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兵器剖析

中国古代兵器剖析
中国古代兵器剖析

我花了一天时间编辑的一些关于古代兵器的知识!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勐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

《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要捉山上大虫,于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于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掷用的飞叉。

「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叉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钯等杂兵器并论。宋代有叉竿,长二丈,用来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叉人,下可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叉的特技,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着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艺者学来的身段。

另有一说: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或谓汉时蛮人,皆以此为利器;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如上说,则叉实创自南蛮;如后说,则叉创于猎户;孰是孰非,亦未能断定,始自何时,亦无从稽考,姑置不论。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张纯。纯为花县人水镜明月老乡也^_^!)力猛侞虎,善使飞叉,能于二十步外取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据此说,则叉始于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即谓为叉亦创于是时,亦无不可;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出;即今日所传之飞叉法,虽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干戈”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对兵器的总称,它们分别代表两种武器。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干”和“戈”两字。随着文字的演变,“干戈”已成为战争和斗争的代名词,如我们所熟悉的“大动干戈”和“化干戈为玉帛”等。可见干和戈这两种兵器在我国已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干,据说是一种分叉的木干,用来抵御野兽和敌人的进犯,是人类最早的防御武器,也是打猎用的猎具。

戈,最初是一种在木杆上绑上石刀用以打击猛兽的猎具。后来被青铜材质的戈头所取代,正式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器之一。

在以战车为主的商周时期,戈被列为战车五兵之一。所谓战车五兵就是指:戈、殳、戟、矛和夷矛(另外还有其他说法,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戈由柲(柄)和戈头两部分组成,柲(柄)多为竹、木制作,长度通常为1米左右,最长超过3米。戈头多为青铜材质。其攻击方式为:勾、啄两种.

下图为秦代青铜戈头,其出土于一号坑T10方六过洞,戈头为长“胡”四“穿”,弧“援”无脊,刃“内”,“内”上有条形“穿”一,戈通长26.7、援长16.7、胡长12.5、内长10厘米。出土时有柲和青铜戈头。柲为木质(已朽),通长288厘米。

在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青铜戈数量十分少,多少说明戈在秦代兵器中的地位已不像商周时那么重要了。到了西汉后期,由于铁制兵器的逐渐增多,青铜戈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另外当戈与矛组合,便成为了一种不一样的兵器,那叫“戟”。种不一样的兵器,那叫“戟”。

戟,又写作孑、棘、匽、镘等等。它是戈与矛的结合体。所以其攻击方式集合了戈的勾与啄和矛的刺、割。

西周时期使用戟体与刺合铸在一起,整体呈十字形状的青铜戟,但因铸造困难,而且本身易于残损,因而使用不够普遍。春秋以后,改用把刺(矛)和戟体(戈)分别铸制,然后用柲联装而成的戟,解决了铸造方面的困难,又具有戈、矛两种兵器的优点,因此大量用于战争中,成为主要格斗兵器。战国时代,曾经出现过两戈一矛同柲,甚至三戈、四戈一矛同柲的戟。这样的多戈戟中,除最上的戈有“内”外,下面的戈头一般无“内”。戟前有的有矛有的无矛,说明戟的真正特点是“有枝兵”,并非一定要有刺兵。

隋唐以后,戟从实战兵器转变为表示等级身分的礼兵,称为“棨戟”。宋以后铁戟演化为月牙式,一般为两枝。又因为戟的读音跟“吉”字相近,于是逐渐成为陈设的吉祥物品。华堂宴室,设立朝和碧,取其“吉庆”之义。新婚拜祖,也在升和瓶中插上三支戟,取其“平升三级”的意思。制戟的原料也由铁铜变为金玉玛瑙等质料,甚至成为妇女头上的首饰。

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称为“短戟”。汉朝还出现一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戟”。

在商朝,戟还处于萌芽时期,现仅在河北省藁城县殷墓中发现过一件。西周时期,出现把刺、

胡、援、内合铸成“十”字状的青铜戟,但其战斗效能并不突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绝迹。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由青铜矛头和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头联装在一起的青铜戟。据《考工记》记载,它同戈、殳、夷矛、酋矛一起被称为“车之五兵”,是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春秋晚期步骑战兴起,青铜联装戟又成为步、骑兵的利器。在中国南方的吴、越、楚地区,还流行一种独特类型的联装戟,即在一根长柄上装有2个或3个戈头,称为“多戈戟”。

战国晚期开始,钢铁兵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产生了刺、援合铸的钢铁戟头,由于取消了青铜戈类兵器传统的后内,故成为“卜”字形。在西汉,“卜”字形钢铁戟是步骑兵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

戟在古代十八般武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外观兼有戈和矛的特征(单戟形似汉字“卞”,画戟形似汉字“爿”)。其格击功能实在也是戈、矛的合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奋扬俯仰,身兼五兵之利。追溯戟的产生,当在戈、矛之后。据《管子》载,制戟的祖先是蚩尤,他好兵喜乱,善作刀兵,曾采雍孤准、雍孤山之金以制戟。

《增韵》上说,单枝为戈,双枝为戟,是指横刃而言的。戟刃一般广寸半,粗者称为镘胡戟,横刃弯曲者称为钩矛。械长一般为丈三,丈六的为大戟,又叫车戟,通常是随护战车用的。传说中的古代名戟并不多。史籍有记载崐仅战国时楚的“郾戟”,东晋时成都王的“火戟”(逢夜戟锋有火如悬烛),南北朝时宋的“瑞及戟”而已。善使戟的武将也不多。著名的如三国的典韦、吕布、甘宁,唐朝的李文忠等。

典韦是使双戟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帐下壮士有典韦,提一双戟八十斤。”在曹操伐吕布的濮阳之战中,典韦手持双铁戟击退四将,高超的戟术不在吕布之下;他还能飞刺人坠马,“立杀十数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

矛是古老的兵器,其使用时间可能比戈还要早。东汉以前因各地方言不同,又称“鏦”(后俗写为“枪”)、“鍦”或“鋋”等,柄称为“矜”。骑兵用矛又称“矟”或“槊”。远古时代,人们将兽角或尖石镞绑在木杆或竹竿上,用来猎捕陆上野兽或水中鱼鳖,这就是矛的雏形。夏代是否有铜矛,至今还没有出土文物可以证实。但是,殷墟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矛不仅制造工艺精致,而且类型很多,可以推测商代青铜矛在军队中已被大量使用。周武王伐纣大军所使用的主要兵器就是矛与戈。西周的铜矛分为酋矛和夷矛。酋矛柄长二丈,是步兵使用的武器。夷矛长二丈四尺,是车兵使用的武器。周代的尺较今天市尺为短,一周折合公尺为23厘米左右,折合后代的尺来计算,约在一丈八尺左右。这是有关古代“丈八矛”的一种说法。

在商周,格斗兵器中矛的重要性仅次于戈,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商代的青铜矛常常铸成具有长“骹”(qiao一声)和宽“叶”的形状,在“骹”部两侧带有半圆形的双环,既可以把

矛头更好地固定在骹上,有可以垂挂漂亮的矛缨。

矛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圈以两层小竹片裹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直到汉代,钢铁制造的矛头才逐渐取代青铜矛头。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长,二为刃、一为。刃之脊隆起,脊之两旁微陷,以通空气,取其刃而易拔也。」

《周礼·考工记·庐人》:「庐人为庐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国之人寡,食饮饱,行地不远,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长。」「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郑玄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酋、夷,长短名;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长矣。」《周礼·考工记·庐人》:「凡为酋矛,参分其长,二在前,一在後,而围之;五分其围,去一以为晋围,参分其晋围,去一以为刺围。」

汉代,矛的形制甚多,汉刘熙《释名·释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头曰:入地也,松椟长三尺,其矜宜轻,以松作之也。椟,速椟也,前刺之言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矛长丈八尺曰俏,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杀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仇矛,头有三叉,言可以讨仇敌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长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灭敌,亦车上所持也;矛,长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於车上,使殊离也。」俏犬+肖

汉刘熙《释名·释兵》:「(小矛),延也,达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典略》:「周有屈卢之矛。」)

两面有刃,故称蛇矛。

长矛,矛头长七八寸,形如枪头,呈棱形。其下与柄相接,矛柄也可硬木制,粗如盈把,长一丈六余有余。矛鐏是柄的饰物,也有铜制者,呈锥尖形,可使矛插地而不倒.

丈八蛇矛,矛曲如蛇,长一丈八尺,故名。

此主题相关图片

兵车作战的方式在战国之后逐渐消失,矛这种战车五兵之一的超长兵器也被改进了。它的长度被减短了一半,这对骑兵与步兵的使用更为方便。于是这种短矛便有了新的名字——“枪”。枪的别称也两个:《清异录》:“蜀王建军中隐语,枪曰‘肩二’”;《事物异志》:“隋炀帝易枪名为‘一丈威’。”

汉时,枪与矛在形制上的差别不大。到唐后,枪被发展成四种:有骑兵的漆枪,步兵的长枪,羽林军的白杆枪,御林军的朴枪。从此枪的种类也日渐繁多,宋代有双钩枪,单钩枪,锥枪,抓枪,环子枪,素木枪,拐枪等。清代有蛇枪,火焰枪,钩镰枪,虎牙枪,雁翎枪,十字镰枪等。枪以宋,明两代最为盛行,创造了样式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运用于步兵和骑兵。用枪的关键在于枪尖的拦、扫、扎、刺。舞动时,如银光闪烁,寒星点点,变幻莫测,瞬间使出杀手,让对方无从应付。所以枪法高明在于“快”与“变”,不仅要气力,更要有应变的智慧。所以使枪者都是智勇双全的高手。如《水浒传》里的林冲,北宋名将杨业等。

枪头下一般都挂有红缨,如上图所示。这些红缨的作用不仅是为装饰这么简单,它们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当枪头扎进敌人身上时,红缨可以挡住敌人的血,不至于让血沿着枪杆往下流,从而防止用枪人手滑。另外还有一种可怕的说法就是,红缨里会装上倒钩,当一枪刺空,

用枪人马上往回一带,倒钩就可以钩伤敌人。

殳(音shū,同“书”音)是先秦时代一种著名的古代车战兵器,历代典籍多有记载、提及,可惜都疏于简略。“殳”之美名千古传扬,但千载岁月,沧海桑田,后世再无先秦“殳”的实物或图形传世,故其真貌早已鲜为人知。历史为这种两千多年前曾随战车甲士驰骋征战、辉煌疆场的神奇兵器,笼罩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人们只能从史籍记载的片言只语中,去寻觅它依稀的身影。那么,“殳”到底是一种什么兵器呢?近年,随着考古学的新发现,这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谜底,终于被揭示开来.

殳,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撞击的长柄兵器。东周时期使用普遍,有的史书上称作“杵”或“杖”等。后来又称作“棍”“棒”,是我国古代一种打击型兵器,不但用来防身自卫,还是装备军队的重要实战兵器。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

商周时代,车战盛行。早期的殳,是一根八棱形的坚实粗木棒,长度一般为一丈二尺左右。据史籍记载,商代末期战争中已大量使用殳。《尚书·武成》中有“血流漂杵”等语,杵,就是商代士兵所使用的殳。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商代殳的实物。

史籍中有关殳之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周朝把殳列入“车之五兵”,是实战兵器。帝王或诸侯出巡时,前导勇士也执殳开道,即所谓“旅贲以先驱”。

战国时代的著名古兵书《司马法》说“执羽从

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故又称《司马穰苴兵法》)。

周代战车上装备五种兵器,称作“车之五兵”。《周礼·月令》篇载:“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五戎即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考工记》也记载了“车之五兵”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分别插在战车上舆侧的固定位置,供甲士临战使用。兵器的这种装备方式,具有长短兼备、远近结合的特点。

关于殳的形制与尺寸,据《考工记》载,“殳长寻有四尺”。东汉人郑玄注曰:“八尺曰寻”。因此,从古代文献上看,殳的长度“寻有四尺”,即为一丈二尺了(约3米)。

殳柄为竹木混合制成(考古学术语称之为“积竹木”),呈八棱柱形或圆柱形,在柄端安有青铜殳头,称为“首”。在柄尾安装有起保护作用、使柄尾经久耐用不开裂的细长铜帽,称做铜还广泛应用在东周时期的戈、戟、铍、矛等长柄兵器的末端,作用相同)。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华夏大地烽烟四起。随着车战的流行,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的殳,战斗力也大大提高。这一历史时期,是殳作为典型兵器的辉煌年代。《六韬·军用篇》有“方首铁

力士穿着铁甲、手持铁杖作战的记载。

秦代是中华版图大一统的年代,锋披天下的秦军在以武力统一六国的同时,也拥有着数量庞大、质量精良的各种青铜兵器。即使是拥有更先进铁兵器的齐、燕等国亦无法与之抗衡。然而在这个时候,作为车战“五兵”之一的殳的功用,却在悄然退化着。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殳,全部都是青铜圆筒套头、无锋刃的仪仗性礼兵器。

汉承秦制,汉代的礼仪用殳被称作“金吾”,金吾也为铜制套头,两头镀金,御史大夫、司隶校尉等常常“执金吾”夹侍、拱卫皇帝。随着历史的发展,“殳”之本名逐渐仅见于典籍,而殳兵本身在后代却继续演化发展,主体部分仍然是军队使用的各种实战棍棒,还有一部分成为法律的象征,在历代司法机构的执法过程中,对违法者以棒惩罚击杀。

汉代以后,随着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名传千古的先秦兵器——殳也悄然消失在地平线下。以至于后世两千余年人们对其形制真貌不得而知,直到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多件带铭文的实战与礼仪用殳的出土,才为我们将这一千古迷团揭示出来。

其实殳这种实战兵器本身并未消亡,而是继续演化为棒或杖在历代广泛传承与使用。三国时代,殳称为“白钟会平

泄露而失败。到了宋代,殳开始称为棍棒,作为步战兵器,重新有了较大发展。《武经总要》上图列了七种棍棒的形制,棒首大多带刃或包铁,杀伤力也进一步增强。作为宋代军队步战兵器的棍棒,与作为先秦的车战兵器的殳相比,木柄的长度大大减少,形制上也相对简化。

明代火器开始盛行,但棍棒仍然为军队的必备实战兵器。著名军事将领俞大猷所著的《剑经》和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都有对棍棒用法与实战技术的详细记载。

根据近年的考古发现,春秋晚期,南方江淮流域的楚、蔡等国出现了一种兼有砸击和刺杀两种功能的有刃铜殳,这种殳在3米多长的八棱形积竹柄顶端,装有一个青铜殳头,殳头刃部一般呈三棱矛状、锋利异常,可以刺杀;部厚重,带有尖刺或饰以浮雕纹饰,可以砸击。一些殳在柄上的中前段还套装有第二个带刺的铜箍,是一种很有威力的车战兵器。从出土实物来看,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可分有尖锋的实战用“锐殳”和无尖锋的仪仗用“晋殳”两类。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首次出土了自带铭文为“殳”的长柄兵器。然而在曾侯乙墓出土殳之前,殳这种兵器到底为何形制,考古学界一直因缺乏实物证据不得而知。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曾出土过殳,却被误定名为“三棱矛”,后来根据曾侯乙墓的考古成果才得以正名。曾侯乙墓共出土7件锐殳、14件晋殳。锐殳(器上铭文自称为“殳”)为前端似矛带刃、后端有刺球的青铜殳;晋殳(墓中出土的竹简上称之为“晋”)则无刃仅有铜套。两种兵器的杆均为积竹木

片,外面密缠丝线、革带或藤皮,再在表面髹上红漆或黑漆。杆通长3.29到3.4米,粗2.8至3厘米。其中3件锐殳刃部较长,顶端有尖锋,呈三棱矛状,并在锋后装有带尖刺的铜箍,一侧的刃上皆铸制鸟篆书一行:“曾侯越之用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惟一一次出土自铭为“殳”的兵器,真正彻底解开了殳的形制之谜。

湖南省长沙市战国楚墓出土的殳首,像一个平顶的圆套筒。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殳首在圆套筒顶端呈三角锥状,长约10.5厘米,径2.3~3厘米,深8.9厘米,用以装长木柄。此种殳应为秦始皇卫队的仪仗兵器。以上两种殳都属于仪仗兵器类的晋殳。

对于殳之名称的由来和殳实战作用,汉代刘熙的《释名》解释说:“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桎于车上使殊离也。”这就是说,殳主要用于车战,在两军车马交错冲撞时使其分开,故有棱而无刃。今天考古学上东周墓葬的发掘证据表明,汉代刘熙的记载,是将礼仪用的“晋殳”误作先秦车战实用殳了,曾侯乙墓出土的实战用殳,不但有棱,而且有锋利无比的刃。从《释名》对殳的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汉代,车战实用的锐殳已然不传。< 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几件在全国仅见的自铭为“殳”的古兵器,迄今在权威工具书上仍未获得“合法身份”。文物专家呼吁权威工具书应就该辞条做出合乎实证的解释。传世的一些古籍中有关“殳”的记载,仅与我们前面所述及的晋殳一致,如汉代刘熙的《释名》的解释。汉代流行的《毛诗》版本中“殳长丈二而无刃”之说,明显是受了前者之影响。1979年版的《辞海》更据此对殳作出定义:“古代撞击用的兵器,竹制,长一丈二尺,头上不用金属为刃,八棱而尖。”直至1989年《曾侯乙墓》一书出版,明确指出该墓出土的殳、晋与墓中竹简相佐证,可以确知殳有两种形状。这种有刃之殳与矛相类,应该即文献所载“锐殳”。然而1999年版《辞海》,仍基本沿袭20年前的解释。2001年印刷的大多数权威工具书也是如此,如《现代汉语词典》:“古代的一种兵器,用竹竿制成,有棱无刃。”《新华词典》的记者载是:“古代兵器,用竹等制成,一端有棱无刃。”文物界学者认为,各类权威工具书反馈的信息应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在不断的修订中吐故纳新吸取考古成果。我国著名文物专家、湖北省博物馆老馆长、曾主持过越王勾践剑和曾侯乙墓发掘的谭维四教授指出,曾侯乙墓出土的殳和晋较能代表此类兵器的特点但无刃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其他省市也曾出土过锐殳。工具书可以对殳的不同形状分别做出解释,文物部门也应将研究成果及时宣传

中国古代冷兵器介绍大全

中国古代冷兵器介绍大全 在中国古代,中国的冷兵器可谓是品种繁多,眼花缭乱,虽有中国18般武器之说,但是真个数起来,中国的武器远远多于18种,不管是从常规武器,特殊武器,暗器,绿林武器来看,这比同时代的欧洲的不管是罗马军团还是十子军,还是哥特骑士远超过中世纪的欧洲要先进得多,这里鄙人就凭着平时积累的关于冷兵器的,条顿骑士,圣约瀚骑士团等等,任何军事集团都无法比拟的。再者,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和制弩技术远一点点知识,向在座的各位英雄好汉,江湖豪杰述说一下。所谓18般兵器之说,应该是只限于中国古代军制中规定的18中正规兵器。 1。刀:一边开刃,以劈砍为主的武器,历代不管是军队还是绿林好汉都用,大批流行于汉朝的环,环刀,朴刀,还有首刀(就是这刀赶走了匈奴,构成了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其分很多种,如腰刀,柳叶刀一些武将所爱的骑在马上使的大型刀。 2。剑:两边开刃者为剑,在欧洲剑和刀是没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一个单词,中国的剑的历史很久,可以为的就是在战车上发展更大的杀伤(当时只有赵国是以骑兵为主,大多国家仍是以战车为主战兵),后来由于刀的盛行,在部队离逐渐代替了剑,使剑只成为将军的武器或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装备部队是在东周时期,特别是象秦朝的剑,长达1。5米以上,者是装饰。在明朝有例外,当时戚续光为了摆平倭寇,从而制造了重剑来对抗倭猪的锋利的太刀,但是这种重剑还是没有德国条顿十子军骑士1。8米的重剑那么猛。 3。矛:有的书上也说体恐怕是不对的。矛最长是长达4米的,主要是用于车战的,骑在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标矛=枪,这点我至今也不太清楚,但是从一些小说和文献来看,把矛和枪完全归于一枪(投矛)叫枞。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4。枪:可以是这么比较矛和枪,抛开柄,只看刃部,刃长者为矛,刃短为枪。枪头无疑比矛头要轻,马长枪来的方便,机动也高了不少。枪有许多种,绿沉枪,鸦角抢,虎头枪,提卢抢,还有宋朝为抵抗杀伤却一样,都是以刺,冲为住,再者,由于战车的退役,长矛的用处也少了,杀人不如纵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马

中国古代兵器分类大全

中国古代兵器分类大全 一、长兵械 1.朴刀2.象鼻刀3.双手带4.春秋大刀5.长杆尖大刀 6.青龙偃月刀7.龙头状元刀8.三尖两刃刀9.乾坤日月刀 10.枪 11.龙枪12.凤枪13.拐枪14.抓枪15.线枪16.锥枪17.棰枪18.铁枪 19.旗枪20.梭枪21.花枪22.拐刃枪23.拐突枪24.短刃枪25.短锥枪 26.单钩枪27.双钩枪28.板门枪29.鸦项枪30.蒺藜枪31.九曲枪32.三眼枪 33.雁翎枪34.虎牙枪35.梨花枪36.环子枪37.透甲枪38.火焰枪39.金钱枪 40.蛇镰枪41.铁构枪42.欺胡大43.巴尔恰44.留客住45.竹条镖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48.十字镰枪49.太宁笔枪50.苗族村枪51.太极大枪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54.少林挠钩枪55.双头钩镰枪56.蛇矛57.双头蛇矛 58.戈 59.少林戈60.青龙戟61.三戈戟62.九曲戟63.典韦戟64.月葫戟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70.少林殳71.齐眉棍72.夹刀棍73.连珠棍74.梢子棍75.两头梢子棍 76.龙棒77.杵棒78.马棒79.抓子棒80.狼牙棒81.牛头杆棒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84.武当玄武棒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87.月牙斧88.凤头斧89.鱼尾斧90.鳌头斧91.长柯斧92.宣花斧 93.矬子斧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97.套钺98.铲钺99.降魔钺100.月上钺101.双手钺 102.马叉103.火叉104.飞叉105.叉杆106.苗叉107.三头叉108.龙须叉 109.牛角叉110.三股叉111.四平叉112.五股钢叉113.抱头钢叉114.捻军铁叉 115.少林独股叉116.笔挝117.鹰爪118.朝天爪119.金龙抓120.笔砚抓 121.金瓜锤122.悬星锤123.朝鲜打糕槌124.燕子125.燕咀126.金牛 127.雷震128.阴阳129.夜战130.风翅131.九曲132.五齿1

古代冷兵器介绍大全

古代冷兵器介绍大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古代冷兵器介绍大全 在中国古代,中国的冷兵器可谓是品种繁多,眼花缭乱,虽有中国18般武器之说,但是真个数起来,中国的武器远远多于18种,不管是从常规武器,特殊武器,暗器,绿林武器来看,这比同时代的欧洲的不管是罗马军团还是十子军,还是哥特骑士远超过中世纪的欧洲要先进得多,这里鄙人就凭着平时积累的关于冷兵器的,条顿骑士,圣约瀚骑士团等等,任何军事集团都无法比拟的。再者,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和制弩技术远一点点知识,向在座的各位英雄好汉,江湖豪杰述说一下。所谓18般兵器之说,应该是只限于中国古代军制中规定的18中正规兵器。 1。刀:一边开刃,以劈砍为主的武器,历代不管是军队还是绿林好汉都用,大批流行于汉朝的环,环刀,朴刀,还有首刀(就是这刀赶走了匈奴,构成了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其分很多种,如腰刀,柳叶刀一些武将所爱的骑在马上使的大型刀。 2。剑:两边开刃者为剑,在欧洲剑和刀是没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一个单词,中国的剑的历史很久,可以为的就是在战车上发展更大的杀伤(当时只有赵国是以骑兵为主,大多国家仍是以战车为主战兵),后来由于刀的盛行,在部队离逐渐代替了剑,使剑只成为将军的武器或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装备部队是在东周时期,特别是象秦朝的剑,长达1。5米以上,者是装饰。在明朝有例外,当时戚续光为了摆平倭寇,从而制造了重剑来对抗倭猪的锋利的太刀,但是这种重剑还是没有德国条顿十子军骑士1。8米的重剑那么猛。 3。矛:有的书上也说体恐怕是不对的。矛最长是长达4米的,主要是用于车战的,骑在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标矛=枪,这点我至今也不太清楚,但

兵器发展史

旌旗金鼓——古代战争指挥中的“潜规则” ========================= 旗鼓列为第一章,其意义在于古今中外所有人类战争中最重要的事便是“明号令”,用现代信息学、自动化、自组织理论等观点来看,信息的有效传递,是系统能发挥有效功能的基础,很像生命科学中的“细胞信号转导(cellular signaling / signal transduction)概念。旗鼓常并称,再加上“鸣金”之“金”,才凑齐了三大战争指挥工具,古称“三官”。 基本常识中,“击鼓出战,鸣金收兵”,但试想千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械斗,其指挥的复杂程度自然远胜于一场奥运开幕式的大型表演,怎可能只有“始动”和“终止”两类信号?类比生命科学中繁复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和神经传输网络,更加宏观的战争游戏该如何准确传递诸多信息? 《吴子兵法》云:“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意义甚明,战争指挥工具无非就两大类:光讯号(视觉信息)和声讯号(听觉信息),其重要性如《孙子兵法?军争》所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目不相视,故为旌旗。”显然,金鼓和旌旗是战场上视觉和听觉的延伸。关于这两大信号在本书中被归为三大类:旗、鼓、金。下面将逐一总结: ===旗之源流、种类、功用=== ◆起源甚早:《列子》中记载的阪泉之战中,黄帝曾“以雕鹖鹰鸢为旗帜”(奇怪,起源于河北一带的黄帝部落不是龙图腾么?怎么倒像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难不成这支部队是蚩尤投诚部的收编?) ◆原始形态:并非纺织品,而是一把茅草或动物的长毛之类系在一根树杆上。这便是成语“名列前茅”的典出,见《左传?宣公十二年》的“前茅虑无”。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何牧野之战后的殷微子投降时要“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基本种类: 按形状颜色分类简直不胜枚举,指挥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旗子的颜色、形状、旗语(借用现代概念)的多样性。《周礼》载周代专门管理旗帜的官署为“司常”,所管之旗有“常、旆、旜、物、旗、旌”等九类,不同的形制和图案决定了不同之用(估计旗的形状不限于我们普遍理解的矩形或三角形);《墨子》有《旗帜》篇,其中关于守城的指挥旗就有十种;在后世兵书《武备志》中就更多了,所绘之军阵用旗有88种之多…… 关于形状分类是徒劳的,那么就根据军中的用途分吧,基本两大类——牙旗和望旗。牙旗也叫纛旗(这个“纛”字我最早竟然是在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小说中见到的…),《三国志》载:孙权做“黄龙大牙”。之所以将这种前军大旗称为“牙旗”,一

中国古代格斗兵器-矛、枪和戈等

中国古代格斗兵器:矛、枪和戈等 篇一:中国古代兵器 我花了一天时间编辑的一些关于古代兵器的知识!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勐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 《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要捉山上大虫,于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于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掷用的飞叉。 「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叉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钯等杂兵器并论。宋代有叉竿,长二丈,用来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叉人,下可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叉的特技,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着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艺者学来的身段。

另有一说: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或谓汉时蛮人,皆以此为利器;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如上说,则叉实创自南蛮;如后说,则叉创于猎户;孰是孰非,亦未能断定,始自何时,亦无从稽考,姑置不论。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张纯。纯为花县人水镜明月老乡也^_^!)力猛侞虎,善使飞叉,能于二十步外取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据此说,则叉始于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即谓为叉亦创于是时,亦无不可;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出;即今日所传之飞叉法,虽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干戈”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对兵器的总称,它们分别代表两种武器。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干”和“戈”两字。随着文字的演变,“干戈”已成为战争和斗争的代名词,如我们所熟悉的“大动干戈”和“化干戈为玉帛”等。可见干和戈这两种兵器在我国已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干,据说是一种分叉的木干,用来抵御野兽和敌人的进犯,是人类最早的防御武器,也是打猎用的猎具。

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

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txt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细长,两侧有刃, 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以 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剑和钢剑。 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越 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即“勾践”,“乍”即“作”)铭文。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 内,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水平。 矛 吴王夫差矛 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 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 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 青铜和铁制矛头。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 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29.5厘米,宽5.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 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矛刃锋利。其铸造工艺之精细 为同类兵器所少见。 斧(钺) ↑商代妇好大铜钺 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 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 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 商妇好大铜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 著。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 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该钺并非实战兵器, 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戟 中国古代将矛和戈攻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以金属材料制作, 戟柄为木、竹质。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 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铜戟,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战国三戈戟 刀 ↑“登州戚氏”军刀 中国古代用于近距离砍和劈的单兵格斗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刀身狭长,刃薄 脊厚。刀柄或长或短。其种类很多,有大刀、腰刀和环首刀等,是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 兵器。早期为石刀,后来发展为青铜刀、铁刀和钢刀。 “登州戚氏”军刀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使用的一把军刀。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刀上部刻“万历十 年,登州戚氏”八字,说明这把军刀是万历十年(1582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铸造的。

中国古代兵器

我花了一天时间编辑的一些关于古代兵器的知识! 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勐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 《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要捉山上大虫,于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于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掷用的飞叉。 「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叉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钯等杂兵器并论。宋代有叉竿,长二丈,用来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叉人,下可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叉的特技,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着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艺者学来的身段。 另有一说: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或谓汉时蛮人,皆以此为利器;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如上说,则叉实创自南蛮;如后说,则叉创于猎户;孰是孰非,亦未能断定,始自何时,亦无从稽考,姑置不论。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张纯。纯为花县人水镜明月老乡也^_^!)力猛侞虎,善使飞叉,能于二十步外取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据此说,则叉始于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即谓为叉亦创于是时,亦无不可;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出;即今日所传之飞叉法,虽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最新中国古代格斗兵器-矛、枪和戈等

最新中国古代格斗兵器:矛、枪和戈等 篇一:中国古代兵器 我花了一天时间编辑的一些关于古代兵器的知识! 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义, 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劭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义,一般称作「虎义」。 《水浒传》说道解珍、解宝两兄弟,收了知府的捕虎文状,要捉山上大虫,于是「拿了钢叉,两个径奔登州山上」。可见「钢叉」是捉虎的利器。有时为了便于远掷以确保安全,又改成了投掷用的飞义。 「义」后来发成兵器,种类很多,大致可按长短分,或以义股分;历代都不是主要兵器,而与钩、镰、耙等杂兵器并论。宋代有义竿,长二丈,用来义飞梯与登城。南宋宗泽的偏将张纯善使飞叉,能在二十步外取人性命,并且教出很多使飞义的士卒。明代又有丈余长的「马义」,茅元仪的《武备志》说:「上可义人,下可义马。」是步兵所用的长兵. 国剧《金钱豹》里,有飞义的特技,义头分成三股,股与叉柄连接处,套上钢片两片,随着演员舞动、抛掷时,铮铮作响,增强了惊险与娱乐的效果。这些其实都是从民国初年江湖杂耍卖艺者学来的身段。 另有、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出;即今日所传之飞义法,虽分路其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干戈”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对兵器的总称,它们分别代表两种武器。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干”和“戈”两字。随着文字的演变,“干戈” 已成为战争和斗争的代名词,如我们所熟悉的“大动干戈”和“化干戈为玉帛” 等。可见干和戈这两种兵器在我国已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干,据说是一种分义的木干,用来抵御野兽和敌人的进犯,是人类最早的防御武器,也是打猎用的猎具。 戈,最初是一种在木杆上绑上石刀用以打击猛兽的猎具。后来被青铜材质的戈头所

兵器发展史

第一讲兵器发展史 [活动主题] 兵器发展史 [活动目标] 通过对兵器发展史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兵器发展的阶段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影响兵器发展的因素及我国及世界武器装备的现状 2.通过设计一件兵器,培养学生象想力及简单的作图能力 3.通过撰写“兵器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的小文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教案及课件,了解学生的现状 学生阅读《兵器》、《世界兵器》等书籍 [实施过程] 1、军事史专题选修课绪论 古人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又曰:“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与发展故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时代潮流,然而,战争却不时睁大眼睛伺机为虐。 纵观历史,人类文明史上何曾有过“真正的和平”?据学者们统计: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共经历了大小14550次战争,和平时期仅为2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个小时在打仗。时至今日,战争已经吞噬了35.4亿人的生命,它消耗的财富难以计算。只在20世纪的50年里,人类用于战争的费用就高达47万亿美元。这一惊人的数字,可供全球人口50年的生活消费,或让5亿多个家庭都能享有一座豪华的宅院。当人们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血与火中挣脱出来,试图建立和平家园时,接踵而来的局部战争却把人们的希望化为泡影。调查显示,二战结束以来,引发了近800场局部战争,其中美国参与的就有50多次,大约有1000万人死于战火。遗憾的是,这些血淋淋的数字无法阻止战争疯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刮起战争风暴。 冷战结束后,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集团,北约并没有因为华约的消亡而停止自己的步伐,相反,正变本加厉地扩充着自己的势力,更加充满了进攻性和支配世界的愿望。这次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就是明目张胆的挑衅,这不能不使我们警惕。 我们不否认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发生针对我国的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大战在短时间内打不起来。但是,涉及我国领土主权、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局部战争不能排除,军事冲突难以避免。我国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有酿成局部武装冲突的危险;有的推行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对我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可见,在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还面临着多元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军事威胁。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加强国力和国防建设,做好充分准备来制止战争,赢得和平。 回顾历史,反观现实我们要问:为什么塞拉利昂局势依然复杂?为什么恐怖大王从天而降?为什么“和平之城”和平难得?为什么印巴克什米尔冲突旷日持久?为什么埃厄边界剑拔弩张?为什么巴以冲突流血不断?为什么阿富汗和平遥遥无期?…… 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决不畏惧战争,我们要研究战争距我们有多远?什么会导致战争?

中国古代兵器大全

十八般兵器指中国民间对古代兵器的泛称。源于“十八般武艺”之说。中国古代兵器,种类繁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长兵械】 1.朴刀2.象鼻刀3.双手带4.春秋大刀5.长杆尖大刀6.青龙偃月刀7.龙头状元刀8.三尖两刃刀9.乾坤日月刀10.枪 11.龙枪 12.凤枪 13.拐枪 14.抓枪 15.线枪 16.锥枪 17.棰枪 18.铁枪 19.旗枪 20.梭枪 21.花枪 22.拐刃枪23.拐突枪24.短刃枪25.短锥枪26.单钩枪27.双钩枪28.板门枪29.鸦项枪30.蒺藜枪31.九曲枪32.三眼枪33.雁翎枪34.虎牙枪35.梨花枪36.环子枪37.透甲枪38.火焰枪39.金钱枪 40.蛇镰枪 41.铁构枪 42.欺胡大 43.巴尔恰 44.留客住 45.竹条镖 46.大鹏鸟枪 47.捣马突枪 48.十字镰枪 49.太宁笔枪 50.苗族村枪 51.太极大枪 52.伞头蛇尾枪 53.三尾短标枪 54.少林挠钩枪 55.双头钩镰枪 56.蛇矛 57.双头蛇矛 58.戈 59.少林戈 60.青龙戟 61.三戈戟 62.九曲戟 63.典韦戟 64.月葫戟 65.钩镰戟 66.方天画戟 67.少林蛇尾戟 68.殳 69.战国殳 70.少林殳 71.齐眉棍 72.夹刀棍 73.连珠棍 74.梢子棍 75.两头梢子棍 76.龙棒 77.杵棒 78.马棒 79.抓子棒 80.狼牙棒 81.牛头杆棒 82.拦马橛棒 83.带矛狼牙棒 84.武当玄武棒 85.行者金箍棒 86.锚斧 87.月牙斧 88.凤头斧 89.鱼尾斧 90.鳌头斧 91.长柯斧 92.宣花斧 93.矬子斧 94.车轮斧 95.钺 96.对钺 97.套钺 98.铲钺 99.降魔钺 100.月上钺 101.双手钺 102.马叉 103.火叉 104.飞叉 105.叉杆 106.苗叉 107.三头叉 108.龙须叉 109.牛角叉 110.三股叉 111.四平叉 112.五股钢叉 113.抱头钢叉 114.捻军铁叉 115.少林独股 叉 116.笔挝 117.鹰爪 118.朝天爪 119.金龙抓 120.笔砚抓 121.金瓜锤 122.悬星锤 123.朝鲜打糕 槌 124.燕子 125.燕咀 126.金牛 127.雷震 128.阴阳 129.夜战 130.风翅 131.九曲 132.五齿 133.元宝铁 134.梅花镏金 135.风翅镏金 136.燕翅镏金 137.齿翼月牙 138.九齿迎风 139.沙氏燕子 140.长铲 141.月牙铲 142.金钟铲 143.葫芦铲 144.凤翅铲 145.槊 146.掌槊 147.禹王槊 148.枣阳槊 149.混唐槊 150.护手槊

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

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 1 1 下一篇文章 剑 越王勾践剑 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分剑身和剑柄两部分,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成锋。剑柄短,便于手握。剑常配有剑鞘。中国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剑和钢剑。 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使用的一把青铜剑。于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厘米,宽5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即“勾践”,“乍”即“作”)铭文。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剑身光亮,无锈蚀,刃薄锋利。铸造工艺达到相当高水平。 矛 吴王夫差矛 中国古代用于直刺,扎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 吴王夫差矛 中国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铜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墓出土,仅存矛头,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矛头为青铜铸造,长厘米,宽厘米。剑身有黑色花纹,材料为铜和锡,正面有“吴王夫差自乍(作)用”)铭文。矛刃锋利。其铸造工艺之精细为同类兵器所少见。 斧(钺) ↑商代妇好大铜钺 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的象征,所以钺大多铸造精良,钺身上刻有人面或兽面纹饰,形象狰狞而华美,给人一种威慑力。 商妇好大铜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厘米,刃宽厘米,重达9千克。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还有“妇好”二字铭文。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戟 中国古代将矛和戈攻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以金属材料制作,戟柄为木、竹质。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铜戟,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战国三戈戟 刀 ↑“登州戚氏”军刀 中国古代用于近距离砍和劈的单兵格斗冷兵器。由刀身和刀柄两部分组成。刀身狭长,刃薄脊厚。刀柄或长或短。其种类很多,有大刀、腰刀和环首刀等,是中国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早期为石刀,后来发展为青铜刀、铁刀和钢刀。 “登州戚氏”军刀

探析中国传统古兵器的历史演变过程

探析中国传统古兵器的历史演变过程 【摘要】探究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历程,从人们的生活文化中寻找古代兵器的踪影。认为中国古代兵器制造自原始社会开始,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拥有了基于大量生产的制造文明的积累,是现代制造文明的先驱。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兵器慢慢从古代工具中独立出来,并且大量生产,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国家产业。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至15至16世纪,我国科技发展停滞不前而大大落后与西方,形成西方对从中国传播过去的火器加以改进,然后通过贸易之路,“重新包装”输回中国的现象。 【关键词】中国传统古兵器文化;古兵器的发展阶段;冷兵器;热兵器;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军事领域里的辉煌成就更是举世瞩目,曾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兵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与战争息息相关的兵器生产和开发。中国的传统兵器更是集历代文化、历史、科技、艺术、技艺于一身,打上了一个民族的烙印。① 兵器的起源与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必须要制造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一块石头去砸碎另一块石头,从中选出带有锋利边缘的石头去砍斫树枝,这样就造出了我国第一批石器和木器。原始人类以粗陋的原始木石为工具,采集果实和猎取鸟兽作为生活资料,也以这些原始工具作为抵御猛兽侵袭的兵器,这时工具和兵器实为一体。 我国原始社会的兵器主要是石兵器和竹木兵器。生活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采集石英岩和砂岩,也有少量的燧石和水晶,经过初步的打砸加工后,制成了带锋利边缘或锐利锋矢的石器。他们除了使用这些兵器进行生产劳动外,也作为防身的武器。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在木棒顶端绑上经过加工的石器,制成了石矛、石斧、标枪等,并且还发明了弓箭。弓箭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①伯仲主编:《中国传统兵器图鉴》,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古代兵器大全

中国古兵器集粹 引用: 当我们远离古战场刀光剑影、血火交并的嘶杀呐喊,尘封几千年的斧钺勾叉、刀枪剑戟把我们的思绪拉回了久违了的战火弥漫的岁月。古代兵器见证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 我们这里讲的中国古代兵器是指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从史前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这个历史阶段里边,中国古代国家军队使用的各种兵器和总的装备情况。 一般来讲,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把火药用于兵器作为一个历史的分期阶段,也就是说,在火药发明以前,军队里使用的兵器我们称它为冷兵器。火药发明以后,火药开始使用于战争以后,就出现了火药制作的兵器,就是火器。这时候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期。中国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史前时期,从考古学来讲叫石器时代,我们称这个阶段是石器时代的兵器。

开始青铜冶铸后,这时候兵器的主要材质就开始变成了青铜的。我们称这个时期的兵器为青铜时代的兵器。人们懂得了金属的冶炼后,这时候军队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质也改为钢铁做的了,就进入了铁器时代的兵器。 到了北宋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兵器。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中国的军队是最早使用火药武器的军队。在北宋的《武经总要》里边讲了三种配方,即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火炮火药法。当时用火药做成了用抛石机发射的炮弹,当然抛石机最早的使用,就是炮的出现可能在东周晚期。 南宋时候出现了竹筒火器,陈规的《守城录》里面讲到,开始用竹筒,里边放上火药能够往外喷火,或者能烧伤敌人。还有就是把长矛下

边安上一个药筒,也可以喷火,当时也叫火枪。就是说开始出现管形的火器,这是出现最早的火器。 火药传到西方以后,由于社会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和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在一起,它有一个极大的发展。所以当时荷兰、西班牙这些商船到了中国,带来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枪炮过来,明军才看到自己的落后,所以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就开始引进了西方的枪炮的制作技术。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开始练新兵,袁世凯练新兵等等,开始引进新的西方的枪械以后,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军事兵器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军事兵器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古代,国家、民族、诸侯世家为了彼此的利益经常征伐作战,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兵器不断的发展改进着。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部落氏族等群体之间打仗时所使用的武器都是石兵器。士兵器主要是用石、骨、角、木、竹等材料,仿照动物的角、爪、鸟喙等形状,采用刮削、磨琢等方法,制成最早的兵器,或者说是胚胎形的兵器。它们以石制的为多,所以称作石兵器。这类制品出土的不少,主要有石戈、石矛、石斧、石铲、石镞、石匕首、骨制标枪头等,有的还把石刀嵌入骨制的长柄中。这些石兵器,大致经过选材、打制、磨琢、钻孔、穿槽等工序制作而成。石戈骨制标枪头骨制兵器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逐渐的从原始社会过度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开始发展,人民掌握了冶铜技术。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青铜兵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制品有长杆格斗兵器戈、矛、斧,卫体兵器短柄刀、剑,射远的复合兵器弓箭,防护装具皮甲、盾等。商代以后,铜的采掘和青铜冶铸业得到比较大的发晨。《考工记》的'冶氏'、'桃氏'、'函人'、'庐人'、'弓人'等条,还记录了杀失、剑、甲、戈戟、矛、弓等一些兵器的材料选择、尺寸大小、形制构造和规范等内容,表明当时制造的兵器已经向标准化迈出了最初的一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南方的

楚国、北方的燕国和三晋地区,已经使用剑、矛、戟等钢铁兵器和用于防护的铁片兜繁。到了西汉,由于淬火技术的普遍推广,钢铁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军队装备钢铁兵器的比例不断上升。考古界在西安市汉都长安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座建于汉高祖时的兵器库,内藏铁制的刀、剑、矛、戟和大量箭镞,数量远远超过了青铜兵器,生动地反映了铜兵器和钢铁兵器的消长情况。 从东汉到唐宋,钢铁兵器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坚韧锋利的各种钢铁兵器层出不穷。步兵使用刀、盾作战,具有攻防兼备的作用。骑兵使用双刃马矟,可直透敌兵的铠甲。射远兵器弩,继西汉出现带刻度的望山后,又在东汉出现了腰开弩;三国时期的诸葛亮(181-234)创制了连弩,使蜀军的射远兵器得到了很大改善;到唐代,射远的强弩已经发展成为重型的床弩,杀伤力大大增强。晋代创制的马蹬,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使用,提高了骑兵的骑术和战斗力。北宋时期,中国战争所使用的武器主要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挝、拐子、流星等。同时,在宋朝时期,随着火药的进步发展,中国开始出现了火器。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北宋初年,火药武器开始用于战争。从此,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又升起了弥漫的硝烟,传来了火器的爆炸声响,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火器和冷兵器并用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火器可以分三个发展阶段:初级火器的创

古代冷兵器名称大全

古代冷兵器名称大全 枪丈二点金枪 丈八五钩神飞枪 丈八亮银枪 丈八大枪 丈八梅花亮银枪 丈八毒蛇矛 丈八滚云枪 丈八独龙枪 丈八矛枪 丈八素银枪 丈八蛇矛 丈八蛇矛枪 丈八蛇矛点刚枪 丈八蛇矛镔铁枪 丈八黑缨枪 三尖四刃锋 三棱五钩神飞枪

两头蛇双枪 两尾蛇双枪 丧门大枪 乌金枪 乌金虎头枪 乌龙枪 九曲点刚蛇矛枪 九转盘龙亮银枪 五毒透龙枪 五背驼牛大铁枪 五节连环枪 五钩亮银枪 五钩枪 五钩神飞亮银枪 五钩神飞枪 五钩神飞梅花亮银枪亮银八宝五钩神飞枪亮银八宝黑缨枪 亮银子母鸳鸯五分枪亮银点刚枪 佛母紫金枪 八宝金丝软藤枪

八宝驼龙枪 八宝驼龙金丝软藤枪八宝驼龙阴风枪 八宝龟背驼龙枪 六合枪 六轮点钢枪 兽角点金枪 凤嘴梨花枪枪 力贯枪 十三节点穴枪 十三节钩镰枪 十三节链子枪 单戟月牙枪 双头五节笔管枪 双尖枪 双尖锁链枪 双钩银丝鹿筋枪 吸水提卢枪 如意金枪 捶金虎头枪 提卢枪 提炉双枪

杵白亮银枪 杵白梨花枪 梅花亮银枪 梅花枪 梨花枪 水火夺魂枪 浑铁枪 浑铁点钢枪 火尖枪 火龙枪 点钢枪 烈焰蛇矛 燕尾神枪 独牛战杆 白杆小银枪 皂金虎头枪 盘竹枪 盘蛇枪 盘龙一字点刚枪盘龙亮银枪 盘龙飞凤双枪竹节双枪

素白亮银枪素缨亮银枪素缨枪 紫金盘龙枪胆膛枪 自斩玄卢枪苗子枪 莲花枪 落影追魂双枪藤子双蛇枪虎头亮银枪虎头凿金枪虎头錾金枪虎头钻金枪虎牙枪 蛇形剑 蛇镰枪 蟠龙金枪 血挡梅花枪豹尾枪 赤丝软藤枪

金凤枪 金攥坜泉枪 金攥提卢吸水枪金攥提卢枪 金攥盘龙枪 金攥红缨火焰枪金攥虎头枪 金蛇宝剑 金锋枪 钢骨亮银枪 钩镰枪 银杆枪 银蟒枪 链子双枪 镔铁点钢枪 镔铁皂缨枪 镔铁笔管枪 阴风虎头矛 雀舌枪 青铜驼牛枪 驼龙阴风枪

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新里程──评《中国古代兵器》

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新里程 ──评《中国古代兵器》 ●周伟洲 中国古代兵器制造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着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特别是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古代中国兵器,总结这份珍贵遗产,是一项综合性的艰巨的工程。本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从历史考古、科技、军事史等方面,对古代兵器作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兵器的论著,却还未见。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兵器实物、遗址不断发现,加上科技史、军事史等学科长足的进展,撰写一部高水平的全面、系统的反映中国古代兵器的历史的专著,终于有了可能。 由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的陕西兵工局及其一部分厂、所、公司,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和陕西省兵工学会组成的编写组撰写的《中国古代兵器》(1995年6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补了上述的空白。该书共分7章38节,约61万字,插图280幅,由刘茂功任编委会主任、张福利任主编。这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兵器制造技术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古代兵器的制作、形制、性能、生产、工艺及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古代兵器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学术专著。 首先,这部著作对中国古代兵器的研究,是建立在整理、发掘中国浩如烟海的有关文献、图片及本世纪以来出土的大量关于古代兵器实物等资料的基础之上,这是任何一本专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该书的作者们在全国各地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分类、建卡,并对各地发现和出土的古代兵器实物、遗迹作了认真的考察和研究。特别是对新出土的古代兵器实物的引用,使该书的学术水平更上了一个层次。 不仅如此,该书还吸收了目前所知国内外主要的有关成果。如我国老一辈学者冯家升先生关于火药的研究成果,考古学家杨泓先生的《中国古代兵器论丛》及国内发表的有关冶铁、铸铜等科技史方面的成果等。有了这两个方面的雄厚基础,通过作者们的深入研究,才能得出我国古代兵器产生、发展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第二,该书第一次完整地和科学地构筑了中国古代兵器史的理论体系,即以古代兵器制作技术为主线,将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分为原始兵器、青铜兵器、钢铁兵器和古代火器等几个重大的阶段,且对每个阶段的兵器产生、发展、制作技术、工艺、作用等各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充实、完善了中国古代兵器发展特有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