话,感悟课文的主题,让学生明白不仅是千人糕还是生活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供我们食用和使用。

第五步:课堂小结。《千人糕》这个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经常吃到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理:每一样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劳动,享用时,应该对劳动者心生感激之情。延伸到国学诵读,特别是已学过的《悯农》,理解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护劳动成果。

五、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