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简易方程和解决问题大全

五年级简易方程和解决问题大全
五年级简易方程和解决问题大全

.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x+2x+18=78 (200-x)÷5=3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0.273÷x=0.35 (x-140)÷70=4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15=60 3.5-5x=2 0.3×7+4x=12.5

x÷1.5-1.25=0.75 4x-1.3×6=2.6 20-9x=1.2×6.25 (x-3)÷2=7.5

6x+12.8=15.8 150×2+3x=690 2x-20=4 3x+6=18 2(2.8+x)=10.4 13.2x+9x=33.3 3x=x+100 x+4.8=7.2 6x+18=48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 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5X-2X=18 3X+0.7=5 3.5×2= 4.2+x 26×1.5= 2x+10 0.5×16―16×0.2=4x 13 9.25-X=0.403 16.9÷X=0. 3 23x=14x+14 x+14x=65 3 - 5x=80 1.8 +6x=54

6.7x -60.3=6.7 9 +4x =40 2x+8=16 23x-14x=14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7x+7=14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14-6x=8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5+6x=27 5-8x=4 7x+8=15 9-2x=1 4+5x=9 10-x=8 8x+9=17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 x-56=1 4x-18=13 5x+9=11 6-2x=11 x+4+8=23 7x-12=8

X-5.7=2.15 15 5X-2X=18 3X 0.7=5 3.5×2= 4.2 x 26×1.5= 2x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3 X÷0.5=2.6 3-5x=80 1.8-6x=54 6.7x-60.3=6.7 9 +4x=40 0.2x-0.4+0.5=3.7 9.4x-0.4x=16.2 12-4x=20

1/3x+5/6x=1.4 12x+34x=1 18x-14x=12 23 x-5×14=14 12+34x=56 22-14x=12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x+2x+18=78 (200-x)÷5=3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0.273÷x=0.35 (x-140)÷70=4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x+2x+18=78 (200-x)÷5=30 (x-140)÷70=4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15=60 3.5-5x=2 0.3×7+4x=12.5

x÷1.5-1.25=0.75 4x-1.3×6=2.6 20-9x=1.2×6.25 (x-3)÷2=7.5

6x+12.8=15.8 150×2+3x=690 2x-20=4 3x+6=18 2(2.8+x)=10.4 13.2x+9x=33.3 3x=x+100 x+4.8=7.2 6x+18=48 3(x+2.1)=10.5 12x-9x=8.7 13(x+5)=169 2x-97=34.2 3.4x-48=26.8 42x+25x=134 1.5(x+1.6)=3.6 2(x-3)=5.8 65x+7=42 9x+4×2.5=91 4.2 x+2.5x=134

10.5x+6.5x=51 89x-43x=9.2 5x-45=100 1.2x-0.5x=6.3 23.4=2x=56

4x-x=48.6 4.5x-x=28 X-5.7=2.15 5X-2X=18 3X+0.7=5

3.5×2=

4.2+x 26×1.5= 2x+10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 3 23x=14x+14 x+14x=65 3 - 5x=80 1.8 +6x=54

6.7x -60.3=6.7 9 +4x =40 2x+8=16 23x-14x=14 x+7x=8

9x-3x=6 6x-8=4 5x+x=9 x-8=6x 4/5x=20 2x-6=12

6x-6=0 5x+6=11 2x-8=10 1/2x-8=4 x-5/6=7 3x+7=28

3x-7=26 9x-x=16 24x+x=50 6/7x-8=4 7x+7=14

3x-8=30 6x+6=12 3x-3=1 5x-3x=4 2x+16=19 5x+8=19 14-6x=8 15+6x=27 5-8x=4 7x+8=15 9-2x=1 4+5x=9 10-x=8 8x+9=17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利用方程来解答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解题步骤,能够正确地 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 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 3. (1)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洪泽湖的图片,介绍到: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 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 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

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一则有关大坝水 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警戒水位是 指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到河段内可能发生危险的水位。 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2)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警戒水位、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 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x+0.64=14.14 ②14.14﹣x= 0.64 ③14.14﹣0.64= x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 (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 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专项训练

解简易方程 一、填空:1、11X-2×3=24.8,X=(),X的 4.2倍减去 4.2得10.08列方程是()。 2、一个数的1.5减去11得19,这个数是(),一个数的3倍与这个数的和是101.6,这个数是()。 3、在()时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 X+()=74 X-()=9.6 ( )X=50 ( )÷X=2 4、已知3X+8=26,那么2X-7=()。 5、当X=0.24时,9X-4X○0.2×6,9-4X○0.2×6。 6、由8X-2.5×8=24.8,可得0.38+1.2X=();由6X÷4.5=8,可得7X-()=29.5 二、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2、比X多3的数是7与2.1的和,所以X是12.1。() 3、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的6倍,乙数比甲数多5a。() 4、方程的解不可能是0。() 5、若a=b,则a-5=b-5。() 6、2b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一) 一、填空: 1、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 2、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 3、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 5、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 6、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数之和是(),两数之差是() 二、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a+18=□+□a×15=□×□ 2、m×2.5×0.4=□×(□×□) 3、(a+b)×C=□×□+□×□ 4、m-a-b=□-(□+□) 三、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12=b×b=a×b=x×y×7= 5×x=2×c×c=7x×5=2×a×b=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x=5x() 2、x+x=x2() 3、a×3=3a() 4、y2=y×2() 5、2a+3b=5ab() 6、2a+3a=5a() 7、5×a×b=5ab()8、a×7+a=8a() 用字母表示数(二) 一、口算。 32=()0.2×0.4=()6÷0.6=() 0.12=()0.81÷0.9=() 1.52=() 二、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天中午的气温是32℃,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x℃。 32-x表示:_____________ (2)、五(2)班有40人订阅《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 40b表示:__________ (3)、一个足球单价a元,一个篮球b元。

6a+4b表示:__________ (4)、张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 x-15表示:________________ 5x表示:_____________ (x-15)×3表示:__________ 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求面积? (2)、一个三角形底是4.8厘米,高是底的2倍,求面积? (3)、一个梯形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9厘米,高8厘米,求m2+n2面积? 用字母表示数(三) 一、填空。 (1)、小花今年12岁,比小兰大a岁,小兰今年()岁。 (2)、一件上衣54元,一件裤子48元,买b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元。 (3)、一本故事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了y天,看了()页,还剩()页没看。 (4)、王阿姨买了m千克香蕉和n千克苹果,香蕉每千克4.8元,苹果每千克5.4元,一共花了()元。 二、求下列各式的值。 (1)、已知a=1.8b=2.5求4a+2b的值 (2)、已知x=0.5,y=1.3求3y-4x的值 (3)、已知m=0.6。n=0.4,求m2+n2的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三篇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准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水平。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理解,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准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并准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能够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准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 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 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 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 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能够表示等式 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 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 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 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 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 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

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一)(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画有第97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 1.一个加数=( ) 2.被减数=( ) 3.减数=( ) 4.一个因数=( ) 5.被除数=( ) 6.除数=( ) 二、尝试。 1.方程的意义。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2)师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P.105页上图。) (3)问: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4) 教师强调说明: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5) 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试试看!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50。 问:20+30=50是一个什么式子?(等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一) 一、填空: (1)、含有()的()叫方程。如:() (2)、使方程左右两边()的()的值,叫方程的解。 (3)、求()的过程叫解方程。 (4)、一个加数等于(),减数等于() 除数等于(),一个因数等于()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误的画“×”) 1、a2=a×2() 2、x+7是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4、x+27=50的解是23。()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甲、乙两数之差100是,甲数是a,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1100-a○2a-100○3无法确定 (2)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19x+b○23a-2b<0 ○32x+5 ○43a=6 (3)方程7x+5=47的解是()。 ○1x=6○2x=5 ○3x=7 (4)下列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书写正确的是( ). ○1x×5写作5x ○2x+y写作xy○3a+b写作ab (5)三角形面积为S,高为h,三角形底是()。 ○1s÷h ○2s÷2÷h ○3s×2÷h ○4s×h÷2 解简易方程(二) 一、下面哪些是方程,是方程的在括号里面画“√”。 4.3+2x=10.3 ( ) 7.9+X<12.6 ( ) 8.9+6X ( ) 8X=0.5 ( ) 19×2X ( ) 9.6+2.5X=17.15 ( ) 二、填空。 (1) 13+5x=28变为5x=28-13是根据( )。 (2) 72÷3X=6变为3X=72÷6是根据( )。

(3) 6a+14=32的解是( )。 (4) 当X=( )时,6X-5.5=0.5。 (5) X的5倍与72的差是28,列方程是( )。 三、解下列方程。 5X+28=48 6X-12=30 45-3X=24 3X-4×6=48 1.8÷0.3-0.2 X=2 1.2-0.9+5X=0.8 四、列方程求解。 1、20减X的2倍,差是7,求X。 2、82除X的2倍,商是0.2,求X。 解简易方程(三) 一、计算. 4X+3X= 7a-5a= 7.5b-5b= S-0.5s= 9t+7t= 20t-5t-3t= 二、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桃树X棵X千克 2X千克 520棵 1200千克 杏树X棵X棵X棵 三、解下列方程. 19x-8x=55 2×(7x-4x) =18 6x+8x=1.4×3 5x+0.1x=50+6.1 7.2x-3.6x=9×0.4 20=5x-3X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解方程)同步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解方程)同步练 习题 解方程很有意思,就是要仔细些哟! 一、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X+4=10,X+4-4=10○() 2、X-12=34,X-12+12=34○() 3、 X×8=96,X×8○()=96○() 4、X÷10=5.2,X÷10○()=5.2○() 二、解方程: 54-X=24 7X=49 126÷X=42 42×3-3X=5.1 (8X+84)÷4=25.6 7x+3X=50 1200-3X=600 3X+4X=7X 100+X=250 X+3=9 20-X=9 2.1÷X=3 3X+4=40 2(X-16)=8 三、解下列方程(要求写出检验过程) 13+A=28.5 2.4X=26.4 四、列方程解答: 1、一个数减去43,差是28,求这个数。 2、一个数与5的积是125,求这个数。 3、X的3.3倍减去1.2与4的积,差是11.4,求X.

四、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 1、当X=2.5时,4X ( )10 10X ( )10 2、当X=4时, 6.2+X( )11 54( )200÷X 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再解出来。 1、一条路,已经修了600米 ,还剩下1000 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 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3、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 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4、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5、果园里有52棵桃树,有6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多20棵。平均每行梨树有多少棵? 6、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五、能力升级 1、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 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 米? 2、3年前母亲岁数是女儿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女儿今年几岁? 3、一辆时速是50千米的汽车,需要 多少时间才能追上2小时前开出的一辆 时速为40千米汽车? 4、当X 大于( )时,5X 的值大于22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 X+( )=91 X-( )=8.9 ( )X=5.1 ( )÷X=63

2019年小学数学-五年级解简易方程(5)

2 解简易方程(5) 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方程(二)。(教材第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数和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的解法,并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难点:会列方程解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妈妈买了2 kg苹果和3 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2+2.8×3=1 3.2(元) 二教学实施 1.将导入中的题目改编。 妈妈买了2 kg苹果和3 kg梨,共付13.2元钱。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2.提问。 这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已知条件和问题变换了位置,数量关系不变) 你能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独立列方程,说出自己列的方程并解答) 板书: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x+8.4-8.4=13.2-8.4

2x=4.8 2x÷2=4.8÷2 x=2.4 3.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将梨的质量由3 kg变为2 kg)让学生审题后再列方程并解答。 提问: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列方程,说出自己的思路) 让学生说数量关系。 板书:(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2=总钱数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x+2.8)×2=13.2 4.提问:这个方程怎样解? 引导学生说出把(x+2.8)看作一个整体,先求(2.8+x)的值,然后让学生独立解方程并检验。 5.教师出示:(48+x)×3=840 让学生根据这个方程编一道应用题。 6.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1题。 请学生独立解方程,指名板演订正。 7.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三课堂作业 1.列方程解应用题。 (1)体育组买了4个足球和20根跳绳,共用去238.4元,已知跳绳每根2.8元。足球每个多少元? (2)小新买了5支同样的圆珠笔和2个同样的笔记本,共花了13元钱,已知每个笔记本2.5元。每支圆珠笔多少元? (3)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8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12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地相距38千米,小王从甲地出发向乙地行走,小李从乙地出发向甲地而来。已知小王每小时行5千米,小王先走4小时后,小李才出发。小李走2小时后,两人相遇。小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某小学举行数学竞赛,共10道题。评分标准是做对1题得10分,做错或不做,每题倒扣5分。小明最后得55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 1.(1)45.6元(2)1.6元(3)59千米 2.解:设小李每小时行x千米。5×4+(5+x)×2=38x=4 3.解:设他做对了x道题。 10x-5×(10-x)=5515x=105x=7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1. 算一算。 4× ?=3804x=380 ?=95 解:4x÷4=380÷4x= 2. 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x+8.1=18.1是 A. 等式不是方程 B. 方程 24x<800 A. 不是方程 B. 是方程 3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 111a B. 3b-7 C. x÷10=7 3. 在方程的解的下面画上横线。 1x+1.2=4.5 x=5.7 x=3.3 2x÷0.8=1.6 x=1.28 x=2 320+7x=21.4 x=0.2 x=1.2 48×x-0.24=5.6 x=0.94 x=0.46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 解方程。 23x=92 x÷1.2=40 x÷25=4 30x=15

5. 列方程解答。 1数学书封面长24厘米,比它的宽多7.2厘米。数学书封面的宽是多少厘米? 2平均每个鸡蛋大约重0.06千克。1筐鸡蛋重15千克,这筐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0平方厘米,底是24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6. “ ”和“△”所代表的数各是多少? + + +△+△=19.9 + + +△+△+△=2 7. 生活中的问题。 有8袋同样重的白糖和1袋盐混放在一起,是用同样的塑料袋包装的,盐份量较重。现在有一架天平无砝码,限你称两次,就把盐挑出来,怎样称? 1. 略 2. 1B 2A 3C 3. 1x=3.3 2x=1.28 3x=0.2 4x=0.94 4. x=4 x=48 x=100 x=0.5 5. 11 6.8厘米2250个315厘米 6. =2.3 △=6.5 7. 把9袋分成三组,每组3袋。挑任意两组称。如果天平平衡,则这6袋都是糖,盐在剩下的一组中;第二种可能: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盐在重的一组中。从有盐的一组中任意挑2袋称,如果平衡,则剩下的1袋为盐;如果不平衡,重的为盐。 猜你感兴趣: 1.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2.五年级上册数学倍数的特征练习题及答案 3.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4.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手抄报 5.圆的标准方程数学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测试题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一) 一、填空: 1、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 2、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 3、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 5、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 6、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数之和是(),两数之差是() 二、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a+18=□+□a×15=□×□ 2、m××=□×(□×□) 3、(a+b)×C=□×□+□×□ 4、m-a-b=□-(□+□) 三、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12=b×b=a×b=x×y×7= 5×x=2×c×c=7x×5=2×a×b=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5+x=5x() 2、x+x=x2() 3、a×3=3a() 4、y2=y×2() 5、2a+3b=5ab() 6、2a+3a=5a() 7、5×a×b=5ab()8、a×7+a=8a() 用字母表示数(二) 一、口算。 32=()×=()6÷=() =()÷=()=() 二、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天中午的气温是32℃,下午比中午的气温降低了x℃。

32-x表示:_____________ (2)、五(2)班有40人订阅《少年文艺》杂志,每本单价b元。 40b表示:__________ (3)、一个足球单价a元,一个篮球b元。 6a+4b表示:__________ (4)、张师傅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 x-15表示:________________ 5x表示:_____________ (x-15)×3表示:__________ 三、先写出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12分米,高是8分米,求面积? (2)、一个三角形底是厘米,高是底的2倍,求面积? (3)、一个梯形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9厘米,高8厘米,求m2+n2面积? 用字母表示数(三) 一、填空。 (1)、小花今年12岁,比小兰大a岁,小兰今年()岁。 (2)、一件上衣54元,一件裤子48元,买b套这样的衣服,要用()元。 (3)、一本故事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了y天,看了()页,还剩()页没看。 (4)、王阿姨买了m千克香蕉和n千克苹果,香蕉每千克元,苹果每千克元,一共花了()元。 二、求下列各式的值。 (1)、已知a=b=求4a+2b的值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2)-解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 一、方程的认识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如100+x=250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为方程 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 X+100=250 解:X+100-100=250-100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150 ----------- X=150就是方程X+100=250 的解 (2) X-100=250 解:X-100+100=250+100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350 ----------- X=350就是方程X-100=250 的解 (3) 5X=250 解:5X ÷ 5=250÷5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X=50 ----------- X=50就是方程5X=250的解 (4)求方程X ÷ 7=20的解 三、下面的解方程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X+5=30 (2) 10 +X=20 (3) 4X-4=4×6 解: X+5-5=30+5 解: 10+X-10=20 解: 3X=24 X=35 X=20 X=8 四、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 ) 2、5x 表示5个x 相乘。 ( )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 ,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 1。( ) 4、一个三角形,底a 缩小5倍,高h 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 5、a ×a 读作2a ( ) 6、b ×b 读作b 的平方 ( ) 7、x ×y ×7=xy7 ( ) 8、52=5×2----------( ) 7×7=72-------( ) c ×2=c2 ----( ) 五、解方程(一)加法方程 (1)7.9+x=18.9 (2)x+120=176.5 (3)5.8+x=9.5 (4)x+155.4=290 35x=100 ( ) x+x >100 ( ) 55+65=x ( ) y+65=100 ( ) 28+4x>89 ( ) 4y+65=89 ( ) x+6x=78 ( ) x ÷ 7= 5( ) 求方程的解的过 程叫做解方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之解方程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较简单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x +3.2=4.6 x-1.8 =4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 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

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 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x +4=40 解:3x =40-4 3x=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 -16)=8。 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 -16,再乘2,积是8。

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道滘镇中心小学卢凤香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 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36+17 (3)234÷a>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

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小学五年级奥数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 知识精讲 1、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左右两边都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3、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4、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本讲我们要解决稍复杂的方程,像方程两边都含有未知数,如()62108+=-x x ;等号两边都是分数形式的方程,如37 61 5=+x 。 解稍复杂的方程,要先加以变形,变为较简单的简易方程。 所说的变形要求,常用的方法是: 1、 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 2、 两边是分数形式的方程,运用交叉相乘法,转化为不是分数形式的方程。 3、 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或相等的式子,等式仍然成立,这时等式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简化方程。 4、 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相等的数或相等的式子(这些书与式子不能为0),这也是等式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也可以化简方程。 5、 根据四则运算中的六个关系式,求出方程的解。 解方程步骤要规范,求出得数后腰加以检验,看得数是否正确,是否合理。 例1、 解方程: 6437+=-x x 练习1、94.18.94.3+=-x x 2、x x 82552-=+ 例2、()()72225+=+x x

练习1、()()7 3 4.1 5- -x x 6 = 2 7 5 2 6+ x 2、()()5.0 -x = 例3、解方程:()6.0 - 6= -x 6.0 6.0 练习1、()5 ? 5.5 - 6 - 5.1= 2 x2 2.5= 4 - -x 2、()x 例4、()7 ÷ +x x = 2 4 2 3-

练习1、()()52144=+÷+x x 2、()153813-=÷+x x 例5、 解方程: 324004006.0=++x x 练习1、27 23914=-+x x 2、4.05 .08.109 =-+x x 例6、 某数的2倍减去1等于这个数加上5,求某数。 练习1、一个数的3.2倍加上4.8等于这个数的5倍减2.4,求这个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 解简易方程教案 人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一)(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画有第97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 1.一个加数=( ) 2.被减数=( ) 3.减数=( ) 4.一个因数=( ) 5.被除数=( ) 6.除数=( ) 二、尝试。 1.方程的意义。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2)师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P.105页上图。) (3)问: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4) 教师强调说明: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5) 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试试看!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50。 问:20+30=50是一个什么式子?(等式。) (6)什么叫等式呢?(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五年级简易方程和解决问题大全

(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x+2x+18=78 (200-x)÷5=3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0.273÷x=0.35 (x-140)÷70=4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0.1(x+6)=3.3×0.4 4(x-5.6)=1.6 7(6.5+x)=87.5 (27.5-3.5)÷x=4(0.5+x)+x=9.8÷2 2(X+X+0.5)=9.8 25000+x=6x 3200=450+5X+X X-0.8X=6 12x-8x=4.8 7.5*2X=15 1.2x=81.6 x+5.6=9.4 x-0.7x=3.6 91÷x =1.3 X+8.3=10.7 15x =3 3x-8=16 7(x-2)=2x+3 3x+9=27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完整)小学五年级奥数解简易方程.docx

解简易方程 知识精讲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左右两边都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3、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4、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等式不变。 本讲我们要解决稍复杂的方程,像方程两边都含有未知数,如8x 10 2 x 6 ;等号两边都是分数形式的方程,如5x 17 。 63 解稍复杂的方程,要先加以变形,变为较简单的简易方程。 所说的变形要求,常用的方法是: 1、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 2、两边是分数形式的方程,运用交叉相乘法,转化为不是分数形式的方程。 3、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或相等的式子,等式仍然成立,这时等式的性质。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简化方程。 4、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相等的数或相等的式子(这些书与式子不能为0),这也是 等式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也可以化简方程。 5、根据四则运算中的六个关系式,求出方程的解。 解方程步骤要规范,求出得数后腰加以检验,看得数是否正确,是否合理。 例1、解方程: 7 x 3 4 x6 练习 1、3.4x 9.8 1.4x 92、 2 x 5 25 8x 例 2、5 x2 2 2x7

2练习 1、6 2x 7 5 x 72、 5 3x 1.4 2 6x 0.5 例3、解方程:60.6 x 0.60.6 练习 1、5.2 2 x 4 52、 1.5 5.5 x 6 2x 例 4、3x 2 4 2x7 练习 1、4x 14x 2 52、 13x 8 3 5x 1

3 例5、解方程:0.6x 4002 x4003 练习 1、14 9x72、x90.5 3x2210.8x0.4 例6、某数的2倍减去1等于这个数加上5,求某数。 练习 1、一个数的 3.2 倍加上 4.8 等于这个数的 5 倍减 2.4 ,求这个数。

(精品)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习题及答案

《简易方程》应用题专项练习 一、填空 1、爸爸比小红大30岁,小红a岁时爸爸的年龄是___________岁。 2、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一位同学在地球上能举起a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他能举起___________的物体。 3、叔叔每天投报a份,阿姨每天投报b份。 (1)他们每天共投报几份,30天共投报__________份。 (2)当a=60,b=75时,用第(1)天题中的式子,计算他们30天的总投报数。 () 4、(1)一天早晨的温度是b摄氏度,中午比早晨高8摄氏度。b+8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共有50名学生,女生有50-c,这里的c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林的玻璃球是小明的2倍,要是小林给小明3颗,他们俩就一样多了,小林有()颗玻璃球,小明有()颗玻璃球。 二、根据下图列方程: 三、解方程 2(5x-9)=1.88.4-0.32x=1.6 四,列式计算 1、甲数是2.5,乙数是甲数的1.2倍还多0.1.乙数是多少? 2、13.5与一个数的6倍差是15,这个数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1.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2.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3.一座大楼高29.2m,一楼准备开商店,层高4米,上面9层是住宅。住宅每层高多少米? 4.2002年8月15日,浙江省第一艘自制造的载重量达25000吨的巨轮阿斯娜号从造船基地下水,驶向大海。它的载重量比一般货船的8倍还多1000吨。一般货船的载重量是多少? 5.鸡和兔的数量相同,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共有48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6.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7、一幅画的长是宽的2倍,做画框用了1.8m木条,这幅画的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