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教学内容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教学内容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教学内容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

整理

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第1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景观生态学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

到重视。现代景观生态学→1.欧洲景观生态学(偏实践)

→2.北美景观生态学

●19世纪初,现代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先驱洪堡把景观作为科学的地理术语提出,并

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的景观含义。

●19世纪中期Haeckel把研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

●自20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1939)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

概念被引入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 1866年《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次提出)

●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两项基本

原则上。

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相互那个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1986,Forman & Godron)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而空间单元。

(景观具有异质性尺度性)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动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

斑块:是景观的空间比例尺度上所能见到的最小的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节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都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不仅是经管结构、功能和动态描述更为具体形象,而且有利于考虑经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比较他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区分这三种与观察尺度相联系,往往具有相对性。某一尺度上的斑块可能成为较小尺度的基质,也可能是叫大尺度的廊道的一部分。

(2)景观结构与格局

景观结构: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景观结构特征是景观性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等)和非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的类型、面积比率等)两部分内容。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

(两个概念均与尺度相关概念,表现为大的结构中包含小的格局;大的格局中包括小的结构。

景观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格局、异质性和尺度效应是景观结构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

(3)异质性

异质性:在一个景观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即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程度。

(4)尺度

尺度:指研究对象的空间和时间的细化水平。

(景观的尺度在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对象主要为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

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1)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2)景观结构和功能都必然地要随时间发生变化。

(3)景观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其结构的变化。

景观动态,往往是像森林砍伐、农田开垦、过度放牧、城市扩展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其他生态景观功能方面的破坏。

第2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核心

基础理论:系统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

(1)系统论:是一门运用逻辑学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

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该原则的突出特点。

关联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2)等级理论

(3)地域分异理论

概念: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外,还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景观在地球表层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一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重要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

(1)均衡理论P37

麦克阿瑟和威尔逊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论”弥补了“物种—面积”关系公式分析上的缺陷,企图用一种更深入的动态原则去弥补在分析上的缺陷。

以麦克阿瑟、威尔逊于196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出均衡理论为标志,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和更成熟的境界。

1921和1922年,以阿伦尼乌斯和格里森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曾建立了一个说明基本规律的经验模型。揭示出物种存活数目与所占据面积(空间)之间的一般原则。

S=CA z

一般来说,灭绝率随面积的增加而减小(灭绝效应);迁入率随隔离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距离效应)。

对于某一岛屿,MacArthur-Wilson理论的数学模型,简称M-W模型,公式如下:

dS(t)/dt =I(s)- E(s)

S(t)表示t时刻的物种丰富度,I是迁入率,E是灭绝率。

意义: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对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阐述,已经从单纯的经验关系,向着较高层次的解析推进了一步;已经从单纯的静态表达向动态变化推进了一步;从单一的物种面积研究,向以该物种面积为中心并结合领域特点的空间研究推进了一步。

现在证实,唯有把“物种—面积”关系和“均衡理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才有可能对于物种的自然保护做出更加完善的解释。

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促进了人们对生物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与动态格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生态学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之间存在某种空间格局的相似性,因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大大启发了景观生态学家对生态空间的研究。

对任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来说,它并不是孤立的空间隔离,它与周围的区域及环境保持着密切的动态联系,尤其是物种的迁徙与演替,物种的发展与消亡,没有比较完整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指导,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2)复合种群理论P40

20世纪60年代末由著名生态学家利文斯发展起来的复合种群

Levins1970年提出复合种群的概念来表示“由经常局部性灭绝,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即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亚种群之间的功能联系主要指生境缀块间的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

狭义的定义:及Levins的经典定义,强调复合种群必须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种群周转,即局部生境斑块中生物个体全部消失,后又重新定居。

广义的定义: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性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斑块之间存在个体(动物)或繁殖体(植物),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可称为复合种群。

利文斯的模型是:dp/dt=mp(1-p)- ep

Levins的复合种群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频繁的亚种水平的局部性灭绝,二是亚种群之间存在有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重新定居(迁移和在定居过程)

?复合种群与岛屿生物地理学

共同点:这两个体系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过程,即个体迁入并建立新的局部种群以及局部种群的灭绝过程。

区别:在岛屿生物地理学中总假定存在一个所谓的“大陆”,并且在这个大路上的“大陆种群”不仅不会灭绝,而且还是迁移个体的唯一源泉,或者说所有的迁移个体都只能来自于“大陆种群”。在利文斯的模型中迁移个体可以是来自于任意一个现存的局部种群,同时任意一个局部种群都有可能随机灭绝。

(3)渗透理论P42

渗透理论是研究临界阈现象的。其最突出的要点就是当媒介的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媒介材料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临界阈现象是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因变量)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自变量)达到一定程度(阈值)时突然地进入另一种状态的情形。也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种状态过度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格局、过程与尺度

(1)格局与过程

1.景观格局

定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即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是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质”分析框架的具体化。

广义的讲: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空间格局决定着资源地理环境的分布形成和组分,制约着各种生态过程,与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2.生态过程

定义:生态过程是景观中生态系统内部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迁移转化过程的总称。景观生态学常常涉及到的生态学过程包括动物的迁徙和种群动态,植物的生理生态,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在特定的景观结构中构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如样地、坡面和小流域),有关生态过程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的手段来完成。然而在区域以上大尺度,试图穷尽所有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相关生态过程的定位检测和实验不现实,因而合理的取样策略和监测方案很重要。

(2)尺度与尺度的转换

定义:尺度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指观察或研究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度和时间单位。

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定义显然不同于地理学或地图学中比例尺。在生态学中,

大尺度(或粗尺度,coarse scale)是指大空间范围或时间幅度,对应着小比例尺,低分辨率。小尺度(或细尺度,fine scale)则常指小空间范围或短时间,结应于大比例尺,高分辨率。

1.粒度

粒度包括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

空间粒度是指最小可辨识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是指某一现象或时间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2.幅度

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货时间上的持续范围或长度。

所研究区域的总面积决定该研究的空间幅度,而研究项目的持续持续多久则确定其时间幅度。

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P49---------------------看书

过程产生格局,格局作用于过程,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具有尺度依赖性。

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破碎化的关系

(1)相对于大块林地,小块林地物种较少且普通种较多。特殊种的数量随林地面积的扩大而增加。例如鸟类在森林内部繁殖和在热带过冬,更易受到栖息地破碎化的影响。如在南部温带雨林,假山毛榉林地的巨大斑块比小斑块有更高的异质性,鸟的数量也随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多。而在智利鸟类区丰度和多样性的降低主要是生境的破坏造成的。

(2)某些物种对生境的大小极为敏感。如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些内部物种如鸣禽和灶鸟,因为景观破碎化,其数量不断下降。热带雨林的生物对生境破碎化颇为敏感。距离作用、碎块大小、边缘作用对生物的栖息有很大影响。雨林内80㎡的空旷区足可构成对大型哺乳动物、昆虫和生活在碎块下层林木鸟类生存的障碍。大多数昆虫物种、哺乳动物和鸟对碎块大小的敏感面积分别为1、10、100hm2。

第3章景观格局与分析P5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基本方面(3个特征):

(1)景观格局: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即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配置相关的能量、物质和物种的分布。

景观格局特征是景观性状最直观的表现方式,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之一。(2)景观功能:即景观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3)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具体地讲,景观动态包括景观结构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它们的时空配置形成镶嵌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景观要素特征(斑块、廊道、基质、附加结构)

景观整体的格局特征(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景观对比度、景观粒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

它们的空间镶嵌形式与效应(生态交错带、生态网络、边缘效应、景观连通性)

斑块 P57

定义: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特征:所有定义都强调斑块的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狭义理解则认为斑块是动植物群落。

斑块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影响斑块起源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根据起源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类:

(1)环境资源斑块:环境异质性导致环境资源斑块产生。环境资源斑块相当稳定,与干扰无关。

起源: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及镶嵌分布规律

特点: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

举例:裸露山脊上的石南荒原、石灰岩地区的低湿地、沙漠上的绿洲以及山谷内聚集的传粉昆虫、森林中的沼泽、农田中的低洼湿地等。

(2)干扰斑块

起源:基质内的各种局部干扰都可形成干扰斑块。长期干扰斑块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但有时长期的自然干扰也能够形成。

特点: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也是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

举例:森林采伐、草原烧荒及矿区开采等。

(3)残存斑块

起源:动植物群落受干扰后基质内的残留部分。

特点:和干扰斑块相似,两者都起源于自然干扰或人为干扰;二者都具有较高的物种周转率,它们的种群大小、迁入和灭绝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两者都会消失,都具有较高的周转率。

举例:植物残存斑块,如景观遭火烧时残存的斑块,免遭蝗虫危害的植被。

动物残存斑块,如生活在温暖阳坡免遭严寒淘汰的鸟类,罕见严寒期生存下来的巢栖皮蝇群落,或逃避攻击性捕食动物侵袭的草食动物等。

(4)引进斑块

起源:当人们把生物引进某一地区时,就产生了引进斑块。与干扰斑块相似,小面积的干扰可产生这种斑块。

特点:在所有情况下,新引进的物种,无论是植物、动物或人等,都对斑块产生持续而重要的影响。

举例:①种植斑块——农田、人工林、高尔夫球场等。

(在种植斑块内,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率取决于人类的管理活动)

②聚居地——人类聚居地是最明显而又普遍存在的景观组分之一,包括

房屋、庭园、道路和毗邻的周边环境。

(聚居地生态系统一般是不稳定的;聚居地生态系统包括4种不同类型的物种:人、引进的动植物、不慎引入的害虫和从异地移入的本地种;聚居地是高度人文化的斑块类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水平和持久性)

斑块面积P58

最容易识别的斑块外貌特征是面积。

(1)对物质和能量的影响

斑块内部和边缘的能量和养分存在差异,小斑块的边缘比例高于大斑块,加之综合因素的影响,引起二者单位面积上能量和养分含量的差异。

(2)对物种的影响

A 岛屿:岛屿生物地理学认为岛屿物种数量与岛屿的面积、隔离程度和年龄3个因素密切相关。

面积效应——→ 生境多样性、干扰的历史和现状

S=f (+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隔离,+年龄)

B 陆地斑块:陆地景观中的斑块与水体环绕的岛屿明显不同,它属于生境岛屿。

S=f (+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年龄,+基质的异质性,-隔离。-边界的不连续性)

内缘比:景观中心面积与边缘面积之比。

内缘比(圆>方>长方)

边缘效应(圆<方<长方)

● 斑块形状

1)圆形和扁长型斑块 2)环状斑块 3)半岛

D=L/2√πA

● 斑块镶嵌格局的两个作用P60 ①如果一个斑块是火灾或害虫爆发的干扰源,那么当它被隔离时,干扰就可能不会进一步扩散。反之,如果相邻斑块与之类似,则干扰很容易扩散。

②不同类型的斑块镶嵌在一起,就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屏障。不论某一特定的斑块是干扰源或是干扰屏障,斑块的空间构型对干扰的扩散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干扰与斑块空间构型之间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相邻的类似斑块越多,干扰就越容易扩散,;干扰越扩散,斑块就越少;斑块越少,干扰就越不容易扩展;干扰越不容易扩展,斑块就越加发育。如此往复,只要斑块密度与干扰水平都在一定限度内波动,其结果就是稳定的。

● 斑块化P61

定义:斑块化是指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斑块化与空间异质性概念密切相关,空间异质性通过斑块化、对比度以及梯度变化表现出来,是更为广泛的概念。

“物种—尺度”差异原理

不同物种和物种类群(如植物、食草动物、肉食动物和寄生动物)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活动;因此在一个给定尺度上的研究,对不同的物种和物种类群的分辨率可能是不同的。每一物种对景观的观察和反映也是独特的。对一个种来说均质性的斑块对于另一个种可能是相当异质性的。

A 、最小斑块化尺度:生物个体能够反映出的环境斑块的最小空间尺度,与“粒度”概念完全相同。

A

L S π2=

B、最大斑块化尺度:生物个体能够反映出的环境斑块的最大空间尺度,与“幅度”概念完全相同。

斑块化的生态与进化效应P62----------------------------------看书

●斑块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P65-------------------------------背书

●景观连接度

⑴景观连通性测定景观的结构特征;景观连接度测定景观的功能特征。

景观连通性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得到反映;

景观连接度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生物群体的生态行为或研究的生态过程和目的。仅研究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不足以反映景观连接度的水平。

⑵反映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指标不同。

景观连通性可以通过斑块大小、形状、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廊道存在与否、同不类型树篱之间相交的频率和由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

景观连接度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⑶有较高的连通性,不一定有较高的连接度。连通性差的景观,景观连接度不一定较小。

尽管不同鸟类栖息地在景观中不存在廊道连通,但鸟类可以飞越较长距离,达到其他同类斑块,对于鸟类来说,只要斑块之间的距离限定在其可以飞越的距离之内,仍具有较好的景观连接度。

廊道: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孔隙度:包含在基质内的单位面积的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是景观基质中所含斑块密度的量度。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越高。

●景观多样性(3个方面)P73--------------------------------背书

(1)斑块多样性(2)类型多样性(3)格局多样性

●景观异质性

定义:景观异质性指在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程度。

主要表现在①组成要素的异质性②空间分布的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研究主要侧重三个方面:①空间异质性②时间异质性③功能异质性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是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由于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边缘物种:仅仅或主要利用景观边界的物种。

内部物种:基本上指远离景观边缘的物种。

边缘效应的特点:

正效应:效应区比相邻的群落具有更为优良的特性,如生产力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加等。

负效应:交错区种类组分减少,植株生理生态指标下降,生物量和生产力降低。

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方式有网络结构和生态交错带两种

P79生态网络:网络结构把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是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它包括由廊道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廊道网络,以及由同质性和异质性景观斑块通过廊道的空间联系形成的斑块网络。

P75生态交错带: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其特征由相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

第4章景观生态过程

●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各方面P121

(1)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如方位、母质组成和坡度等,将影响局域空气流动、地表温度、养分丰缺或其他物质(如污染物)在景观中的分布状况。(2)景观结构将影响景观中生物迁移、扩散、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3)景观格局同样影响由非地貌因子(如火、风和放牧等)引起的干扰在空间上的分布、扩散和发生频率。

(4)景观结构将改变各种生态过程的演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格局是各种景观演变过程中的瞬间表现。

●景观中的物种运动方式P122

①巢域范围内的运动②疏散运动③迁徙运动

●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迁移P126

运动形式:①水平运动②垂直运动

水分的水平运动主要表现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被植物或农作物吸收,经过蒸腾作用挥发至大气中,又经过降水或降尘进入土壤,或者经过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其他方式将养分带入土壤中,形成一个局部的水分和养分小循环。

●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

简述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

景观异质性与干扰具有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干扰的结果。

①干扰增强,景观异质性将增强,但在极强的干扰下,将会导致更高或更低的景观异质性,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异质性,而中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

②干扰对景观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干扰的性质,在较大程度上还与景观性质有关,对干扰敏感的景观结构,在收到干扰时,收到的影响较大,而对干扰不敏感的景观结构,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小。

③干扰可能导致景观异质性的增加或降低,反过来,景观异质性的变化同样会增强或减弱干扰在空间上的扩散或传播。景观异质性是否会促进或延缓干扰在空间的扩散,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干扰的类型和尺度;二是景观中各种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三是各种景观元素的性质和对干扰的传播能力;四是相邻斑块的相似程度。

景观变化对局地和区域气候的影响

答:景观和气候是相互影响的。通常气候的变化会引起景观变化,反过来,改变了的景观又对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景观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景观表面性质的变化、反射率的变化以及随景观变化而改变的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量的变化实现的。

①地表性质的变化:地表及其植被覆盖决定着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配,这种分配形成了不同尺度上气候系统的边界环境。土地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气候变化;尽管植被影响水分在径流和蒸发过程中的分布,但并没有数据表明它可以影响降水的总量;以森林砍伐、草地退化及相应耕地面积扩大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降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还可引起基本流场的变化,使东亚冬夏季丰气流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植被变化改变了地面温度,使海陆温差进一步增大的结果。

②地表反射率的变化:土地利用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湿度的变化。总的来说,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倾向于增加反射率,使更多的能量返回到大气中,上对流层温度增加,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并减少对流雨。

③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景观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还在于地表是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如CO2、CH4、N2O等的重要来源。总体而言,森林和林业活动具有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作用,农业开发和泥炭开采,大面积减少湿地则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前工业时期,大气中CO2的增加量主要来源于土地利用的变化。1850-1985年大气中CO2增加量的35%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主要是森林退化。1850-1998年,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全球碳排放的87%由毁林引起,砍伐的森林已经成为仅次于化石燃烧的大气CO2排放源。

景观变化,如农业的扩张、城市化的过程、森林的退化、生物量的燃烧等是CH4的直接来源。湿地是CH4的最大来源,占大气中CH4总释放量的20%。草地也是CH4的重要来源,主要通过动物粪便的挥发。森林的砍伐和焚烧也导致CH4的增加。

N2O的增加可能是源于热带大片森林的砍伐和北半球中维度地区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所有的N2O来源中,土地利用变化占到80%,景观变化导致土壤特性变化会影响N2O的释放量。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2020考研】——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考研情况分析及经典专业问题问答

森林保护专业分析001林学院 森林保护学

专业课资料 612:初试复习资料和服务;模拟卷三套 811:初试复习资料和服务;模拟卷三套 816:模拟卷三套 经典问答 1、这个专业怎么样? 国家林业局、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2、难考吗? 难度一般,但是报考人数在增加,所以难度也有所增加 3、参考书在哪里买呢? 淘宝网、当当网等都可以买,但是也要关注,参考书目可能会增加或改变4、专硕和学硕有什么区别? 专硕培养应用型人才,实习时间比较多,学硕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主要还是看自己偏向工作还是更深入学习了 5、专业课的书目和其他学校一样么?有重复的么? 不一样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材,如果你觉得专业课复习起来比较困难,可以购买我们机构的复习资料配套使用。 6、初试报录比是多少啊? 18年是1:3左右 7、这个专业每年南林内定本校的人数占多少?外校考难度大不大? 内占人数倒不知道占多大比例,外校考生难易程度得看分数线和招生人数,如果招生人数低于5人,不建议报考 这个专业难度还是有的 8、专业课大概需要考多少分才能被录取?去年他们平均大概考了多少分? 过国家线基本上可以,但是越高排名越前,优势越大,你报我们机构,我们

专业课是针对性辅导的,我们成立针对专业的教研组进行该专业教学研究的,辅导老师一般为该专业老师或者教授推荐的有过辅导经验的研究生团队组成。9、我是跨考的,考上的几率大吗? 跨考的话,你的专业课要好好复习,如果你自己搞不定,我们这边对该专业有一定研究,可以帮助到你,这样你会轻松很多。 10、我现在还不知道哪所学校比较好? 1.南京林业大学(全国排名第4) 11、排名怎么样?好考吗? 在江苏,南林这个专业排第一,难度还是有的 12、有辅导班吗?报名在哪儿报啊?辅导班怎么报名啊? 有辅导班的,可以在南林考研网上报名,也可以来南林报名,主要是针对南京林业大学专业考研进行的相关辅导 看你想报哪个班次的辅导班。 13、专业课在哪儿查到? 首先推荐你可以去我们本校官网南林研究生院,其次可以在我们南林考研盒子上查到。 搜索南林企鹅裙:叁零肆捌捌捌玖贰壹 14、专业课如何复习? 专业课还是建议早点复习,早做准备,自学或者报辅导班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15、资料在哪儿买啊?有啥资料可以推荐的嘛?请问的资料里面包含什么? 一般可以在我们官网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盒子购买,我们资料是南林最权威的。 真题,真题答案,笔记,期末试卷,题库,答疑录音以及笔记等的资料,南林内部最权威的资料都包含在里面 16、考数学吗 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 17、英语考英一还是英二? 考英一,比英二难,难在超纲单词比较多,且不会标注意思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 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 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 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 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 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必考) 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 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 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 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 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 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 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森林病理学复习要点

森林病理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1、病原:引起森林植物发病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但在某些植物生病时,往往会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引起植物发病的最直接一个因素才是病原。病原为生物的通常又称为“病原物”;病原为真菌或细菌的称为“病原菌”。被病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 2、植物病害三角关系:病原、植物和环境三者共同作用,才能促使植物病害的发生,所以三者也是森林植物病害发生的最基本要素。病原、植物和环境三者之病植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植物病害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三角形的每个边各代表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角形的面积代表发病程度。 3、症状:利用肉眼或借助扩大镜能够看到的植物非正常表现。包括1)植物本身的不正常(病状)2)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病征)。 第二章林木病害的病原 1、营养:1)缺氮:植株矮小,黄化2)缺磷:叶片发紫、发红—松苗紫化病3)缺钾:叶缘叶尖黄化—海桐缺钾性黄化4)缺铁:嫩叶黄化,老叶绿色—樟树缺铁性黄化5)缺硼:抽梢粗短,芽肥大6)缺锰:叶表面坏死小点7)缺镁:叶肉黄化,叶脉绿色 2、温度:1)高温:破肚子病、果实灼伤、地表烫伤2)低温冻害(狭叶十大功劳)3)水分4)有毒物质5)盐害

3、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营寄生和腐生生活的一类生物。真菌的营养体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营养方式是异养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各样的孢子。 4、真菌的营养体的多为丝状(除酵母菌外),叫菌丝(hypha)。菌丝的集合体叫菌丝体。低等的真菌菌丝无隔膜,高等的有隔膜。 菌丝的主要功能——吸收营养(靠菌丝内部高的渗透压吸收营养)。 菌丝细胞的全能性——只要有一个细胞,就可以长成一个完整的菌株。菌丝的变态——菌核、菌索、子座。 1)菌核:由菌丝组成的紧密的耐久体。形状大小各异,质地坚实。菌核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疏丝组织。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2)菌索:由高等真菌的菌丝纠结而成的一种索状物。外部为拟薄壁组织,内部为疏丝组织。有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还有扩展的功能。3)子座:由菌丝组成的一种块状或垫状物,有时其内部还混有部分寄主组织。通常在子座的上面或里面产生真菌的繁殖器官和孢子。有抗不良环境和繁殖的功能。 5、真菌的无性生殖:真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各种无性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真菌产生的厚壁孢子,抗不良环境的作用等)。真菌的无性生殖没有通过性的配合;真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各种各样的无性孢子。真菌的无性生殖非常发达,一年往往产生多次,在病害流行中有重要作用。 6、真菌生活史:孢子—菌丝,无性多次,有性一次。 7、真菌的生理和生态:营养、水分、PH值、温度、光照

景观生态学重点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景观生态学重点及参考答案 (特此感谢雷威、朱虹、汪峰、邓朝松、郑永锴总结参考答案,鼓掌!!!!) 1.名词解释 ①景观:在较大、中度尺度以及具有空间异质性的较小尺度的区域,都可视为景观;是一定的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具美学方面的特征。 ④景观结构成分:在生态学性质和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 ⑦景观连接度:景观中各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一方面取决于景观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斑块之间生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进展的顺利程度来反映。 ①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形成的斑块。 ④残存斑块:大面积干扰后残存下来的局部未受干扰的自然或般自然斑块。 ⑥边缘效应: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⑦景观孔隙度: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 ④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⑤景观边界:指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①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 ①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⑦空间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数量和比例、形状、空间分布及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不均匀性。 ③时间异质性:作为空间某一点不同时间景观结构和组分变化的量

变。 ④景观破碎化: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变化。 ⑤景观多样性:特定区域中景观要素及其空间结构类型、格局、过程的变异性和复杂性。④中继站:在链路上某一地点,传输设备的集合。 ⑨景观生态流: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在景观中毗邻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或运动。 ③景观阻力: ①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④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①景观变化:景观变化的速率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②景观稳定性⑥破碎化⑨转移矩阵 ①群丛 1.简答题 ③景观生态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哪些? 答1)德国生物学和地理学家定义景观为:将地球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类建筑综合在一起的,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体。 2)荷兰景观生态学家普遍认为,景观是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和维持的,作为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包括其部分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综合体。 3)美国景观生态学家和法国地理学家认为,景观是指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千米到数十千米范围。 4)①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是什么? 答:1)由于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环境资源斑块的持续时间较长,即斑块寿命较长,周转速率很低 2)斑块与木底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可能很宽,常形成逐步变化的梯度⑦斑块边缘对能量、养分、物种有何影响? 答:1)能量流动或物质交换随着边缘的增加而增加。 2)大型斑块有利于敏感物种生存,为大型脊椎动物提供核心生境躲

景观生态学整理

景观生态学整理

第五章: 填空选择: 1、景观的阻抗:a穿越边界的频率b边界的不连续性c适宜性d每一个景观元素的总长度 3、网络的连通性:系统中所有结点被廊道连接的程度 4、源:某一斑块物种,随着种群数量增大,呈现“源”的特征,生物流向外扩散 汇:景观中的生物流向适宜的生境 5、斑块功能:栖息地,源,汇;廊道功能:边缘物种的栖息地,源与汇,屏障(Barrier)或过滤效应。基质的功能:连通性,狭窄地带(狭管效应);网络的功能:结点的功能,廊道的交结地区,运动物体的源和江。 6、(选择题)孔隙率及斑块间的相互关系:a、高孔隙率对物体通过基质造成很大影响 b、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流的性质 7、斑块的形状与物种流的空间取向的关系影响流的速度 简答题: 1、景观的生产功能

答: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为生物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其中包括:A、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B、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双重特征,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利用的产出上。①正向物质生产功能:通过生产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土地潜力)来表征②负向物质生产:人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的农业生产,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C、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典型的人工景观,生产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 ①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农副产品;不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次级生产(城市中的消费者对初级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②非生物生产:1、物质生产:正向物质生产: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负向物质生产:城市景观的“三废”物质2、非物质生产(精神方面):

园林生态学复习重点

绪论 海克尔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指动物与其他动物、植物之间互惠或互敌对的关系。 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在长期与自然的交往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对自然地了解逐渐增多。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这些知识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生态学建立时期:17-19世纪。十七世纪后,有关生态学的知识逐渐丰富。十九世纪末,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科学诞生。 3.生态学巩固时期:20世纪初-50年代。生态学进入到生态系统这一新阶段。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五大问题的挑战,人们意识到生态对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态学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2.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和标准。3.城市植被营建管护相关的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4.城市景观生态规则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 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外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城市环境的特征(简答) (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 (4)城市境污染特征:如“热岛效应”。 城市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环境污染: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3.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 综合性(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2. 非等价性(对植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一个或几个因子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3.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4. 阶段性5.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稳态条件下,植物生长所必需元素中,供给量最少(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

病理学2

1. 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 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没有疾病 B.不生病就是健康 C.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考生答案:E 参考答案:E 得分:4 分(此题满分:4分) 2. 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提法较正确 A.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B.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 C.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D.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E.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 参考答案:A 3. 下列中哪项是错误的叙述 A.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的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 B.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C.对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 D.条件对于疾病是必不可少的 E.条件可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参考答案:D 得分:0 分(此题满分:4分) 4. 病因学研究的是 A.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机制 D.疾病转归的机制 E.因果转化规律 参考答案:B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 B.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C.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的疾病 D.没有病因也可发生某些遗传性疾病 E.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有时是可转化的参考答案:D 6. 疾病发生的条件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B.它们本身不能引起疾病 C.可以左右病因对机体的影响促进疾病的发生 D.年龄和性别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条件 E.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固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E 7. 下列正确的陈述是 A.只要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B.有条件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C.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会发生 D.有诱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E.同时具备条件和诱因才能引起疾病发生 参考答案:C 8. 发病学主要研究 A.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 B.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C.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与整体关系 D.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B 9.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复习题汇总

景观生态学易考题 名词解释 5S:RS、GIS、GPS、Eos、DPS。 B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B本底: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B变幅: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D地带性土壤: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具广域分布的土壤。 F富集作用:生物体逆着生境的浓度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G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G干扰: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事件。 J景观(狭义):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J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J景观生态流: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式即为景观过程。 J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J景观稳定性:指一个系统对干扰或扰动的反应能力。景观稳定近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J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K抗性:或称抵抗力。描述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后产生变化的大小,也就是衡量生态系统对敏感性的大小。 L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S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森林病理学 南京林业大学 考试笔记

森林病理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 一、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因素的影 响,使生长受到抑制、品质变恶劣,甚至死亡的现象。 (1)非生物的因素:缺少、冻害、污染等。 (2)人为的、动物的干涉不叫病害,称为损伤。 (3)芝麻蕉的黑点也不是病害,因为它使香蕉更甜。同样的,根瘤菌也不是。 二、植物病害的三要素 1.病原:引起植物病害最直接的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1)生物因素:真菌(植物上较多),细菌(植物上较少), 植原体,病毒,类细菌,类病毒,线虫,寄 生性种子植物。 大小比较:细菌>植原体=类细菌>病毒>类病毒 2.植物:①寄主:侵染病原所侵染的植物。 ②受害植物:非侵染病原所侵染的植物。 3.环境条件 4.植物病原发生的三角关系: 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病原、环 境和植物,其面积代表受害程度, 面积越大受害越深。当三个条件都 充分时,病害程度最大。 三、植物病害发生的症状

1.症状: 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能看到的植物的不正常表现。分为 植物本身的不正常和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2.症状的类型: (1)变色:①黄化或白化。因为叶绿体的缺少。是营养元素, 如N、Fe的缺乏;植原体的感染等原因造成的。 ②花叶。因为叶绿体分布不均。是病毒导致的。 ③紫化。因为胡萝卜素含量上升。是却磷导致的。 (2)坏死:①斑点:有叶斑、果斑等。是病原物分泌毒素将植物 细胞杀死造成的。真菌和细菌较多。 ②腐烂:细胞中的胶层被分解。 ③溃疡:是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应。植物会在伤口附 近形成与上组织,这一点与腐烂相区别。 (3)畸形:①丛生: 因为不定芽抽生过多。主要有植原体造成, 真菌也会(例如竹子的丛生)。 ②瘤肿: 激素分泌不均匀造成。由真菌、细菌和线 虫造成。 (4)枯萎:由根部被破坏或干部输导组织被破坏造成。 (5)流脂流胶:枝干上流出液体。松柏类称为脂,核果类称为 胶。 (6)粉霉:①白色粉末:白粉菌 ②黑色粉末:煤炱菌 ③黄色粉末:銹菌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1、景观的美学概念,景观与英语中的风景(scenery)一词相当,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义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2、景观的地理学概念,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特定区域综合体的双重含义。 3、景观的生态学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4、景观的这三方面的含义有历史上的联系,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 5、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的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景观地理学概念——洪堡德 景观生态学创始人——特罗尔 景观的基本特征 1、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 2、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 3、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 4、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 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渗透理论用以描述胶体和玻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并逐渐成为研究流体在聚合材料媒介中运动的理论基础 斑块的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划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廊道的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廊道的双重性质 1、廊道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 2、廊道又将景观不同部分连接起来,这两方面的性质是矛盾的 基质的判定标准 1、相对面积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异质性很强的镶嵌景观中,可能任何一种要素的面积都在50%以下,这时就应考虑其他判别标准。 2、连通性假如景观的某一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因此,基质是景观中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 3、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动态控制是一个功能指标,即景观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 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景观边界的特征异质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 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往往也是尺度较大的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边界地带,如沙漠边缘、海陆交错带、山地与平原的交错地带等。

南林森林病理学考点

第一章林木病害的概念 1. 林木病害的定义: 森林植物在生活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来自其他生物的侵害,或受到一些不利的非生物因素影响,以致在生理上、解剖结构上和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的反常变化,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甚至引起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林木病害。 林木病害分为两大类: 由寄生生物侵染而引起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寄生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由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如温度或水分不适,施肥不当,有毒物质影响等。(缺乏养分—生理性病害) 2. 病原、病原物和寄主 但在某些植物生病时,往往会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引起植物发病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才是病原。 病原为生物的通常又称为“病原物”;病原为真菌或细菌的称为“病原菌”。 被病原物侵染的植物称为“寄主”。非生物侵染中称为受害植物。 一种森林植物病害的发生,除需要有病原存在外,还要有感病的森林植物存在和合适的环境条件。病原、植物和环境三者共同作用,才能促使植物病害的发生,所以三者也是森林植物病害发生的最基本要素。病原、植物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植物病害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三角形的每个边各代表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角形的面积代表发病程度。 只有在三者有机配合时,三角形面积才最大;如果缺少任何一边,病害就不能发生。 4. 包括:植物本身的不正常(病状);和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病征)。 病征和病状统称症状 5. 植物病害症状7大类型 1)变色:(黄化,白化,花叶):由于植物叶绿体减少,造成植物叶片表现黄化或白化。植物体内叶绿体分布不均匀可导致花叶症状,如病毒感染。 ○1植物体内缺少某种元素(如钾、铁、锰等)可产生黄化症状; ○2植物受到“植原体”感染也可产生黄化症状; 例:海桐缺钾性黄化、樟树缺铁性黄化、枣疯病(有叶黄化现象)、泡桐丛枝病、杨树花叶病、茶花叶病、柑橘黄龙病(类立克次氏体病害) 2)坏死:(斑点,腐烂,溃疡):由于病原物产生“毒素”或“酶”,使植物细胞坏死或组织解体,产生斑点(叶斑,果斑)或腐烂(树干腐烂,果实腐烂,根部腐烂等)症状。溃疡为植物组织解体以后寄主产生愈伤组织形成。 毒素一般由真菌或细菌产生;酶由真菌、细菌或线虫产生; 腐烂——果胶酶破坏了中胶层,未产生愈伤。溃疡——腐烂斑的扩大与愈伤包围不断进行,产生凸起。 例:松针褐斑病、杨树黑斑病、各种叶斑病、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杨树大斑性溃疡和水疱性溃疡病、枝干腐烂、果腐 3)畸形(肿瘤,丛枝):由于植物体内激素分布不平衡,导致植物生长异常。有病原物产生或病原物侵入植物以后使影响植物体内的激素正常分布。真菌、细菌、线虫等都可使植物产生畸形症状。 肿瘤——细胞分裂素大量积累。 例:辐射松根癌病(细菌)、油橄榄肿瘤病、楸树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病、竹子丛枝病(真菌)、竹丛枝病、松栎锈病、缩叶病引起的变形、樟树小叶病 4)枯萎(根部坏死,维管束被破坏):由于病原物产生毒素,使植物根部或维管束坏死。 真菌、细菌都能产生毒素。由于干旱,水淹,冻害等也可使植物枯萎。 例:松材线虫病、栎枯萎病、榆枯萎病、苗木猝倒病、毛竹枯捎病、松树枯梢病、冻害(狭叶十大功劳) 5)粉霉(白粉菌,煤污菌,锈菌):几种真菌侵染植物后,其营养体或繁殖体可以生活在植物表面,表现出白色、

景观生态学 知识点梳理

斑块: 思考题: 1、什么是斑块?斑块的特征?斑块的起源有哪些?斑块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 1)定义: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该定义强调了斑块的尺度性、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而狭义上,斑块仅指动植物群落。 2)特征:版块的大小,形状 3)起源:一场大火后的早晨,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考察漆黑一片的景观。这是一个可怕的景象!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景观上零星分布的许多种斑块,两处孤立的火已燃起。附近一处小斑块已化为灰烬,而且大火已向远处蔓延。经对其考察,发现几个虽有火焰跃过但依然保留有植被的斑块。我们返回未燃烧的地方时,要穿过一小片沼泽。这个斑块由于土壤过湿,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植物。随后,来到一片开垦地,并眺望一块微风吹拂的谷物斑块。 在这次考察中,至少发现了几种起源基本不同的斑块类型。这些斑块的主要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种植。若干年后,如果再观察这些斑块,其物种动态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Forman和Godron(1981,1986)根据斑块的起源或成因机制将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4种: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

和引进斑块。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概念: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称为干扰斑块。 起源: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一般由短期局部性干扰形成;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主要是由人类干扰引起的;有时,长期自然干扰也能够形成干扰斑块。 特点: 基质未受干扰,而斑块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干扰斑块消失(图) 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是恢复最快的斑块 类型。但长期持续干扰斑块也能保持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 概念:景观中由于大面积干扰所造成的、在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者某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 起源:基质受到大面积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的影响,在其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其片断,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相反。 特点: 基质受干扰,而斑块未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干扰消失后,在自然界同化作用下能很快地融合在基质内,残存斑块消失。斑块具有较高的周转率(图)。 与干扰斑块在外部形式上似乎有一种正反对应关系。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 概念:由于环境资源条件(土壤类型、水分、养分及地形有关的各种

森林病理学试题B

森林病理学试题(B卷) 姓名班级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计10分) 1、病征 2、子囊果 3、寄生 4、转主寄主 5、病害侵染循环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森林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和()。 2、子囊果的四种类型为()、()、()、()。 3、真菌典型生活史包括()和()两个阶段,其典型的繁殖方式为()。 4、植物病害的发病过程包括()期()期()期()期。 5、白粉病是由()菌亚门的()菌所致。 6、植物病害的病三角是指()、()和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 7、构成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流行的条件有(),()、()。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则划“×”。每小题1分,共5分) 1、子实体是由菌丝体形成的产生繁殖体的组织体。() 2、真菌是异养生物,必须从外界其他有机体中吸收所需的现成营养物质。() 3、白粉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闭囊壳的数目和闭囊壳外附属丝的形态。() 4、.植物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生理上,形态上的反常现象叫病症。() 5、由菌丝交织而成的容纳孢子的座垫叫菌核。()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择后请将其序号填在括号中。共5分) 1、真菌性病害() A 既有病状又有病症 B 有病状无病症 C 无病状有病症

2、园林植物病害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病原引起,属于生物性病原的是()。 A.真菌、寄生性种子植物 B.营养贫乏 C.有毒物质、高温 3、梨、桧柏锈病造成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是()。 A.易于患病寄主 B.适宜发病的环境 4、波尔多液应在()时喷施效果最好。 A.感病前 B.感病中 C.感病后 5、下列孢子类型中属于无性时期的是()。 A.子囊孢子 B.孢囊孢子 C.卵孢子 D.接合孢子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方法? 2、简述侵染性病害发生过程经历哪几个时期? 3、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状包括哪几种类型? 4、什么叫植物病害的垂直抗性? 六、连线题(将下列病害与相应的病原用线连起来,共10分) 马铃薯青枯病真菌 西瓜枯萎病真菌 苹果花叶病细菌 大豆菟丝子病病毒 葡萄霜霉病真菌 桧柏锈病细菌 大豆根结线虫病寄生性植物 月季黑斑病真菌 柑橘溃疡病线虫 黄瓜白粉病真菌 七、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从哪几个方面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生态学重点总结: 景观的定义: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是土地的一部分,强调其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和联系?)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两大学派:美国学派:来源于生态学。侧重对景观生态系统研究,把研究建立在现代科学和系统生态学基础上,侧重对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形成从空间格局分析,景观功能研究,动态监测等一系列方法。 欧洲学派:来源于地理学。主要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土地评价,利用和规划,形成了一套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的学科。 第二章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patch-corridor-matrix):是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式。斑块:景观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基底:景观中范围最广,相对均质和连通性最强的部分。 景观结构(landscape structure):景观的组分构成和空间分布方式。 异质性(difference):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程度。包括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尺度: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上的细化水平。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明确岛屿的概念:与外界有相对明显的界限;不受外界干扰;内部相对均质;与外界差异显著。阐述了岛屿上物种丰富度与面积的关系,遵循那个公式。物种丰富度取决于两个过程:1.物种迁入 2.物种绝灭,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面积,隔离程度和年龄有关。 距离效应:由于不同种物种在传播能力上和岛屿隔离程度上的差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小,种群则越小,种群灭亡的概率也就越大。 异质种群(mata-population):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经典型大陆岛屿形缀块型非平衡态中间型或复合型种群 经典型:由很多生境和大小,形态相近的缀块组成。灭绝概率相同 大陆岛屿形:由少数很大的斑块和许多面积很小的斑块组成。大陆斑块经常起到库的作用。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景观生态学不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代表了集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突出格局—过程—尺度—等级观点的一个新生态学范式。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在本课程中,作者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和改善空间格局与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性交叉学科。 正确的态度是成功的一部分,因而,明白景观生态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先导。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日渐响亮。学习景观生态学,有利于我们把握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环境规划专业的学生,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认识,把握规划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建设新时代的生态城乡环境提供引导,走向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规划设计之路。 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狭义的景观是由空间单元组成的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条件;广义的景观是由地貌、植被、土地和人类居住地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接触及到的地域空间。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三个方面的内容。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动态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的等级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绎问题、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管理等几个方面。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空间异质性2.注重尺度在研究景观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3.整体性和系统性4.综合性和宏观性5.人类主导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过程、尺度、斑块、基底、廊道、干扰、空间异质性等是几个重要的概念。其中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二、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斑块性是景观格局醉普遍的形式。景观格局主要受地形地貌、气候、干扰、物种分布、斑块等相互影响。斑块依据不同的起源和成因可分为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人为引入斑块。在景观中,斑块、廊道、基质共同组成了景观的面貌,他们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学过程的重要部分。

森林病理学

四、云杉球果锈病 (一)、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冬孢纲、锈菌目 (1)杉李盖痂锈菌(Thekopsora aleolata (Fr.) Magn.) (2)鹿蹄草金锈菌(Chrysomyxa pyrolae (DC.) Koetr.) (3)畸形金锈菌(Chrysomyxa deformans(Diet.) Jacz 五、森林病害的特征1、重大森林病害严重发生2、生态环境整体恶化为诱导因素的森林病害频繁发生3、全球环境变化导致天然林生态系统病害流行4、已入侵的有害生物将完成对我国生态适宜区的入侵并形成稳定的生态格局,境外有害生物入侵风险依然存在。5、伴随城市生态环境非自然化的过程,城市森林病害发生普遍且机理更加复杂。 六、林木病害的概念林木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侵袭,使林木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内部组织结构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导致林木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死亡,使林业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称为林木病害。 十、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symptom):感病植物在形态上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形态特征。 症状又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感病植物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反应。 病症: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 病症的类型:1、霉状物2.粉状物3.小黑点4.菌核、菌索5.菌脓: 十一、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 : 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又称为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初侵染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寄主植物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病原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夏和越冬,渡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一季发病。各种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不同的。 侵染循环的组成:1、初侵染;2、再侵染;3、传播;4、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一)、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1)初侵染的概念: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第一次(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2)再次侵染的概念: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3)潜伏侵染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但仍然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也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就叫潜伏侵染 病原物有各种越夏或越冬的方式:1、休眠孢子2、休眠菌丝体及菌核、菌索和子座3、无性孢子4、病原细菌或细菌团5、病毒、类病毒、植原体 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a、感病的植株;b、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c、土壤;d、病株残体;e、肥料。 十二、病原物的传播方式:1、人为传播;2、自然传播(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 十三、植物病害控制策略与防治方法 (一)植物病害控制策略: 二战以前:自然防治阶段,天灾,提倡“修德减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