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4 《用比例解决问题》 (2) 说课稿(001)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4 《用比例解决问题》 (2) 说课稿(001)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4 《用比例解决问题》 (2) 说课稿(00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

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说学法

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自学法。引导发现发。

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课前准备合适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这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程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教学比例的意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反馈与巩固——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概念复习:回忆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基本型性质是什么?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然后出示4个比让学生求比值。

2.求出下面每个比的比值 12:16 3/4:1/8 5.4:2.7 10:6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知识的复习,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旧知的印象;通过求比值的练习,使学生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教学比例的意义作了巧妙的铺垫。)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教学新课

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40页的三幅图: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副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都有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课件,创设大小不同的国旗引入比例的意义,主要体现知识由实际问题产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师:利用多媒体把图变换成三面国旗的画面,并表上长和宽的尺寸,请同学们写出他们长与宽的比。

(比可以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为后面的学习比例用分数形式表示做好铺垫)。

接着追问:“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2.动手计算,探究比例的意义

师:接下来选取其中的两个比,求出它们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那你能不能从中任选两个相同的比把它组成等式呢?”然后学生汇报。

最后师生总结比例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板书)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观察、求比值等方式是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到,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两个比相等。运用黑板上的几个比例式,告诉学生象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3.辨析比和比例

师:1:2是比例吗?为什么?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

(辨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进一步理解的过程,通过1:2是比例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主去辨析新知与旧知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比例的意义,并通过“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问题的启动,使学生展开了更丰富的比例应用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4.利用新知,学以致用

师:教学比例的意义后,及时组织练习。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这一环节中,不仅运用了比例的意义,而且对比的性质也有一定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我们已经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那么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也都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自学课本41页,并汇报交流说出黑板上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处理好了讲授与自学的关系。)

2、进行验证,确定性质

师:观察黑板上的比例式,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之积和内项之积之间有什么

关系吗?可以动手计算。汇报交流: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另选几个比例验证一下。(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把内项与内项、外项与外项分别用箭头连接,使学生形象的看到用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式中,如何计算两个内项及两个外项的积。)3.指导学生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经过验证得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

(设计意图: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巩固练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第1题是对基本概念的巩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第2题是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第3题是用四个数组比例,这题学生在组的过程中没有方法和顺序,那么在交流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规律,使学生不仅把题做对,而且指导自己更好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三个练习,每一个都在逐步地延伸,意在达到熟练运用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学到这里,你已经学习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五、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你能比较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使学生畅谈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更进一步理解新知。)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大方,体现了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展示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精品文档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认识正、负数 1、温度计中以0℃为分界线,在0刻度线以上是正值,0刻度以下是负值。零上13℃,用“+13℃”表示,零下3℃,用“-3℃”表示。(注意:0℃表示温度分界线,不表示没有温度) 2、像+1 3、+38…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例:1个西瓜平均切成6块,吃掉3 1,还剩几分之几,单位“1”是1个西瓜。240袋面粉,运走80袋,剩下的是总的几分之几,单位“1”是240袋面粉。)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5 1 、13 4)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6 5的分数单 位是 61、131的分数单位是131、23 71的分数单位是231 )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 被除数 ,用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b ≠0),a ÷b= b a 。(2÷10=102=51、12÷3=312=4、15÷4=415=343 )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3 1 、 74、11 2 、87真分数都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11 11 、37、59、417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7=23 1,读作2又三分之一、59=154 ,读作1又五分之四) 8、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 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能化简的分数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312=12÷3=4、417=17÷4=4…1=44 1、626=26÷6=4…2=462=431 ) 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再加上真分数部分的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414= 4144(+?)=417、531=3 135(+?) =316、273=7372(+?)=717)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2=2322??=64、53=3533??=15 9、2416=824816÷÷=32、4520=545520÷÷=94 ) 三、分数加减法(一) 1、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2和18的公因数:1,2,3,6。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2、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有的商是互质数为止(只有公因数1),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若其中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整除,则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小的那个:12和6的最大公数是6,2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3、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416=824816÷÷=32、4520=545520÷÷=94像32、94、3 1 …这些,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例:151+152+158=15821++=15 11 、 83-8 1=813-=82=41 注: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5、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分母是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例: 3 1 +43=4341??+3433??=124+129=1294+=1211、52-154=3532??-154=156-154=15 46-=152 ) 6、分数比较大小: ①同分母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54>52 ) ②同分子分数: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比较大。(72>11 2) ③异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要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3 2 、43,128<129)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我能填对。(20分) 1、÷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3、÷11的商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4、把、、和……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5、在○填上“<”、“>”或“=”号。 (1)÷〇×(2)×〇+ (3)×〇×(4)×10〇× 6、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 ()=79;x=()。 7、一个直角三角形周长是26cm,两条直角边长是8厘米和,斜边长()厘米。 8、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9、两数相除商是,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______。 10、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11、两个质数的和18,这两个数是()和()。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精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B、990÷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100=()。 B. 、÷24=,按四舍五人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A. 2.0 B. C. 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6、下面式子中属于分解质因数的是() =2×3×1 B. 42=2×3×7 C. 54=2×3×9 四、小小神算手。(40分) 1、快乐口算。(10分) ×= 10÷= 6×=÷=×= ÷=×4=×=×=×= 2、竖式计算。(6分)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认真,我会填:(40分) 1、3千米 =( )米 6500千克 =( )吨( )千克 6米 = ( )分米 45毫米 = ( )厘米( )毫米 3吨 = ( )千克 7000米 = ( )千米 120分 =( )时 5000千克+3000千克 = ( )吨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 一支牙膏长15( ) ② 一个苹果重120( ) ③ 一张床长2( ) ④ 火车每小时行180( ) ⑤ 一块橡皮重5( ) ⑥一袋面粉重25( ) 3、( )里最大能填几。 6 ×( )﹤ 5 0 ( )× 7 ﹤ 2 5 ( )× 9 ﹤ 5 2 4、40 的8 倍 是 ( ) 5个6 1 是 ( ) 6个500的和的末尾有( )个0,是( )。 5、一个数除以6,商是8,余数最大是( ),此时这个数是( ) 。 6、长方形( )边相等。正方形( )边相等。 7、用4、0、6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8、在 里填上“>”或“<”。 5 351 4 12 1 2吨○2400千克 7 47 6 14 4 0×12○0+12 9、填一填: 长方形 正方形 边长数 6cm 14cm 周长 84m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 对的在()里打“√”,错的打“×”(5分) 1、小刚体重80克。 ( ) 2、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 ( ) 3、在装有红、黄、白乒乓球的袋子里,可能会摸出绿色乒乓球。( )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 ) 三、左挑右选出真知——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5分) 1、一位数(0除外)乘三位数的积是( )。 A.四位数 B.三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 A.一定相等 B.可能相等 C.一定不相等 3、 一张大人床长( ) A. 20分米 B. 20厘米 C. 20米 4、盒子里有10粒白棋,2粒黑棋,摸到( )的可能性大。 A.黑棋 B.白棋 C.红棋 5、□96是一个三位数,□96×6的积最接近3000,□是( )。 A.3 B.4 C.5 四、我会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694×7≈ 243÷3≈ 306×8≈ 0÷9= 210×4= 720÷9= 长 18m 70dm 宽 5m 4cm 40dm 周长 26cm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 2 + 6 = 3 + 5 = 1 + 8 = 4 + 2 = 4 + 5 =7 + 2 = 3 +7 = 2 +8 = 5 – 2 = 6 – 3 =10 - 5 = 8 - 4 = 7 – 5 =10 – 4 =7 – 3 = 9 - 2 = 10 + 4 =13 – 10 =16 – 6 = 2 + 10 = 3 + 9 =7 + 8 =9 + 9 = 6 + 8 = 8 + 5 =9 + 9 = 3 + 8 = 7 + 5 = 4 + 7 = 5 + 6 = 7 + 7 = 8 + 9 = 8 + 2 + 6 =10 - 4 + 3 = 1 + 7 + 8 = 15 - 5 - 5 = 2 + 3 + 9 =16 - 10 + 7 =10 - 9 - 1 = 6 - 3 + 10 = 二、填空。 1. ()()()2. 3. 在○里填上“>”“<”或“=”。 18 - 8○8 9 + 4○4 + 9 9 + 7○20 4.1、2、2、3、3、3、4、4、4、()、()…… 1、4、7、10、()、()…… 5. 比多()个,比多()个, 比少()个, 比少()个。 三、在正确答案下面的□里画“√”。 1. 谁重一些? 2. 哪根长一些? □□□□ 3. 是什么形状? 4. 谁比较接近20 ? 长方体正方体9 19 □□□□ 四、解决实际问题。 1. □○□=□□○□=□ 第1页

3. 4. 5. (1)灰兔和黑兔一共有多少只? □○□=□(只) (2)三种兔一共有多少只? □○□○□=□(只)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只) 6.积木王国。 1、比少个。 2、比多个。 3、这个机器人由个立体图形构成。 16个15个13把 8个 □○□=□ 第2页 2

(完整版)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口算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前计算训练题 请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从中选择课前练习的数量及题目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第一课时 认识正负数 3.4-1.4= 7.82-7.2= 2.19+9.1= 10.1-0.89= 0.68+0.42= 8.1-5.1= 0.728-0.24= 0.8+0.18= 0.89-0.25= 1-0.98= 0.048+0.52= 5×400= 19.9+11.1= 187÷1000= 1+3.89= 75÷10= 0.96÷0.8= 0.8×7= 1.5×7= 0.081×10= 第二课时 我学会了吗? 1.32×8= 0.7×8= 10.3×2= 5×0.6= 0.9×0.3= 3.5×0.2= 2.01×0= 10×0.05= 0.13×7= 0.21×100= 10.2+0.02= 0.7×4= 0.05×4= 4×0.3= 430-250= 0.17+0.06= 1.02-0.09= 7200÷800= 0.17+0.6= 0.83-0.6= 第二单元 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 分数的意义 0.15+0.7= 670+250= 10.2+0.2= 9.2-6= 8500÷500= 3.2-3.2= 3.7+2.3= 25×100= 3.2-0.32= 2+2.8= 380-290= 0.35+0.5= 0.35+0.63= 3500÷70= 3.1+3= 3.8+0.38= 7500÷250= 3.8+1= 0.95-0.05= 450+780= 第二课时 分数意义(练习课) (1)口算 0.47+0.13= 4.5+4= 4-0.6= 0.95+0.05= 2.5+3.2= 0.74+0.16= 23×100= 9.8-4.8= 480÷40= 0.53÷100= 5.1+2.3= 125×80= 0.078÷10= 0.52+0.4= 70×12= (2)在○里填上“<”、“>”或“=”。 41○51 92○32 5 4○53 41○61 53○83 第三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口算 0.25×100= 3.4-2.8= 0.6-0.37= 0.052×10= 10+0.08= 1-0.75= 0.5×1000= 0.82+0.3= 13.5+6.5= 3.05×100= 1.2-0.8= 21.6-1 2.6= 63÷100= 0.83-0.5= 0.76+0.14=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7.8×0.1= 6.4÷0.2= 1.25×0.8= 35÷4= 0.21÷0.3= 7×0.9= 0.36÷0.09= 1.2×0.5= 3.5×20= 4.3÷10= 0.8×0.7= 32÷0.8=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带△的保留两位小数。 0.28×0.15 * 8.93÷1.9 △3.92÷3.7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32×2.5×12.5 3.6×0.81+0.36×1.9 4.05÷[1.8×(3.36-2.86)] 4.解方程。 9x+5x=8.4 2.5x-25=5 二、填一填 1.1.04平方千米=( )公顷 4.35吨=( )吨( )千克 2.根据18×64=1152,可知1.8×0.64=( ),11.52÷6.4=( )。 3.在○里填上“<”“>”或“=”。 4.74÷0.86○4.74 6.5×0.5○6.5÷0.5 0.07×2.35○2.35 1.23×0.1○12.3÷100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5.在51、28、1、17、4、22、47中,( )是质数,( )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奇数,( )是偶数。 6.计算35.1÷0.03时,先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 )倍,同时也要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 )倍,这样做的根据是( )。 8米

7.李师傅4时做10个零件,平均每时做()个零件,每个零件要做()时。 8.分针顺时针旋转3圈,时针顺时针旋转( )度。 三、选一选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14-3.5=10.5 B.8x-1.6=32.9 C.3x+60 D.6a×8>130 2. 左面两个直角梯形的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阴影部分的面积()。 A. 左图大 B. 右图大 C. 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 下面各式的计算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 A. 0.9÷0.9 B. 0.9×0.9 C. 1÷0.9 D. 1×0.9 4.下图中的几个图形,()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h 5.把12分解质因数为()。 A.12=3×4 B.12=2×2×3 C.12=2×6 D.12=2×2×3×1 6.将0.305×0.98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正确结果是()。 A.0.29 B. 0.99 C.0.20 D. 0.30 四、辩一辩 1. 一个非0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 两个数相除,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3. x÷1.2(x≠0)的商一定小于x。 ( ) 4. 因为39=3×13,所以39只有3和13两个因数。() 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 6.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它一定是12的倍数。() 五、动手操作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30×9= 90÷3= 22×4= 200÷4= 55÷5= 3+400= 62-7= 6×700= 0÷800= 42×2= 360÷9= 3×6+4= 41+42= 54-54= 74+72= 1-6 5= 2.估算。 39×3≈ 202×4≈ 243÷6≈ 488÷7≈ 3.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48×6 530×6 * 682÷6 X|k |b| 1 . c|o |m 4.计算。 30×8÷6 213×3+39 254-54÷2 二、填一填。 1.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 2.□÷7=101……□,余数最大是( )。 3.7个 91 是( ),( )个61是6 5。 4.一个正方形周长12厘米, 它的边长( )厘米。 5. 2吨=( )千克 7000克=( )千克 9000g=( )kg 8t=( )kg 6.填上合适的单位。 黑板面的周长约是9(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4( ) 排球的质量约是460( ) 一袋大米的质量是10( ) 7.填一填、比一比。

8.下面物体运动是旋转现象的画“√”,是平移现象的画“○” 三、画画,填填。 (1)图形①往( )方向平移( )格就得到图形②。 (2)把图形②向下平移4个格,画出来。 2.下面每一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请在下面画一个周长12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的2 1 用阴影表示出来。 ( ) ( ) ( ) ( ) 1

新|课|标|第|一|网 四、连一连。 五、解决问题。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5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2.跑道每圈400米,小红一个星期(7天)一共跑了多少米? 3.同学们外出植树。女生56人,男生28人,每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4. 冬季越野赛路线。 北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试卷 一、填空:(38分) 1、某日黄山傍晚的气温从中午的零上3°C 下降了9°C ,这天黄山傍晚的气温( ) 2、将下列几个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6 -20.8 0.5 13.2 2.3 -1.2 ( ) 3、27 4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4、21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5、小丽每天的学习时间是6个小时,占全天时间的( )。 6、把长4米的铁丝平均分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分米=( )米 55克=( )千克 100分=( )小时 5时=( )日 29秒=( )分 17角=( )元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5=()32=()35=()40=( )÷40 =( ) 186=() 12186++=()6186-- 9、27 的分子加上6,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10、分数4x ,当X ( )时是真分数,当X ( )时是假分数。 11、王师傅20分钟加工零件25个,平均每分钟加工( )个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 )分钟。 12、2010年的第一季度的天数占全年的( )。 13、3千克的14 和1千克的( )相等。

15、 二、判断.(11分) 1、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 ) 2、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 ( ) 3、假分数都大于真分数。 ( ) 4、正数一定都大于负数。 ( ) 5、6不是正数,因为在6的面前没有写+号。 ( ) 6、把34 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9。( ) 7、既可以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 8、把2个同样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4 个蛋糕。 ( ) 9、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每小段是全长的13 。 ( ) 10、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11、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三、计算(每题1分,共9分) 97+92 = 1211—127 = 2013+203= 247+2423 = 167+163 = 167—163 = 3019 —307 = 2013-203= 1211+12 7 =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最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我能填对。(20分) 1、686.8÷0.6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2、0.62公顷=()平方米 2时45分=()时 2.03公顷=()公顷()平方米0.6分=()秒 3、14.1÷11的商是()循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4、把 2.54、2. 5、2.545和 2.55……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5、在○填上“<”、“>”或“=”号。 (1)0.18÷0.09〇0.18×0.09 (2) 0.7×0.7〇0.7+0.7 (3)3.07×0.605〇0.307×6.05 (4) 4.35×10〇0.8×43.5 6、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 ()=79;x=()。 7、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长是10厘米,其余两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厘米。 8、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9、两数相除商是2.4,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______。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0.05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0.05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精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0.03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9.9÷0.003 B、990÷0.003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 A.8、93 B. 0、893 C.89、3 4、47.88÷24=1.995,按四舍五人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A. 2.0 B. 2.00 C. 1.99 5、把20分解质因数,结果是()。 A. 20=1×2×2×5 B. 20=4×5 C. 20=2×2×5 四、小小神算手。(40分) 1、快乐口算。(10分) 3.5×0.2= 10÷0.5= 6×0.25= 0.63÷0.9= 1.8×0.4= 0.99÷0.01= 1.2×4= 3.9×0.01= 2.33×1.2= 1.25×0.8=

青岛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青岛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28分) 1、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一本《童话故事》的价格是14.85元。( )元 (2)一块蛋糕,妈妈吃了它的8 3 。 ( ) (3)妈妈买菜花了十五元五角钱。 ( )元 (4)我们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七分之四。 ( ) 2、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面积约50( ) (2)一张1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98( ) (3)小明的身高167( ) (4)一只小鸟的体重约30( ) 3里面装有红珠子4个,黄珠子3个,黑珠子2个。 (1)红珠子占珠子总数的 )()(,黄珠子和黑珠子共占总数的)() (,黑珠子占的分数比红 珠子少 )() (。 (2)从盒中任意摸出1个珠子,有( )种结果,摸到( )珠子的可能性大, 摸到( )珠子的可能性小。 4里填上“>”“<”或“=”。 3.26元 3.62元 0.9元 1元 24××4 8382 3.5元元32 5米2 500厘米2 6000公顷6千米2 3米2 300分米2 5、用分数来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 ( ) ( ) ( ) ( )

6、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宽是24米,长比宽多8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的 ( )米2。 二、选一选。(6分) 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请打“√”。 2、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画“○”,是平移的画“—”。 3、在镜子里看到的图像是哪一个?在正确的下面打√。 三、算一算。(21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6×10= 30×20= 7×100= 8.2+1.8= 6165+= 0.9-0.3= 18×4= 7273-= 25×40= 30×12= 128÷4= 50×80= 2、用竖式计算。(6分) 28×54= 87×36= 6.8-5.9= 3、脱式计算。(9分) 240×3÷6 120+19×58 312×(300-293)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一填。 1.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它的前面是(),后面是()。 2.16的个位上是(),表示()个一,十位上是(),表示()个十。 3.17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4. 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 ()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3。 6. 17比()大1,17比()小1。与1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7. (),12,(),16,18,20。 8. 0—10,共有()个数,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9. 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第4个数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10. 9和7的和是(),差是()。 11.在12-3=9,减数是(),被减数是()。

12. 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被减数是16,减数是7,差是()。 13. 10=()+()=()-() 14.()+4 > 8 9-()< 3 15.在○里填上“>”“<”或“=”。 11+4○12 15○8+9 14+4 ○ 14-4 5-2+9○5+4+4 16、10个一是()个十20里有()个十,有()个一。20里有()个十和()个一。 17、5比()大1,比()小1。10里面有()个一。 18、18这个数,1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19、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与它相邻的数是()和()。 20、在3、6、8、12中比9小得多的数是()。 21、比9大比14小的单数有:() 22、20里面有()个十,有()个一。 23、“15”这个数,十位上是(),表示()个(),个位上是(),表示()个()。 24、()-5=4 ()-4=10 4+8=()+7 二、填空 1)、一个数从右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2)、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一位数的和是()。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应用题

1、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焊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米,宽1.2米,深0.8米,现将水池的四壁和底部抹上一层水泥,求抹水泥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水泥厂制10根正方体铁皮通讯管道管子,横截面为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管全长2米,共需多少平方米铁皮? 4、用两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时,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多少? 5、要做一个正方形管口周长是28厘米,长2米的通气管子10根,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6、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底面积是250平方厘米,高12厘米,里面盛有6厘米的水,现将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水面上升了4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给一个棱长是1.2米的正方体铁箱油漆一遍,(内外两面)油漆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把一根长3米的长方体木料据成3段后,表面积增加18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9、一根长1.8米,横截面是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铜条,铜条如果每立方分米重8.9千克,这根铜条共重多少千克? 10、长方体,如果长减少3厘米,就是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60厘米,宽38厘米,里面沉入一个长方体钢块,当钢块取出时,容器中的水面下降5厘米,如果长方体钢块的底面积是570平方厘米,钢块高多少厘米? 12、有一个装饼干的正方形铁盒,底面是正方形,边长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这个铁盒四周印满商标,商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一共有525平方厘米,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的2.5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用方程解) 14、一个教室长8米,宽5米,高4米。要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面积21.5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0.25千克,共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15、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12米,宽8米,高4米,如果将四壁和地面用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瓷砖贴上,需要多少块? 16、把一块棱长1.2米的正方体钢坯锻成横截面面积是0.04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 1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棱长总和是148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18、一个长方体油箱,底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6分米,里面已盛油144升,已知里面油的深度是油箱深度的一半,这个油箱深多少分米? 19、把一根5米长的长方体木料据成5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28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0、一个水池长6米、宽5米、高1.5米,池里所储的水是36立方米,问现在水面距池口多少米? 21、一个长60厘米、宽20厘米的盛水容器,把5块体积相等的铁块投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正好上升了4厘米,求每块铁块的体积。 22、一张办公桌有3个抽屉,每个抽屉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做这张办公桌的抽屉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23、把一根长2.4米,宽0.8米,高0.4米的木料据成体积相等的2份,它的表面积最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2018-2019学年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22分) 1.循环小数0.18282……用简便记法是(),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千分位是()。 2.94至少减去()就是3的倍数,94至少加上()就是5的倍数。 3.右图(单位:厘米)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 方厘米。 4.在1,2,3,6,9,12,15,24中,6的因数有 ( ),6的倍数有( )。6既是6的( ),又是6的( )。 5.()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很好的反应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 6.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最大的奇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质数是()。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2厘米,高是3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9.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0.两个数的商是1.8,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不变,商是()。 二、判断题(12分) 1.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不变。() 2.下面三个图形的面积都相等。() 3.大于0且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比原来的两个数都小。() 4.2.1595959是循环小数。() 5.把36分解质因数为:36=2×2×9。() 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三、选择题(16分) 1.下面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 A.18=3×6 B.30=2×3×5 C.20=2×2×5×1

2.下图中,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它们的面积相比()。 A.甲的面积大 B.乙的面积大 C.相等 3.下面各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4.下面图形中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A. B. C. 5.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合数 B.偶数 C.奇数 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8.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7.2,原来的小数是()。 A.21.6 B.3.6 C.2.4 四、计算题(25分) 1.口算(4分) 0.6+1.3= 8.9-5= 2+0.78= 8×0.9= 0.32×0.2= 32.1×0.3= 7.5-0.3= 3.2÷0.08=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保留两位小数)(6分) 5.6×0.47= 0.51÷0.12= *5.72÷1.6≈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新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算式中,商是三位数且商的中间是0的是()。 A.402÷3B.360÷2C.642÷6D.202÷4 2 . 如果一个数乘以20得500,那么这个数乘4得() A.250B.200C.100 3 . 生活中()是旋转现象。 A.B.C.D. 4 . 把一个大正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周长之和与原来的大正方形的周长相比,()。 A.增加了B.减小了C.不变 5 . 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200,□×5=80,那么△和□分别是()。 A.16和184B.16和180C.184和16 二、填空题 6 . 淘气跟妈妈准备假期去看戏剧演出,下图是演出的信息。 演出是在下午________时________分开始,演出时长2时30分,在________时________分结束。淘气不小心

将演出信息弄花了,他记得是在1月的倒数第4天,电影放映时间应该是1月________日。 7 . 一个长方形恰好可以分成三个同样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已知这个长方形周长是6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 . 小时=(____)分钟吨=(_____)千克。 9 . 写出一个大于而小于的分数.. 10 . ()÷7=24……(),余数最大是(_____),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_____)。 11 . 如果“□88÷35”的商是一位数,方框里的数最大是;如果商是两位数,方框里的数最小是;如果商是二十多,方框里的数最小是. 12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长度或时间单位。 (1)一棵大树高约10________; (2)飞机每小时飞行约1000________; (3)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________; (4)吃午饭大约需要20________。 13 . (1)山洞在中心公园的(_________)方向,在海底世界的(_________)。 (2)(_________)在中心花园的西北方向,中心花园的东南面是(__________)。 (3)气象馆的北面是(_________),居民区在海上公园的(________)方向。 14 . 在图片下面的()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小 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口算题(每道小题1分,共20分) 90-9= 46+5= 8+57= 98-70= 65+20= 25+7= 50-8= 86-5= 4+65= 20+67= 42+30= 73-40= 85-7= 8+45= 76-60= 24-10= 20+13-9= 34+25+5= 58-58+8= 39+7-20= 二、填空。(34分) 1、6个十是(),10个十是()。 2、8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3、写出78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4、1张100元可以换()个50元,或()个10元,或() 个20元。 5、找规律,继续画下去。 ○△○△○△()()()()。 □○○□○○()()()()。 ○△○○△○○△()()()()。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6+□<11,□里可以填:、、、、。(2)16-□>10,□里可以填:、、、、。 7、5角+7角=()角=()元()角 三、在()里填〈、〉、 = 。(9分) 78 –8 ()78 –50 35 +50()35 +5 1元()100分 49 +4()49 +40 57 + 7()60 + 4 4角8分()50分 48 + 6()52 –8 23 +7 ()2 +26 20厘米()2米 五、我会用竖式计算(12分) 26 + 13 = 73 – 17 = 63 + 29 – 35 = 49+ 6 = 69 – 7 = 53– 24+38 =

六、小统计。(10分) 1、用画“√”的方法统计水果,把统计结果填在()里。 ()个 ()个 ()个 ()个 2、()最多,()最少。 苹果比桃多()个,()和()同样多。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七、应用题(12分) 1、小明有55元钱,买了一个书包花了24元,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18元,小明还剩多少元钱? 2、树上结了许多桃子。小猴摘了19个,还剩35个,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3、操场上原来有89个同学,走了37个,又来了25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4、小芳今年10岁了,小芳的妈妈今年38岁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最新最全面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小学教学资料 最全面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认识正、负数 1、除O外,不带“一”号的数是正数。(像:7, +5,……) 带“一”号的数是负数。(像:一3,—155,……) 2、O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O,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负数 3、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1、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 3× 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 1、0四类. C 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I 合数: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0: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20 以内的质数:有 8 个(2、3、5、7、11、13、17、19) 100 以内的质数有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三五七一^十^一( 2、3、5、7、11);十三、十七、一^ 九、(13、17、19) 二三九、三一七、(23、29、31、37);五三九、六一七(53、59、61、67、) 四一三七、七一三九(41 43 47 71 73 79 );八三八九、九十七(83 89 97 ) 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关系:奇数×奇数=奇数 4、最大、最小 A 的最小因数是:1; A 的最大因数是:A ; A 的最小倍数是:A ; 最小的自然数是:0; 5、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 (30=2× 3× 5) 6、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质数×质数=合数 最小的奇数是:1; 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质数是:2; 最小的合数是:4;

2017-2018年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有答案)

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在高出海平面3179米的山上,记作( )米 2.A=2×3×5,B=3×5×7,A.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五(2)班有男生有31人,比女生多3人,女生人数相当于全班总人数的( — )。 4.王叔叔计划用10天时间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平均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 ),7天后还剩下这批零件的( )。 5.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6.在中医药厨上,人参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5),表示该药材在第( )列第( )行。它左边的大枣用数对表示是(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 dm ,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8.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8 cm 、5 cm 和4 cm ,从中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剩下的体积是( )。 9.自然数1~20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 )。 10.在○里填上“>”“<”或“=”。 95 ○97 125 ○ 2 25 43 ○ 0.75 23 ○ 2 7 11.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2.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 )。 13.食品店有90多个松花蛋,如果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食品店一共有( )个松花蛋。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5分) 1.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2.-3比-1大。( )

3.a 和b 都是自然数,如果a ÷b=7,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7。( )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5.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个最简分数,把分子扩大2倍,分母缩小2倍后是72 ,这个最简分数是()。 A.78 B.71 C.141 2.下面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 A.257 B.3011 C.165 3.如果X ÷Y=8,那么XY 的最大公约数是( )。 A.X B.Y C. 8 4.下面三个图形中(每格是正方形),不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是( )。 5.甲数是乙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乙数 B. 甲数 C.甲数与乙数的积 6.把20克盐放进80克水中,盐占水的( ) A.41 B.51 C.81 7. a b 是假分数,a 和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b 应该( )。 A.大于a B.小于a C.小于或等于a 8.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 )比较合适。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 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9.85 的分子增加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A.16 B.24 C.15 10.两个相邻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2,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 )。 A.72 B.17 C.16 四.计算(3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