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高中地理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高中地理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地球在宇宙中

【课题】

1、必修模块1第一章第一节

2、题目: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所需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1、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课标分析: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人类的家园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准确地“描述”出来。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肯定要了解什么是太阳系太阳系中有哪些成员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唯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

【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课标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宇宙环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初中地理仅仅指出“地球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难以使学生认识宇宙环境,因此,教材将“地球在宇宙中”放在整个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旨在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先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地球在宇宙中”是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因为地球环境发生的许多现象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之初,对宇宙环境有较清楚的认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后面要学习的地理现象和知识。并得出这些现象和知识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成因。

教材首先介绍了宇宙的概念,阐明了宇宙的两大特征——物质性(天体)、运动性(天体系统)。第二部分讲述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通过图表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对八大行星进行了对比,为接下来学习“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本节最后主要回答地球究竟是宇宙中一颗什么样的行星这个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教材专门安排了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这也是本教材与以前教材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同时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章的学习中,空间观念的建立将是一个难点,加之,初中地理是非中考科目,又时隔一年,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几乎遗忘,这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八大行星绕日运动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二)过程和方法:

1、阅读图1—1—1“部分天体”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1—1—2“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简明的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1—3“太阳系示意图”和表1—1—2“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结合表1—1—1“太阳系中八颗行星表面平均温度比较”;和图1—1—4“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5、以小组辩论的形式,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养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看天体照片等多媒体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有两个重点)

1、太阳系及其成员。

因为太阳系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核心部分,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必须认识太阳系及其成员。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这是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难点: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因为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所以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要大一点。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1、多媒体教学方法。

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限于认知水平也不太清楚。通过多媒体对宇宙空间的演示,能增强学生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2、图表教学法。

图表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的重点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中恰当的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4、探究性教学法。

有助于学生对“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的理解,尤其是对地球特殊性的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宇宙对于学生来说很神秘,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设问、导入新课。

第二步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宇宙。并结合图1—1—1和图1—1—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由于学生缺乏对宇宙的感性认识,所以第三步还是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系及其成员组成,并结合表1—1—2,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第四步运用课本上的图1—1—4、表1—1—1和表1—1—2启发学生归纳总结出: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这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最后,引导学生探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加深学生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的理解。

【教学资源】

1、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王民主编。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第1册》教师教学用书,王民主编。

3、多媒体课件来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电子产品开发部制作的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多媒体备课系统。该课件感性地展示了宇宙中的主要天体;本课题主要内容以及有关的资料;课堂评价的练习等。

4、视频来自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斗转星移》。该视频形象地演示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2、宇宙是物质的——天体?

?

?

?

?

?

?

?

?

?

?

星云

恒星

行星

卫星

慧星

流星体星际物质

3、宇宙是运动的——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1、中心天体——太阳

2、成员: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行星际物质。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遍的行星。

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特殊的行星。

4、安全的宇宙环境——外部条件。

【课堂评析】

(一)填空题:说出下列天体的名称或类型。

1、夜晚观察星空,看到轮廓模糊的是_______,在星空中移动的是_____,圆缺多变的是________,一闪即逝的是_______,拖着长尾的是_______。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是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地球

B、河外星系

C、天上的云

D、总星系

2、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

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3、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A、地球和火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土星和天王星

(三)连线题:

把下列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及成因用线连接起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