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2008.09(上旬刊)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入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西方也已经半个多世纪。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1947年出版的《历史研究》中用后现代这一概念描述西方自1875年以来的第四个阶段,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文化多元化、西方文明开始衰弱,一种非西方文化的力量开始上升。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信息社会,社会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一个覆盖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的思潮,它属于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对传统叙事即元叙事的解构。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把元叙事视为现代性的标志,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非传统叙事纪即元叙事,是一种自启蒙时期以来推崇的宏大叙事。元叙事是为权力、制度、统治方式辩护的形而上学话语形式,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原则同和不同的领域,形成某种普遍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规范,它导致了总体性的产生。面对这种用强势话语来压制弱势话语的方式,后现代力图摆脱其控制寻找出使元叙事、中心性失效的方式。

一、非整体性

整体性和连续性是东西方思想史上一直追求的,中国哲学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追求和谐和整体。西方则遵循着从古希腊柏拉图范式的永恒和整一到黑格尔的普遍性、必然性、确定性。进入后现代,世界被定义为不是已完成的整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永远处于未完成中。

首先借大卫?林奇于2006年拍摄的《内陆帝国》分析后现代的非整体性和零散性特征。整个影片是波兰女孩的一个梦,是一个因为她悲惨的家庭生活而引发的一个激烈的内心心理冲突的过程。尼基?格蕾丝是波兰女孩在梦中的替身,而格蕾丝在自己梦中也有三个身份,电影明星,她所扮演的电影里的人物和家庭主妇,而这些女性的丈夫则自始至终是一个人。

整部影片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叙事手法松散、凌乱。对细节的注重大大超过对整体性的顾及,处处都是令人迷恋的诡异细节,导演不加解释的分布于影片各处,例如:在一所貌似露天工厂的房子外面遇到的嘴里含着一个灯泡的心魔、一个穿双排扣西装的兔子头男人和熨衣服的兔子头女人在他们的红房子里、日本女孩说的带猴子的金发女孩。影片是用DV全程拍摄,DV特有的模糊颗粒和对光照度的失真与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追求的超清晰影像格格不入,但和影片的暧昧诡异的气氛特别相配,带来一种非常特殊视觉效果。影片并没有遵循一定的规范,而是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整一型叙事的颠覆和解构,挖掘出属于后现代范畴的非线性叙事逻辑。

同样在昆丁的《低俗小说》中,也明显表现出了对元叙事的不信任。《低俗小说》中是写的两个英雄一天的游历,但这两个英雄与任何意义上我们头脑中的英雄形象都截然相反,他们虽然有伟大的冒险和目标但最终都失败,即符合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界定——

—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这种对元叙事不信任的后现代特征,在影片中集中体现在英雄的丧失,这种英雄的丧失带有某种尴尬的滑稽,同时又是我们时代的“后现代状况”——

—人类历史的进步主义者信仰和鼓吹的启蒙理性遭遇不信任,道德审判和价值判断无限期延迟。

影片将时间顺序和故事的叙述顺序的错位也是特点之一。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逻辑,影片采取错位的结构,象一个圆形从随意一点开始截取,并最终回到了起点。这种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截取与重置,使影片的结构显得复杂,毫无关系的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将一件事的几种可能性都展现出来,说明了偶然性以及零碎对事情的决定性作用。

二、不稳定性

在索绪尔结构主义的语言学中,语言是依靠区别工作的,一个字并没有实在的意义附着在它本身,意义是经由字与字的语音和字形区分得以产生存在的。意义取决于差异,一个意义是对另一个意义的否定。因为意义是由差异系统建立的,所以任何意义都不存在权威和可解构性,是可以被破坏和改变的。

“酷儿”正式借助了这种解构,展开了对男性/女性二元对立论的拆解。西方思想中二元对立以及中心主义等逻辑,使得西方将性别和种族等社会类别相互交织建构成它者,运用它者来界定他们自身的身份。女性和一些边缘人物一般都是正统男权社会的附属和它者。酷儿正是通过被边缘化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传统意义上不可逾越的性别特征来建构自己的身份。酷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颠覆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及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它涉及到了早期同性恋解放运动、女性主义、嬉皮士、少数人种等文化,使所有排斥少数群体的思想显得狭隘,使人们获得彻底摆脱一切传统观念的力量。

在禅宗里,人要达到自有和安然,必须放弃理性,把自己完全投入无意识的领域。放弃理性,由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来支配我们,这些都与后现代不稳定性质所衍生出来的偶发性产生了一致。约翰?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将大自然的声音填满他的音乐,观众从关注音乐到关注自身,不确定性显现于此状态中。真正意义上偶发艺术的创始人是他的学生卡普罗,他倡导将偶发性的创作活动扩大到行为和环境中去,在任意的环境和随机的行为中启发人们注重日常生活本身。他的《六部分十八个偶发事件》是第一个偶发艺术表演,参加者有画家、雕塑家,这个即兴表演伴有音乐、行为、文字和实物。演出者冷漠地念着片段的文本,在画布上作画,吹笛子等等…在表演当中,观众暗示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也成为了偶发事件的一部份。于是,解读这些不连贯的事件便成为了观众的工作,而演奏的过程则充满了偶发和不确定因素。

对传统叙事的不信任让我们保持怀疑,创造新的生活和艺术方式。多元化已经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深蒂固,我们应该尊重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文化,也应该将后现代的美学特征运用到生活中,注重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身,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免于陷入狭隘,不断宽泛起来。

参考文献:

[1]岛子著.后现代艺术系谱.重庆出版社,2007.

[2]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刘盈盈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后现代美学特征的归纳和分析,使我们能够从它凌乱的思维中理出一些头绪。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让我们保持怀疑、宽广以及不断超越,创造新的生活、艺术方式。

关键词后现代元叙事非整体性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9-261-01

艺术传媒

261

自由女神像的美学特征分析

自由女神像的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纽约港湾的贝多罗岛(又名自由岛)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进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对成千上万个来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国的象征。 【关键词】纽约自由女神像自由 【Abstract】For more than a century, stands a bronze statue of liberty on Liberty Isl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aw has become a symbol of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lways an expression of lofty ideal USA people for democracy, freedom. Into New York harbor on ships and passengers can see the statue of Liberty stand holding high the torch of freedom. To USA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immigrants, the statue of liberty i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oppression of the old world assurance, Statue of Liberty has become a symbol of America. 【Key words】New York Statute of liberty Rreedom 一、女神的起源 旅游美国,必游纽约;旅游纽约,必去瞻仰自由女神雕像。这已是人们的共识。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女神雕像原本来自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基础的发生了大革命的法国,是酷爱自由的法兰西人民,为纪念美国获得自由独立一百周年而铸造的, 由法国著名的青年雕塑家巴特尔地(BARTHOLDI)设计。【1】1865年,他最初提议,这立刻便得到了法国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并积极捐资,共筹款25万美元。雕像的一些庞大物件,是由设计艺术家和工艺师亲自监督装船,1886年,远涉重洋赠送给美国。在女神雕像身上,凝聚着法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旨在弘扬争取自由、维护自由的精神,所以她早已成为自由民主理想的一种外化表征。 二、女神的外观 自由女神像重45 万磅, 高46 米, 底座高45 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 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 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2】整座铜像以120 吨钢铁为骨架, 80 吨铜片为外皮, 被30 万颗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艾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国工程师艾菲尔设计制作的。 女神双唇紧闭, 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 昂首屹立,神情肃穆,凝视远方,右手高擎长达12 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3】的书板, 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1776.7.4”。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 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 镌刻着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琪一首的十四行诗《新巨人》: 送给我 你那些疲乏的和贫困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 你那熙熙攘攘的岸上被遗弃的可怜的人群 你那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 一齐送给我 我站在金门口 高举自由的灯火【4】 这诗句岂不正是自由女神发自肺腑的心声,诊释出了她慈母般诚挚的爱心和

举例说明悲剧的美学特征之《东邪西毒》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11级国民经济管理0班学号:20111558 姓名:金奕举例说明悲剧的美学特征之《东邪西毒》 ——罹难者的江湖摘要:他们因为失却的爱情隐匿于沙漠,却无法逃脱折磨。沙漠,那其实是一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即使你强如独孤求败、东邪、西毒,也无不会陶醉、迷失,一场场的“醉生梦死”。 关键词:时间的灰烬人心情感交错 引言:人存在于世界,面对自然,社会,面对无止境的未知世界,冲突、对立在所难免。因此,基于人的有限性的“命运观”自然就产生,人把与自己对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于命运;而相应的,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生境遇;而对命运抗争的失败,也就形成了悲剧的体验。这种悲剧体验,凝聚为审美认识,上升为审美经验,最终形成审美形态。 正文: 一、 《东邪西毒》中镜头下的男女像玩偶一样,快乐难过悲伤颓废,每一种感情的扩张到最后却能把他们的人物的性格包装的精致。 江湖。庄子的阐释,让那里在刀光剑影下,始终流淌着温润的儿女情长。未来英雄们的故事发生在干燥的沙漠,这个足够魔幻的隐喻,却是人心中的另一个江湖。欧阳锋死去的恋人,慕容嫣兄妹的黄药师,以及黄药师的白驼山,盲剑客心中惦念的远方的“桃花”。被伤害的人心如同荒漠,寸草不生,失去的爱情就如荒漠上枯萎的绿洲,最终要化于时间的灰烬。那些烟波浩淼的深情,宛如白驼山和武士故乡里让人寄念的桃花。他们因为失却的爱情隐匿于沙漠,却无法逃脱折

磨。沙漠,那其实是一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即使你强如独孤求败,东邪西毒,也无不会陶醉,迷失,一场场的“醉生梦死”。爱情罹难者的痛苦表达。让那些在爱情,时间和记忆的城市里如候鸟一般迁徙的人群,引起强烈的共鸣。 得不到,躲不开,忘不了,逃不掉。王家卫的江湖中充满了饮食男女们不安的错肩与重逢,充满了罐装爱情的保鲜与过期,充满了颓唐而鲜艳的荒漠,公路与街道,这一切不尽然是伤者疼痛的幻觉,有时那就是关于爱情和生命背后隐匿 的真相。 流浪于那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真正的寂寞是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东邪西毒》这部悲剧作品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二、 《东邪西毒》不是个体的人在日常情感上的表现,它不是肤浅的悲悯和痛苦,而是生存实践中对人的命运的大关怀和深层体验。这种情感的展现是一种审美愉悦,是人在存在实践中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超越。 无论西毒、大嫂,还是东邪、慕容,甚至到盲剑客、洪七、桃花等,他们在不同的演绎了一幕幕黯然心碎的爱情故事,每一个人都如同深夜里绽放的烟花,那样妖艳,那样叫人悲恸。那绚烂的光亮,又将照亮多少孤独的游人,那黑暗的声响,又将唤醒多少寂寞的灵魂。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一句佛偈,有人看到智慧,也有人看到悲哀,看到一个幻灭的世界。人在茫茫宇宙面前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套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方法,王家卫用来解释一切的是“情”,也可以说是“人心”。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简介: 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情感的表达。作为声乐教师,我们总会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发声训练,甚至有许多青年教师并不知道发声训练的意义与地位,而这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强的训练方向。 一、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众所周知,强迫去完成的事情,即使去做了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练习时,把练声当成一种兴趣远比当成任务来完成更有效果。而要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就必须先从思想上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学生抵制练声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觉得练声是一种任务,它限制了自身的卞动性和乐趣。特别是在规定情况下去练习自己不想学的东西,不仅找不到感觉,还会越练越别扭,心情急躁。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一些自己想听的音乐,看看乐理基础方而的书籍,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练声计划变得可行

起来。此外,对于练声的目标也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期限。比如,有的学生在平时不练声,等到上声乐课时,前一天才加倍练习,这样的练习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所以,在声乐练习时间的管理方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略有紧迫感的,可以让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让学生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二、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发声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歌唱者的发声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调动生理机能发声,保证各个歌唱器官能够协调运作,这样就有助于歌唱者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让他们保持较好的发声状态。要达到这一目的,歌唱者必须要灵活掌握各种声音技巧,并接受系统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因为良好的发声技术能够提高歌唱表现力,为优美的演唱服务。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发声状态,对日常练习中随意自然的发声习惯进行相应调整,并以歌唱时的习惯和状态要求自己,巩固自己的发声状态,将良好的状态融入到歌唱中去。明确了练声目标,自然就会达到利一学的练声效果。 三、掌握发声练习的几大要求 1.呼吸。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如何使用气息、如何控制气息。这是因为气息是声乐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歌唱的好坏。演唱者只有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才能在歌唱发声练习中练好呼吸基本功。 喉咙。喉咙作为歌唱发声训练的关键要素,是歌唱者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技巧。歌唱者既要学会打开喉咙,又要学会稳定喉咙。部分歌唱者在声音上这样那样的毛病都与喉咙有关,他们往往在歌唱时无法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 中西方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中西方的悲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局以及悲剧的价值来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中西方的悲剧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西方文化里的悲剧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东方文化里的悲剧以惨绝悲极的苦戏吸引人的眼球。中西悲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价值;中国悲剧;西方悲剧 引言: 悲剧是美学审美对象的范畴,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这种净化作用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是悲剧的基础,本文将从中国的悲剧《窦娥冤》,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悲剧主人公祥子,西方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并简要陈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悲剧价值。 正文: 一、中国式的悲剧主人公 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不包含剧里的其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部剧大局,决定悲剧的属性。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源自于民间,多为弱小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形象,重视写悲剧人物的的无辜性,让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感,富有人情味。中国悲剧美感的显现,主要是由于其力量弱小,但本性善良,但善良的本性却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正是悲剧美感的具体显现,不尽的怜悯和同情油然而生。由此使剧外的观众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由自主的思索。在思索中去省视社会、思考人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 《窦娥冤》正名为《感动天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年代。窦娥只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弱小者形象,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为考官名无钱还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蔡家当童养媳,窦娥长大成人后把家事料理的很好。深受蔡婆喜爱,与丈夫结婚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勤俭持家,体现出了中国最质朴、传统的妇女形象。悲剧的开始是从窦娥丈夫的去世开始的,蔡婆的身上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所有事情能妥协的就妥协。在面临重大的家庭变故时,窦娥表面看似柔弱,娇小,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面对不公正时,敢于据理力争,但力量太过弱小,无济于事,无法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抗衡,酿成了最后的悲剧。窦娥善良的心灵感动周围的百姓,对婆婆百般照顾,遵规守纪,在自己即将被处死时仍然顾及婆婆,但时代,社会并没有让她躲过命运的捉弄,最后含冤而死。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社会的悲剧,作品在艺术上,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六月晴天骤变,大雪纷纷,接着又是大旱三年,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一出悲剧让观众对窦娥产生无限的同情和怜悯,以悲剧主人公窦娥去窥探黑暗的社会现实,使观众对腐朽的统治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窦娥的外柔内刚,代表着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下众多的贫民女子形象,她们外柔内刚,

美学初探

美学与设计美学的本质及研究对象 李圆圆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教师崔育斌 摘要: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研究美学?这是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通过西方美学对美的本质以及研究对象的探讨,理解美学。设计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设计美学兼有设计学与美学的双重特性,是设计学和美学的交叉融合。对于美学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我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学、西方美学、设计美学、本质、研究目标 什么是美学?美学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研究美学?这是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经数千年的人类审美实践和美学思想的积累之后,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于18世纪中叶正式诞生。 美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A. G. Baumgarten, 1714-1762)于1735年首先使用,其拉丁文的写法是aesthetica,鲍姆嘉通用它来翻译希腊文aithesis,其本义是感觉或感性认识。英文通常写为aesthetics或esthetics。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也是随着美学思想的不断积累和美学学科的逐渐形成与发展而逐步确立的。 美学并不是人类思想的普遍现象,而是西方历史的产物。西方美学对美的本质以及研究对象的探讨,分别主要从以下三种方面进行1、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2、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3、从社会生活探索美的根源。 1.西方美学对美本质的探讨 1.1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古希腊是西方精神的开端,是其源泉和摇篮。从严格意义上讲,古希腊并没有近代意义的美学,但一些哲学思考中却有大量的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论述。古希腊是从与“混沌”不同的“秩序”来探讨问题的,“秩序”也就是宇宙、世界和整体。他们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整体的和谐。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的西方美

“反美学”:美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命运

“反美学”:美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命运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陆续进入后现代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文化产业的出现和霸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形象”逐渐替代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在家为电视图象和流行歌曲所包围,出门为广告、商标和五颜六色的物品所淹没,连人自身也被流行的服饰、美容、姿态、话语和表情组装起来,改造成一个个的时髦形象。我国虽然处于发展之中,尚在为衣食温饱而奋斗,但由于商品经济的确立,整个社会已提前被消费化了,何况享用洋货、西式快餐之类的生活方式遍地滋生,覆盖全球的大众传播媒介势不可挡,无孔不入,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形象”化了。美观、名牌、新潮等文化因素已成为商品价格的第一因素,不再像过去一样只以原料和人工为成本来标价。文化与美失去了它原有的理想色彩和崇高目的,人们消费着文化、享用着美,这就是美在现时代的命运。 美学传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冲击,被迫退出中心,置身边缘,“反美学”取而代之。 那么什么是“反美学”呢?波德莱尔以降,美的权威地位就越来越强烈地受到艺术家们的贬损。古典艺术把美作为一种努力加以实现,无论是优美、崇高还是滑稽,和谐总是它们的最后归宿;而现代艺术不再把美作为抵达的目标,“毋宁说是以丑、以恶、以力、以变态、以刺激情欲等等为目的而创作的。”(注1)因此,很多美学家都感叹道:“美不是消失殆尽了吗?”(注2)尤其是遭逢二战,过去为历史、为社会、为人性而设置的种种理性观念失去了根基,西方思想家普遍以

“奥斯维茨以后”这一特定话语标志这个一切乌托邦皆失效的后现代时期的来临。阿多诺有句名言:“奥斯维茨以后诗已不复存在”,可以说是穿透历史后的苦难声音。以美为核心的传统美学作为西方传统文化体系的一部分,随着整个大厦的倾覆而终结了。作为实践的“反美学”在反叛传统文化的现代主义时期(约1850—1950)已经出现,波德莱尔、马拉美、杜桑等人的创作便具有浓厚的反美学的色彩,不过在他们那儿还存在超度现实的理想维度。美国批评家哈尔·福斯特1983年编辑出版《反美学:后现代主义文化论文集》,表示出了明确的理论姿态。该文集从文化的各个层面考察了这一现象。福斯特在前言中宣称:“‘反美学’表示美学这个概念本身,即它的观念网络在此是成困难的……‘反美学’标志了一种有关当前时代的文化主张:美学所提供的一些范畴依然有效吗?”(注3)究竟它有哪些特征呢?福斯特语焉不详,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反美学”的实质。 一、理念的消失 在对“美”作最早的揭示时,柏拉图就说过,美不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不是“一匹漂亮的母马”,也不是“一个美的汤罐”,它是使所有这些事物在实际上成其为美的原因,即“美本身”。这也就是他所谓的“理念”,一种蕴含于事物之中,而又超越于事物之上的存在,显现为和谐、匀称、优雅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柏拉图以后的欧洲思想史是柏拉图思想的改写,从柏拉图直到本世纪中叶,“美”一直是以他的方式去追寻,去把握的:人们或者更细致地从对象之中,或者转向主体之中去确定它的性质。到十八世纪,鲍姆嘉登明确提出作为

《鞭打我吧》作品分析及美学特点

《鞭打我吧》作品分析及美学特点 摘要 《鞭打我吧》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一首大家较为熟悉的女高音咏叹调。在学习歌剧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学唱《鞭打我吧》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演唱莫扎特的咏叹调可以培养良好的修养、连贯的声音和气息。 本文以《鞭打我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莫扎特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唐璜》创作背景进行了分析,之后从《鞭打我吧》的曲势分析,演唱技巧分析,以及彩琳娜角色人物分析这三个方面对《鞭打我吧》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析了其情感表达以及美学特点。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美学特点 Analysis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n "Beat me" Abstract "Beat me" is Mozart's opera "Don Juan" in a more familiar soprano aria.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inging opera, learn to sing the "whip me" is a good start. By singing Mozart's Aria can cultivate good manners, sounds and smells of coherence. Based on the "whip 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 of Mozart were introduced, and then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Don Juan" creation, from "beat me" the song of potential analysis, singing skills of analysis, as well as color Lina characters analysi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whip" works for me specific analysis. Finally,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Mozart; opera;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初探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初探 自古以来,诗与歌就是紧密联系的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诗作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远古巫术,而巫术的表现特点就是“歌”与“舞”的结合。 在我国,诗歌最早源自民间歌谣,后来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有一整套创作范式的文学体裁。有明确文献记载的诗、歌、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汉朝,汉朝时乐府的成立,是我国古诗词与音乐艺术“联袂”的里程碑。汉乐府中收录的许多广为传唱的民歌,亦是诗作中不朽的传世精品。汉朝以后,吟诗作对、填词作赋成为一种经久不绝的文坛风气,而秦淮河畔的青楼名妓们借助文人骚客的生花妙笔,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将诗词、音乐、歌舞推向新的境界。 艺术歌曲发轫于西洋乐坛,源头可追溯到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交响乐和歌剧,经十九世纪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音乐家的创作而广为人知。艺术歌曲简单来说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注重词与曲的结合,对歌词的艺术质量要求很高,所以西方的艺术歌曲多以著名文学家的经典诗作为歌词;第二,在演唱中音乐伴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表达主题上重抒情,侧重表现人的心理世界。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文化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中国。五四运动前后,艺术歌曲开始传入我国,当时一大批社会知名学者、文人、音乐家都陶醉于艺术歌曲的感染力,不遗余力地介绍、传播、推广,甚至直接参与创作,诞生了一大批大受欢迎的经典作品,如《教我如何不想她》《玫瑰三愿》《梅娘曲》等等。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艺术歌曲在中国乐坛更是大放异彩,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家,如郑秋枫、施光南、尚德义、谷建芬、士心等,在优秀的音乐人的引领下,这个时期的佳作《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牧笛》《母亲河》等脍炙人口,传唱不衰。 随着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发展,其创作素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逐渐

合唱艺术美学论文

合唱艺术美学论文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其不仅可以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合唱艺术既具有一般的音乐美学特征,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品格,其歌唱气息持久、音色变幻多端、声区转换灵活,具有很强的美学表现力。基于此,本文以美学角度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合唱艺术美学的内涵,然后论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最后就基于美学角度的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感悟合唱艺术之美。 美学角度;合唱艺术;美学特征 合唱是一门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其最早起源于欧洲的宗教音乐,并伴随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成熟,最终成为音乐领域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过程中,需要众多演唱者彼此配合,在着装搭配、演唱协调、伴奏附和等方面达成统一,充分展现人声交响之美,为听众带来一场宏大壮观的音视盛宴。合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凭借自身适应性强、感染力强的特点迅速在国内得到普及与发展,其艺术之美也迅速被人们所知晓,通过研究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门音乐艺术,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合唱艺术美学的内涵 合唱艺术美学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它是联系合唱艺术与大众审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合唱艺术美学从美学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分

析合唱艺术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情趣,分析并研究合唱艺术所蕴含的美学因素,进而挖掘和探寻合唱艺术的本质特征。合唱艺术美学是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站在音乐美学角度去研究合唱的内在艺术规律,并准确诠释这门艺术的审美创造特征。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 (一)表现力强。与其他音乐艺术相比,合唱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演唱人员众多,在一场合唱表演中,通常既有男声、女声又有童声,合唱之名也正因此而得来。合唱所采用的集体性演唱方式有利于发挥合唱成员的长处,从而达到提升整体表现力的效果。在合唱艺术的演变过程中,以合唱声乐技巧为核心,通过男声与女声的彼此配合,将合唱的音域从以往的3个八度拓展到如今的4个八度,同时在音色和音域方面也不断改进,逐渐赋予了合唱艺术更强的表现力。(二)适应性强。无论是排练还是表演,合唱对环境的要求都很低。合唱的排练无需专门的排练室,只要有一间可容纳合唱成员的宽敞房间即可。合唱的表演既能够和多种音乐艺术搭配进行,也能够在音乐会等正式场合单独进行;合唱不但可以作为室内乐,也能够组织大型室外合唱表演;合唱是一门老少皆宜的艺术,且不管演唱者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可以参加。(三)感染力强。合唱所采用的集体性演唱形式有利于唤起听众内心的崇高情感和高尚情操,这种需要众人精诚协作才能完到的演唱艺术往往能够带给听众一种成功的喜悦;合唱所独有的技术

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2008.09(上旬刊)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入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西方也已经半个多世纪。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1947年出版的《历史研究》中用后现代这一概念描述西方自1875年以来的第四个阶段,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文化多元化、西方文明开始衰弱,一种非西方文化的力量开始上升。随着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知识信息社会,社会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一个覆盖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的思潮,它属于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对传统叙事即元叙事的解构。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把元叙事视为现代性的标志,把后现代定义为对元叙事的不信任。非传统叙事纪即元叙事,是一种自启蒙时期以来推崇的宏大叙事。元叙事是为权力、制度、统治方式辩护的形而上学话语形式,目的在于用一种普遍原则同和不同的领域,形成某种普遍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规范,它导致了总体性的产生。面对这种用强势话语来压制弱势话语的方式,后现代力图摆脱其控制寻找出使元叙事、中心性失效的方式。 一、非整体性 整体性和连续性是东西方思想史上一直追求的,中国哲学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维传统,追求和谐和整体。西方则遵循着从古希腊柏拉图范式的永恒和整一到黑格尔的普遍性、必然性、确定性。进入后现代,世界被定义为不是已完成的整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永远处于未完成中。 首先借大卫?林奇于2006年拍摄的《内陆帝国》分析后现代的非整体性和零散性特征。整个影片是波兰女孩的一个梦,是一个因为她悲惨的家庭生活而引发的一个激烈的内心心理冲突的过程。尼基?格蕾丝是波兰女孩在梦中的替身,而格蕾丝在自己梦中也有三个身份,电影明星,她所扮演的电影里的人物和家庭主妇,而这些女性的丈夫则自始至终是一个人。 整部影片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叙事手法松散、凌乱。对细节的注重大大超过对整体性的顾及,处处都是令人迷恋的诡异细节,导演不加解释的分布于影片各处,例如:在一所貌似露天工厂的房子外面遇到的嘴里含着一个灯泡的心魔、一个穿双排扣西装的兔子头男人和熨衣服的兔子头女人在他们的红房子里、日本女孩说的带猴子的金发女孩。影片是用DV全程拍摄,DV特有的模糊颗粒和对光照度的失真与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追求的超清晰影像格格不入,但和影片的暧昧诡异的气氛特别相配,带来一种非常特殊视觉效果。影片并没有遵循一定的规范,而是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整一型叙事的颠覆和解构,挖掘出属于后现代范畴的非线性叙事逻辑。 同样在昆丁的《低俗小说》中,也明显表现出了对元叙事的不信任。《低俗小说》中是写的两个英雄一天的游历,但这两个英雄与任何意义上我们头脑中的英雄形象都截然相反,他们虽然有伟大的冒险和目标但最终都失败,即符合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界定—— —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这种对元叙事不信任的后现代特征,在影片中集中体现在英雄的丧失,这种英雄的丧失带有某种尴尬的滑稽,同时又是我们时代的“后现代状况”—— —人类历史的进步主义者信仰和鼓吹的启蒙理性遭遇不信任,道德审判和价值判断无限期延迟。 影片将时间顺序和故事的叙述顺序的错位也是特点之一。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逻辑,影片采取错位的结构,象一个圆形从随意一点开始截取,并最终回到了起点。这种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截取与重置,使影片的结构显得复杂,毫无关系的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将一件事的几种可能性都展现出来,说明了偶然性以及零碎对事情的决定性作用。 二、不稳定性 在索绪尔结构主义的语言学中,语言是依靠区别工作的,一个字并没有实在的意义附着在它本身,意义是经由字与字的语音和字形区分得以产生存在的。意义取决于差异,一个意义是对另一个意义的否定。因为意义是由差异系统建立的,所以任何意义都不存在权威和可解构性,是可以被破坏和改变的。 “酷儿”正式借助了这种解构,展开了对男性/女性二元对立论的拆解。西方思想中二元对立以及中心主义等逻辑,使得西方将性别和种族等社会类别相互交织建构成它者,运用它者来界定他们自身的身份。女性和一些边缘人物一般都是正统男权社会的附属和它者。酷儿正是通过被边缘化的男人和女人以及传统意义上不可逾越的性别特征来建构自己的身份。酷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颠覆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及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它涉及到了早期同性恋解放运动、女性主义、嬉皮士、少数人种等文化,使所有排斥少数群体的思想显得狭隘,使人们获得彻底摆脱一切传统观念的力量。 在禅宗里,人要达到自有和安然,必须放弃理性,把自己完全投入无意识的领域。放弃理性,由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来支配我们,这些都与后现代不稳定性质所衍生出来的偶发性产生了一致。约翰?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将大自然的声音填满他的音乐,观众从关注音乐到关注自身,不确定性显现于此状态中。真正意义上偶发艺术的创始人是他的学生卡普罗,他倡导将偶发性的创作活动扩大到行为和环境中去,在任意的环境和随机的行为中启发人们注重日常生活本身。他的《六部分十八个偶发事件》是第一个偶发艺术表演,参加者有画家、雕塑家,这个即兴表演伴有音乐、行为、文字和实物。演出者冷漠地念着片段的文本,在画布上作画,吹笛子等等…在表演当中,观众暗示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也成为了偶发事件的一部份。于是,解读这些不连贯的事件便成为了观众的工作,而演奏的过程则充满了偶发和不确定因素。 对传统叙事的不信任让我们保持怀疑,创造新的生活和艺术方式。多元化已经在我们这个时代根深蒂固,我们应该尊重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文化,也应该将后现代的美学特征运用到生活中,注重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身,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免于陷入狭隘,不断宽泛起来。 参考文献: [1]岛子著.后现代艺术系谱.重庆出版社,2007. [2]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后现代美学特征 □刘盈盈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后现代美学特征的归纳和分析,使我们能够从它凌乱的思维中理出一些头绪。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让我们保持怀疑、宽广以及不断超越,创造新的生活、艺术方式。 关键词后现代元叙事非整体性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8)09-261-01 艺术传媒 261

浅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

浅谈《银河铁道之夜》中的美学特征 本书作者宫泽贤治(1896-1933),生于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富商家,却以家业为耻。曾担任过农业学校教师,任教四年即辞去公职,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并致力于农村改革,亲自指导农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与改良土壤、肥料等。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创作,在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除《银河》之外,他还写下了诸如《风之又三郎》《渡过雪原》的童话作品和《不畏风雨》等日本国内知名诗作。 《银河铁道之夜》是宫泽贤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充满神奇与浪漫色彩的银河火车之旅和同样充满辛酸孤苦的现实生活以及主人公乔班尼(ジョバンニ)内心世界的体验给千千万万读者带来了复杂而深刻的印象感悟。 本书中的主人公乔班尼,由于父亲出门在外许久未归(或传进了监狱),母亲又卧病在床,不得不以瘦小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就在课余时间打几份零工补贴家用。除此之外,他还因为困窘和弱势经常遭受同班同学的欺辱戏弄,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康帕内拉。康帕内拉的父亲与乔班尼的父亲是好友,两人的儿子也十分相善,乔班尼经常去康帕内拉家里去,看与银河有关的图书,一起玩有六节车厢的玩具火车,他也因此做了那个“银河火车之旅”的梦。在梦中,他乘着“不论哪都能去的”星际列车,在途中与他的朋友康帕内拉一起见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事物,修女、捕鸟人、基督教青年、一对男孩女孩、芒草、森林、沙滩等等,最终他们都在天堂站前下车了,只剩下了乔班尼一个人。梦醒之后,乔班尼又得知了康帕内拉刚刚为救人掉进河里死去的事实,整个故事就在乔班尼奔跑回家的路上戛然而止了。 关于宫泽儿童文学中的美学观点,已有诸多前人做过研究与探讨。在此,鄙人单就本书中出现的美学特征做一下简述。 一、幻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银河铁道之夜》中关于科学世界的美好想象是始终存在的,基于孩童的天真与想象力而展开的银河列车之梦即是幻想性的表现,借由这股童真与想象力而触发的梦境奇幻神秘而不可思议,令人浮想联翩。如书中第六节《银河站》所描述的乔班尼乘上列车时的景象: “突然,乔万尼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不可思议的声音:“银河站,银河站到了!”同时,他的眼前豁然明亮,就像是将亿万只荧光乌贼的光芒一齐化为化石,然后将之沉于天空之中;又仿佛是某人将宝石公司为了不让价格下跌而囤积起来的钻石,一下子给

从俄狄浦斯王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

从俄狄浦斯王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古希腊悲剧巨匠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可以视作人类文艺史上悲剧美学诞生标志。《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最知名的,也可以视作命运 悲剧的代表作。他一方面描述了俄狄浦斯王勇于对抗杀父娶母的残酷诅咒,却最终倒 在命运之神的无情诅咒之下的痛苦、无奈,另一方面又歌颂了人性中不畏艰难险阻的 可贵品质,以及无怨无悔甘于接受命运残酷安排的勇气与从容。本文拟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质和悲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来阐述悲剧美学的特征。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美学;悲剧形象;特征 弗·施莱格尔说古希腊悲剧是整体的和谐的美,是最高级的美,而希腊悲剧则被他 释为“人类与命运的一切必然冲突,不过这种冲突在和谐之间得到解决。”黑格尔把 古代悲剧看作是类型悲剧,把近代悲剧看作是个性悲剧,古代悲剧强调的是两种带有 实体性的理论力量的冲突,是两种义务的冲突,而近代悲剧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典悲剧的经典之作,无疑具有古典悲剧的共同的美学特征“命运感”。整部悲剧呈现在一种静穆中,看不到激情的骚乱和痛苦的扭曲,使得“怜悯与恐惧”摆脱情欲的冲动,升华到澄静的心灵之中,最后达到彻底的净化,这 就是古典的和谐,与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相一致。 一、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分析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不在于他有罪,而是因为他极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而俄狄浦斯的斗争乃至失败,曲折反映了当时雅典人既相信自己的力量,但又 面对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不能理解的矛盾困惑心理。就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不 可逃避性、神秘性。进一步可以认识到,俄狄浦斯处处在反抗命运的摆布。尽管失败了,但是他还是保持着“困兽之斗”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使得失败英雄俄狄浦 斯的更高大、更高贵。也使得他的悲剧更能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情绪,从精神 上得到陶冶。这也是处于强盛繁荣时期的希腊人对待命运对待生活的一种积极自信的 态度,这也是俄狄浦斯悲剧的现代性价值七十之一。 2俄狄浦斯的困惑和人性复杂性 他是忒拜的拯救者,又是忒拜灾难的制造者:一心想追查杀害过国王的凶手,凶犯却是自己。他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追求正义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制造罪恶的人;高尚和卑鄙、正义和邪恶、天使和魔鬼往往互为因果。这里人本身的复杂性被描绘了 出来。可以说,俄狄浦斯的故事是西方文学史上揭示人的复杂性的无穷魅力的作品之一。

青铜的艺术——青铜器的美学特征初探

青铜的艺术 ——青铜器的美学特征初探 青铜器,通常也简称铜器,在我国考古学上,主要指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这种合金的颜色略呈青灰色,因此得名。主要包括炊器、食器、酒器、乐器、兵器等。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铜器的制作开始于夏商(奴隶社会),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第一个阶段,阶级社会是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其他阶级或阶层被统治者这样一种形式组成的大集团,它的统治是残酷的,然而它所创造的文化又是灿烂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首山之采,肇在轩辕,源流远矣哉。”还记载说,到夏禹时期,九州进贡金属,,铸成大鼎,“凡铸鼎,唐尧以前不可考,唯禹铸九鼎,则因九州贡赋壤则议程,入贡方物岁列已定。”从此之后,冶铸技术就日新月异的发展起来,成为奴隶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夏商周时期所有青铜器全器气象森严,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的印象,这正是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可以用“狞厉美”来概括,神秘、庄严、狰狞、恐怖。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为“礼器”,特点是庞大、雄伟、纹饰怪诞奇异,以显礼仪的尊严。 奴隶社会青铜工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育成期(商早期以前至公元前十四世纪前),鼎盛期(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即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世纪),转变期(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即公元前十世纪至前六世纪)和更新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即公元前六世纪下半叶至475年)。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育成期、鼎盛期和更新期。而且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装饰纹样上各有不同。 育成期(商早期以前至公元前十四世纪前),主要青铜种类有:鼎、爵、斝、簋、鬲及武器中的戈、箭、簇等。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器物造型多源于陶器,部分早期铜器可以明显看出 来某些陶器形式对它们的影响,如和盉的三足,最初模仿了陶 鬶的三足,盉的造型与陶鬶相仿。造型一般都很完整,并且规 整对称,直壁器、平底器、折腹器较多。有的器体扁平,方中 有柔;有的呈圆形,柔中寓刚。器壁后,器体不甚庞大,趋于 实用。器物的流、柱、足、底等局部处理,既是实用要求又是 美的加工。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 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 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 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 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如早期的《兽面纹爵》,高18、6厘米。从流至尾长18厘米。流尾间有菌形柱,平底、扁体、薄壁、窄流,腹部有一扳手,下有三钉锥形足。从实用看,流用于倾注,柱据说用于做实用时的标记,扳手便于执用,三足便于放着,还有加于火炭中加温的作用,都是实用中不可缺少的。但整个器物造型又很有节奏,流很长,难使器物平衡稳立,就用尾补缀,既不碍实用,又协调了口的变化,成为美的加工,取得平衡对称的效果。青铜斝除平底型的以外,还出现了袋足斝。觚、尊、瓿、罍等圈足器皆有+形大孔,相当二里冈上层的器,+字形有成为大方孔的。有的更在圈足的边沿,留有数道缺口,郑州和黄陂盘龙城都出土过这种实例。管流斜置于顶上的半封顶袋足盉,后侧有一大鋬可执,在本期内颇具特色。罍皆狭唇高颈有肩,形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

?68 ?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人声交响乐的具体体现,其不仅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美学特点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并重点剖析了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以期让大家深刻地 体会到合唱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音乐美学;合唱艺术;研究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合唱艺术集各种不同人声之大成,将各种人声巧妙融合,使其拥有更丰富及广泛的色调调节性,同时拥有更为广阔的音域。在合唱过程中,合唱团成员相互配合,搭配反映音乐作品特点的服装,与音响伴奏配合,向人们展示了人间最完美的人声交响曲。同时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具备音乐美学的所有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不同的艺术特点及美学特征。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做具体的阐述,介绍合唱的基本特点及合唱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并了解合唱这种集体性音乐艺术,能够透过合唱本身真正体味到合唱艺术的美。 一、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 合唱是演唱者集体共同演唱多声部的声乐作品的一门音乐艺术。在合唱中常有指挥,伴奏可有可无。相对于别的音乐艺术来说,合唱是人员参与最多,最易于普及的音乐演出形式。人声是合唱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工具,最能够表达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思想及情感,但是在演出的时候演唱全体要与整体音响的效果协调统一,用和谐的演唱激发听众,让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合唱艺术源于西欧的宗教音乐,早期演唱多以单声部为主,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合唱在西方经过古文明、中世纪阶段,走过文艺复兴时期,并经过巴罗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时代,最终进入现代音乐。在其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成为屹立于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合唱艺术在我国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凭借其广泛的参与性及普及性的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合唱艺术美学将合唱与人们的审美实践相连,从美学的角度去全方位的探讨合唱艺术的创造过程,探讨合唱在创作,表演中的美学情趣,探讨合唱这门艺术在总体构成中的所有美学造型因素,追寻合唱的本质特征。合唱艺术美学隶属于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一个分支。合唱艺术美学的产生是日益蓬勃发展的合唱艺术的本身需求及呼唤,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合唱艺术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音乐美学的高度及角度去探讨合唱本身的艺术规律及审美创造特征。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 (一)合唱是表现力强的集体性音乐艺术 合唱与其它音乐艺术的主要区别就是合唱的参与人数众多,在具体表演中又由男声、女声还有童声来组成,因此才被称之为合唱。这样集体的合唱表演形式能够将合唱组集体成员的长处综合起来,来提高合唱的总体表现力。在合唱的发展过程中,在合唱声乐技巧发展的基础上,男女声相互配合,使合唱要表现的音域已经由先前的三个八度发展到现在的四个八度,并且在音域及音色上都使合唱这门音乐艺术更具有感染力及表现力。 (二) 合唱艺术需要演唱者间的集体配合与协作 合唱艺术这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合唱组的所有成员间只有对合唱中的所有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完全掌握及理解,各个成员对自己的声音在集体演唱中的效果作用很好把握,所有成员间密切配合,精诚协作,让各种声音及音域的配合达到和谐自然,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合唱效果。 其次,合唱艺术是由各个单个的演唱者先组成声部,各个声部相互融合,并与音响效果搭配,才能产生最完美的具有气势的整体合唱音响的效果。合唱中的每个声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合唱是集体性艺术,不是要展现单个声部的特点,是要将这些声部的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要达到这种独特的效果,每个演唱者都要将自己融入于这个演唱的集体中,与其他成员紧密配合协作。 (三)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集体艺术形式 合唱这门集体性音乐艺术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声部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因此每个演唱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多声部的视唱及听力能力,将合唱中各个声部在整体演唱中的和弦进行及各个声部间的旋律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是完整的合唱表现形式,才能够真正展现出合唱和弦的曼妙效果。 三、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合唱艺术在吸取西洋演唱的一些基本技法外,与我国的传统艺术交融结合,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及演唱表现形式,而在这些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下,合唱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下面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艺术创造及表演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进行阐述。 (一)合唱创作中的美 歌词是合唱作品中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合唱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歌词的创作是否成功,是合唱演出成功的关键,同时歌词也是最能体现作品形象及情感的东西,在客观存在中最具有感染性。歌词也是全体成员演唱的主要内容,演唱者的情感也是要借助歌词才能够完整表达,因此合唱创作中的歌词美是整个合唱美的基础。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 姚春城 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