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通信系统综合设计

姓名:卢玉龙学号: 22071625专业:信息工程07-3班

题目: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专题:通信系统综合设计

指导教师:有鹏

设计地点:电工电子实验室

时间: 2010年9月14日-2010年9月30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信息07-3班学号22071625 学生姓名卢玉龙

设计日期:2010 年9 月14日至2010年9月30日

设计题目: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设计专题题目:通信系统综合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交换机硬件配置

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按照模块、机框、单板的顺序进行数据的配置。

二、本局调试

1、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模块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配置。

2、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

三、虚拟网数据配置

1、通过设置虚拟网数据配置,了解虚拟群内设话务员,辅助出群、入群及群内呼叫,还可以设置呼叫中心同时辅助多个Centrex群的呼叫。

四、小交群组配置

五、NO1号信令中继调试

1、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1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实现NO1号中继通话的信令收发过程。

六、NO7号信令

1、了解NO7 ISUP和NO7 TUP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七、综合设计

1、NO7号信令+虚拟网

指导教师签字:

摘要: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可实现全数字化。本文在交换机硬件及本局的基本配置后,依次实现虚拟网通信、小交群组通信、NO.1信令中继调试与NO.7信令中继调试,最后完成虚拟网与七号信令系统,并达到所要求的效果。

关键词:本局调试、虚拟网、小交群组、NO.1信令系统、NO.7信令系统

目录

1、引言 (6)

2、C&C08交换机介绍 (6)

2.1 C&C08的硬件层次结构 (6)

3、交换机硬件配置 (7)

3.1板位图说明 (7)

3.2硬件配置步骤 (7)

3.3交换机硬件配置代码 (9)

3.4交换机硬件配置截图 (9)

4本局调试 (9)

4.1本局配置步骤 (10)

4.2本局配置代码 (10)

4.3本局配置截图 (10)

5Centrex虚拟网数据配置 (10)

5.1虚拟网数据配置步骤 (11)

5.2虚拟网数据配置代码 (11)

5.3虚拟网数据配置截图 (11)

6小交群组数据配置 (11)

6.1小交群组数据配置步骤 (11)

6.2小交群组数据配置代码 (12)

6.3小交群组数据配置截图 (12)

7 No1号信令中继调试 (12)

7.1No1号信令配置步骤 (12)

7.2No1号信令数据配置代码 (13)

7.3No1号信令数据配置截图 (13)

8 No7号信令中继调试 (13)

8.1No7号信令配置步骤 (13)

8.2No7号信令数据配置代码 (14)

8.3No7号信令数据配置截图 (14)

9综合设计 (14)

9.1虚拟网与No7号信令 (14)

9.2虚拟网与No7号信令配置代码 (14)

9.3虚拟网与No7号信令配置截图 (14)

10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附录1............................................................................ . (16)

附录2 (17)

附录3 (21)

附录4 (23)

附录5 (25)

附录6 (29)

附录7 (33)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通信是必不可少的,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方式就需要从最基本的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更高端,更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次课程设计所要实现的是虚拟网与七号信令,最终验证能准确达到目地要求。

2 C&C08交换机介绍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训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2.1 C&C08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 1、单板

单板是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成单元。 2、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 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 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单板

ASL+DRV+TSS+PWX+母板SLB 用户框+ USM

USM/TSM/UTM+AM/CM C&C08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3 交换机硬件配置

3.1板位图说明

本C&C08交换机为一独立模块,有6个功能框。框编号从0开始。

1、0框为BAM框,其实质是一台工控制机,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采用外置BAM。运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和程控交换机应用软件,用于和交换机主机通信,并完成对交换机的管理。

2、1、2框为为主控框,有一块大背母板外加其他功能板件构成,具体如下:

NOD板:节点板,主要用于MPU和用户/中继之间的通信,起到桥梁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用户/中继数量的多少进行配置。

SIG板:信号音板,用于提供交换机接续时所需要的各种信号音。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

MPU板:交换机主处理板,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部分,对整个交换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NET板:中心交换网板,所有信号都在该交换网板进行交换,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

CKV网络驱动板:为NET板提供信号的硬件驱动。

LAPA0板:NO7号信令链路驱动板,提供4路NO7链路,开NO7中继电路必备板件。

LAPA1板:V5信令链路驱动板,提供8路V5链路,开V5接口必备板件。DTR板:双音收号板,为V5用户提供收号器接受V5用户的双音频号码。MFC32板:多频互控板,提供32路双音多频互控信号,开NO1中继电路必备板件。

PWC板:二次电源板,为主控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

3、用户框:4框为用户框(在用户机柜中),为交换机系统提供用户电路接口。(即提供电话接口)

ASL32板:32路用户电路板,提供32路用户电路接口,其中第16、17路可以提供反极性信号。

DRV32板:双音驱动板,提供32路DTMF双音多频信号的收发和解码,并对ASL32板提供驱动电路。

PWX板:二次电源板,为用户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75V铃流信号。

重要:请注意PWX和PWC之间的区别,二者不能混用!!!

4、中继框:5框为中继框,为交换机提供中继电路功能。

DTM板:2M中继电路板,每块DTM板提供2个2M口电路,可以配置成N01中继或者NO7中继电路。

PWC板:二次电源板,为中继框提供+/- 12V,+/-5V 工作电压。

3.2硬件配置步骤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登陆操作平

台。

2、点击【确认】键进入EB界面模式。

3、双击【综合通信试验平台】中的【程控CC08】,进入CC08实验模式。

4、单击【清空数据】,提示是否进行数据清空,单击【确定】。

5、数据清空完成后,点击【确定】,然后点击【业务操作终端】,出登陆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

6、在维护输出窗口会显示登陆成功的相关信息,并自动执行几条系统查询命令。

7、硬件数据图形界面配置

<1>点击导航条中点击“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管理界面”在右侧弹出设备管理界面。

<2>关闭格式化转换:在右侧的设备管理界面中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中“设置格式转化”菜单项,将格式装化开关关闭。

<3>增加模块。在设备管理界面中右键点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增加模块”。

<4>增加模块,选择一级模块类型为“独立局模块”,然后按“确定”按钮。这时会出现增加独立局模块页面,其时钟选择设置为“网板内部时钟”,设置程序、数据用开关为否,从而直接从BAM服务器中取程序和数据进行加载,而不是从单板FALSH中进行加载。

<5>添加完成后,右键点击“独立局模块”,在弹出菜单中点击“机框/单板配置视图”,从而进入机框单板配置界面,进行机框和单板的配置。

<6>增加主控框。进入机框单板配置界面,进行机框和单板的配置。左键点击选中1框,然后再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增加机框”菜单项。选择机框类型为“控制框(B)”,并进行主控框其它参数的配置。

通过观察EB通信实验室程控平台实际槽位所拥有的单板来配置业务维护软件中单板位置。1框要删除的单板槽位号是:2、3、4、5、6、8、10、14、17、18、19、20、21、22;2框要删除删除的单板槽位号是:3、4、5、7、8、17、18、19、20、21、22、23。2框的17槽和18槽,在删除其默认的单板后,要根据现场实际单板类型进行添加,此处,17槽添加单板类型为LPN7的单板一块,18槽添加MFC单板一块。

<7>增加用户框。在4框处添加32路用户框(B)。配置用户框相关参数,注意配置其HW和NOD参数,根据信号电缆的实际连线位置,按照32路用户框一框配置2个节点号和最大4条HW号的规范,配置如下。此处我们的主节点号用的是18、19,HW号用的是4、5、6、7,余下的HW不用。需要注意的就是配置数据与实际连线保持一致。

根据硬件实际配置只保留4框2槽位、3槽位A32单板和12槽位的D32单板。

<8>增加中继框。添加“中继框(DTM)(B)”,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中继

框的HW、NOD数据配置也必须与实际信号电缆位置保持一致。这里我们配置中继框2块DTM的主节点分别为0和1,2块DTM板的HW分别为90、91和88、89。中继框的HW/NOD分配原则:1块中继板分配1个主节点和2个HW号。

根据实际单板所在槽位这里只留下5框2槽位和3槽位的单板。

硬件数据配置已经完成,在模块配置视图中把“设置格式化转换状态”开启,并进行“格式转换全部”操作。

格式化操作完成后在e-bridge系统中点击【开始程控实训】,屏幕上方会显示当前占用服务器席位的客户端,你申请席位的客户端排在第几位,剩余多长时间。然后单击【申请加载数据】-》【确定】,同时数据开始加载。

<9>服务器会自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加载到交换机中,单击【确定】,加载完成。

<10>点击【业务操作终端】出现登陆窗口:

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SERVER (IP地址:129.9.0.5)点击【确定】登陆到BAM服务器

<11>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可看到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

3.3交换机硬件配置代码( 附录1)

3.4交换机硬件配置截图(附录1)

4 本局调试

4.1本局配置步骤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登陆操作平台。单击【清空数据】,提示是否进行数据清空,单击【确定】,数据清空完成后,点击【确定】,然后点击【业务操作终端】,出登陆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

2、本局数据业务配置

<1>增加呼叫源

在左侧的导航栏中,点击“号码分析数据管理”菜单,展开其菜单项,左键双击“呼叫源”菜单项,在右侧弹出的呼叫源页面中,右键点击,然后选择弹出菜单的“新增呼叫源”,进行呼叫源参数的配置。

<2>增加呼叫字冠

在导航栏中点击“号码分析”数据,展开相关菜单,双击“业务子冠”,进行子冠方面数据配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业务类别为“基本业务”,点击“确定”按钮,即进入基本业务子冠的配置界面。右键点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增加业务子冠”,即可进行子冠数据的配置,此处增加本局子冠“894”。

<3>计费数据配置

双击导航栏中“计费数据管理”,展开计费数据菜单。分三步进行配置。

1)、增加计费情况:在“计费数据管理”中选择“计费情况”右键选择“增加计费情况”

2)、修改计费制式:在增加成功的计费情况1上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当前计费情况的”“计费制式,即可进行计费制式数据的配置。打开计费制式数据配置表后,点击右键“增加计费制式”配置计费制式数据,此次采用全天一个计费方法,按照通话前3分钟跳2次表,以后每分钟跳1次表的方式进行计费。

3)、增加计费情况索引:此处增加计费数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后面增加用户数据是要引用到。然后配置计费情况索引,双击导航栏中“计费情况应用”,再双击“计费情况索引”,在弹出的计费情况索引页面中右键点击“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4>增加号段:展开导航栏中“用户管理”菜单栏目,双击“用户管理界面”,则进入用户数据配置界面,在“号段分布”栏中点击右键,选择“增加一个号段”。此处我增加1个号段分别为8940001-8940035。

<5>增加号码:用户号码的放号工作。双击导航栏中的“用户管理”下的“用户常用操作”,在右侧弹出的页面中选择“批增普通用户”。配置如下:增加起始号码为8940001、结束号码为8940035、号首集为0、设备号为0、模块号为1、计费源码为0(具体数据参照计费数据的配置),其他的选项默认。

3、返回“设备管理界面”,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界面”中打开格式化开关,进行全格式化操作。并在设备管理界面中右键点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设置SM后台监控状态”修改为“激活”。

4.2本局配置代码(附录2)

4.3本局配置截图(附录2)

5 Centrex虚拟网数据配置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将相关用户组织成一个商业用户群,称为

Centrex群。每个Centrex用户拥有两个号码:一个是公网上的统一编号,称为长号;一个是Centrex群内用户呼叫时使用的短号。Centrex用户具有公用电话网上所有的新业务和补充业务;Centrex群内用户直拨群内分机;;Centrex群内用户拨群外用户时,先拨出群字冠后,可听或不听二次拨号音,再拨群外号码;可根据需要设置Centrex用户呼叫权限级别,包括群内呼出,群内呼入,群外呼出,群外呼入。最多可以支持65535个Centrex群。

5.1虚拟网数据配置步骤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登陆操作平台并完成登录。

2、在本局数据已配置好的基础上开始虚拟网的配置

<1>增加虚拟群

双击“用户管理界面”,在右侧弹出的多选型卡窗口中,选择“CENTERX 群”。在其对应的窗口中点击右键,出现弹出菜单,选择“增加一个CENTREX 群”。

<2>增加虚拟群字冠

增加CENTREX群内字冠。双击“用户管理”下“CENTREX字冠”,在右侧的页面中点击右键,选择“增加一个CENTREX字冠”。

<3>增加虚拟群用户

点击进入“用户管理”下“用户常用操作”,选择“批改普通用户”。修改用户属性,将原来放的普通用户分别加入不同的用户群,此处,我们将8940001-8940035添加到1号群,对应的短号为60001-60035。

3、返回“设备管理界面”,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界面”中打开格式化开关,进行全格式化操作。

5.2虚拟网数据配置代码(附录3)

5.3虚拟网数据配置截图(附录3)

6 小交群组数据配置

6.1小交群组数据配置步骤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登陆操作平台并完成登录。

2、在本局数据已配置好的基础上开始小交群的数据配置。

<1>增加小交群组,配置路径[用户管理]—[用户管理界面]—[小交换机]。小交群号与第一搜索模块都设置为“1”。

<2>增加用户群组单击小交用户群组在用户群右键[增加用户群组]。用户群号、小交群号与用户模块号设置为“1”。

<3>批删用户,具体数量有自己来确定。

<4>修改号码,这里主要是增加小交引示号和占号码的非引示号。

<5>增加字冠

<6>增加号码变换

<7>增加号首处理

3、返回“设备管理界面”,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界面”中打开格式化开关,进行全格式化操作。

6.2小交群数据配置代码(附录4)

6.3小交群数据配置截图(附录4)

7 No1号信令中继调试

7.1 No1号信令配置步骤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登陆操作平台并完成登录。

2、在本局数据已配置好的基础上开始No1号信令的数据配置。

<1>增加局向

配置顺序:增加局向――增加子路由――增加路由――增加路由分析――增加一号中继群――增加一号中继电路――增加中继呼叫字冠――增加号码变换――增加号首处理。

增加局向配置,局向1(22071594)和信令点编码(111111)为自己设定。

<2>增加子路由。

选中在局向1上直接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增加子路由”。增加子路由1,该条子路由即为至(22071594)的子路由

<3>增加路由。

在中继管理界面中点击选中“中继管理”,右键点击选择“增加路由”菜单。配置到(22071594)的路由,该路由包含子路由1。

<4>增加路由分析。

直接在路由1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增加路由分析”。此处的“路由选择码”后面的子冠在出局时要引用到,此处的“路由选择源码”之所以为0是因为我们在配置呼叫源0时对路由选择源码配置为0。地址信息指示语:国内长途。主机接入时间索引:全部类型。时间索引:0。路由号:1。

<5>增加一号中继群。

在中继管理界面中子路由1上直接点击右键,选择“增加中继群”,在弹出的中继群对话框中选择中继群类型为“一号中继群”。

<6>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此处我们把中继框5框2槽的DTM板用来承载一号中继电路。由于一号中继分为出中继和入中继,而我们又是采取自环中继的方法,即5框2槽DTM板的第1个2M和该板的第2个2M环回,因此每个中继群都要有出入中继的电路。

选中1号出中继群点击“增加中继电路”菜单,增加0-15号电路给中继群1,做为1号中继群的出局电路。然后选择中继群2,增加16-31

号中继电路给2号群做为2号群的入局电路。

用同样方法增加,在2号中继群上增加电路32-47做为入局电路,和前面的0-15出局电路对应。在1号中继群上增加电路48-63做为出局电路和前面的16-31出局电路对应。这样即形成了出入局电路的交叉对接。

<7>增加中继呼叫字冠。

以上中继部分数据配置完成,下面增加相应的子冠和号码变换,以实现自环中继的呼叫接续。双击导航栏中“号码分析数据管理”,选择“号码分析数据”下的“业务子冠”菜单,进行添加子冠的操作。此处添加一个025的国内长途子冠。(注意最小号长设置为本局号码长度例如本局业务号码为7这里设置为7,最长号长设置为出局字冠长度,例如10)。

<8>增加号码变换。

自所以要增加号码变换,主要是我们在使用自环中继拨打025XXXXXXXX时,025呼叫道对端,由于其子冠属性为国内长途,因此本局是无法落地实现接续的,因此就要通过号码变换,删除025,从而实现最终的被叫号码所对应的子冠属性为本局。双击“号码分析管理数据”下的“号码变换”,进行号码变换的情况配置。

<9>增加号首处理。

号码变换增加完后,在此就要引用上面配置的号码变换。双击“号码分析管理数据”下的“号首处理”,然后在右侧弹出的页面中点击右键选择“新增号首特殊处理”。

注意修改呼入呼出权限。否则为忙音,无法接通。

3、返回“设备管理界面”,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界面”中打开格式化开关,进行全格式化操作。

7.2 No1号信令数据配置代码(附录5)

7.3 No1号信令数据配置截图(附录5)

8 No7号信令中继调试

8.1 No7号信令配置步骤

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登陆操作平台并完成登录。

2、在本局数据已配置好的基础上开始No7号信令的数据配置。

<1>增加本局信息

双击导航栏中的“七号中继管理界面”,在右侧弹出的页面中点击右键选择“设置本局信息”,进行本局信息的配置。在配置七号中继之前,必须完成本局信息的配置。

<2>增加目的信令点

双击导航栏中的“七号中继管理界面”,在右侧的页面中右键点击选择“新增MTP目的信令点”。

<3>增加七号链路集

右键点击上面新增的北京信令点编码,选择“增加MTP链路集”。

<4>增加七号链路集

右键点击上面的北京信令点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增MTP路由”

<5>配置七号链路数据

右键点击CC08和北京信令点图片中间下方的虚线,选择“新增MTP 链路”。配置选择ISUP。

<6>增加局向

进入“中继管理”下“中继管理界面”,右键点击“局间中继”,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增加局向。

<7>增加子路由。

<8>增加路由、路由分析。

<9>增加七号中继群

(根据配置ISUP或者TUP业务来选择电路类型,此例子为ISUP)此处配置七号中继群3,注意一点就是中继群3的“CIC变换类型”

设置为增加,“CIC变换值”为32。中继群4的“CIC变换类型”设置为减少,“CIC变换值”为32。

<10>增加七号中继电路。

<11>增加七号中继字冠。

<12>增加号码变换索引。

由于此处也是要删除前三位(前三位为自己设定),机进行删除号码前3位的号码变换,可直接引用上面已经定义过的号码变换1。

<13>增加号首处理。

3、返回“设备管理界面”,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界面”中打开格式化开关,进行全格式化操作。

8.2 No7号信令数据配置代码(附录6)

8.3 No7号信令数据配置截图(附录6)

9 综合设计

9.1虚拟网与No7号信令

拿到这个设计题目,由于前面一系列的配置基础,所以应该不难。一开始的思路是将虚拟网与No7号信令的配置融合在一起,然后验证是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经过验证,意料之中地实现了设计要求。

9.2虚拟网与No7号信令配置代码(附录7)

9.3虚拟网与No7号信令配置截图(附录7

10 总结

经过三周的时间,我在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通信系统设计。这次课程设计是建立在上学期程控交换技术实验的基础上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上学期的配置参数有所遗忘,最后通过查阅实验指导书与询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对cc08交换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通过配置参数实现本局以及虚拟网等的步骤,由于在配置的过程中,参数过多,容易记混,在这一环节还需要多加练习。收获挺大的。

参考文献

【1】有鹏,《现代通信实训平台实验指导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2】《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3】《硬件工程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附录

附录1

交换机硬件配置代码:

ADD SGLMDU:CKTP=net,CONFIRM=Y;

SET FMT:STS=0,CONFIRM=Y;

ADD CFB:mn=1,f=1,ln=1,row=1,col=1,pnm="22071594",pn=1,CONFIRM=Y;

RMV BRD:mn=1,f=1,s=2,CONFIRM=Y;

RMV BRD:mn=1,f=1,s=3,CONFIRM=Y;

RMV BRD:mn=1,f=1,s=4,CONFIRM=Y;

RMV BRD:mn=1,f=2,s=3,CONFIRM=Y;

RMV BRD:mn=1,f=2,s=4,CONFIRM=Y;

RMV BRD:mn=1,f=2,s=5,CONFIRM=Y;

RMV BRD:mn=1,f=2,s=7,CONFIRM=Y;

RMV BRD:mn=1,f=2,s=8,CONFIRM=Y;

RMV BRD:mn=1,f=1,s=5,CONFIRM=Y;

RMV BRD:mn=1,f=1,s=8,CONFIRM=Y;

RMV BRD:mn=1,f=1,s=6,CONFIRM=Y;

RMV BRD:mn=1,f=1,s=10,CONFIRM=Y;

RMV BRD:mn=1,f=1,s=14,CONFIRM=Y;

RMV BRD:mn=1,f=2,s=19,CONFIRM=Y;

RMV BRD:mn=1,f=2,s=20,CONFIRM=Y;

RMV BRD:mn=1,f=2,s=21,CONFIRM=Y;

RMV BRD:mn=1,f=2,s=22,CONFIRM=Y;

RMV BRD:mn=1,f=2,s=23,CONFIRM=Y;

RMV BRD:mn=1,f=1,s=17,CONFIRM=Y;

RMV BRD:mn=1,f=2,s=17,CONFIRM=Y;

ADD BRD:mn=1,f=2,s=17,BT=LPN7,CONFIRM=Y;

RMV BRD:mn=1,f=1,s=18,CONFIRM=Y;

RMV BRD:mn=1,f=1,s=19,CONFIRM=Y;

RMV BRD:mn=1,f=1,s=20,CONFIRM=Y;

RMV BRD:mn=1,f=1,s=21,CONFIRM=Y;

RMV BRD:mn=1,f=1,s=22,CONFIRM=Y;

RMV BRD:mn=1,f=2,s=18,CONFIRM=Y;

ADD BRD:mn=1,f=2,s=18,BT=MFC,CONFIRM=Y;

ADD

USF32:MN=1,F=4,LN=1,PNM="22071594",PN=1,ROW=1,COL=1,N1=18,N2=19,HW1=4,CO

NFIRM=Y;

RMV BRD:mn=1,f=4,s=4,CONFIRM=Y;

RMV BRD:mn=1,f=4,s=5,CONFIRM=Y;

RMV BRD:mn=1,f=4,s=6,CONFIRM=Y;

RMV BRD:mn=1,f=4,s=7,CONFIRM=Y;

RMV BRD:mn=1,f=4,s=8,CONFIRM=Y;

RMV BRD:mn=1,f=4,s=9,CONFIRM=Y;

RMV BRD:mn=1,f=4,s=10,CONFIRM=Y;

RMV BRD:mn=1,f=4,s=11,CONFIRM=Y;

RMV BRD:mn=1,f=4,s=13,CONFIRM=Y;

RMV BRD:mn=1,f=4,s=14,CONFIRM=Y;

RMV BRD:mn=1,f=4,s=15,CONFIRM=Y;

RMV BRD:mn=1,f=4,s=16,CONFIRM=Y;

RMV BRD:mn=1,f=4,s=17,CONFIRM=Y;

RMV BRD:mn=1,f=4,s=18,CONFIRM=Y;

RMV BRD:mn=1,f=4,s=19,CONFIRM=Y;

RMV BRD:mn=1,f=4,s=20,CONFIRM=Y;

RMV BRD:mn=1,f=4,s=21,CONFIRM=Y;

RMV BRD:mn=1,f=4,s=22,CONFIRM=Y;

RMV BRD:mn=1,f=4,s=23,CONFIRM=Y;

ADD

DTFB:mn=1,f=5,ln=1,pnm="22071594",pn=1,row=1,col=1,bt=bp3,n1=0,hw1=90,hw 3=88,CONFIRM=Y;

RMV BRD:mn=1,f=5,s=4,CONFIRM=Y;

RMV BRD:mn=1,f=5,s=5,CONFIRM=Y;

RMV BRD:mn=1,f=5,s=7,CONFIRM=Y;

RMV BRD:mn=1,f=5,s=8,CONFIRM=Y;

RMV BRD:mn=1,f=5,s=9,CONFIRM=Y;

RMV BRD:mn=1,f=5,s=10,CONFIRM=Y;

RMV BRD:mn=1,f=5,s=11,CONFIRM=Y;

RMV BRD:mn=1,f=5,s=12,CONFIRM=Y;

RMV BRD:mn=1,f=5,s=13,CONFIRM=Y;

RMV BRD:mn=1,f=5,s=14,CONFIRM=Y;

RMV BRD:mn=1,f=5,s=15,CONFIRM=Y;

RMV BRD:mn=1,f=5,s=16,CONFIRM=Y;

RMV BRD:mn=1,f=5,s=17,CONFIRM=Y;

RMV BRD:mn=1,f=5,s=18,CONFIRM=Y;

RMV BRD:mn=1,f=5,s=19,CONFIRM=Y;

交换机硬件配置图:

附录2

本局配置代码:

ADD SGLMDU:CKTP=net,CONFIRM=Y;

SET FMT:STS=0,CONFIRM=Y;

ADD CFB:mn=1,f=1,ln=1,row=1,col=1,pnm="22071594",pn=1,CONFIRM=Y; RMV BRD:mn=1,f=1,s=2,CONFIRM=Y;

RMV BRD:mn=1,f=1,s=3,CONFIRM=Y;

RMV BRD:mn=1,f=1,s=4,CONFIRM=Y;

RMV BRD:mn=1,f=2,s=3,CONFIRM=Y;

RMV BRD:mn=1,f=2,s=4,CONFIRM=Y;

RMV BRD:mn=1,f=2,s=5,CONFIRM=Y;

RMV BRD:mn=1,f=2,s=7,CONFIRM=Y;

RMV BRD:mn=1,f=2,s=8,CONFIRM=Y;

RMV BRD:mn=1,f=1,s=5,CONFIRM=Y;

RMV BRD:mn=1,f=1,s=8,CONFIRM=Y;

RMV BRD:mn=1,f=1,s=6,CONFIRM=Y;

RMV BRD:mn=1,f=1,s=10,CONFIRM=Y;

RMV BRD:mn=1,f=1,s=14,CONFIRM=Y;

RMV BRD:mn=1,f=2,s=19,CONFIRM=Y;

RMV BRD:mn=1,f=2,s=21,CONFIRM=Y;

RMV BRD:mn=1,f=2,s=22,CONFIRM=Y;

RMV BRD:mn=1,f=2,s=23,CONFIRM=Y;

RMV BRD:mn=1,f=1,s=17,CONFIRM=Y;

RMV BRD:mn=1,f=2,s=17,CONFIRM=Y;

ADD BRD:mn=1,f=2,s=17,BT=LPN7,CONFIRM=Y;

RMV BRD:mn=1,f=1,s=18,CONFIRM=Y;

RMV BRD:mn=1,f=1,s=19,CONFIRM=Y;

RMV BRD:mn=1,f=1,s=20,CONFIRM=Y;

RMV BRD:mn=1,f=1,s=21,CONFIRM=Y;

RMV BRD:mn=1,f=1,s=22,CONFIRM=Y;

RMV BRD:mn=1,f=2,s=18,CONFIRM=Y;

ADD BRD:mn=1,f=2,s=18,BT=MFC,CONFIRM=Y;

ADD

USF32:MN=1,F=4,LN=1,PNM="22071594",PN=1,ROW=1,COL=1,N1=18,N2=19,HW1=4,CO NFIRM=Y;

RMV BRD:mn=1,f=4,s=4,CONFIRM=Y;

RMV BRD:mn=1,f=4,s=5,CONFIRM=Y;

RMV BRD:mn=1,f=4,s=6,CONFIRM=Y;

RMV BRD:mn=1,f=4,s=7,CONFIRM=Y;

RMV BRD:mn=1,f=4,s=8,CONFIRM=Y;

RMV BRD:mn=1,f=4,s=9,CONFIRM=Y;

RMV BRD:mn=1,f=4,s=10,CONFIRM=Y;

RMV BRD:mn=1,f=4,s=11,CONFIRM=Y;

RMV BRD:mn=1,f=4,s=13,CONFIRM=Y;

RMV BRD:mn=1,f=4,s=14,CONFIRM=Y;

RMV BRD:mn=1,f=4,s=15,CONFIRM=Y;

RMV BRD:mn=1,f=4,s=16,CONFIRM=Y;

RMV BRD:mn=1,f=4,s=17,CONFIRM=Y;

RMV BRD:mn=1,f=4,s=18,CONFIRM=Y;

RMV BRD:mn=1,f=4,s=19,CONFIRM=Y;

RMV BRD:mn=1,f=4,s=20,CONFIRM=Y;

RMV BRD:mn=1,f=4,s=21,CONFIRM=Y;

RMV BRD:mn=1,f=4,s=22,CONFIRM=Y;

RMV BRD:mn=1,f=4,s=23,CONFIRM=Y;

ADD

DTFB:mn=1,f=5,ln=1,pnm="22071594",pn=1,row=1,col=1,bt=bp3,n1=0,hw1=90,hw 3=88,CONFIRM=Y;

RMV BRD:mn=1,f=5,s=5,CONFIRM=Y;

RMV BRD:mn=1,f=5,s=7,CONFIRM=Y;

RMV BRD:mn=1,f=5,s=8,CONFIRM=Y;

RMV BRD:mn=1,f=5,s=9,CONFIRM=Y;

RMV BRD:mn=1,f=5,s=10,CONFIRM=Y;

RMV BRD:mn=1,f=5,s=11,CONFIRM=Y;

RMV BRD:mn=1,f=5,s=12,CONFIRM=Y;

RMV BRD:mn=1,f=5,s=13,CONFIRM=Y;

RMV BRD:mn=1,f=5,s=14,CONFIRM=Y;

RMV BRD:mn=1,f=5,s=15,CONFIRM=Y;

RMV BRD:mn=1,f=5,s=16,CONFIRM=Y;

RMV BRD:mn=1,f=5,s=17,CONFIRM=Y;

RMV BRD:mn=1,f=5,s=18,CONFIRM=Y;

RMV BRD:mn=1,f=5,s=19,CONFIRM=Y;

LST CALLSRC:CONFIRM=Y;

ADD CALLSRC:csc=0,cscname="22071594",CONFIRM=Y;

LST CALLSRC:CONFIRM=Y;

lst cnacld:CSTP=base,CONFIRM=Y;

add cnacld:p=0,pfx=K'894,cstp=base,midl=7,madl=7,CONFIRM=Y;

lst cnacld:CSTP=base,CONFIRM=Y;

LST CHGANA:CONFIRM=Y;

ADD CHGANA:cha=0,CONFIRM=Y;

LST CHGANA:CONFIRM=Y;

LST CHGANA:cha=0,shmode=true,CONFIRM=Y;

MOD

CHGMODE:cha=0,dat=normal,ts1="00&00",ta1=180,pa1=2,tb1=60,pb1=1,CONFIRM= Y;

LST CHGANA:cha=0,shmode=true,CONFIRM=Y;

LST CHGIDX:CONFIRM=Y;

ADD CHGIDX:chsc=0,rchs=0,load=allsvr,cha=0,CONFIRM=Y;

LST CHGIDX:CONFIRM=Y;

LST DNSEG:CONFIRM=Y;

LST CXGRP:CONFIRM=Y;

LST PBXCF:CONFIRM=Y;

LST DNSEG:CONFIRM=Y;

LST CXGRP:CONFIRM=Y;

LST PBXCF:CONFIRM=Y;

ADD DNSEG:P=0,BEG=K'8940001,END=K'8940035,CONFIRM=Y;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C&C08 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 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 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 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 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1 2.C&C08 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 4 个等级: (1) 单板 单板是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 成单元。 (2)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USM/TSM/UTM+AM/CM C&C08 模块模块模块 用户框+主控框USM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 ASL+DRV+TSS+PWX+ 母板SLB 用户框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 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 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 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图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 答: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练习及答案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练习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7-1“竹信”就是用一根_________连结两个小竹筒,在竹筒的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小声说话的声音。绳子 7-2人类用电来传送信息的历史是由_________开始的。电报 7-3电报(Telegraph)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__传送信息的方式,即所谓的数字方式。 符号(点、划) 7-4“电信”是使用有线、无线、光或其它_____________系统的通信。电磁 7-5在电信系统中,信息是以电信号或___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输的。光 7-6交换设备的作用就是在需要通信的用户之间_________________,通信完毕拆除连接,这种设备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电路交换机。建立连接 7-7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_______________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交换 7-8在由多台交换机组成的通信网中,信息由信源传送到信宿时,网络有___________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面向 7-9电路就是在通信系统中两个终端之间(有时须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换节点)为了完成_____________传递而建立的通信路径。信息 7-10物理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________连接,终端之间可通过这种连接接收/发信息。实 7-11信息在通信网中的传送方式称为传送模式,它包括信息的复用、传输和________方式。 交换 7-12时分复用,就是采用___________分割的方法,把一条高速数字信道分成若干条低速数字信道,构成同时传输多个低速数字信号的信道。时间 7-13交换技术从传统的电话交换技术发展到综合业务交换技术在内的现代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机电交换和_________交换三个阶段。电子 7-14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主要适用于_________业务的一种通信技术。实时 7-15分组交换采用的路由方式有数据报和_________两种。虚电路 7-16宽带交换技术就是指支持传输比特速率高于_________的交换技术。2M/s 7-17交换的目的就是将交换机入端的信息按照_________的需要转移到出端。用户 7-18交换机的功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描述,一种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另一种是把入端的信息按照其_________分发到出端去。地址 二、选择题 7-19我们把用标志码标识的信道称为()A A、标志化信道 B、位置化信道 C、时隙 D、信元 7-20虚电路是终端设备之间为了传送信息而建立的一种逻辑连接()B A、物理连接 B、逻辑连接 C、实连接 D、无缝连接 7-21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方式的一个典型应用是()B A、数据交换 B、电话交换 C、报文交换 D、图像交换 7-22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A A、存储——转发 B、建立连接 C、拆除连接 D、物理连接 7-23常用宽带交换技术有快速电路交换、帧中继、IP交换、标记交换、软交换、光交换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

交换机实验II 实验目的 1.理解掌握环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掌握环路的自检测的配置; 2.理解路由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设备路由的配置方法 3.掌握DHCP的原理以及其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基本的线路连接等; 实验1: ①.用独立网线连接同一台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端口时期形成自环 ②. 对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设置检测周期等属性 实验2: ①.按图1方式对三层交换机的VLAN、端口进行配置 ②. 在交换机中分别对VLAN的IP地址进行配置 ③. 启动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 ④. 设置PC-A、PC-B的IP地址,分别将它们的网关设置为所属三层交换机VLAN的IP地址 ⑤. 通过Ping验证主机A、B之间的互通状况 实验3: 三层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两台PC-A和PC-B,分别从交换机上获取IP地址。PC-C 手动配置IP地址。 ①.按图2方式建立主机A、B、C与三层交换机间的连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 ②.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DHCP地址池属性 ③. 启动DHCP服务 ④. (1)查看主机A、B能否正确的获取到给定范围内IP地址,通过Ping查看网关、交 换机之间的互通情况;(2)拔掉主机B的网线,将主机C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所 获取的到的IP地址,然后再插上B机网线,查看其是否能获取到不同的IP地址;(3) 分别重启主机A、B及交换机,查看A、B获取到的IP地址是否和前一次相同。 图1. 三层路由连接图图连接图

实验结果 实验1:环路测试 交换机出现环路的自检测结果: 实验2:路由配置: 主机A连接交换机端口2,划分为vlan10,端口IP地址为。主机IP地址; 主机B连接交换机端口10,划分为vlan20,端口IP地址为。主机IP地址; 在未设置IP routing之前主机A、B分属于不同网段,因此它们不能互通,设置后通过路由则可相互联通: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人:姓名张伟 学号07005835 实验日期:2010年4月17日 报告日期:2010年5月9日

登录终端号:MMC 登录用户名:admin 同组合作人员: 吴晓琪 祁猛 上机实习预备知识:联机软件HYCON HYCON是S1240交换机实现终端与交换机交互信息的接口程序,它负责完成人机命令的正误检查、输入和报告的输出。 机房备有:人机命令手册 报告参考手册 系统支援手册等 实验一S1240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管理 一、实验内容 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有关用户数据,了解用户号码库的建立和删除,用户改号操作和用户新业务功能设置及验用。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关于用户管理的相关人机命令。 三、主要仪器设备:S1240程控交换机 四、实验步骤 1.用户线状态 < 4296:DN=K' 5800067 2.显示连接 < 4296:EN=H' 30&85 Display:显示当前的某个连接。 3.用户基本命令 Display:显示用户FAC。 4.常用新业务 4.1 ABD 缩位拨号 (1)给用户开设一个登记缩位拨号对应关系的区域(REPERTORY)< 141:DN=K' 5800067 ,ABDREPSZ=20。 如显示用户,出现: SUBCTRL ABD

ABD 2 (2)修改/显示/删除ABD功能 < 139:DN=K'5800067 。 ?显示ABDREPSZ < 140:DN=K'5800067 ,ABDREPSZ=10。 ?修改ABDREPSZ < 142:DN=K'5800067 。 ?删除某用户的ABD功能 (3)用户远控过程 登记* 51 * 10 * 5800068 #。 使用**01 取消# 51 * 01 # 全部删除# 51 # 具体操作:先在话机上拨*51*,10(共申请了20个),5800068(被10代替的号码)#,进行远程登记,登记成功听录音通知,然后挂机。 摘机,拨**10,便可接通对方进行通话。 4.2 FDC 热线服务 (1)FDCI (IMMEDIATED)立即热线 < 4294:DN=K' 5800067 ,FDC=FDCI&K' 5800068 。 REMOVE。 ●建立并激活立即热线功能 (2)FDCTO(TINE OUT)延迟热线 < 4294:DN=K' 5800067 ,FDC= FDCTO&K' 5800069 。 [REMOVE。 5 秒钟内不拨号,可连到指定用户 具体操作:摘机后5秒内不拨任何号码,将自动连接到所设热线号——5800069 。 (3)可用远控方式实现 < 4294:DN=K' 5800067 ,SUBCTRL=ADD&FDCTO [REMOVE&FDCTO。 申请延迟热线功能 *52 *5800069# 登记 #52# 取消登记 4.3 OCB 呼出限制 〈4294:DN=K' 5800067 ,OCB=ADD&PERM&某种呼出权限(NA T/INT)。 设定用户所应有的呼出权限 可用远控方式申请对于该呼出权限的软件加锁(远端控制呼出加锁)

现代交换技术试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1401 学号:41414051 姓名:郑浩 同组成员:孙浩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6月4日

实验十七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程控数字交换原理。 2.加深对交换过程的理解。 3.了解用户管理和话费管理。 4.了解程控交换软件控制。 二、实验设备 电话四部,RC-CK-III型实验箱一台,PC机,串口线,20M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运用实验箱模拟实际程控交换过程,应用PC机进行用户管理,话费管理。 四、实验原理 图1程控交换系统框图

图2主板实物结构图 主板的组成结构图如图一二所示,共有12个组成模块,分别介绍如下: a)用户接口模块(1~4) 用户接口模块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完成BORSHT 功能; b)PCM编译码模块(1~4) PCM编译码模块共有4个,分别是用户一、用户二、用户三、用户四,完成语音信号的PCM编译码功能。 c)外线接口模块 外线接口模块完成与本系统与电信线路的接口,其中包含的功能有:振铃检测,混合,PCM编译码,摘机控制等。 d)液晶显示模块 本液晶模块为240X128点大屏幕显示屏,用来显示当前系统状态以及所有人机接口的状态显示,如菜单,系统帮助,参数状态设置等。 e)键盘 键盘为6键薄膜按键,完成人机接口的各种操作,如菜单选择,参数设置等。 f)数字中继接口 数字中继接口为两台实验箱之间的连接口,传输E1信号,介质为双绞线。 g)状态指示模块

现代交换原理答案

一填空题 1. 电话通信网的基本组成设备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2.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话设备、信令设备和转换设备。3.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用户电路、中继器、交换网络、信令设备和控制设备这几部分组成。 4.我国目前的两级长途网由省级交换中心(DC1)和本地网长途交换中心(DC2)两级组成。 5.按照信令传送通路与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两大类。 6.S1240交换机由数字交换单元和终端控制单元,辅助控制单元组成。7.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大致可分为分级控制方式、全分散控制方式和基于容量分担的分布方式三种。 8.基于容量分担的分散控制方式的交换机主要由交换模块、通信模块和管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9.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10.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秒抽样8000 次,每个抽样值编码为8 比特,每一路PCM话音的传输速率是64 Kbit/s 。 11.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完成不同复用线之间不同时隙的交换。12.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在同一复用线(母线)上不同时隙间的交换。13. T接线器的输入控制方式是指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按照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方式工作。 14.T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方式时,如果要将T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时隙7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的时隙20,则A应写入话音存储器的20 号单元,控制存储器的7号单元的内容是20 。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呼叫建立时由计算机控制写入的。 15.空间(S)接线器的作用是将某条输入复用线上某个时隙的内容交换到指定的输出复用线的同一时隙。 16.S接线器主要由一个连接n*n的电子接点矩阵和控制存贮器组以及一些相关的接口逻辑电路组成。 17.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贮器SM 、控制存贮器CM ,以及必要的接口电路(如串/并,并/串转换等)组成。 18.T接线器的话音存贮器SM用来存贮话音信号的PCM编码,每个单元的位元数至少为8 位,控制存贮器CM用来存贮处理机的控制命令字,控制命令字的主要内容是用来指示写入或读出的话音存贮器的地址。设控制存储器的位元数为i,复用线的复用度为j,则i和j的关系应满足2i≥j 。 19.设S接线器有8条输入复用线和8条输出复用线,复用线的复用度为256。则该S接线器的控制存贮器有8 组,每组控制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数有256 个。20.设S接线器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工作,如果要将S接线器的输入复用线HW1的时隙46的内容A交换到输出复用线HW2的同一时隙,则计算机应将控制存储器组CM1 的46 号单元的内容置为 2 。 21.通过多个T单元的复接,可以扩展T接线器的容量。利用 4 个256×256的T 接线器可以得到一个512×512的T接线器。 22.设某个中继群的完成话务量为5,每条中继线的平均占用时间为120秒,则该中继群的 平均同时占用数为 5 ,该中继群的各中继线在一小时时间中占用时间

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名称交换与路由技术 2011年12月29日至2011年12月30日共1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 10网络安全(CIW) 姓名胡帅帅 系主任李金祥 教研室主任谭方勇 指导教师方立刚、高小惠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任务书名称:路由与交换 起讫时间:2011年12月29日~2011年12月30日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 10网络安全

指导教师:方立刚、高小惠系主任:李金祥

实验要求: 1、根据拓朴图分别在S2126和S3550创建相应VLAN ,并在S2126上将F0/10-15加入VLAN2,将F0/16-20加入VLAN4,在S3550上将F0/10-12加入VLAN3 2、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配置实现冗余链路,解决环路问题 3、S3550通过SVI 方式和RA 互连 4、S3550配置实现VLAN 间互连 5、RA 和RB 之间采用PPP 链路,采用PAP 方式进行验证提高链路的安全性。 6、在全网运应RIPV2实现全网互连。 7、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所有人可以正常访问服务器,只有VLAN4不可以访问FTP 服务。 8、通过相关命令显示相关配置结果,并进行验证 三、实习(实训)方式 ■ 集中 □ 分散 □ 校内 □ 校外 F0 S0 S0 F0 A B F0/5 VLAN1 F0/5 VLAN2 VLAN4 S2126 S3550 RA: 30 F 30 F S3550 : VLAN3= FTPserver VLAN3 F0/6 F0/6

现代交换技术试验报告

实验一 C&C08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1所示: 1 图 的硬件层次结构 2.C&C08 个等级: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4C&C08在硬件

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单板(1)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单板是成单元。功能机框(2)中SM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模块如交换模块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SM (4)交换系统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交换系统USM/TSM/UTM+AM/CM C&C08模块模块模块USM 主控框用户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用户框ASL+DRV+TSS+PWX+母板SLB 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路由交换实训报告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综合实践课程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 2010级(1)班 学号: 1015124136 姓名:周梦洁

通信工程专业 综合实践课程报告 一、综合实践课程名称 路由交换技术综合程序设计 二、实践时间 2010年9月2日——10月22日,共8周。 三、实践环境设施、设备条件 H3C实验环境、网络机柜1个、路由器和交换机4台、计算机6台、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材 四、实践目的 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训利用华三环境以及机房中的网络机柜、路由器及交换机,模拟一个真实的网络系统集成工程,使学员掌握组建小型局域网,实现局域网的配置、调试、检查常规故障等,并让学员深入理解VLAN的作用及意义、熟练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以太网交换基础、RIP和OSPF的配置,以及PPP Chap/Pap认证、链路聚合、网络地址转换等实践任务,使学员加强对网络技术、服务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实际理解和掌握,提高对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立对网络系统集成工程的初步认识,加深对网络原理的理解,获得对网络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知识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五、实践内容 1、VLAN配置: 本实验任务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Access 链路端口而使PC处于不同VLAN,隔离PC 间的访问,从而使学员加深对Access 链路端口的理解。拓扑图如下: [SWA]vlan 2 [SWA-vlan 2]port E 1/0/1

使用display vlan在SWA上查看配置的VLAN信息 [SWA]display interface E 1/0/1 查看物理端口链路类型 完成配置后,在PC上Ping另一台合作PC其结果为不通。 配置Trunk链路端口: [SWA]interface E 1/0/24 [SWA E 1/0/24]port link-type trunk [SWA E 1/0/24]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使用[SWA]display interface E 1/0/24查看Trunk相关信息。 2、PPP的配置:拓扑图如下所示: 配置路由器广域网接口IP地址: [RTA]interface serial 2/0 [RTA-Serial 2/0]ip add 192.168.5.2 255.255.255.0 PPP PAP 认证配置: [RTA-s1/0]local-user RTC [RTA-s1/0]service-type PPP [RTA-s1/0] password simple pwdpwd [RTA-s1/0]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RTA S 2/0]interface serial 2/0 PPP CHAP 认证配置: [RTA]interface serial 1/0 [RTA-serial 1/0]ip add 192.168.8.1 255.255.255.0 PPP MP 配置: 创建MP-group接口并配置IP地址: [RTA]interface mp-group 1 [RTA]ip add 192.168.3.2 255.255.255.252 将相应物理接口加入MP-group接口 [RTA]interface serial 3/0 [RTA-Serial 3/0]link-protocol ppp [RTA-Serial 3/0]ppp mp mp-group 1 [RTA-Serial 3/0]interface serial 2/0

现代交换技术实习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实习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院(系、部、中心)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通信 班级电力通信111 学生姓名张德舟 学号 208110333 设计地点信息楼C315 指导教师李传森 设计起止时间:2014 年9月9日至12日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对交换机系统设计和功能设置,培养学生运用33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交换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实际调试,加强学生使用和管理交换机设备的能力,通过编写设计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作总结和文字及图形表达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目标 1.交换网络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根据软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软交换设备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软交换服务器配置、语音网关配置、网络话机配置,软交换组网设计。 设计内容: (1)系统包括3台软交换设备和1台程控交换设备。号码分配:程控交换系统号码段2000~2999;软交换系统号码段4000~5999,其中,1台软交x 换的号码段为4000~4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5000~5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6000~6999。 (2)实现3台软交换设备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4999段的用户、号码5000~5999段和号码6000~6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3)实现软交换系统与程控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6999段的用户和号码2000~2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2.H20-20交换机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要求:利用程控交换机维护终端,对H20-20程控交换机系统功能设置。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 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和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 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是什么? 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3.无连接网络和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 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的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b)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c)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 4.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分为7层: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和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分组信息成帧;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网络层:寻

址、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以及拥塞控制。运输层:1)建立、拆除和管理端系统的会话连接2)进行端到端的差错纠正和流量控制。会话层:1)会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2)确定会话类型(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交替进行,或单向进行)3)差错恢复控制。表示层:数据转换:编码、字符集和加密转换;格式转换:数据格式修改及文本压缩;语法选择:语法的定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应用层:提供网络完整透明性,用户资源的配置,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分布式信息服务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 5.网络分层模型的意义是什么?各层设计对交换机有什么益处? 意义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联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连。 6.已出现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电路交换基于同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接。ATM即异步传送模式,ATM基于异步时分复接。其要点是面向连接且分组长度固定(信元)。 7.交换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业务信息相关程度不同,时延要求不同,信息突发率不同 9.交换机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实现交换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基本功能:(1) 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完成。(2) 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

交换机技术实验报告北京联合大学

联合大学 交换机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404B 学号:201408 姓名: 任课教师: 2017年 5 月18 日

实训二LMTServer系统登录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LMTServer系统,了解如何通过LMT登录eSpace U1980以及使用LMT进入向导式配置和命令树配置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过程 登陆LMT系统 新建局点 增加设备

1、简述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 答:利用电路路交换进行通信需以下三个阶段: (1) 线路建立:在数据传送之前,必须先建立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端到端的专用物理连接线路。 (2) 数据传输:两端点沿着已建立好的线路传输数据。 (3) 线路拆除:数据传送结束后,应拆除该物理连接,以释放该连接所占用的专用资源。 2、简述IP交换的基本过程; 答:IP交换的核心思想就是对用户业务流进行分类。它只对数据流的第一个数据包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随后按以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以后的数据包沿着VC以直通方式进行传输,不再经过路由器,从而将数据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第2层交换机的速度。 3、简述现代交换技术有哪几种? 答:ATM交换,IP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实训三硬件配置 一、实验目的 学习向导式配置模式下使用工具配置eSpace U1980的整体流程。 二、实验过程 1.如何配置7号槽位为DTU单板,8号槽位为MRS单板? 2.描述DTU单板的作用; 答:主要用于为NGN网络中的不同设备提供基本和增强业务重的媒体处理功能。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

程控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南昌工程学院 《程控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系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习地点电子信息楼B404 指导教师 实习起止时间:2015年12月 21日至 2015年12月28日

目录 一、实训时间........................................... * 二、实训地点........................................... * 三、实训目的........................................... * 四、实训内容............................................ * (一)交换机硬件配置................................. * (二)本局用户基本呼叫数据配置....................... * (三)NO.7信令 3.1 TPU中继电路..................................... * 3.2 ISUP中继电路..................................... * (四)虚拟网数据配置................................. * 五、实训总结........................................... *参考文献................................................ *

一、实训时间 2015年12月21日至28日 二、实训地点 南昌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楼B404 三、实训目的 实训主要掌握:交换机硬件配置部分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通过命令行掌握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流程、深入理解交换机内部的各种通信方式。本局配置部分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NO.7信令部分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7信令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虚拟网数据配置部分通过制作相关数据命令,实现本局部分号码内部通话短号互拨,拨打其他号码用长号拨打。 四、实训内容 实训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交换机硬件配置、本局配置、NO.7信令、虚拟网数据配置。 交换机硬件配置部分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通过命令行掌握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流程、深入理解交换机内部的各种通信方式。本局配置部分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NO.7信令部分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7信令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虚拟网数据配置部分通过制作相关数据命令,实现本局部分号码内部通话短号互拨,拨打其他号码用长号拨打。

现代交换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全互连式网络有何特点?为什么通信网不直接采用这种方式? 全互连式网络把所有终端两两相连;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1)所需线路数量大且效率低。所需线路对数与通话用户数间的关系就是:N(N-1)/2。2)选择困难。每一个用户与N-1个用户之间用线路连接,由电话机来选择需要通话的用户连线比较困难。3)安装维护困难。每个用户使用的电话机的通话导线上要焊接N-1对线,困难。 2、在通信网中引入交换机的目的就是什么? 完成需要通信的用户间的信息转接,克服全互连式连接存在的问题。 3、无连接网络与面向连接网络各有何特点? a)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的通信过程建立与拆除连接。b)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c)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 4、OSI参考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就是什么? 分为7层:物理层:提供用于建立、保持与断开物理接口的条件,以保证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与拆除;分组信息成帧;差错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网络层:寻址、路由选择、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以及拥塞控制。运输层:1) 建立、拆除与管理端系统的会话连接2)进行端到端的差错纠正与流量控制。会话层:1)

会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2)确定会话类型(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交替进行,或单向进行)3)差错恢复控制。表示层:数据转换:编码、字符集与加密转换;格式转换:数据格式修改及文本压缩;语法选择:语法的定义及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应用层:提供网络完整透明性,用户资源的配置,应用管理与系统管理,分布式信息服务及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等。 5、网络分层模型的意义就是什么?各层设计对交换机有什么益处?意义就是为异种计算机互联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与标准框架,并为保持相关标准的一致性与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连。 6、已出现的交换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电路交换基于同步时分复接,其要点就是面向连接。分组交换就是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基于异步时分复接。ATM即异步传送模式,ATM基于异步时分复接。其要点就是面向连接且分组长度固定(信元)。 7、交换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业务信息相关程度不同,时延要求不同,信息突发率不同 9、交换机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实现交换的基本成分就是什么? 基本功能: (1) 接入功能:完成用户业务的集中与接入,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与中继接口完成。(2) 交换功能:指信息从通信设备的一个端口进入,从另一个端口输出。这一功能通常由交换模块或交换网络完成。(3) 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及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 其它控制功能:包括路由信息的更新与维护、计费、话务统计、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机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 学号:

实验内容:实验一、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 实验二本局用户基本呼叫数据配置模拟实验实验步骤:实验一 1.上在桌面双击图标,进入以下界面 3、双击“程控cc08”

4、业务操作终端--------cc08交换机业务维护 5、登陆成功

6、系统--------执行批命令 ?7、再将已经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SM模块硬件配置”,在“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点击“打开” 。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同样会显示执行结果:

心得体会: 时隔一年半再次来到程控实验室,带着参观时候的好奇与疑问再次认识了交换机,学习了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及使用。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己动手做项目的能力。本次实习,是对我能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锻炼了我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首先,它锻炼了我做项目的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在编写调试运行程序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应用知识的技巧等。其次,这次实习不仅使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经验。也帮助我缩小了实践和理论的差距,使我对系统编程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次实习将会有利于我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我会把握和珍惜实习的机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系里组织的这次十分有意义的实习,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同时,也要感谢为这次实习默默付出的老师,是她辛苦的汗水使这次实习得以完美结束。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报告(钟联坪)概要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原理实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6班 学号 3113003072 姓名钟联坪 2015 年11 月30 日

实验一: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全面了解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用空分交换方式进行 通话。 2.初步建立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及电话交换,中继通信的概 念。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输出电路加电,电源发光指 示二极管亮。 2.按一下薄膜输入开关“复位”键,进行显示菜单状态。 3.熟悉菜单主要工作状态,分“人工交换”,“空分交换”, “数字时分交换”三种工作方式。 4.以“”方式为例,对“”与“”正常呼叫,熟悉信令 程控交换与语音信号通信交换全过程。 5.呼叫时,甲方一路电话号码设置为48,乙方一路设置 为68,甲方二路设置为49,乙方二路设置为69. 五:实验报告要求: 总结交换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六:思考题: 程控交换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数字交换网络。 2)接口。 3)信令设备。 4)控制系统。 实验二:用户接口模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 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 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了解用户模块PBL 387 10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2.熟悉用PBL 387 1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综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答案

此答案由304室全体同学提供,其中标红的题目未做。答案中可能有错误或缺漏,欢迎大家及时指出。谢谢! 《现代交换原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电话通信是利用声/电变换传输人类语言的一种电信系统。国际上选定 300~3400 H Z这个频段作为标准的电话通信的频带。 2、实现通信必须要有三个要素: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3、试列出程控交换机可提供的五种服务:呼叫转移、专线、遇忙回叫、免打扰、 多方通话。 4、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有本局、出局、入局、转接接续。 5、F-150交换机的硬件系统由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三部分组成。 6、传输设备的输入时钟和接收时钟不一致时,会产生信号的丢失和重复。 7、单极性码只适合于在机架内部或邻近机架传输,不适合在线路中传输。 8、局间的PCM传输线上传输的是 HDB3 码,进入数字交换局的是 NRZ 码。所以,数字 中继器要有码型变换功能。 9、用户集线器是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口电路,完成用户话务的集中(或分散),此功能是利 用单极T接线器实现。 10、程控交换软件的基本特点是:实时性强,具有并发性,适应性强,可靠性 和可维护性要求高。 11、时间表有16行,8列,则该时间表可调度的最大程序数为__8________个,可提供的最大不同周期 数有___5_______个。 12、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包括___系统数据____、_局数据______ 、__用户数据_____三部分。按照程控软 件中数据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成___暂时性数据_____和半固定性数据。 13、双处理机结构有三种工作方式:同步双工工作方式、话务分担工作方式、主/备用工作方式。 14、程控交换机软件管理技术主要有:实时处理、多重处理、群处理、多处理机。 15、多处理机控制系统中,分工方式主要有话务分担方式、功能分担方式根据处 理的数据保留情况,双套系统中又可分为、冷备用和热备用。 16、交换机的运行软件是程序和相关数据的总和。 17、设时间表有12行,8列,则可调度的最大程序数为 8 个,可提供的最大不同周期数有 6 个。 18、F-150采用的三级控制结构包括主机处理机、呼叫处理机、外围处理机。 19、程控交换系统的任务按紧急性和实时要求不同分为故障级、周期级、基本级三 级,分别由故障中断、时钟中断、队列启动。 20、程控交换系统对多用户的呼叫采用多重处理、群处理、多处理机的 处理方法。

交换与路由实训报告

交换与路由 实训报告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 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 、co?、copy?) ●命令简写(如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重启。(在特权模式下)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 X)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 1台;配置线; 实验二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实验目标 ●掌握采用Telnet方式配置交换机的方法。 技术原理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计算机的IP地址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 ●在2层交换机中,IP地址仅用于远程登录管理交换机,对于交换机的运行不是必需,但是若没有配置管理IP地址, 则交换机只能采用控制端口console进行本地配置和管理。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1,VLAN1是交换机自动创建和管理的。每个VLAN只有一个活动的管 理地址,因此对2层交换机设置管理地址之前,首先应选择VLAN1接口,然后再利用IP address配置命令设置管理 IP地址。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三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程控数字交换原理。 2.加深对交换过程的理解。 3.了解用户管理和话费管理。 4.了解程控交换软件控制。 二、实验原理 1、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一个有数字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交换机。其硬件主要由接续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接续部分主要包括交换网络、交换系统接口、信令设备等组成元件。其中,交换网络负责入线和出线间数字信号的接续,信令设备负责信令信号的改变,接口负责接受传输线上发来的信号和将机内信号发送到传输线上去,并完成机内信号与机外线路上信号之间的转换及匹配。 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处理机、存储器件等组成部分,其中,处理机是实现控制的核心部件,存储器用于存储程控交换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程序、数据等,这里的数据包括系统数据、局数据和用户数据三大类。 2、电话的呼叫接续SDL图(见附页) 三、实验内容

运用实验箱模拟实际程控交换过程,应用PC机进行用户管理。 四、实验步骤 1.将四个话机接到实验箱上,用串口线将实验箱和PC串口COM2连接起来,确认无误后打开电源。 2.观察液晶显示是否正常,分别拿起四个电话确认有拨号音。 3.运行程控交换PC机软件,输入管理员密码(密码1234)进入监控状态。 4.任一用户摘机拨叫局内其他用户,观察相关观测点的波形。观察液晶监控状态的变化,观察PC机程控软件监控状态的变化。下面以用户一拨叫用户三为例: 用户一摘机,听到拨号音,液晶显示用户一摘机,PC机用户一指示灯显示摘机信号。 用户一拨完用户三第一位号码后,用户一拨号音停止。 继续拨完用户三的号码后,用户一听到回铃音,用户三振铃。 用户三摘机后,用户一回铃停,用户三振铃停止,通话建立。液晶显示用户一主叫,并开始计时,用户三被叫。PC机显示主被叫。 用户三挂机后,用户一听到忙音,液晶显示用户三挂机,用户一摘机,计时停止。PC机显示用户三挂机,用户一摘机。 用户一挂机。液晶显示用户一挂机,通话时间仍然存在,直到下次用户一摘机会清零。 5.人为制造各种话机使用情况,如:等待超时、拨号错误、拨号中途挂机、被叫忙等等情况。用示波器测量各测量点的变化,观测拨号音、忙音、空号音、催挂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体会各种等待时间。 测量点说明:TF15为信号音,TF21为铃流信号音。 五、实验结果 实验中交换及产生的各音频信号: 拨号音(450H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