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式综合练习1

数与式综合练习1
数与式综合练习1

专题一:数与式

(命题范围:实数、整式: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

A 、5

B 、0

C 、7

D 、5

14 2、如果a 与-2互为倒数,那么a 是( )

A 、-2

B 、-2

1 C 、2

1 D 、2

3、9的算术平方根是 ( )

A 、-3

B 、3

C 、± 3

D 、81

4、在比例尺为1:40000的工程示意图上,将于2005年9月1日正式通车的南京地铁一号线(奥 体中心至迈皋桥段)的长度约为54.3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

A 、0.2172km

B 、2.172km

C 、21.72km

D 、217.2km

5、苏州红十字会统计,2004年苏州是无偿鲜血者总量为12.4万人次,已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12.4万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是 ( )

A .1.24×104

B .1.24×105

C .1.24×106

D .12.4×104

6、比较4

1

,31,21--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 ) A 、413121<-<-

B 、314121-<<-

C 、213141-<-<

D 、4

12131<-<- 7、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 A .632=

? B .

2

2

2

1=

C .252322=+

D .32)32(2

-=

-

8、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b

a b a =*,如3*2=32

=9,则2

1

*3=(

A 、81

B 、8

C 、61

D 、23

A .228=÷

B .652332=+

C .6)6(2

-=- D .652535=?

10、要使k k -=333

)3-(,k 的取值为 ( )

A 、k≤3

B 、k≥3

C 、0≤k≤3

D 、一切实数

11、我们定义a b c d ad bc =-,例如23

45

=2×5-3×4=10-12=-2.若x 、y 均为整数,且满足1<

14

x

y <3,则x y +的值是_________. 12、刘谦的魔术表演风靡全国,小明也学起了刘谦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b ,a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 2+b -1,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32

+(-2)-1=6.现将实数对(-2,-3)放入其中,得到实数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

10

在两个连续整数a 和b 之间,a<

10

14、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 根.

15、如图正方形是由k 个相同的矩形组成,上下各有2个水平放置的矩形,中间竖放若干个矩形则k= 16、在算式1-︱-2口3︱中的口里,填入运算符号 ,使得算式的值最小(填+,-,×,÷). 17、图1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结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2;再分别连结图2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3,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个数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⑴ 将下表填写完整:

⑵ 在第n 个图形中有__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 的式子表示).

18、观察下列等式:

1条

2条

3条

10122=-,31222=-,52322=-,7342

2=-,……请用含自然数n 的等式表示这种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 的值为-2,则给出的值为 .

20、分解因式:x 3y 2

-4x =______.

21、多项式9x 2

+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___(填上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22、观察下列计算:

211211-=? 3121321-=? 4

131431-=? 51

41541-=? … … 从计算结果中找规律,利用规律计算+?+?+?+?541431321211…=?+2010

20091 。 三、解答题(共90分) 23、(9分)计算-(-51)2+)(-22

-∣9

4251-∣+38-

24、(9分)若1-a +(ab -2)2

=0,求

)

2009)(2009(1

....)1)(1(11+++++++b a b a ab .

25、(10分)一跳蚤在一直线上从O 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落点处离O 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

26、(8分)已知互为相反数,求a ,b 的值.

27、(12分)化简(1-a a -122-a )÷(1-1

+a a

28、(12分)计算:12+3

21--(2+3)0

.

A B 0

b

O B 0b

O (A)B 0

b

B b

O 29、(14分)⑴阅读下面材料:

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AB|=|OB|=|b|=|a -b|;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 AB |=|OB|-|OA|=|b|-|a|=b -a =| a -b |;

(图1)

(图2)

②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 -(-a)=|a -b|;

(图3)

③如图4,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 +(-6)=|a -b|.

(图4)

综上,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a -b|. ⑵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如果|AB|=2,那么x 为_______. ③当代数式|x +1|+|x -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8、(10分)自己动手可以求出2234+,223344+,22333444+,223333

4444+,…,仔细观察上面几道题的计算结果,试猜想2

3

20032

4

2003333444

个个+ = .

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练习题(含答案)1

高中历史水平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秦朝开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清 3.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汉 C.宋朝 D.元朝 4.西汉时期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是 A.设尚书令、侍中 B.废除丞相 C.设立中书省 D.实行科举制 5.以下是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6.1915年陈独秀发起了提倡民主科学的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 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8.下图是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毛泽东在1927年 A.发动南昌起义 B.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 C.参加遵义会议 D.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0.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

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战役是①辽沈战役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表现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度时期总路线公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2.1937年国共两党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革命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 13.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哪位人物当政期间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查士丁尼 14.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大宪章》 D.《独立宣言》 15.保留了浓厚封建专制残余的法律文件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权利法案》 16.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C.苏联的解体 D.德国的分裂 17.华约和北约的相似之处在于 A.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C.地区性军事集团 D.地区性经济集团 18.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光复会 B.国民党 C.同盟会 D.中华革命党 19.1912年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宪法》 20.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第一次历史巨变的是 A.洪秀全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21.西欧国家在1967年成立的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欧洲共同体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22.《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语言期末试卷A12_13_1(含答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1学期 《 C 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 卷) (本试卷适用班级:2012级软件外包服务专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C 语言中最简单的数据类型包括( ) A )整型、实型、逻辑型 B )整型、实型、字符型 C )整型、字符型、逻辑型 D )字符型、实型、逻辑型 2、以下关于C 语言程序执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 语言执行的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C 语言程序的执行是从第一个函数开始,到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C 语言程序的执行是从第一个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D)C 语言程序的执行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到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3、C 语言中的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 ) A )必须为字母 B )必须为下划线 C )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D )可以是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中任一字符 4、下列可用于C 语言用户标识符的一组是( ) A )void, define, WORD B )a3_b3, _123,Car C )For, -abc, IF Case D )2a, DO, sizeof 5、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C 语言源程序经编译后生成后缀名为.obj 的目标程序( ) B)C 语言程序经过编译、连接等步骤之后才形成一个真正可以执行的二进制机器指令文件 C)用C 语言编写的程序被称为源程序,它以ASCII 代码的形式存放在一个文本文件中 D)C 语言每条可执行与非执行语句最终都将被转换成二进制机器指令 6、在C 语言中,char 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 ) A )补码 B )反码 C )原码 D )ASCII 码 7、C 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 A )% B )/ C )= D )<= 8、设有定义char a,b;若通过a&b 运算保留a 的第3位和第6位的值,则b 的二进制数应是( ). A) 00100100 B) 11011011 C) 00010010 D) 01110010 命题人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黄国军 应得分 30 20 24 10 16 100 实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 ------- --------------- --装- --------------------- ----------- ---订- ------------------------ -----------线- ------ ------------------ ----------- 教学 学院 :__ __ __ __ __ _ 年级: __ __ __ __ __ __ 专业班 级:_ __ __ __ __ __ _ 姓 名:__ __ __ __ __ __ __ 学号 :_ _ _ __ __ __ __ __ _ -------------------------------密-----------------------------------------封--------------------------------线----------------------------------------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测试题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如果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那么(A U )B 等于( ) (A){}5 (B) { }8,7,6,5,4,3,1 (C) {}8,2 (D) {}7,3,1 2、如果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 (A )(M ∩P )∩S ; (B )(M ∩P )∪S ; (C )(M ∩P )∩(C U S ) (D )(M ∩P )∪(C U S ) 3、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那么集合M N 为( ) A 、3,1x y ==- B 、(3,1)- C 、{3,1}- D 、{(3,1)}- 4. 2{4,21,}A a a =--,B={5,1,9},a a --且{9}A B ?=,则a 的值是 ( ) A. 3a = B. 3a =- C. 3a =± D. 53a a ==±或 5.若集合2{440,}A x kx x x R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 的值为 ( ) B. 1 C. 0或1 D. 1k < 6. 集合2{4,,}A y y x x N y N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 A. 9 B. 8 C. 7 D. 6 7. 符号{}a ?≠{,,}P a b c ?的集合P 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5 8. 已知2{1,},{1,}M y y x x R P x x a a R ==-∈==-∈,则集合M 与P 的关系是( ) A. M=P B. P R ∈ C . M ?≠P D. M ?≠P 9. 设U 为全集,集合A 、B 、C 满足条件A B A C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A B A C ?=? B.B C = C. ()()U U A C B A C C ?=? D. ()()U U C A B C A C ?=?

高中历史必修1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水平测试必修一综合检测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秦朝开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王位世袭制 2.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 A.秦朝 B.西汉 C. 唐朝 D. 明清 3.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A. 西汉 B. 东汉 C. 宋朝 D. 元朝 4.西汉时期削弱相权的主要措施是 A. 设尚书令、侍中 B. 废除丞相 C. 设立中书省 D. 实行科举制 5.以下是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是 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 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 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6.1915年陈独秀发起了提倡民主科学的 A. 维新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7.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 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8.下图是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

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毛泽东在1927年 A.发动南昌起义 B.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 C.参加遵义会议 D.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0.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打趣的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战役是①辽沈战役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表现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度时期总路线公布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2.1937年国共两党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革命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爱国统一战线 13.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是在哪位人物当政期间 A.梭伦 B. 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查士丁尼 14.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大宪章》 D.《独立宣言》 15.保留了浓厚封建专制残余的法律文件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权利法案》

C语言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C 语言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结构。 A、循环 B、递归 C、转移 D、嵌套 2. 下列标识符中,合法的是_______ 。 A) unsigned B) 5ab C) INT# D)_num2 3. 若float x ;x = 10/4 ;x的值是。 A、2.5 B、2.0 C、3 D、 2 4. 表达式!x 等价于。 A、x==0 B、x==1 C、x != 0 D、x != 1 5. 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算术运算、赋值运算、关系运算 B、关系运算、赋值运算、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关系运算、赋值运算 D、关系运算、算术运算、赋值运算 6. 能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是。 A、链接程序 B、解释程序 C、编译程序 D、编辑程序 7. 下列语句定义pf为指向float类型变量f的指针,是正确的。 A、float f, *pf = f; B、float f, *pf = &f; C、float *pf = &f, f; D、float f, pf = f; 8. 一个C程序的执行是从。 A、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main函数结束 B、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C、本程序的main函数开始,到本程序文件的最后一个函数结束 D、本程序文件的第一个函数开始,到本程序main函数结束 9. 能正确表示“当x的取值在[1,10]或[[200,210]范围内为真,否则为假”的表达式是________。 A、(x>=1)&&(x<=10)&&(x>=200)&&(x<=210) B、(x>=1)||(x<=10)||(x>=200)||(x<=210) C、(x>=1)&&(x<=10)||(x>=200)&&(x<=210) D、(x>=1)||(x<=10)&&(x>=200)||(x<=210) 10. 对两个数组a和b进行如下初始化 char a[]=“ABCDEF”;char b[]={ …A?,?B?,?C?,?D?,?E?,?F?}; 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数组完全相同 B、a和b长度相同 C、a和b中都存放字符串 D、a数组比b数组长度长 11. 是不正确的字符常量。 A、'\n' B、'1' C、"a" D、'\101' 12.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语句“if(a>b) k=0; else k=1;”和等价。 A、k=(a>b)?1:0; B、k=a>b; C、k=a<=b; D、a<=b ? 0 : 1; 13. 设变量定义为“int x, *p=&x;”,则&*p相当于。 A、p B、*p C、x D、*&x 14. 有两个字符数组a、b,则以下正确的输入语句是。 A)gets(a,b); B) scanf(“%s%s”,a,b); C) scanf(“%s%s”,&a,&b); D) gets(“a”),gets(“b”); 15. C语言规定,简单变量做实参时,它和对应形参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是。 A、地址传递 B、单向值传递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Na—23 Cl—35.5 He—4 P—31 第Ⅰ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1、在实验室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A、烧杯 B、分液漏斗 C、温度计 D、铁架台 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或作法正确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B.为了不造成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4、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 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6、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 ) 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7、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 3 B.16g O 2 C.32g H 2 S D.3g H 2 8、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0.5mol/L MgCl 2 溶液 B.200mL 0.25mol/L NaCl溶液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0.5mol/L HCl溶液 9、1g O2和1g O3中() A.所含原子数相同 B.所含分子数相同 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相同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相同 10、0.5mol Na 2SO 4 中所含的Na+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11、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 A 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C.25℃,1.01×105Pa,64g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D.标准状况下,11.2LH 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n/1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 13、30mL 1mol/L NaCl溶液和40mL 0.5mol/L CaCl 2 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 A.0.5mol/L B.0.6mol/L C.1.00mol/L D.2mol/L 14、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 NH 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 9mL 水④0.2mol H 3 PO 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15、等体积的NaCl、MgCl 2、AlCl 3 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和量浓度的AgNO 3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 2、AlCl 3 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1 B.1:2:3 C.3:2:1 D.6:3:2 化学答题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人教版2019年高一数学必修1综合练习(无答案)

2019年高一数学必修1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若集合A={1,3,x},B={1,2 x },A ∪B={1,3,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有( ) (A ) 1个 (B ) 2个 (C )3个 (D ) 4个 (2)集合M={(x ,y )| x >0,y >0},N={(x ,y )| x+y >0,xy >0}则( ) (A )M=N (B )M N (C )M N (D )M ?N=? (3)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 y y y o x x o x o x (A ) (B ) (C ) (D) (4)若函数y=f (x )的定义域是[2,4],则y=f (12 log x )的定义域是( ) (A ) [ 12,1] (B ) [4,16] (C )[116,1 4 ] (D )[2,4 ] (5)函数201()()22 f x x x =-++的定义域为( ) (A )1 (2,)2- (B )(-2,+∞) (C )11(2,)(,)22-?+∞ (D )1(,)2 +∞ (6)设偶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当[0,)x ∈+∞时f (x )是增函数,则(2),(),(3)f f f π--的大小关系是( ) (A )()f π>(3)f ->(2)f - (B )()f π>(2)f ->(3)f - (C )()f π<(3)f -<(2)f - (D )()f π<(2)f -<(3)f - (7)0.7log 0.8a =, 1.1log 0.9b =,0.9 1.1c =,那么( )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a <b (8)已知函数3(10) ()[(5)](10) n n f n f f n n -≥?=? +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题1附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C语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语句必须以分号结束 B) 任何一个C程序中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 C) 复合语句在语法上可被看作一条语句 D) C程序中对数据的任何操作都可由运算符实现 2、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的是()。 A) MAIN B) _HJ C) 2ong D) LINE1 3、下列符号中用来表示C语言中的回车换行的是()。 A) \r B) \n C) \b D) \t 4、如有如下定义:int a=1,则语句printf(“%d,%d”, a, ++a);的运行结果为()。 A) 1, 1 B) 1, 2 C) 2, 2 D) 2, 1 5、已知ch为字符型变量,下面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ch=’\xff ’B) ch=’\ff ’C) ch=’ ff ’D) ch=” ff ” 6、以下能正确定义一维数组的是()。 A) int a[5]={0,1,2,3,4,5}; B) int a[5]=”012345”; C) char a[ ]=”012345”;D) char a[5]={0,1,2,3,4,5}; 7、以下语句中能正确定义变量并赋初值的是()。 A) char c=65; B) float f=f+1.1; C) double x=12.3e3.6; D) int m=n=2.0; 8、在执行下列程序时输入:1357924,则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main( ) { int x, y; scanf(“%2d%2d”,&x,&y); printf(“%2d”,x*y); } A) 13 B) 1357 C) 74 D) 741 9、执行下列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 一、填空题 1.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______________。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2.已知集合A={022≥-x x } B={0342≤+-x x x }则A B ?=______________。 3.已知A={1,2,a 2-3a-1},B={1,3},A =?B {3,1}则a =______________。 (A )-4或1 (B )-1或4 (C )-1 (D )4 4.设U={0,1,2,3,4},A ={0,1,2,3},B={2,3,4},则(C U A )?(C U B )=_____________。 5.设S 、T 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 ?T ,T ?S ,令X=S ,T ?那么S ?X=____________。 6.设A={x 0152=+-∈px x Z },B={x 052=+-∈q x x Z },若A ?B={2,3,5},A 、B 分别为____________。 7.设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042 =-=?ac b ,则不等式ax 2+bx+c ≥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8.若M={Z n x n x ∈=,2 },N={∈+=n x n x ,21Z},则M ?N=________________。 9.已知U=N ,A={0302>--x x x },则C U A 等于_______________。 10.二次函数132 +++-=m mx x y 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不等式652+-x x 0对一切x ∈R

高中化学必修一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平衡移动转化率速率图像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设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的摩尔质量与A N 个硫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A N 个氧分子和A N 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16:1 C.1mol 24K SO 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A N D.17g 3NH 中所含原子数为4A N 2.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20.3mol O 和20.3mol H O B.236.0210?个2CO 与40.1mol KMnO C.420.1mol CuSO 5H O ?和61260.1mol C H O D.240.1mol H SO 和0.4A N 个2H 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236.0210?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 ②0.5mol 2H 所占体积为11.2L ③标准状况下,1mol 2H O 的体积为22.4L ④标准状况下,28g CO 与2N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1L mol ?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A.①③⑤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⑥ 4.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mol L ?的是( ) A.将20 g NaOH 固体溶解在500 mL 水中

B.将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 溶液 C.将-1mol 1 10L L ?的浓盐酸与9 L 水混合 D.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气体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已知HCl 极易溶于水,0℃时,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 5.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n--3422R(OH)+3ClO +4OH =2RO +3Cl +5H O ,则n-4RO 中R 的 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6.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4O 2F 2→SF 6+2HF+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L HF,则转移0.8mol 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7.向某溶液中加入含2+Fe 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3+2Fe >Cl C.2+Fe 与-SCN 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2+Fe 被氯水氧化为3+Fe 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 324NH +5O 24NO+6H O B. ()2224Fe OH +O +2H O ()34Fe OH C. 3 2NaHCO 2322Na CO +H O+CO ↑ D. 2Cl +2NaBr 22NaCl+Br

C语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试题 答案在最后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C语言程序编译时,程序中得注释部分就是( ) A、参加编译,并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B、参加编译,但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C、不参加编译,但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D、不参加编译,也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2、设int a=3;则表达式a<1&&--a>1得运算结果与a得值分别就是( ) A、0与2 B、0与3 C、1与2 D、1与3 3、与语句if(a>b)if(c>d)x=1;else x=2;等价得就是( ) A、if(a>b){if(c>d)x=1;else x=2;} B、if(a>b){if(c>d)x=1;}else x=2; C、if((a>b)&&(c>d))x=1;else x=2; D、if(a<=b)x=2;else if(c>d) x=1; 4、设char x='a';则printf("x=%c,y=%c\n",x,97);得输出就是( ) A、x=a,y=97 B、x=97,y=a C、x=97,y=97 D、x=a,y=a 5、执行下列程序 int a[3][3]={{1},{2},{3}}; int b[3][3]={1,2,3}; main() {printf("%d\n”,a[1][0]+b[0][0]);} 后输出得结果就是( ) A、0 B、1 C、2 D、3 6、结构化程序设计所规定得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就是( ) A) 输入、处理、输出B) 树形、网形、环形 C) 顺序、选择、循环D) 主程序、子程序、函数 7、完成C源文件编辑后、到生成执行文件,C语言处理系统必须执行得步骤依次为( ) A、连接、编译 B、编译、连接 C、连接、运行 D、运行 8、下列各语句中,能够且仅输出整型变量a、b中最大值得就是( ) A、if(a>b) printf(″%d\n″,a);printf(″%d\n″,b); B、printf(″%d\n″,b);if(a>b) printf(″%d\n″,a); C、if(a>b) printf(″%d\n″,a);else printf(″%d\n″,b); D、if(a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位移B.速度 C.加速度 D.路程 3.一个物体以v0 = 16 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3 s末的速度为零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3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4.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5.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6. 飞机在跑道上着陆的过程可以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2 t4 t 72 x- =,位移x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若以飞机刚着陆(t=0)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初速度(t=0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A. 2s/ m 8 ,s/ m 72- B. 2s/ m 8,s/ m 72 - C. 2s/ m 4 ,s/ m 36- D. 2s/ m 4,s/ m 36 - 7.如图为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末速度为v t,在时 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则 A.) ( 2 1 0t v v v+ < - B.) ( 2 1 0t v v v+ = - C.) ( 2 1 0t v v v+ > - D.无法确定 8、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必修一函数的综合测试题

必修一函数的综合测试 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函数的综合练习 一(选择,每题5分,共60分) 1.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则()2f -与 ()223f a a -+(a R ∈)的大小关系是 ( ) A .()2f -<()223f a a -+ B .()2f -≥()223f a a -+ C .()2f ->()223f a a -+ D .与a 的取值无关 2.知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3 B .a ≥-3 C .a ≤5 D .a ≥3 3.已知函数为偶函数,则的值是( ) A. B. C. D. 4.若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5.设{}01|>-=x x A ,{}0log |2>=x x B ,则B A ?等于………………( ) A .}1|{>x x B .}0|{>x x C .}1|{--> B .c a b >> C .c b a >> D .a b c >> 7.中曲线分别表示l g a y o x =,l g b y o x =,l g c y o x =, l g d y o x =的图象,,,,a b c d 的关系是( ) A. 0

c语言试卷及答案1

c语言试卷及答案1

浙江理工大学 C程序设计试题(一) 试题二、语言基础题(本题共30分) (一)判断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说明:在以下提供的若干陈述中,逐一判断其正确与否,选A表示正确,选B表示错误。 (16) C语言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 序、选择和嵌套。 (17) 在C语言程序中,在函数内部定 义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 (18) 运算符“=”和“&=”的优先级相 同。 (19) ‘%f’是不正确的字符常量。 (20) 运算符“+”不能作为单目运算符。 (21) 如果运算符“*”和“/”都是右 结合的,则表达式10*6/5的值是10。 (22) s(s-a)(s-b)(s-c)是合法的C语 言表达式。 (23) 表达式!!6的值是6。 (24) 表达式~(~2<<1)的值是5。 (25) 对于变量定:int a[10],*p=a+8; 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是p[1]。

(二)单选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26) 执行语句printf("(26) ", "A");将得到出错信息。 A、%u B、%s C、%e D、%d (27) 设c是一个字符变量,求解表达 (27) 后,c的值不是1就是0。 A、c=getchar()!=’\n’ B、(c=getchar()!)=’\n’ C、c=’1’ D、c=EOF (28) 下列定义中,(28) 定义的变 量可以存放-123.4。 A、long a; B、 unsigned b; C、int d; D、float c; (29) 对于变量定义;char *pp[100], pp是一个(29) 。 A、函数 B、数组元素 C、指针变 量D、数组 (30) 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30) 。 char *st[ ]={ "SUM","MOON","STAR","X"}; printf("(%s,%c) ",*(st+1)+1,*(*(st+2)+2)+2)

高一物理第一章 练习题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1]

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2.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BC )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 4.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C)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B ) 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B.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运动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 6、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BC)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7、a=5米/秒2,关于它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在1秒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 B、在第3秒初到第4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10米/秒 C、在第N秒初到第N+1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 D、在默认初速度方向为正向的前提下,质点可能做减速运动 8、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 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 D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完整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练习题

必修一综合练习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集合{1,0,1,2},{|(1)0}M N x x x =-=-=,则=N M I ( ). A .{1,0,1,2}- B .{0,1,2} C .{1,0,1}- D .{0,1} 2.如图所示,U 是全集,A B 、是U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A B I B .)A C (B U I C .A B U D .)B C (A U I 3.设A={x|0≤x ≤2},B={y|1≤y ≤2}, 在图中能表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是( ). 4.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那么集合N M I 为( ). A .3,1x y ==- B .(3,1)- C .{3,1}- D .{(3,1)}- 5.下列函数在区间(0,3)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x y 1= B . x y )31(= C . 21 x y = D .1522 --=x x y 6.函数12 log (1)y x =- ). A .(1,)+∞ B .(1,2] C .(2,)+∞ D .(,2)-∞ 7.已知函数()()2 212f x x a x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 B .1a ≥- C .3a ≤ D .3a ≥ 8.设0x 是方程2 ln x x = 的解,则0x 属于区间 ( ) . A .()1,2 B . ()2,3 C .1,1e ?? ?? ? 和()4,3 D .)(,e +∞ 9.若奇函数...()x f 在[]3,1上为增函数... ,且有最小值7,则它在[]1,3--上( ). A .是减函数,有最小值-7 B .是增函数,有最小值-7 C .是增函数,有最大值-7 D .是减函数,有最大值-7 10.设f (x )是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若x 1<0且x 1+x 2>0,则( ). A .f (-x 1)>f (-x 2) B .f (-x 1)=f (-x 2) C .f (-x 1)<f (-x 2) D .f (-x 1)与f (-x 2)大小不确定。

C语言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C语言程序设计A 课程A卷考试题 共 4 页此第 1 页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C语言中合法的字符常量是() A.n B.’\n’ C.110 D.”n” 2. 有以下程序: main( ) { char ch=’A’; printf(“ch(1)=%d,ch(2)=%c\n”,ch,ch+1);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 ch(1)=65,ch(2)=A B. ch(1)=97,ch(2)=A C. ch(1)=65,ch(2)=B D. ch(1)=97,ch(2)=B 3. 能表示a不能被2整除且a、b不相等,但a、b的和等于0的C语言逻辑表达式是() A. a==-b&&a%2==0 B. a!=b&&a+b==0&&a%2 C. !(a%2)&&a==-b D.a%2==0&&a+b==0 4. 以下程序段中语句” printf("i=%d,j=%d\n",i,j);”的执行次数是() int i, j; for(i=3;i ;i--) for(j=1;j<5;j++) printf("i=%d,j=%d\n",i,j); A. 12 B. 20 C. 15 D. 24 5. 执行以下程序段后,x[2]的值是() int x[10]={1,2,3,4,5,6,7,8,9,10},i,j,t; i=0;j=9; while(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