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下面对18个文言虚词作例解:

1.而

(1)连词

1> 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 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 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 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 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今译为:

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

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

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

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2>何故、为什么

例释: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3>多么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3)动词(通“呵”)今译为:喝斥、谴责

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

5>表商榷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6>表呼告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7>表肯定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战国策》

(3)介词相当“于” 今译为:在、对、比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

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2)副词

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

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

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3)连词

1>表顺承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无义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它)、他们

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

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

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为第一人称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估计今译为:大概、或许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

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今译为:岂、难道

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4>表未来今译为:将、将要

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3)连词

1>表假设今译为:如果

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吕氏春秋》

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

例释: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让步今译为:尚且

例释: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列子·力命》

(4)助词

1〉附在代词“彼”“何”后,不译。例释:①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世家》②何其毒也

2〉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今译为:有多么,非常

例释:①羊肉其鲜乎。②北风其凉,雨雪其滂páng。《天下春秋》

10班、13班——12、8

6.且

(1)副词作状语

1>表将发生的动作今译为:将要

例释:①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战国策》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动作的暂时今译为:姑且、暂且

例释:①民劳,未可,且待之。《伍子胥列传》②吾今且报府,卿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表时间、数量的接近今译为:几、近

例释: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后汉书·刘玄传》

4>表事物的唯一性今译为:只、但例释: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

(2)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又、与、及

例释:①河水清且涟漪《诗经》一边…一边②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淮阴侯列传》

2>表递进今译为:而且、况且

例释: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选择今译为:还是

例释: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4>表让步今译为:尚且、还、即使、纵然

例释: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狂风横雨且相饶,又恐有彩云迎去。《杜安世·胡捣练》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

例释:且静郭君听辨(人名)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6>表转折今译为:却

例释:王公直虽无杀人之事,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王公直》

(3)助词用在句首同“夫”,不译。例释: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史记·魏世家》

7.若

(1)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的

例释: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这个、这些

例释: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②南宫追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2)连词

1>表选择今译为:或、或者

例释: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记》

2>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如

例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隐:怜恤)《齐桓晋文之事》

3>表他转今译为:至于

例释: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臣,则不可入矣。《左传》

(3)副词作状语今译为:乃、才例释:①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国语》②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老子》

(4)附:动词表比况今译为:像、如同

例释: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所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设计:程国栋 第一课时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教学重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掌握虚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 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我们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故内惑于郑袖”,结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廉颇,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在”,第二句中“于”译为“被”。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 归纳整理 作者:姜晓艳阅读:1181 时间:2010-9-30 11:54:14 总校首页新闻速递案例剖析法制纵横学科辅导专业讲坛专家讲坛 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实词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2、卑 非天质之卑(低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犹得备晨炊(准备) 4、被

被于来世(影响) 皆被绮绣(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尽) 群响毕绝(全部) 7、薄 薄暮冥冥(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记录) 束手无策(计谋) 9、长ch d 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长远) Zh a ng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相当,配合)ch e n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 e ng (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岀酒食(拿岀)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岀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岀(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2017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并不直接单独设题,而是着眼于应用与理解,对文章整体阅读有着一定的帮助,在翻译中会有适当的体现。 文言虚词用法辨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理解。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2、全句关照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语法分析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下面对18个文言虚词作例解: 1.而 (1)连词 1> 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 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 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 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 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今译为:

高考文言文复习重点虚词整理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 古汉语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它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在句中一般充当状语、补语,偶作谓语。 古汉语副词的数量很多,用法复杂,表义广泛。根据意义和用法,可分: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敬谦副词 一、程度副词 (一)表示程度高、深 殊、良、甚、颇、孔、重、至 可译为“很”、“十分”、“非常”、“特别”、“格外”、“极”等。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 ②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 ④王丞相有幸妾姓雷,颇预政事,纳货。(世说新语·惑溺)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方苞《狱中杂记》) ⑥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诗经·小雅·鹿鸣) ⑦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⑧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二)表程度稍深少、稍、略、微、颇一般可译为“稍微”、“略微”等。 ①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 ②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③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汉书·王莽传) ⑤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⑥皆取史籒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解字叙) ⑦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注意 “稍”在先秦主要表示“渐渐”、“逐渐”的意思,唐宋以后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史记·殷本纪)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黔之驴》) (三)表程度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愈(俞)、益、加、弥、兹(滋) 一般可译为“更加”、“越发”等。 ①主上愈卑,私门益尊。(韩非子·孤愤) ②辞俞卑,礼俞尊。(国语·越语下) ③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汉书·食货志上) 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⑥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注意:现代汉语中“加”单独只作动词,不作副词。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 (一)表总括 毕、举、悉、咸、率、尽、俱(具)、并、既、共、凡①列侯毕已受封。(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⑦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⑧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⑨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 ⑩共约烧房铺数百间。(广东军务记·三元里抗英)(二)表限止 表示范围仅仅限于某个方面,相当于“仅”、“祇” 但、第(弟)、特、徒、直、唯、止、独、仅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④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⑤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⑧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⑨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⑩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四)注意“独”还可以用作语气副词,表示一种反问语气。 “仅”字先秦、两汉时期,用法和现在一样,极言其少,但汉代以后,尤其是在唐代,是“差不多达到”的意思。它是极言其多,不像近代的“仅”字极言其少。如: ①“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②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三)表互相“相” 1.一般可译为“互相”,表示主语不是单一的,双方既施行同一动作,又都受对方动作的支配或影响。例如: 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相”还可表示“递相”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一个接着一个实现。例如: 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相”还可以表偏指,表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 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③稍出近之,愸愸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分类及归类梳理

初一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之 1、代词,译成:他(她、它)们 一老河兵闻之人皆吊之 2、翻译成:的 其反激之力其邻人之父亦云然则天下之事 二、其 1、代词,翻译成:他的(她的、它的)们的 弗食,不知其旨也其子曰大亡其财而折其髀 2、表语气:表推测,翻译成“大概”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根据”等。 例:可以为师矣(凭借) 2、“以”和“为”组合,翻译成“认为” 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四、而 l.表示并列,相当于“并且”、“又”、“和”或不译。 如:学而时习之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不思则罔。3、而疑邻人之父 五、虽 1、译成:“即使” 例:虽有嘉肴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则天下之事 2、在形容词尾,翻译成“……的样子。(单个字翻译,整个句子不翻译) 例:公欣然曰 七、为

1、介词“对、向、为了、因为、给替”例:为人谋而不忠乎(给、 替) 2、介词(相当于“被”,也可以与所连用):如: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动词:翻译时候,根据上下文翻译成动词,如:成为做 如:可以为师矣(做)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形成) 4、是如:众服为确论 九、乎 语气词“吗”(一般用在句未):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十、尔 你,你们。例: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十一、乃 1、译成:“就”“才”“这个”“于是”如:去后乃至 十二、“于”的用法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 ②果得于数里外(在) ③山门圮于河(在)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 文言文虚词(一)文言虚词的分类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吾子二三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代事物何、胡、奚、曷、盍什么、哪里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盍不为行?《庄子·盗跖》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安、恶(乌)、焉在哪里、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②表现在方、

7.3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附答案) 1.七下所有虚词汇总 之 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如:夫君子之行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何陋之有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曲肱而枕之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念天地之悠悠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但微颔之 康肃笑而遣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当求之于上流 求之下流,固颠 以上都作 以我酌油知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一老河兵闻之, 以上作 附:七上课本所有“之” 水陆草木之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其反激之力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然则天下之事 结构助词,的

孔子云:何陋之有? 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求闻之若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夫君子之行 得一人之使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因往晓之, 晓之者曰 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亦毙之 下车引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左将军王凝之 人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音节助词。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于 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

七年级上册课文 1《郑人买履》2《刻舟求剑》 3《幼时记趣》4《三峡》 5《以虫治虫》6《梵天寺木塔》 7《论语八则》 1《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⑤其坐。至之①市而忘操之②。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 之④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实词 履:鞋子度( duó):量置:放坐:通座座位 操:拿着度(dù):尺码反:通返返回信:相信遂: 终于 虚词之: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③④⑤代词,前三个代指尺码,后一个代指鞋 其?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去拿尺码。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实词 涉:渡坠:掉惑:糊涂 契:刻遽:立即 虚词其用法同上 于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亦:也 所?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所契者所从坠)

七年级下文言文重要实词和虚词

七年级下文言文重要实词和虚词 一、重要实词 伤仲永 1.世隶耕隶:属于 2.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书:书写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对……感到诧异 4.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书:写为:题,写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 6.传一乡秀才观之。一:全 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 8.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文采和道理 9.邑人奇之邑人:同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 10.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宾客:把……当做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11.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乞:求取,意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 12.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扳:通“攀”,牵,引谒:拜访 14.余闻之也久闻:听说 15.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闻:传闻 16.复到舅家复:又、再 17.泯然众人矣泯然:消失众人:常人矣:语气词 18.仲永之通悟通悟:通达聪悟 19.受之天也“受之于天”的省略,意为先天得到的,受,承受 20.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21.卒之为众人卒:最后 2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至:达到(要求) 23.彼其受之天也彼其:他 24.固众人固:本来 25.得为众人而已耶得:能够已:停止 木兰诗 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面对户:门 2.不闻机杼声杼:织布梭子 3.惟闻女叹息惟:只 4.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想什么 5.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6.昨夜见军帖军帖:军中的文告 7.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8.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 9.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辞:离弃

1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闻:只听见 1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古代对北方少数名族的称呼 13.万里赴戎机戎机:战争 14.关山度若飞度:过 15.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1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战、十年:指战役之多,时间之长,不是确指 17.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18.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19.可汗问所欲所欲:想要什么 20.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 21.愿驰千里足驰:赶着马快跑 22.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23.当户理红妆红妆:女子的艳丽装束 24.开我东阁门阁:少女的卧房 25.著我旧时裳著:穿 26.出门看火伴火伴:同伍的士兵,通“伙” 27.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28.雄兔脚扑朔扑朔:动弹 29.雌兔眼迷离迷离:眯着眼 30.双兔傍地走傍地走:并排跑 31.安能辨我是雄雌安:怎么 孙权劝学 1.初,权谓吕蒙曰初:当初谓:对……说 2.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 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务:事物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自称岂:难道邪:通“耶”,语气词。 5.但当涉猎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6.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7.孰若孤孰:疑问代词,谁 8.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益:增加 9.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10.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时候过:到 11.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12.非复吴下阿蒙复:再非复:不再是 13.士别三日三:虚指 14.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目:擦擦眼 1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为什么见事:认清事物 15.肃遂拜蒙母遂:于是,就 口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善于者:……的人 2.会宾客大宴会:恰逢,正赶上

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虚词整理

七年级上册 “之”的常用用法归纳: (一)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到”、“往”。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代词。有两种情况, 一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它”“他”等,例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一种大体相当于“这件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三)助词 A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的”。例如: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B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翻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四)下面用法比较特殊,用在具体事物和它的类属之间,大体可解成“这种”。 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 为之怡然称快观之,兴正浓 驱之别院学而时习之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邑八景之一也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而疑邻人之父 近塞上之人人皆吊之 人皆贺之此独以跛之故 “以”的常用用法归纳: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用”“凭借”。 ①以刀劈狼首(《狼》) ②何以战(《曹刿论战》)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 4.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 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5.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可译为“从”。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二)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①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三)动词 1.以为,认为。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 (四)固定搭配 【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 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以亿万计 此独以跛之故 “而”的常用用法归纳: (一)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二)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承等关系。 ①表转折关系,但是,却例如: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②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着” 例如: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观潮》) ③表顺承关系,可不译例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④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使之冲烟而飞鸣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 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B.②③⑥⑧C.③⑤⑦⑧D.①④⑤⑧ 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若堕业者:A.你对正事怠惰B.如果对正事怠惰 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不能解释为“你”(郑善果)。正确答案是B项。 5、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②永以书抵幕府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④毋以此贾祸 1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耗尽心血) 之 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如:夫君子之行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何陋之有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 (它们)”。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曲肱而枕之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求闻之若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夫君子之行 得一人之使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因往晓之, 晓之者曰 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亦毙之 下车引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左将军王凝之 人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音节助词。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于 闻之于宋君向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 【则】 (一)连词 1.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 2.可是、却(表转折) 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 (二)副词, 表示肯定,相当于“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如果……就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就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顺接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练习 解释下列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因】 1、罔不因势象形。 2、变法者因时而化。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ft河 5、不如因而厚遇之。 6、因击沛公于坐。 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因造玉清宫,伐ft取材,方有人见之。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10、因拔刀斫前奏案。 11、相如因持璧却立…… 12、于今无会因。 13、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14、蒙故业,因遗策。 1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1、会于会稽之兰亭 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3、而耻学于师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不拘于时,学于余 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7、沛公居ft东时,贪于财物 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9、以勇气闻于诸侯 【乃】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ft记》) 4、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其】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ft记》) 4、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ft记》)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ft记》) 6、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7、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9、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10、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ft记》) 1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12、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则】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居则曰:“不吾知也!” 【与】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4、吾孰与徐公美? 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6、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7、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9、吾与点也。 10、然则废衅钟与? 【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3.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虚词整理培训资料

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虚词整理

七年级上册 “之”的常用用法归纳: (一)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到”、“往”。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代词。有两种情况, 一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它”“他”等,例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一种大体相当于“这件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三)助词 A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的”。例如: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B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翻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D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四)下面用法比较特殊,用在具体事物和它的类属之间,大体可解成“这种”。 如: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 为之怡然称快观之,兴正浓 驱之别院学而时习之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邑八景之一也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车引之而疑邻人之父 近塞上之人人皆吊之 人皆贺之此独以跛之故 “以”的常用用法归纳: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用”“凭借”。 ①以刀劈狼首(《狼》) ②何以战(《曹刿论战》)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 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夫不能以游堕事。(《满井游记》) 4.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 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5.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可译为“从”。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二)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①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三)动词 1.以为,认为。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 (四)固定搭配 【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虚词复习专题

文言虚词复习专题 教学目标:1.熟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思与用法 2.理解虚词在文言文中的意义与作用 3.掌握虚词的用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 一:文言虚词概说: 1.狭义上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2.广义上文言虚词包括:副词、感叹词、助动词、代词、不定数词。 二:常见文言虚词有18: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三:结合例句,比较他们用意和用法的异同。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虚词整理教学文案

初一文言虚词复习 一、“之”字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代人: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代词他,指陈肃公) 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代词他,指友人) 代物: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代词它,指石头)求之下流,故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河中石兽》(代词它,指石头) 代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代词,指寺僧下游寻找石兽这件事)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代词,指讲学家的话)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水陆草木之花。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结构助词,的)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其”字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代词他,指陈肃公)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代词它,指河水)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河中石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