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9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

中国2009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
中国2009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

中国2009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

单位:千美元

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 出口进口比上年±%

出口进口总值1201663294 1005555225 -16.0 -11.2 一.初级产品63099079 289201834 -19.1 -20.2 0类食品及活动物32603020 14824144 -0.5 5.5 00章活动物441833 140495 -12.8 34.7 01章肉及肉制品1928767 1739919 0.4 -25.7 02章乳品及蛋品195021 1044718 -56.7 18.9 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10222517 3617258 1.3 -2.0 04章谷物及其制品1296154 1051558 -9.0 22.8 05章蔬菜及水果12259964 3142884 -1.1 44.4 06章糖.糖制品及蜂蜜1034501 483678 6.4 12.4 07章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1601510 373072 1.1 -15.3 08章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 1784053 1859932 8.5 -0.5 09章杂项食品1838699 1370629 3.5 8.5 1类饮料及烟类1641431 1953723 7.3 1.8 11章饮料763324 1110069 -3.1 -2.0 12章烟草及其制品878107 843653 18.4 7.1 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8155608 140821799 -27.9 -15.5 21章生皮及生毛皮4481 1702110 1.6 -17.7 22章油籽及含油果实735141 20683010 -26.6 -9.6 23章生橡胶(包括合成橡胶及再生橡胶) 263376 5826940 -16.3 -24.0 24章软木及木材980125 6811992 -20.5 -8.6 25章纸浆及废纸91021 10639756 -7.5 -13.2

26章纺织纤维及其废料1544245 5590019 -24.2 -21.2 27章天然肥料及矿物(煤.石油及宝石除外) 1635218 2867421 -42.9 -56.3 28章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221231 85902878 -79.6 -14.1 29章其他动.植物原料2680771 797674 -0.1 6.7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20382775 123962754 -35.8 -26.8 32章煤.焦炭及煤砖2580747 10930556 -76.8 192.8 33章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15792050 109350666 -15.3 -32.7 34章天然气及人造气931125 3369723 -7.6 16.1 35章电流1078854 311810 8.8 34.1 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316245 7639414 -44.9 -27.1 41章动物油.脂70999 270725 58.1 -38.4 42章植物油.脂183070 7255399 -59.2 -25.3 43章已加工的动植物油.脂及动植物蜡62176 113291 -22.6 -66.5 二.工业制品1138564212 716353391 -15.8 -7.0 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2047745 112123873 -21.8 -5.9 51章有机化学品19301705 36028986 -20.1 -8.1 52章无机化学品7784864 4953833 -41.5 -33.2 53章染料.鞣料及着色料3019692 3583598 -17.9 -11.2 54章医药品8635142 6705520 6.5 21.1 55章精油.香料及盥洗.光洁制品2906783 2218417 0.6 -1.2 56章制成肥料2555151 1985628 -40.9 -42.8 57章初级形状的塑料5007398 38341150 -28.7 -0.1 58章非初级形状的塑料4367924 7037364 -16.0 -0.9 59章其他化学原料及产品8469085 11269379 -20.6 -4.3 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184774611 107731954 -29.6 0.5 61章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1030060 3262882 -23.5 -19.9

62章橡胶制品10064321 4505590 -7.7 7.5 63章软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 6749119 476505 -16.9 -21.7 64章纸及纸板;纸浆.纸及纸板制品7200846 3595554 -2.6 -11.0 65章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59823502 14944663 -8.5 -8.2 66章非金属矿物制品21856285 6720685 -9.9 -11.6 67章钢铁23660091 26476345 -66.7 -2.5 68章有色金属12089302 37722496 -38.1 17.5 69章金属制品42301085 10027234 -22.4 -9.8 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590426873 407999285 -12.3 -7.6 71章动力机械及设备19428626 18928816 -11.1 -2.5 72章特种工业专用机械17130333 24885664 -28.4 -21.7 73章金工机械4359800 9342134 -25.0 -19.5 74章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50410055 36136426 -17.5 -7.2 75章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47014837 42093637 -8.0 -7.7 76章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159104820 35031071 -11.1 -8.2 77章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133971906 198782831 -12.2 -8.2 78章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 28772205 28223970 -38.5 5.2 79章其他运输设备30234290 14574737 35.0 14.0 8类杂项制品299669620 85192111 -10.8 -12.8 81章活动房屋;卫生.水道.供热及照明装置10157660 697097 -16.4 58.2 82章家具及其零件;褥垫及类似填充制品30029005 1225268 -5.7 5.6 83章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品12896862 570712 -9.4 4.5 84章服装及衣着附件107263731 1842383 -10.9 -19.3 85章鞋靴28016268 880482 -5.7 -13.3 87章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和装置31437912 55238014 -11.5 -16.5 88章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9002928 11407329 -8.5 -4.0

89章杂项制品70865254 13330826 -13.9 -5.7 9类未分类的商品1645363 3306168 -3.8 -25.2 摘编自《中国商务年鉴2010》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805739.html, 1

目录 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4) 第一节进口分析 (4) 一、2010-2015年上半年LCD蚀刻液产品进口量及增速统计分析. 4 二、2010-2015年上半年LCD蚀刻液产品进口额及增速统计分析. 4 三、2010-2015年上半年LCD蚀刻液产品进口价格统计分析 (5) 四、LCD蚀刻液进口的产品结构分析 (6) 五、影响LCD蚀刻液产品进口的因素分析 (6) 六、2015-2020年LCD蚀刻液行业进口形势分析预测 (7) (一)进口量预测 (7) (二)进口额预测 (7) 第二节出口分析 (8) 一、2010-2015年上半年LCD蚀刻液产品出口量及增速统计分析. 8 二、2010-2015年上半年LCD蚀刻液产品出口额及增速统计分析. 9 三、2010-2015年上半年LCD蚀刻液产品出口价格统计分析 (10) 四、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11) 五、影响LCD蚀刻液产品出口的因素分析 (11) 六、2015-2020年LCD蚀刻液行业出口形势分析预测 (12) (一)出口量预测 (12) (二)出口额预测 (12) 第三节LCD蚀刻液产品进出口政策 (13) 一、LCD蚀刻液产品进出口税率 (13) 二、贸易政策 (13) 三、倾销 (14) 四、反倾销 (15) 五、区域或本土保护政策 (17) 2

六、贸易壁垒 (18) 3

4 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一节 进口分析 一、2010-2015年上半年LCD 蚀刻液产品进口量及增速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LCD 蚀刻液进口量从2010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呈减少态势, 在2015年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图表- 1:2010-2015年上半年中国蚀刻液产品进口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二、2010-2015年上半年LCD 蚀刻液产品进口额及增速统计分析 根据海关对LCD 蚀刻液的进口金额统计,2010-2014年间我国LCD 蚀刻液材料进口额变化如下:

2017年部分进出口数据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同期(下同)增长21.8%。其中,出口3.33万亿元,增长14.8%;进口2.87万亿元,增长31.1%;贸易顺差4549.4亿元,收窄35.7%。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49万亿元,增长23.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2%,比2016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二、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和印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7%、18.7%、19%、69.3%和27.7%。同期,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6.9%、对美国进出口增长21.3%、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5%,3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4%。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2.28万亿元,增长22.5%,占我外贸总值的36.8%,较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44.9%,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进口7884亿元,增长34.7%。 四、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93万亿元,增长15.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1%。其中,手机出口增长21.1%,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增长12.5%。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6547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19.7%。 五、铁矿砂、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2.71亿吨,增加12.2%;原油1.05亿吨,增加15%;大豆1952万吨,增加20%;天然气1503万吨,增加4.3%;铜115万吨,减少19.9%;成品油768万吨,减少0.6%。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3.5%。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80.5%,原油上涨64.7%,成品油上涨47%,铜上涨31.3%,大豆上涨20.6%。 六、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持平。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2,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走势,与上月持平。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回升2.2至43.8;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分别回升2.2、3、0.4至46.4、50.9、22。

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比重

越南: 越南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15.1% 11.9% 15.4% 11.6% 12.4% 饮料和烟草0.6% 0.7% 0.8% 0.6% 0.6% 原材料,燃料31.5% 27.5% 20.0% 22.3% 29.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26.8% 28.3% 29.0% 22.3% 28.0%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5% 0.7% 0.4% 0.2% 0.4% 化工及相关产品 5.0% 4.3% 5.3% 6.3% 4.7% 制成品 5.9% 8.4% 9.7% 14.1% 12.0% 机械和运输设备 6.1% 9.0% 9.1% 13.6% 8.7% 杂项制品 3.6% 3.9% 3.5% 4.0% 3.3% 越南进口中国商品的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 2.8% 2.4% 2.6% 2.0% 2.4% 饮料和烟草0.2% 0.2% 0.5% 0.3% 0.3% 原材料,燃料 1.2% 1.2% 1.1% 1.6% 1.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 6.3% 6.2% 10.6% 8.6% 10.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0% 0.3% 0.0% 0.0% 0.1% 化工及相关产品12.6% 12.7% 11.6% 11.6% 12.3% 制成品39.6% 34.4% 23.7% 29.5% 33.2% 机械和运输设备31.6% 36.4% 43.5% 39.6% 35.1% 杂项制品 4.2% 4.3% 5.0% 5.7% 4.8%

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例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据海关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54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稳定增长,进口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进口2.39万亿元,下降17.3%。贸易顺差7553.3亿元,扩大6.1倍。 二、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成果:对新兴市场出口增势良好,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国对美国、东盟、印度双边贸易进出口值分别为7731.9亿元、 6713.9亿元、1038.2亿元,分别增长3.2%、4.5%、7%。其中,对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20.9%、23.3%。同期,对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出口也增势良好,分别增长22.2%、9.6%。对东盟、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等4个新兴市场或地区出口值合计占我出口总值的 26.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1个百分点。 三、贸易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8029.8亿元,增长4.2%,占我进出口总值的14.5%,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速为16.5%,明显高于同期出口总体增速。 四、外贸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比重显著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93万亿,增长1.9%,占我进出口总值的34.9%,比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这也表明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在逐步提升。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外贸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五、贸易方式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07万亿元,下降5.7%,占我进出口总值的55.3%,比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2.2%,快于总体出口增速7.3个百分点。 六、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形势较好。一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82万亿元,增长6.4%,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57.7%。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6291.6亿元,增长 6.1%,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20%。同时,运输工具、手机和金属加工机床等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都在20%以上。 七、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对外贸易效益提升。一季度,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其中,铁矿砂进口2.3亿吨,增长2.4%;原油 8034.1万吨,增长7.5%;大豆1563.1万吨,增长1.9%。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9.8%。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下跌45%,原油下跌46.8%,大豆下跌18.6%,煤下跌18.6%,成品油下跌38.7%,铜下跌13.3%。一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按国别、商品种类 作者: 专气黔驴发布日期: 2009-4-02 查看数: 1062 出自: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 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中国煤炭出口价涨美元/吨日本不接受,动力煤交易谈判于4月28日获实质性进展。中日双方敲定中国北方动力煤(不包括山东煤)2008年的出口FOBT价格为美元/吨(5,800 Kcal/Kg ,比上一年度上涨%,低于日澳动力煤125%的涨幅。 中国的石油不再向日本出口,因为发现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中国的煤炭却疯狂的向日本出口。我国仅有四家煤炭企业拥有煤炭出口权--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

中国咖啡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上海环盟)

中国咖啡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国咖啡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2) 第一节进口市场分析 (2) 一、进口产品结构 (2) 二、进口地域格局 (2) 三、2013-2017年进口数量统计 (3) 四、2013-2017年进口金额统计 (4) 第二节出口市场分析 (5) 一、出口产品结构 (5) 二、出口地域格局 (5) 三、2013-2017年出口数量统计 (6) 四、2013-2017年出口金额统计 (7) 第三节进出口政策分析 (8) 第四节未来咖啡产品进出口趋势预测 (9) 一、2018-2022年咖啡进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9) 二、2018-2022年中国咖啡出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10) 1

2 中国咖啡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进口市场分析 一、进口产品结构 2017年,我国进口咖啡以未焙炒未浸除咖啡碱的咖啡和已焙炒未浸除咖啡碱的咖啡为主,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59.91%、39.15%。 图表- 1:2017年中国咖啡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二、进口地域格局 2017年,我国咖啡主要进口地区为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其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占31.61%、15.99%。

图表- 2:2017年中国咖啡进口地域格局分析 2017年中国咖啡进口地域格局分析 国家/地区数量占比金额占比 印度尼西亚31.61% 17.78% 越南15.99% 9.13% 中国(复进口)11.41% 11.36% 马来西亚 6.60% 13.18% 巴西 5.89% 4.82% 老挝 4.68% 2.85% 哥伦比亚 3.59% 3.50% 危地马拉 3.52% 3.69% 意大利 3.24% 9.97% 埃塞俄比亚 2.71% 3.39% 美国 2.45% 6.5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三、2013-2017年进口数量统计 2013年我国咖啡进口量为4.81万吨,2017年为6.54万吨,同比2016年减少22.47%。 3

中国纯碱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上海环盟)

中国纯碱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国纯碱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2) 第一节进口市场分析 (2) 一、进口产品结构 (2) 二、进口地域格局 (3) 三、2013-2017年进口数量统计 (3) 四、2013-2017年进口金额统计 (4) 第二节出口市场分析 (4) 一、出口产品结构 (4) 二、出口地域格局 (5) 三、2013-2017年出口数量统计 (6) 四、2013-2017年出口金额统计 (6) 第三节进出口政策分析 (7) 第四节未来纯碱产品进出口趋势预测 (8) 一、2018-2022年纯碱进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8) 二、2018-2022年中国纯碱出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10) 1

2 中国纯碱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进口市场分析 一、进口产品结构 纯碱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而轻质纯碱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2017年纯碱进口产品结构中轻质纯碱占比为63.71%,重质纯碱占 比为36.29%。 图表- 1:2017年中国纯碱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3 二、进口地域格局 图表- 2:2017年中国纯碱进口地域格局分析 2017年中国纯碱进口地域格局分析 国家或地区 数量占比 金额占比 美国 92.51% 90.42% 土耳其 2.67% 2.82% 保加利亚 2.44% 2.62% 意大利 1.87% 2.03% 日本 0.32% 1.22% 德国 0.00% 0.41% 台澎金马关税区 0.07% 0.17% 俄罗斯联邦 0.11% 0.1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三、2013-2017年进口数量统计 2013年我国纯碱进口数量为19.81万吨,2017年为14.43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7.22%。 图表- 3:2013-2017年中国纯碱进口数量统计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中国2013年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

中国2013年1-12月进出口商品构成统计 单位:千美元 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 出口进口累计比去年同期±% 12月1至12月12月1至12月出口进口总值207742423 2210019089 182101573 1950288700 7.9 7.3 一.初级产品11009068 107283266 64977796 657601236 6.7 3.6 0类食品及活动物5797842 55729010 4232068 41698857 7.0 18.3 00章活动物94109 580625 59943 432744 -0.4 -13.4 01章肉及肉制品325423 3064225 562186 5933409 -2.2 44.3 02章乳品及蛋品21772 262640 747626 5243272 -10.1 61.0 0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1997019 19432459 555934 6181454 7.2 9.2 04章谷物及其制品127650 1568433 634409 5634504 3.4 8.6 05章蔬菜及水果2244650 20125436 666617 7430206 9.2 7.2 06章糖.糖制品及蜂蜜189015 1952140 212517 2414258 14.5 -6.3 07章咖啡.茶.可可.调味料及其制品282147 2781385 115432 1061085 15.5 6.3 08章饲料(不包括未碾磨谷物) 211816 2757211 291716 3958446 -6.9 22.6 09章杂项食品304241 3204457 385689 3409478 9.6 21.6 1类饮料及烟类374823 2608370 561735 4510392 0.7 2.4 11章饮料181714 1287274 273127 3050732 -3.1 -1.2 12章烟草及其制品193110 1321095 288608 1459659 4.7 10.9 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1440090 14570096 27278868 286142873 1.6 6.1 21章生皮及生毛皮1496 19015 329416 4385629 26.2 20.1 22章油籽及含油果实132133 1017983 4582158 41413299 -4.6 9.7 23章生橡胶(包括合成橡胶及再生橡胶) 49459 688600 1230411 10859056 -20.5 -9.0 24章软木及木材95142 1053133 1744606 17802210 -2.1 25.3 25章纸浆及废纸8909 106300 1564527 17303528 -16.8 0.3

中国海关数据 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

中国海关数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 一提到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腾道想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清楚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重大作用。 海关数据作为重要的外贸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外贸人开发客户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如何利用海关数据开发客户,海关数据是否有用等问题,也一直存在疑问。 什么是海关数据? 海关数据是指从世界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关单,提单,商检”中提取的真实的单证记录。企业通过海关数据,可以开拓市场,制订生产计划,寻找国外买家,了解竞争对手,监控客户动态。海关数据可以说是外贸企业必不可少的贸易协助工具。 海关数据有用吗? 腾道认为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肯定有用。但是也有很多购买了海关数据的公司认为海关数据没起到任何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以下三个问题造成的: 问题一:很多客户资料没有邮箱等联系方式 海关数据中,难免有许多客户外贸公司只有交易信息,并没有具体的联系方式,这个时候需要花时间来做客户信息的收集。其实,除了这里讲到的没有联系信息的情况外,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户联系信息是通过展会,谷歌或者其他互联网搜索技术手机而填入数据库的,还有一种就是客户进口使用的是自己货代或者其他第三方的身份,也就是说联系方式是第三方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发开发信给客户之后,并没有获得回复。 腾道告诉各位外贸人,海关数据只是用来分析市场用的,进出口数据一方面可以挖掘潜在的国外客户,另一方面还可以调查竞争对手,关注他们最新的动态,想要具体的联系方式的话就要看腾道的外贸通你怎么使用了? 问题二:回复率低,客户质量低 购买了海关数据之后,也花了很多时间去搜集客户联系方式背景资料,去整理材料,但是开发信发出去之后却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回复率太低。这个时候也就对海关数据的真实效果产生怀疑。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客户公司在海关单证上面填写的联系信息并不是具体的采购负责人,或则是开发信的发送时间和质量有问题,关于邮件的发送和邮件的质量高低这个你不妨尝试一下腾道外贸通的邮件发送功能哦!当然也有可能是海关数据真实性出现问题。

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结构及主要动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动因分析 (2010级电子商务王辰霖学号101212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并以此研究变动的原因。并且会根据原因对未来的商品结构变动进行预测。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动因分析 一、我国从1978-2010年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下图为1978-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2000-2005年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在这30年中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2002之后,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可以忽略。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初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 具体说来,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下表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中国汽车进出口数据分析

1.中国汽车进出口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迅剧膨胀,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汽车的需求量将会保持10%到15%的增长速度,这种惊人且持续且高速的增长速度必然将会带动中国的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 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略有增长,2011年全国汽车产量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乘用车好于行业平均水平,2011年全国乘用车产量1448.53万辆,同比增长4.23%,占总产量的78.64%;乘用车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占总销量的78.20。 进出口数据方面,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全年的中国汽车累计进口103.9万台,年度累计增速为28%;而全年海关出口汽车85万台,增速为50%, 从整车进口商品市场表现看,11年全年狭义乘用车进口增长28%到100.4万台,与汽车进口的总体增速基本一致。其中轿车和SUV分别进口41万台和43万台,约占狭义乘用车进口总量的41%和43%,MPV车型约占狭义乘用车进口总量的16%为16万多台。客车和货车进口数量所占进口总量比例较小,分别为1.3万台和1.945万台。并且通过下图可以看出,近期SUV进口保持较为强势的增长状态,而轿车进口则稳步增长,进口车的增长差异化较为明显。

上述两个图表指出,11年全年中国进口轿车41万辆,进口的主力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两国合计所占轿车进口总量的70%,年内美国和法国所占比例有所增长,11年全年SUV车型进口表现突出,达到43万辆,日韩系和美系SUV是市场主力,约占进口总量的65%,另外斯洛伐克,英系SUV进口量表现不俗。

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分析

2007-2016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分析

2016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贸易处于近30年的低谷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2016年前三季度,按美元计,中国进出口总值2.68万亿美元,下降7.8%。其中,出口1.54万亿美元,下降7.5%;进口1.14万亿美元,下降8.2%。贸易顺差3964亿美元,下降5.4%。 按人民币计,中国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比2015年同期下降1.9%(下同)。其中,出口10.06万亿元,下降1.6%;进口7.47万亿元,下降2.3%,降幅均低于2015年同期水平。贸易顺差2.6万亿元,扩大0.6%。 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速达到最高的34.7%后开始回落,今年前三季度下降至7.8%。而外贸总额在2014年取得一个高点。 2007年-201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2007年-2016年中国进口、出口总额及增速统计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

2018年1-12月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

2018年1-12月俄罗斯进出口贸易 数据统计 2019年3月

图表目录 图表1俄罗斯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 (4) 图表22018年1-12月俄罗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5) 图表32018年1-12月俄罗斯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 (6) 图表42018年1-12月俄罗斯对主要区域组织出口额 (6) 图表52018年1-12月俄罗斯自主要区域组织进口额 (7) 图表62018年1-12月俄罗斯贸易差额主要来源 (7) 图表72018年1-12月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 (8) 图表82018年1-12月俄罗斯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 (9) 图表92018年1-12月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 (10) 图表102018年1-12月俄罗斯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 (11) 图表112018年1-12月俄罗斯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 (11) 图表122018年1-12月俄罗斯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 (13) 图表132018年1-12月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14) 图表142018年1-12月俄罗斯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15) 图表152018年1-12月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16) 图表162018年1-12月俄罗斯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17) 图表172018年1-12月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 (17)

一、2018年1-12月俄罗斯货物贸易概况 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8年俄罗斯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871.2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4%。其中,出口4496.9亿美元,增长25.7%;进口2374.2亿美元,增长4.4%。贸易顺差2122.7亿美元,增长62.9%。 分国别(地区)看,2018年俄罗斯对中国、荷兰和德国的出口额为560.8亿美元、435.2亿美元和341.0亿美元,分别增长44.1%、22.2%和32.5%,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2.5%、9.7%和7.6%。2018年俄罗斯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进口额为522.0亿美元、255.1亿美元和125.3亿美元,其中自美国进口下降0.4%,自中国和德国进口增长8.6%和5.3%,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22.0%、10.7%和5.3%。俄罗斯前五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是法国、越南、泰国、西班牙和厄瓜多尔,逆差额分别为19.4亿美元、11.6亿美元、11.0亿美元、10.3亿美元和9.3亿美元。俄罗斯贸易顺差主要来自荷兰、土耳其、波兰、韩国和白俄罗斯,顺差额分别为398.2亿美元、172.4亿美元、111.5亿美元、109.0亿美元和98.9亿美元。 分商品看,矿产品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商品,2018年出口额为2419.6亿美元,增长36.3%,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62.7%。其中,出口的矿产品主要是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和沥青等,出口2371.6亿美元,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52.7%。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是俄罗斯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18年进口734.2亿美元、298.1亿美元和256.3亿美元,分别增长31.9%、12.9%和11.1%,三类商品合计占俄罗斯进口总额的55.9%。 二、2018年1-12月中俄双边贸易概况 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8年俄罗斯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082.8亿美元,增长24.5%。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560.8亿美元,增长44.1%,占其出口总额的12.5%,提

中国化妆品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化妆品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805739.html, 1

目录 中国化妆品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3) 第一节进口市场分析 (3) 一、进口产品结构 (3) 二、进口地域格局 (5) 三、2013-2015年进口数量统计 (5) 四、2013-2015年进口金额统计 (6) 第二节出口市场分析 (7) 一、出口产品结构 (7) 二、出口地域格局 (7) 三、2013-2015年出口数量统计 (8) 四、2013-2015年出口金额统计 (9) 第三节进出口政策分析 (9) 第四节未来化妆品产品进出口趋势预测 (13) 一、2016-2021年化妆品进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13) 二、2016-2021年中国化妆品出口数量与金额预测 (14) 2

3 中国化妆品产品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进口市场分析 一、进口产品结构 进口化妆品海关统计名称为美容品或化妆品及护肤品,包括防晒油或晒黑油本部分包括:(一)唇膏及其他唇用化妆品。 (二)眼睑膏、染眉毛(或睫毛)油、画眉笔及其他眼用化妆品。 (三)其他美容品或化妆品及护肤品(药品除外),例如,扑面粉(不论是否压紧)、婴儿爽身粉(包括零售包装的未混合、未加香料的滑石粉)、其他香粉及油彩;美容霜、冷霜、粉底霜、清洁霜、营养霜(包括含蜂皇浆的营养霜)、润肤油或润肤露;制成零售包装的护肤用凡士林;防痒膏;用于消除皱纹、美化唇型的可注射皮内凝胶(包括含有透明质酸的制剂);抗粉刺制剂,这种制剂主要用以清洁皮肤,所含活性组分不足以从根本上防治粉刺;盥洗用醋,醋或醋酸与香味醇的混合物。其中还包括防晒油或晒黑油。 (四)指(趾)甲化妆品,该部分包括指(趾)甲膏、指(趾) 甲油、去(趾)指甲油、指(趾)甲清洗剂及其他指(趾)甲用制剂。 图表- 1:2015年中国化妆品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按国别、商品种类 Top10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Goods【第112期】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大豆、鸡肉、新鲜蔬菜、冷冻蔬菜、新鲜和干燥水果和酒精饮料等。 美国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

海关进出口宏观统计数据

商品编码附 加 编 号 商品名 称(点击 查询商 品进出 口统计 数据) 进口税率 出口 税率 增值 税 消 费 税 计 量 单 位优惠普通 22011010未加糖 及未加 味的矿 泉水 20.090.00.017.00.0升AB 22011020未加糖 及未加 20.090.00.017.00.0升AB

味的汽水 22019010天然水10.030.00.017.00.0千 升 AB 22019090其他 水、冰 及雪 10.030.00.017.00.0 千 升 2202100010含濒危 植物成 分加味, 加糖或 其他 20.0100.00.017.00.0升ABEF 2202100090其他加 味,加糖 或其他 甜物质 的水 20.0100.00.017.00.0升AB 2202900011含濒危 植物成 分散装 无酒精 饮料 35.0100.00.017.00.0升ABEF 2202900019其他散 装无酒 精饮料 35.0100.00.017.00.0升AB 2202900091含濒危 植物成 分其他 包装无 酒精饮 35.0100.00.017.00.0升ABEF 2202900099其他包 装无酒 精饮料 35.0100.00.017.00.0升AB 22030000麦芽酿 造的啤0.00.00.017.00.0升AB

酒 22041000葡萄汽 酒 14.0180.00.017.00.0升AB 22042100小包装 的鲜葡 萄酿造 的酒 14.0180.00.017.00.0升AB 22042900其他包 装鲜葡 萄酿造 的酒 20.0180.00.017.00.0升AB 22043000其他酿 酒葡萄 汁 30.090.00.017.00.0升A 22051000小包装 的味美 思酒及 类似酒 65.0180.00.017.00.0升AB 22059000其他包 装的味 美思酒 及类似 酒 65.0180.00.017.00.0升AB 2206000001黄酒46.8180.00.017.00.0升AB 2206000009其他发 酵饮料 46.8180.00.017.00.0升AB 22071000酒精浓 度在80% 及以上 的未改 性乙 40.0100.00.017.00.0升ABG 2207200010任何浓 度的改 性乙醇 30.080.00.017.00.0升ABG 任何浓

中国出口商品的变化-精

中国出口商品的变化-精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台阶、动力、空间、质量、增长、问题、继续、充分、平衡、持续、加大、保持、提升、发展、研究、突出、关键、稳定、网络、格局、意识、地位、要素、环境、竞争力、政策、倾向、资源、能力、需求、规模、比重、结构、水平、反映、速度、增强、分析、提倡、逐步、制约、管理、鼓励、分工、促进、扩大、改革、提高、大幅提高、中心(2010级电子商务王辰霖学号101212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并以此研究变动的原因。并且会根据原因对未来的商品结构变动进行预测。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动因分析 一、我国从1978-2010年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下图为1978-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2000-2005年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在这30年中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2002之后,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可以忽略。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初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 具体说来,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下表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下表为1980-2009年间初级产品中各类产品所占比重 从表中可以看出,食品类和饮料烟酒类的比重有较为明显的上升,动植物油脂变化幅度不大,而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所占比重则有明显下降。下表为1980-2009年间工业制成品中各类产品所占比重 而下表中能更明显的看出各类别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 可以看出,我国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出口额增长迅速,矿冶产品的出口额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化学品、杂项和其他商品基本保持稳定。 二、动因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发生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提倡“引进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