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扶手高度规定

楼梯扶手高度规定
楼梯扶手高度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

(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

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在设计通则中说明: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 m,这对疏散楼梯是适用的,而对平时用作交通的楼梯不完全适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商场、剧场、体育馆等)主要楼梯应考虑多股人流通行,使垂直交通不造成拥挤和阻塞现象。如此,人流宽度按0.55m计算是最小值,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人流为0.55m+(0~0.15)m,0~0.15m即为人流众多时的附加值,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见图。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七)、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 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八)、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楼梯扶手的高度相关规范(内容清晰)

楼梯扶手的高度相关规范 GB 17888.3—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0—18批准 2000—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方面等效采用ISO/DIS 14122—3:1996制定的。它们的主要差别有以下两点: 1.对ISO/DIS 14122—3中的引言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了改写。 2.在ISO/DIS 14122—3的“引用标准”一章中列出了17个欧洲标准或标准草案,而这些引用标准在标准的技术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没有提到,因此,在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中只列出了在标准正文中提到的几个对应的国家标准,其余全部删除。 本标准是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该系列标准共由四个标准构成,其余三个标准分别是: 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吉林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贤智、石俊伟、肖建民、张铭续、李勤、隰永才、肖维。 ISO前言 本标准是由CEN/TC 114第17工作组制定的。是《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标准的第3部分。该标准的几个部分是: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的选择。 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第3部分:楼梯、阶梯和护栏。

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使用非金属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等)不改变本标准的应用。 0 引言 本标准是对GB/T 15706.2—1995的6.2.4“安全进入机械的设施”中所提出的有关基本安全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直梯段楼梯和阶梯的安全要求和预防设施。楼梯和阶梯的定义见 GB 17888.1。 本标准对护栏、楼梯、阶梯、平台、工作平台、通道和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场所都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公众可以进入的场所。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GB 17888.1—1999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1部分:进入两级平面之间的固定设施 GB 17888.2—1999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2部分:工作平台和通道 GB 17888.4—1999 机械安全进入机器和工业设备的固定设施第4部分:固定式直梯 3 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 3.1 楼梯和阶梯 stairway and step ladder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要求汇总

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 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 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 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 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 步长即楼梯的宽度。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

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xx大于 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 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 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 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 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 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 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

楼梯栏杆的国家标准

防护栏杆国家强制性标准汇编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住宅楼梯住宅楼梯住宅楼梯住宅楼梯栏杆、扶手本标准规定了住宅楼梯金属栏杆、金属、塑料或木制扶手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等。引用标准 GBJ96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JGJ37 建筑设计通则(试行) GB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JGJ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J301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BGJ1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楼梯护栏的释义 a.楼梯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接不同标高的建筑平面。 b.踏步(Step)踏步面和踏步踢板(或不带踢板)组成的梯级. c.扶手(Handrail)附在墙上或栏杆上的长条配件. d.栏杆(Balustrade)布置在楼梯和平台边缘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栏隔设施. e.楼梯井(Stair Well)四周为梯段和平台内侧面围绕的空间。 楼梯护栏的要求 按材料分金属、硬质木材和组合材料的栏杆、扶手。 楼梯护栏的技术要求 a.室内共用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中心线量起至扶手上皮不宜低于900㎜.水平扶手超过500㎜长时,其高度不宜低于1000㎜. b. 室外共用楼梯栏杆高度不宜低于1050㎜,中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0㎜. c. 楼梯井宽度大于200㎜时,不宜选用儿童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垂直杆件之间净空不应大于110㎜. d.栏杆、扶手上下或平面转接时,宜保持衔接。 护栏材料的选择 a.原材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b.制做栏杆、扶手的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进场时应按批号分批验收。没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结构性能 栏杆、扶手与梯段安装完毕后,其结构承载能力应能随受GBJ9规定的水平荷载0.5Kn/m,

建筑楼梯规范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 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 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 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 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 步长即楼梯的宽度。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以上的住宅必须设臵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臵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臵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臵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臵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当住宅电梯非每

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全)【优质】

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全)【优质】

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 栏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楼梯栏杆防护相关条文:4.1.2、4.1.3、4.1.5、4.2.1 综合强制性标准要求,栏杆围护设计通用内容为:阳台、楼梯等由使用者经常踩踏停留地方,其围护高度标准要求(1.05M)高于短暂停留的窗台设计围护高度标准(0.90M)要求;中高层、高层等较危险处围护高度要求提高(1.10M);栏杆围护除楼梯水平段小于0.5M的扶手高度采用窗的围护标准(0.9M)外,扶手或栏杆高度均采用不低于1.05M (一般)1.10M(特殊)要求;栏杆垂直杆件净空均要求不大于0.11M。 验收量取标准: 窗台高度:从窗台面(也就是窗的下框位置)标高到地面(可踏部位表面)标高的高差 栏杆高度:栏杆顶部标高到可踏部位表面标高高差 附文: 关于住宅窗和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问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负责《住宅设计规范》日常解释工作的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林建平作出了相应解释。 栏杆的高度必须足够,应从“可踏部位表面”起计算 栏杆的高度一定要求“净高”,要防止因地面材料做法加厚,造成栏杆安全高度实际降低的事故。栏杆的开始计算部位应从栏杆下部可踏部位起计,以确保安全高度。由于栏杆的做法很多,规范不可能对每种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并且规范只是规定出最低限度,设计人员和建设者应该考虑得周到些。以下几种情况如不采取措施,经常属于明显“可踏”:实心栏板与阳台反梁的交接处,低位实心栏板与空心栏杆的交接部位,低位水平空心栏杆;上人屋面女儿墙采用挑砖防水。 在低窗台附加栏杆,重外观效果更得重安全 常见的低窗台距地0.5米左右,如果紧贴内墙增加0.4米栏杆或栅栏肯定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护措施。但由于美观要求和利用窗台的需求,很多人喜欢将栏杆设在紧贴窗扇的位置,如果窗台台面太大,如凸窗等,小孩经常站在窗台上眺望,而且使用者也必须站到窗台上开启窗户,这时,附加在窗台上的栏杆本身高度应达到0.9米,如果窗台太低,住户往往会无意识攀登到窗台上,不宜简单附加低栏杆,否则危险是没有充分杜绝的。 以固定窗作为低窗台的防护措施时,仍有危险存在 最近,采用低窗台或落地窗的住宅越来越多,有若干情况存在安全问题。如固定窗框强度不够,使用者轻趴在窗框上会导致玻璃破裂;落地窗仅用固定玻璃,没有必要的防护,儿童玩耍、椅子翻倒等正常活动会碰破玻璃,造成险情;在高层住宅的高层套型中采用落地窗时,如果没有必要的防护设施,老年人普遍反映外眺时眩晕。类似情况只要引起投诉,设计人员就要承担一定责任。同时,根据国外相关规范和我国部分地区标准,2001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斜屋顶下可居住空间技术规程》提出:“当斜屋顶窗的单块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时,应采用安全玻璃”。因此,设计固定扇落地玻璃窗时,务必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全)

有关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规范 栏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7.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楼梯栏杆防护相关条文:4.1.2、4.1.3、4.1.5、4.2.1 综合强制性标准要求,栏杆围护设计通用内容为:阳台、楼梯等由使用者经常踩踏停留地方,其围护高度标准要求(1.05M)高于短暂停留的窗台设计围护高度标准(0.90M)要求;中高层、高层等较危险处围护高度要求提高(1.10M);栏杆围护除楼梯水平段小于0.5M的扶手高度采用窗的围护标准(0.9M)外,扶手或栏杆高度均采用不低于1.05M (一般)1.10M(特殊)要求;栏杆垂直杆件净空均要求不大于0.11M。 验收量取标准: 窗台高度:从窗台面(也就是窗的下框位置)标高到地面(可踏部位表面)标高的高差 栏杆高度:栏杆顶部标高到可踏部位表面标高高差 附文: 关于住宅窗和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问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负责《住宅设计规范》日常解释工作的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林建平作出了相应解释。 栏杆的高度必须足够,应从“可踏部位表面”起计算 栏杆的高度一定要求“净高”,要防止因地面材料做法加厚,造成栏杆安全高度实际降低的事故。栏杆的开始计算部位应从栏杆下部可踏部位起计,以确保安全高度。由于栏杆的做法很多,规范不可能对每种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并且规范只是规定出最低限度,设计人员和建设者应该考虑得周到些。以下几种情况如不采取措施,经常属于明显“可踏”:实心栏板与阳台反梁的交接处,低位实心栏板与空心栏杆的交接部位,低位水平空心栏杆;上人屋面女儿墙采用挑砖防水。 在低窗台附加栏杆,重外观效果更得重安全 常见的低窗台距地0.5米左右,如果紧贴内墙增加0.4米栏杆或栅栏肯定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护措施。但由于美观要求和利用窗台的需求,很多人喜欢将栏杆设在紧贴窗扇的位置,如果窗台台面太大,如凸窗等,小孩经常站在窗台上眺望,而且使用者也必须站到窗台上开启窗户,这时,附加在窗台上的栏杆本身高度应达到0.9米,如果窗台太低,住户往往会无意识攀登到窗台上,不宜简单附加低栏杆,否则危险是没有充分杜绝的。 以固定窗作为低窗台的防护措施时,仍有危险存在 最近,采用低窗台或落地窗的住宅越来越多,有若干情况存在安全问题。如固定窗框强度不够,使用者轻趴在窗框上会导致玻璃破裂;落地窗仅用固定玻璃,没有必要的防护,儿童玩耍、椅子翻倒等正常活动会碰破玻璃,造成险情;在高层住宅的高层套型中采用落地窗时,如果没有必要的防护设施,老年人普遍反映外眺时眩晕。类似情况只要引起投诉,设计人员就要承担一定责任。同时,根据国外相关规范和我国部分地区标准,2001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斜屋顶下可居住空间技术规程》提出:“当斜屋顶窗的单块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时,应采用安全玻璃”。因此,设计固定扇落地玻璃窗时,务必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栏杆高度、窗台高度设计规范

最新栏杆高度、窗台高度设计规范

————————————————————————————————作者:————————————————————————————————日期: 2

2011年最新的栏杆、窗台、女儿墙高度的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版 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7.3 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3.9.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0.90m。《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条文说明3.7.2 阳台是儿童活动较多的地方,栏杆(包括栏板局部栏杆)的垂直杆件间距若设计不当,容易造成事故。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栏杆垂直净距应小于0.11m,才能防止儿童钻出。同时为防止因栏杆上放置花盆而坠落伤人,本条要求可搁置花盆的栏杆必须采取防止坠落措施。 3.7.3 根据人体重心和心理要求。阳台栏杆应随建筑高度增高而增高。封闭阳台没有改变人体重心稳定和心理要求。因此,封闭阳台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杆净高要求。对中高层、高层住宅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阳台要求采用实心栏板的理

由,一是防止冷风从阳台门灌入室内,二是防止物品从栏杆缝隙处坠落伤人。此外,中高层、高层住宅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封闭阳台的现象很普遍,透空的栏杆难以封闭。 3.9.1 没有邻接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如距地面净高较低,容易发生儿童坠落事故。本条要求当窗台距地面低于0.90m时,采取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护高度应保证净高0.90m,距离楼(地)面0.45m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不应计入窗台净高。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6.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

楼梯扶手尺寸高度如何计算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产河东路水岸东方三期三号楼二单元303室,详情请咨询吸顶(右侧)电话,欢迎您的来电!!! 工程中造价员能够计算不出楼梯扶手高度怎么办呢,那么今天鑫昌防护给大家介绍下楼梯扶手尺寸高度如何计算呢? 铁艺楼梯扶手。铁艺楼梯扶手以组装式的形式进行安装,彻底改变了传统铁艺栏杆的诸多弊端,可以根据自己家里楼梯的具体尺寸,现场测量,铁艺楼梯扶手安装轻松方便,不需要现场焊接。 2、不锈钢楼梯扶手。不锈钢楼梯扶手是由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主要分为扶手、立柱、底座等组成部分,通常简称称为不锈钢楼梯扶手。不锈钢楼梯扶手为现在多数商场广泛应用,手感好,有现代感。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产河东路水岸东方三期三号楼二单元303室,详情请咨询吸顶(右侧)电话,欢迎您的来电!!! 3、玻璃楼梯扶手。玻璃楼梯扶手采用夹胶玻璃和pvc胶木组合而制成,大气的造型使房间的整个空间瞬间增大了。透明的玻璃组装而成的楼梯扶手,更加大气磅礴,容易清洗,厚实的玻璃更加耐用。 4、实木楼梯扶手。实木楼梯扶手从设计到雕琢,都是一种思想的呈现,是对个性化人居要求的充分感悟,是对一切美好的追求与向往。纯实木结构的楼梯扶手,厚实牢固,纹理细腻,稳定性高,沉稳大气。 楼梯扶手尺寸一般多少?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规范

楼梯栏杆规范

扶手、栏杆、楼梯和踏步 (强制性条文及相关规定) 杨春沛 2009-3-5 1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2民用建筑,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小于3级。 3民用建筑,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民用建筑,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大于或等于24m 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m,但不宜超过1.2m; .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m高度内不应留空; .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5民用建筑,窗台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6居住建筑,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7六层及六层以下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1.10m。 8居住建筑,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m时,应设防护设施。 9居住建筑,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m。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 10居住建筑,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11居住建筑,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12居住建筑,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13居住建筑,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不应低于1.10m。 14 商店建筑,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楼梯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15 商店建筑,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16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1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1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1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 1.2m,内测不应设有支撑。 20中小学校建筑,室内楼梯栏杆(或拦板)的高度不应小于0.9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拦板)的高度不应小于 1.1m。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21中小学校建筑,走道地面有高差时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

不锈钢楼梯栏杆制安规范流程

不锈钢楼梯栏杆扶手制作流程 为满足市场需求,加强管理,提升工程质量,让客户满意,树立公司“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宗旨,特制定不锈钢栏杆扶手制作安装规范流程如下: 一、基本要求: 1、材质:不锈钢栏杆扶手制作,常用201和304不锈钢装饰管,201不锈钢主要用于室内,304不锈钢主要用于室外。 2、结构:主要有全不锈钢结构、玻璃不锈钢结构、木质不锈钢结构。 3、高度与间距:临空高度在24社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米,临空高度在24米及以上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米;栏杆应防止攀登,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米。 二、查勘现场: (1)、甲方无施工图时,根据甲方通知到现场实际查勘测量,主要内容: A、楼梯或扶手长度; B、每层楼的梯步数量; C、楼梯梯面情况(是否有贴砖、是否有预埋件等); D、栏杆与墙面结合处的墙面情况; E、拟制作栏杆周边环境、甲方单位性质及甲方初始要求; F、材料搬运方式及材料存放点; G、施工作业处施工电源搭接点; H、甲方对施工时间的要求(焊接、打磨、抛光等噪音较大); I、交叉作业时的协调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甲方有施工图时,结合图纸到施工现场进行查勘,主要内容: A、楼梯或扶手长度是否与施工图一致; B、每层楼的梯步数量; C、楼梯梯面情况(是否有贴砖、是否有预埋件等); D、栏杆与墙面结合处的墙面情况; E、材料搬运方式及材料存放点; F、施工作业处施工电源搭接点; G、甲方对施工时间的要求(焊接、打磨、抛光等噪音较大); I、交叉作业时的协调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三、确定施工图:

(1)、甲方无施工图时,根据现场查勘情况,结合拟制作栏杆周边环境、甲方单位性质及甲方初始要求,设计出二至三套(栏杆或扶手)样式,注明每种样式的优缺点、使用材质和价格报甲方审核确定,待甲方确定后签定施工合同。 (2)、甲方有施工图时,根据施工图和现场的查勘情况与甲方沟通并报价,待甲方确认后签定施工合同。 四、合同签定: 根据甲方确认的施工图和价格签定施工合同,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总额、预付款、工程工期、竣工结算日期、质保期、质保金、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五、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甲方确认的施工图纸,做好施工准备。 (2)、材料要求: A、不锈钢栏杆的壁厚规格、尺寸、形状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一般壁厚不小于1mm,以钢管为立杆时壁厚不小于2mm;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形状按照设计要求。木材本身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12%。弯头材料一般采用扶手料。以45°断面相接。 B、玻璃栏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小于12mm的钢化玻璃或夹胶玻璃,钢化玻璃应有进场复试报告。 (3)、主要机具: 电焊机、氩弧焊机、焊条、焊丝、抛光机、抛光片、抛光蜡、电锤、切割机、云石机、手提电钻、刨子、中小木锯、锤子、斧头、钢锉、螺丝刀、方尺等。 (4)、作业条件: A、施工前墙面、楼梯抹灰完毕。 B、金属栏杆和靠墙扶手固定支撑件安装完毕。 六、材料运输: (1)、不锈钢、玻璃等主材在上车时就轻拿轻放,用绒布等软物料包扎并用绳子固定牢固,以免让不锈钢管、玻璃等受硬件和运输车辆颠簸造成刮花、损坏和路上滑落。 (2)、检查该工程所需辅料、劳保用品及工器具是否完整装车,如遇雨

楼梯扶手工程施工要求及施工工艺

楼梯扶手工程施工要求及施工工艺 本章适用于楼梯、金属栏杆木扶手和塑料扶手安装工程。 第一节材料要求 30.1.1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 形状按设计要求。木材质量均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 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12%。弯头料 一般采用扶手料,以45°角断面相接,断面特殊的木扶手按设 计要求备弯头料。 30.1.2塑料扶手(聚氯乙烯扶手料)系化工塑料产品;断面形式、规 格尺寸及色彩按设计要求选用。 30.1.3粘结料:可以用动物胶(鳔),一般多用聚醋酸乙烯(乳胶) 等化学胶粘剂。 30.1.4其他材料:木螺丝、木砂纸、加工配件。 第二节主要机具 30.2.1电动机具:手提电钻、小台锯。 30.2.2手动工具:木锯、窄条锯;二刨、小刨、小铁刨;斧子、 羊角锤、扁铲、钢挫、木挫、螺丝刀;方尺、割角尺、卡子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 30.3.1楼梯间墙面、楼梯踏板等抹灰全部完成。

30.3.2金属栏杆或靠墙扶手的固定埋件安装完毕。 第四节操作工艺 30.4.1工艺流程: 30.4.2木扶手: 1找位与划线: (1)安装扶手的固定件:位置、标高、坡度找位校正后,弹出扶 手纵向中心线。 (2)按设计扶手构造,根据折弯位置、角度,划出折弯或割角线。 (3)楼梯栏板和栏杆顶面,划出扶手直线段与弯头、折弯段的起 点和终点的位置。 2弯头配制: (1)按栏板或栏杆顶面的斜度,配好起步弯头,一般木扶手,可 用扶手料割配弯头,采用割角对缝粘接,在断块割配区段内 最少要考虑三个螺钉与支承固定件连接固定。大于70mm断面 的扶手接头配制时,除粘结外,还应在下面作暗榫或用铁件 铆固。 (2)整体弯头制作:先做足尺大样的样板,并与现场划线核对后, 在弯头料上按样板划线,制成雏型毛料(毛料尺寸一般大于 设计尺寸约10mm)。按划线位置预装,与纵向直线扶手端头

栏杆扶手高度

一、栏杆高度 50352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且高度低于或等于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高度内不宜留空; 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 50368 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栏杆应防止攀登,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50045 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时,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在楼梯周围内的墙面上,除设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梯段。图示P89 50045 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 二窗台、护栏高度 50096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m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50352 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维修、清洗; 2 当采用外开窗时应加强牢固窗扇的措施;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

楼梯设计相关规范 第5章楼梯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楼梯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钢筋砼楼梯的构造要求。 3(掌握坡道、台阶的构造。 4(掌握栏杆、扶手的尺寸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尺度、楼梯的构造设计及细部构造。 难点:楼梯的构造设计 5(1 楼梯概述 房屋各个不同楼层之间需设置上下交通联系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爬梯、坡道、台阶等。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使用最广泛;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大的场所;爬梯用于消防和检修;坡道用于建筑物入口处方便行车用;台阶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间的联系。 5(1(1 楼梯的作用 楼梯作为建筑物垂直交通设施之一,首要的作用是联系上下交通通行;其次,楼梯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还起着承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楼梯有安全疏散、美观装饰等功能。

设有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垂直交通设施的建筑物也必须同时设有楼梯。在设计中要求楼梯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通行方便,便于搬运家具物品,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 5(1(2 楼梯的组成 楼梯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或栏板)和扶手三部分组成,如图2-5-1。楼梯所处的空间称为楼梯间。 1(楼梯段 楼梯段又称楼梯跑,是楼层之间的倾斜构件,同时也是楼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它由若干个踏步组成。为减少人们上下楼梯时的疲劳和适应人们行走的习惯,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要求最多不超过18级,最少不少于3级。 2(楼梯平台 楼梯平台是指楼梯梯段与楼面连接的水平段或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供楼梯转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平台的标高有时与某个楼层相一致,有时介于两个楼层之间。与楼层标高相一致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介于两个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 1 3(楼梯梯井 楼梯的两梯段或三梯段之间形成的竖向空隙称为梯井。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根据使用和空间效果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取值。住宅建筑应尽量减小梯井宽度,以增大梯段净宽,一般取值为100,200mm。公共建筑梯井宽度的取值一般不小于160mm,并应满足消防要求。 4(栏杆(栏板)和扶手 栏杆(栏板)和扶手是楼梯段的安全设施,一般设置在梯段和平台的临空边缘。要求它必须坚固可靠,有足够的安全高度,并应在其上部设置供人们的手扶持用的

楼梯扶手施工方案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楼梯、金属栏杆木扶手和塑料扶手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构配件: 2.1.1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形状按设计要求。木材质量均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12%。弯头料一般采用扶手料,以45°角断面相接,断面特殊的木扶手按设计要求备弯头料。 2.1.2塑料扶手(聚氯乙烯扶手料)系化工塑料产品;断面形式、规格尺寸及色彩按设计要求选用。 2.1.3粘结料:可以用动物胶(鳔),一般多用聚醋酸乙烯(乳胶)等化学胶粘剂。 2.1.4其他材料:木螺丝、木砂纸、加工配件。 2.2主要机具: 2.2.1电动机具:手提电钻、小台锯。 2.2.2手动工具:木锯、窄条锯;二刨、小刨、小铁刨;斧子、羊角锤、扁铲、钢挫、木挫、螺丝刀;方尺、割角尺、卡子等。 2.3作业条件: 2.3.1楼梯间墙面、楼梯踏板等抹灰全部完成。 2.3.2金属栏杆或靠墙扶手的固定埋件安装完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找位与划线→弯头配制→连接预装→固定→整修 3.2木扶手: 3.2.1找位与划线: 3.2.1.1安装扶手的固定件:位置、标高、坡度找位校正后,弹出扶手纵向中心线。 3.2.1.2按设计扶手构造,根据折弯位置、角度,划出折弯或割角线。 3.2.1.3楼梯栏板和栏杆顶面,划出扶手直线段与弯头、折弯段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3.2.2弯头配制: 3.2.2.1按栏板或栏杆顶面的斜度,配好起步弯头,一般木扶手,可

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SGBZ-0360楼梯扶手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楼梯、金属栏杆木扶手和塑料扶手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构配件: 2.1.1木制扶手一般用硬杂木加工成规格成品,其树种、规格、尺寸、形状按设计要求。木 材质量均应纹理顺直、颜色一致,不得有腐朽、节疤、裂缝、扭曲等缺陷;含水率不得大于12%。弯头料一般采用扶手料,以45°角断面相接,断面特殊的木扶手按设计要求备弯头料。 2.1.2塑料扶手(聚氯乙烯扶手料)系化工塑料产品;断面形式、规格尺寸及色彩按设计要 求选用。 2.1.3粘结料:可以用动物胶(鳔),一般多用聚醋酸乙烯(乳胶)等化学胶粘剂。 2.1.4其他材料:木螺丝、木砂纸、加工配件。 2.2主要机具: 2.2.1电动机具:手提电钻、小台锯。 2.2.2手用工具:木锯、窄条锯;二刨、小刨、小铁刨;斧子、羊角锤、扁铲、钢锉、木锉、 螺丝刀;方尺、割角尺、卡子等。 2.3作业条件: 2.3.1楼梯间墙面、楼梯踏板等抹灰全部完成。 2.3.2金属栏杆或靠墙扶手的固定埋件安装完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找位与划线→弯头配制→连接预装→固定→整修 3.2木扶手: 3.2.1找拉与划线: 3.2.1.1安装扶手的固定件:位置、标高、坡度找位校正后,弹出扶手纵向中心线。 3.2.1.2按设计扶手构造,根据折弯位置、角度,划出折弯或割角线。 3.2.1.3楼梯栏板和栏杆顶面,划出扶手直线段与弯头、折弯段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3.2.2弯头配制:

楼梯栏杆强制性标准

12.5.6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 栏安装必须牢固。 《住宅楼梯栏杆扶手》JG3002.3-92 5.1.1室内共用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中心线量起至扶手上皮不宜低于900mm,水平扶手超过500mm长时其高度不宜低于1000mm (—建上要求1050mm)。 5.1.2室外共用楼梯栏杆高度不宜低于1050mm,中高层住宅 不应低于1100mm。 5.1.3楼梯井宽度大于200mm时,不宜选用使儿童易于攀登的花 格.栏杆垂直杆件之间净空不应大于110mm。 找到强制性条文有关内容如下: 4.2.4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咼度不应小于1.05m,咼层建筑的栏杆咼度应再适当提咼,但不宜超过1.2米;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3.6.5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0.6米。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0.11米。当楼梯井净宽度大0.2 米时,必须米取安全措施。 6.3.5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

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 3.7.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 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m。 4.1.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xx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4.2.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住宅建筑》(GB50096-1999) 4.2.1条口 4.2.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条文解释: 4.2.1外廊、内天进及上人屋面等处一般都是交通和疏散通道,人流较集中,特别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拥挤现象,因此临空处栏杆高度应有安全保障。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100000 88《xx成年人人体尺寸》资料换算成男子人体直立状态下的重心高度1006.80mm,穿鞋后的重心高度为 1006.80mm+20mm=1026.80mm,因此对栏杆的最低安全高度确定为 1.05m。 对于中高层层、高层住宅,由于人们登高和临空府视时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而造成不xx,如适当提高栏杆高度将会增加人们心理的xx,故比低层、多 层住宅的要求提高了0.05m,即不应低于1.10m。 对栏杆的开始计算部位应从栏杆下部可踏部位起计,以确保安全高度

最新楼梯设计规范

第5章楼梯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楼梯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钢筋砼楼梯的构造要求。 3.掌握坡道、台阶的构造。 4.掌握栏杆、扶手的尺寸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形式、楼梯的尺度、楼梯的构造设计及细部构造。 难点:楼梯的构造设计 5.1 楼梯概述 房屋各个不同楼层之间需设置上下交通联系的设施,这些设施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爬梯、坡道、台阶等。楼梯作为竖向交通和人员紧急疏散的主要交通设施,使用最广泛;电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量大的场所;爬梯用于消防和检修;坡道用于建筑物入口处方便行车用;台阶用于室内外高差之间的联系。 5.1.1 楼梯的作用 楼梯作为建筑物垂直交通设施之一,首要的作用是联系上下交通通行;其次,楼梯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还起着承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楼梯有安全疏散、美观装饰等功能。 设有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垂直交通设施的建筑物也必须同时设有楼梯。在设计中要求楼梯坚固、耐久、安全、防火;做到上下通行方便,便于搬运家具物品,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和疏散能力。 5.1.2 楼梯的组成 楼梯一般由楼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或栏板)和扶手三部分组成,如图2-5-1。楼梯所处的空间称为楼梯间。 1.楼梯段 楼梯段又称楼梯跑,是楼层之间的倾斜构件,同时也是楼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它由若干个踏步组成。为减少人们上下楼梯时的疲劳和适应人们行走的习惯,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要求最多不超过18级,最少不少于3级。 2.楼梯平台 楼梯平台是指楼梯梯段与楼面连接的水平段或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供楼梯转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平台的标高有时与某个楼层相一致,有时介于两个楼层之间。与楼层标高相一致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介于两个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 3.楼梯梯井

楼梯部分规定及标准

楼梯部分规定及标准 楼梯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0~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至栏杆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实质上按使用即保证了900+150=1050mm高,同多层临空栏杆高度规定一致!栏杆水平段长度大于米时高度不应小于米。楼梯最上面的休息平台的栏杆高度不应小于米。(新规范是从踏步前缘线量起,旧规范是从踏步中间量的) 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 九、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栏杆 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附录一名词解释 1 楼梯(Stair)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通不同标高的平面。 2 楼梯间(Stari enclosure)用以容纳楼梯,并由墙面或竖向定位平面限制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