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专业培养方案

麻醉学专业培养方案
麻醉学专业培养方案

麻醉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医学麻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

l、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监护治疗、急救医学、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并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医学伦理学原则。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

2、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3、掌握人体各阶段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4、掌握人体各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麻醉物理学等麻醉学基础课的基本理论知识。

7、掌握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护治疗学、疼痛治疗学等临床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8、掌握疾病预防、保健、康复、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

9、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10、掌握一般危急重症的诊断、处理知识。

11、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的能力。

2、具有系统、规范、准确进行查体及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具有正确选择恰当的辅助检查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病史与体检结果,得出恰当诊断或鉴别诊断并制定诊疗计划的能力。

6、具有向病人及家属提供病情咨询,取得病人及家属合作并决定同意采取某项诊疗措施的能力。

7、掌握常见病、急慢性病的诊断处理知识和常规诊疗操作技术。

8、一般危重病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气管内插管麻醉、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颈神经丛阻滞麻醉、臂神经丛阻滞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麻醉等常用麻醉技术。

10、掌握中心静脉置管及CVP监测、外周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吸、体温、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等常用重症监测技术。

11、具有对常见手术麻醉处理、围麻醉期生理技能的调控、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的基本技能。

12、掌握常见重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具有急救和生命复苏的基本技能。

13、具有对常见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初步能力。

14、熟悉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和最新医学科技成果。

15、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16、掌握一门外语,可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五年学位:医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学位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学、诊断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症治疗学、麻醉药理学、麻醉生理学、疼痛治疗学

五、课程设置

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一)必修课

必修课47门、总学时3370学时;其中,通识课8门,816学时,占总学时的24.2%;学科基础课23门,1470学时,占总学时的43.8%;专业课16门,1084学时,占总学时的32%;专业课理论与实验的比例为1:0.618。

通识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8学时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

5、大学外语:288学时

6、计算机基础与应用:96学时

7、体育:144学时

8、军事理论课:36学时

学科基础课

9、基础化学:62学时

10、高等数学: 48学时

11、医用物理学:52学时

12、有机化学:60学时

13、细胞生物学:46学时

14、医学遗传学:28学时

15、人体解剖学:112学时

16、组织胚胎学:84学时

1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28学时

18、生理学:64学时

19、医学免疫学:56学时

20、病理解剖学:108学时

21、局部解剖学:64学时

22、病理生理学:46学时

23、药理学:64学时

24、机能实验学:118学时

25、医学微生物学:58学时

26、电子学基础:64学时

27、流行病学:40学时

28、医学统计学:42学时

29、麻醉生理学:36学时

30、麻醉药理学:48学时

31、麻醉设备学:46学时专业课

32、临床医学导论:24学时

33、放射诊断学:64学时

34、诊断学:114学时

35、实验诊断学:56学时

36、外科学总论:34学时

37、外科手术学:20学时

38、外科学:152学时

39、内科学:170学时

40、妇产科学:66学时

41、儿科学:52学时

42、神经病学:32学时

43、精神病学:22学时

44、临床技能课:24学时

45、临床麻醉学:120学时

46、重症监护治疗学:104学时

47、疼痛治疗学:30学时

(二)选修课程

限定、任意选修课程总学分应达到20分以上,18学时计1学分。

限选课:

1、文献检索:18学时

2、专业外语:28学时

3、医学伦理学:24学时

4、心理健康教育:18学时

5、就业指导:18学时

6、形势与政策:32学时

7、麻醉解剖学:28学时

8、麻醉仪器设备学:32学时

9、危重病医学进展及现场救护:18学时

任意选修课程见每学年的“选修课指南”。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军事训练:2周

2、基础医学实验:576学时

3、见习:414学时

4、初级卫生保健实习:2周

5、毕业实习:45周

初级卫生保健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第8学期)结束,理论课程全部学完,进入临床实习前,时间为2周。

临床实习:45周,其中内科实习6周、外科实习6周、妇产科实习2周、儿科实习2周、麻醉科实习23周、疼痛门诊实习4周、ICU病房实习2周。

七、课外指导课程安排与要求

1、学术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次,学生累计听讲座5次计1个学分,不计入总学时。

2、创新学分: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由进行课外科技活动获得成果,通过《XXX医学院创新学分实施细则》予以认定。创新学分可抵选修课学分,但最高不超过10学分(含)。

八、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学年

教学周

一二三四五合计内容

入学教育军训 2 2 毕业教育 1 1 教学33 36 36 36 144 考试 4 4 4 4 2 18 毕业实习 2 45 47 假期12 12 12 10 46 社会调查

合计51 52 52 52 48 255 九、成绩考核、毕业和学位授予

成绩考核分为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课程考试包括在校学习期间所要求的所有必修课的考试与考查、选修课的考核。毕业考试包括临床实习出科考试、第5学年毕业考试。学生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毕业考试,达到《XXX医学院学生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XXX医学院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体系(附后)

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附后)

麻醉学专业课程体系

平台模

课程课程类别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必修课限选课

通识平台思

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课程

社会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医学伦理学

形势与政策

就业指导

工具性学科基

础课程

上机

听力

检索训练

大学外语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文献检索

军事与体育学

科基础课程

体育训练

军事训练

体育

军事理论课

心理健康教育

质公共基础课程

实验

初级卫生保健实习

社会实践

高等数学

基础化学

有机化学

医用物理学

专业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

医学遗传学

人体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理学

医学免疫学

病理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机能实验学

医学微生物学

电子学基础

医学统计学

流行病学

麻醉生理学

麻醉药理学

麻醉设备学

专业外语

麻醉解剖学

麻醉仪器设备学

业平台专业课程

见习

临床实习

临床医学导论

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学总论

外科学

外科手术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临床技能

临床麻醉学

重症监护治疗学

疼痛治疗学

危重病医学进展

及现场救护

拓展平台综

专业任选课程模块

公共任选课程模块

各类竞赛、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文化沙龙、学生科研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09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09本科培养方案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专业2009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优良人文素质、掌握人类学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等对综合组织协调人才的需求,胜任相关的文化、公共事业、宣传、社会评估、宗教、民族、民政、政策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有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 2. 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既有较广的知识面,又掌握本专业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既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能力,又有较宽的基础、较广的适应性和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3. 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具有一定的国防和军事知识,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 周学时课程负责人 专业必修课 人类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3 72 1/4 周大鸣教授 张应强教授 中国民族学 Chinese Ethnology 3 5 4 1/3 吴国富副教授/刘 志扬副教授 体质人类学 Physical Anthropology 3 5 4 2/3 陈华副教授/李法 军讲师语言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3 5 4 4/3 张振江副教授 文化人类学理论 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3 5 4 2/3 朱健刚副教授/ 何国强教授 定量研究方法 The Methodology Quantitative Studies 3 5 4 4/3 社会学系老师 考古人类学 Prehistory Anthropology 3 5 4 4/3 金志伟讲师 中国民族史 Chinese Ethnohistory 3 5 4 5/3 张应强教授 刘志扬副教授经济人类学 Economic Ethnography 2 36 5/2 周大鸣教授 程瑜副教授政治法律人类学 Anthropology in Political and Juristical Sciences 3 5 4 7/3 何国强教授 朱健刚副教授 民俗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Folklore 3 5 4 5/3 邓启耀教授 朱爱东副教授宗教学与宗教人类学 Religious Studies and Authn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3 5 4 8/3 刘昭瑞教授 王建新教授 民族志导论 Lectures on Ethnography Studies 3 5 4 2/3 王建新教授/ 刘志扬副教授亲属和社会组织 Kinship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3 5 4 8/3 麻国庆教授 杨小柳讲师人类学系列讲座 Series Lectures on Anthropology 3 5 4 1/3 周大鸣教授等 学年论文 Paper Writing(as the 3d University year study completion) 2 36 8/2 人类学、民族学、 民俗学教研室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Paper 8 8周11/8周 人类学、民族学、 民俗学教研室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熟练业务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具备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要求学生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金融学科必须具备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会计、管理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技能,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经济金融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要求达到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达到学校学位英语水平。 三、主干学科 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央银行学、信用管理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 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模拟实习、创新实践训练、创业就业教育、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事理论与训练等。 六、学制与修学年限 基本学制四年,修学年限3年-6年 七、学位 经济学学士 八、教学计划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50301) 一、专业介绍 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81年,并于198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8年获得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新闻学专业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全国800余个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点中仅有的20家具有此项称号的专业之一;;2010年获得国家首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同年在新闻专业基础上建立的“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为河北省6个哲学社会科学基地之一;2011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新闻学专业获得河北省和国家两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新闻学专业获批河北省重点学科。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新闻学专业形成了基础厚、口径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具有多学科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在专业培养方面,在突出新闻专业能力的同时,兼顾与之相关的宣传、沟通、公关、创意等传播能力的培养;新闻专业是实用性学科,因此,在培养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包括实践课、实验室仿真教学、实习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类媒体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为社会机构(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懂新闻业务、编辑技术和公关技巧的新闻人才;为政府培养既能够从事政府信息发布工作,又能够为政府进行国际传播、危机公关的新闻人才;为各类新媒体培养具有新闻传播能力、内容制作能力、网络编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学科着力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熟悉我国关于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传媒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3.掌握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专业技能中。 4.熟练掌握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基本专业技能,并能够适应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不同要求。 5.掌握哲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修养。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欧阳歌谷创作

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欧阳歌谷(2021.02.01) (五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政治、体育、劳动等教学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培养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医药卫生事业振兴而献身,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具有中医文化特色和全球化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政治、体育及创新创业等教学基本要求 1. 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日

常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 国防、体育教育等 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全面贯彻“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以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为特色,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品质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遵循“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艺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突出中医文化教育,培养中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训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身心健康。 3. 素质拓展教育 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设计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学校实施学分化管理,主要从思想政治与

社会学(法律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学(法律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门类 专业名称:社会学(法律方向) 专业代码:030301 所属门类:法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一定的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精通司法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适于从事司法、律师、仲裁、企业法务等职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1、具有扎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理论,主要包括法学理论等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运用法律政策处理和解决纠纷的能力等基本技能; 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 6、实行双证书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 7、具备良好的老师职业素养,从事本专业教育教学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及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军事训练、课程设计(根据专业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教学周计算,均不纳入课内总学分(学时)之内。 法律咨询、社会调查、模拟审判、司法实务见习与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六、学制、学分及学位 学制:四年 学分:毕业不低于163学分 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集中性实践环节按每周25学时计算。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层次完整,在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商科银行学系,1997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原金融系、国际经济系国际金融教研室以及农经系农村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金融学院,1998年金融学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部货币信用教材《货币信用论大纲》就是由金融学科教师彭迪先编著,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书于1956年被译成日文在日本三和书店出版。1952年以后,彭迪先、留法博士梅远谋、何高著、留英学者程英琦、温嗣芳、柯瑞麒、汪桂馨等知名学者学成归国。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金融专家,如曾康霖教授、何泽荣教授、冯肇伯教授、刘锡良教授、林义教授、卓志教授、刘俊教授、殷孟波教授、陈野华教授、张桥云教授、赵静梅教授等。 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同时具备金融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熟练运用数学建模方法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能够解决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与风险管理、借贷与公司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并引领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系统掌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科技相关的各类问题。 在全部培养环节结束时,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了解金融领域的各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在现代金融应用的前沿动态,具备金融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 4.熟练掌握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有效运用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金融量化分析以及金融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101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逻辑学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熟练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在学术前沿领域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较高研究深度与学术创新。 二、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4)归纳逻辑与决策(5)语言逻辑(6)中外逻辑思想史(7)逻辑应用研究 本专业是在全国逻辑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点之一。李廉、李志才、郁慕镛教授曾先后担任学科带头人,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建军教授为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本专业设有“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拥有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师资力量。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毕业、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推荐免试入学学生。 2、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并复试合格者,亦可招收直接攻博或硕博连读学生。 3. 直博生:优秀本科毕业生。 四、学制年限 1.硕士研究生:三年。 2.博士研究生:三年。 3.直博生:学制五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课程清单,专业课程设置的详细信息见本方案附件。 A类: 政治理论学位课程: 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选修课程(任选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学分)

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

传播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充分发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优势,以传播学、新闻学、信息技术、数据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具有文理交叉特色,培养学生掌握媒体策划、创意、经营、内容生产及传播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以数字传播为技术手段,以新闻传播、商业传播、影视传播等为内容定位。本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全面的理论修养、系统的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科学基本理论、扎实的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媒体知识、全新的策划与创意能力,适应性强、富于创新、敢于担当,能够在各级新闻出版单位、新媒体公司以及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传播的策划、创意、管理和研究等工作。多年以来,我们培养了大量社会亟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全面的学术修养,强调“文化为要,技能为用,面向大众,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及业务技能,熟练掌握数字媒体应用技能,适应信息社会要求,了解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悉数字媒体运作机制,具有基础宽厚、适应面广、综合能力强、后劲足、富有创造活力等特点,能够在新闻媒体、政府宣传部门、广告公关企业、营销传播公司或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新闻传播、商业传播、影视传播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数字传播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习主要以新闻学、传播学、数字传播、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商业传播等领域的理论为专业基础,以媒介故事生产能力、媒介调查研究能力、媒介内容可视化能力、媒体营销与推广能力、公共舆情监测能力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数字媒体方面的办学特色,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新闻传播相关领域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总体而言,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通识知识:了解文学、语言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知识,并至少对一门社会科学具备比较专业的学术认知。 2.专业知识:掌握新闻学、大众传播学、舆论学、广告学等新闻传播学分支领域的基本理论。 3.传播技能:掌握数字影像拍摄及处理、数字音频视频编辑,掌握平面、多媒体、音视频、动画等 数字传播技能,以及数字媒体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4.传播业务:掌握新闻传播基本业务(采写编评)、受众分析、网络舆情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可 视化、信息图形设计等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5.职业伦理:能够在各类媒体实践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政宣传纪律,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履行媒体专业责任,具有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6.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合作精神,具备在数字传播相关领域进行创新创业 的基本能力。 7.研究能力: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能够基于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并采用各类实证方法对传播问 题进行研究,包括研究问题提炼与确认、研究文献收集与解读、研究方法设计与实施、研究数据

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

社会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社会调查与方法、社会统计与数据分析等领域高级专业人才,以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人类福祉和创造健康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为使命,关注人类行为与秩序、社会结构与变迁、社会发展与政策等核心议题。中南大学社会学创建于1999年,拥有一支学位、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层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有多个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城市化与城乡社区发展、人口健康、社会心理与行为等领域形成自己的教学与研究特色。 二、培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塑造价值、培养能力,不断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关怀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调查研究、市场调查预测、数据分析与处理、新闻与传媒分析、心理分析、社会项目设计执行评估和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城乡社区建设、社会工作服务、政策研究评估等领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能力突出、国际视野宽阔的国际精英和领导型人才,服务于各级立法、司法、民政、人保、工青妇、新闻宣传等部门,服务于各类工商企业、银行、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传媒机构、福利机构、公益组织、调查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接受社会研究和社会调查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社会调查方法、实证调查研究、社会管理、政策倡导、社会项目设计执行和评估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①广泛学习各类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理论来分析各种社会理论和社会思潮。 ②牢固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实际出发来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熟练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③系统掌握社会学各二级学科和分支学科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人类学、民俗学以及人口学知识。 2、能力要求 ①具有深入的社会理论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创造性、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 ②具有较高的实证调查能力,运用社会学的实证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

南开大学金融学培养方案.doc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金融学(含保险学)学科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20204) 一、学科概况 金融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领域货币与资本运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是兼具很强理论性与实务性、微观与宏观、国别性与全球性特点的综合性学科。它对一国和全球的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全局有着重大影响。本学科是在原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和保险学基础上调整形成的。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外现代金融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我国金融学科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将不断丰富和扩展。 二、研究方向 我校本学科现设金融理论与政策、微观金融与现代金融实务、金融工程等研究方向。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神文明素养,可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和较高层次的金融保险管理实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习期限为三年。 四、业务要求 本学科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金融学理论和较系统的金融专门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金融经济问题观察分析能力、货币政策实施能力和从事金融保险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五、学分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累计修满65个学分,其中:德育教育12个学分,调研实习2个学分,教学实践1个学分,课堂教学50个学分。 金融理论与政策、微观金融与现代金融实务、金融工程研究方向课堂教学必须累计修满50个学分,其中包括必修课33个学分;选修课要求选满17个学分。 六、学位 本学科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

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50304)

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扎实的传播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公共信息传播能力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能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宣传、广告策划、公共关系协调、公共信息传播以及文化建设与传播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设置新闻和广告二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规格 .素质方面 ()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正确面对、理解社会竞争,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备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 .知识方面 ()掌握较为系统的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能力方面 ()具有较高的分析鉴赏能力,具有较好的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熟练的现代传播的基本技术和信息编辑处理能力。 ()具有较强的活动组织、文案策划等文字实务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备从事新闻传播或网络传播的基本技能,有写新闻和编辑新闻的能力。 ()具备企事业单位的新闻信息采编、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和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企业及单位网站维护、报刊策划和编辑能力,具有较强的新媒体运用技能。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 学分,为课外学分。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一、专业介绍 中药制药行业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我国中药行业以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孕育着无限的商机。近年来,随着世界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寻找有效的天然药物替代化学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趋势,国内的中药制药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河北省是我国的中药大省,保定的安国药材市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八大药材集散地,因此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深厚的资源优势。河北大学中药专业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自身不断发展,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多年来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药学子。 中医学院有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教案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中药专业相关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以上。 中医学院现有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专业拥有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即中药制剂实验室和中药生物工程实验室。教案资源丰富,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较多,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以及与中药学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中药药剂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能在中药栽培、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鉴定、制剂、质量控制及评价、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种植、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及质量控制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学科实验技能、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掌握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传统的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现代中药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掌握中药质量分析方法,掌握中药研究与开发、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技术; 、具有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中药化学、中药药剂、中药炮制、中药药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具备从事中医药科研及中药生产开发的工作能力;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30101K) 一、专业介绍 法学是以法和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承载着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律精神传播的重要使命。河北大学法学专业创办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北省创办最早的法学专业。经过长期建设与积淀,现设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六个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河北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和重要地位。201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全国58所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法学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背景多元、教学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富有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师资团队。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1人,讲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3名,30名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法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条件精良,建有实验教学中心(下设法庭科学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河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和3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河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等三个省级法学研究会挂靠本专业。法学图书资料室面积200平米,有图书两万多种,五万多册。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广泛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重要学科知识,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并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能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法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各部门法的专业知识,受到法律应用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法律分析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 3.具备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5. 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我国法制建设的趋势;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核心课程 1

管综专硕不考逻辑学专业知识是误区

管综专硕:不考逻辑学专业知识是误区 每年大纲解读的时候,包括很多逻辑老师在讲解MBA、MPA、MPAcc课程的时候,总是告诉学员或者考生们,大纲明确说明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由此得出结论,不考逻辑学的专业知识,主要考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集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参加专业联考的童鞋们,一定记住了。别再误读误解大纲了。 一般情况下,在逻辑学家或者研究逻辑的学者眼中,所谓的逻辑学专业知识主要指的是现代逻辑知识,比如数理逻辑。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证明等问题的学科就叫做数理逻辑。也叫做符号逻辑。简而言之,数理逻辑就是精确化、数学化的形式逻辑。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新的时代将是数学大发展的时代,而数理逻辑在其中将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管理类联考中当然不考这些内容。比如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包括:逻辑演算(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模型论、证明论、递归论和公理化集合论。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有许多重合之处,两者都属于模拟人类认知机理的科学。许多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者既是数学家、又是逻辑学家,如阿兰·图灵、邱奇等。这些分支显然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才能掌握,因此在专硕考试中这些内容都是不考的。 那在逻辑学家或者学者眼中,到底逻辑要考哪些内容呢?其实,根据2014年管理类大纲提示的内容,主要是传统逻辑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逻辑学者眼中,其实就是常识。但是考生注意了,逻辑学家认为的常识我们普通人不一定都掌握了。我们在看看传统逻辑主要研究哪些内容。逻辑是探索、阐述和确立有效推理原则的学科,最早由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创建的。而传统逻辑中的诸如概念、定义、命题、四谓词理理、推理,三段论、反驳、论证、谬误等等都是在亚里士多德哪里得到发扬光大的,从此逻辑才成为了一门学科。其实,这些对于没有学过逻辑的人来说就是专业知识了,比如什么是逻辑方阵、逻辑对当关系等等,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些知识是不会天生和亚里士多德的想法一致的。 写到这些,高榜教育逻辑教研室徐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我们天天给大家讲的命题逻辑推理逻辑论证逻辑等知识其实是带有一定专业性的,我们一定得好好把这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掌握了,才能快速准确的解答逻辑相关试题。在逻辑考试大纲中其实不难概括出逻辑考试的三大能力需求。第一种能力就是演绎推理能力,这种题目在近两年的考试中都是超过了60%;第二种能力是评价论证的能力,主要包括前提假设、加强支持、削弱质疑、解释评价等类型题目的考查,这种能力是近二十年年来批判性思维思潮的延续,主要测查考生理性看待推理,公平合理的对待论证,不要凭感性认识就对论证做评价;第三种能力是了解概括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来说是归纳和类比思维里面比较精华的部分,考生要掌握相关的从弱原则、一致原则以及整体原则。 通常我们培训的目标是60分的总分,让考生达到54分左右的成绩,这个是比较理想的。通常情况下,逻辑不参加培训的平均分只有20-30分,因此参加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我们比较理想的是逻辑中演绎推理错误保证在1-2题,评价论证能力错误在1-2题,理解概括能力保证不错,这样就可以拿到52分以上的好成绩。若是初数和写作发挥正常,总分在140分以上是不难的。

方剂学专业培养方案

方剂学硕士研究生(科学学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科学事业发展服务。 2.具有全面、系统、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经方配伍与临床应用研究 2.方剂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3.方剂新制剂与新药开发研究 4.方剂学传统组方理论研究 5.方剂学科领域文献整理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2年。 四、课程设置

(一)学位必修课程 (二)选修课程 注:以上选修课供参考。也可根据专业或课题研究需要,选择现已开设的其他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德育教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二级学院、学科及导师共同负责,采取马克

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水准。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1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学习方法。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3. 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3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在读期间应在国家级学术刊物至少发表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2篇,必须是第一作者。 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4. 教学和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及少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由科室对其教学能力进行审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临床实践不少于6个月。 5. 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1.马克思主义理论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2.外国语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3.计算机应用 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1种汉字输入方法和1种高级计算机语言,达到编制较复杂应用程序的水平,具有能独立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科研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4.医学统计学 了解常用医学统计、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医学统计方法的进展,掌握常用医学统计设计、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和SPSS或SAS统计软件的基本应用,为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科研思路与方法 了解科研选题、研究假说、课题设计的思路和医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手段,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6.经方专论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 1、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3、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4、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2)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概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3)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5)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7)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本科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学基础理论人才的需要,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经济数学运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济活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经济学专业充分吸收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系的课程设置思想,通过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学、经济分析工具、部门经济等系列课程的教学以及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系统、严格和规范训练,学生将具有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从事高级经济工作和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6学分 2.选修课程:51学分 3.毕业论文:3学分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6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全年 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 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 03835067大学英语(四)22全年 02533180政治经济学(上)33秋季 02533190政治经济学(下)33春季 040316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22全年 0403166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全年 0403168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上) 22秋季 040317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4全年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秋季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春季 60730020军事理论42春季 ――――体育系列课程-4全年 注:全校公共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课程的内容,分别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哲学专业解读:逻辑学

哲学专业解读:逻辑学 一、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亚里士多德创立。 在这部分初步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含对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定,也同样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规定都是由于并对于全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立出来的。 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二)培养目标 应掌握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利用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独立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学术水准与新意。 (三)研究方向 0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 02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03辩证逻辑与创新思维 04中外逻辑思想史 05思想分析技术 06语言逻辑 07现代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四)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11哲学综合 ④914形式逻辑(含符号逻辑基础)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南京大学为例) (五)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法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人类学,社会学,文艺学。 二、推荐院校: 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