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

[size=7][/size]节能型建筑门窗是指达到现行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门窗。换句话说,几是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性能(气密性)两项物理性能指标达到(或高于)所在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部分)》(JGJ26—95)及其各省、市、区实施细则技术要求的建筑门窗统称为节能门窗.节能门窗可以是单体的(单层窗)也可以是双体的(双层窗),甚至在高纬度严寒地可能采用三层窗。

节能门窗不能以制作的材料分类,不能以推荐某种材料的节能型门窗排斥甚至贬低其它材料的节能门窗。由于贯彻国家关于发展化学建材的产业政策和建筑节能的技术政策,因此在节能门窗中要贯彻优先推广应用节能型塑料门窗的原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塑料门窗在任何地区都是节能门窗。例如:单玻塑料推拉窗,其传热系数为4.6—4.68W/m2?K,气密性为1.3m3/m?h。就不能满足北京地区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在这类地区就不能称其为节能门窗。

推广和应用建筑节能门窗就是要选择符合所在地区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的节能型门窗。

节能门窗重点开发和推广下列八项技术:

1.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全周边高性能密封技术。降低空气渗透热损失,提高气密、水密、隔声、保温、隔热等主要物理性能。在密封材料和密封结构及室内换气构造上有较大突破。

2.高性能中空玻璃和经济型双玻系列产品工艺技术和产品性能上要有较大突破。重点解决热反射和低幅射中空玻璃、高性能安全中空玻璃以及经济型双玻的结露温度及耐冲击性能和安装技术,实现隔热与有效利用太阳能的科学结合。

3.铝合金专用型材及镀锌彩板专用异型材断热技术。重点解决断热材料国产化和耐火、防有害窒息气体安全问题,降低材料成本,扩大推广面。

4.复合型门窗专用材料开发和推广应用技术。重点开发铝塑、钢塑、木塑复合型门窗专用材料和复合型配套附件及密封材料。

5.门窗窗型及幕墙保温隔热技术。要以建筑节能技术为动力,对我国住宅窗型结构、开启形式和窗体构造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改变单一的推拉窗型,发展平开,特别是复合内开窗及多功能窗。改善高密封窗的换气功能和安全性能,发展断热高效节能豪华型铝合金窗和豪华型多功能门类产品。

6.门窗和幕墙成套技术。开发多功能系列化,各具地域特色的成套产品;要在提高配套附件质量、品种、性能上有较大突破;要树立名牌产品、精品市场优势;发展多元化、多层次节能产品产业化生产体系。7.太阳能开发及利用技术。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要改变消极保温隔热单一节能的技术观念。要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开发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地热能)相结合的门窗及幕墙产品。

8.改进门窗及幕墙安装技术。提高门窗及幕墙结构与围护结构的一体化节能技术水平,改善墙体总体节能效果。重点解决门窗、幕墙锚固及填充技术和利用太阳能、空气动力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辅助设备如采暖、制冷设备来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分为:

1、墙体节能技术

墙体节能技术又分为复合墙体节能与单一墙体节能。复合墙体节能是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内保温技术、外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单一墙体节能指通过改善主体结构材料本身的热工性能来达到墙体节能效果,目前常用的墙材中加气混凝土、空洞率高的多孔砖或空心砌块可用作单一节能墙体。

2、窗户节能技术

窗户节能技术主要从减少渗透量、减少传热量、减少太阳辐射能三个方面进行。减少渗透量可以减少室内外冷热气流的直接交换而增加设备负荷,可通过采用密封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传热量是防止室内外温差的存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建筑物的窗户由镶嵌材料(玻璃)和窗框、扇型材组成,通过采用节能

玻璃(如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等)、节能型窗框(如塑性窗框、隔热铝型框等)来增大窗户的整体传热系数以减少传热量;在南方地区太阳辐射非常强烈,通过窗户传递的辐射热占主要地位,因此可通过遮阳设施(外遮阳、内遮阳等)及高遮蔽系数的镶嵌材料(如low-e 玻璃)来减少太阳辐射量。

3、屋面节能技术

屋面节能的原理与墙体节能一样,通过改善屋面层的热工性能阻止热量的传递。主要措施有保温屋面(外保温、内保温)、架空通风屋面、坡屋面、绿化屋面等。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一、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

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

二、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VWV(变水量)、VA 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

三、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四、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

主要包括末端热量可调及热量计量装置,连接每组暖气片的恒温阀,相应的热网控制调节技术以及变频泵的应用等。可实现30%-50%的节能效果,同时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热不均问题。

五、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

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约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60%的能耗。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

六、独立除湿空调节电技术

中央空调消耗的能量中,40%-50%用来除湿。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1℃,效率可提高3%左右。采用除湿独立方式,同时结合空调余热回收,中央空调电耗可降低30%以上。我国已开发成功溶液式独立除湿空调方式的关键技术,以低温热源为动力高效除湿。

七、各种辐射型采暖空调末端装置节能技术

地板辐射、天花板辐射、垂直板辐射是辐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可避免吹风感,同时可使用高温冷源和低温热源,大大提高热泵的效率。在有低温废热、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热源时,这种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这些冷热源,省去常规冷热源。

八、建筑热电冷联产技术

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形成热电冷联产系统。制冷设备主要是吸收式制冷机,其制冷所用热量由热电联产系统供热量提供。与直接使用天然气锅炉供热、天然气直燃机制冷、发电厂供电相比,上述方式可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10%-30%,同时还减少了输电过程的线路损耗。

九、相变贮能技术

相变贮能技术具有贮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接近于一恒定温度等优点,可提供很高的蓄热、蓄冷容量,并且系统容易控制,可有效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例如,在采暖空调系统中应用相变贮能技术,是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相变贮能技术,可以降低房间空调负荷。

十、太阳能一体化建筑

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同时可以结合光伏电池技术为建筑物供电。

十一、建筑能耗评估方法

以整座建筑物的每家每户建筑能耗为出发点来评价建筑物的热性能。在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各种传热方式、建筑物的朝向、墙体材料的性能、门窗性能、建筑物的热惰性、各相邻房间耦合传热、新风要求、用户的作息情况以及采暖空调等各种建筑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能耗需求进行评估。为房地产商和用户在开发、购买和使用节能建筑和建筑设备时提供节能信息服务。

十二、采用节能产品

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照明器具、风机、水泵等,降低建筑物能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要注重节能

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旅游饭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客人住店的满意程度,并且它的运行直接影响整个饭店的能源消耗,就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空调新风机组除了要定时开关外必须增设回风温度控制系统,变停水为停风机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大多数酒店都采用了新风机组,新风机组是给被调节面积较大的区域送冷、热风及新风交换的一种设备,它使用风道送风的优点是:

①便于维修保养;

②便于集中控制,能迅速地使室内的空气达到舒适要求。

缺点是:

①新风机组的耗电量大;

②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温度不均。

面对能耗大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①在回风处增设温度控制器并将温度控制器由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变为直接控制轴流风机,这样做有如下好处:原两台新风机组(6台3KW 电机)一天使用时间为8小时,温度控制在24℃时,电磁阀停水时间为3小时,这样一天风机的耗电量为:144度/天,现在如果采用温控控制风机的形式,一天耗电量仅为:90度/天,整整少用54度电,一年能省去19710度电。

②使用温控控制风机,还可以使室内的温度变化更小,减少冷、热损失。

③运行的调节,合理的新风输入也是节能降耗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有效减少冷、热的损失。

④设备的维护保养,经常清理机器过滤网和翅片,可以减少风机阻力,使冷热量充分发挥,减少机器运转时间。

2、风机盘管的节能改造

风机盘管也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改进,使能源损耗降得更低(一台16W 风机一天开启12小时,耗电0.18度/天,一年耗电75.7度),经过节能改造后,一台风机每年可少用40度电。

3、冷凝水系统的安装、维护建议

①凝结水下水管首先应防止管路倒坡。水无法流出,造成房间内漏水,损坏设备并导致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所以,在安装凝水管道时,一定要顺着水流方向,保持一定坡度,以保证冷凝水可顺利流出。

②冷凝水中含有很多的菌类、藻类物质,另外冷水几乎没有压力,它完全是靠一定的坡度来流动,所以这些脏物很容易引起管路堵塞,处理时可在冷凝水托盘内加一种灭菌灭藻的药片,在水的下水处加装一个简单的过滤网,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的滋生和管道堵塞。

③冷凝水主下水管路的堵塞也是水流不出去的重要原因,可采用在主下水管的末端加装阀门,在最上端加装阀门,如果主下水管路堵塞,可将药剂从上口缓缓倒入,防止水倒流入托盘,下口阀门关小,让水缓缓流入。这样反复冲洗,可以使主管路导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节能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就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而言,一方面是要从系统本身的设计上,考虑整体的能耗;另一方面,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尽量按要求进行管理,这样,既可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也可减少不必要的物资、能源浪费。耗。(供稿:节能处)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材料选用、建筑设备的设计安装和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在达到国际标准的情况下降低能耗。 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大气环保的需要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中国能耗加快的因素:1、城市化不断加快。2、房屋建筑增加。3、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阶段,人均能耗迅速增加。 4、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5、居民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 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1)新建建筑节能(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严寒与寒冷地区设计要点: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放热。 夏热冬冷地区设计要点:首先保证夏季隔热,兼顾冬季防寒。 夏季隔热设计: 由于夏季太阳辐射强,持续时间久。因此要特别强调外窗遮阳、外墙和屋顶隔热设计。 优化屋顶和东、西墙的保温隔热效果。 冬季防寒设计窗墙比:部分地区室外风小,阴天多,所以要从提高住宅日照,促进通风,增加太阳辐射,可以适当提高窗墙比。但是对于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不有当地不同季节的室外平均风速不同,因此在进行窗墙比优化设计时要注意灵活调整。 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体形系数: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体形系数越大,越不利于节能 以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为例(降低采暖能耗): 1)保证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兼顾夏季隔热。2)降低建筑体型系数3)采取合理的窗墙比 4)提高外墙及屋顶和外窗的保温性能5)尽可能利用太阳的热 围护结构的节能是指减少围护结构各部位(屋顶、墙壁、地面、门窗)与外界的热传递,从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 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 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 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 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 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3%-27%; 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以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为例(降低采暖能耗):1)保证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兼顾夏季隔热。2)降低建筑体型系数3)采取合理的窗墙比4)提高外墙及屋顶和外窗的保温性能5)尽可能利用太阳的热 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2)围护机构传热得热 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 设计日负荷:专指在空调室内外设计条件下,空调逐小时冷负荷的峰值。 运行负荷:夏季空调运行期间为了维持室内恒定的设计温度,需要由空调设备从室内除去的热量。 具有节能意义的规划设计只有在恰当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恰当的气候条件就是要适应当地的微观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风和太阳辐射。除了上述气候因素外,场地、位置、朝向、地形、和植物也都是当地条件的重要因素 地形条件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1、避免“霜洞”效应严寒和寒冷地区,选址时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地域。 2、利用“水陆风” 江河湖泊丰富的地区,夏季要充分利用水陆风以取得穿堂风效果,对于改善夏季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是非常有利的。 3、利用植被和水域建筑物室外地面覆盖层会影响小气候环境,地表面植被或是水泥地面都直接影响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的大小。 坚实路面不渗水,雨水流失,蒸发到空气中形成闷热气候,增加空调能耗。 尽量减少水泥地面,利用植被和水域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居住区热环境 影响建筑规划设计组团布局的的主要气候现象是:日照、风向、气温、雨雪等。 设计要点: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避免季风的干扰,组织内部气流,利用建筑的外界面,形成对冬季恶劣气候条件

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使用——以天庆·莱茵小镇15号楼计算为例

第26卷第14期甘肃科技 眦26No.142010年7月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JuL2010 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的使用 ——以天庆?莱茵小镇15号楼计算为例 宁鸿敬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简要叙述了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在解决实际工程的步骤级应该注意的方面,软件绘设计者带来了方便的同时还存在的不足,需要软件设计公式进一步完善软件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Pl(I,M;节能设计软件;建模;节能计算;权衡分析;能耗分析 中图分类号._TP319TU201.61 我国建筑规模巨大,我国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围护结构采暖能耗过高,能源浪费严重,建筑节能已成为国内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几年来先后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甘肃省实施细则》DBJ25—20—97及《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2/125—3033—2006,对甘肃地区的民用建筑的围护结构和耗热量指标进行了强制性规定。PKPM节能设计软件作为甘肃省唯一选用的节能设计软件,适合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计算,可以大大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活性和设计效率。通过简要介绍该软件在天庆?莱茵小镇15号楼中建模及计算过程以供设计者参考使用。 1项目简介 天庆?莱茵小镇15号楼为26层商住楼,地下2层、地上26层。地下2层与小区大型地下汽车库相连,平时为戊类库房,战时为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室,为不采暖区域。地下l一2层为商场,3—26层为住宅。该建筑是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共存的典型实例,拆分为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两部分独立计算。 2设计计算 2.1建模 1)进入PKPM软件界面后打开AUTOCAD图形文件,该建筑图纸由天正建筑设计软件绘制。首先进入“总参设置”;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物的朝向直接影响到各朝向的窗墙比以及后面权衡计算的结果,不容忽视。 2)构件提取:将AUTOCAD图形文件中的墙、门、窗、玻璃幕墙及柱转化为节能软件认可的围护结构,注意:阳台门等透明玻璃部分应按窗提取,否则计算的窗墙比将偏小。 3)“模型编辑”及“节能设计”在节能分析中是工作量最大也是最为复杂的过程,要求设计者对建筑有充分了解。“模型编辑”:以上形成的文件是不完整的,在“墙编辑”中对不符合建筑原型部分进行修剪、增减墙体、删除阳台外墙、阳台外窗也相应删除。对于公共建筑必须进行“房间类型”“房间参数设置”内容进行设置。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公共建筑合并同类型房间(如,删除同为商业、办公、客房之间的隔墙)对于提高能耗分析有效。通过楼层组装后的模型可以在模型查看中看到,各层平面及三维模型通过此步骤对前面工作进行检验。三维模型,如图l、2所示。 图1兰维模型 图2三维模型 万方数据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3号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第76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二○○五年十一月十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节能规划,制定国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节能规划,制定本地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对城镇布局、功能区设置、建筑特征,基础设施配置的影响进行研究论证。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节能发展状况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制定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有关规定,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或者实施细则。 第七条鼓励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用能设备和附属设施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应用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八条鼓励发展下列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 (一)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 (二)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 (三)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 (四)供热采暖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 (五)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 (六)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 (七)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 (八)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鼓励推广应用和淘汰的建筑节能部品及技术的目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结合该目录,制定适合本区域的鼓励推广应用和淘汰的建筑节能部品及技术的目录。

各国建筑能效标准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TU111.19+5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5)01-0036-07[摘 要] [摘 要] 该文概述了建筑能耗在全球最终能源消费中的现状,分析了全球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现状及目标,分别介绍了中美两国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各国标准的研究,总结了建筑能效标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着重以美国建筑能效标准ASHRAE90.1—2010和中国公共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05为例,比较中美建筑能效标准的构架、内容及参数的差别。提出了国内建筑能效标准发展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关键词] 建筑 能耗 能效标准 比较 [Abstract][Abstract] In the paper, we summarize the present status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global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goals of the glob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w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various national standards, the main content of involve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is summarized. Then we focus 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ASHRAE90.1-2010 and Chinese public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GB50189-2005, for example,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framework, content and paramet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energy ef ? ciency standards. We propose a few pieces of ad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 ? ciency standards of building. [Key words][Key words] Archite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ef ? ciency standards, Compare 闫埔华 Y an Puhua 唐 坚 T ang Jian 中美建筑能效标准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建筑是世界各地能源的最大消费者。在国际能源署(IEA)很多成员国中,建筑行业的能量消耗占初级能源消耗总量超过40%(图1)。 从1971年—2010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建筑行业的全球最终能源消费翻了一番,达到2794百万吨油当量。随着建筑物数量的持续增加,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增加能源供应的压力。预计从2010年—2035年,建筑行业的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838百万吨油当量(IEA,2012)[1]。 1 全球建筑能效标准概况 1.1 国际建筑能效标准发展 欧共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EC)分别于1975年、1980年和1987年委托其成员国开展有关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研究。1994年,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ASHRAE)提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更广范围内的用能成立专门技术委员会,并在2007年设置了ISO技术机构TOC20,其“建筑环境设计”(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目前已经开展了8个不同的项目,4个直接与建筑节能性能有关[2]。 ————————— 作者信息 闫埔华,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助教, 1071115655@https://www.360docs.net/doc/8711464383.html, 唐 坚,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4-04-01 建筑实践[Architectural Practice] DOI:10.13942/https://www.360docs.net/doc/8711464383.html,ki.hzjz.2015.01.008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全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由北向南相继推进开展。中国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适应该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相对滞后,仍需要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下文是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改造等活动中,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采用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材料、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第三条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经过提高节能技术标准,加强节能管理,实现节约能源、改进环境、社会受益。 第四条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综合统筹、监督、协调工作,具体负责民用建筑建造、使用、改造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供热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发改、财政、统计、农村工作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主要指标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项规划制定民用建筑节能年度工作计划。 第六条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等单位及其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承担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方面的建筑节能责任。 民用建筑使用中的节能责任由所有权人、运行管理人、使用人按照规定或者约定承担,没有规定或者约定的,由所有权人承担。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应当提高节能意识,采取节能措施,加强日常行为节能。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宣传工作,普及建筑节能科学

建筑节能汇报材料(3篇)

建筑节能汇报材料(3篇) 建筑节能汇报材料第一篇: 一、基本情况 近年,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领导和大力帮助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全力抓好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资源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供热计量改革等重点工作,促进了建设领域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新建建筑节能方面,2011年新开工面积125.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49万平方米,市、区规划范围内全部推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阶段节能达标率达到98%,建制镇规划区范围内节能达标率达到85%,其中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工程节能达标率100%。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居住建筑落实项目11个,建筑面积22.68万平方米,完成项目6个,建筑面积8.08万平方米,正在施工项目2个,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2012年计划开工项目7个,建筑面积18.82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落实项目4个,建筑面积5.29万平方米,其中两个工程项目已竣工,年底可完成省分配我市5万平方米公建改造任务。可再生资源应用方面,落实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16个,建筑面积51.8万平方米,地源热泵项目3个,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推广应用节能灯具10万盏。新型墙材应用方面,发展新型墙材生产厂家21家,年生产能力达7.3亿标砖,累计节地5600亩,减排CO237.7万吨,减排SO21.5万吨。供热计量改革方面,全市

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建筑面积240万平方米,共安装供热计量装置11000多套。城市总供热面积42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12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300万平方米,累计实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面积96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收费面积占居住建筑供热面积的32%。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创新制度,扎实开展新建建筑节能工作。一是进一步巩固“十一五”禁实成果。市建设、监察、公安、国土、执法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禁止生产、运输、使用粘土砖的通知》,从源头、运输、使用三个环节严格把关,有效遏制了实心粘土砖的反弹。二是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在原有设计-审图-施工-竣验闭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节能审查关口进一步前移,在规划设计方案阶段和初步设计审查阶段加入节能专项审查,对节能审查通不过的,规划部门不予批复规划设计方案,建设部门不予通过初步设计审查。三是进一步规范了建筑节能市场秩序。围绕建立建筑节能市场准入制度,印发了《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从今年6月1日开始,凡是从事外墙外保温工程的,必须具备外墙外保温施工资质。同时加强建筑节能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市质监部门实施了节能样板房制度,在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做出示范样板,经查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四是加大安全管理和节能信息公示力度。为做好节能现场安全管理,建管部门不定期开展施工机具安全检查,对外墙保温施工使用的吊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143号令)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43号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第76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二○○五年十一月十日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本规定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节能规划,制定国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节能规划,制定本地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对城镇布局、功能区设置、建筑特征,基础设施配置的影响进行研究论证。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节能发展状况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制定建筑节能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有关规定,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或者实施细则。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2012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一、大会历届回顾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从2005年到2011年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在中国及世界各国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事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和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下,大会盛况一届胜过一届。每届参会总人数都超过了2000人,其中包括近百名地方政府市长,200多位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印度、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爱沙尼亚、波兰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官员、生产制造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商、建筑协会及大学的专家学者等建筑行业人士。 二、大会主题 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低碳宜居环境 三、组织机构 发起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 展会周期:每年一届会展场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布展时间:2012年3月27日---2012年3月28日 展览时间:2012年3月29日---2012年3月31日

撤展时间:2012年3月31日---2012年3月31日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 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球环境基金(GEF)、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DG ENER, EC)、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美国能源部(DOE)、美国能源基金会 (EF)、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BMVBS)、法国生态、能源、可持续发 展及国土整治部(MEEDDAT)、加拿大联邦住房署(CMHC)、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 设局(BCA)、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CIDC)、世界绿色建筑协会(WGBC)、国 家外国专家局、美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 四、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任: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副主任:郑坤生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 赖明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李秉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秘书长:李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有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研究员 副秘书长:王清勤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萍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副秘书长 仝贵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处长 邹燕青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秘书长 五、大会内容 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 2、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 3、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优化 4、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5、绿色照明中的新光源和新技术 6、绿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在公共建筑中的简单运用

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在公共建筑中的简单运用 摘要:本文简要地叙述了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在公共建筑中运用的步骤及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软件为设计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多款节能软件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但同时还存在一些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关键词:PKPM 建筑节能建模节能计算 0 引言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节能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建筑规模巨大,建筑围护结构采暖隔热能耗过高,能源浪费严重,因此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节能软件是天正建筑节能计算软件,大家对PKPM建筑节能计算软件并不熟悉,但是安徽省在2011年8月颁布了《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对安徽地区的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和耗热量指标进行了强制性规定。PKPM节能设计软件作为安徽省唯一选用的节能设计软件,适合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汁算,可以大大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活性和设计效率。 1.项目简介 铜陵市钟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综合楼为铜陵市钟顺污水处理厂厂前生产辅助性建筑,综合楼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建筑层数为二层,建筑高度地面上7.95m,建筑面积1416.8平方米。一层主要为实验室、食堂和职工宿舍,二层为办公室。 2.设计计算 2.1 建模 1)进入PKPM软件应用界面后打开AUTOCAD图形文件。首先进入“参数设置”—“项目信息”,填写项目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物地理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后期围护节能—材料编辑中的节能材料的选择,需要特别注意。 2)构件提取:首先提取门窗表,再将AUTOCAD图形文件中的墙、门、窗、玻璃幕墙及柱转化为节能软件认可的围护结,最后提取指北针。值得注意的是指北针的提取直接影响到各朝向的窗墙比以及后面权衡计算的结果。 3)建模:建模具体分为修复模型、转换标准层和组装标准层三个步骤。修复模型在节能分析中是工作量最大也是最为复杂的过程,要求设计者对建筑有充分了解。构建提取以后形成的文件是不完整的,必须进行对墙和门窗的修复。选

建筑节能与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与建筑节能措施 【摘要】结合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太阳能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空调等方面,提出几点建筑节能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太阳能;围护结构;空调 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潮流,也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和重大战略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开始大力建造节能建筑,在建筑物舒适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建筑总能耗不断减少,从而缓解了能源需求,避免了能源危机的再度冲击。在我国虽然能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能源占有量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则是消除这个制约因素的有效方法,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一、建筑节能的概念 1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包括建筑物自身的隔热保温功能,建筑材料生产中的能耗及房屋采暖降温的能耗等。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采光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太阳能、地热(水)能源的综合应用,是一门

综合性的技术。 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2.1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但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能源增长的速度长期滞后于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耗能建筑大量兴起,预计到2020 年底,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到686 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为261 亿平方米,这些房屋在大约100年的使用期内,需要不断消耗大量的能耗,如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等,预计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72亿,城市人口将达到8. 39 亿,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能源和资源需求将迅速扩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势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2.2建筑节能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能源消耗越大,对大气、土壤、水质造成的污染就越严重。在能源方面的困惑和问题,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并纷纷采取措施,在政策、技术、产品、宣传等方面努力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二、建筑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建筑节能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扩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活动及实施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第三条建筑节能定义 本条例所称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第四条市场主体责任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筑节能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建筑节能标准,依法对新建建筑符合节能标准负责。 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等运行管理单位依法对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负责。 第五条政府责任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建筑节能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更低能耗节能建筑的发展、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推广项目等实施经济激励。

第六条科技进步 国家鼓励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新技术,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能耗高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 第七条管理体制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互相配合,保证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筑节能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建筑节能管理工作。 第八条宣传与表彰 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民的建筑节能意识,并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建筑节能标准

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

最近一个时期,各种媒体都在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同时也紧跟着 更多节能建筑的宣传,这是两个不同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对于多数 想要购房的群众来说,最关心的是什么是节能建筑,而对业内人士则 可能更关心建筑节能的技术。 建筑节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节约能源,建筑节能被提上议事日程。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工业气体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 能够引起生态灾难,所以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上发达国家对 建筑节能工作也更加重视,在生活舒适性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新建建 筑单位面积能耗已减少到原来的1/3到1/5。 我国于2006年颁布,“建筑节能65%”是指在1980年至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下降65%,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如北京),意味着冬季采暖煤耗要从25.2kg/m2下降到8.82kg/m2,所对应的建筑物热耗是每平方米14.65W/m2。 建筑节能:狭义是侧重于某个建筑物本身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既通过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使建筑能耗下降,使之成为符合国家节能 建筑标准的建筑。而广义不仅涉及到建筑设计方案、能源、生活质量 等问题,还考虑了整个建筑对资源、环境、气候、地理条件、维护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节能建筑:是指满足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的建筑。标准包括《夏热 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公共建筑节能 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这些标准涵盖了我国90%以上的 建筑。 通过建筑节能技术措施使建筑达到节能标准而成为节能建筑,两 者既有区别又有关联,本质上建筑节能是手段,节能建筑是目的。一 个建筑物是否达到节能标准或者是否具有节能性能,能节多少能,需 要通过对该建筑物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技术手段进行测试评价,其中所用材料的热工性能是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

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 大领域及其展望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 2010-04-14 | 作者:仇保兴 | 来源:住建部网站 |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所做的主题演讲整理。) 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且是刚性的排放领域,一旦现在所建建筑不节能,用户今后是难以修正改变的。当前,有六个领域建筑节能潜力最大,本文逐一论述我国近几年在这六个领域的工作成就,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改革 北方采暖地区为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地区,秦岭以北的城市年人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户均基本都在吨以上,而秦岭以南没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城市每年户均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一般都在吨以下,相差近一倍,这说明供热计量改革节能潜力巨大。如果供热也像供电、供水那样,使用多少热付多少费用,根据国际经验,节能率可以达到30%左右,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节能总量将极其巨大。与世界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我国城市具有冬天较冷,夏天较热的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城镇建筑面积约为全国城镇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是却消耗了所有城镇建筑能耗的40%,在这40%中如果能够节能30%,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图1)。

图1城市居民户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2006年,我国开始推行强制性的计量表安装,图中红柱代表我国已安装供热计量表的建筑面积,黄柱代表已按照供热计量收费的建筑面积,从过去四年的情况来看,供热计量收费面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 2009年更是增长了3倍。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把一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改革以3倍的速度发展,都是一个极快的速度。我相信,我国在对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方面做的比说的要多得多,仅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就可以形成每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减排200万吨的二氧化碳。而这仅仅是起步阶段,这方面的节能减排潜力非常巨大。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20131017 课程英文名称:Energy-Saving In Building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建筑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建筑节能》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是以节约能源为根本目的,综合各项专业知识于一体的给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起节能意识和“节能的目标不是限制用能,而是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的观念,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本体节能和各种能量系统节能技术的主要思路,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状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建筑能耗并提供恰当的建筑节能技术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和施工实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建立生态可持续能源系统的观念,加深了解建筑节能的理念,不拘泥于局部措施的改进。通过各种教学环境,使学生掌握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家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政策法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如下要求: 1.本课程包括“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建筑节能工程材料的选用”、“建筑节能设计”和“建筑节能施工”四大部分内容。以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构造为例,“节能建筑构造”讨论各种常用的节能建筑的建筑构造。它是建筑节能施工部分的基础。它和普通建筑构造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学习时应着重从它与普通建筑构造不同的方面来掌握其内容。 2、建筑节能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进行方案布置、处理构造问题时,不仅需要考虑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建筑使用、各工种间的关系以及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即要根据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对各方面的因素作全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培养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本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讲授、大作业来掌握建筑节能设计所必需的理论知识,通过毕业设计、毕业顶岗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很多构造细节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施工现场的参观、实训来了解实际工程的构造方案、施工工艺等,以积累感性知识,增加工程实践经验,这是学好本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计》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建筑物节能管理系统

建筑物节能分析管理系统 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2/3 左右。 海博能认为,当前造成我国建筑能耗过高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建筑设计上不节能,直接导致建筑物能耗需求过高; (2)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容量选择不合理,造成“大马拉小车”; (3)各能耗系统相互独立,未对能源综合利用作出合理规划,导致能量浪费; (4)设备运行管理不正确,导致能耗过高; (5)设备长时间使用后没有进行正确维护或更换低效率设备,造成能效低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建筑节能是一项涵盖建筑设计、设备选型、能源规划、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XX公司建筑节能全面解决方案是建立在建筑节能物分析管理系统基础上的建筑节能综合解决方案,它以仿真预测模型为基础,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建筑节能分析、设计、改造和管理的一体化全面技术解决方案,是当前最先进、最有效的建筑节能全面解决方案。 建筑节能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将建筑设计、设备工艺、自动控制、能源规划、系统优化和信息技术有效集成,在决策、设计、施工组织管理、运行维护及管理、优化及节能改造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全程服务,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建筑物的设计能耗和运行能耗。 3.2.1 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包括建筑物节能设计、设备选型和能源规划三个部分。其目的是为用户降低能耗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3.2.1.1 建筑物节能设计 BEAMS系统通过对建筑物围护结构模型、设备模型以及当地历史气象信息进行仿真和综合分析,得到建筑物的设计日冷、热负荷,并根据《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标准》对建筑物维护结构(墙体材料、外墙保温、外遮阳、内遮阳、玻璃幕墙等)进行优化,使之设计日的冷、热负荷降到最低,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物能耗过高的问题。 3.2.1.2 设备选型 以仿真分析为基础的设备选型是解决当前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大马拉小车”现象的唯一手段,只有在精确预测建筑物负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车马相配”。同时,在设备选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最大冷、热负荷需求,并按规定留出余量; (2)在考虑综合成本及建筑物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大马拉小车”的情况; (3)兼顾空调主机维护保养计划,避免主机连续运行时间过长,影响主机寿命。 3.2.1.3 能源规划 能源规划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手段。海博能公司根据当前建筑物的用能情况制定了一整套包括热回收、有源能量回馈、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在内的综合能源利用规

当前国内外几款主要建筑节能软件分析

建筑的能耗分析对建筑节能设计非常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当前,国内外对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也屡见不鲜。计算方法已经非常成熟,比较知名的软件也非常多。比如国外的DOE-2、EnergyPlus,国内的CHEC、DEST 等。 DOE-2 DOE-2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开发的能耗分析模拟软件,包括负荷计算模块、空气系统模块、机房模块、经济分析模块。它可以提供整幢建筑物每小时的能量消耗分析,用于计算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效和总费用,也可以用来分析围护结构(包括屋顶、外墙、外窗、地面、楼板、内墙等)、空调系统,电器设备和照明对能耗的影响。Doe-2的功能非常全面而强大,经过了无数工程的实践检验,是国际上都公认的比较准确的能耗分析软件,并且该软件是免费软件,使用人数和范围非常广泛。 DOE-2的输入方法为手写编程的形式,要求用户手写输入文件,输入文件必须满足其规定的格式,并且有关键字的要求。DOE-2输入、输出文件格式均为英文,且格式要求比较严格,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不易上手。但DOE-2有大量的资料库和研究文献,用户可以通过学习比较详细的了解运用。目前还有很多基于DOE-2上开发的软件,比如下文介绍的VisualDOE、eQUEST、PowerDOE等。 VisualDOE VisualDOE是一款基于DOE-2开发的标准的建筑能耗模拟

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帮助建筑师或者设备工程师进行建筑的能耗模拟,设计方案的选择,还可以进行美国绿色建筑标准中能耗分析部分的评价。 VisualDOE可以模拟包括照明,太阳辐射,暖通系统,热水供暖等建筑所有主要的能耗。并可以从DOE-2输出文件中自动提取计算结果。相对与DOE-2来说,用户可以比较容易的上手使用。但是软件的输人格式DOE-2的输入语言,因此用户需要了解一些DOE-2输入文件的格式规则,对于需要模拟复杂的高级用户,用户需要手动修改输入文件。目前软件为全英文版,尚未出现比较成熟的汉化版本。 eQUEST eQUEST同样是一款基于DOE-2基础上开发的建筑能耗分析软件,它允许设计者进行多种类型的建筑能耗模拟,并且也向设计者提供了建筑物能耗经济分析、日照和照明系统的控制以及通过从列表中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自动完成能源利用效率。 这款软件的主要特点是为DOE-2输入文件的写入提供了向导。用户可以根据向导的指引写入建筑描述的输入文件。同时,软件还提供了图形结果显示的功能,用户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输入文件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建筑模型,并且可以查看图形的输出结果。目前该软件为全英文版,没有比较成熟的汉化版本。 PowerDOE PowerDOE是基于DOE-2基础上开发的一款比较先进和成熟的建筑能耗分析软件,其基本功能和上述软件基本相同,主要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