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期

物候期
物候期

物候期

物候期:就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学科:

物候学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应用:

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用仪器只能记录当时的环境条件的某些个别因素,而物候现象却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物候现象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于动植物影响的总体效果。

记载: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札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

在西汉,著名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有以物候为指标来确定耕种时期的记载,如“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至南末,浙江金华(婺州)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华的物候,有腊梅、桃、李、

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莲、菊、蜀葵和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日期,春莺初到和秋虫初鸣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观测的物候记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载的近2000种药物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植物物候资料,此书的第四十八、四十九两卷记述了候鸟布谷鸟和杜鹃的地域分布、鸣声、音节和出现时间等,是鸟类物候的翔实记载。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颁发的《天历》,其中《萌芽月令》就是以物候指导农时的月历。

在欧洲,古希腊的雅典人就已经编制了农用物候历。英国马香子孙五代,则从1736年起到20世纪40年代止,对植物、候鸟和昆虫等27种动植物进行了长期观测和记录。这是欧洲年代最长的物候记录。18世纪中叶,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著《植物学哲学》一书,概述了物候学的任务,物候的观测和分析方法,并组织了有18个点的观测网。他是欧洲物候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在德国,植物学家霍夫曼从19世纪90年代起建立了一个物候观测网。他选择34种植物作为中欧物候观测的对象,亲自观测了40年。其后,又由其学生伊内接替。在美国,森林昆虫学家霍普金斯于1918年提出了北美温带地区物候现象陆空间分布的生物气候定律。

在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是竺可桢。他在 1934年组织建立的物候观测网,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的开端。在他的领导下,1962年,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究。为了统一物候观测。

标准,1979年又出版了《中国物候观测方法》,并逐年汇编出版《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物候观测网的扩大,物候资料更加丰富了。更由于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使物候学的研究在规律的探索和应用方面都

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研究方法:

物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平行观测法,即同时观测生物物候现象和气象因子的变化,以研究其互相关系。主要是定点观测生物物候现象的周年变化;按照统一的观测方法组织物候观测网,对物候现象同时进行观测;在短期内(3~5天)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进行小地区的物候观测;通过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来分析农作物和植被的物候变化;通过试验来研究物候期受气候等因子影响时的生理机制。

顺序性:

各种生物物候现象的出现日期,虽然每年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变,但在同一气候区内,如果不受局地小气候的影响,其先后顺序每年保持不变。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内,由于生物品种和气候条件的组合发生变化,物候现象的顺序就会改变。物候现象的顺序性是编制自然历和预报农时的基础。

推移性:

由于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物候现象随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变化具有推移性的特点。如1918年霍普金斯提出的生物气候定律: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北美温带地区,每向北移纬度1°向东移经度5°,或上升约122米,植物的阶段发育在春天和初夏将各延期四天;在晚夏和秋天则各提前四天等等。

作用意义:

作用①了解各种园林树木在不同物候期中的习性、姿态、色泽等景观效果的季节变化,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树种间的花期相互衔接,提高园林风景的质量②为科学制定园林树木的周年管理生产计划提供依据③为确定树种栽植的先后顺序和时期提供依据④为育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⑤研究不同树木种类或品种随地理气候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树木的栽培区划提供依据⑥为天气预报、农林业生产措施的制定和风景区季节性旅游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

物候学研究已成为生态系统的分析和管理的一个方面,在物候区划、农作物的合理配置、山区垂直分布带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三废利用等方面,正进行着大量的物候学研究工作。除对物候现象作宏观研究外,已经开始对植物器官内部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在研究气象条件对生物物候影响方面,已开始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实验研究,及建立气象条件和生物物候变化的数学模式等研究。

园林综合实验---物候期观察

要求: 1.每组观察的植物种类(或同种树棵树)按小组成员数量观察(如一组6人,就观察6种植物或六颗植物),按下列的表格填写。 2.所调查的植物可从后面表格中选择,亦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 (六)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 一、实验目的 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园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在园林植物科研或生产上,均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植物选择、配植、养护管理时的技术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 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园林树木物候期观察要点 园林树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 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枝条成熟期:枝条由下而上开始变色。 (4)花芽的观察 花序露出期:花芽裂开后现出花蕾。 花序伸长期:花序伸长,花梗加长。 花蕾分离期:鳞片脱落,花蕾分离。 初花期:开始开花。 盛花期:25-75%花开,亦可记载盛花初期(25%花开)到盛花终期(75%花开)的延续时期。 末花期:最后一朵花败落。 (5)果实的观察 幼果出现期:受精后形成幼果 生理落果期:幼果变黄、脱落。可分几次落果。 果实着色期:开始变色。 果实成熟期:从开始成熟时计算,如苹果种子开始变褐。 2.物候期观察时应注意事项 (1)选具有代表性而品种正确、生长健壮的植株3-5株进行观测。 (2)各物候期的观测项目的繁简要根据试验要求而定,记载方法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才能进行比较。对每一物候期的起止日期必须记清。 (3)每物候期观测的时间,应根据不同时期而定。如春季生长快时,物候期短暂,必要时应每天观察,甚至一天内观察二次。随着生长的进展,观察间隔时间可长些,隔3-5天观察一次。到生长后期可7天或更长时期观察一次。 (4)物候期观察要细致,注意物候的转换期。一般以目测为主,亦可使用测具测定。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和管理技术等对物候期变化的影响。观察时应列表注明品种、砧木、树龄、所在地。

第八轮国家糜子糯性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第八轮国家糜子(糯性)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二○○七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一、试验目的 通过国家糜子(糯性)品种区域试验,鉴定各单位选育和引进的糜子(糯性)品种(系),以及筛选的地方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产力,从中选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为国家糜子品种鉴定、登记提供科学依据。 二、供试品种(系) 品种(系)编码品种(系)编码 NM08-01 NM08-05 NM08-02 NM08-06 NM08-03 NM08-07 NM08-04(CK) 三、参试单位及负责人 编号参试单位试点负责人 01 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吉林白城尹凤祥 02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李海 03 山西省农科院五寨试验站山西五寨韩美善 0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科所内蒙达拉特陈强 05 内蒙古赤峰市种子管理站内蒙赤峰付金宁 06 陕西省榆林市农科所陕西榆林王斌 07 陕西省延安市农科所陕西延安刘小进 08 陕西府谷县农技站陕西府谷杨桃青 09 宁夏固原市农科所宁夏固原程炳文 10 宁夏盐池县种子管理站宁夏盐池张菊花 11 宁夏彭阳种子管理站宁夏彭阳虎东岳 12 宁夏同心种子管理站宁夏同心马国忠 13 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甘肃会宁杨天育 四、试验设计 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0m2(2m×5m)。行距33cm,各试点根据当地生产情况确定留苗密度(一般留苗60-90万株/公顷)。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水平,产量结果用变量分析。 2.参试品种采用统一编号,匿名管理。

五、试验概况 (一)试点地理位置与基本条件 试验地点纬度经度海拔(m)地力备注 吉林白城45o38′122o50′155.4 中等 山西大同40o6′113o20′1067.2 中等 山西五寨38o55′111o49′1398.8 中等 内蒙达拉特40o24′110o21′1010.0 中等 内蒙赤峰42o118o560 中等 陕西榆林33o38′105o37′1507.5 中等 陕西延安36o36′109o33′958.0 中等 陕西府谷中等 宁夏固原36o16′106o44′1550.0 中等 宁夏盐池37o48′107o23′1349.3 中等 宁夏彭阳 宁夏同心37o15′105o10′1420.0 中等 甘肃会宁35o40′105o06′1720.0 中等 (二)试验概况 1.2007年为第八轮糜子(糯性)品种区域试验的第2年,参试单位13个,收到报告12份,宁夏彭阳试点报废。 2.各试点基本能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完成试验任务,取得了较为完整的资料。 3.多数试点能按期寄送区试总结。 六、试验结果 (一)生育日数 参试品种(系)平均生育日数以NM08-04和NM08-07最长,为102天,NM01-05最短,为97天,其它品种(系)在98-101天之间;各试点平均生育日数以山西五寨最长,为122天,陕西延安最短,为56天,其它试点在78-111天之间(表1)。 (二)主要经济性状 1.株高 参试品种(系)平均株高以NM08-04最高,为151.0cm,NM08-01最低,为124.7cm,其它品种(系)在129.6-149.6cm之间;各试点平均株高以陕西榆林最高,为192.8cm,甘肃会宁最低,为80.0cm,其它试点在105.7-185.6cm之间(表1)。 2.主茎节数 参试品种(系)平均主茎节数以NM08-04最多,为8.4节,NM08-01最少,为7.2节,其它品种(系)在7.4-7.7节之间;各试点平均主茎节数以宁夏同心最多,为9.9节,陕西延安、甘肃会宁最少,为5.3节,其它试点在6.9-9.8节之间(表1)。

糜子功效与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糜子功效与作用 导语:糜子、黄米和小米是三种非常容易混淆的粮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外形非常的相似,不过黄米在熬成粥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而糜子和小米是没 糜子、黄米和小米是三种非常容易混淆的粮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外形非常的相似,不过黄米在熬成粥之后,具有一定的粘性,而糜子和小米是没有的,而在这三种不同的粮食中,糜子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中老年疾病的人,食用糜子具有非常好的调理控制作用。 糜子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的,只不过很多朋友平时不经常食用,所以对于它的功效和作用不是发非常的了解,为了让各位朋友对于糜子功效与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做出详细的分析。 糜子其食用方法可与大米相同,也可用开水、凉水泡食(米汤是清的)。如果和绿豆以2:3的比搭配熬汤,则属中医学中的传统药膳,适于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近视、高血脂、脚气病例、多发性神经炎、结核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口角炎、唇炎、舌炎、睑缘炎、阴囊炎、溢脂性皮炎者食用,能起到很好的预防和食疗作用。 营养成分 糜子蛋白质含量12%左右,最高可达14%以上;淀粉含量70%左右,其中糯性品种为67.6%,粳性品种为72.5%。糯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很低,优质糯性品种不含直链淀粉。粳性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淀粉总量的 4.5%∽12.7%,平均为7.5%;脂肪含量 3.6%,此外还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B1、B2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磷及铁、锌、铜等矿物质元素。 对于糜子功效与作用看过本文的分析之后,相信您已经非常清楚,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果树全年浇水时间表

果树全年浇水时间表 一、苹果树的几个主要需水时期 1、萌芽期: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80%。 2、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 3、花芽分化临界期: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50%—60%。 4、果实膨大期: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 5、成熟期:土壤的含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 6、休眠期: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 二、苹果园灌水时期应根据苹果树在不同物候期的水分需求(参照第一部分)、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状况综合确定: 1、萌芽期春季苹果树萌芽抽梢,孕育花蕾,需水较多。此时常有春旱发生,及时灌溉,可促进春稍生长,增大叶片,提高开花势能,还能不同程度地延迟物候期,减轻春寒和晚霜的危害。一般在3月中上旬为宜。 2、花期前后土壤过分干旱会使苹果花期提前,而且集中到来,开花势弱,坐果率低。花期前适量灌溉,使花期有良好的土壤水分,能明显提高坐果率。但花期前土壤水分状况良好时,不宜大水浇灌,否则会使新梢旺长而争夺养分引起坐果率降低。花后浇水,有助于细胞分裂,果实高桩,促进新梢生长。一般4月中下旬为宜,特别年份除外。 3、新梢旺长及幼果膨大期正值春稍旺长、幼果细胞迅速分裂期,需水量大,同时此时期温度不断上升、蒸发量大,务必保持水分供应充足,否则易

导致苹果果个偏小、畸形、偏斜果等。4、花芽分化期此期需水较少,水分多时,反而影响成花。 5、果实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是第二个需水临界期,气温高,叶幕厚,果实迅速膨大,水分需求量大。但此时多数果区,进入雨季,一般不用灌水,且需要注意排水防涝。当然具体仍需以实际情况判定。 6、果实采收前这个时期气温渐降,果叶用水减少,空气有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果实着色。但水分过量,影响果实着色,而且水分波动大时,易引起裂果,所以此期干旱时,早晚可树上喷水,不要浇大水。雨水大时,一定要注意排水或晾根。 7、封冻浇水应在秋季封冻以前浇水,浇水量要大。在树体地上部分休眠以前,根系还有一段时间生长期。这是浇足水会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吸收量,使树体贮存养分增多,不仅能满足较长时间的休眠期果树对水分的需要,还能防止枝条旱冻抽条和树体冻害。 8、救命浇水当然,有时天公不作美,在大旱的年份,土壤含水量大大降低时候,尤其是低于萎焉系数(即植株因缺水不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时的含水量)时,应立即浇水保树,以免过于干旱导致树体死亡。

实验二物候期观察

实验二、经济林树木物候期观察 一、实验目的 物候期的观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观察记载经济林树木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在经济林栽培生产上要进行物候期的观察,积累资料,进行比较,作为制定栽培技术措施时的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 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经济林木物候期观察要点 经济林木年生长周期可划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而物候期的观察着重生长期的变化。其观察记载的主要内容有:芽萌动、展叶、开花、果实成熟、落叶等。具体到个别树种,物候期还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记载方法,甚至在每个物候内亦根据试验要求,分出更细微的物候期。观察时各树种间物候期的划分界线要明确,标准要统一。在具体观察时应附图说明,以便参考比较。 (1)叶芽的观察 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鳞片开始脱落。 (2)叶的观察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叶幕出现期:85%以上幼叶展开结束,初期叶幕形成。 叶片生长期:从展叶后到停止生长的期间。要定树、定枝、定期观察。 叶片变色期: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最后计算从芽萌动起到落叶终止为果树的生长期。 (3)枝的观察 新梢生长期: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止,定期定枝观察新梢生长长度,分清春梢、秋梢(或夏梢)生长期、延长生长和加粗生长的时间,以及二次枝的出现时期等;并根据枝条颜色和硬度确定枝条成熟期。 新梢开始生长:从叶芽开放长出1厘米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果树物候期观察

果树物候期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物候期观察项目和标准; 2.掌握当地主要果树物候期进展。 二、注意事项 1.项目确定:专项物候期观察项目需详细,一般物候期观察选择主要项目。 2.植株选择:无特殊要求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健壮结果树,每品种3-5株,挂牌记需进行测定和统计的项目,要在植株上选择典型部位并进行标记。 3.时间间隔:通常萌芽至开花前3-4天观察一次,开花期1-2天观察一次,生长季的其他时间1周左右或更长时间观察一次。 4.其他:有些项目需配合定期测量、定期取样、计数及统计等。如,枝条的加长生长、加粗生长、果实体积或直径的增加、花芽分化、落花落果等。 三、项目标准

果实着色 期出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苹果红色品种的果实开始着色 果实成熟 期全树有 75%的果实已具有该品种成熟的特征 叶芽展叶 期叶芽新梢基部第一叶片展开,以中,短枝顶芽萌发的新梢为准 新梢生长 期观察树冠外围延长新梢.自新梢第一个长节出现为春梢生长始期, 至新梢生长转慢,节间变短或停止生长,为春梢生长终期. 自新梢再加速生长, 至最后停止生长,对苹果为秋梢生长期,对梨为夏梢生长期 叶片变色 期秋末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秋末全树有 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 25%以上的叶片脱落为落叶盛期,95%以上的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观察品种:芭蕾苹果。位于图书馆北侧,光照充足。 观察时间:2013.9.28~2013.12.7 9.28 剩余果在50%左右。果实饱满有光泽,果皮淡红色或淡黄色。叶片绿色,少部分发黄。 10.10 80%果实脱落;剩余果大部皱缩,干瘪。约20%叶片有棕黄色缺裂,边缘棕红色焦枯,多有褐色斑块;小部分叶片全叶呈棕黄,棕红色。其余绿色。枝干暗红棕色,小枝有质感。 10.19 果色变淡,皱缩严重。叶片持续枯黄,发褐,部分灰白腐烂,部分脱落。 11.7 落叶、落果严重。叶片稀疏,枝梢外围叶片多发绿,以内发黄,变红棕色,大部分叶片变黄。叶片缺裂严重。树下部无果,高处约4~5枝干残存干果。果发干、皱,暗红棕、黑色。 11.16 挂果极少,且风干,皱缩。叶片基本全部变黄、红,少部分暗绿色,进入落叶盛期。枝干颜色变暗。

糜子文化1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乡江南盛产稻米,中原大地、关中平原主产麦子,我们府谷就出产糜子。 糜子是我县传统作物,在粮食作物中排行老大,种植面积占粮播面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产量占粮食总产一半还多,亩产500斤左右,最高可达700斤,创全国纪录。农业部在我县召开的全国糜子产业研讨会上,木瓜的糜子受到专家们高度评价,被誉为全国“糜子之乡”。 我们的先祖很早就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的品验和验证,总结出一套非常经典而又简明实用的“糜子经”,用以指导祖祖辈辈的生产。诸如:“芒种糜子急种谷”、“干种糜子湿种谷”、“夏至不种高山黍,强种十天小红糜子”(播种)、“糜锄点点谷锄针”、“锄糜糜,溜皮皮”、“糜一锄,谷一耧”(锄苗、中耕)、“谷子出的拖泥穗,淋了糜子的花”(雨量)、“重(chóng)茬糜子用手挽,重茬谷子用斧砍”(茬口)、“春风吹满渠,糜子压死驴”、“立秋糜子四指高,出穗、拔节打至腰”(测产)、“糜子上场,酸枣绵囊;糜子焦稍儿,花红酸枣儿;糜子进瓮,酸枣沤粪”、“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抱住哭”(收割)、“湿打糜子干打谷”(碾打),等等。 糜子有软硬之分。软糜子,即有黏性的,叫“黍子”,脱壳后叫软米;硬糜子脱壳后是糜米,通称“黄米”。糜子,古称“黍”,它的种植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诗经·王风·黍稷》中就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描述。 糜子为“五谷”(稷——谷子、黍——糜子、麦、菽——豆类、麻)之一,老乡也把粮食作物通称为“糜麻五谷”。 《黄帝内经·素问》说:“五谷为养。”“养”即给养,基本生活资料。糜子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是老乡须臾不能离开的生命粮。过去,一年四季,天天误不住吃粥茶米饭的户子,也就算厚成、裕实的人家了。就是现在,你到了乡间,进了哪个村,推开哪家门,没有几大瓮糜子! “晌午捞饭早起粥,黑夜熬的喝稀粥。”糜子的种植有“糜子经”,米饭的做法也有“炊爨经”。同是米饭,因下米、用水、用火不同,就能做出不同形态,不同功用的米饭。“紧火捞饭慢火粥,不紧不慢熬稀粥。”加水多,用快火、急火,用笊篱捞出来,米粒一粒一粒的,是“捞饭”;用水不很多,米将烂撇出米汤,慢火焖成呈黏稠状,不流动,用筷子揽着吃的,是“粥”;水宽淘,火力不文不急,熬好后有点儿黏,但还是流质的,筷子挑不起,嘴就在碗沿上吸溜的,是“稀粥”,亦称二不溜溜稀粥。过去,人们开玩笑说,山西保德那边喝稀粥,隔河府谷这边还能听得见,可想其“稀”。水多米少,熬好了还能照见人影的,是“米汤”(非捞过饭有汤无米的米汤)。 我们府谷将米饭分得如此之精细,命名是确切的,各品种迥然不同,丝毫不爽;普通话里的涵义却与我们有明显的不同。 普通话里,将“稀饭”解释成“粥”,“粥”解释为“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将“粥”与“稀饭”等同起来。又,“米汤”解释为“用少量的大米或小米等熬成的稀饭。”(见《现代汉语词典》“稀饭”条,“粥”条,“米汤”条)又把“米汤”与

黄米和小米的区别

黄米和小米的区别 现如今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吃腻了大米饭,对于各种粗粮都非常的喜爱,黄米和小米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们会在吃腻了米饭的时候吃黄米或者小米来改善伙食,黄米和小米有很多人都分不清楚,那么究竟黄米和小米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黄米和小米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主粮,对于这两种粮食,很多人存在着不少的疑惑,因为黄米和小米颜色差不多,很多人都很难把这种粮食分清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小米和黄米有区别吗?这是不少买家朋友常问的问题。 小米和黄米是有区别的,外表的区别不是很大。没有种地,特别是没有种过谷子和糜子的人是很难区别的,往往会把两种米看成一样的。 小米和黄米有什么区别?该怎么辨别小米和黄米 现在给大家说税小米和黄米有什么区别,该怎么辨别小米和黄米。小米在没有脱壳之前叫做谷子。而黄米在没有脱壳之前叫做糜子。两者就外表来说,小米的颗粒小,糜子的颗粒大。还有,小米的外壳是黄色的,糜子的外壳是红色的。 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小米是去了壳的谷

子的果实。人们拿黄米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初加工时就能做出许多花样,再细加工,或煎,或炸。卖粽子的也常把江米的和黄米的并列,把黄米的价钱抬得和江米一般。但在人的心目中黄米又终归是黄米,他们一面抬高它的价格,又自觉不自觉地降低着它的成色,到头来黄米终不能和江米并列。而小米经过加工后可以做小米饭。从前曾经是北方的主食之一。 再者,就我们农民来说,直接的分辨方法就是在地里看长出来的穗子,小米的穗-谷穗,是一条一条的,很粗的,而糜子的穗子有很多,但是都很细的。糜子,在一开始的时候的外壳是黄色的,再脱了那层外壳才是红色的,吃的时候再把红色的壳碾掉才是黄米。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黄米和小米都有什么区别,这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会经常食用的两种粮食,大家要把他们分清楚,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美食,还有在选购黄米和小米时一定要仔细谨慎。

府谷县糜子生产现状与对策

府谷县糜子生产现状与对策 作者:李慧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摘要:本文论述了府谷县糜子生产现状、资源优势,并针对目前府谷县糜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糜子生产府谷现状对策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全县土地面积3200km2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4x10km2以上,农业人口人均约0.27km2,耕地大多分布在丘陵沟壑区。该地区位于东经110o22′-111014′;北纬38042′-39035′,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区。全县南北相距96.6km,东西相距74.4km,海拔780~1426.5m。农业生产以传统耕作为主,特色农产品海红果、大明绿豆、小杂粮糜子谷子等正在向产业化方向推进。2007年,全县粮食产量在6.394 x10t,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 一、糜子的生产现状 1.产量稳定增加 糜子属禾本科黍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的西北部,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栽培,是府谷县古老的传统作物之一。建国初期栽培面积达2x10km2以上,占总粮播面积的25%.1982年播种1.44x104km2,全县粮食作物总播面积的32.13%,总产1814x104kg,占该年粮食总产的37.17%,产量由1949年的102公斤/亩提高到1982年的180公斤/亩,到2007年糜子产量平均达到250公斤/亩以上,近几年通过糜子专用肥作底肥,到2011年糜子产量达350公斤/亩,最高产量达400公斤/亩。 2.糜子在府谷县粮食产物中的低位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糜子种植面积在0.67x104km2以上,占到粮食播种总共面积的20%以上,从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去看,糜子在府谷县粮食作物比重中都居重要位置,单产仅次于玉米和洋芋,居第三位。 糜子的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含量9.4%-12.59%;近于面粉,高于大米和玉米;含脂肪3.1%-4.59%,比大米、面粉高的多,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B,含糖量适中。每百克黄米中含色氨酸194毫克,蛋氨酸295毫克。黄米是府谷人民比较喜欢的主要食物,既可以做米饭(包括酸饭)也可以做馍吃,还可以做面条吃。软糜子又是人们过年过节,红、白事务,招待宾客而吃的油糕的唯一作物,绝对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也是府谷很有名的特产。糜子其茎秆含蛋白质3%左右,是牲畜(尤其是耕牛过冬)的良好饲草,糜糠又是养猪

园林植物栽培》试题库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试题库答案 项目一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一、解释(每题2分) 1、生长答:生长通常是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可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两部分,体现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2、发育答:生物体生活史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体现的。 3、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答:指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不同植物寿命不同。 4、年生长周期答:园林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简称年周期 5、物候答:树木的各个器官随季节性气候变化而发生的形态变化称为树木的物候。 6、物候期答: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期,称为树木的物候期。 7、果实期答:从坐果至果实成熟脱落为止。 8、抽梢期答:指从叶芽抽新梢到到封顶形成休眠芽所经历的时间。 9、休眠期答:从树木停止生长至萌芽前的一段时间。 10、深根性树种答:根系垂直向下生长特别旺盛,根系分布较深。 11、浅根性树种答:主根不发达,侧根水平方向生长旺盛,大部分根系分布于上层土壤。 12、芽序答:定芽在枝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顺序称为“芽序”。有互生、对生、轮生。 13、萌芽力答:生长枝上的叶芽萌发的能力(或树木叶芽萌发能力的强弱,)称为“萌芽力”。以百分数表示。 14、成枝力答: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抽成长枝的能力称为“成枝力”。 15、芽的异质性:答: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16、单轴分枝答:具较强的顶端优势,形成通直的主干,这种具明显主轴的分枝方式称“单轴分枝”。 17、合轴分枝答:顶芽形成花芽或枯死由下面邻近侧芽代替延长生长,形成曲折的主干??称为“合轴分枝”树冠较开阔。 18、假二杈分枝答:具对生的树木,顶芽分化成花芽或枯死,由其下对生芽同时萌发生长所代替形成杈状延长枝,以后照此继续分枝,称为“假二杈分枝”。树干曲折,树冠较宽阔。 19、顶端优势答: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比其它部位的生长占有优势的地位称为顶端优势

园林植物 物候记录 四季观花植物

春季观花植物 木本类 梅花(红、白)、瑞香(黄)、探春(黄)、白玉兰(白)、绯红晚樱(红)、樱花(红、白)、樱桃(红)、自碧桃(自)、碧桃(红)、紫叶佻(红)、李(白)、紫叶李(粉)、梨(白)、杜梨(自)、山楂(白)、海棠花(扮)、西府海棠(粉)、垂丝海棠(粉)、贴梗海棠(红)、山茶(红、白)、含笑(黄)、鹅掌愀(黄)、美国鹅掌愀(黄)、素馨(黄)、阔叶十大功劳(黄)、海桐(白)、石楠(白)、水腊(白)、南天竹(白)、刺槐(白)、紫花泡桐(紫)、灯台树(一)、乌桕(白)、红瑞木(白)、梓树(黄)、楸树(粉)、雪柳(白)、红花术(红)、十睦木(白)、毛樱桃(白、扮)、绣线菊(白)、黄刺玫(黄)、白鹃梅(白)、玫瑰(红、白)、月季(红、紫、黄)、郁李(白)、笑魇花(白)、麻叶绣球(白)、锦鸡儿(黄)、麦李(白、粉)、紫荆(红)、蝴蝶树(粉)、锦:特花(白、粉)、海仙花(门、粉)、紫丁香(紫)、木本绣球(白)、连翘(黄)、太平花(白)、白丁香(白)、暴马子(白)、紫榛(紫)、小檗(白)、金银木(白)、金缕悔(黄)、迎春(黄)、十大功劳(黄)、蜡瓣花(黄)、日本早樱(白)、小蜡(白)、巨紫荆(红)、桃(红)、粉花刺槐(粉)、香荚迷(白)、洒金碧桃(红、白)、泡桐(白)、金钟花(黄)、苹果(粉)、丝棉木(淡绿)、牡丹(红、白、紫)、杏树(红)、火棘(白)、木香(白、黄)、湖北海棠(粉)、榆叶梅(红)、厚朴(白)、溲疏(白)。 草本类 雏菊(白、粉)、矮牵中(白、红、紫)、秆竹(白、红、粉)、郁金香(白、红、粉)、飞燕草(紫)、香雪球(白)、锦葵(白、紫、红)、高雪轮(白、红)、矮雪轮(白、红)、香石竹(白、红)、霞草(白)、芍药(红)、金鱼草(白、黄、红)、翠菊(白、粉)、荷包牡丹(红)、花菱草(白、黄)、福碌考(白、红)、金盏菊(黄)、耧斗菜(白、紫)、百合(白、黄)、矢车菊(白、粉、蓝)、紫罗兰(紫)、葡萄风信子(紫)、非洲菊(白、黄、红)、花毛茛(白、黄、红)、蒲公英(黄)、美女樱(白、粉、红)、三包堇(白、黄、紫)、虞美人(白、粉、红)、风信子(白、黄、紫)、除虫草(白)、诸葛菜(紫)、梓竹香(黄)、鸢尾(蓝、紫)、白头翁(黄)。 夏季观花植物 木本类 栾树(黄)、白兰花(白)、珍珠梅(白)、刺槐(白)、南天竹(白)、小叶女贞(白)、莺阳木(黄绿)、玫瑰(红、门)、海仙花(白、粉)、流苏(白)、醉鱼草(褐)、太平花(黄)、七叶树(白)、日本绣线菊(白)、火棘(白)、芍药(红)、女贞(白)、水枸子(白)、月季(红、白等)、锦带花(白、粉)、胡枝子(粉)、天日琼花(白)、西洋山梅花(白)、紫薇(红)、珍珠绣球(白)、雪柳(白)、木香(白、黄)、木槿(红、紫)、灰枸千(白)、刺楸(白)、夏蜡梅(黄)、文冠果(门)、合欢(红、扮)、山梅花(白)、素馨(黄)、臭椿(黄)、龙吐珠(粉)、光叶蔷薇(红)、四照花(白)、红花继木(红)、美国凌霄(粉)、水榆花楸(粉)、槐树(自)、牡丹(红、白、粉、黄)、迎夏(黄)、广玉兰(白)、黄花夹竹桃(黄)、紫穗槐(褐)、山楂(白)、蝴蝶树(白)、金银花(白)、美国鹅掌楸(黄)、麻叶绣球(白)、黄山栾(黄)、黄刺玫(黄)、东北珍珠梅(白)、毛刺槐(红)、夹竹桃(红)、八仙花(白)、柽柳(粉)、大绣球(白)、栀子花(白)、鹅掌楸(黄)、溲疏(白)、石榴(红)、继木(粉)、六月雪(白)、凌霄(红)、花愀(粉)、银薇(白)。

中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程炳文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Panicum miliaceum),英文名proso或broom-corn millet,又称黍、稷、糜,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制米作物,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其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糜子产区经济相对落后,研究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才、信息缺乏,使糜子这一古老的作物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年来,糜子都是作为救灾、避灾作物被长期种植,很少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开发和发展糜子产业,不仅可以抵御干旱威胁,提高糜子价值,而且对改善膳食结构,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我国糜子产业发展现状 糜子产业,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为一体的科学化服务体系。包含了糜子科学化研究、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稳定和发展糜子生产,扶持和巩固糜子产业,形成农科教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糜子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为一体的科学体系,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欠发达地区粮食安全、饲料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糜子产业的发展相对于其它作物和产业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或起点很低的水平,发展相对滞后,真正形成产业规模的寥寥无几,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种植区域相对集中,面积基本稳定 我国糜子种植分布范围很广。北从内蒙古海拉尔,南到海南的琼海,南北跨度30纬度;东从黑龙江的同江、虎林、西至新疆的哈巴河、阿图什、喀什,东西跨度67经度;垂直分布由海拔200米的山东日照到西藏海拔3000多米的扎达、普兰,落差2800多米,几乎各省(自治区)都有栽培。主产区集中在我国长城沿线地区,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及黑龙江、辽宁、吉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常年种植面积约100万hm2,居世界第2位。我国包头、东胜、榆林、延安一线(东经110°)以东地区主要栽培糯性糜子,向东延伸粳性糜子种植的数量越来越少;该线以西地区以栽培粳性糜子为主。 1.2研究基础差,投入少,手段和方法落后 中国糜子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间几起几落,并不十分顺利。坚持进行糜子研究的单位和人员屈指可数。持续将糜子列入研究计划的包括宁夏、陕西、甘肃、山西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省(自治区),而且经费十分有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糜子研究的单位只有6个,即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西北农

第三章 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ppt.Convertor

第三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1 第一节果树的生命周期 一、果树生命周期的意义 1、概念: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果、衰老、死亡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因此称之为生命周期。 2、实生果树生命周期又细分为:胚胎(胚胎形成至种子成熟)、幼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衰老阶段。 图2-1 苹果实生树阶段发育模拟图 2 3、实生苗的阶段变化: 树冠上部:枝,叶,芽表现栽培性状——阶段发育深阶段年龄大。 阶段发育特征 树冠下部:表现幼年和野生性状——叶片薄,多刺等。4、无性繁殖苗(营养苗):没有真正的幼年阶段,只有以营养生长为主的幼树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营养生长阶段,也叫幼树期。 5、了解生命周期的目的: ⑴缩短童期或营养生长阶段, ⑵延长成年阶段, ⑶推迟衰老期的出现。 3 二、实生树的生命周期 (一)实生树:实生树是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果树个体。这种树在一生中经历萌发与生长、多次开花与结果、衰老和死亡的完整历程。从栽培实用出发,可将实生树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幼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衰老阶段。 4 (二)生命周期: 1. 幼年阶段: ①童期:幼年阶段也称童期,是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的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这段时期。童期长短是植物的一种遗传属性。与栽培技术也有关。 ②性成熟:实生果树经童期逐渐具备形成性器官的生理基础和能力并最终实现开花的过程,称为性成熟。 5 (2)果树童期的特点: ①是植物的一种遗传属性,又受栽培条件的影响。 ②形态特点:枝条直立生长,密集且分枝角大,具针刺或针枝,芽小,叶薄。 ③解剖特点:枝条木质部发达导管较少;叶片表皮细胞大,单位面积气孔少,栅栏组织和叶脉不发达,属典型耐阴结构。 6 无性繁殖能力: 扦插成活率:童年区枝条高于成年区枝条,1年生实生苗的枝条>2年生实生苗的枝条>成年树。

糜子的生理功能

糜子 一.简介 糜子:属禾本科黍属,又称黍、稷、禾祭和糜。 作物习性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中国主要制米作物之一。 分类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又叫黍子,软糜子碾下的米称黄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黄米磨成面即可做糕,在陕北、晋北和内蒙古一些地区做炸糕、枣糕均用此面。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糜米 糜子是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现代研究认为,糜子包括黍子和稷子,糯性为黍,粳性为稷,黍、稷类型与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种子的粳、糯性与植株形态和穗分枝没有直接关系。1987年出版的《辞海》中描 述:“圆锥花序较密,主轴弯生,穗的分枝向一侧倾斜的为黍型(P. miliaceum var. contractum)即黍子;圆锥花序密,主轴直立,穗分枝密集直立的为黍稷型(P. miliaceum var. compactrm)即糜子;圆锥花序较梳,主轴直立,穗分枝向四面散开的为稷型(P. miliaceum var. effusum)即稷”。这种按花序和穗轴形态进行分类的方法,将糜子分为黍型(黍子)、黍稷型(糜子)、稷型(稷)的方法是错误的。 栽培区划1.东北春糜子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朝阳地区除外)三省及内蒙古兴安盟和通辽市。糜子以春播为主,垄作栽培,主要为糯性品种,散穗型居多,籽粒较小,以黄、黑粒色为主。 2.北方春糜子区 包括内蒙古大兴安岭以西大部、辽宁朝阳市、河北承德和张家口市、北京延庆县、山西晋西北地区、陕西北部长城沿线各县、宁夏盐池和同心县及引黄灌区、甘肃河西走廊。糜子以春播为主。由东向西由糯性品种为主向以粳性品种为主过渡,类型复杂多样。千粒重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籽粒以黄、白、红色为主。 3.华北夏糜子区 包括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大部、山东及安徽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糜子以夏播为主,条播平作,以糯性品种为主,侧穗型品种居多,中小粒,以黄、白粒色为主。 4.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 包括河北西部少数县、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陕西中部、甘肃中部及甘南自治州、宁夏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本区西北部以春播糜子为主,东南部以夏播糜子为主。由东向西是由糯性品种为主向粳性品种为

植物物候观察

植物物候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物候与物候学 简单地说,物就是生物,候就是气候,所谓物候就是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周期性的关系,如桃花开放,柳枝吐绿等。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动物的冬眠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物候学是研究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又称生物气候学。 物候学与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各个地方、各个区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科学,都是带地方性的科学,但又有所不同: 物候学是通过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可通过动植物行为推知过去或将来的气候变化。 气候学是观测和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而推求其原因和趋向。2.物候观测的意义 长期而系统的物候观测可以指导农业、园林也可以表现气候变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现在国内外的物候观测也正逐步向着系统化、长期化发展,并开始了全球网络化的进程。具体作用如下: (1)农林业应用 预报农时 作物培养与植物引种 植物造林 (2)物候观测与地球观测系统 物候观测是地球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物候观测可以为卫星观测资料(遥感资料)的校准提供重要依据 (3)生态学研究 物候过程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有助于了解物种竞争与生态系统的种群竞争; 有助于了解碳、氮、水等主要生态系统过程; 有助于了解物种的迁移、适应与产出; 有助于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授粉等等) 3.木本阔叶植物的物候期划分 (1)萌动期 芽开始膨大期:当植株的1-2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

木本、草本植物的物候学观测

木本、草本植物的物候学观测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58766632.html,/thread-35196-1-1.html) 木本植物 (1)芽膨大开始期。裸芽植物主要是看芽的大小来判断,鳞芽植物是当芽的鳞片开始膨大,芽的侧面露出淡绿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为芽膨大开始期。但不同植物又有些差异,其特征是:侧柏叶芽膨大是鳞片张开,中间露出紫褐色的芽,雄花芽膨大是褐色的雄花芽出现浅色的条纹;松属是当顶芽的鳞片开裂反卷,出现黄褐色的线缝;榆树是芽的鳞片边缘有绒毛出现;玉兰是春天绒毛状外鳞片顶部开裂;刺槐是在春季旧叶痕上有突起,出现人字形裂口;槐树是带绒毛的褐色隐闭芽露出绿色;枣树是冬芽上出现新鲜的棕黄色绒毛;栾树是芽中出现黄色的毛;木槿是当芽突起,出现白色的毛……花芽或叶芽的膨大宜分别记载,如人力不足,也可不分花芽、叶芽,只记最早出现的芽的发育期。芽膨大期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太显著,若记载不及时,可有半月左右的误差。 (2)芽开放期。其特征是:芽的鳞片裂开,芽的顶端出现新鲜颜色的尖端(如榆树);或是明显看见长出了绿色叶芽(如槐树);或是带有锈毛的冬芽出现黄棕色的线缝(如枫杨);有些植物的花芽开放,也就是花蕾出现(如玉兰)。芽膨大与芽开放期不易分辨的,就记为芽开放期。 (3)展叶期。观测植株上第一片叶子完全展开时为展叶始期;树上半数枝条上的小叶完全展开时为展叶盛期。针叶树,当幼针叶从叶鞘中开始出现时,就是展叶始期;当新针叶的长度达到老针叶长度的一半时,就是展叶盛期。 (4)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在叶腋或花芽中开始出现花蕾或花序的时候。 (5)开花期。应分别记始期、盛期和末期。当树上开始出现完全开放的花时是开花始期。对于风媒传粉的树(如松、柏、落叶松、杨、柳、胡桃、榆、桑、白蜡等属),当摇动树枝而散出花粉时,为开花始期;当树上半数以上的花开放或花序散出花粉,或半数以上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如加拿大杨),为开花盛期(针叶树不记开花盛期);当树上只留有极少数花,和柔荑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时,为开花末期。多次开花是种特殊现象,往往是某些环境因子异常而引起的,也应该记载并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6)果熟期。分别记录果实或种子成熟期、脱落始期、脱落末期。果实或种子的成熟主要根据果实的颜色来确定:如松树是种子的球果变成黄褐色;侧柏是果实变成黄绿色;桧柏是果实变成紫褐色;刺槐和紫藤是荚果发褐色;榆属和白蜡属是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色或黄褐色;水果是达到采摘的果色。果实和种子脱落期:松属为种子散布,柏属为果实脱落,杨属和柳属为飞絮等。 (7)秋季叶变色期。树木秋季第一批叶子开始变为黄色或红色的时候为变色期。分别记录开始变色期、全部变色期。但应注意与干旱、炎热、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非季节性叶变色分开。 (8)落叶期。当观测的树木秋季开始落叶时为落叶始期;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为落叶末期。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单株间物候期的差异较大,为避免偶然性,最好选择40株作为观测对象。当有10%的植株达到某发育期时,记为始期;当有50%植株出现某发育期时,记为盛期;花瓣凋谢,植株上只留有少数花时,记为开花末期。 (1)萌动期。地下芽出土或地面芽变成绿色的日期。 (2)展叶期。分别记载展叶始期和展叶盛期。 (3)开花期。记载花序或花蕾出现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第二次开花

糜子

一、糜子的生产与分布 1、糜子种子形状有球形、长圆形、卵圆形3种。粒色有黄、红、白、褐、灰和复色等,米色有深黄、浅黄等色。 2、(1)糜子育期在春播区一般110天左右,夏播复种区63~70天左右,最短的50多天。 (2)糜子抗旱性特别突出,具有耗水量低、抗旱能力强、保护水土流失等作用,据研究,糜子蒸腾系数低于谷子、高粱、玉米等谷类作物,是禾谷类作物中水分利用率最高的作物,所以糜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生产优势,还在当地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3)糜子蛋白质含量12%左右,最高可达14%以上,糜子籽粒中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其中蛋氨酸含量几乎是它们的两倍,且除赖氨酸以外的其它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和人体蛋白的构成比非常相似,易于人体吸收,可以作为人体营养的补充食物;淀粉含量70%左右,其中糯性品种为67.6%,粳性品种为72.5%;脂肪含量3.6%;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丰富,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硒。许多资料说明硒与大骨节病、克山病、癌及长寿都有其独特而微妙的关系。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活化人体免疫性和正常的生理功能,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B1、B2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镁、磷及铁、锌、铜等矿物质元素。糜子经过加工,可制成老人、儿童和病患者的营养食品。 糜子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尤其适宜于肺虚咳嗽、呃逆烦渴、脾胃虚弱、泄泻、胃痛、烫伤等患者。 3、(1)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印度、伊朗、蒙古等一些国家也有栽培。 (2)我国20世纪50年代糜子栽培面积约200万hm2,自70年代开始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糜子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减少。目前,全国糜子种植面积约100万hm2,与50代相比,种植面积减少近一半。全国糜子面积下降最多的是内蒙古和陕西,其他省区也有下降,但缺乏统计数字。我国糜子种植面积年度之间变化也很大,灾年高于丰年,特别是干旱年份,在其它作物无法入种的情况下,只有大量种植糜子。 (3)我国糜子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地区,即河北,宁夏,甘肃,山西,陕西,内蒙,黑龙江等。这些地区土壤瘠薄、土地广阔,干旱少雨,无霜期短,糜子是这些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糜子有粳糯之分。我国包头、东胜、榆林、延安一线(东经110°)以东地区,主要栽培糯性糜子,越向东延粳性糜子种植的数量越少,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几乎不种粳性糜子;该线以西地区,主要栽培粳性糜子,越向西延伸糯性糜子种植的数量越少,在青海、新疆,几乎不种糯性糜子。 二、糜子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1、(1)温度:糜子是喜温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0~30℃,糜子具有较强的抗热性。(2)水分:糜子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子吸水占种子重量25%时即可发芽,因此在土壤墒情不足的情况下,糜子能正常发芽和出苗。(3)光照:糜子是喜光的短日照作物。12~14小时光照有利于糜子生长发育。短日照可以促进糜子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反之则延迟成熟。 2、(4)养分:糜子各生育阶段对养分吸收的差异较大,从出苗至分蘖需要养分较少,不足全生育期的10%;从分蘖至开花,是糜子需肥最多的时期;从开花至籽粒成熟,还需吸收氮总量的1/3,磷总量的1/2。(5)土壤:糜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强,除低湿易涝和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