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工程施工测量

工程施工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在施工阶段中所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的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建筑物的坐标和尺寸通过测量仪器和工具在地面上确定下来。

1.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1.1 地面点的坐标

(1) 地理坐标

当研究解决整个地球形状或大区域的测量工作,可以采用天文测量的方法,以球面坐标系统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这样确定的坐标叫做地理坐标。

(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当进行地形测量时,如果与国家控制点相连接,这样所测得的地形图就纳入了国家坐标系统。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作为国家坐标系统,它是用高斯投影的方法,将椭球(或球体)上的图形或点的位置描写到高斯平面上。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内,规定x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其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如图1.1.1所示。这样规定与数学上的规定不同,其目的是便于将数学上的公式直接应用到测量计算中。

图1.1

(3) 假定平面直角坐标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当测量区域很小时,即用在大比例尺成图时,可以用测区中心的切平面来代替大地水准面,这时,可利用假定平面直角坐标,以该地区的子午线为x 轴,向北为正,为了避免坐标出现负值,将坐标原点选在测区西南角。这种方法适用于附近没有国家控制点的工矿、港口与民用建筑等地区。

1.2 地面点的高程

从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图1.2

在图1.1.2中,a H 及b H 是A 点和B 点的高程。

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在图1.1.2中地面点A 与B 之间的高差为:a b ab H H h -=

(1)黄海高程系高程(56):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1950年~1956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简称“黄海零点”)。

(2)国家85高程基准: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我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

止。

(3)吴淞零点基准面:中国确立最早的高程基准面,吴淞零点的黄海高程系高程(1956)为-1.6297米,即黄海高程(1956)= 吴淞零点高程-1.6297。与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的关系:国家85高程= 吴淞零点高程-1.6587。

1.3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如图1.1.3所示,设地面上两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a和b,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直接测出它们的坐标和高程,而是通过仪器观测得到水平角βl、β2和距离D1、D2以及两点之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Ⅰ、Ⅱ的坐标、方位和高程,推算出a和b两点的坐标和高程,以确定它们的点位。

图1.1.3

由此可见,地面点间的位置关系是以高程、水平角和距离来确定的,它们是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所以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学的基本内容。

1.4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工程施工测量时,需要测定很多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由于测量工作中都会产生误差,所以每次测量时必须采取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若从一个点开始逐点进行测量,前一点的测量误差将会传递到下一点,这样积累起来,最后可能会达到不可容许的程度。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一般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也就是在测区内先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子,首先把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精确地测定出来,然后再根据它们测定其它点的位置。这些有控

制意义的点子称为控制点。

整个施工测量工作分为建立控制网的控制测量和以控制网为基础的碎部测量。碎部测量的精度比控制测量的精度低,伹由于碎部点的位置都是以控制点测定的,所以误差就不会从一个碎部点传递到另外一个碎部点去,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使各个碎部点都能保证其应有的精度。

对于施工测量工作,采取分等级布设控制网的方法,按精度高低,一般分为二、三、四等,由高级向低级逐步建立。平面控制网可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网则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

当基本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工程施工测量要求时,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在高级控制点间进行加密,直至满足测量要求。

测量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前者在野外进行,后者则在室内进行。外业工作用测量仪器把建筑物的点位按图纸的要求在实地上测设出来;内业工作主要是计算建筑物的测量放样数据,无论是外业或内业,都必须小心谨慎,随时检查,尤其内业计算资料要进行复核计算,绝不容许错误存在。这样,才能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 测量仪器和工具

2.1水准测量和水准仪

为了确定建筑物在地面的高程,就需要测定建筑物在地面点的高程。水准测量是测定建筑物在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它用于工程施工中的高程测定。

1. 水准尺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的重要工具,其型式较多,常用的有塔尺和双面尺两种。其他有铟钢尺、条形码尺等。

塔尺用在等外水准测量中(普通水准测量),一般长度为4~5米,由三节或两节套接而成。尺上刻有黑(红)、白格相间的刻划,每格宽度为1厘米或0.5厘米,每整米和分米处均有注字,其底部为零。

双面水准尺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中,其长为3米,两面均有刻划,刻有黑白相间刻划的一面,称为黑面;另一面为红白相间刻划,称为红面。刻划间隔均

为1厘米。并在分米处注字。黑面的尺底起始刻划均为零,红面的尺底起始刻划为一常数(如4.687、4.787)。利用红、黑面尺的零点差,可对水准测量的读数进行校核,并可限制读数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2.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1)水准仪的安置

2)粗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平

5)读数

3. 水准点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测定一系列地面点的高程,通常称这些点为水准点。水准点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水准点的设置地点应绘制草图,写明编号,以便日后查找和使用,其编号前通常加以“BM”字样,作为水准点的代号。

4. 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进行的路线称水准路线。常见的水准路线有下列三种形式:

①附合水准路线

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起,经若干个水准点后,连测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2,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②闭合水准路线

从—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起,经若干个水准点后,连测到原来的水准点BMl上,则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③支水准路线

由—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1起,不再附合或闭合到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称为支水准路线。

5. 普通水准测量

普通水准测量又称等外水准测量,它适用于测图时测站点的高程控制和—般工程施工中的高程控制。一般使用塔尺。

6.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普通水准测量相比,主要技术要求高)

常规用双面尺法或铟钢尺

在一个测站上用红,黑两面分别测出高差,若红、黑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测量规范规定,则认为合格,否则就需重测。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4.2.1规定如下: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

全中误差

(mm)

路线

长度

(km)

水准仪

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

联测

附合或

环线

平地

(mm)

山地

(mm)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L4n

DS3 双面往返各一次

四等10 ≤16 DS3 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 五等15 —DS3 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说明:五等就是前面所说的普通水准测量

2.2经纬仪及角度测量

1. 测角原理

水平角测量: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方向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图2.1

1)经纬仪的使用的操作步骤:

①经纬仪的安置

(a)对中

(b)整平

②照准目标

照准目标时,应尽量照在目标的底部。

2)水平角观测的方法

水平角观测的方法一般根据观测方向多少、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所用的仪器而定。其中主要有:测绘法、复测法和全圆测回法。下面主要介绍全圆测回法。

3)全圆测回法(方向观测法)

当在一个测站上需要观测多个角度(即观测方向多于三个) 时,一般采用全圆测回法测角。

若设C为测站点,A、B、D、E依次为相邻的三角点,若测出CA、CB、CD、CE各方向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又称方向值),那么任何两个方向间的夹角就等于左目标方向值减去右目标的方向值。

观测步骤:

①盘左位置,照准选定的起始方向(又称零方向)A,将度盘配置在0°00′或稍大的读数处,读记度盘读数a,再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精确照准B、D、E各方向,分别读记度盘读数b、d、e。最后再按顺时针方向照准零方向A,读记读数a′,这最后一步操作称为“归零”,a与a′之差值,称为“归零差”,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水平度盘位置在观测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动。

以上操作称为上半测回。对每个方向均应是两次读数。对于J2级仪器可将对径分划重合两次。

②纵转望远镜,用盘右位置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A、E、D、B;A各方向,并分别读记度盘读数。此为下半测回。

上、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一个测回。若有n个测回,每测回的零方向也应按180n来变换水平度盘的位置。

如果只观测三个方向,可不必“归零”。

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其半测回的归零差、2c变化的范围以及同一方向值各测回的互差均有具体要求,详见有关测量规范规定。若各项要求中,有一项超限,就应进行重测。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表3.3.8规定如下: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3. 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3.1 概述

施工测量目的是根据施工的需要,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地面上,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其它一系列测量工作。

测设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等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施工对象,选用不同精度的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保证工程质量,又不致于浪费人力物力。

另外,施工现场人员、车辆、材料进出频繁,因此各种测量标志必须埋设得特别稳固,做到妥善保护,经常检查和维护。

3.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在进行施工测量以前,必须在建筑场地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对于各种工程建筑物,如果在建筑区内保存有原来的测图控制点——即业主或监理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经施工单位复核后能满足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则可用作施工控制点,否则应重新布设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点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的范围和地形条件及建筑物位置和大小来选择。基本网—般布设在施工区域以外,以便长期保存。定线网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便于放样。

施工控制点的标志必须稳固,对于一些常用的定线点可设置观测墩,以减少对中误差。

布设施工控制网通常采导线的布设形式根据测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下列形式:

①. 闭合导线

起止于同一个已知控制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从一高级已知点A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A ,构成一闭合多边形。闭合导线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的作用。

②. 附和导线

布设在两个已知控制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从一已知控制点A开始,经过若干点,最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D,形成附合导线。

③. 支导线

从一已知控制点出发,形成自由向前伸展,既不回到原出发点,也不附合到另一已知控制点上的导线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没有校核条件,在测量中若发生错误,无法检核,所以规范规定支导线中的未知点数不得超过两个点。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3.3.1规定: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之间的换算

设计图纸上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是以建筑物的主轴线作为定位依据的。一般情况下设计提供拟建建筑物的角点坐标,通过角点坐标可以确定建筑物主轴线与设计坐标系的位置关系。通常以建筑物的主轴线及该轴上的一个点为原点,以通过该原点相互垂直的轴线为坐标轴建立的坐标系为施工坐标系。而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则是测量坐标系。为了便于计算放样数据和实地放样,必须采用统一的坐标系。一般在施工中常采用施工坐标系放样,则应将控制点的测量坐标化算为施工坐标。若采用测量坐标系进行放样,则应将施测各点的施工坐标化算为测量坐标。

如图3.2-1 所示,设: X O Y --— 测量坐标系;

x o y -- — 施工坐标系

P X 、P Y — P 点在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

P x P 、y — P 点在施工坐标系内的坐标;

0X 、0Y — 施工坐标原点在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

α—测量坐标系纵轴与施工坐标系纵轴之间的夹角。

图3.2-1

对于某一个施工坐标系,其中0X 、0Y 、α的数值是常数,可在设计资料中查得或在地形图上图解而得。因此P 点由施工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的公式为

00p P P p P P X X x cos y sin Y Y x sin y cos αααα

=+-=++ } (3.2-1)

而由测量坐标换算成施工坐标的公式为

0000p P P p P P x X X cos Y Y sin y X X sin Y Y cos αα

αα

=-+-=--+-()()()() } (3.2-2)

(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一般也可分为两级。一是基本水准网,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国家水准点或与国家水准点联测网中的基本水准点,应在测区附近,作为施工期间高程测量的依据。另一级是由基本水准点引测的临时性作业水准点,这些点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以便做到安置一次仪器就能进行高程放样。有些把平面控制点高程直接测出,作为作业水准点。

水准点应埋设在土质坚硬,地基稳固的地区。按照使用时间的长短,可埋设不同形式的水准标志。而临时性水准点,由于使用期限较短,可在较坚硬且特征比较明显的地方作一记号。

3.3 测设的基本工作

建筑物的测设,实质上是把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特征点,按照设计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测设的具体作法是根据巳建立的控制点,按设计要求,算出其与各特征点间的数学要素,将这些特征点的空间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因此,施工测量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测设已知水平角、已知水平距离和已知高程。而点位的测设就是通过这三项基本工作来实现的。

测设的点位包括点的平面位置和点的高程 (1)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其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放样时可根据控制网的形式,控制点分布的情况,地形条件及放样精度,合理选用适当的方法。

(2)高程放样

将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到实地上去,是根据附近巳知水准点来测设,其方法可用下式来表示

b a H H a b =+- (3.3)

式中b

H—待测高程

H—已知水准点的高程

a

a—后视读尺数

b—前视读尺数

4. 码头施工测量

码头的结构型式一般可分为高桩梁板式及重力式两大类。

码头的施工主要在水下进行,因此必须利用船艇在水上作业。例如,高桩梁板式码头需利用打桩船进行打桩;重力式码头需用挖泥船开挖基槽、抛填砂石、有时还要潜水员配合进行水下施工。由于水下作业的不可见性及水流运动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它比陆上作业更复杂。

下面主要介绍高桩板梁式码头的打桩定位测量。

4.1 码头施工基线布设

(1)两条互相垂直的基线

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应尽量布设二条互相垂直的基线。平行于码头前沿线的基线称为正面基线;垂直于码头前沿线的基线称为侧面基线。

在图4.1中,已知平面控制点导Ⅲ1、导Ⅲ2、导Ⅲ3以及码头前沿线两端点A、B的设计坐标。在测设基线时,根据码头前沿线与正面基线平行的几何关系,通常在设计图纸上还确定A a

-、a—基西、b—基东的长度,再根据A、B

-、B b

两点的坐标(A X、A Y、B X、B Y)及AB方向的方位角,即可求出基西和基东两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地面上的控制点

图4.1

计算出1α、1β、2α、2β及1234

、、、等放样数据,就可在现场采用前方

D D D D

交会法测得基东,基西两点的平面位置,并可用距离交会法进行校核。

正面基线定出后,一般在其延长方向线上对准某一固定建筑物设置一明显标志,以供定向之用(称为后视)。同时,在基线上,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定出各桩位控制点。这时,将经纬仪架在基西,照准基东,在正面基线上测设各桩位控制点。

然后在基西点垂直于正面基线的方向线上测设侧面基线,方法与测设正赃基线相同。

(2)两条任意夹角的施工基线

在远离岸边新建的码头在无条件采用直角交会时,则常常布设成二条任意夹角的施工基线。这种情况下,就需采用任意角交会法进行定位工作。

任意角交会法实际上就是以基点作为码头各桩位控制点,计算出各桩位的放样数据,再测设到实地上。

在布设施工基线时,为了便于放样,必须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一般采用施工坐标比较方便。同时,为了便于计算放样数据,使码头上各桩点的坐标避免出现负值,可将施工坐标轴平移适当的距离,使设计图上各点的坐标都为正值。

4.2 直桩定位测量

在修建高桩梁板式码头时,一般利用桩基来支承上部结构,使码头上部荷载通过桩传递到密实的下卧层中;或利用桩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将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桩周围的土壤里。目前,在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中用得最广的桩是方形钢筋混凝土桩及圆形PHC管桩。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它承受荷载的情况,一般布置成直桩或斜桩。

(1)直角坐标交会法

所谓直角交会法,即是将测点坐标分别垂直投影到"L"形基线的正、侧面两基线上,然后再在两基线的投影点上同时各架设一台经纬仪,再相对于基线转角90°或270°交会而得施打桩的施打位置。由于直角交会需要施工现场具备可以布设"L"形基线的场地条件,并需将桩测点投影到正、侧两基线上。

虽然直角交会原理简单,但在大多数的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行的或是不方便的。加之直角交会使用的是两仪器,交会时无校核条件,故现在已较少采用。

(2)角度交会法

任意角交会法无须"L"形基线,只需通过在码头后方陆域上的若干个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交会施打桩的测点即可,如图4.2所示。理论上,任意角交会法只需两台经纬仪即可。但在实际定位时,往往使用三台经纬仪同时进行交会,以防差错。在任意角交会中,由于无需使用全站仪,而只需使用三台普通经纬仪即可进行打桩定位工作,因此这一方法适合于大部分单位的仪器装备情况。

A

B C

打桩船施打桩

图 4.2

从定位方式上讲,任意角交会法对施工后方场地无特殊要求,布点方法灵活,适应于大多数码头桩基工程的施工。虽计算工作相对复杂,但由于现在计算机及程序计算器的普及已使计算工作变得简单,故目前被广泛采用。

4.3 斜桩定位测量

方形斜桩定位时,桩上测量定位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选择背景清晰、棱角分明的“明角”作为测量定位控制点,计算定位数据时应考虑到斜桩的倾斜度和水平扭角两个因素。

斜桩的倾斜度是指倾斜桩在垂直方向线上的投影与在水平方向线上投影的比值,一般用n :1来表示。打桩时,可以通过打桩船上打桩架的俯与仰,使桩

图 4.3-1

处在设计的倾斜位置上。如图4.3-1所示。

斜桩的平面扭角是指桩中轴线的水平投影与桩基结构中某一指定轴线(通常是横轴线)的夹角,常用α来表示,也可用m :1表示,m 为斜桩在桩架排方向上的水平投影。斜桩在垂直于桩排架方向上的投影为1,即1

tg m

α= 。打桩时,它可以通过打桩船的船尾扭角来体现。如图4.3-2所示。

直打桩 仰打桩 俯打桩

图4.3-2

(1)设计标高上的方桩测点坐标的计算

我们知道,桩入土时的倾斜方式是用倾斜坡度n :1来描述的,当n →∞时说明为直桩。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桩的水平截面可以表述为一个矩形。设桩的横截面尺寸为a a ?,则桩的水平截面尺寸一般可以表示为a b ?(其中b a ≥),当所打桩为直桩时,有b a =。

从一般情况出发,设在施工坐标系X-O-Y 中,某方桩的横截面为a a ?,倾 斜坡度为n ∶1,平面扭角为α

PN ,设计标高上的桩中坐标为(X 0,Y 0)

。为方便在设计标高上该桩的左、右两测点P L 及P R 的坐标计算,特设立一坐标系x -o -

y ,

并使该坐标系的原点在桩中心上,x 轴与打桩船轴线重合,方向由桩中指向船体,并称此坐标系为桩中坐标系,如图4.3-3所示。

O

a 1

2+n b

n

1

图4.3-3 图4.3-4

图中,a 为方桩横截面的宽度,b 与桩身的倾斜坡度n :1有关。由图4.3-4可知,由于n n a b :1:2+=,故有:

12

+=

n n

a b (4.3-1) 式中:当n →∞时,有b a =,即为直桩情况。

由此,可以方便地得到测点P L 、P R 在桩中坐标系x -o -y 中的坐标(x PL ,

y PL )及(x PR ,y PR ):

2

1222a y n n

a

b x PL

PL -

=+-=-= }(4.3-2)

2

1

222a y n n

a

b x PR PR =

+-=-= }(4.3-3)

这样,根据坐标换算公式,即可得到设计标高上方桩左、右两测点的施工坐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20

2cos 2

sin 12sin 2cos 12Y a n n a Y X a

n n a X PN PN PL

PN PN PL +-+-=+++-=αααα

}( 4.3-4)

20

2cos 2

sin 12sin 2

cos 12Y a n n a Y X a

n n a X PN PN PR

PN PN PR +++-=+-+-=αααα } (4.3-5)

作为特例,当n →∞时,可得直桩左、右测点施工坐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cos 2

sin 2sin 2

cos 2Y a

a Y X a

a X PN PN PL PN PN PL +--=++-=αααα }(4.3-6)

cos 2

sin 2sin 2

cos 2Y a

a Y X a

a X PN PN PR PN PN PR ++-=+--=αααα }(4.3-7)

(2)提高控制标高后的测点坐标计算

在打桩定位过程中,由于潮水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发生桩在设计标高上的测点位置无法看到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将测点的位置提高一个

图4.3-5 图4.3-6

高程量h ,如图4.3-5所示。此时,对于提高h 后的桩截面位置相对于没有提高标高时的桩截面位置在水平面上有一个平移量Δx ,如图4.3-5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控制标高的提高,使得原测点P 移到了P ′的位置上,而P ′点相对于P 点在x -o -y 系中的y 方向上并无变化,只是在x 方向上有一

增量Δx 。由图4.3-6知:

Δx h

P

P ′

n

1

n

h

x ±=? (4.3-8)

式中正负取号视桩的仰、俯打情况而定。由图4.3-6可知,当施打桩为仰打时x ?前应取"+"号,反之,当施打桩为俯打时,x ?前应取"-"号。

这样,在提高控制标高h 后,桩的左、右测点在施工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

20

2cos 2sin )12(sin 2

cos )12(Y a n h k n n a Y X a

n h k n n a X PN PN PL

PN PN PL +-++-=++++-=αααα }(4.3-9)

20

2cos 2

sin )12(sin 2

cos )12(Y a n h k n n a Y X a

n h k n n a X PN PN PR

PN PN PR ++++-=+-++-=αααα }(4.3-10)

式中:k 为仰俯打符号系数,视桩的仰俯打情况而定。当施打桩为仰打时,取k=+1。反之,当施打桩为俯打桩时,取k= -1。

4.4 圆形断面桩定位测量

(1)斜管桩的直角交会 如图4.4-1所示,管桩的直角交会法定位也需在"L"形基线中完成。为此需将管桩相对于基线的前侧及左(或右)侧切线上的测点坐标计算出来,然后将该坐标分别投影到相应的

正、侧面基线上,进行直角交会。显然,对于直桩来说,其切线上测点坐标的求解是方便的,而对于斜桩来说计算情况则相对复杂。以下分别叙述之。

1)斜管桩测点坐标的计算

对斜管桩来说,由于经过平面扭角α和倾斜后,其水平截面不是一个圆,而是一个椭圆。对于正面(或侧面)基线来说,其控制定位线(相对于圆来说)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的绝对值最大,即图4.4-2所示l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计算

图4.4-1

侧面基线

出l 值。

Ο

侧面基线

图4.4-2

设斜管桩的直径为d ,桩身倾斜坡度为n :1。其水平截面为一椭圆,长半径为R ,短半径为r 。则该椭圆在桩中坐标系x -o -

y 的方程为:

22

221x y R r

+=

(4.4-1) 因椭圆经过平面扭角后,其施工坐标系X -O -Y 与桩中坐标系x -o -y 的关

系(以桩中为坐标原点)为:

cos sin sin cos x X Y y X Y αα

αα

=+=-+

将其代入椭圆方程,(运算过程略)得:

max

l y == (4.4-2) 从式中可得:

① 当平面扭角α=0°时,即管桩的长半径垂直于正面基线时:

2

d l = ② 当平面扭角α=90°时,即管桩的长半径平行于正面基线时:

l =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及控制方法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及控制方法 摘要:在隧道建设中开展施工测量,是隧道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隧道工程 建设中隧道施工测量,是非常强调专业性的,施工测量取得的数据是否准确,关 系到隧道建设的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施工测量的重视,对施工测量进行严 格落实,依据相关的规范,保证施工测量的专业性以及准确性。在施工测量中, 涉及到控制网布设以及坐标系统建立等诸多的问题,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关系到 施工测量数据是否准确,也关系到工程质量以及效益,那么就要提升施工测量专 业性,不断改善施工测量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优化方法 1.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1.1进行监控量测的目标 监控量测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监控是指要对隧道施工中的围岩以及其相应的 支护设施的可靠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要对其进行量测,以便判断出其需要做 出改变的方面,为支护设施的维护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这样在对故障和不足进行 处理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提升系统优化的效率。总之,进行监控量测 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并不断的优化施工设施,改善支护设 施的受力状况、应力分布以及各部位的工作形态,为隧道工程的安全进行提供客 观的依据。 1.2隧道工程中进行监控量测的意义 (1)有效的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安全性较高的施工方案,并且可以根据施工检测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对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优化,最终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2)在监控量测的过程中获得实时数据可以及时的让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保证施工的质量。 (3)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出新的思路,有更好的思路可以进行支护,改变支护设施的结构以及对衬砌的施作时间提出建议。 (4)能够了解围岩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工程需要,尤其是要对围岩的稳定性有一个切合实际判断。 (5)有效的加强监控和预防、维护的联系,对于检测达到的危险和障碍管理人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受伤概率。 (6)监控量测能够正确的确定周围岩石参数,这对于工程计划的可行性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量测的要求 (1)监测得到的各种数据必须保证其正确性,更进一步的要求监控量测系统可以将围岩和支护设施的三维模型反应出来,使制定工程的设计师更加接近真实。 (2)在安装完监控量测系统后,一定要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以隧道的围岩为例,当周围围岩的稳定性不足时就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报警,使维修部 及时反应,做到先事故一步解决问题,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3)监控量测系统不能阻碍施工的正常进行,也就是这个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系统,但是其坚决不能带来延误工期等的负面作用。 3.隧道施工测量 3.1布设隧道控制网 布设的控制网的主要建设意义,就是保证在隧道的建设中,两侧相向施工可 以顺利开展,让隧道可以顺利贯通,这样布设的控制网精度就是至关重要,精确

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二、施工测量方案 二、工程概况 北京××科研实验大楼工程位于北京市××区××路××号,地处三环以外。建筑场地面积1761m2首层面积1809m2,总建筑面积29052m2,分主楼和裙房(裙房主要为地下环形车道),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简体结构。建筑物檐高59.65m,总高度为65.40m;室内外高差4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1.70m。 主楼:基础为平板筏基,埋深-10.75m,C15砼垫层100mm厚,底板1500mm厚。一层、二层、三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43.96m,四至十六层外轴线尺寸为41.16×35.90m,内设四部电梯,两座楼梯。 裙房即地下环形车道,为旋转式坡道分上下层,共两座,坡度为I=9.12%,旋转外墙外半径10.46m,内墙内半径为 5.74m,底板厚250mm,顶板厚250mm,墙厚260mm,出口设防倒塌棚架。 2.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2.1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由于汽车坡道后期施工(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南侧场地做临设及材料堆放用,所以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北侧原有混凝土地面上,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施工场地不受影响,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 2.2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2.3 根据甲方要求和测绘院提供的红线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 2.4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设置控制轴线1、6轴,B(A轴用于地下)、F轴(G轴用于地下)及北侧汽车坡道过圆心的南北向、东西向为控制轴。 2.5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1、BM2(西侧)及BM3(北侧)三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且埋于冻土层0.5m以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详解

第一章施工测量方案 一.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考虑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对本工程的±0.000以下采用外控法,对±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根据当地城市导线点,一次性建立统一的平面施工控制网。 1、布网原则 (1)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2)控制点要选在拘束度不大、安全、易保护的位置,通视条 件良好,分布均匀。 2、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1)控制点引测 根据当地城市规划坐标点在场区内引测不少于3个控制点,要求埋深1.5米,用混凝土浇注并以木桩上面钉子做标记,并测定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精度限差要求如下表: (2)控制网布设 依据场内导线控制点,沿距建筑物开挖线约1 米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基准点,并埋设外控基准点,要求埋深0.5m,并

浇注混凝土稳固。 (3)内控制基准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主体部分采用内控法,用激光垂准仪竖向投测,设放线点时要注意尽量避开砼墙柱。保证每个施工段纵横向均不少于2个点,且夹角为90度,测量孔布置相见附图。1#楼1单元X方向设在1A-8轴上,距1A-A轴和1A-M轴均为1米;Y方向设在距1A-K轴1米处,距1A-1轴和1A-13轴均为1米;2单元X方向设在距1B-13轴1米处,距1B-A 轴和1B-M轴均为1米;Y方向设在距1B-K轴1米处,距1B-1轴和1B-20轴均为1米。2#楼X方向设在2-11轴上,距2-B 轴和2-R轴均为1米;Y方向设在距2-Q轴1米处,距2-1轴和2-22轴均为1米。 (4)内控基准点埋设方法 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5)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

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 摘要:隧道施工断面测量工作,不需专用软件,采用立面坐标法也能及时为施工提供可靠测量数据,准确的指导施工。三维坐标段落法,只需测量任意位置的三维坐标即可计算其偏差。 关键词:隧道;断面;测量;立面坐标法三维坐标段落法 1、前言 隧道施工中各种工序衔接紧凑,平行作业、交叉施工的工程很多,且洞内作业面狭小,如排风不畅,空气质量差,红外线测量仪器反射信号太弱,往往无法进行测量工作。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施工中非常重要,它控制着隧道开挖的平面、高程和断面几何尺寸,关系到隧道的贯通。为满足测量工作需要,需选择关键工序工作面污染小的时间,停止一些次要工序,提前加大排风来满足测量工作条件。若测量工作占用时间过长,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如何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便成了重要因素。花几十万买一台隧道断面仪,仅能用于隧道断面测量,投资太大,为节省投资可采用全站仪配隧道断面测量软件来完成。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后,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可用台式、便携电脑,也可用可编程计算器进行。本文主要讲述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后用可编程计算器进行分析。 2、极坐标断面测量法 2.1极坐标系的建立 图1为某隧道一断面,垂直方向(高程)为纵轴,用H表示;水平方向(距线路中线的距离)为横轴,用B表示。

图1 圆心纵坐标等于路线设计高程减设计高程线至隧道中心的距离乘横坡比,加圆心至路面的高度。用公式(1-1)表示。 O=S-b×i+h=S-4.11×0.02+1.69 (1--1) 圆心横坐标等于10m(假定线路中心横坐标为10米)。加线路中心至隧道中心的距离 2.2数据采集: 2.2.1待测断面站点放样 可放出路中线、隧中线或距路中线任意宽度的点位,记录其地面高程、线路中线至待测断面站点的距离等。 2.2.2断面测量 仪器置于待测断面,(竖直度盘定天顶方向为0度,顺时针注记)望远镜瞄准另一导线点或中线点定向后,转仪器正镜瞄准线路边线法线方向,也就是保证测量的

隧道测量方法(一)

隧道测量方法(一) 隧道施工的特点开挖顺着中线不断地向洞内延伸,衬砌和洞内建筑物(避车洞、排水沟、电缆槽等)的施工紧跟其后,不等贯通,隧道内的大部分建筑物已经建成;为了保证工期,常利用增加开挖面的方法,将整个隧道分成若干段同时施工;增加开挖面的主要方法有:设置平行导坑或在隧道中部设置横洞、斜井或竖井。 两个开挖面相向开挖,在预定位置挖通称为贯通。贯通后,由两端分别引进的线路中线,应按设计规定的精度正确衔接。隧道施工测量任务(1)保证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 (2)保证洞内各项建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不得侵入建筑限界。隧道施工测量的特点1、洞外总体控制作为指导隧道施工的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前一般要建立具有必要精度的、独立的隧道洞外施工控制网,作为引测进洞的依据;对于较短的隧道,可不必单独建立洞外施工控制网,而以经隧道施工复测、调整后并确认的洞外线路中线控制桩为引测进洞的依据。2、洞内分级控制洞内控制点控制正 式中线点(正式中线点是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正式中线点控制临时中线点;临时中线点控制掘 进方向。洞内高程控制与平面相仿,临时水准点控制开挖面

的高低,正式水准点控制洞内衬砌和洞内建筑物的高程位置。 3、开挖方法影响测量方式先导坑后扩大成型法对隧道的位 置还有一定的纠正余地,隧道施工测量可先粗后精;全断面开挖法一次成型,隧道施工测量必须一次到位。对于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开挖的隧道,其测量过程与先挖导坑后扩大成型开挖的隧道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对临时中线点、临时水准点的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或者是直接测设正式中线点、正式水准点。因盾构机的钻头架是专门根据隧道断面而设计的,可以保证隧道断面在掘进时一次成形,混凝土预制衬砌块的组装一般与掘进同步或交替进行,所以,不需要测量人员放样断面。 当采用盾构工法或自动顶管工法施工时,可以使用激光指向仪或激光经纬仪配合光电跟踪靶,指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光电跟踪靶安装在掘进机器上,激光指向仪或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工作点上并调整好视准轴的方向和坡度,其发射的激光束照射在光电跟踪靶上,当掘进方向发生偏差时,安装至掘进机上的光电跟踪靶输出偏差信号给掘进机,掘进机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自动纠偏,使掘进机沿着激光束指引的方向和坡度正确掘进。4、隧道施工对控制点布设的特殊要求隧 道贯通前,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只能采用支导线的形式,测量误差随着开挖的延伸而积累。洞外控制网和洞内施工控制测量应保证必要的精度。控制点应设置在不易被破坏的位

施工测量方法

7.2 施工测量方法 施工测量是整个幕墙施工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安装质量,因此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 7.2.1测量参照标准 7.2.1.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X》JGJ102-2003 7.2.1.2《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X》DBJ08-56-96 7.2.1.3《城市测量规X》CJJ8-85 7.2.1.4《工程测量规X》GB50026-93 7.2.1.5《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7.2.2 准备工作 7.2.2.1图纸准备: 1)完整施工图一套。 2)总包提供水平基准点、测量定位控制点平面图一套。 7.2.2.2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掌握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是确保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及后续施工的重要环节和基础) 2)熟练使用各种仪器,掌握其质量标准。 3)对各种仪器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定与校核。 4)熟悉总包单位的基准点,控制点线的设置情况。 5)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结构特征确定轴线基准点布置和控制网形式。 6)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7)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8)测法要科学、简洁,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9)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合格后请工地质量检查部门验线合格后报请监理验线,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10)钢尺量距进行“三差”改正;经纬仪测角进行“正倒镜”法;水准仪测高程采用附和或闭合法,采用串测或变动仪器高;全站仪测点换站检查。

7.2.2.3专业测量小组: 1)技术员一名。 2)测量员两名。 3)放线员四名。 4)其他人员三名。 7.2.2.4仪器准备: 7.2.2.5机具准备: 1)焊机及用具四套。 2)电锤六把、电钻六把。 3)30公斤重锤两个。 4)墨斗五个、铅笔两盒。 5)拉力器三个。 7.2.2.6材料准备: 1)50角钢若干。 2)M12*100胀栓若干。 3)Ф1.2钢丝线若干。 4)Ф0.8鱼线若干。

办公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办公大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办公大楼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法 佛山调度大楼位与汾江南路。本大楼由三十三层的主塔楼和六层附楼组成。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和要点,施工时测量工作采用如下方法控制: (1)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校核 根据施工图纸JF---01总平面图,可以知道1轴与H轴交点坐标X=254240.83,Y=38407721.6;12轴与H轴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1.63,Y=38407721.6;1轴与A轴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83,Y=38407760.0;12轴与A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1.63,Y=38407760;L轴与13轴线交点坐标X=2546285.13,Y=3840701.6。有了这些点的坐标可以推算出所有轴线交点的坐标。由总平面图可知建筑物与周边的相对关系,考虑到便于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布置如下:将E轴向H轴方向平移1m,可以确定一条东西方向的主轴线。考虑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为了保证控制点的稳定,拟将A、B两点分别布设在(1)22轴线向外3.5m出,根据以点坐标及与AB轴线的相对关系及尺寸,由公式X=X+REC(S,O),Y=Y+S推导出A、B两点的坐标。 A点坐标为X=2546237.33,Y=38407728.40同理将6轴向7轴方向平移2.8m确定出另一条主塔楼的对称轴线CD。为了节省投入及仪器架设次数,故将C点转90度角投出另一条CE控制线,以此线作为副塔楼的主控线。通过计算,CE控制线到K轴线为0.6m。D点作为在离A轴3.5m处,这样在C点架设仪器后视D点转90度投出另一条CE控制线,以此线作为副塔楼的主控线。通过计算,CE控制线到轴线为0.6m,D点作在离轴3.5m的建筑物外,同上,C点坐标:X=2546261.23,Y=38407718.10;D点坐标为:X=2546261.23,Y=38407763.50;E点坐标为:.X=2546339.93,Y=38407718.10;然后将轴向轴平移1m,得出F、G控制线,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求出F点的坐标为:X=.2546318.33,Y=38407698.12;G点的坐标为:X=2546318.33,Y=38407731.52,由此四条控制线组成整幢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以此图为依据,具体平面布置见图当作出了A、B、C、D、E、F、G、这七个点的坐标后,根据建设单位在现场提供的坐标控制点,采用索佳全站仪,将A、B、C、D、E、F、G 几点分别测设到施工现场,并打下木桩,钉上钢钉,用红油漆做好标志,同时在周围浇筑混凝土加固、保护,防止人为碰动或机械破坏,平面控制网设好以后,采用三角形锁法演算,检验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各点坐标采用公式: 求出各点之间的距里和方位角,然后索佳全站仪进行多测回的观测进行复核。 (2)楼层施工测量放线方法: 1)地下室部分 在桩基础施工时,主要根据已知点坐标,然后将桩心坐标编号输入全站仪中,输入完后,要仔细复核数据,以免出错。施测时将全站仪分别设置在已布置好的A、B、C、D、E、F、G控制点上,将棱镜站牌直接定出桩心,同时做好标志。人工挖孔桩成孔时,当第一层护壁浇筑完后,还要将轴线或桩中心线投测到护壁上,通过拉麻线吊锤球的办法来检验下部是否偏心,从而保证桩的施工质量。 底板施工时,主要依据平面控制网,将AB、CD、CE、FG等控制线投测到底板上,而后用50m钢卷尺分出各轴线及柱样边线。 2)上部楼层施工 由于该大楼为三十三层,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因此,在上部放线时,应采用激光铝直仪来控制点的竖相传递,主要步骤如下:当首层结构完成后,借助开工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将主轴线投到首层结构面上,采用索佳全站仪,复核各轴线交点坐标,当各坐标准确无

隧道断面快速测量方法

隧道断面快速测量方法 隧道施工中各种工序衔接紧凑,平行作业、交叉施工的工程很多,且洞内作业面狭小,如排风不畅,空气质量差,红外线测量仪器反射信号太弱,往往无法进行测量工作。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施工中非常重要,它控制着隧道开挖的平面、高程和断面几何尺寸,关系到隧道的贯通。为满足测量工作需要,需选择关键工序工作面污染小的时间,停止一些次要工序提前加大排风来满足测量工作条件。若测量工作占用时间过长,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如何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便成了重要因素。花几十万买一台隧道断面仪,仅能用于隧道断面测量,投资太大,为节省投资可采用全站仪配隧道断面测量软件来完成。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后,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可用台式、便携电脑,也可用可编程计算器进行。现将三数据分析方法列于表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可编程计算器进行分析,内外业用时最少,测量 工作对工程作业时间影响最小。本文将对这种方便、快捷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与介绍。 隧道断面单点测量耗时比较表表-1 序号仪器型 号 配套设备外业平均用时 (min) 内业平均用时 (min) 1天宝笔记本电脑及隧道断面 软件 256 2徕卡台式电脑及隧道断面软 件 85 3徕卡台式电脑及隧道断面软 件 6.57 4徕卡CASIO FX—4500计算器50 1极坐标断面测量法 1.1极坐标系的建立 图—1是一个隧道断面,垂直方向(高程)为纵轴,用表示;水平方向(距线路中线的距离)为横轴,用B表示。

图---1 圆心纵坐标等于路线设计高程减设计高程线至隧道中心的距离乘横坡比,加圆心至路面的高度。用公式()表示。 O=S-b×i+h=S-4.11×0.02+1.69 (1--1) 圆心横坐标等于10m(假定线路中心横坐标为10米)。加线路中心至隧道中心的距离 1.2数据采集: 1.2.1待测断面站点放样 可放出路中线、隧中线或距路中线任意宽度的点位,记录其地面高程、线路中线至待测断面站点的距离等。 1.2.2断面测量 仪器置于待测断面,(竖直度盘定天顶方向为度,顺时针注记)望远镜瞄准另一导线点或中线点定向后,转仪器正镜瞄准线路边线法线方向,也就是保证测量的竖直角读数,线路中线一侧为度,线路边线一侧为0-90度。记录仪器高、观测的竖直角、斜距。根据个人习惯,亦可记录水平距离和高差。如隧道内干扰大,可在仪器定向前,竖直度盘调至90度或270度,置水准尺于水准点上,读取塔尺读数来校核视线高。测量数据记录于表

隧道洞口施工测量方法

隧道洞口施工测量方法 隧道洞口施工技术总结内容包括: 清表;施工放样;截水沟施工;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护拱与管棚施工。 浅埋隧道洞口段施工技术 2.1 施工测量 2.1.1 洞口开挖工程开工之前,测量方面做好如下准备工作:①洞口地表复核;②洞口刷坡线放样。 2.1.2 地表沉降观测预埋 在靠近截水沟顶选择一个断面通视条件较好、测量方便处预埋牢固的基准点。测点沿地面布置在隧道轴线及其两侧各4个点。测量放线定位,用水准仪量测,隧道开挖开始量测,隧道开挖超过测点30m、并待沉降稳定以后停止量测。 2.2 洞口工程 2.2.1 进口端洞口 隧道进口端洞口工程施工顺序为:洞顶水沟、截水沟→洞口边、仰坡开挖→洞门挡墙→长管棚。 根据洞口的地形及地质条件,进口端洞门采用端墙式。由于洞顶覆盖较薄,采用30m长管棚超前支护,保证安全进洞。设长管棚的地段加设钢插管。洞口位置边坡外露面均应进行绿化。 2.2.2 隧道出口端洞口工程施工顺序 大边墙→回填水泥混合土→洞口边坡开挖→洞门挡墙→长管棚→反压护拱。 出口端洞口地段严重偏压,避免大刷大挖,体现零开挖理论。采用“明洞暗进”工法,不刷仰坡。出口端洞门采用端墙式。先施工大边墙,在大边墙与地表间隙全部回填水泥混合土,再进行反压护拱施工,洞口35米长管棚超前支护。 2.3洞口开挖 2.3.1 施工方法 洞口工程施工时,先做好洞顶截水沟的开挖及10#浆砌片石工作。施工方法以挖掘机开挖为主, 人工配合刷坡,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装碴作业,自卸汽车运输弃碴。开挖时自上而下开挖至仰坡坡底标高,在仰坡坡底标高(即变坡点)以下部分,按照长管棚套拱厚度弧线中间预留核心土开挖,预留 核心土作为下工序套拱及长管棚施工平台。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少开挖”的原则,洞口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挖掘机按放样的设计坡率刷坡线开挖,用预先加工好的坡度架控制刷坡坡度,人工修整,每次开挖高度为2米,测量复核坡度无误后,及时进行锚杆、挂网及喷射混凝土临时支护施工,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以保证边坡稳定。 2.3.2 施工控制要点 2.3.2.1 在洞顶截水沟挖通及砌体完成后,根据仰坡开挖总高度及挖掘机有效工作高度 确定开挖台阶数量,台阶高2米,准确按边桩开挖,以真正实现从上而下开挖。 2.3.2.2 准确掌握设计坡率和变坡点。 2.3.2.3 对有防护要求的坡面,应结合开挖,边开挖边进行坡面防护。 2.3.2.4 不破坏周边植被。 2.4洞口边、仰坡防护 2.4.1 施工方法 边、仰坡开挖修整后,即时分层进行边、仰坡临时防护。明暗交界处成洞面临时防护采用喷锚、挂网联合支护,仰坡采用喷锚支护,边坡应进行植草绿化,以稳固洞口边坡,防止因雨水直接冲刷而造成边、仰坡坍塌或滑坡。 2.4.2 施工控制要点 边开挖,边支护,每次工作高度2m左右,避免搭架作业。坡面修刷平顺,一次喷砼到设计厚度。设计有锚杆、钢筋网加固的坡面部分,应先作锚杆,将钢筋网焊接于锚杆外露段,然后再喷砼。锚杆规格、

施工测量方法

施工测量方法 7.1施工测量 7.1.1施工准备 (1).本工程拟组建由3人组成的专门测量小组负责测量放线工作。 (2).测量工具配备齐全且已经过检定或校验。全站仪两台,,DS3水准仪2台,经检验合格的50m钢尺2把。 (3).认真熟悉图纸,了解整个工程各轴线间的关系及标高情况,熟悉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相互间的换算,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熟练运用。 7.1.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的检定、校验→校测起始依据点→场地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7.1.3平面控制网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设单位移交的书面资料(坐标数据)和规划办提供的坐标点位设置平面控制网。 通过已知A、B点坐标,架设全站仪,采用距离和方位角放样测设出C点坐标。最后将测设出的直线作为整栋建筑物的主控制轴线。再根据主控制轴线采用角度和距离放样区域分割加密轴线。 定位轴线放出后,反复闭合校正,满足要求后,再分别测设出建筑各细部位置,并且将各轴线延长至建筑物外易保存的地方设置三角桩加以保护,对放出的轴线形成“工程定位测量记录”交业主现场代表及监理复核并签字。平面控制网见附图。 平面控制网测定后,在主控轴线延长线上浇灌砼墩(240×240),安装б=10mm,100×100铜板埋件。复核后在铜板上刻上轴线位置。(砼墩及铜板埋件

如下图)。

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根据平面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外引法投测,每次施测均需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1.4高程控制 水准仪引测至施工区域,稳固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及数据资料,采用DS 3 埋设3个高程控制水准点,闭合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以水准点为依据,采用吊尺法向上传递来控制各楼层标高,传递过程中,应始终利用同一基准点向上传递。 高程控制水准点应布置在建筑物外无沉降基岩上(或固定建筑物上),并埋设d=20mm铁件作为标板。 7.1.5基础施工测量 (1)轴线投测 基础施工时,用经纬仪将设置的建筑各轴线控制网投测到建筑区中,根据区域分割后各纵横轴线交点定出条形基础中心线,依其放坡宽度放出开挖线。为便于随时控制基槽中心线,将其纵横轴线向房间外引出做好标识。 (2)标高引测 根据现场设置的高程控制点,用附合法将高程引至场内一不易沉降的永久建筑物上,并做好标记。作为基础标高和主体标高的控制高程点。 7.1.6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轴线引测

施工现场测量方法

施工放线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 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总平面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 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监督、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筑物大小也可轴线间隔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 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施工测量前置工作: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并与业主办理控制点的交接手续,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参照点。水准参照点需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永久水准点设置在距建筑物附处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控制点或水准参照点做法示意图 第一篇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1场区控制网 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 1.2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建筑方格网) 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线控制网。 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建筑方格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

隧道断面测量及断面图绘制方法

隧道断面测量及断面图绘制方法 外业数据采集: 1、 外业采集数据时,先根据线路资料把待测断面中桩一一放样出来,标记清楚,并且 记录下该点的实际高程。 如果中桩放样不方便,就放样待测断面的边桩,同样标记清楚,并 且记录下该点的实际高程和依照线路方向看该点与中桩的关系 一主要是看在中桩的右侧还 是左侧和距中桩的距离。 2、 待测断面中桩或边桩放样完毕后,把全站仪搬到刚刚放样并标记的待测断面的中桩 或边桩上去,对中调平,进入全站仪里的测量程序 ,首先输入工作名--最好以测量日期为文 件名,这样便于内业处理时在电脑上迅速找到要处理的断面;然后设站 ,要注意每一个站名 只能测一个断面,如测 K10+ 200右洞,则测站可设为 Y10200;量取并且输入仪器高度,接 下来输入该点X 、Y 、Z 坐标,X —指该点与中桩的偏移值(沿线路前进方向左为负、右为正) 如该点偏离中桩左 2.5m ,则输:—2.5 ; Y —指该点实测高程,如该点实测高程为 330.159 , 则输330.159 , Z —无实际意义统一输为 0即可。然后定向,定向时瞄准小里程时把方位角 设定为0度或瞄准大里程把方位角设定为 180度;然后把仪器转到所测断面的线路法线方向 (即90度或270度方向),此时便可进行测存,测存时,仪器的水平方向不要动,只动仪器的垂 直方向,从一侧最下边向另外一侧开始测 ,直到扫测完整个断面。按照以上步骤测完所有断 面。 外业采集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绘制断面轮廓的必要数据,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站的技 巧。 内业数据处理: 1、 先把全站仪中储存的数据通过徕卡办公软件(中纬全站仪通过 GeoMax PC Tools 软 件)下载到电脑上,下载的时候注意选择自编的数据格式 Dm (中纬全站仪选择txt 格式), 不是仪器自带的数据格式 GSI 或者IDEX 。并且按照该断面所在里程命名该断面以免混淆。 2、 在AutoCAD 中按照实际尺寸画好隧道设计断面 (可另存一份以备重复利用),值得一 提的是在AutoCAD 中画出设计断面是很简单的事,比用专门的隧道处理软件绘制容易的多, 并通过新建坐标系的方法把隧道断面圆心处的 X 坐标定为0, Y 坐标定为通过理论计算的该 里程断面圆心高程。这一步是为了把设计断面跟外业实测数据联系起来。 3、 用记事本把下载好的存放断面数据的文件打开,全选所有数据,并复制,此时再回 到CAD 中点击多段线命令,然后把光标移动到输入栏中,单击右键再选中粘贴或直接按下 Ctrl+v 敲回车键,此时该断面轮廓便展绘在 CAD 图形中(如图)。 马公祠隧道K10+20C 断面 单位:米 4、接下来,可以用 AutoCAD 中的标注命令对隧道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查看了。因为绘制 "r

电力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3、工程概况 (1) 4、测量组织与管理 (1) 4.1仪器 (2) 4.2人员组成 (3) 4.3测量准备与人员分工 (3) 4.4测量工作管理 (3) 4.5测量仪器的管理 (4) 5、控制测量 (4) 5.1测量依据 (4) 5.2施工控制网技术要求 (4) 5.3原始地形测量 (5) 5.4暗挖控制测量 (5) 5.5联系测量 (5) 6、暗挖施工测量 (6) 6.1测量放样的方法 (6) 6.2工程测量顺序 (6) 6.3暗挖二衬测量 (9) 6.4施工监测 (9) 6.5贯通误差测量 (10) 6.6贯通误差限差 (10) 6.7地下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与检测 (10) 7、竣工测量及资料整编 (11) 7.1竣工测量 (11) 7.2资料整编 (11) 8、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1)

1、编制依据 (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3)《工测量规范》(GB50026-2013)。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2) (5)市政工程有关技术规程、规范 (6)我单位在地下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成熟施工测量技术及施工测量管理经验。 2、编制原则 (1)采用成熟、可靠、先进、有效的科学测量方法,确保施工符合设计结构尺寸要求是本方案编制的首要考虑原则。 (2)通过布点控制地面沉降、结构收敛等量测方法,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是本测量方案编制中的重要原则。 (3)控制施工贯通精度是本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中的重要内容。 3、工程概况 3.1全线综述 为配合本工程电缆敷设,新建隧道设计起点接龙潭湖220kv变电站东侧偏南隧道甩口,沿变电站东墙向北至停车场后折向东,穿越左安门大街后,沿左安门内大街东红线2.5m 位置向北至龙潭路后向东,在沿龙潭路南红线北侧8.5m位置(局部2.5m)向东至龙潭东路,在沿龙潭东路西侧向南约140m后折向东,依次下穿护城河及东二环主路后,终点接现状电缆隧道下方,线路路径长度约1386.5m,由设计终点分别向南北沿现状隧道下方修建30m直线隧道与现状沟连通。 本标段新建电力隧道工程为龙潭湖220千伏输电工程沟道(第四标段) 电力隧道位于龙潭路向东至龙潭东路,沿龙潭东路西侧向南约140m处穿越护城河及东二环主路后,由设计终点分别向南北方向各30m与现状隧道相接。

铁路实用隧道测量方案要点

一.编制依据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二.工程概况 鸾凤山隧道进口17.47m直线段后接半径R=1200m的曲线,曲线长度为1119.47m,中部为直线,至DK146+825.91接一半径R=2000m 的曲线,曲线长899.44m。 鸾凤山隧道洞身纵坡为单面坡,自进口至出口依次为4‰/1205m、5‰/13250m和3‰/1400m的下坡。 本隧道围岩有Ⅱ、Ⅲ、Ⅳ、Ⅴ级四种,进口段为Ⅴ级围岩。 本标段位于晋西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山地,经过地段由于历次的地质构造及河流的切割,剥蚀、侵蚀作用,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高差悬殊。测区最高点位于吕梁山黑茶山,地面高程2203m,最低点位于鸾凤山隧道出口附近,地面高程为1300m。区内海拨标高一般为1400-1900m,最大相对高差660余米。测区内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境内形成了中低山、丘陵、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构成了东北宽而西南窄的蘑菇形状的复杂地貌。隧址区地震烈度属V度区,抗震设防烈度值6度。

三.测量总体组织 3.1 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副总工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测量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其中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3人。 3.2 测量工艺流程图

3.3 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标段隧道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4.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洞外点位布设 施工时通过洞外加密精测点,采用GPS卫星定位形式,每个洞口设四个GPS控制点。 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洞口导线点位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作基准点,进行测量及平差计算。 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是在洞外GPS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布设点为起始点,沿隧道两侧分别设置支导线连接后形成闭合导线闭合于洞外高级点。导线边长根据实际施

山岭隧道细部施工测量方法

隧道细部施工测量 1全站仪坐标法设站 1.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或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或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特别注意:如果所测数据完全正确不能认为后视方向一定正确,只能说明镜站和测站点间距离正确,方向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下一步检核才能确定。 1.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然后和已知数据检核比对,此步骤主要是确保测站和定向准确设置的必要手段,也是复核。 2洞口边仰坡开挖放线测量 2.1在测站上按1步骤安置全站仪。 2.2在各测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高程。此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2.3.将测点坐标输入计算器测量程序,算出测点与坡顶线的平距,然后量取距离直到坡顶位置。 2.4再次测量所移坡顶位置,直到和设计位置一致,误差控制在±3cm内。此操作一般要经过多次才能最终确定坡顶线。 2.5然后加密开挖范围内的点,测出开挖深度,以便指导刷坡。 2.6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2.7.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2.8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2.9.填写测量放样交底书。 3洞口大管棚导向管的定位放线测量 3.1在测站上按1步骤安置全站仪。 3.2测出并标定导向墙护拱的横向里程位置于两边边坡面上。 3.3测出拱架左右拱脚的标高和横向宽度(内缘),并准确标定。 3.4测出拱架顶拱的中线(隧道中线)位置,并标定顶拱中线内拱顶标高。 3.5测出每节拱连接位置的标高和宽度,并准确标定,以便准确定位拱架位置。 3.6护拱安装就位后,检查拱架定位精度,合格后,在最前一榀和最后一榀拱架外拱顶测出隧道中线并标定,然后按设计间距沿拱架外缘标定所有导向管的位置,用仪器每5个间距抽检导向管与隧道中线的平行位置关系,误差倾角12′之内(30m管棚±10cm误差)这是确保钢管不会切向交叉的关键。 3.7导向管平面位置标定后,接着控制导向管的外插角度。假设外插角度为2°,前后两榀拱架间距为180cm,那么前面一榀拱架的放样半径就增加180*tan2°=6.3cm。在放样过程中,最后一榀拱架按R半径放样,最前一榀拱架半径就按R+6.3cm放样,而且每一个点都要准确测量,这也是保证管棚不会法向侵入隧道开挖线以内或因管棚外插角过大,失去超前支护意义的关键所在。 3.8最后按2.6~2.9步骤操作完成整个测量放样。 4隧道开挖轮廓线放线及超欠挖检测测量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修订稿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 骤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一、洞口段施工:1、边仰坡开挖:全站仪测量放样,利用挖掘机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清除洞口与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石质地层仰坡开挖需要爆破时,应以浅眼松动爆破为主。局部也可人工配合修整,开挖时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2、成洞面支护:仰坡刷坡完成后,及时用坡度板检查坡度,待坡度检查合格后,及时打设系统锚杆,并将锚杆头外露,挂设金属扩张网与锚杆头焊接成整体。挂网完成后立即喷射混凝土,并反复喷射,直到达到设计厚度为止。3、截水沟施工:在距仰坡坡口5米处开挖截水沟,截水沟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修整,修整完后,立即砌筑#浆砌片石,并用砂浆抹面。二、辅助施工:1、长管棚:套拱施工:施工放样,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导向管放样,127导向管安装,砼浇注。管棚施工:钢管规格:热扎无缝钢管¢108㎜,壁厚6㎜,节长3米,6米;n 管距:环向间距50㎝;n 倾角:仰角1°(实际施工按2°施工),方向与线路中线平行;n 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20㎝;n 隧道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的接头至少错开1米。A 管棚施工方法:测量人员准确放样,标出洞中心线及拱顶标高,开挖预留核心土作为管棚施工的工作平台,开挖进尺为米,开挖结束

后,人工两边对称开挖(品字型)工作平台,台阶宽度米,高度米,作为施工套拱和管棚施钻的平台。管棚应按设计位置施工,应先打有孔钢花管,注浆后在打无孔钢花管,无孔管可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以保证孔口的孔向正确,每钻完一孔便顶进一根钢管,钻进中应经常采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发现偏斜超过设计要求,及时纠正。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管采用3米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管采用6米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米长钢管.B 管棚施工机械:n 钻孔机械:配备XY-28-300电动钻机,钻进并顶进长管棚;n 注浆机械:BW-250/50型注浆泵2台;C 注浆参数:n 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水泥浆水灰比1:1;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注浆压力初压~;终压。2、小导管 A 超前小导管采用外径42㎜、壁厚㎜的热扎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8㎜压浆孔,但尾部有1米不设压浆孔,超前小导管施工时,钢管与衬砌中心线平行以10°~30°外插角打入拱部围岩,钢管环向间距20~50㎝。每打完一排钢管后,应立即喷浆封闭开挖面,然后注浆.注浆后,架设钢拱架,初期支护完成后,每隔(2~3米,试图纸而定)再另打一排钢管,超前小导管搭接长度一般为米。B 注浆参数:n 水泥浆与水玻璃体积比:1:;n 水泥浆水灰比1:1;n 水玻璃浓度35波美度;水

施工测量方案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公司 ****年**月**日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一、测量质量控制 ------------------------------------------ 1 二、测量质量标准 ------------------------------------------ 1 三、技术准备工作 ------------------------------------------ 1 四、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 3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 4 六、测量仪器管理 ------------------------------------------ 4

施工测量方案 一、测量质量控制 1、进场后依据给出的坐标点,在现场设立导线控制点,然后通过全站仪将轴线交点投测,再使用经纬仪转动角度布设轴线加密控制网进行定位。为保证顺利放线,轴线控制点要与全站仪投测的轴网互相校核。 2、依据给定的高程点定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轴线及高程控制网建立完成后,请监理验线,合格后作为下一道工序的放线依据。用全站仪投测,数据由测量组依据图纸进行计算,结论在规范允许误差内进行放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3、控制测量放线的要求是:“快、准、严、高”即放线快、点线准、要求严、标准高。 二、测量质量标准 1、根据业主的要求、设计图纸和测量规程的规定,使工程的定位准确,相互间几何尺寸正确,满足顺利施工的需要,达到合同规定的各项质量目标。 2、本工程场区平面控制网采用一级导线网,测设精度:测角中误差±5"边长相应误差1/40000;建筑物平面图控制网测设要求采用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设精度: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应误差 1/15000。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要求进行测设,水准闭合差±4mm。基础放线总长允许误差±15mm。轴线竖向投测允许误差3mm。 三、技术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1、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要有在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 1.2、校核定位桩,红线桩,水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