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当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后,社会出现了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D.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2.最早研究国际分工理论和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是

A.卡尔·马克思。

B.约翰·穆勒。

C.大卫·李嘉图。

D.亚当?斯密。

3.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A.产业内贸易。

B.产业间贸易。

C.双边贸易。

D.多边贸易。

4.按照技术差距模型,进口国通过技术模仿掌握新技术后

A.可以与创新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B.不可能与创新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C.可以创造比创新国较高的生产函数。

D.总是低于创新国的生产函数。

5.服务贸易标的具有无形性和

A.可获得性。

B.不可获得性。

C.可感知性。

D.不可感知性。

6.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属于

A.跨境交易。

B.过境交易。

C.自然人交易。

D.非自然人交易。

7.以保护本国同类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的而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称为

A.进口关税。

B.出口关税。

C.财政关税。

D.保护关税。

8.从对外贸易政策发展历史看,从没有在根本上被彻底否定或代替过的政策是

A.保护贸易政策。

B.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C.战略性贸易政策。

D.自由贸易政策。

9.离岸金融市场

A.是一种无形市场。

B.是一种有形市场。

C.是一种期货市场。

D.是一种票据市场。

10.促成各国银行监督基本规则形成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牙买加协议》。

C.《马斯特里赫条约》。

D.《巴塞尔协议》。

11.以外币为计算标准,本币为计算单位,即以单位外币折合本币数量的外汇标价方法称为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货币标价法。

D.混合标价法。

12.资产组合模型表明

A.汇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不起作用。

B.汇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中起着主要作用。

C.利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不起作用。

D.利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中起着主要作用。

13.J曲线效应存在的原因是是货币贬值后出口额和进口额的

A.短期与长期反应都较慢。

B.短期与长期反应都较快。

C.长期反应较慢,短期反应较快。

D.短期反应较慢,长期反应较快。

14.对外贸易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A.K F=1/△MPC。

B.K F=1/△MPS。

C.K F=1/△M。

D.K F=1/△X。

15.由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外部同时均衡存在矛盾,这种矛盾称为

A.丁伯根法则。

B.米德冲突。

C.斯旺矛盾。

D.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16.股权式合营企业

A.必须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

B.不必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

C.可以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也可以不建立。

D.是否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应依据合同约定。

17.当代国际投资的基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平等。

B.主权、平等、互利。

C.平等、合作、尊重。

D.互利、互惠、共赢。

18.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是

A.劳动力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B.资本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C.技术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D.生产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19.从本质上看,国际发展援助属于

A.多边合作范畴。

B.技术服务范畴。

C.资本运动范畴。

D.双边赠予范畴。

20.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

A.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全球贸易体制。

B.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C.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一体化贸易体制。

D.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和谐性贸易体制。

二、多项选择

1.根据H-O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各国应当

A.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B.进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C.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D.出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2.国际贸易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区分包括

A.有形贸易。

B.服务贸易。

C.无形贸易。

D.技术贸易。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率先

A.研究了国际贸易与产品生产的关系。

B.研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C.说明了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替代形式。

D.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替代形式。

4.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包括

A.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

B.境外消费和境内消费。

C.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D.自然人流动和法人流动。

5.按照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的条件是A.确定价格的不合理。

B.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C.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威胁。

D.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6.现代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国际货币市场所具有的特点是

A.存贷利差较小。

B.利率波动幅度小。

C.国际利率与国内利率同方向变动。

D.国际利率与国内利率反方向变动。

7.货币分析理论关于货币供给量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典型公式是

A.R≠M s-D。

B.R=M s-D。

C.R=M d-D。

D.R≠M d-D。

8.在F=f(Y)与K=f(i)中

A.F是Y的递减函数。

B.K是i的递减函数。

C.F是Y的递增函数。

D.K是i的递增函数。

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国企业对外投资必须首先具备

A.垄断优势。

B.资产所有权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特定区位优势。

10.从国际经济合作层次出发,可以将国际经济合作划分为

A.宏观国际经济合作。

B.多边国际经济合作。

C.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D.双边国际经济合作。

三、判断正误

1.多边贸易是两个以上的国家,为求相互间的收支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

2.提供曲线指的是一条需求与供给相结合从而对国际贸易发生作用的曲线,它表明一国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商品出口的数量。

3.克鲁格曼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解释了战后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原因。

4.《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促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增长。

5.依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反倾销税不被视为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反而被当作反对不公平竞争的手段。

6.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即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7.货币分析理论关于货币供给量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典型公式是R=M s-D>M d-D。

8.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机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

9.垄断优势论是一种动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说明跨国公司拥有的既有垄断优势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10.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国家、企业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四、综合案例

1.世贸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1)WTO与下列哪些组织一起,被称为是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A.UNDP。

B.IMF。

C.WB。

D.UNIDO。

(2)非歧视贸易原则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由下列哪些内容构成()A.最优国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国家待遇。

D.国民待遇。

(3)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有4个附件,除多边货物贸易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还包括()

A.NAFTA。

B.GATT。

C.TRIPs。

D.GATS。

(4)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2000年12月11日。

B.2001年12月11日。

C.2002年12月11日。

D.2003年12月11日。

2.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rotectionism)是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Trade Protectionism)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愈演愈裂的趋势。

(1)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采取()

A.汇率措施。

B.关税壁垒措施。

C.非关税壁垒措施。

D.进口替代措施。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A.绿色壁垒。

B.技术壁垒。

C.对外贸易管理和反倾销。

D.紧缩财政与货币政策措施。

(3)根据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观点()

A.在农业中应保护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B.在农业中应保护成熟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C.在工业中应保护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D.在工业中应保护成熟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4)金融危机后,美国国会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其中第1640条规定,“在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承诺的前提下,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钢铁产品或其他制成品成本过高,会损害公众利益”,即所谓的“购买美国货”条款。

A.“购买美国货”条款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表现。

B.“购买美国货”条款不属于贸易保护主义表现。

C.“购买美国货”条款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违背WTO《政府采购协定》。

D.“购买美国货”条款在实际操作中不会违背WTO《政府采购协定》。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

A.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B.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基础。

C.两者是平行关系。

D.两者是交叉关系。

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

A.资本流动。

B.社会生产力。

C.自然条件。

D.生产关系。

3.俄林认为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要素在各国间自由流动。

B.不同商品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C.各个地区间商品的价格差别。

D.不同国家货币比价不同形成。

4.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哪一项因素决定的

A.国际价值。

B.垄断价格。

C.供求关系。

D.交换关系。

5.从需求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称为

A.贸易转移效果。

B.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D.贸易再造效果。

6.按照“要素比例说”,俄林认为要实现国际分工的利益最好是执行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有限保护贸易政策。

7.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提出这种观点的主要人物是A.汉密尔顿。

B.李斯特。

C.凯恩斯。

D.亚当·斯密。

8.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

A.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B.保护幼稚工业。

C.保持贸易顺差。

D.保护新兴工业。

9.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重本抑末。

10.重商主义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政策是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有限贸易保护政策。

11.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

A.纽约。

B.布鲁塞尔。

C.日内瓦。

D.伦敦。

12.在WTO《农业协议》中,对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政策,称为下列哪项政策,并需要减让承诺

A.绿箱政策。

B.蓝箱政策。

C.黄箱政策。

D.灰箱政策。

13.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禁止性补贴又称为

A.红灯补贴。

B.黄灯补贴。

C.绿灯补贴。

D.蓝灯补贴。

14.买方信贷的授信人是

A.出口商。

B.进口商。

C.出口商所在地银行。

D.供货商。

15.使用两种以上货币进行计价成交时,这些货币应该是

A.硬币。

B.软币。

C.软币和硬币相互搭配。

D.可兑换货币。

16.在国际收支中,货币贬值后导致经常项目初期恶化、长期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描述

A.U曲线效应。

B.J曲线效应。

C.Z曲线效应。

D.L曲线效应。

17.在开放经济中反映外汇市场均衡的的曲线是

A.IS曲线。

B.LM曲线。

C.BP曲线。

D.WO曲线。

18.国际长期资本流动通常是指

A.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资本流动。

B.期限在1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流动。

C.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D.期限在3年以上或未规定期限的资本流动。

19.跨国公司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东道国公司的

A.销售权。

B.经营权。

C.所有权。

D.管理权。

20.劳动力能够进行国际流动的关键在于

A.劳动力获得了温饱。

B.劳动力具有居民权。

C.劳动力具有移民权。

D.劳动力具有人身自由。

二、多项选择

2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目标是同时实现

A.生产均衡。

B.内部均衡。

C.货币均衡。

D.外部均衡。

22.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其份额可以下列形式缴纳A.特别提款权。

B.主要国际货币。

C.成员国本币。

D.黄金。

23.国际资本流动包括

A.资本流出。

B.资本流入。

C.资本投资。

D.资本折旧。

24.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有

A.垂直型的国际分工。

B.水平型的国际分工。

C.综合型的国际分工。

D.混合型的国际分工。

25.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主要表现在

A.解决了一部分产品的实现。

B.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可以取得规模经济利益。

D.可以取得超额利润。

26.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大卫·李嘉图。

B.赫克歇尔—俄林。

C.罗伯特逊。

D.诺克斯。

2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A.制成品比重超过初级产品。

B.机械产品在制成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C.燃料在初级产品中的比重急剧下降。

D.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8.自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

A.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B.进出口商品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保护贸易政策。

29.各国都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进行具体管理,海关的基本任务是

A.监督管理。

B.征收关税。

C.查禁走私。

D.维护国际贸易惯例。

30.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的特点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预定性。

D.协商性。

三、判断正误

31.跨国公司的大部分投资是投放到制造业部门,而且主要是投放到发展中国家。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变为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居主导地位,发达国际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居于次要地位。

3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认为,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交换。

34.经济一体化不仅促进贸易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同时,也促进了集团外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35.关税同盟的特点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非同盟成员国统一的关税税率。

36.自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以来,其贸易政策主要有两种,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37.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38.采取商品倾销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

39.大多数国家对战略物资及先进技术资料均严格控制出口,这些商品必须领取出口许可证,方能出口。

40.《反倾销协议》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倾销、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41.国际金融市场是以多边借贷关系为基础的国际间资金融通活动的场所,国际金融市场是公开的、国际性的、供非居民融资的市场。

42.汇率风险是指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有关经济主体因汇率变动而获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43.若某商品的出口原报价为100美元。为了防止汇率风险,买卖双方同意用欧元进行保值,签约时,汇率为1美元=1.0217欧元,付款时汇率变为1美元=1.0067欧元,则进口商在付款时应支付101.49美元。

44.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可以是惯例发展演变的结果,也可以是法律法规的结果,或者是两者的联合结果。

45.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

46.金汇兑本位制属于典型的金本位制。

47.国际收支属于流量范畴,而国际投资属于存量范畴。

48.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

49.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获得企业的控股权来实现的。

50.在国际劳动力流动中,对移民输入国来说,收入的增加小于支出的增加,利益减少。

四、综合案例

51.我国某出口企业向美国出口一批商品,合同金额为500万美元,合同签订后,根据外汇专业机构预测,由于恐怖主义威胁以及伊拉克战争的拖累,小布什政府预算赤字增加,美元将在近期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元的预期贬值也将波及国内外汇市场。根据以上情况,作为该企业的经理应该选择下列哪些措施。

(1)美元的预期贬值将会降低我出口企业的人民币收入,为了降低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可供选择的途径很多,

A.只有一种途径可供选择。

B.可供选择的途径很多。

(2)与美国进口商协商

A.要求进口商提前付款。

B.要求进口商推迟付款。

(3)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将未来要出售的美元汇率锁定;

A.将未来要出售的美元汇率锁定。

B.将未来要出售的美元汇率升水。

(4)创造一笔进口交易,用美元计价,使其金额、付款时间与该出口合同相同A.通过配对法。

B.通过交易法。

52.根据你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了解,你认为

(1)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一项成果是扩大了多边贸易体制管辖的范围,并首次将下列哪些内容纳入了多边贸易规则管辖范围

A.服务贸易。

B.农产品贸易。

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D.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2)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中最主要三条原则是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自由贸易原则。

D.透明度原则。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3-C;4-C;5-C;6-A;7-B;8-B;9-A;10-A;11-C;12-C;13-A;14-C;15- C;16-B;17-C;18-B;19-C;20-D;

二、多项选择

21-B、D;22-A、B、C;23-A、B;24-A、B、D;25-B、C、D;26-C、D;27-A、B、D;28-C、D;29-A、B、C;30-A、B、C;

三、判断正误

31-B;32-A;32-A;34-B;35-B;36-A;37-A;38-A;39-A;40-A;41-A;42-B;43-A;44-A;45-B;46-B;47-A;48-A;49-B;50-B;

四、综合案例

51.(1)-B;(2)-A;(3)-A;(4)-A;52.(1)A、C、D;(2)A、B、D。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

1.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当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后,社会出现了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D.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2.最早研究国际分工理论和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是

A.卡尔·马克思。

B.约翰·穆勒。

C.大卫·李嘉图。

D.亚当?斯密。

3.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A.产业内贸易。

B.产业间贸易。

C.双边贸易。

D.多边贸易。

4.按照技术差距模型,进口国通过技术模仿掌握新技术后

A.可以与创新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B.不可能与创新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

C.可以创造比创新国较高的生产函数。

D.总是低于创新国的生产函数。

5.服务贸易标的具有无形性和

A.可获得性。

B.不可获得性。

C.可感知性。

D.不可感知性。

6.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属于

A.跨境交易。

B.过境交易。

C.自然人交易。

D.非自然人交易。

7.以保护本国同类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的而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称为

A.进口关税。

B.出口关税。

C.财政关税。

D.保护关税。

8.从对外贸易政策发展历史看,从没有在根本上被彻底否定或代替过的政策是A.保护贸易政策。

B.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C.战略性贸易政策。

D.自由贸易政策。

9.离岸金融市场

A.是一种无形市场。

B.是一种有形市场。

C.是一种期货市场。

D.是一种票据市场。

10.促成各国银行监督基本规则形成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牙买加协议》。

C.《马斯特里赫条约》。

D.《巴塞尔协议》。

11.以外币为计算标准,本币为计算单位,即以单位外币折合本币数量的外汇标价方法称为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货币标价法。

D.混合标价法。

12.资产组合模型表明

A.汇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不起作用。

B.汇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中起着主要作用。

C.利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不起作用。

D.利率在允许个人持有其合意的资产组合中起着主要作用。

13.J曲线效应存在的原因是是货币贬值后出口额和进口额的

A.短期与长期反应都较慢。

B.短期与长期反应都较快。

C.长期反应较慢,短期反应较快。

D.短期反应较慢,长期反应较快。

14.对外贸易乘数的计算公式是

A.K F=1/△MPC。

B.K F=1/△MPS。

C.K F=1/△M。

D.K F=1/△X。

15.由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外部同时均衡存在矛盾,这种矛盾称为

A.丁伯根法则。

B.米德冲突。

C.斯旺矛盾。

D.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16.股权式合营企业

A.必须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

B.不必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

C.可以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也可以不建立。

D.是否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合营实体应依据合同约定。

17.当代国际投资的基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平等。

B.主权、平等、互利。

C.平等、合作、尊重。

D.互利、互惠、共赢。

18.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是

A.劳动力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B.资本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C.技术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D.生产要素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

19.从本质上看,国际发展援助属于

A.多边合作范畴。

B.技术服务范畴。

C.资本运动范畴。

D.双边赠予范畴。

20.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

A.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全球贸易体制。

B.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C.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一体化贸易体制。

D.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和谐性贸易体制。

二、多项选择

1.根据H-O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各国应当

A.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B.进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C.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D.出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2.国际贸易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区分包括

A.有形贸易。

B.服务贸易。

C.无形贸易。

D.技术贸易。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率先

A.研究了国际贸易与产品生产的关系。

B.研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

C.说明了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替代形式。

D.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替代形式。

4.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包括

A.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

B.境外消费和境内消费。

C.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D.自然人流动和法人流动。

5.按照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的条件是A.确定价格的不合理。

B.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

C.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威胁。

D.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6.现代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国际货币市场所具有的特点是

A.存贷利差较小。

B.利率波动幅度小。

C.国际利率与国内利率同方向变动。

D.国际利率与国内利率反方向变动。

7.货币分析理论关于货币供给量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典型公式是

A.R≠M s-D。

B.R=M s-D。

C.R=M d-D。

D.R≠M d-D。

8.在F=f(Y)与K=f(i)中

A.F是Y的递减函数。

B.K是i的递减函数。

C.F是Y的递增函数。

D.K是i的递增函数。

9.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国企业对外投资必须首先具备

A.垄断优势。

B.资产所有权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特定区位优势。

10.从国际经济合作层次出发,可以将国际经济合作划分为

A.宏观国际经济合作。

B.多边国际经济合作。

C.微观国际经济合作。

D.双边国际经济合作。

二、判断正误

1.多边贸易是两个以上的国家,为求相互间的收支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

2.提供曲线指的是一条需求与供给相结合从而对国际贸易发生作用的曲线,它表明一国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商品出口的数量。

3.克鲁格曼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解释了战后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原因。

4.《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促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增长。

5.依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反倾销税不被视为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反而被当作反对不公平竞争的手段。

6.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容即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7.货币分析理论关于货币供给量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典型公式是R=M s-D>M d-D。

8.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机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

9.垄断优势论是一种动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说明跨国公司拥有的既有垄断优势而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10.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国家、企业间的经济协作活动。

三、综合案例

1.世贸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1)WTO与下列哪些组织一起,被称为是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A.UNDP。

B.IMF。

C.WB。

D.UNIDO。

(2)非歧视贸易原则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由下列哪些内容构成A.最优国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国家待遇。

D.国民待遇。D

(3)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有4个附件,除多边货物贸易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还包括

A.NAFTA。

B.GATT。

C.TRIPs。

D.GATS。D

(4)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2000年12月11日。

B.2001年12月11日。

C.2002年12月11日。

D.2003年12月11日。

2.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rotectionism)是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Trade Protectionism)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愈演愈裂的趋势。

(1)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采取

A.汇率措施。

B.关税壁垒措施。

C.非关税壁垒措施。

D.进口替代措施。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A.绿色壁垒。

B.技术壁垒。

C.对外贸易管理和反倾销。

D.紧缩财政与货币政策措施。

(3)根据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观点

A.在农业中应保护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B.在农业中应保护成熟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C.在工业中应保护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D.在工业中应保护成熟而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4)金融危机后,美国国会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其中第1640条规定,“在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承诺的前提下,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除非联邦政府认定购买美国钢铁产品或其他制成品成本过高,会损害公众利益”,即所谓的“购买美国货”条款。

国际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索引: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2.贸易的动态利益有哪些? 3.试分析大国经济增长后的福利效应 举例说明国际贸易对各要素所有者利益的不同影响决定他们对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自P41)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可知: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收入水平,共同要素的收入水平则不定,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收入水平会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例如:在英国走向自由化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了关于《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地主阶级极力反对废除,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废除。原因就在于废除《谷物法》,允许廉价谷物进口,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场辩论中,工人阶级的经济利益居中。 4.阐述新贸易理论的意义。 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观点及其政策 6.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怎样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 7.如何看待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8.试述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9.试述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0.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我国已经于2001年加入WTO,试论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12.对比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的利弊 1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影响 14.发展中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会带来哪些后果? 15.试述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调整机制 16.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1.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福利影响如何? 对进口国来说,国际贸易提高了进口国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进口国进口竞争生产者的福利水平,因为商品的进口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消费者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但是国内的生产者在产品价格下降之后减少了供应,供应小于需求的部分只能由进口加以弥补,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即商品的进口提高了消费者集团的福利水平,降低了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进口国总体来看,增加的福利比减少的福利要多,所以国际贸易使进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对于出国来说,则正相反,国际贸易降低了消费者剩余,提高了生产者剩余,也就是说商品的出口提高了出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水平,降低了出口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增加的比减少的多。所以,国际贸易使出口国的福利水平提高。所以,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提高了所有参加国的净福利水平。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计算题 七、论述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 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 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第十四章经济全球化分析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绝对优势理论强调黄金和白银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支撑,对充满活力的商业是非常重要的 B.正和博弈指博弈中一个国家盈利而另一个国家受损 C.比较优势理论传达的基本信息是无限制的自由贸易比限制的贸易创造更多的世界生产量

D.要素禀赋仅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力和资金资源的程度,而不包括拥有土地的程度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重商主义强调金银的重要性,力图通过奖出限入的措施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B项,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D项,要素禀赋包括各国拥有劳动和土地资源的程度。 2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两国的()。[北京邮电大学2015研] A.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还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成本的差异来源于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阐述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三个优势”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A.市场竞争优势 B.所有权优势

国际营销学大纲

《国际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Marketing Theory 课程代码: 学分/总学时:3/48(其中课堂:39学时;课内实训:9学时;课后自学: 0学时)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 适用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贸易经济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国际营销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国际营销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国际惯例,做到学以致用,具备国际市场调查、国际市场开拓知识和技能,具有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国际市场开拓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体营销策划书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国际营销导论(6学时) 【基本内容】 1.市场营销的基本含义。 2.市场观念。 3.市场营销组合。 4.市场营销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市场营销、国际营销的含义。 2.理解五种经典的市场观念。 3.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的涵义及特点。 4.了解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脉络。 5.运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产业竞争态势分析(五力分析)、整体营销形势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营销活动分析。 【重点及难点】 重点:市场营销与国际营销含义、市场观念、4P组合、6P组合、4C组合。 难点:4P组合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式】 本章是该课程的导入章节,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观念为核心,采用多媒体课件,选用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比如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以采用由教师讲授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课后查找俱乐部营销、定制营销、数据库营销、频繁营销、体验营销、互动营销、体验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二维码营销、网上营销等最新营销工具和方法,掌握上述营销新工具、方法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pdf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经济学专题考试试卷十】Externalities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TRUE/FALSE 1. Markets sometimes fail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ANS: T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Market failure MSC: Interpretive 2. When a transaction between a buyer and seller directly affects a third party, the effect is called an externality.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3. Buyers and sellers neglect the external effects of their actions when deciding how much to demand or supply. ANS: T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4. In a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externalities, the market equilibrium fails to maximize the total benefit to society as a whole.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5. In a market with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he market equilibrium quantity maximizes the welfare of society as a whole. ANS: F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6. Barking dogs cannot be considered an externality because externalities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form of market exchange. ANS: F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Applicative 7. The social cost of pollution includes the private costs of the producers plus the costs to those bystanders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pollution. ANS: T DIF: 1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8. Organizers of an outdoor concert in a park surrounded by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are likely to consider the noise and traffic cost to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when they assess the financial viability of the concert venture. ANS: F DIF: 1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Negative externalities MSC: Applicative 9. When a driver enters a crowded highway he increases the travel times of all other drivers on the highway.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negative externality.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10. When firms internalize a negative externality, the market supply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ANS: T DIF: 2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Negative externalities MSC: Analytical 663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 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图形如下: 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 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但国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故: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消费者剩余减少,-(a+b) 政府补贴额为,-(b+c+d+e+f+g) 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 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 在没有资本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 当发生资本流动时, 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

国际经济学

多选 1. 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ABCD) 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 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包括(AB) A.斯密 B.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休谟 E.杜阁尔 3. 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 A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B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C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D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4. 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ABCD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5. 一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包括() A.消费者享受较低的国际价格 B.企业产量不断增加 C.本国福利水平提高 D.形成公平的竞争格局 E.企业竞争力增强 判断 1. 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2.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它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3.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入在国内市场上。() 4.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5.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6.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7.移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8.相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9.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10.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12.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13.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14.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15.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6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6.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1.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征收关税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但也有为了财政收入的目的而征收关税的,因此关税被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1)关税的类型 ①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赋。 ②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费。 ③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 ④一国还会征收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等。 ⑤关税壁垒是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这可以提高进口货物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当进口关税税率足够高时,便形成了“禁止性关税”,即进口为关税所制止。 (2)关税的特征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一般而言,关税有如下特征: ①透明性。关税一经公布,国内外的各个利益集团都会知道。在征收关税时也必须按照已经公布的税率征收,不能有改动。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非歧视性。关税具有非歧视性,即任何国家出口商只要交纳了关税就可以出口产品。 ③稳定性。关税制度一般是稳定的,若要变动通常需要经过立法等形式。 ④市场功能性。关税能使国内外价格保持自动联系,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对企业进出口有指导功能。 ⑤防止寻租。而关税的透明度防止了寻租行为的产生。 ⑥保证国家利益。关税的收入直接交给国家,防止了利益的流失。 (3)关税减让 ①“产品对产品”方式(item-by-item)。GATT的前五个回合谈判使用了这种方法。这种谈判由双边开始,某项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与主要出口国先发起谈判。因为GATT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因此双边达成的协议条款适用于多边。 ②线性程序(linear procedure)。在GATT的第六个回合肯尼迪回合(1962~1967年)中使用了这种削减关税的方法:即“一刀切”的方法。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始开价,50%幅度的确定和美国有直接关系。1962年美国给予总统削减关税幅度50%的权利,这一数字就很大程度影响到了GATT的线性程序削减。 ③综合方式。在东京回合中,欧共体建议高关税多减,低关税少减。GATT经过研究、论证后,得出一个“削减公式”(tariff-cutting formula),该公式主要是为了削减关税高峰,制止关税升级。乌拉圭回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削减,还出现了“零对零”方式(zero-for-zero),即出现了零关税承诺。 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1)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图形分析 主要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考察自由贸易条件下,即一个国家在进口不受限

【国际经济学专题考试试卷十九】Earnings and Discrimination

Chapter 19 Earnings and Discrimination TRUE/FALSE 1. A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 refers to a difference in wages that arises from nonmonetary characteristics. ANS: T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MSC: Definitional 2. A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 is a difference in wages due to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or other forms of human capital. ANS: F DIF: 1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MSC: Definitional 3. The fact that doctors are paid more than economics professors is an example of a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 ANS: T DIF: 1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MSC: Definitional 4. A computer is an example of productivity-enhancing human capital. ANS: F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Human capital MSC: Definitional 5. Higher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are correlated with higher earnings because firms are willing to pay more for better-educated workers who have higher marginal productivities. ANS: T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Human capital MSC: Interpretive 6. As a result of an increase in the earnings gap between skilled and unskilled jobs, the incentive to get a college education has been declining. ANS: F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Increasing value of skills MSC: Interpretive 7. The rising gap in wages between unskilled and skilled workers is most likely related to a larger increase in demand for unskilled occupations relative to skilled occupations. ANS: F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Increasing value of skills MSC: Interpretive 8. One hypothesis to explain the rising gap in wages between unskilled and skilled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ltered the relative demands for skilled and unskilled workers. ANS: T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Increasing value of skills MSC: Interpretive 9. The statement that "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poorer" is supported by evidence of an expanding wage gap between high-skill and low-skill workers. ANS: T DIF: 1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Increasing value of skills MSC: Interpretive 10. Some economists sugges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led to an expanding wage gap between high-skill and low-skill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 T DIF: 2 REF: 19-1 NAT: Analytic LOC: Labor markets TOP: Increasing value of skills MSC: Interpretive 1287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备课讲稿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 复习思考题: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 4、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 (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 (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 (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第二章古典国理际贸易论:比较优势原理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在每种商品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一国出口商品? 4、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 5、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 4)发展中国家工人只能在较差的工作环境中劳动,并且所获得的工资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并出口产品,这是否 是一种剥削? 5)如果竞争优势建造在低工资的条件上,这种竞争是否公平?是否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NO.1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核心:金银财富论 贸易保护主义 零和博弈 二、古典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 (二)比较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 (三)相互需求论-穆勒和马歇尔 (四)机会成本论-哈勃勒 (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分析) 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绝对劣势。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1)用劳动生产率(2)用生产成本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揭示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双赢游戏”而非“零和游戏”,部分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批判重商主义。 3、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利益论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一种特例,不具有普遍意义; 2、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3、根据该理论,很多发展中国家不能参加国际交换,如果参加也是只买不卖,与实际不符。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或相对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则具有比较劣势。 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促成各国的分工与专业化,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如何判断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呢?(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2)用相对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从整体上看,比较利益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他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比较利益理论表明,无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应该惧怕对外开放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国际经济学

第一讲导论一、国际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西方经济学的一支重要的分支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的崩溃——欧洲货币体系的出现) 2.国际金融组织与机构的建立及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3.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发展。(二战后,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贸总协议即世界贸易组织。它为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的一个重要因素。) 4.贸易方式与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简单的进口与出口——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5.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国际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如何搞好国际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各国又如何加强对国际性企业经营活动的监控与管理。) 6.资本输出有了新的内涵。(战前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的资本输出一般都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战后各国主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并控制外资的投向,使其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7.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由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它们为世界各国资金的余缺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发展。 8.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发展。(美元、黄金、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特别提款权——德国马克、瑞士法郎、英国英镑、日本日元——欧元)9.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上述变化,推动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也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极其发展规律。具体地说,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但这种国际经济关系并不指某些具体的个别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即具有理论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这种抽象性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与相互作用。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宏观与微观的分析方法。由前可知,国际经济学是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两大部分组成的。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则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2.综合分析法。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详细占有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国际经济关系的传导机制及其运动规律。 3.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方法。既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又要从逻辑的角度来研究和设计国际经济学学科体系。只有将历史与逻辑的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构造一个科学的、逻辑严谨的国际经济学体系。4.实事求是的方法。对于西方国际

国际经济学试题20答案

考试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学考试学年、学期:命题教师:王焱霞 试卷类型:闭卷 专业: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赚取利润的行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又称双边或两角套汇,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两个外汇市场上一边买进一边卖出这种货币。间接套汇,也称三角套汇,是利用三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三地市场上贵卖贱买从中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套汇机会的判断:将三个或更多个市场上的汇率转换用同一种标价法表示,并将被表示货币的单位都统一为1,然后将得到的各个汇率值相乘。如果乘积为1,说明没有套汇机会,如果乘积不为1,则存在套汇机会。 3,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进口国对各类进口商品颁布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商品标签规定,造成进口障碍,限制商品进口。进口国为维护国内消费者安全和健康,对进口商品规定技术、卫生和包装标准应该说是必要的,但这些规定十分复杂,标准过于严格,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达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它的实施具有极端的隐蔽性,效果非常明显。 4,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同类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即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 5,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或者说是指国际商品交换比例。 计算方法: T = ( PX / PM ) ×100 其中T表示该国某一时期的贸易条件;PX为该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PM为该时期的进口价格指数。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货币贬值程度。 “×”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 2, 假定对成品车征收40%的从价税,无关税时进口零部件成本为成品车价格的30%,对进口零部件征收40%的从价税时的有效关税保护率为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