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

2008: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景海峰【专题名称】中国哲学【专题号】B5 【复印期号】2009年12期【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09年5期第13~19页【英文标题】2008:The Paradigm Tra

【内容提要】近年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大哲学”意识的浮现与提升,试图打破哲学二级学科的框限,在中哲、西哲和马哲之间找到对话与沟通的孔道,以共同面对当前的世界格局和中国文化的新处境;二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向,特别是对以往过分依赖于西方的研究范式及方法的深刻反省和努力调整,使得学界之立场与态度、取径与方法,以及问题意识和学问关注等等,均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以2008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例,选取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略作述评,可以见其概貌。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西、马对话/国学与哲学/内在价值/诠释方式

回顾2008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似有波澜不惊之感。在经历了以“中国哲学合法性”大讨论为媒介的学科深度反思之后,学术界稍事喘息、茫然四顾,颇有点不知所从的感觉。几十年来所形成的惯性研究套路和普遍方法被进一步消解和稀释,其与中国思想史、历史文献学,乃至于一般的传统文史学之间的界限也越发模糊,有时甚至难分彼此。而基于后现代哲学的异彩纷呈、扑朔迷离,对于西方思想之新的吸纳与消化,也就同样呈现出了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难以形成主流之态势。在传统范式弱化、探索的多向性蓬勃展开的格局下,试图遵循着原有的描述路径和评价方式也变得困难起来,“概括”只能行走在不能概括的密林之中。但多向的探索毕竟打开了更大的空间(问题域),也掘发出了更为深层的话题,这就使得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前所未有的丰赡性和多样性呈现出来,其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我们这里试着举出几题,略予评述。

一、中哲与西哲、马哲的对话和融通

当前的中国哲学研究仍处于分隔和裂散的状态。因学科分类的辖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河饮马、互不统属,各有一套独立的学术规则和叙事逻辑,在各自的既定情景和惯性轨道上运行。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从业者,也是分田耕作,画地为牢,只知有汉,哪管魏晋,早已经习以为常。这种状况由来已久,渐行渐显,只是于今更甚,随着科研、教学体制化的变本加厉和哲学研究从业队伍的急剧膨胀,这似乎已经成为无法疗治的痼疾,积重难返,救无可救。但面对全球化融通时代的到来和由独白走向对话、分隔变为一体的新世界之场景,以世纪性崛起的姿态和文明大国之身份登场的中国,其哲学岂能是这般的四分五裂、甚或面貌不清?目前的中国哲学状态,以未经过充分融合的中、西、马之杂拌形式,显然是难以承担起时代重任的,也不足以代表全面开放、走向世界新纪元的中国哲学之整体。

面对中哲、西哲、马哲亟待进行学科整合与学理融贯的现实要求,继2007年底在深圳大学举办了以“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开展”为主题的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之后①,这一年来,不同学术领域和学科背景的学者,就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和如何有效地开展中、西、马之间的对话,纷纷发表论议,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行的哲学分科体制积弊甚重,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哲学的当代

发展,体制性障碍使得哲学从业者自限门户、视野狭小,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研究中国哲学的可以不管马哲和西哲,每个人都对号入座——我是搞西哲的、我是搞中哲的、我是搞马哲的,而很少有人会说我是研究哲学的。因此,有学者提出“大哲学”的观念,意在淡化哲学“二级学科”,呼应马克思早年“一般哲学”的说法②。“大哲学”以“国学”、“西学”和“马学”为三大支柱,“国学”不是与“西学”对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而是打破了“中学”和“西学”之间的隔阂,而“马学”和“国学”都是“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贯通中西的“国学”,才能了解中国的“马学”之精华。在这个融会的过程之中,仍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鹦鹉学舌、食洋不化,完全照搬外来的东西,使自己的文明陷入“失语”的状态;二是矫枉过正、走回头路,盲目排斥其他的文化,以为靠我们的传统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近代以来的世界格局,使得中国人的哲学研究成果并未能走向世界,中外哲学和思想的交流实际上是单向的,近几十年来,中国哲学界和思想界多次出现“西方哲学热”,甚至西方的“汉学”研究也拥有反客为主的力量,但从长远看,这种单向输入的态势对于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的哲学研究成果需要尽快地走向世界,在国际哲学界占据中国哲学和东西比较哲学领域中的应有地位。

如何走向融通?不只是有愿望和共识,还要有切实的路径与方法。有学者将中、西、马的融合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面,二是“方法”层面,三是“价值信念”层面③。作为“哲学知识”,自从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对话和沟通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相互的融贯已经是一个既在的事实。而在“哲学方法”层面,中、西、马的相互吸收和借鉴也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所以对话的根本是在第三个层次,即价值信念上的融通。作为“哲学”,中、西、马都是以一种理性的形式表达着对人的生命本性的自我理解和自觉意识,都内在地蕴含着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反思以及通过这种反思所形成的信念。这种思考所获得的成果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被“对象化”到了经典文本中,成为了向他人敞开的、可供他人阅读和理解的精神世界;这就意味着,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与纯粹私人的隐秘体验和“价值直觉”有着重大区别,它是开放的,是能够被理解的,具有充分的可对话性。这一特点就为中哲、西哲与马哲进行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提供了可能。但遗憾的是,就价值信念层面而言,和本年度马哲界分外热闹地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相比,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却很少见到积极主动、特别是有深度的回应,反而显得有点沉寂。

实际上,中国哲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西哲东渐”蔚为大观,形成了不同时期诸多流派各擅胜场的生动局面。而马克思主义脱颖而起、一枝独秀,在千回百折中不断地探索新路,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在外来哲学形式的洗礼下,中国传统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有限延续过去历史谱系的情景之中,先后创造出了新儒学、新道家、新佛教等现代体系,使得其传统不至于断绝。在近百年中,依于现代学术体系之分割而逐步形成的中、西、马三大领域,各有自己奠基的背景和成长的历史,其论域、材料和方法在学者们的书斋中也有渐行渐远的趋势。但作为现实生活之最高凝聚和抽象反映的中国哲学,从来也不曾割裂过,我们既接受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影响,也被马克思、列宁所指导,又在日常生活中广被着孔子、佛陀的遗泽。这三者之间在实践中是相互穿透的,有着奇妙的结合。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的中国哲学经历了一个被西方化的过

程,有了所谓狭义的“中国哲学”之成立。同样,西方哲学各流派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被翻译、接受和意义再诠的过程,程度不等地濡染上了所谓中国的色彩或曰中国式的理解。而马克思主义从传入的一开始,就面临着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在理论上,明确要求其中国化的各式各样的提法也不绝于耳,只是于今更盛罢了。这三者的相互融通和结合,在今天中国正全面地走向世界的途程当中更显得急迫,融会了近一百年来新的历史经验的中国哲学,能够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盼,因为这将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意义和惊喜。

二、国学、经学与中国哲学

承续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国学热”持续升温、热度不减,它的普及性和社会关注度也远非学院式的研究可比,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耸动效应和持续扩散下,天下人皆知有国学。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而颇有点尴尬的问题,中国哲学和国学是什么关系?如果说中国哲学就是国学,即包含在国学之内,那么还要中国哲学干什么?如果说中国哲学不是国学,或者与国学不是一回事,那么中国哲学所依持的传统背景和国学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面对这样的困境和挑战,我们是否有意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构起来的现代性的“中国哲学”重新打回到传统的躯壳当中?还是干脆与国学来个划清界限,而沿着西方化的典范继续向前滑行?这两种途程从预期来看,似乎都是前路茫茫、很难走通的。于是乎,围绕着什么是国学、国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经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多方位的思考。从“国学”概念产生的历史来看,此乃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产物,其缘于西学而得名,因国势蹇滞而沉寂,又因为“中国崛起”而喧腾。在清末,“国学”出场,表达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之心态和诉求,倡扬国学,于内有复汉排满之意,对外实为保国保种计,通过整体形式上的中、西划界,来拒斥作为“体”的西学。而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学”遁入书斋,学院化的形式已成为定局。国学研究被纳入到分而治之的学科体系当中,受到主流学术界关注的“国学”和大学体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民间讲习或者旧式学者个人的“单打独斗”,已成流风余波,影响甚微。在观念和方法上,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向西方看齐,用西学的眼界和方式来整理古代的资料,成所谓“国故”之学。在学科建设上,和海外的“汉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甚至是亦步亦趋。这种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与现实的生活已经脱钩了。所以,单从学术形态的转换讲,“国学”实际上扮演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化演进的中间角色,是旧学问向新学术过渡、中学向西学腾挪的中介形式,是由四部之学的架构转向七科之术的预演④。按理说,在体制化的学科形式业已确立、新的学术形态已经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国学这一过渡性的中间环节当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它“出场”的特定历史背景已经消失了,它的含混性也不能够适应今天学术发展的状况和要求。那么,当下的“国学热”又为什么会出现呢?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原因:一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国学热”可以说是对以往蔑视传统、践踏传统之社会风气的强烈反弹。二是中学和西学的关系,长期的“臣服”与“依傍”,唯西方文化之马首是瞻,造成了严重的“失语”状态和创新能力的低下,这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心病,借“国学”之名以图范式之扭转。三是全球化时代所特有的身份认同的焦虑,既有百余年来民族主义情绪的延伸,也有文化同质化的挤压之下所带来的新的困顿,倡扬“国学”成为显现自身主体性的有效方式。所以,这样一种“国学”的崛起,并不是讲堂上的喧闹,而完全是基于现实的要求,是和世界变幻的风云、时代发展的脉搏与社会大众的意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所能涵盖的范围,也要比中国哲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大得多。

那么,又应如何看待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它与国学研究相比,独特的内在价值和学术意义又在哪里?正像有学者分析的,中国哲学作为“新瓶装旧酒”的理论体系与文化形式,

至少隐含了两种身份。第一是现代学术的身份,第二是民族文化的身份⑤。就现代学科而言,“中国哲学”是模仿西方学科体系建立的,其直接对应的是西方大学里的哲学学科,背后的理念是西方式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方法,笼罩在启蒙精神、理性主义、自然科学的影响之下。它的身份是纯学术研究的科目,取价值中立之立场,不论研究哪一个民族和国家,作为研究者及其研究方法都不必强调其种族和国别的特征,不必涉及现实社会人生及个人信仰。这种身份是现代的,也是专业的,从事者则以此为职业来工作和谋生。但中国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儒、释、道的经典和思想,其内容与西方学科的分类体系难以完全对应。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上,作为文化载体和文化认同的对象,它又不可能是西方纯学术意义上的现代学科,而与其他民族的宗教或神学内容有着某种模糊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所谓“民族文化”的身份。随着中国的崛起,这后一种身份日渐凸显,原有的研究方式和从业态度则受到了批评,人们不能接受冷漠的、貌似客观的研究,不乐意将儒、释、道的经典看作是现代的或西方意义的、而与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无关的纯哲学理论。这就发生了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紧张,坚持中国哲学之民族精神,就会批评纯学术立场与中国人的生活实践无关,而坚持中国哲学之现代学术立场,就会批评前者的主张是不懂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要求,这种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的身份危机和价值转向。

但国学研究并不能替代中国哲学研究,这是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从历史上看,传统学术也是不断更新与变化的,思想与文化的进步靠的是突破与创造,而不是泥古与守旧。像宋儒之于汉儒,就是在经学革新的基础上,继承吸收以往的思想材料,加以创造发挥,建构或丰富了儒家的道体论、心本论,从而拓展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空间。如果没有宋儒创造性的哲学诠释工作,我们很难想象中国思想的调试与发展,儒释道的兼容并包、有序和谐之精神统一体的形成也是不可能的。就现实而言,中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从形而下的器物世界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哪里没有西方的影子?几乎已是水乳交融,任何剥离的想象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甚或是徒劳无功的。重要的是寻找各自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交互为用,并行不悖,形成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合力。退一步讲,国学也不是要回到传统意义上的形态,实乃增添了新的因素,从理念到方法,都不可能完全去除现代化的印记。而中国哲学研究也慢慢地在发生范式的变化,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特点,与国学的距离越来越近。

国学研究促进了中国哲学范式的转变,也为中国哲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打开了新的空间,提供了理论学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中介,同时也把更多的思想资源纳入到了学者们探讨的话题当中。作为国学的主干部分,经学最能引发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兴致,哲学在西方学术中的母本地位激发了人们的联想,经学和中国哲学的关系也就成为思考的重点。有学者指出,经学复活是和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以经典为载体,废弃经典等于斩断了根脉,造成近代以来中国人精神上的漂浮感。中国传统学术分为经、史、子、集,而经是根本,经学所承载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学术中一定程度上为哲学所替代,要连接上传统的脉络,当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就不能不认真地对待经学资源。所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研究成果偏重于义理的诠释,而传统意义上的经学研究,即文本复原和文献整理的工作,反倒是不那么热。

三、中国哲学内在价值的重估

本年度的中国哲学研究,总体上依然是以儒道二家为盛。就儒家思想研究而言,主要涉及到对传统儒家学说的阐释,也包括对儒家观念的批评和反思;儒学经典诠释方法的研究及其中国诠释学的建构,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热度;儒学与其他学科或者领域的关系,如经学、政治、宗教等的交叉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拓展;儒教的重建问题和儒学的精神特质及其意义的研究,是非学院化的圈子当中讨论的比较集中的话题,往往是媒体掀动其间、民间热议不休;对儒学发展史上诸多线索的厘清和规律的总结,还有对儒学未来发展的展望等,仍然是学术

界最为常见的关注点。道家思想研究,从文化渊源、发展历史、思维方式、文化品格,以及道家与道教的关系等,都有所展开,而研究的视角不限定在哲学领域,还涉及自然科学、科技伦理、艺术美学等。老庄哲学,重点在对世界本原、理想人格、宇宙本体、天人关系、天命、人性、生死、幸福等观点的看法及其相关的评价。此外,道家思想对于整个人类的身心平衡、自然界的生态保护以及全球的政治智慧之现实贡献等,也受到了极大关注,成为当下道家研究的重点部分。

有学者从比较哲学的角度重新厘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特质,认为和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性逻辑哲学相比,中国古人依持的是一种“后意识的身体性哲学”⑥。从阴阳观念到《易经》传统,表现出鲜明的身体性,以己体泛化和体现存有的一切领域,男女之性作为本体之性推及于世界的万事万物,从而得出了一种泛性的宇宙论,衍化成为泛性的伦理学和泛性的宗教观。这种宗教观的终极意识是内在于身体生命之中的超越,“神灵”不过是两性结合的无限生殖力与生命力的象征。所以,不论是早期的祖先崇拜观念,还是后来逐渐凝固化为传统社会结构之柱石的宗法制度,都体现了以血缘为中轴的原初意向。缘乎此,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不是建立在抽象原则或道德律令的基础之上,而是始终以生命个体的即在性和现实感作为思考与发问的基点,社会伦理必须通过身体性的真情实感才能够实现。这样,个人的“修身”工夫就始终居于伦理系统之原点的位置上,由此逐层地推出,社会伦理恰恰是以“齐家”的家庭伦理为其原型的,虽说是“爱有差等”,但民胞物与的“一体之仁”又是无界域的,可以行之久远、推之无限。这种系谱学的原则在宗教超越方面,同样体现为一种家族化的超越,生命之树在个体、家庭、宗族的流转、推衍和持续之中,得以无限地生长,永不枯槁。这就意味着,古人的生命体验在个体有限性的同时,又包含着对整个族类生命之不朽的积极认同,这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核所在,也是奠定其整个宇宙观的基础。

就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而言,有学者重新检讨了现代以来的批儒风潮,特别是对“三纲五常”等中心观念的彻底否弃,认为这些在时人眼中“不合时宜”的思想,在整个儒学系统中实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在其所谓道德性,即人伦规范的确立、生命之伦理意义的揭示和根源于人心的内在德性经由家庭、宗族、社群、国家等形式而最终得到落实。而在儒家众多的伦理观念当中,“五伦”、“三纲五常”等,都是最基础性的,它们是整个人伦道德系统的起点、社会性人际关系网络的主线,也是所有礼教活动赖以建基的中轴和良好社会风尚得以存续的根本保障。就“五伦”观念而言,经过先秦儒家(特别是孔、孟)的思想凝聚和义理提升之后,在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所谓“纲常名教”的中心,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文明的价值选择、精神气质和基本走向,也规范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之社会群体及个人的行为模式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对这些基石性的观念,应该重新阐释,而不是一弃了之,不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始终是隔膜的。

天人观、宇宙观的独特性,不但决定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面貌和道德价值的选择,也支配着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际间关系时的思维取向和处理方式。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中观思维”,认为它是理解“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等核心概念的一把钥匙⑦。中观以分别“两边”为前提,按照中观思维,任何事物都由对称的两个方面组成,这个对称是思考问题的张力,而非实存性的对立。从对称而非对立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态度,反映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它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原则,也是人生在世的具体方式。在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两种基本符号——阳爻(—)与阴爻(--),用来表达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这可以说是古人最早的一种中观思维。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多沿着这样的路径往前推进,儒家的中观思维直接继承了周代的礼治思想,而道家亦将中观作为其哲学思考的方法论原则。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中观思维是贯穿始终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关注与讨论的问题不同,因而表现的方式和形态又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处世的方式,中观思维不止是言说,也是修行,是人生的

一种丰富的实践过程,这集中地体现在儒家关于“中庸”的学说当中。“中庸”不是骑墙,更不是西方哲学中所谓的折中主义,一百年来,中庸之道被曲解乃至抛弃,遭到了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普遍质疑。今天,西方的过度开发、竭泽而渔,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严重破坏,“过犹不及”,使自身陷入了危机,这正是可以发挥“中庸”思想来矫正弊偏的时候,我们应当对“中庸”学说作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诠释。

就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言,中国哲学更重视环境对人所呈现出来的意义,而不在于如何在人的存在之外去构造一个抽象的世界,所以中国哲学的本体在本质上是一种心性之学,而大不同于西方的超验论。在中国哲人看来,意义世界的构成,首先是基于人变革对象的现实活动,正是通过人的这种活动,本然的对象物逐渐摆脱了自在的性质,取得了人化的形式。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不能用西方的知识论和世界构造体系来说明中国的心性之学,把心学纳入到主客二分的认知框架里去评价,如果那样做的话,便根本曲解了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内在精神。意义世界的追寻,不只是一种理论思维活动,同时也是内在地体现人的创造性和实践工夫的过程,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社会化,把个体生命与社会群体、自然环境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优长处,不必削足适履,屈就于西方的解释框架。

四、方法探索与诠释定位

对中国哲学内在价值的揭示,显然需要适当的方法,20世纪中国哲学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方法论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在以往的百年间,传统的致思方式和注经方法逐渐地被西方传入的哲学方法论所取代,或者经过西方哲学的荡除和挤压之后,以某种变形的方式潜存着。新文化运动以来,哲理层面的西学狂飚突进,各种方法论随着西方哲学的介绍和传播而纷至沓来。胡适“拿来”的实用主义的方法,罗素来华开示、随后由“清华学派”继起跟进而衍为风气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冯友兰借以整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新实在论的方法,由柏格森启迪、经梁漱溟和熊十力掺杂唯识学等传统资源而大加改造过的直觉主义的方法等,均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方面显发过威力。而对20世纪的中国哲学影响最大、最为持久的,当属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自30年代初开始流行,1949年以后更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这一哲学方法影响之深,极大地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言说方式,其撼动力之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陷入了僵化、教条,乃至曲解、践踏的境地。其他方法也渐被漠视,甚至作为辩证法的对立面遭到批判,而后起的一些重要方法则根本没能进入到当代中国哲学的视域中。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一方面大力拨乱反正,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恢复一个世纪以来方法论探索所积累下来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又大力引进新的西哲方法,对之进行转述、吸纳和消化。这一工作的持续性,伴随着中国哲学的新探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成长。

如果说二十年来方法论的复苏和繁荣,乃至于越来越多元化,大体上依然是以引进和吸收西方哲学的资源作为基础的话,那么,自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以来,一个大的转向就是对以往“以西释中”方式总体的质疑和检讨,以及回归到从自身来进行解释的种种努力。本年度,这一趋向越发明显,并且向纵深发展,一方面继续批评“以西释中”所引致的后果和问题,另一方面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以中释中”,甚至去“以中释西”。

譬如说,有学者以冯友兰、牟宗三、张岱年和劳思光四先生为例,全面检讨现代宋明理学研究的范式⑧。认为冯先生对宋儒的一些基本观念的解释,基本上采用了柏拉图实在论的观点,将这些范式逻辑贯穿到分析程朱的全部系统中,不仅心性之学的精义被遮蔽,也造成了许多细节的误解或者曲解。牟先生的“逻辑一贯性”比冯先生更强,但越彻底,诠释的片面性和扭曲性就越强,离程朱思想的本来面目也就越远。张先生定位张载哲学为气本论,把这一逻辑贯彻到每个命题的解释,否定其心学的成分,结果也造成了误解与片面。劳先生强调“基

源问题研究法”,将一些概念范畴逻辑地一以贯之,穿透到每个理学家的思想系统分析当中,往往有削足适履的情况,从而难免于以偏概全的毛病。与宋明理学研究的情况相当,在先秦儒学、老庄思想、汉代哲学、魏晋玄学以及佛道二教的研究方面,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各自的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屈就于西方的模式和框架,尽量用西方哲学的观念来套解中国传统的材料,反而模糊掉了自己的身份性和固有的特征,却是如出一辙的。由此,有学者着力发掘现代中国哲学中另类的叙述方式,即“以中评西”,像梁漱溟、熊十力、陈荣捷等先生致力的方向,认为他们所做的工作值得同情的理解,可以给当前的叙事转向提供有益的借鉴。

以中国解释中国,是对过往“以西释中”的矫正与扬弃,而不是完全复旧、回到中国传统的语境当中去,毕竟经历了近百年的西方哲学之洗礼,中西两境,深度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难剥离,从文明对话与融通的时代大环境来讲,复古的向往也只能是一厢情愿式的幻觉。所以绝大多数论者都不赞成完全摒弃西方哲学的方法,回到所谓纯粹中国式的状态当中去,而宁愿采取一种中西合璧的方式,只是在文化自觉意识和凸显中国性方面,比之过去大大地加强了。但如何寻找到恰当的尺度,既能够合理地吸收和运用西方哲学的框架与方法,有选择地延续现代的路径与成就,又能够矫正过往的弊偏、更好地体现出中国哲学的特色来,坚守住叙事的主体性?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不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学者分“大知”与“小知”,认为近代西方的认识论或知识论形态只是“小知”,而中国哲学追求的目标是“大知”。“大知”是儒、道、法、释各家的共性,重视整体性、辩证性和有机性,与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这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对于人类的贡献,应该成为自觉的“中华共识”。也有学者从“尊德性”和“道问学”两途来省视中西学术的差异,认为现代知识论为“道问学”,而中国传统哲学崇尚“尊德性”。现在应该站在融合的角度来重新诠释二者,“尊德性”重践履,内在地规定了其学的思辨形上学性质,“道问学”通过经典来明道,也必然包含了考据和实证性的风格,所以就学术本体而言,“尊德性”就是“道问学”,“道问学”就是“尊德性”。还有从身体哲学、实践性的体知之学、生活哲学以及德性伦理等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哲学之独特方法的。

但就总体而言,方法的困境和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定位依然是学界倍感焦虑的问题,在反思现代哲学“以西释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并且自觉地摒弃了部分僵硬的解释模式之后,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回归自己的传统?或在何种程度上依然保存西方哲学方法论上的典范意义?这些问题并没有达成共识,在本年度的研究中也没有太大的突破,我们只能期待着在2009年会有更多的惊喜。

※本文系《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二“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与会论文。

注释:

①参见陈椰:《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开展——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综述》,《哲学动态》2008年第2期。

②赵敦华:《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可能性条件》,《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哲学二级学科”刍议》,《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③贺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④景海峰:《国学:从书本走向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1期。

⑤刘笑敢:《中国哲学,妾身未明?——关于“反向格义”之讨论的回应》,《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⑥张再林:《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世界哲学》2008年第4期。

⑦胡伟希:《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⑧金春峰:《宋明理学若干特性的再认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413652825.html,/ 全文阅读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413652825.html,/zhexue/zhongguozhexueshidongtai/93761_4.html

中国哲学诠释方法探讨的多向展开专题研究_李承贵

主持人语:近20年来,深受西方诠释学影响的中国哲学诠释学研究,在模仿中前行,其中也不无令人兴奋的成果。然而,如何发掘、整理、升华、定位中国哲学本有的诠释观念与方法,仍然是摆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任务之一。本专题即是此问题探讨之尝试。李承贵教授别出心裁地提出“逆转理解”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范畴、概念或命题的意涵,需要通过“逆转理解”才能准确把握;周可真教授则对“同情之理解”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追踪,肯定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特殊的诠释方法;包佳道博士通过对杨时诠释“中”的探讨,揭示出“经典文本的相互发明”、“阐洛扬洛的道统坚守”、“体用道事的整体诠释”三大特点。总之,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哲学诠释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论述精当,问题彰明,主张独特,希望通过本组专题研究拓宽人们对中国哲学诠释学思考与研究的空间。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13)04-0001-12 特约主持人: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题嘉宾: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可真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包佳道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逆转理解” ——通向中国哲学范畴真实意涵的特殊路径 李承贵 (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 收稿日期:2013-01-04 基金项目: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10JDXM008) 作者简介:李承贵(1963—),男,江西万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在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对哲学范畴陈述的方 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陈述方式是:先 是一个“主词”,接着是一个“谓词”,“谓词”可能是一 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词组,或是一个句式,不管形 式如何,它们都是对“主词”的陈述。不过,由于“谓 词”是随在“主词”之后的,因而如果“谓词”是对“主 词”意涵的陈述和说明,那么,这种解释在方向上就 有“逆向”的性质,即是由后面的“谓词”的意涵“逆 转”推出前面“主词”的意涵,这就是所谓“逆转理解”法。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理解法相当普遍。如下选择数个案例展开讨论。一、“逆转理解”案例分析本文所说的“逆转理解”,案例遍布中国古代哲学文献中。这里从儒家、道家、易学等文献中择取部分案例加以展示,以作为说明此种理解法的根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检讨。案例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说的话。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冯友兰论文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 摘要: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学科地位的确立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著作的写作范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初步介绍并具体应用了关于史料学的方法理论。总体观之,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具有研究视角具备动态性、史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注重和用历史的眼光审查史料等优点,但也存在史料学方法部分规模过小和具体哲学史料介绍有些简略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地位;贡献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其1962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以下简称《初稿》)一书中。此前,胡适曾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里探讨过哲学史料的种类、审定以及整理等问题,朱谦之先生更是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1957年油印本(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和1959年8月完成的手稿本(通论三部,九册)①两部专著。但胡适尚没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学科意识,甚至连学科之名也未提及,而朱谦之先生虽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和以“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为名 的著述,但其著作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更没有在学界形成广泛影响。 一 事实上,早在1925年6月中州大学任教时,冯友兰先生就在《对于哲学及哲学史之一见》②一文中对哲学史料进行分类,指出史料有

“原始史料”和“辅助的史料”两种。其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更进而划定了中国哲学史史料的五个选取标准③,并注重总结古代著述体裁。这两项工作分别是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范围和史料特点的探讨。1937年,冯先生在《怎样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文章中又提出原料、副料和旁料的史料三分法。然而,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上集中成就的却是其《初稿》。而我们之所以认为冯氏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地位的确立者,亦主要是基于其《初稿》对该学科之划时代的贡献。 《初稿》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写作范式。 从内容看,冯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和第二章“论目录”,讲史料学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十四章,是介绍哲学典籍的具体史料学。查看冯著之后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专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基本都遵循了此种二分的写作范式,只是在内容上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史料学理论部分的规模也呈日益增大之势。我们认为,这种趋势的出现和冯友兰先生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初稿》第一章,他给史料学下了一个定义:“史料学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部门,为历史学的研究作准备工作,是关于史料的方法论。”④ 虽然冯先生在其著作里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定义,即他没有着重讲述“关于史料的方法论”,而是偏向于具体哲学史料的宣介,但是他的这一卓越见解却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指示了研究方向。如上所述,史料学理论部分的规模呈日益增大之势,这表明学界对之重视程

从_哲学在中国_到_中国的哲学_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2007年4月 第39卷 4月号学术月刊 Academic Mo nthly A pr.,2007Vol.39 No.4 哲学关注 从 哲学在中国 到 中国的哲学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 哲学在中国 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 中国的哲学 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 当达成双向互动的 诠释圆环 。 [关键词]中国哲学 哲学在中国 中国的哲学 诠释圆环 [作者简介]李翔海(1962 ),男,湖北省荆门市人,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哲学与儒家哲学研究。[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 8041(2007)04 0055 07 从20世纪初以迄于今,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已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在世纪之初的今天,重新反省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对其未来的走势作出展望,对于面向21世纪更好地加 强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更为充分地体现中国哲学自身的精神特质,无疑是有益的。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出现了关于 中国哲学合法性 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仅有论者提出了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问题,而且有论者进而认为中国哲学存在着 合法性危机 。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其产生和发展从始至终 为西方哲学所笼罩,因此它只能被看作是 哲学在中国 ,而不能成为 中国的哲学 。这场讨论关涉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对面向21世纪重新反省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如何在挺立民族文化精神主体性的基础上,建构更能充分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特质的中国哲学,确乎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讨论中出现了过分渲染所谓的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对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注重不够的偏向,则是我不能同意的。本文将以胡适、冯友兰、牟宗三、成中英为代表,对不同时代中国哲学家的相关理论努力作进一步的梳理,以求对中国哲学在20世纪的整体理论进路予以更完整的把握。在我看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科产生、发展的历程,那就是:从 哲学在中国 到 中国的哲学 。 55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任务 1、目的 中国哲学史是关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门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 人文基础课。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今天,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史,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全面认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2、任务 针对我院经济类、管理类等本科层次实际,本课程以专题形式,主 要介绍和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流派,包括先秦儒、道哲学、魏晋玄学与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与心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气、道、理等基本概念,以及形神论、人性论等观点,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中加深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会怎样做人的道理,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简要介绍中国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本章学习,要初步了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明确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要求。 教学建议:

讲授导论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热点及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 矢的教学,不要将历史与现实人为地隔裂。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天论和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四大范畴之中的重点理论。通过本章学 习,可了解古代中国人对天、气的看法,系统地掌握天论和气论中的唯物主义及无神论的思想观点。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在天论部分,可以从当今时代要求提出问题,从生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高度加以分析;在气论部分,要着重讲清唯物主义的思想方向。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人学和人性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 如何做人,如何当好人,如何搞好人事工作,管理好社会的荀子的人学;要看懂中国古代人性的善恶问题。 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既要讲清中国古代哲学家做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又 要联系现实生活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人问题;既要讲清中国古代的人性论,又要针对现实,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对立以及两种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中国哲学史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史;要看懂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历史是由天命决定的,还是有圣人决定的,或者由人民群众决定的。教学建议: 讲授本章时,要分清中国古代哲学家中那些人、那些思想观点是合

中国哲学中有关先验论的研究综述

中国哲学中有关先验论的研究综述 赵严严 对于认识论来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占据特殊的地位。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按照通常的理解,“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何者具有“第一性”,这是第一方面即“本体论”方面,“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如何把握“存在”,这是第二方面即“认识论”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哲学教科书,还是在不少学术论著中,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观念而被接受下来。 然而问题是:这样把“本体论”与“认识论”截然分开,当成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的做法是否合理?在近代哲学那里,存在着离开“认识论”的“本体论”和离开“本体论”的“认识论”吗?这种“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理解方式,是否具有哲学史和学理上的充足根据? 如果深入中国哲学的内在逻辑,就可发现,“思维与存在”关系之所以构成中国哲学最为重大的基本问题,恰恰体现在近代哲学这样一种深刻的努力,即它试图把“认识论”与“本体论”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把“本体论”建立在“思维原则”的基础上,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重新解决和展开本体论问题;换言之:在“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域里,“存在”是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思维”则被视为通达“本体论”、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根本途径。“思维”与“存在”、“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是相互缠绕和内在联结的。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哲学时,若加以对认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也可以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大获裨益。 话虽如此,然而杨泽波先生却提出质疑:人心向善是否还有更为演示原始的原因。在此前,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哲学中,“人心向善”也是各家有关天赋先验的还是后天经验的争论的焦点话题。作为中国哲学中第一个系统的提出较为朴素的天赋先验理念“仁”的孔子,他认为先知先觉的人的观念是圣人本身固有的一种品质,而孟子则提出更为系统的天赋先验的“四端”说,认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杨泽波先生在他的《》中论述道,依据伦理心境来解说,良知良能,良心本心之所以是向善的动因,是因为伦理心境在形成过程中,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内容带进本心,使人养成一种好善恶恶的心理。受到这种力量的驱使,人便可以不受到利欲的干扰,人们便可以成德成善了。 这样一贯的解释在伦理学的视阈中是正确的,然而转入至实际的生活情况来看时却并非如此。中国哲学中,儒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时时常以“人兽之别”来评述。孟子在论述“四端”说时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否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这些,各位大儒更加看重的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手段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发现动物界也会有诸如人类的“爱亲”“互助”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原先都是不为人知的行为。人虽然较其他生物高级,但是,倘若仅仅以人兽之别仅仅以单纯的“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体现人类的道德性和尊严与价值,恐怕这是极不容易的。毕竟,动物界存在的“善”将如何解释。 再次,杨泽波认识到,在伦理心境形成过程中,社会生活的道德内容对人心肯定会有所影响,故人们才有向善恶恶的心理,所以向善而趋。我们也应当承认,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一些不道德的内容却对人的内心有所偏小,因为大多数人都向往着善和美,而作恶的只占极小一部分。但是,既然道德内容与不道德内容都对人有影响,人们应该平均地面对这两种情况。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综合上述论证,杨泽波先生认为,人性中有天生的向善的自然倾向,从而承认了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潜能或倾向,而此种潜能或倾向,则便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天赋的先验的。A3对于中国古代持有天赋先验论学说的哲学家来说,人心中的那一种灵明,或仁,或善,都是与生俱来的,

中国哲学论文

老子之“道”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由道家首先提出。道,原指道路、坦途,后逐渐发展为真理,规律,基本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虽然没有在中国正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却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道家学说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为宗旨,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的合一为目标,表述严谨,逻辑性极强。 关键词:道,矛盾转化,无为,为人处事,管理 正文:一、何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道”,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轴心。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也就是说,道是有形的、多变的、可名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认识或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无形、无相、无声、无名的“道”,它是一种规律,是物质的本初,是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总根源。 老子的“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做出了最高概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道德经·德经第42章》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二章》并进而指出:“道者万物之奥?”他认为万事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时刻变化而非静止的,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并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祸福,刚柔,兴衰,智愚,生死,进退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敞则新”[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6]、“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7]。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因素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8],把事物的相互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既然有规律存在,那么我们在处事时就必须遵循规律,“无为”乃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9],实质在于顺应规律?而遵循规律并不等于抱着现成规律停步不前,因为规律本身也不是一种常态,要明白“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效法自然,就是认识、遵循客观规律,使规律为我所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1]。无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归。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于有的概念,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

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主要是中国古代哲学】 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包括具有东方特色的内容十分丰富的中国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学者,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墨翟为代表的墨家理论,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惠子、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当时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先秦哲学中提出了天人、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有无、常变、心物、名实等重要哲学范畴,成为秦汉以后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名教与自然、言意、形神等。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许多哲学家运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他们的辩证思想,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动”,《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它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整体性、有机性与连续性。它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中国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成智”且“成人”的极具传统意蕴的学科。目前就国内而言,有哲学专业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里开设。但在以实用性、功利性和针对性为特点的市场法则下,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命运”历经坎坷、屡遭冷落,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所以不论是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及改革。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

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公开出版。它标志着中国学者开始以现代哲学的眼光来整理和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自此之后,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和多种视角,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多个层面的清理和挖掘,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每一种方法都包含着研究者自己的研究理念以及对古人思想的独特见解。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探索,逐渐形成了四套集方法和理念为一体的比较成熟的系统框架。我借用库恩的术语,将它们称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这四个范式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并理所当然地享有崇高的权威。人们只要一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便自觉不自觉地落入这四大范式,既受到它们的激励,也受到它们的 制约。 因此,对这四个范式进行理性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清理思路,扬长避短,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 一、冯友兰范式 冯友兰是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最早创立者之一。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突然进入近现代,人们置身其中的整个语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古代的一些自明的东西,现在变得晦暗不明了。比如,在古人看来,成圣成贤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无需证明;需要证明的只是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怎样做才能成圣成贤的问题。周敦颐的《通书》前九章都在阐释诚、神、几,曰圣人之意(即何为圣人的问题),第十章揭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旨(即人当以圣人为标准的结论),至于人何以要成圣成贤的问题没有明确提及;此后讨论的重心转向了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如何用力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乃是第二十章提出的圣可学乎与有要乎的问题。程颐的《颜子所好何学论》也只问圣人可学而至欤和学之道如何,不及何以要学圣人的问题。但是,现代语境从根本上颠覆了使古代人认之为自明的东西得以成立的整个世界图式、历史叙事和价值体系,也即打碎了整个古代语境,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现代语境。这种全新的现代语境,要求一切都要用理性来重新衡量。过去自明的东西面对理性的拷问,突然变得不可理解了,如:为什么要成圣成贤?为什么成圣成贤是人生第一要义?自明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其自明性,建立在其上的全部理论学说,顿时也都变成荒唐而难以理喻的东西。这就需要用新的概念系统,对古人的思想学说重新加以解释。不同的概念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解释框架,那些被证明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现代解释框架就成为范式而迅速被人接受。冯友兰第一次成功地建立了这种范式。 冯友兰范式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普遍哲学模式,二是民族哲学模式。另外,冯友兰后来还接受过阶级分析模式,但毕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同于他自己原创的前两个模式。所以,严格说来,冯友兰范式主要指前两部分。 对普遍哲学模式的探讨,胡适做得更早,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就是想用考据的方法和实用主义的理念来重新解读中国古代思想。但他做得不成功,也没有最后完成。所以,普遍哲学模式的创立还得算在冯友兰头上,其标志就是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出版。(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于1933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全书上下两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多次再版。) 当时,金岳霖的审查报告非常敏锐地揭示了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独特哲学,也可以指在中国的普遍哲学;而冯友兰选择了后者,即在中国的哲学,或者说普遍哲学在中国的表现。(注: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282页。)冯友兰据以理解普遍哲学的基础是新实存论,其核心是共相理论。他认为,普遍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般与特殊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他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强大解释力。后来他把自己的这个模式加以自觉总结,就形成了《贞元六书》中的《新理学》。这个解释模式的生命力是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篇一:张岱年论文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张岱年论文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曾经有明确的论述,他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1)在这里,恩格斯在确定“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哲学的最高问题的同时,对于哲学的最高问题作了几种表面上不同的表述;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世界是否神所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此外,恩格斯在下文中又谈到“物质和精神关系”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恩格斯关于哲学最高问题的论断,是从西方哲学发展中总结出来的,“思维对存在”是黑格尔的用语。中国古代哲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有自己的一套的名词术语,显然不同于西方。中国哲学是否也有哲学的最高问题与西方哲学的相类似,而且在某一时期获得了比较完全的意义呢? 我认为,中国哲学也有与西方哲学的最高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虽然是用不同的名词概念来表达的,而具有相似的深切内涵,因而具有同等的理论意义。 试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中国哲学史中与西方哲学所谓思维与存在的问题相类似的问题有四:(1)名实问题;(2)道器问题;(3)有无问题;(4)理气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的问题亦有四:(1)天意与自然的问题;(2)形神问题;(3)心物问题;(4)能所问题。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讨论重点,所以表现了这些复杂的情况。前一类问题最后归结为“理气”问题,后一类问题最后归结为“心物”问题。以下试以历史顺序略述这些问题讨论的梗概。 1.名实问题 在先秦哲学中与西方所谓“思维与存在”问题在字面上最为相近的是名实问题。名即概念,是思维的内容。实即具体存在,是思维的对象。但在中国哲学中,名实问题没有上升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孔子讲“正名”,强调“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而未谈名与实在关系。庄子说过“名者实之宾也”,(2)未有详论。公孙龙著《名实论》,肯定“夫名,实谓也”。《墨子·小取》云:“以名举实”,亦明确断定了名与实

当代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1949-1999

当代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1949以来) 序语 关于1949年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学术界目前使用的“中国哲学”概念做一个说明;第二部分着重说1949年至1999年之间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关于这个题目,我撰写了一部《理性的反思与超越——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这部书分为上下卷,70万字,已经交给南开大学出版社,估计今年上半年内会出版。第三部分讲一讲1980年以来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意义,不具体综述研究个人的观点。第四部分就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这个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提出点自己的感想。 我使用的“当代中国”的“当代”,指1949年以来,“中国”仅限于中国大陆学术界,不包括中国港台地区学术界。因为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国大陆学术界与台港地区、国外几乎没有开展任何联系,形成了相对独立学术研究方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学术界与港台学术界、美国、日本学术界的联系逐渐增多,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互动态势。中国哲学与韩国学术界的联系是在中韩建交的1992年以后大规模开展的。 第一部分从“在中国的哲学”到“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概念的说明 “中国”和“哲学”可以是形容关系,即“中国的哲学”,指在中国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哲学,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但是,“中国哲学”还可以指“在中国的哲学”,这又包括西方哲学、印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是一个集合概念。在这种意义下,中国是个地域,在中国的哲学和“中国”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中国哲学”还有一个意义,专指“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使用也有一些区别。中国一般把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称为“中国哲学史”,大学哲学系的建制一般是把“中国现代哲学(包括现代新儒学)”单独作为一个教研室。不过,近年来由于各大学人员的减少,建制上两个教研室合二为一的情况非常多。但尽管如此,二者在使用上还是有微妙区别的。“中国哲学史”更偏重于把历史上的中国哲学作为客观研究的对象,而“中国哲学”则往往有发展中国哲学的意思。“史”似乎意味着旧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史”的“中国哲学”意味着新的态度和方法。这不是以是否对中国哲学采取批判的态度而言的。此外,在与“西方哲学”对称的意义上,一般也使用“中国哲学”这个概念。在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一般是把时间截止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为止,此后叫做现代西方哲学。 在目前,中国的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在中国的哲学”逐渐成为“中国的哲学”。 进入现代(1919年)以后,中国哲学主要受欧洲大陆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和英美分

浅谈中国哲学

浅谈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大纲》读后感何谓哲学?还记得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在高二的政治课上,只感觉一谈到哲学就很高大上,很深奥的感觉,虽说到现在还不是特别懂,但看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后,算还是有一些理解吧。 这本书,在我看来,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不像印象中哲学那般高高在上。正如先生所说:“不免被讥为朴素,然而,如是真理,朴素何害?如非真理,纵讲的精微,亦不过善于诡辩而已。”虽朴素,但更易看懂。适合像我这种第一次接触这方面书籍的读者。 本书它先介绍了中国从先秦到清朝时期,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发展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接着介绍分析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读完正本书后,收获不算太深刻,但我国古代主要的哲学发展了解了许多。 我国古代思想最开放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而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就不像那时那般百花齐放,很多思想只能默默的发展,有些甚至是昙花一现。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思想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像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更多是因为里面很多思想,例如:三纲五常等,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而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些的佛系思想显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统治需求,于是统治者就大力发展儒家思想。这也是道家、墨家等不能发展为主流思想的其中原因。 但此看法相对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及片面的,我国的哲学思想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众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赖宗教。我国哲学包含了道德、天、地、人、自然、思维等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的哲学,可以说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我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无好坏之分。还记得高中时,我曾吐槽我国的封建迷信现象,对他们烧香拜佛等行为不是特别理解。但现在看来,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行为表现,虽说其做法不科学,但这又何尝不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呢! 中国哲学,简简单单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或许尽一生都无法将它读透。虽然哲学是一个人文学科,但无论是学什么专业的,它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尽自己所能去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去践行与应用。 曾经的我觉得哲学遥不可及,但现在看来,我们平时都说要看待事情都要两面看待,而这不正是哲学重所讲的辩证法吗?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吧。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而读哲学又何尝不是呢?虽然看完张岱年先生的书,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我会更多的去思考问题,思想变得更加的开阔,对一些东西的认识相对会更加的深刻。我相信接下来我会看更多此方面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指导

2018年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指导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中国哲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 先秦哲学02 秦汉哲学03 宋代哲学04 明清哲学05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06 儒家哲学07 道家哲学08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与现代化09 中国哲学与日本文化。 2、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具有中国哲学方面的系统知识,具有很好的国学功底,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和辨析中、西哲学史料、并能通过中西对比分析,掌握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专业特色 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同道德论相互渗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哲学基础 ④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西方哲学史②中国古代哲学 (注:以武汉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5、课程设置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中国哲学专业主要必修课程有: (1)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第一外国语、计算机应用 (2)学位基础课: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哲学专题研究、中国思维形态、儒学发展史、中国宗教史、中国美学史、专业外语、专题讲座 6、同属一级学科下的相近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二、推荐院校 中国哲学硕士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等。 三、就业前景 目前就整个哲学就业来看,就业不是很理想,该专业毕业一般方向是做老师和专门研究,局限性很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思辨性较强,欠缺实用的理论知识。

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 近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既可以从发表的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献上得到证明,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获得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上佐证。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方法上的确当性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清理的问题,这类研究还必须经受方法论上的检验,否则研究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 一、方法的孱弱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构成面。但是,从梁启超出版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到萧公权发表《中国政治思想史》,关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思想内容,就一直被糅合进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加以处理。到1949年前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这一提法的正当性还不为学界所承认。后来的泛政治化思维,就更是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纳入封建主义的范畴了事,将之进行简单的否定,缺乏起码的理论分析逻辑和历史清理的严谨理性。 近20年,三重机缘推动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其一,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顺带地成为这一研究热潮中的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的相关反思中,中国传统政治体系再一次成为”现代”政治体系的对照物,相应成为被批判和抛弃的对象。”走出中世纪”的呼号大体上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中国传统政治诸方面的历史积淀之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后来理性的思考提供了条件。其二,在同一时期流行的现代新儒家思潮及其研究活动,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理性分析奠立了基础。相对于以往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而言,对于新儒家思潮的关注,驱使人们重新检讨过去那种面对传统文化仅只是批判的不确当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带着”同情”与”敬意”进行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现代解释。无疑,这推动人们去慎重检讨传统政治文化遗产及其现代价值问题。其三,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在上个世纪90年后期已经走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口。这驱动了政治理论的研究活动。也使得政治理论走到了理论活动的前沿舞台。其间,先起的西方现代政治哲学著作的出版热,以及后起的西方古典政治哲学著作出版热,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现实的推动与理论的筹备,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发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并不因为这些机缘本身就具备了自己研究的正

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文,不妥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百度百科上释义,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中国背景,它以中国古老且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积淀。它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有其历史演变性。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决定了从一开始就根本上区分于欧洲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与伦理显得尤为密切。 对中国哲学史的概述可以如此表达: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从封建

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 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总的来说,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文明发现最早的 国家之一,文明也很发达,有将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据考古发掘,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化石,是生活在距今约六十万年以前的人类。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又发现了“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据鉴定,其生活年代可能比“蓝田猿人” 和“北京猿人”更早。“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均处于原始群时期,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开始由原始群向氏族制度转化。中华民族经 过了长期的原始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进入了奴隶制 社会。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原 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 们的思维认识能力。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例如,女娲 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类思维 发展的原始状况。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 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国 古代流传的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积 极意义,但它是在想象中并通过想象来表达的,终究是不切实 际的。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 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 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据我国 考古发掘发现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已有随葬物品,这说明原始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