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讲解学习

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讲解学习
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讲解学习

五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生命教育为主旨,有机融合了生命教育、人生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劳动技能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的发展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因此,本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生存能力,使之能科学、及时、有效地处理实际生活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技能;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当下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

适度的开放性,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本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采用活动性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做中学或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形成学生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利用自身的经验和体验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

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只是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补充、修改、拓展,新编。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如果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替换之,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阅历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除选用书面形式的测验外,更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四、本学期能力培养目标

在生命教育的培养上,从生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通过认知、情意、实践三个层次全方位开展。

认知——了解生命现象。比如《化石的故事》、《生命之谜》等课程的学习。

情意——建构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比如《合作真愉快》、《善待同学》等课程的学习。

实践——提高生存技能。比如《发明让生活更美好》、《发明创造方法多》等课程的学习。

五、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三课时第五单元美化生活四课时

1、独特的我 15、发明让生活更美好

2、性别之谜 16、发明创造方法多(一)

3、活着真好 17、发明创造方法多(二)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三课时 18、人人争做小发明家

4、安全标志提醒你

5、安全逃生计划

6、被埋压后的自救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四课时

7、我健康吗

8、绿色食品与健康

9、预防食物中毒

10、我怎么会贫血

第四单元呵护心灵四课时

11、我和爸妈换角色

12、抗诱惑有毅力

13、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14、做情绪的主人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1、独特的我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2、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

3、知道每个人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每个人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的独特性。

教学过程:

一、生命小问号

1、师: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即使双胞胎。看书上图片中的双胞胎,有什么不同?看谁的眼力好。

学生:观察,交流,并全班汇报。

2、我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

(1)用5-10句话描述自己的特点,写下来,特点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学生先独立完成。

(2)小游戏:把全班的特点卡收集起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师读特点卡,学生猜一猜,看谁猜的准,看谁写得好。

二、生命小秘密

1.资料: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八种智能,虽然很少有人样样突出,但每个人却可以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阅读八种智能,理解含义。再全部共同评论。

2.读一读.

(1)学生先读琼瑶的故事

(2)思考回答:你知道琼瑶的作品拍出了哪些电视剧?她的成功与什么智能的发挥有关?

(3)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生命加油站——绝技汇演

1、每个同学准备一项绝技,在小组内进行展示;

2、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汇演;

3、全部的挑选出最厉害的。

4、总结交流:你最擅长的绝技是如何形成的?

四、生命小智慧

1、故事:《猎狗与猎鹰的比赛》

(1)看一看书上插图及故事内容,讲一讲;

(2)填一填谁获胜;

(3)说一说他们最终谁获胜了,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2、活动:找找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1)在书上5页图片中,涂上黄色表示你的特长之星,涂上蓝色表示你的潜能之星。

(2)交流,讨论。

五、小结: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特点和长处也不一样。如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就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2.性别之谜

教学目标

(1)认识到雌雄之分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2)初步了解人类性别形成的生理基础,理解性别差异的自然属性;、

(3)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尊重生命个体差异的观念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

教学准备

(1)每个字生带一个心爱的玩具;

(2)音乐(《泥娃娃》;

(3)教师准备一个听诊器。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我的自画像

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自己的自画像,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发型、服装,还可以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教师把黑板分成两个区域,一边贴上女生的画像,另一边贴上男生的画像。让学生感知男生、女生各自的共同特点,引出性别差异的话题。

主题活动

(一)生命小问号

“生命小问号”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归纳,认识到性别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生命现象,人、大多数动物和一些植物都有性别之分。教师可通过以下活动开展教学。

活动一: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阅读图片,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或植物有性别之分。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图片和视频短片,讲述自然界动物雌雄的外貌差异、群体生活中的自然分工现象等。

活动二:女生PK男生

让女生组和男生组分别根据自己的活动强项,向对方提出挑战,展开趣味比赛。例如:男生可以要求与女生掰手腕;女生要求与男生比赛踢毽子等。比赛项目的选定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评估其课堂可操作性和安全.陛,决定展开方式。教师应注意淡化比赛结果,强调男生、女生各有所长,应相互协作。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是个男孩(女孩)?

(二)生命小秘密

“生命小秘密”旨在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染色体等基本概念,初步理解决定人类性别的因素,认识到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产生男性和女性的概率是相等的。这是自然赋予两性的平等。

活动一:走进细胞大迷宫

同学们已经知道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里藏着每个生命的设计图纸,关于性别的秘密就在细胞里。教师先画出细胞膜,再画出细胞核,复习构成细胞的三个主要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让大家一起来看看细胞核里有什么?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地球生命,尽管表面上千差万别,但其成分上都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即所有的生命体都存在核酸,这是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这好像26个英语字母,不同的分组和排列,构成不同的单词,进而构成句子,表达千变万化的信息;细胞核中基本物质的分组和排列书写着生命的信息,表达着所有的“生命现象”,诸如生长、发育、繁殖及进化。染色体好比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词汇,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个体的生命信息。

让学生阅读第2页课文第一段,鼓励学生尝试把染色体画在细胞结构图的合适的位置,即细胞核里。

活动二:再谈生命起源的故事

在有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称为二倍体。请学生阅读第二页第二段,理解男性女性差异的生理基础。

告诉学生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也就是说,爸爸的精细胞里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或者一条Y染色体。请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在生命形成之初,性别是如何被决定的。

(三)生命小智慧

“生命小智慧”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的性别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拓展对自然界生物性别决定的因素的认知,从性别现象的角度展示生命的奇妙,培养学生接受不同生命现象,尊重自然生理差异的态度。

活动一:性别预测

想一想,说一说图中两个问号分别代表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数一数四个组合结果中,男孩有几个,女孩有几个;引导学生在判断和澄清结果的过程中理解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样的。

活动二:故事会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物性别特征差异;通过阅读第三页相关课文,了解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物种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鼓励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搜集关于自然界生物性别决定方面的知识与案例,在课堂上分享这些奇妙的故事,感知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可以在分享相关资讯的过程中,几人分组协作,通过剪贴图片、手绘图画、摘抄文字的形式,完成一份关于生物性别形成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供更多的同学分享。

3.活着真好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生命的存在状态,了解生命历程总是脆弱与坚强同在,欢愉与忧伤并存;

(2)体会生命的独特与珍贵,激发学生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活出生命价值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堂契约、音乐渲染等方式,营造尊重接纳、开放交流的辅导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团体成员互动中感受、体验;

(2)课堂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活动规则要简明,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心体验。

教学准备

(1)学生:访谈家长,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准备自己的“独一无二特点卡”;

(2)教师:音乐、生鸡蛋(画上小鸡图案)、红色印泥、阅读推荐卡。课前班级调查、特殊个案辅导。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

配乐竞赛:《小鸡快跑》。用激烈动感的音乐(如《豪勇七蛟龙》)营造紧张的竞赛氛围,用“安全运送小鸡”的任务强化小心翼翼的行为,引导学生在投入参与中体验生命的脆弱和呵护生命的责任。

(1)说明游戏规则:

任务:将小鸡(用鸡蛋表示)从起点(学生甲处)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生双手、桌面)安全送达终点(学生乙处)。

评分:完成任务获100分,速度领先奖励10分。缺少一步扣1分,小鸡受伤扣10~50分。

(2)学生分A、B两组进行对抗游戏,邀请裁判监督。

(3)现场访谈:关注竞赛中的特别细节和学生的特殊感受,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完成任务的经验是什么”、“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炼:小鸡生命非常脆弱;脆弱的生命需要我们悉心的呵护;呵护生命是一种责任……

主题活动

(一)生命的坚强

活动一:小乐的故事’

通过地震中小乐的故事,感受生命的坚强,体会紧急情况下求生的力量;感悟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够实现梦想的道理。

1.讲一讲

讲讲书中小乐的故事,体会当时他内心强烈的求生愿望。假如是你,会有怎样的反应,结果会怎样?(5·12地震灾区教师要注意,此处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求生的积极力量,避免渲染灾难场景) 2.议一议

组织学生讨论:是什么力量让小乐做出这样惊人的举动?感受小乐“一定要活下去”的愿望,体会面对危机时人的求生本能。

3.读一读

小乐的现状呢?身体——左手臂高位截肢;心理——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行为——努力学习,认真练习乒乓球;愿望——夺取金牌1

4.想一想

假如生命没有了,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吗?灾难虽然让小乐失去了左臂,但他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能够实现梦想!

活动二:故事交流“生命的坚强”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交流,讲讲那些生命坚强的故事,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做最好的自己——N年后的同学会

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生命之旅是黯然失色还是光彩夺目,关键在于自己的个性能否得到最自由地张扬,自我能力是否得到最充分展示。想一想议一议,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激发潜能张扬个性。可以开展“N年后的同学会”活动,设计表现N年后的自己,从积极正向的方面表达愿望设计将来。

(二)生命的体验

运用“配乐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想象、感悟,挖掘生活经验中的美好片段,重温生命的愉悦和感动。

1.配乐想象

建议选择表现大自然的,情绪较为愉悦的轻音乐,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教材中的《森林的歌声》之类。教师指导语应平和亲切,语速不宜过快,语言要留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指导语示例:轻轻闭上眼睛,用最舒服的姿势坐着,缓缓地呼吸……让你的想象随着音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听!树蟾和腹斑蛙轻快地呜叫起来,活泼的旋律奏响奇妙的自然之歌。深深地吸一

口气,可以嗅到春天田野的芳香。偶尔,一丝丝沁凉的雨落在头顶。

你快活地走着,想到生命中美好的一切——那些快乐的游戏,渴望已久的礼物,努力获得的成绩……感觉无比的畅快。好好享受这美好的回忆,好好享受这生命的愉悦吧……好,让我们慢慢地回来,回到我们的教室。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熟悉的环境。

2.交流分享

(I)交流:想到了哪些美好的事情?(充分交流;可以先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再全班一起分享。分享中可以引导学生适时表达对同学、朋友、家人的感激之情,分享快乐的愉悦等)

(2)说一说: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故事。.

(3)思考:假如生命不存在了,这一切美好感受还有吗?

提升: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如“活着,真好”,启发学生体悟逆境中也需要发现生活的美好,看到未来的希望。

(三)生命的感动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同一张纸上印下自己鲜红的拇指印(成员的指印可以组成一个图案,比如心

型等),并慎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相互欣赏、交流“作品”。通过这种仪式化的行动,感受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愉悦。

活动一:我的独特印记

引导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让我们一起来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吧!印上大拇指印,再慎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组织展示交流:看到这些独一无二的印记,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有一天,印记中的你或某位同伴不在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珍视自己,珍视他人。

活动二:猜猜我是谁

假如安排2课时,此活动可作为第二课时的引入活动。若安排l课时,此活动与“我的独特印记”可二选一进行。

把全班学生的‘‘独一无二特点卡”汇集在一起,请一名学生随机抽取后读出,全班学生一起来“猜猜我是谁”。猜到特点卡主人的同学将得到卡主人的一次真诚祝福或一次悉心帮助。未被猜出的卡主人需要上台接受全班同学的“友情关照”:给大家介绍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接受同学们的“祝福轰炸”。

(四)生命的账单

学生结合课前的家长访谈,填写自己的《生命的账单》,清点生命历程中得到过的支持与帮助,强化‘‘生命珍贵”的感受。此环节可配以抒情的轻音乐作背景,如《神秘园》、《雅尼》等。

1.填写生命账单

导语:生命不仅独特,而且有限;因为有限,所以更加珍贵。十月怀胎,需要消耗母亲多少的精力;十多年养育,需要父母付出多少心血。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本厚厚的生命账单。在这份账单里,有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的付出和帮助。你的生命账单里,都有哪些内容呢?

2.分享账单内容

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注意小组分享的过程组织,要落实小组召集人,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发言。发言时,大家认真倾听,并用声音“嗯”、“喔”、“哇”或表情动作“微笑”、“点头”等进行积极反馈。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

4.安全标志提醒你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安全标志的意识,不要无视安全标志的存在;

(2)使学生能够区分四类安全标志的不同颜色、基本型式和意义,熟悉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安全标志的含义;

(3)理解安全标志的作用,养成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严格执行的意识和习惯;

(4)使学生学会爱护安全标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对待安全标志的态度;

(2)四类安全标志的基本型式和含义。

教学准备

(1)收集安全标志的实物图片;

(2)本地有安全标志的场景图片;

(3)收集不认识安全标志、不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执行或安全标志被人为破坏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

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安全小问号”旨在让学生对安全标志先有一个直观感受,知道有一些特殊的图形叫安全标志,它们各自的颜色、形状、传递的信息不同即可。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重在“生疑”和“激趣”。所以教师不宜直接告诉教材所列具体标志的含义,而要适当“卖关子”,让学生去猜、去犯错,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过,教师要把握好度,不能打消学生进一步学习安全标志的兴趣和热情。

在组织学生竞猜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针对某一特定标志,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比如:“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个标志?”、“那些地方是干什么的?”、“根据你的观察,别人看到这个标志是怎么做的?”或者“你遇到这个标志时是怎么做的?”等等。

至于每个标志的具体含义,建议教师结合“安全小博士”中的“实践活动”进行讲解。(相关资料详见“”)

◆安全小博士

“安全小博士”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从颜色、图形、含义等方面辨别四类安全标志,并对“安全小问号”所列安全标志进行归类。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特定地方出现的安全标志,这些标志虽然型式不标准,但含义是相通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几个关键词来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通过颜色、图案、型式来加以区别,同时用举例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使用教材上的图案举例)。

教材中对安全标志的颜色是通过图片呈现的,没有进行文字说明。对此,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见“”)。

对教材中“前方施工,请绕行”这张图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这张图片带给我们什么信息?和前文中的安全标志有什么区别?是否是标准的安全标志?我们需要遵照它提醒的内容执行吗?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由于时间紧迫、条件受限等原因,在有危险的地方,人们常用简易、粗糙的材料制作不标准的安全标志。虽然型式不标准,但是同样可以包含禁止、提醒、强制和提示作用,所以也要关注它,按照它的要求严格执行。特别是在农村这种不标准的简易安全标志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全小博士”中的“实践活动”有两个。第一个实践活动可参见“”。关于第二个实践活动,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那些应该设而又没有设安全标志的地方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所以不宜让学生单独进行调

查。建议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组织地开展,或者取得家长或是社区的支持,在他们的带领或组织下进行。

◆安全小卫士

“安全小卫士”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安全无小事”,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要遵照安全标志的提醒,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教材在这一部分呈现了三个案例,可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去面对情景,体会当事人的感受,并进行模拟抉择。对三个案例不必平均施教,建议着重围绕第三个展开讨论,重点围绕当事人“哎哟!我怎么会滑倒昵?我可是溜冰高手!”这一侥幸心理的危害性进行。讨论时,教师可进行类似案例的补充。通过讨论,要让学生明白,安全隐患随处都在,如果心存侥幸,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面对安全标志,一定要摈弃侥幸心理,强化防范意识,严格遵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安全小贴士

本课“安全小贴示”主要是提醒学生要保护安全标志。教师可通过展示幻灯片或者短片、小品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辨析思考、分析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安全标志。最好结合当地学生曾经发生的类似案例,叙述或展示相关图片资料等,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资源可参见“”。

“”提供了两个案例。针对案例1,可提问:小明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他错在哪里?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后果?针对案例2,可提问:李某做得对吗?他为什么会被判刑?这个案例给我们小学生带来了什么启示?

通过两个案例的讨论,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安全标志的行为习惯,决不做损坏、乱画、移动安全标志的事情。

5.安全逃生计划

教学目标:

1、知道为什么要做到安全逃生。

2、知道如何进行安全逃生。

3、设计安全逃生计划。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知道如何进行安全逃生。

教学难点:设计安全逃生计划。

教学过程:

一、安全小问号

1、看书上的故事《桑枣中学》,学生阅读。

2、议一议: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安全逃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二、安全小博士

师:紧急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该如何科学正确的处理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1、注意观察逃生方向和路线

(1)阅读书上内容

(2)说一说,如何做到观察逃生方向和路线?学生回答共评。

2、熟悉周围的应急避难场所

(1)阅读书上内容

(2)说一说,如何做到熟悉周围的应急避难场所?学生回答共评。

3、重视应急疏散演练

(1)阅读书上内容

(2)说一说,如何做疏散演练?学生回答共评。

4、找一找

家庭、学校、常去的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安全通道以及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三、安全小卫士

1、阅读资料:《如何正确的做到安全逃生》

(1)学生自己阅读。

(2)总结一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错误的做法是什么?漫画上的两幅图该如何做事正确的?

2、读一读:《911事件中的美国人》

(1)学生独立阅读

(2)师简介911恐怖事件

(3)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学生讨论回答。

四、实践活动

1、与家人一起绘制房屋平面图,标出逃生路线。

2、找出家庭周围可以用于避难的临时场所。

3、由以上内容制定家庭逃生计划,并进行演练。

五、小结:

在平时我们就要注意做到三点:1、注意观察逃生方向和路线,2、熟悉周围的应急避难场所,3、重视应急疏散演练。在逃生过程中要镇定、找准方向、迅速、有序;不可喧闹、抢行、逆行;不系鞋带、捡东西;尽量去帮助别人。

6.被埋压后的自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

(2)培养学生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烈的自救意识;

(3)让学生知道被埋压困境下常用的自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面对困境时,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至关重要

2)被埋压后五种自救方法的基本要领与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方法、图片、课件;

(2)让学生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故事。

教学过程

◆安全小问号

教材设计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正面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意识;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被埋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采取什么措施,从而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在“安全小问号”中,首先呈现的是亮亮和爸爸在地震中被埋压三天后成功获救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情节并没有直接呈现,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示进行补充。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纸、网络等途径查阅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地震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也可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知识,然后侧重于让学生去讨论被埋压后的困境,理解被埋压者的身心体验。设身处地想一想,亮亮和爸爸在被埋的三天里,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或具体的问题?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能采取了哪些行动?然后将上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补充故事情节这一环节,也可以放到整篇课文结束,学生具备了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

对于灾区学校,如果有被埋压经历的学生,一定要谨慎处理这一环节,切不可再次唤醒他们被埋压的体验,以免造成学生的二次伤害。

◆安全小博士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设计特色: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交流有关梅花的相关知识,和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结合学生的问题,老师适时在事情后加上问号。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下面的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三、逐步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归结在课题中的一个字——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Recycle 1 教学设计 1

Recycle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要求 1、复习1—3单元所学会话,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景熟练运用这些句子; 2、会说唱歌谣,并能理解其含义。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复习1-3单元所学会话,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景熟练运用这些句子。学会新单词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celery等。会说唱歌谣,并能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本课时教学难点为前三个单元中四会句子的综合运用及两个时间副词的读音。 教学准备 1、P38图片挂图以及单词卡: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elery; 2、与Read and write 和Let’s chant部分相配套教学录音带。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图片展示法 教学过程设计 1、Warm-up (热身) (1)唱一唱

教师播放Unit 1 Let’s sing部分歌曲,引导复习句型“Who’s your …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及回答。还可把歌词做替换,使歌曲更加富有交际性。 (2)口语练习 让学生根据情况回答问题(以下可参考): What day is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 What classe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2、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1)唱一唱 教师播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学生跟唱,引出Willow School。 (2)Look and Say (看图说话) 教师出示Willow School的图片,向学生介绍:Look! This is Willow School. Do you want to visit it? OK. Let’s walk through it. (3)教师出示P38右上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图中的人物。 提示:Who is English / math / art teacher?

新版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1全英教案

Unit1 What’s he like Lesson One Teaching contents: A Let’s talk Let’s try Teaching aims: 1. Catch the new sentences: Who is he? He’s our music teacher. / Is he young/funny? Yes, he is. / No, he isn’t. 2.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funny/you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Catch the new sentences and use them: Who is he? He’s our music teacher. / Is he young/funny? Yes, he is. / No, he isn’t. Teaching methods: TPR, 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Teaching steps : Review the words: tall/short/fat/thin/strong/quiet/… Lead in :Free Talk and use the pictures to lead in the new sentences “ Who is he? He’s our music teacher?/ Is he young/funny? Yes, he is. / No, he isn’t. Presentation: Step one: Learn the new sentences and practice them. Step two: Use the pictur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new sentences to describe the pictures.

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

开心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 Unit One Come with me ! Teaching objectives: 1.Enable to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the new language structures of these units. 2.Go over Student’s Book 4 3. Enable to describe and ask about possessions. 4. Enable to ask about needs. 5. Develop the four basic skills of the pupils. Teaching key points: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the new sentence structures of these unit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Develop the pupils’ oral level. Teaching aids: Some pictures、a tape recorder and so on. Period 1 Teaching content: The vocabulary of Unit One Teaching aims: Master the new words. Teaching key points: Enable to read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correctly and fluently.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Remember these words.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and some 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 一、Organization. 1、The whole class sing some English songs. 2、Check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lass. 二、Presentation. 1、By showing some pictures, the teacher lead out the new words“farmer”、“factory worker”、“aunt”、“uncle”、“cousin”、“calendar”、“dictionary”、“diary”one by one. 2、Lead them to read this word for several times. 3、Help them to see this word’s meaning. 4、Let them practice reading and writing these words. 三、Drill. 1、Lead them to read these words for several times. 2、Let them read after the tape. 3、Let them practice reading these words alone. 四、Consolidation.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第一单元 Unit1 What’s he like?(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Main scene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朗读“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2.能正确听,说,认读表示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形容词 old,young,funny,kind,strict,polite,hard-working,clever. 3.能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talk 的内容并在真实场景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表演Main scene 和let’s talk的交际内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英语讨论人物。 四.教学难点 用英语准确询问并回答人物特征,如:“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五.课前准备 1.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六、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1.Let’s look and say the names.(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卡通图片,分别展示年老,年轻,滑稽,有礼貌,工作努力,聪明,严格等外貌与性格特征,让学生认读,说一说这是谁,怎么样。) 2.Let’s listen and sing”Who’s your teacher?” Step2. Presentation 1.学习Main scene (1).出示Main scene中的部分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Who?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学生看图片想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Dialogue1: Who:Wu Yifan,Amy,Oliver and a teacher.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 teacher introduces classmates to each other. Dialogue2:Who:a girl,Oliver,Zoom and Zip (3).教师引导学生蒋讨论的结果展示交流。 (4).听录音,模仿朗读,理解对话内容。 (5).教师领读对话,学生模仿,齐读练习,生生对话,小组表演。 2.学习let’s try let’s talk (1)listen and tick.听录音,完成探究学习第一题。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英)教案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英) 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五、六年级的学生,其认知特点已经以来明显的变化,他们已经意识到英语在自己生活中 无处不在,但有时却又苦于无法用英语表达,所以存在着对英语学习的渴望,迫切想学更 多的英语。虽然以前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英语,但是这些孩子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他们强烈 的求知欲使他们更自觉的想学好英语。 五年级的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同学已能达到自主学习,尝试用英语交流的水平, 但也有部分同学基础知识都无法掌握。六年级也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但较五年级而言, 稍平均些,且其接受英语的能力也比五年级更好。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 1、能听、说、读、写92 个单词或短语以及13 组句子和9 个单句。(包括教师、课程、食 物、家务劳动、居室家具和自然景物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 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16 个单词。 3、能学会 6 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8 首歌曲。 5、能听懂、会吟唱12 首歌谣。 6、能完成 6 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理解 6 个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 6 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

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上课23 周共48 课时,其中新授课36 节,复习考试 6 节,机动 6 节。 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章节或单元)教学辅助 活动 1 9.1-9.3 Review 2 9.6-9.10 Unit1 lesson1 、2、3 3 9.13-9.17 Unit1 lesson 4 、5、6 4 9.20-9.24 Unit2 lesson1 、2 5 9.27-10.1 Unit2 lesson3 、4、5 6 10.4-10.8 Unit2 lesson6 Unit3 lesson1 7 10.11-10.15 Unit3 lesson2 、3、4 8 10.18-10.22 Unit3 lesson5 、6 9 10.25-10.29 Recycle1 lesson1 、2 10 11.1-11.5 Recycle1 lesson3 Unit4 lesson1 11 11.8-11.12 Unit4 lesson2 、3、4 12 11.15-11.19 Unit4 lesson5 、6 13 11.22-11.26 Unit5 lesson1 、2、3 14 11.29-12.3 Unit5 lesson4 、5、6 15 12.6-12.10 Unit6 lesson1 、2 16 12.13-12.17 Unit6 lesson3 、4、5 17 12.20-12.24 Unit6 lesson6 Recycle2 lesson1 18 12.27-12.31 Recycle2 lesson2 、3 19 1.3-1.7 Review 1 20 1.10-1.14 Review 2 21 1.17-1.21 Review 3 22 1.24-1.28 Review 4 23 1.31-2.4 Review 5 24 25 实际完成 情况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上册 英语备课 任课教师:刘春东 任教班级:五(1)、五(2) 单位:宁阳县堽城镇中心小学 时间:二00九年八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93人,其中男生49人,女生44人。学生正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点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学生外语具有许多成人甚至中学生许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语言的潜力,通过这个学科的学习提高他们思维品德、文化和心理的素质。外语课可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开阔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经历;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使他们长大后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际的需要。四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作为17年教龄的教师,教法比较陈旧,我要努力进行新课改,把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理论相结合,和同事多交流,多看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实现教英语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不同水平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也适合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的需要,确保他们也能达到《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求知欲,寓教于乐。小学六年级英教材突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情景会话贯串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将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设计特色:本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引题质疑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交流有关梅花的相关知识,和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质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课文围绕外祖父写了哪几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情,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结合学生的问题,老师适时在事情后加上问号。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体会。这里的质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下面的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三、逐步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很好,但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不仅能提出问题,还会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归结在课题中的一个字——

魂,那么梅花魂到底是指什么呢?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解释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单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秉性”,“秉性”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读了这几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能引导学生说出古人描写梅花的诗句更好。 3、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公喜欢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学到这里,你认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难道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 2、看梅花凌寒独自开了—— 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诉学生: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赞美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_,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怒放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自己再好好读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4、原来外公赞颂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具有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板书:民族魂

最新外研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

外研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 Module 1 Unit 1 Did yesterday ? 教学重点: ice cream ran-run met-meet back from China last Sunday 教学难点: Did yesterday ? No, we came back last Sunday . I dropped my ice cream. 教学工具:radio and word pictures 教学程序: 1、热身复习 教师欢迎学生暑假后回到学校,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暑假生活。教师问Where did you go during your summer vacation? What did you see there? What did you eat? 这样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渐重新习惯用英语会话,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2、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introduce the text in Chinese. The teacher should say sth about the text background. 3、课文教学 (1)学习新词 教师出示above ice cream finish ran-run met-meet back from China last Sunday的图片及拼写卡片,问学生What is this in English?并分别领读这些单词。教师将图片帖在黑板上,再分别出示与之相匹配的单词及词组卡片,要求学生将这些卡片帖到对应的图片下方。 (2) SB活动1 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教师提问 Who dropped the ice cream. ?

新人教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

Unit 1 教学目标 1. 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词汇和句子。 2. 能正确地询问和回答各科老师的性格特征,如“What’s your maths teacher like?”,“Is he funny?”,“Yes, he is.”,“No, he isn’t.” 3. 能顺利完成本单元的听力、对话、表演、写作、连线、填空等任务。 4. 能读懂“Story time”部分的趣味故事。 5. 能听懂、会唱歌曲“Who’s your teacher?”。 6. 复习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培养学生对英语单词发音的语感。 7.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欲望。 8. 培养学生尊敬、热爱老师的情感,提高学生在与人相处是准确判断他人性格特征的意识和能力。 9.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努力学习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 1. 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词汇和句子。 2. 能正确地询问和回答各科老师的性格特征,如“What’s your maths teacher like?”,“Is he funny?”,“Yes, he is.”,“No, he isn’t.” 3. 能准确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他人的性格和体貌特征。 教学难点 1. 单词“sometimes”的准确运用。 2. 掌握描述他人性格特征的词汇和句型。 3.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A. Ask and answer 第二课时:A. Let’s try A. Let’s talk 第三课时:B. Let’s learn B. Match and say 第四课时:B. Let’s try B. Let’s talk 第五课时:A. Let’s spell B. Let’s wrap it up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1 My new teachers 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重点学习描述人物体貌特征和个性的语言,其中难点在于A、B部分Read and write 中对话的口头以及书面表达。学生用书在A、B部分Let's talk 活动中做了铺垫,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反复利用已学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型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以减轻教与学的难度。另外,本单元A、B部分Let's try 的听力练习在教学中要予以特别关注,这是本学期新出现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一部分是Let's talk 中新句型的教学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完成这项听力练习自然引出新一轮的对话教学。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二、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 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 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l)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e’s tall. He’s strong, 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 习 strong, tall, short,thin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 (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T:Hello, every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3) 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可参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教学进度 0 学期备课 (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3) 第二单元:位置.......................................................... (26)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33) 第四单元:可能性 (59)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65)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06)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25) 第八单元:全册整理和复习 (130)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备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位置、小学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二、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4、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1.小数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难点: 1.小数的乘、除法。 2.列简易方程求解。

pep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内容分析:本学期使用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英语(第五册)》(PEP 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 5),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 习单元。 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难易度合理,过渡平和,主要采用的是全身反应(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感知并运用英语。本教材按照每单元三课时编排,每单元包含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单元的的主要句型、单词等语言材料及其功能的集中展示;第二部分是主要句型和单词的重点板块;第三和第四部分是巩固知识的活动板块;第五部分是阅读,是对前面的拓展;第六部分是学生间合作活动,大多是两人组活动,以便学生应用语言;第七部分是读写部分;第八部分是拼读部分;第九部分是娱乐部分。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 三、五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他们看待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具备初步独立思维的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他们经过两年英语的学习,具备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他们学习了有关衣物、国籍、交通工具、颜色、家庭成员、时间、运动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尽管这个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1、读写能力比较薄弱 在我们一直倡导的听说为先,读写跟后的教学思路下面,我们的学生在听说的能力上是有很大的进步,可是现在我们又面临着一个十分的严峻的问题就是孩子的读写能力十分薄弱。现在五年级的学生在英语的阅读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语感较差,因而也导致学生害怕写,不敢动笔,即使动了也是错误百出,笑话百出,如语法错误、语序倒乱,尤其是出现非常多的中国式的英语表达。 2、学习比较被动 目前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表现较为被动,他们只是对课堂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但课后作业局限于老师布置的笔头作业。对于常规的听课文录音带,朗读课文就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甚至不当是作业,更别说主动去多渠道地学习英语了。 但是我们应该自信的是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求知欲特别强,所以我们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儿童的知识结构和其心理发展状况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四、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在一些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或完成教学活动。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 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三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1 节第一课 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 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 第一 课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

新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英文)

新版PEP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英文)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Teachingcontents UnitTwomyweekPartA :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 : Whatdoyouhaveonmondays? Ihavechinese,English,mathandmusic. ImportantpointsThekeysentences: Whatdoyouhaveonmondays? Ihavechinese,English,mathandmusic. :“Let’stalk” TeachingaidsThewordcards,atape, TeachingproceduresTeacherStudents Thefirstlesson --------------------------------- Iorganization 1,Greetings:Let’splay 2,Freetalk IIRevision 1,Reviewthewords 2,Reviewthe“Let’stalk”ofUnitone

IIIPresentation 1,openthebook“let’slearn” 2,Teachershowcards: 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 ay,Sunday 3,Listentomecarefully 4,Readafterme 5,Listentothetapeandreadafterit 6,Learnthekeysentences: Whatdoyouhaveonmondays? Ihavechinese,English,mathandmusic. 7,Translateintochinese IVPractice 1,Readnewwordsbythemselves 2,Listentothetapeandreadafterit 3,Giveenoughtimetoreadthem 4,Letstudentsmakesentences VSummaryandhomework 1,Readandwritedownthenewwords 2,Recitethekeysenten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新版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Unit1 What’s he like?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Main scene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朗读“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2.能正确听,说,认读表示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形容词 old,young,funny,kind,strict,polite,hard-working,clever. 3.能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talk 的内容并在真实场景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表演Main scene 和let’s talk的交际内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英语讨论人物。 四.教学难点 用英语准确询问并回答人物特征,如:“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五.课前准备 1.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六、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1.Let’s look and say the names.(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卡通图片,分别展示年老,年轻,滑稽,有礼貌,工作努力,聪明,严格等外貌与性格特征,让学生认读,说一说这是谁,怎么样。) 2.Let’s listen and sing”Who’s your teacher?” Step2. Presentation 1.学习Main scene (1).出示Main scene中的部分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Who?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学生看图片想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Dialogue1: Who:Wu Yifan,Amy,Oliver and a teacher.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 teacher introduces classmates to each other. Dialogue2:Who:a girl,Oliver,Zoom and Zip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全集 Unit1 My new teachers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课的五个新单词:young old kind funny strong 2、能掌握句型Who’s your …….?What’s he /she like ?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3、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三、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 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l)教师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e’s tall. He’s strong, 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 strong, tall, short,thin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本文是关于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全册教材简析1、主题单元。“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高林生老师说解读教材是一种上有课标,下有学生,中间有文本的活动。感觉这种说法很是精妙。因此,下面的所有教材解读都必须要沿着这条思想的轨迹前行。2、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3、篇章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读书做笔记,二是学会使用工具书读书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我目前也在使用,它可以起到博闻强识的作用。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做读书笔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写读后感,二是做读书摘抄。我平时给学生做的摘抄比较多,一般是先阅读后摘抄的再复习运用的。我感觉引导学生做摘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摘抄与学生平时语文学习的紧密结合性。不能平时摘抄归摘抄,语文学习归语文学习,这样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要让学生的语文摘抄直接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2、注重对学生摘抄的评价。学生辛苦做了摘抄教师该如何评价?首先要确立评价的目的,那是引导学生感受摘抄的妙处的。所以,评价要注重启发引导的功能!读后感教师可以与课外阅读辅导结合起来搞,让学生真正能够读透书本。学会使用工具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多的工具书,然后开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赛。记得我初中时候老师开展了一次查字典比赛到今天我还记得。第一单元教材的编排没有看出很严密的体系,教材倒有一种复习前面内容的意向在这里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把教材教得有体系一些。《师恩难忘》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抓住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来引导学生体会田老师的教育对我的影响。课后作业第二、三题教师应该抓住,让学生细致体会。又:田老师的教育方式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为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