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2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

二、简答题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和,问各说明什么?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

联系和区别。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

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0.6~ 1

0.7~ 3

三、计算分析题0.8~ 9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2~ 18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3~ 13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 1.4~ 9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0.8mmol/L 1.5~ 5 以下者及1.5mmol/L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1.6~1.7 1

合计116

1

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42例治疗后7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求平均抗体滴度。

抗体滴度的倒数10 20 40 80 160

例数 5 12 13 7 5

3、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试计算均数和中位数,何者的代表性较好?

并求95%的参考值范围。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µg/L)频数表

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尿汞道例数

0~ 49 24~ 16 48~ 3

4~ 27 28~ 9 52~ 0

8~ 58 32~ 9 56~ 2

12~ 50 36~ 4 60~ 0

16~ 45 40~ 5 64~ 0

20~ 22 44~ 0 68~ 1

第二部分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一、最佳选择题

1.()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均数的可靠性大。

A.CV B.S C.σX D.R E.四分位数间距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3.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30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X1和S21,X1和S21,则理论上()。

A.X1= X2 B.S21 =S22C.作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必然得出无差别的结论

D.作两方差齐性的F检验,必须方差齐

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求出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0

4.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І X-µ І≥()的概率为5%。

A.1.96σ B.1.96 C.2.58 D.t0.05,v S E.t0.05,v Sx

5.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74±4×4 B.74±1.96×4 C.74±2.58×4

D.74±2.58×4÷10 E.74±1.96×4÷10

6.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错误的是()。

A.t分布是一簇曲线 B.t分布是单峰分布 C.当v→∝时,t→u

D.t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为称 E.相同v时,І t І越大,P越大

7.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A.两样本均数不等 B.两样本均数相等 C.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均相等 E.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8.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a=0.01 B.a=0.05 C.a=0.10 D.a=0.20 E.a=0.30

2

3

9.正态性检验,按=0.01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 )。

A .大于0.10

B .小于0.10

C .等于0.10

D .等于β,而β未知

E .等于1-β,而β未知

10.关于假设检验,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

A .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

B .若P >a ,则接受H 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C .采用配对t 检验还是两样本t 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

D .检验水准a 只能取0.05

E .用两样本u 检验时,要求两总体方差齐性

二、简答题

1、试举例说明均数的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2、标准正态分布(u 分布)与t 分布有何不同?

3、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范围有何不同?

4、假设检验时,一般当P <0.05时,则拒绝H 0,理论根据是什么?

5、t 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6、为什么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

三、计算分析题

1、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如下表: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L )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L)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

(1)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计算男性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女性红细胞数的均数。

(4)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是否不同?

(5)该地男性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一药厂为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次)之有效成份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为103.0mg ,标准差为2.22mg 。试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份的平均含量。

3、通过以往大量资料得知某地20岁男子平均身高为1.68米,今随机测量当地16名20岁男子,得其平均身高为1.72米,标准差为0.14米。部当地现在20岁男子是否比以往高?

4、为了解某一新降血压药物的效果,将28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新降压药,对照组则用标准药物治疗,测得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 )如下表。问:

(1)新药是否有效?

(2)要比较新药和标准药的疗效是否不同,请用下述两种不同方式分别进行检验:Ⅰ仅考虑冶疗后的舒张压:Ⅱ考虑治疗前后舒张压之差。您认为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何种方法更好?

两种药物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 )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冶疗前 102 100 92 98 118 100 102 116 109 116 92 108 102 100 冶疗后 90 90 85 90 114 95 86 84 98 103 88 100 88 86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冶疗前 98 103 110 110 110 94 104 92 108 110 112 92 104 90 冶疗后 100 94 100 105 110 96 94 100 104 109 100 95 100 85 新

准标

5、将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标准株的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数如下表,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是否不同?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作凝溶试验得的稀释倍数

标准株(11人) 100 200 400 400 400 400 800 1600 1600 1600 3200

水生株(9人)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400 400

6、某医师观察某新药治疗肺炎的疗效,将肺炎病人随机分为新药组和旧药组,得两组的退热天数如下表。

新旧两药的退热天数

分组例数平均退热天数退热天数的标准差

新药 35 3.8 0.8

旧药 37 5.2 0.9

(1)计算两药平均退热天数之差的95%CI?

(2)对两药平均退热天数是否不同进行假设检验。

(3)上述两种方法有何联系?

7、为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aO2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证患儿过程中的作用是否不同,某医生在治疗30名患儿后48小时得到如下资料,问治疗后48小时,两组的PaO2是否不同?

8、若等效果△=0.67kPa,能否据下表资料认为两种降压药物等效?

两组患儿PaO2(kPa)比较两种降压药物降血压效果(kPa)比较分组例数均数标准差分组例数均数标准差

治疗组 15 12.55 0.33 甲药 30 2.67 0.27

对照组 15 9.27 2.03 乙药 30 3.20 0.33

第三部分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

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须有()。

A.SS组间>SS组内 B.MS组间<MS组内 C.MS总=MS组间+MS组内

D.SS总=SS组间+SS组内 E.v组间>v组内

2.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

A.MS组内>MS误差 B.MS组间<MS误差 C.MS组内=MS误差

D.MS组间=MS误差 E.MS组内<MS组间

3.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

A.完全等价且F=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t=F E.理论上不一致

4.方差分析结果,F处理>F0.05(v1,v2),则统计推论是()。

A.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B.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C.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D.F值不会是负数 E.各总体方差不全相等

5.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实例中有()。

A.组间SS不会小于组内SS B.组间MS不会小于组内MS C.F值不会小于1

D.F值不会是负数 E.F值不会是正数

6.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是()的统计量。

A.表示抽样误差大小 B.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作用大小

C.表示某处理因素的效应和随机误差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

D.表示N个数据的离散程度 E.表示随机因素的效应大小

4

5

7.配对设计资料,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 )。

A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B .u 检验

C .成组t 检验

二、简答题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2、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SS 组间、SS 组内各表示什么含义?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与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在设计和变异分解上有什么不同?

三、计算分析题

1、某职业病防治所对30名矿工分别测定血清铜蓝蛋白含量(µmol/L ),资料如下。问各期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有无差别?

0期 8.0 9.0 5.8 6.3 5.4 8.5 5.6 5.4 5.5 7.2 5.6

0~Ⅰ期 8.5 4.3 11.0 9.0 6.7 9.0 10.5 7.7 7.7

Ⅰ期 11.3 7.0 9.5 8.5 9.6 10.8 9.0 12.6 13.9 6.5

2、为研究某药物的抑癌作用,使一批小白鼠致癌后,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四组,A 、B 、C 三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A 、B 、C 三个试验组,分别注射0.5ml 、1.0ml 、1.5ml30%的注射液,对照组不用药。经一定时间以后,测定四组小白鼠的肿瘤重量(g ),测量结果见下表。问不同剂量药物注射液的抑癌作用有无差别?

某药物对小白鼠抑癌作用(肿瘤重量,g )的试验结果

试 验 组

A B C

3.6 3.0 0.4 3.3

4.5 2.3 1.8 1.2

4.2 2.4 2.1 1.3

4.4 1.1 4.5 2.5

3.7

4.0 3.6 3.1

5.6 3.7 1.3 3.2

7.0 2.8 3.2 0.6

4.1 1.9 2.1 1.4

5.0 2.6 2.6 1.3

4.5 1.3 2.3 2.1

3、为研究注射不同剂量雌素对大白鼠子宫重量的影响,取4窝不同种系的大白鼠,每窝3只,随机地分配到3个组内接受不同剂量雌激素的注射,然后测定其子宫重量,结果见下表。问注射不同剂量 的雌激素对大白鼠子宫重量是否有影响?

大白鼠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后的子宫重量(g )

雌激素剂量(µg/100g )

0.25 0.5 0.75

A 108 112 142

B 46 64 116

C 70 96 134

D 43 65 98

对照组 大白鼠种系

4、某医院在新洁尔灭器械消毒液以工业亚硝酸钠为防腐剂的抑菌试验中,观察了五种含不同种防腐剂的新洁尔灭溶液的抑菌效果,第20天抑菌试验结果(试菌圈直径,mm)如下表。问五种溶液的抑菌效果有无差别?又四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有无差别?

五种溶液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mm)比较的试验结果

溶液种类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

A 14 11 26 20

B 16 12 29 17

C 15 14 25 18

D 17 11 30 13

E 12 9 21 16

5、研究者为研究5种防护服对人脉搏的影响,由5人各在不同的5天中穿着测定脉搏数,结果见下表。试分析5种防护服对脉搏数有无不同的作用(甲、乙、丙、丁、戊代表5个受试者,A、B、C、D、E表示5套不同的防护服)。

不同日期5个受试者穿5种不同防护服时的脉搏次数(次/分)

受试者

试验日期

甲乙丙丁戊

1 A(129.8) B(116.2) C(114.8) D(104.0) E(100.6)

2 B(144.4) C(119.2) D(113.2) E(132.8) A(115.2)

3 C(143.0) D(118.0) E(115.8) A(123.0) B(103.8)

4 D(133.4) E(110.8) A(114.0) B(98.0) C(110.6)

5 E(142.8) A(110.6) B(105.8) C(120.0) D(109.8)

6、在儿童哮喘治疗中,采用双盲、交叉试验法,将12个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两个时期中按次序A、B和B、A服用两种药物,服药后5小时测PEF值(peak expiratory flow),单位为升/分钟,数据见下表。试对交叉试验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两阶段交叉设计试验结果

患者时期1 时期2

1 A(310)B(270)

2 A(310)B(260)

3 A(370)B(300)

4 A(410)B(390)

5 A(250)B(210)

6 A(380)B(350)

7 B(370)A(385)

8 B(310)A(400)

9 B(380)A(410)

10 B(290)A(320)

11 B(260)A(340)

12 B(292)A(220)

6

第四部分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1.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 )指标。

A.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E.时点患病率

2.计算某地某年肺癌发病率,其分母应为( )。

A.该地体检人数B.该地年平均就诊人数C.该地年平均人口数

D.该地平均患者人数E.该地易感人群

3.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其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

A.该病患病率将增加B.该病患病率将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减少E.与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无关

4.在使用相对数时,容易犯的错误是( )。

A.将构成比当作率看待B.将构成比当作相对比看待

C.将率当作构成比看待D.将率当作相对比看待

E.将标化率当作构成比看待

5.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把构成比作率分析的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构成比指标与率的计算方法一样B.构成比较率容易计算

C.构成比指标比率难计算D.构成比指标用的最多

E.计算构成比的原始资料较率容易得到

6.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总感染率,但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

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x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E.作两个总率差别的假设检验

7.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是( )。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相同

B.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工人数相同

C.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D.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

E.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数构成相同

8.要比较甲乙两厂工人患某种职业病的患病率,对工龄进行标化,其标准构成的选择是()。

A.甲厂工人的年龄构成B.乙厂工人的年龄构成

C.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年龄构成D.当地较稳定人口的年龄构成

E.甲乙两厂合并的工人的工龄构成

9.某项关于某种药物的广告声称:“在服用本制剂的1000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有970名儿童在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推断此药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推广应用。这项推论是()。

A.不正确,因所作的比较不是按率计算的B.不正确,因未设对照组或对比组

C.不正确,因未作统计学假设检验D.正确,因为比较的是症状消失率

E.正确,因为有效率达到97.O%

10.定基比和环比属于( )指标。

A.平均数B.构成比C.频率D.相对比E.发展速度

二、简答题

1.常用的相对数有哪几种?各种相对数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特点?

2.以实例说明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7

8

三、计算分析题

1.某单位于=1993年对.1191名全体职工进行冠心病普查,按年龄、职业分组统计如下表。作者认为:该单位干部、工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发病率高峰都在40~岁组,这与其它资料的结果不符。你同意上述分析吗?说明理由。

不同职业的各年龄(岁)组冠心病发病率比较 40~ 50~ 60~70

病人数 % 病人数 % 病人数 % 干部 21 60.0 9 25.7 5 14.3 35

工人 12 70.6 4 23.5 1 5.9 17

合计 33 63.5 13 25.0 6 11.5 52

2、根据下表资料完成表中指标的计算,并回答问题,

(1)患者中以( )岁组为最多,占( )%;(2)患病率以( )岁组为最高,达到( )‰;

(3)发病率以( )岁组为最高,达到( )‰;(4)死亡率以( )岁组为最高,达到( )‰;

(5)病死率以( )岁组为最高,达到( )%。

某年某地区按人口年龄分组的某疾病资料

年龄 人口数 患者数 死亡数 死亡百分比% 患病率% 发病率% 死亡率% 病死率% 0~ 82920 488 170 9

20~ 36639 451 152 17

40~ 28161 273 133 22

60~ 9370 110 46 25

合计 157090 1322 501 73

3.某医院研究枸橼酸乙胺嗪与酒石酸锑钾对丝虫病的疗效,对81例不合并其它寄生虫的丝虫病患者采用枸橼酸乙胺嗪治疗,对120例合并血吸虫病的丝虫病患者用酒石酸锑钾治疗,结果如下表。据此表,作者认为,枸橼酸乙胺嗪疗效比酒石酸锑钾好,你怎样评价?

枸橼酸乙胺嗪与酒石酸锑钾治疗丝虫病的疗效比较

药 物 病例数 治愈例数 治愈率%

枸橼酸乙胺嗪 81 52 64.2

酒石酸锑钾 120 25 20.8

4.试就下表资料分析比较某年某省城乡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某年某省城乡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

城 市 农 村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率(%)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率(%) 50~ 354 78 22.0 241 49 20.3

60~ 251 125 49.8 315 136 43.2

70~ 130 90 69.2 175 110 62.8

41 29 71.7 58 40 69 776 322 41.5 789 335 42.5

职业 合计

年龄组

(岁) 80及以上

合计

5.某医院1993—2000年年收治病人数和平均住院日数的统计数据见下表第(1)~(3)兰,试作动态分析,并对2002年该院年收治病人数和平均住院日数进行预测。

某医院1993~2000年年收治病人数和平均住院日数

年份(1) 年收治病人数(2) 平均住院日数(3)

1993 10174 25.7

1994 9621 26.3

1995 8972 25.2

1996 8669 24.9

1997 8542 22.0

1998 9210 22.6

1999 9652 21.8

2000 10561 20.6

第五部分χ2 检验

一、最佳选择题

1.x2分布的形状()。

A.同正态分布B.同t分布C.为对称分布

K.与自由度v有关E.与样本含量n有关。

2.χ2值的取值范围()。

A.-∞<χ2<∞ B.χ2≤1 C.0≤χ2<∞

D.χ2≥ 1 E.-∞≤χ2< 0

3.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

A.增大B.减小C.不变

D.不确定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4.四格表的自由度()。

A.不一定等于1B.一定等于1C.等于行数×列数

D.等于样本含量-1 E.等于格子数-1

5.对于总合计数n为500的5个样本率的资料做χ2检验,其自由度为()。

A.499 B.496 C.1 D.4 E.9

6.5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1,4,则在检验水准下,可认为()。

A.各总体率不全等B.各总体率均不等

C.各种本率均不等D.各样本率不全等

E.至少有两个总体率相等

二、简答题

1、说明χ2检验的用途。

2、对于四格表资料,如何正确选用检验方法?

3、说明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事面。

三、计算分析题

1、某院康复科用共鸣火花治疗癔症患者56例,有效者42例;心理辅导法治疗癔症患者42例,有效者21例。问两种疗法治疗癔症的有效率有无差别?

2、某院内科用某疗法治疗一般类型胃溃疡患者62例,治愈50例;治疗特殊类型胃溃疡病患者55例,治

9

愈18例。试评价该疗法参不同类型胃溃疡病的治愈率有无差别?

3、用兰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回炎患者34例,有效者31例;用银黄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患者26例,有效者18例。问两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率有无差别?

4、某研究者将腰椎间盘窘态出症患者1184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快速牵引法、物理疗法和骶裂也药物注射法治疗,结果如下表。问三种疗法的有效率有无不同?

三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效率的比例

疗法有效无效合计

快速牵引法444 30 474

物理疗法323 91 414

骶裂孔药物注射法222 74 296

合计989 195 1184

5、某生活上观察三个地区的花生污染黄曲霉素B1的情况如下表。问三人地区花生的黄曲霉素B1污染率均有差别吗?

某省三个地区花生的黄曲霉素B1污染率比较

地区未污染污染合计污染率(%)

甲 6 23 29 79.3

乙30 14 44 31.8

丙8 3 11 27.3

合计44 40 84 47.6

6、某研究者检测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中Apo(a)表型的分布,结果如下表。问病例与对照两组的构成比有无不同?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中Apo(a)表型的分布

分组S1 S2S2+S3S3S4Null 合计

病例组12 9 8 21 14 4 68

对照组 6 12 4 27 20 8 77

合计18 21 12 48 34 12 145

7、某胸科医院,同时用甲、乙两法测定202份痰标本中的抗酸杆菌,结果如下表。问甲、乙方

两法的检出率有无差别?

甲、乙两法检测痰标本中的抗酸杆菌结果

乙法

甲法

+ - 合计

10

+ 49 25 74

- 21 107 128

合计70 132 202

8、某医院内科血液病组用某疗法治疗血友病患者14例,其中AL血浆诱导率0.7的患者5例全部死亡,而0.7的9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7例存活,该组据此得出AL血浆诱导订0.7者比0.7者死亡率高的结论。该结论正确吗?应如何分析该资料?

9、某研究者将PD型乳腺癌患者按不同首发症状分为两组,观察其液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如下表。问两种乳腺癌患者液窝淋巴结转移率有无不同?

两种乳腺癌患者液窝淋巴结转移率的比较

组别+- 合计

乳头病变 3 8 11

乳腺肿块 5 6 11

合计8 14 22

10、某医院内科研究急、慢性白血病与血型之间有无关系,收集资料如下表。

问白血病的种类与患者血型有无关联性?

白血病的种类与患者血型的关系

白血病 A B O AB 合计

急性58 49 59 18 184

慢性43 27 33 8 111

合计101 76 92 26 295

11、某单位医院在冠心病普查中欲研究冠心病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资料如下表。

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线性趋势关系?

某单位职工冠心病与眼底动脉硬化普查结果

冠心病诊断

眼底动记硬化级别

正常可疑冠心病合计

0 340 11 6 357

Ⅰ73 13 6 92

Ⅱ97 18 18 133

Ⅲ 3 2 1 6

合计513 44 31 588

11

第六部分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最佳选择题

1.欲比较两地20年来来冠心病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速度,最好选用()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条图D.直方图E.圆图2.调查某地6至16岁学生近视情况,需描述近视学生的年龄分布可用()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条图D.直方图E.圆图3.比较某地在两个年份几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可用()

A.构成比条图B.复式条图C.线图D.直方图E.圆图4.图示7岁男孩体重与胸围的关系,宜绘制( )

A.条图B.百分条图C.散点图D.线图E.直方图5.表示某地区某年各种死因的构成比,可绘制()

A.条图B.圆图C.直方图D.统计地图E.线图6.关于统计表的制作,不正确的叙述是()

A.统计表不用竖线和叙线分隔表.标目和数据

B.统计表的标题放在表的上方

C.统计表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

D.统计表中的数字按小数点位对齐

E.统计表一般用纵标目和横标目说明数字的意义和单位

7.关于统计图的制作,正确的叙述是()

A.统计图的标题放在图的上方B.线图中的线条越多越好

C.直条图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D.直方图的组距不必相等

E.以上都不对

二、简答题

1、在统计描述中,统计表和统计图分别起着什么作用?

2、统计表的制作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3、统计图的制作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4、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类型资料?

三、计算分析题

1、对下表提出意见,并绘制改进后的统计表。

职业性别例数

发病率

例数%

工人

合计

102

80

182

3

20

23

2.9

25.0

12.6

农民

合计

77

86

163

7

2

9

9.1

2.3

5.5

职员

合计

107

91

198

18

10

28

16.8

11.0

14.1

12

2、评价下表是否符合统计表的制作原则,并请改正。

某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物干预治疗后EB病毒抗体阳姓例数

第一疗程第二疗程1月2月3月1月2月3月

检查人数

血清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

血清学指标V

C

A

E

A

D

N

A

se

V

C

A

E

A

D

N

A

se

V

C

A

F

A

D

N

A

se

V

C

A

E

A

D

N

A

se

V

C

A

F

A

D

N

A

se

V

C

A

E

A

D

N

A

se

3

2

8

252 84 52 315 237 78 46 306 229 62 28 283 192 56 22 272 168 44 20 266 144 38 1

3、某地两年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资料如下表,请绘制合适的统计图描述该资料。

某地两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1/10万)

死因1952年1992年

肺结核163.2 24.7

心脏病72.5 83.4

恶性肿瘤57.2 156.3

4.某医生统计某市机械工业生产性外伤例数见下表,请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

1992年某市机械工业生产性外伤分类

外伤类型病例数百分比(%)

创伤381 40.57

挫伤305 32.48

眼外伤118 12.57

烧伤92 9.80

其它43 4.58

合计939 100.00

5.某医生在冠心病物的动物实验中得到以下结果,试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

家兔服药后血清总胆固醇的变化

组别服药前

服药后

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

实验组53.6 815.8 898.7 1298.9 1232.5 1179.4 1096.8 对照表50.8 818.1 1081.1 1464.5 1645.5 1620.1 1411.0

6、某医生统计168例甲状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年龄,结果如下表,请绘制会适的统计图。

13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0~ 10~ 20~ 30~ 40~ 50~ ≥60 合计

例数 1 13 51 61 35 6 1 168

答案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D.C.B.A.C.

E.E.D.C.C

三、计算分析题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1.16)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0.2)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0.77,1.55)

2、求平均抗体滴度。——1:36.8)

3、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试计算均数——15.08;中位数——13.28,何者的代表性较好?——宜选用中位数计算平均指标;并求95%的参考值范围。——<36.0

第二部分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一、最佳选择题

C、C、E、E、B、E、

D、

E、D、C

三、计算分析题

(1)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CV RBC = 6.94% ,CV Hb = 8.67%,该地区女性的血红蛋白比红细胞数变异度大;

(2)计算男性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红细胞数:0.031;血红蛋白:0.374

(3)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女性红细胞数的均数。——(4.14,4.22)

(4)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是否不同?

(5)该地男性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试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份的平均含量。——(101.41,104.59)

3、当地现在20岁男子是否比以往高?t = 1.143

4、(1)新药是否有效?——t = 5.941,新药有效。

第三部分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

D、C、D、A、D、C、A、A.

14

三、计算分析题

1、问各期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有无差别?——有差别。

2、问不同剂量药物注射液的抑癌作用有无差别?——有差别

3、问注射不同剂量的雌激素对大白鼠子宫重量是否有影响?——有影响

4、问五种溶液的抑菌效果有无差别?——无差别又四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有无差别?——有差别

5、。试分析5种防护服对脉搏数有无不同的作用(甲、乙、丙、丁、戊代表5个受试者,A、B、C、D、E 表示5套不同的防护服)。——不能认为有差别

6、试对交叉试验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1)可认为A和B两种药物有差别;(2)还不能认为服药时期对试验结果有影响。

第四部分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B、C、A、A、E、D、C、E、B、D。

第五部分χ2 检验

一、最佳选择题

D、C、C、B、D、A.

三、计算分析题

1、问两种疗法治疗癔症的有效率有无差别?——可认为有效。

2、试评价该疗法不同类型胃溃疡病的治愈率有无差别?——可认为治愈率不同。

3、问两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率有无差别?——尚不能认为有效率不同。

4、问三种疗法的有效率有无不同?——尚不能认为有效率不同。

5、问三人地区花生的黄曲霉素B1污染率均有差别吗?——尚不能认为污染率不等。

6、问病例与对照两组的构成比有无不同?——尚不能认为分布不同。

7、问甲、乙两法的检出率有无差别?——尚不能认为检出率不同。

8、该结论正确吗?应如何分析该资料?——尚不能认为转移率不等。

9、问两种乳腺癌患者液窝淋巴结转移率有无不同——可认为两组死亡率不等。

10、问白血病的种类与患者血型有无关联性?——尚不能认为有关联。

第六部分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最佳选择题

B、D、B、

C、B、C、C。.

三、计算分析题

3、请绘制合适的统计图描述该资料。——适用直条图

15

4.请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适用园图或构成比直条图

5.试用适当的统计图描述。——适用线图

6、请绘制会适的统计图。——适用直方图

SPSS综合分析题

1、随机抽取129名昆明市区男孩出生体重,得下表数据:

体重(kg)人数体重(kg)人数

2.0~ 1

3.4~22

2.2~ 2

3.6~17

2.4~ 5

3.8~7

2.6~10 4.0~ 3

2.8~12 4.2~ 2

3.0~24

4.4~ 1

3.2~23

(1)在SPSS中计算该题目,已经完成了数据录入,开始操作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写出选用的过程名称。(2)使用SPSS计算结果如下,试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95%的可信区间以及理论上99%男孩出生体重范围。

Statistics

体重

N Valid 129

Missing 0

Mean 3.2860

Std. Deviation .43817

(3)郊区抽查男童100人的出生体重,得均数3.23(kg),标准差0.47(kg),问市区和郊区男童出生体重均数是否不同?(要求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在试卷最后一页选取正确公式,按照SPSS计算的结果完成结论)

SPSS 计算的结果如下:

Test Value = 3.23

t df Sig. (2-tailed)

Mean Difference

体重 1.453 128 .149 .05605

2、用甘草合剂口服液治疗慢性回炎患者34例,有效者31例;用银黄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患者26例,有效者18例。问两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率有无差别?(要求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在试卷最后一页选取

16

正确公式,按照SPSS计算的结果完成结论)

SPSS计算的结果如下:

Chi-Square Tests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Exact Sig.

(2-sided)

Exact Sig.

(1-sided)

Pearson Chi-Square 4.739a 1 .029

Continuity Correction b 3.387 1 .066

Likelihood Ratio 4.779 1 .029

Fisher's Exact Test .044 .033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4.660 1 .031

N of Valid Cases 60

a. 1 cells (25.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4.77.

b. Computed only for a 2x2 table

3、某医院用A、B两法治疗支气管炎,结果如下表,问两疗法治愈率有无显著差别?(要求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在试卷最后一页选取正确公式,按照SPSS计算的结果完成结论)

疗法病例数治愈数治愈率(%)

A 36 28 77.8

B 42 40 95.2

合计78 68 87.1

SPSS计算的结果如下:

Chi-Square Tests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Exact Sig.

(2-sided)

Exact Sig.

(1-sided)

Pearson Chi-Square 5.287a 1 .021

Continuity Correction b 3.841 1 .050

Likelihood Ratio 5.522 1 .019

Fisher's Exact Test .038 .024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5.220 1 .022

N of Valid Cases 78

a. 1 cells (25.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4.62.

b. Computed only for a 2x2 table

4、为研究三棱莪术液的抑瘤效果,将20只小白鼠配成10对,然后把每对中的两只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

组中,两组动物都接种肿瘤,实验组在接种肿瘤三天后注射30%的三棱莪术液0.5ml,对照组则不加任何处理,问两组瘤体大小的均值是否有差异?(要求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在试卷最后一页选取正确

17

18

公式,按照SPSS 计算的结果完成结论)

三棱莪术液抑瘤实验效果(cm )

小白鼠编号

对照组 注射药液组 1 3.6 3.0 2 4.5 2.3 3 4.2 2.4 4 4.4 1.1 5 3.7 4.0 6 5.6 3.7 7 7.0 2.7 8 4.1 1.9 9 5.0 2.6 10

4.5

1.3

SPSS 计算的结果如下:

综合分析题可能使用的公式:

Paired Differences

t

df Sig. (2-tailed)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Pair 1 对照组 - 注射药液组 2.16000

1.32094

.41772 5.171

9

.001

X

X t S μ-=

1

1x x t S -

=

2

2

()()()(ad bc a b a c b χ-=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

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偏态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E.标准差 二、简答题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和,问各说明什么?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 联系和区别。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 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0.6~ 1 0.7~ 3 三、计算分析题0.8~ 9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0.9~ 13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2~ 18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1.3~ 13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95%参考值范围。 1.4~ 9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0.8mmol/L 1.5~ 5 以下者及1.5mmol/L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1.6~1.7 1 合计116 1

统计学试题和答案试卷二

1.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D ) A.数理统计学派 B.政治算术学派 C.社会统计学派 D.国势学派 2.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C)。 A.从定性到定量 B.从定量到定性 C.从个体到总体 D.从总体到个体 3. 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 A )。 A.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D.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4. 有1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若要调查这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 A. 10个企业 B. 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 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D. 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5. 在平均工资、废品量、企业工人数、劳动生产率和机器台数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几个( C )。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6. 衡量顺序数据的尺度是( B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7.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D )。 A. 职工人数 B. 企业个数 C. 设备台数 D. 产品重量 8.设置统计指标的基本要求是( A )。 A.口径一致 B.可度量性 C.综合性 D.具体性 9. 为掌握商品销售情况,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0%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10.统计整理所涉及的资料是( C )。 A.原始资料 B.次级资料 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D.统计分析后的资料 11. 对原始资料审查的内容之一是( D )。 A.客观性 B. 系统性 C.大量性 D.完整性 12. 洛伦兹曲线(Lorentz curve)是根据(A )绘制的。 A.人口与收入的累积百分比 B. 人口与收入的累积次数 C. 人口与收入的百分比D.人口与收入的次数 13.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集中趋势值是( D )。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众数 14. 标准差系数抽象了(A) A.算术平均数高低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填空题 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 4.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和。 5.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和。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而指标都是能用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全部工业企业 B 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 B每一户 C全国总人El D每个人 4.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 200家公司 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A每一个企业 B所有60家企业 C每一双鞋子 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7.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统计的数量性特征表现在( )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共9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统计学测试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A、社会经济总体现象 B、社会经济个体现象 C、任意现象 D、自然现象 2、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3、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 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r=0 B、-1≤r≤0 C、0≤r≤1 D、-1≤r≤1 5、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 A、单相关 B、复相关 C、无相关 D、负相关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 ). A、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 B、可以用于经常性调查 C、可以用于一次性调查,也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D、不能用于一次性调查 E、不能用于经常性调查

2、抽样平均误差( ) A、不包括登记性误差 B、不包括系统性误差 C、包括登记性误差 D、包括系统性误差 E、不包括偏差 3、抽样推断包括( )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双侧检验 D、单侧检验 E、定值估计 4、抽样推断具有的特点是( ) A、可以根据部分的实际资料对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是非全面调查 B、是非全面调查,只能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C、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单位 D、抽样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但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 E、样本单位是根据人的主观意志确定的 5、下列现象属相关关系的是(). 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 B、圆的半径越大,则圆面积也越大 C、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文化素质越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越长 D、一般地说,施肥量增加,农作物收获率也增加 E、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收缩 题目太多,懒得回答.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统计学试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 A.b无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E.a有统计学意义 【答案】C 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答案】B 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 A.P=1 B.P=0 C.P=-0.5 D.0≤P≤1 E.-0.5 【答案】D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答案】C 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 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 A.配对t检验 B.成组t检验 C.成组秩和检验 D.配对秩和检验 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 【答案】A 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 A.T值越大P值越小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 C.P值与T值毫无联系 D.T值越小P值越小 E.以上都不对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2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B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注意:第1-80小题的答案全部涂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5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离散趋势的指标() A.样本均数 B.方差 C.全距 D.离均差平方和2、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段数的选择()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3、比较一组人群身高与体重的变异度应选()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4、若要用标准差描述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5、频数分布两端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6、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7、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比较均数相差较大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 B.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横单位与均数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横单位与标准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8、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4,5,3,2,5.5,2.5,6,6.5,7,其中位数是()A.4 B.4.5 C.3 D.2 9、调查一组正常成人的白细胞数,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述这组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为()A.中位数 B.算术均数 C.二者均不可 D.二者均可 10、正态分布曲线下,当μ不变,σ变大时,() A.曲线形态不变,中心位置向左移 B.曲线形态不变,中心位置向右移 C.曲线形态变的矮胖,中心位置不变 D.曲线形态变的瘦高,中心位置不变 11、用于描述一组对称分布资料全部观察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A.S B.R C. D.CV 1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算术均数 B.中位数 C.变异系数 D.几何均数13、总体是由()组成

统计基础知识第2章试题及答案

第2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⒈统计设计 ⒉指标体系 ⒊普查 ⒋典型调查 ⒌调查对象 二.填空题(0.5×40=20分) ⒈统计设计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包含的工作阶段不同可分为和;按其所包含的时期不同可分为、、。 ⒉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按其数据依据不同分为和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统计指标体系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按指标体系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⒊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是、。 ⒋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和;案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连续与否分为、、。 ⒌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等。 ⒍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⑴确定和⑵确定和⑶拟定和⑷确定、和;⑸确定和;⑹拟定等。 ⒎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以为标准来选取的。 ⒏统计专门调查包括、、和等。 ⒐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以为标准来选取的。 ⒑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包括人口、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等重要国情国力的调查,其中、、、每隔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的年份进行,2007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普查;普查每隔5年进行一次,且每逢1、6的年份进行。 ⒒抽样调查的特点有、和等。其有、、 和等优势。 ⒓典型调查的方式有和等;其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较多,一般

有、、等。 ⒔问卷总体结构及的内容包括、、。 ⒕问卷问题排列顺序的规则是、、、。⒖封闭型提问是在问卷上同时列出问题和各种备选答案,由被调查者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或几项作答。备选答案的类型可以归纳为、、。⒗有机问卷的送交和回收方式很多,如通过,或通过,或由等。 三.单项选择题(1×8=8分) ⒈调查我国公民银行储蓄存款情况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①统计报表②抽样调查③重点调查 ④普查⑤典型调查 ⒉统计设计按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①前阶段设计、中间阶段设计和末阶段设计 ②全阶段设计和单阶段设计 ③长期设计、中期设计和短期设计 ④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 ⒊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工人出勤率②工业产品总成本③职工平均工资 ④产品合格率⑤产品单位成本⑥劳动生产率 ⒋我国对市场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是() ①统计报表②普查③重点调查 ④抽样调查⑤典型调查 ⒌我国目前搜集重要的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①统计报表②专门调查 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 ⒍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 ①调查单位的多少②调查项目的多少 ③调查资料是否齐全④受否包括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 ⒎统计调查中的一次性调查是() ①至调查一次②对时点现象的非连续登记 ③按固定周期进行的调查④对时期现象进行的连续登记 ⒏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指() ①已确定进行调查登记的全部单位的整体 ②被研究现象的全部单位组成的整体 ③在全面调查重视所研究现象的全部单位组成的整体,在非全面调查中是决定要调查登记的部分单位组成整体④所要调查的全部项目组成整体 ⒐一个调查单位()。

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库(含答案)2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数据,Z检验跟t检验结果一定相同 B、相同数据,Z检验跟t检验结果不一定相同 C、对于相同问题,原假设跟备择假设是固定的 D、对于相同问题,原假设跟备择假设可以调换 E、以上都错误 正确答案: 2、下列关于功效说法正确的是 A、1-β B、按α水准能发现总体有差异的能力 C、对实际上成立的备择假设做出肯定结论的把握程度 D、正确拒绝错误原假设的能力 正确答案:ABC 3、影响功效的因素有 A、客观上两总体参数的差异大小 B、总体标准差 C、I型错误α D、样本容量 E、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ABCDE 4、功效越大越好,下列关于提高功效做法正确的是() A、增大总体标准差

B、增大总体参数差异大小 C、增大样本量 D、尽可能增大I型错误 E、适当增大I型错误 正确答案:CD 5、甲地正常成年男子Hb均数为14.5克%,标准差为1.20克%,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正常成年男子,其Hb均数为12.8克%,标准差为2.25克%。又从乙地随机抽取15名正常成年男子,其Hb均数为16.8克%,标准差为1.85克%。推断14.5克%与16.8克%代表的总体有无差别,选用的方法是()。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B、配对t检验 C、成组t检验 D、z检验 E、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A 6、计量资料配对t 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可写为()。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7、配对设计均数比较的t检验,其自由度为()。 A、对子数×2 B、对子数×2-1 C、对子数-1 D、等于1 E、(对子数-1)×2 正确答案: C 8、有两个独立的随机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为()。 A、n1+n2 B、n1+n2-1 C、n1+n2+1 D、n1+n2-2 E、n1+n2+2 正确答案: D 9、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则()。 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统计学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2.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 C. 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 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3.调查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此种调查属于() A.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 4.需要不断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连续性典型调查 B. 连续性全面调查 C.连续性重点调查 D. 一次性抽样调查 5.非抽样误差( ) A 仅在抽样调查中存在 B 仅在全面调查中存在 C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存在 D 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不经常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 1.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有() A. 采访法 B. 抽样调查法 C. 直接观察法 D. 典型调查法 E. 报告法 2. 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 农作物亩产量调查 E. 城市零售商店情况调查 3.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A. 经济性 B. 时效性 C. 准确性 D. 全面性 E. 灵活性 4.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 E.每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 5.以下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有( ) A 调查员的调查误差 B 被调查者的回答误差 C 无回答误差 D 随机误差 E 抽样框误差 三、填空题 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统计调查按其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统计调查按其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统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统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 及答案 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统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时间是指调查工 作的起止时间。 错,正好相反。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错,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 3.经常性调查是指随着调查对象的不断变化,而随时将变化情况进行连续不断的 登记。 错,不是随时,而是连续不断地登记。 4.抽样调查是所有调查方式中最有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任何调查 任务 错,它是可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对总体的数量做出科学的估计,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但是任何一种统计调查方法都有优势和局限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每月月初登记职工人数属经常性调查 对。 二.单选 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按(B)选择的 A.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例 B.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很大比例 C.这些单位有典型意义,是工作的重点 D.这些单位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

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家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3. 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C)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4.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5.工人对生产的一批零件进行检查,一般采用(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三、多项选择题 1.重点调查是( BCDE)。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专门调查 D. 可用于经常性调查 E. 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 工业普查是(ACE)。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专门调查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2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规模较大的单位 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3 75 A. 4 A.520 5 A. 6 A. 7 8 A. 9.H A.|Z| 10. A. 1. A. B D 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 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 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 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 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 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 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D.标准差 E.离散系数 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增加人口数 B.在校学生数 C.利润额

D.商品库存额 E.银行储蓄存款余额 5.两个变量x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0 A.相关系数?r?=1 B.相关系数?r?=0 C.估计标准误差S y =1E.判定系数r2=1F.判定系数r2=0 D.估计标准误差S y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2.C3.A4.A5.A6.B7.A8.B9.B10.B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DE2.BCE3.BC4.BDE5.ACE (每题错1项扣1分,错2项及以上扣2分) 五、简答题(5分)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若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 1 ); ); 21月、2 人) 3 (2)预测200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 (a,b及零售额均保留三位小数)(14分) 4.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如下销售资料:

统计经典例题及答案

统计专题训练 1、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校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取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频率分别为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2)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多少人; (3)若次数在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 解(1)由累积频率为1知,第四小组的频率为1-0.1-0.3-0.4=0.2. (2)设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x人,则0.1x=5,∴x=50.即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有50人. (3)达标率为0.3+0.4+0.2=90%,所以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为90%. 2、对某400件元件进行寿命追踪调查情况频率分布如下: 寿命(h)频率 [500,600)0.10 [600,700)0.15 [700,800)0.40[ [800,900)0.20 [900,1000]0.15 合计1 (1) (3)估计元件寿命在700 h以上的频率. 解(1)寿命与频数对应表: 寿命(h)[500,600)[600,700)[700,800)[800,900)[ 来源:学科网 ZXXK] [900,1000] 频数40601608060 (3)估计该元件寿命在700 h以上的频率为0.40+0.20+0.15=0.75. 3、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在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的次品数如下: 甲1,0,2,0,2,3,0,4,1,2 乙1,3,2,1,0,2,1,1,0,1 (1)哪台机床次品数的平均数较小? (2)哪台机床的生产状况比较稳定? 解(1)x甲=(1+0+2+0+2+3+0+4+1+2)×1 10 =1.5,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vO.05〕,则, A. b无统计学意义 B. 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 b有统计学意义 D. 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E. a有统计学意义 【答案】C 2. 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B.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C. 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D. 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E. 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答案】B B. C. P=-0.5 D. O W P<1 E. -0.5 【答案】D 4.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 A. 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答案】C 5. 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 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 A. 配对t检验 B. 成组t检验 C. 成组秩和检验 D. 配对秩和检验 E. 两组方差齐性检验 【答案】A 6. 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选项是. A. T值越大P值越小 B. 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 C. P值与T值毫无联系 D. T值越小P值越小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D 7. __________________ 方差分析中要求. A. 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2)

2010年《统计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 B、收入 C、电话号码 D、体重 2.要了解在杭高校的学生的视力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每个学生 B、每个学生的视力 C、每个学校 D、每个学校的所有学生 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个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C、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质量指标或数量指标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不同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 4、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5.政治算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威廉.配第 B、阿亨瓦尔 C、凯特勒 D、康令 6.在对某高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中,不变标志是( ) 。 A、性别 B、学校名称 C、年龄 D、身高 7.下列各项属于存量的是()。 A、出生人数 B、期初资产额 C、国民收入 D、最终消费 8.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 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9.统计表从内容上可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填表人 B、表头、表身和表脚 C、主词、宾词 D、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 10.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11.具有统一规定的表式、指标、报送程序和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 12.杭州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3.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2

第一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10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 A.全部工业企业 B.10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10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C )。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多项选择题 8.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 BCE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9.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C )。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10.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11.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CD )。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全部工业企业 B 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 C全国总人El D每个人 4.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 200家公司 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体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 A每一个企业B所有60家企业

C每一双鞋子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7.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 8.统计的数量性特征表现在( )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 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 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10.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 C变量值D指标 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 A变量B指标 C变量值D指标值 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 A标志B指标值 C指标D变量值 13.年龄是( )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