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即事咏怀诗、咏史诗等。而词按风格,又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

3.把握诗歌的主要特征。

即诗歌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4.强化格律意识

古代诗歌,多数讲究格律,所以必须强化格律意识,对诗词的平仄、对仗、韵脚、词牌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5.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

(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3)语言特点类

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

(4)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

(5)文章结构

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

(6)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

6.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

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

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

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作者:确定朝代、风格,为后面分析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作铺垫。注释:可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

2.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

古代诗词的分类

古代,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概括为: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掌握各类诗的特点极其方法。(具体鉴于篇幅,不赘述)

3.借助背景

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

4.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

5、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古典诗词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的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的分析理解,从而在某些时候不能全面客观地鉴赏出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

6.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点化前人语句。点化不同于直接引用,而是将前人语句消化后用自己的话写出。

明用历史故事。在引用历史故事时,明白地指出是何人何事,这是明用

暗用历史故事。比明用隐蔽,因为没有明白地指出是什么,所以难以一眼看出。如果知道所用的历史故事,便能读懂诗词;反之,便要大伤脑筋了。

反用历史故事。明用和暗用历史故事,都是正用其意,反用历史故事,则是反用其意。二、鉴赏、评价

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象征性意象

(二)比喻性意象

(三)描述性意象

(四)通感性意象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

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

3.鉴赏作品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主要特征有:凝练性、形象性、情感性、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这几个方面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主要考查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

(1)抒情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

(2)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创作方法:赋、比、兴;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3、构思技巧: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

在这三个方面中,第三方面为其重点。

(3)用典。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4)风格

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来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俗)之说,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代表的诗人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龚自珍等。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了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的诗人有杜甫、辛弃疾、陆游等。

2、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苏轼、辛弃疾:豪放柳永、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

谢朓、谢灵运: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陶渊明:淡远闲静

王维:恬淡优美王昌龄:雄壮豪迈李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3、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5)修辞:

主要掌握高考所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考查的形式一般是明辨修辞的艺术手法,分析修辞的艺术效果。

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第一,思想感情:

考查的主要有三点:

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2、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骨圆月——团圆落叶——失意等。

3、抒情方法:见前“鉴赏表达技巧部分”

第二,内容主旨:

考查的主要有:

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等。

4、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诗歌表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借景物抒情,一是借人物言志。律诗、绝句大多是先描写景物,后抒发情怀;词曲往往是咏物怀古,即借事物、借人物来表明心志。思想内容也就在抒情言志的诗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

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诗歌的基本内容入手,其次写出作者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总结、表述

1.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2.重温过去的高考题,模仿借鉴正项中的表述

过去的高考题都是选错项的,至少有三个正项,材料很多。

3.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容角度

问“表达方式”,则答叙述、描写(虚实、动静)、议论、抒情、铺陈等;

问“修辞手法”,则答所运用的修辞格;

问“艺术(表达)技巧”,则答想像、联想、衬托(正衬或反衬)、对比、象征、用典、化用、含蓄蕴藉等。

4.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拟测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共39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 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 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 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的赞语。 7、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8、宋代词坛分为二大词派,分别是以柳永、秦观、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和以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9、宋代词人苏轼曾用“郊寒岛瘦”来形容中唐时期与在诗歌内容与艺术手法上的相似特征。 10、“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是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篇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 《湘夫人》(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频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

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人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思想感情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 么?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 是哀诗; ②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 或哀的原因; ③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 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展现了一 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 情。 【公式】诗词感情分析题的表述:诗 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 该感情的意象[间接考查点]+表现这 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 【说明】此公式是对已知情感的分析。 观点品评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 首诗的评价?为什 么?请结合诗句说说 你的理由。 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 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 法?); ②读诗和某人的评价; ③研读诗作,形成自己的 看法; ④结合原诗句具体分析你 观点的依据。 (1)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 (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 【公式】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 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 的含义(表层含义)+ 该字词描述 的景象+ 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 境。 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 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 效果或作用。 比较鉴赏1.这两首诗都写到 了…,各有什么寓 意?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 想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两首诗分别采用 了什么表现方法? ①先明确比较角度,找准 两者之间的异同点;②后 写出异同之处并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研究;③最后指 明不同之处在各自诗中的 作用。 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 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写 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 (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 【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 写出 了(意象)的(某某)特点+ 表现 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表达作用。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8小题,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 修葺.(qì)水裔.(yì)欢谑.(nüa)蕙櫋.(m ián)锦官城外柏.森森(bó) B. 踯.躅(chí)回眸.(móu)乾坤.(kūn) 皓腕.(wǎn) 红藕香残玉簟.秋 (diàn) C. 女娲.(wā)衣袂.(mai)坼.裂(cha)箜.篌(kōng)月照花林皆似霰. (xiàn) D. 聒.噪(ɡuō)戎.马(róng) 雪霁.(qí) 神妪.(yù) 云鬓半偏新睡觉.(jiào) 2.下列词语、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城阕辗转聘望绸缪还乡需断肠 B.纤尘捣衣萧湘栖隐三顾频繁天下计 C.清冥悸动轩冕寂廖粟深林兮惊层颠 D.迤逦逶迤潺湲馔玉雕栏玉砌应犹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我们在跟随诗人一路上 天入地,目不暇接 ....之际,能感受到诗人潇洒出尘、耿介、孤高的气概。 B.白居易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 情节连贯,语言优美,是脍炙人口 ....的篇章。 C.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然,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其风格颇接近李煜,多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情调感伤低沉,凄婉哀怨,往往让读 者不堪卒读 ....。 D.自中唐开始,杜甫就被称为“诗圣”,宋人对他更是推崇备至 ....,谓“杜甫集开诗世界”,后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取所需。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在我们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各种后人现存的史传材料和评 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B.有些作品的精妙处,不在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在于一联、一句之美,甚 至一字一词之妙,以小见大,着重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瞬间之 美、新奇之美。 C.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和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所以我们在接触作品之 初,首先第一步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然后才能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 感和音乐美。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展联想之翅入境登朗读之梯悟情 ——《古代诗歌四首》说课 一、解说教材 《古代诗歌四首》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四首古代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或观沧海,或泛江河,或别友人,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古诗词是最凝练、精粹的,其感情的丰富与艺术手法的多样性,都是别的文学种类不能比拟的,不能欣赏诗的话便不能真正的理解文学。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古诗词,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篇目,其教学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 二、解说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情境。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掌握赏析古诗的方法。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激发兴趣。 三、解说重难点 一是提升学生朗读优美诗文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训练了朗读能力,升人初中有必要提升训练目标,也就是将诗歌的朗读变为美读。这项能力可分解为:识字正音,不读错;大声朗读,避免轻声细气;流畅朗读,不中断也不拖泥带水;优美朗读,表现课文中的景美、情美、言美,体会汉语的声韵节奏。另外,还应当注意朗读的仪态,要自然大方,不可屈身躬背。 二是强化学生揣摩、品味文学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一直训练这项能力,初中则应当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瑰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24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出身于名门世族,26岁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他的古体诗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代表作《阿房宫赋》。 25冰叔,号裕斋。清朝散文家。清初,人称魏禧、侯方域、汪琬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其兄祥、弟礼,都能文章,世称“三魏”。代表作《大铁锥传》。 26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伶官传序》。 27退之,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代表作《祭十二郎文》。 28凤久,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曾因《南山集》案入狱,后被特赦。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著有《望溪全集》。代表作《狱中杂记》。 29宗子,号陶庵,自称蜀人。他家自曾祖以来都是显官,服用奢华。明亡,隐居剡溪山中。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著有《瑯環文集》《西湖梦寻》以及纪录明代三百年史事的《石匮书》。代表作《陶庵梦忆序》。 30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代表作《项脊轩志》。 31伯温,元末明初人。通经世之学,又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代表作《苦斋记》。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

【万能公式】古诗词鉴赏八大模式的满分答题公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步骤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步骤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②)。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③)。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步骤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步骤③: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73782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以浅近的比喻说明复杂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四、杜甫《蜀相》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6.杜甫《蜀相》中的“,。”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7.《蜀相》结尾两句“,。”,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8.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陆游《书愤》 1.《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5.《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6.《书愤》中描述陆游青壮年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六、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语文试题附答案

和硕一中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 A、孟郊、李白 B、贺知章、杜甫 C、贾岛、杜甫 D、孟郊、陆游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史记》按体列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列的史书。 4、下列叙述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羊脂球》等等。 B、《家》: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C、《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D、《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虽然是一个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知识归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白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本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90分钟100分)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瓮报牖,仇爽.垲也爽:舒服。 B.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教……写字。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 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大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累:堆积。 B.迩.年狱讼,情稍重迩:远。 C.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俾:使。 D.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明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料得清贫 ..辍飧饔以劳吏者..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C.吾小人 B.奸民久于狱,与胥卒为表里 .. ..D.大块假我以文章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次.岁月,异年谱也C.甚善。名.我固当 B.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D.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6.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B.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C.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C.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B.早缫而绪,早织而缕D.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8.下面是对不同年龄的代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立②花甲③耄耋④始龀⑤弱冠⑥古稀⑦知命⑧不惑 A.④①⑤⑦⑧②③⑥C.④⑦⑤②⑧①⑥③ B.④⑦①⑧②⑤③⑥D.④⑤①⑧⑦②⑥③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对人的称谓时常先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如“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B.古代自称时则常用谦词,帝王则自称“孤”“寡人”,如“寡人之于国也”;而一般人则自称“愚”“仆”等,如“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报任安书》)。 C.古代若对他人不敬时常用贱称,如“小子”“竖子”等,如“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D.古代在称谓前加“先”表示对逝者的尊称,如“妪,先大母婢也” (《项脊轩志》);在称谓前加“从”则表示叔伯关系,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补充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使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夫天地者,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借书满架,偃仰啸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二、阅读鉴赏(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七上教材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七上教材古代诗 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乐府诗《观沧海》。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诗的世界。这节课我们要来学第一首诗《观沧海》。 二、 题目解说 沧海,大海。文题交代事“观沧海”。此诗描写的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所观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四、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 五、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 澹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 2、读准节奏,二二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个别读,听录音,齐读。 4、读懂诗意。 向东行到达碣石山,远眺那苍茫的大海。海水水波荡漾,山岛耸立。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草木长势旺盛。秋风飒飒,巨大的波浪不断涌起。日月昼夜运转,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璀璨的银河,好像也出自大海的胸间。 真是幸运极了,让我用诗歌来表达我的雄心壮志。六、品味诗歌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古诗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角度设问示例答题步骤答题范式 修辞手法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 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 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 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 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 容, 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 诗人的情感。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 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描写手法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 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 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 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 色?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 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 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 远近、高低等顺序); 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 ③再作用分析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 (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 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 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公式】同上 抒情方式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 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 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 析。 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 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 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 是哪一种;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 和所抒感情; 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 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 致等。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 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 发显得…(用术语) 【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 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 感情。 【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感的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优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 B、六国互.(相互)丧,率赂秦耶? C、洎牧以谗.(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 D、思厥先祖父,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 A、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也相同 B、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不同 C、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相同 D、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相同类型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至于颠覆 .. ..,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 ..贤与弟子④、可谓智力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⑤、思厥先祖父 ..之理 ..之数,存亡 ..⑥、则胜负 ⑦、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 ..亦百倍 A、③④ B、①⑦ C、②⑤ D、①⑥ 5、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 纳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

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 《越中览古》——李白表现手法:用 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 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一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思想手法:歌咏归 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 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甫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 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庄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万能公式(全)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万能公式 答题攻略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 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 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答题攻略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 ③再作用分析。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答题攻略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辰溪一中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 命题田小成 一、文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盛衰(shuāi)勖(xù)勉契(qì)丹燕(yàn)王 B.祭祀(sì)锦囊(náng)牲畜(chù)仇雠(chóu) C.泣(qì)下沮丧(sàng)所溺(nì)俳(fēi)优 D.少(shǎo)牢教坊(fāng)薨(hōnɡ)自度(duó)曲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封不动B.与尔三矢/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家祭无忘告乃翁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负隅顽抗 3、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抑本其成败之迹/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B.举天下之豪杰/ 举国欢庆C.抑本其成败之迹/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5、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②此三者,吾遗恨也③梁,吾仇也④请其矢,盛以锦囊 ⑤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⑦智勇多困于所溺 A.①④⑤/②③/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表达)诚/ 曷(何)其有极 B.不省所怙(依靠)/ 敛不凭(临)其棺 C.遽(急、突然)去吾而殁/ 其信然(真实、确实)邪 D.比(等到)得软脚病/ 抱无涯之戚(欢乐)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B.衔哀致诚/ 将成家而致汝 C.始速祸焉/ 吾之子始五岁D.克敌制胜/ 不克蒙其泽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所谓天者诚难测”中的“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能衔哀致诚B.诚知其如此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帝感其诚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的确知道已这样,虽然有拥有万乘车辆的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愿和你离开一天而去就任这个职务 B.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唉!这些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记作者、作品; 2. 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 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 二、检查预习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赏析教学的几点建议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