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对比

——浅谈关于改革开放前后身边的变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 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我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一些资料,在总体上归纳了十个方面: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 WTO 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 为 381元,按照 1980年 1美元兑换 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 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 GDP 上升到 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 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 30年, 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 16.5万, 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 96259万的 0.0171%。 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 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 131448万的 0.2871%, 30年间增长了 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 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 67.77岁, 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 71.40岁,增加了 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这一点从身边家乡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我主要从身边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对比一下改革前后。

在“衣”方面:在改革开放前, 正如“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老三穿补的”所说。满大街望过去,人们的穿着几乎是统一的颜色:蓝、绿、灰,款式和面料也非常单调,基本上都是卡其布、土布做的中山装和说不上样式的衣服。如今,添置新衣成为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人们穿衣不再局限于单一呆板的颜色、面料和款式,穿衣打扮讲究个性和多变,追求时尚潮流。很多人崇尚品牌,国际一流名牌、奢侈品在中国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宠爱。在街上行走,就宛如在欣赏一出时装秀。

在“食”方面:30年前的农村,“以阶级斗争为纲”,耕作手段落后, 农业产量较低,经济收入差,粮食短缺,食品供应紧张,很多东西都按人头凭票定量、限制供应。家家户户攒着粮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鸡蛋副食品票,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平时舍不得用,要到过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改善一下伙食。各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节俭,副食品商店里很少有卖鸡鸭鱼肉的,大家收入都很低买不起,即使有经济稍宽裕的,票也早用完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食品严重匮乏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各种票证作为历史的记忆成了收藏家手中的珍品,粮店、副食商场已被大型超市、市场取代。无论什么季节,各种肉类、水产、禽蛋、蔬菜、水果都敞开供应,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讲究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营养均衡。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如今,“吃”已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人们追求品味、享受人生的方式。

在“住”方面:“ 安居” 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 70年代的农村,人们住的是茅草房,家庭经济较好的人家能住上土坯房; 70年代的城市,城镇居民等国家建房、靠单位分房,筒子楼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几家人合用一个厨房奏鸣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房子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要跑到很远才有公用厕所。 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6.7平方米,到 1998年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了 18.7平方米, 2006年底达到 27平方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让中国人的住房条件实现了数次飞跃,从居者“ 忧” 其屋发展成为今天的居者“ 优” 其屋。现在,大多数人住上了上百平方米的

宽敞楼房,一部分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而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则拥有了数百万、上千万的别墅,居住方式也从原来的“ 住公房交租金” 变成了如今有着明晰房屋产权的私人财产。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

的。

在“行”方面:“行” ,一是代步的车,二是指脚下的路。以前,出行主要靠步行,到远地方需要坐公交车的话,一般要走很长的时间到大马路上才有站点,公交车次也很少,等几十分钟才有一辆车那是家常便饭,下了车也要走很长时间,极不方便。车成了人们眼中的相当昂贵的奢侈品。

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有了多种选择,城市现代化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小汽车开进了寻常百姓家,很多家庭都不止拥有一辆汽车,全国的私家车“ 保有量” 逐年上升。人们外出可以选择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各种先进的方式,步行距离、候车时间和换乘次数逐步减少,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如今,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更是交通工具的一大进步。

在我们身边,就可以显而易见的体验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活力。

事实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们百姓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的三十年。对此,在接下去的发展中,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继续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在 2020年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