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并提出如何培养与提高自我意识的建议。

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多种冲突,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并采取策略,使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与完善,本文将从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以及培养策略入手,希望可以使大学生整合自我意识并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经历着明显的分化、整合和转化过程。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的较大差距,这

种差距在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的同时,也会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如果这种矛盾与冲突过于强烈,不能及时加以调适,则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分裂,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2.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能在生活、经济、思想等方面独立,摆脱成人的管束,自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也一直困扰着他们。

3.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倍受“孤独”的煎熬。

4.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大学生刚刚考上大学时受到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赞誉,同辈人的羡慕,故而优越感和自尊心都很强,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然而进入大学后,许多大学生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文体、社交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

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中,产生自卑心理。在这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卑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

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

许多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进时,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不少大学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消极退缩,但又不甘放弃,依然想追求,内心极为矛盾,困惑、烦躁,不安也由此而生。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1.正确认识自我,全面评价自我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塑造、完善自我意识的基础。然而真正地认识自己,全面评价自我并非易事,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大学生

可以从这些关系中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再失败;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甚至挫败后形成怕败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因此一个大学生由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也要细加分析和甄别。

(3)内省法――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内省是指通过反省自己,分析自己来进行自我认识。《论语》中孔子说要“吾日三省吾身”。早晨起来,想想今天的生活内容有哪些,应该怎样安排时间,在与人相处时应该注意调整、改正自己的哪些问题;白天有时间静下来的时候想想自己已经过去的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什么,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自己言行保持知觉;晚上睡觉前,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完成了任务等。大学生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正确与否,结果如何,有何收获与缺憾,从中有所发现与领悟,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自我调整。

对大学生来说,认识自我固然不易,接受自我和展示自我常常更难。欣然接受自我,就是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可、肯定和喜悦的态度,欣然接受自我有助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有助于密切人际关系,努力进行自我修养,谋求自身的发展。

2.塑造自我,积极超越自我

(1)积极的自我提升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当大学生期望自己成功时,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当面临挑战性任务时,会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团体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将会有助于大学生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

专题三: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专题三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本讲知识要点: (1)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调试 (4)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凤姐的征婚条件:第一,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第二,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或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第三,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第四,身高176--183左右。长得帅的比较好一些。第五,无生育史。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而致的堕胎史。第六,东部沿海户籍,即江,浙,沪三地户籍或广东,天津,山东。北京,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户籍。西南地区即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湖南,湖北等地籍贯者不予考虑。第七。年龄25--2 8岁左右。 凤姐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差,没有客观的认识自己。对自己评价过高,是自负,偏差过低是自卑。对自己做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是很难的,然而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节课主题就是自我认知。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刻。 二、课堂活动(提前准备纸) (1)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很快的来完成二十个句子。这些句子都是以“我是的人”为结构的,请你填上中间的部分。(5分钟) (2)“我是的XX”,找一适合传递的物品,随机给一个同学,让他随意传给前后左右的同学,第一个同学需说出带一个修饰词语的“我是的XX”,第二个同学说两个修饰词语,依次类推,直至出错,出错的同学接受惩罚。(5分钟) 小组讨论: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分析:通过“二十句”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自我意识的一些特点。比如我们可以看看在二十个句子中是表面性的句子多还是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看法的句子多,表面性的句子则反映了一个人自我意识的深度不够,或者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正面的评价还是负面的评价多,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是否自信;是正、负面评价都有,还是只有一方面的评价,它表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客观的还是过度自负或过度自卑的;二十个句子的内容是有集中的主题还是分散,有集中的主题则能反映出一个人如今最关注的事物。总之,简简单单的二十个句子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意识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师讲授(10分钟)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结构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自我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型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自我意识是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等)。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摘要】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我意识与社会化的关系,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等我的基本观点着手论述我对自己心理发展状况的理解以及针对分析这种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社会适应社会化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大学生自杀问题 【正文】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和他人关系的认识。根据定义将其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而根据客观现实状态又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意识的结构主要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意志。自我意识对我们的作用亦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主要帮助我们认识外界客观事物条件;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使人能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渐认识自己,关于自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进行自我意识。它个体对自我所有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也是一名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对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经过一个学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我也逐渐意识到我的自我意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将结合基础知识努力对症下药,积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一、基本观点。 大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对他们今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单位名称: 专业学院: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和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法的教学方法。对于第一部分《自我意识概述》事实性资料的学习,采用讲授法。第二、三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学习有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误区。第四部分属于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采用体验教学法。通过课堂体验,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 2、熟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掌握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涵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从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入手,说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特征,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2、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3、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8个月—3岁) 社会自我(4岁—12岁) 心理自我(13岁—青年)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版)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升入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达到17、18 岁的青年。他们已走过儿童期、青少年期,经历了相当长的学习和生活岁月,他们的身体成长已成熟,心理发展也逐渐定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趋于稳定,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其特点如下: 1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大学生刚跨入大学的校门,一个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又一次摆在面前,这就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我可能和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我的条件和前途如何?"" 我一生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的解 答都涉及大学生的自我认识问题。大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又急迫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强烈地期待着一个满意的或比较满意的答案。 自我认识的迫切性在少年期已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大学生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具有更高的水平。他们往往主动地把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作比较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他们往往主动地参照书本上的学者、工程师、经济师、政治家、英雄人物和优秀教师,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品质,并对自己作出评价。 (2)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个人的自我评价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观的,是与个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特性是怎样变化的?由于认识对象的不同以及自我评价的方法的不同,很难检验自我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通常,可以 用两种方法来检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第一种方法,是将个人自我认识中的抱负水平和活动的实际结果(如体育成绩、学习分数、测验得分、科研成果等)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之间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第二种方法,是将个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教师、家长、同学)对被考察对象的评价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之间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教师、家长、同学)之间无大的差异。 有一项研究表明,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最高,其次是四年级,二、三年级最差。那么,这是否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发生了倒退呢?或者说,他们对自我的评价越 来越偏离实际了呢? 草率地下结论是容易犯错误的。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刚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面临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生活方式、陌生的思想观念、陌生的教学模式,这一切都等待着他们去了解、去熟悉、去适应,这样他们就很少有时间来认真地思考自己。因而,他们的自我评价是从中学沿袭下来的,而不是在大学校园里重新形成的。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成人评价的翻版,他们通过将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议论、评判内化,从而形成自我评价。从实质上看,这种自我评价并不货真价实,因为其中缺乏评判者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自我评价往往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它综合了他人的看法,有道是" 旁观者清",因而它更符合实情也就不足为怪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客观性最高了。 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大学生进入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阶段。他们不再把别人的话当作金科玉律,而是真正地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全面剖析自己。因而,这时的自找评价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客观性下降,以至跌入低谷。此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又有所回升。 从表面上看,一年级的新生自我评价客观性最高,但这是虚假的。就自我评价能力而言,大一的学生无疑是最稚嫩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问题的实质:自我评价的客观性随年级的升迁而增强的。 (3)自我形象结构的变化:a自我形象更趋丰富、完整。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曾对大学生和高中生作过一次比较研究,要求被试者就"你是谁?"这个问题作出20 个不同的回答, 回答每题的时间为20秒。结果发现,82%的大学生能够一字不漏地作出20 个答案,但只有

论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完善

论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完善 施鹏灵 (江西中医药大学计算机学院) 摘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在心理教师的教导、帮助,再经过自身 的调理、暗示,认知并接纳真正的自我,并在有方向性的完善自我的同时妥善的自我调理,愉悦、踏实地享受健康的大学生活,使这一段成长之路开满鲜花。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认知;完善;成长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意识混乱相冲突的时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自我意识过程中的困扰。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来说,现在也是正在面临、正在度过这一道坎的时期。在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最初一段时间里,我真的十分努力地向其他人表现着一个自信、开朗、热心、有幽默感的自己,但心中却也不得不承认另一个自己的胆小、懦弱与自卑。那时每当自我意识的冲突矛盾发生时,真的十分的痛苦不堪,内心始终体验到两个“我”的斗争,一个要求自己作为男生要自信坚强,一个要求自己自卑懦弱,感觉每天都戴着面具生活,总是被真正的“我”打击鞭笞着,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不能统一起来,经常产生危机感和不安全感。 直到有一次的心理课讲到第三章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时,才恍然大悟,梦醒冰释。课本中人物的案例与自己一模一样,原来我的烦恼一切都是大学生的正常心理,心理老师也耐心地教导我们,无论是外在的“我”还是内在的“我”都是自我构成的一部分,接纳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不能否认自己的不足和劣势,并且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内在的“我”,从而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危机。这是我在本学期心理课的学习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课程,因为它确确实实地解决了我的问题和不足,我想把我的学到的东西、我的思想、我的成长记录在这篇论文中,不仅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珍贵的回忆,更是为了之后若有与我同病相怜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借鉴。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概述与发展 (一)何为自我意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主体自身状况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三个方面。所谓的自我观察,就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自己观察自己,即如古人所说的,人要“吾日三省吾身”;而自我分析是个体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中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在自我观察和

第二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第二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幅自我的‘蓝图’或一幅自画像。我们意识里对此可能不够清晰、具体,也可能不了解,但它却是存在的,而且完整详细地摆在那里。自我意识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一个基础,由此而产生出个人的整个个性、行为,甚至环境。” ———马克斯韦尔 导语:自我意识的确立是青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青年人格的形成、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的自我意识是大学以前的自我意识的继续与深化,同时又有其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从分化到矛盾,走向统一,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的自我意识常常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在每个人身边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出大量的事例佐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个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既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早在古希腊时期“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神庙上的名言就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自我、实践自我、超越自我。而对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自我“更是自己积极关注的课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如何,直接影响自己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如果一个人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就会有价值。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的确立是青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青年人格的形成、心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的自我意识是大学以前的自我意识的继续与深化,同时又有其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从分化到矛盾,走向统一,对于人的一生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如果再进一步简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

大学生自我意识报告

大学生自我意识报告 当代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当代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对女大学生成才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自我意识成才 ??20世纪是女权运动大发展的时代,不少有较高的文化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主意识、开放的思维方式、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思想观念的知识女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其角色定位是令人瞩目的,然而在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却出现了向传统角色回归的趋向。知识女性的这种价值认定在现实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从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一、自我意识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与

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与弱点。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是推动个体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人类意识的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 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及职业规划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把自我意识作为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弗洛伊德学说中自我作为本我在与社会现实打交道的的过程中不断分化出来的,因为本我是一种原始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是行不通的,所以经过大脑能动的思考产生了一种自我意识,让她来解决本我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这就是自我。他遵从现实原则来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和限制,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是人自我欲望和自我约束的体现。自我意识的发展受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物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核心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它是人性格的雏形,是大学生性格品质的投射。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它是一种关乎大学生工作能力办事能力甚至是前途命脉的决定性内在因素。 关键词:自我认识、本我欲望、控制力、生活态度、激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单位名称: 专业学院: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和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法的教学方法。对于第一部分《自我意识概述》事实性资料的学习,采用讲授法。第二、三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学习有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误区。第四部分属于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采用体验教学法。通过课堂体验,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 2、熟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掌握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涵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从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入手,说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特征,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2、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3、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

大学生重塑自我意识的论文

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悖论与自我重塑 张清 (陕理工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072,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老师:刘保民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自我意识的内容和概念,并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上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基本途径,认为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且大学生现在在正处于成熟与未成熟的阶段。最主要的问题便是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偏差,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处于人生修养个性、完善自我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积极主动地改造自身的主观因素,不断地完善自己。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首先要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自我意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界定 自我意识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自我意识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并认为其是一种“先天统知统觉”,后来此概念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概念,黑格尔对此也做了重要的研究,根据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的观点,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健康程度等)、心理特征(如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爱好特长等)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如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上面三部分可以说是自我意识的内容,其分别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那么从结构上来说,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部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当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我认识处于核心地位,自我体验处于调节地位,自我控制在自我意识中起着控制的作用。总的来说,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因为动物的注意只能指向其周围的环境,充其量只能指向于自身躯体的某些有限的部位。而人的注意却有可能把注意指向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人的自我意识从根本上属于意识的成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其自身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我们认为个体和社会的矛盾构成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矛盾,从微观方面来说,个体的经验、性格、思维习惯、生活环境、知识皆是个体存在的原因,自我意识也是上面众因素的结果。我们之所以选择大学生这个群体也是为了更好的研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完善的重要阶段。自我意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另外,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自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分化走向统一,是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调试对策,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则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对策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对策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八九零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其自我意识有新的特点。而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会对个体生涯抉择或行为倾向产生重要影响。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八九零后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针对他们自身自我意识的特点,注意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认识自我,重塑或者完善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对策 1自我意识及其作用 我国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的涵义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是指对自我概念、对自己的存在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简言之,即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来看自我意识。首先,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含了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形式,我们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其次,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是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因素,对主体及其从事的各项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主体认识、行为的前提,还决定着主体认识的对象、方向和范围,而且对主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自我中心。这个自我意识方面的偏差比较明显。在主观上,当代大学生发展至青年初期,越来越多的把注意力投向自己,考虑问题总是注重以自我的视角,而忽视他人或者客观情况,不能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外加,比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故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在客观上,当代社会的大学生基本上出生和成长于八九零年代,多为独生子女,在从小的家庭教育背景下被呵护和照顾得都比较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身需要为出发点,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这种自我中心意识突出表现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个人喜恶为动机,会导致不能得到他人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易受挫折等情况。 2)自负或自卑。自负指的是个体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情绪表现。随着社会的进步,自信被越来越看重,并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认可的优秀品质。当今的大学生成长于八零九零年代,具有自己看问题的独特视角,不惟书、不惟上,大多对自己的才华比较有信心,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自信是好事,可是有些大学生则自信过了度而变成了自负。在自我意识上比较自负的大学生听不进他人的教诲,也不听同伴的意见,骄傲自负。而相反地,另外一些同学则会因为进入大学后面对各方面都跟自己旗鼓相当甚至略胜一筹的同学们,非常不自信。尤其是当他们在学习、文体、社交实践各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情绪里,产生自卑心理。高额的学费与家庭经济上的困难也是让部分

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并提出如何培养与提高自我意识的建议。 大学生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多种冲突,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并采取策略,使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与完善,本文将从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以及培养策略入手,希望可以使大学生整合自我意识并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自我意识发展到了新阶段,经历着明显的分化、整合和转化过程。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的较大差距,这 种差距在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的同时,也会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如果这种矛盾与冲突过于强烈,不能及时加以调适,则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分裂,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2.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希望能在生活、经济、思想等方面独立,摆脱成人的管束,自主地处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但他们在心理上又依赖成人,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这种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矛盾也一直困扰着他们。 3.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倍受“孤独”的煎熬。 4.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大学生刚刚考上大学时受到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赞誉,同辈人的羡慕,故而优越感和自尊心都很强,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然而进入大学后,许多大学生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文体、社交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 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中,产生自卑心理。在这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卑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 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 许多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追求上进时,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不少大学生常常出现情绪波动。在困难面前望而生畏,消极退缩,但又不甘放弃,依然想追求,内心极为矛盾,困惑、烦躁,不安也由此而生。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1.正确认识自我,全面评价自我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塑造、完善自我意识的基础。然而真正地认识自己,全面评价自我并非易事,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大学生

2020年大学生个人自我意识总结

大学生个人自我意识总结 大学生自我意识总结怎么写?下面是为你的关于大学生自我意 识总结范文,欢迎借鉴! 谈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识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并且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对自己的感知动作、行为方式、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认识,以及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它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的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欲自制力,以及对劳动与集体的态度上。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下面就一下几个方面谈谈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认识。 一、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

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 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 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评价——“我很棒” 自我控制——“我该有所改变啦” 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自己和控制自己,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快乐而充实。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从自我本身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一)、知、情、意 1、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等。 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认知还包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理想自我一般都比较完美高于现实自我,在实际中就会出现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意表现出自卑甚至自弃。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以真实自我为轴心上下摆动,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便显示出自负的一面;而当遇到挫折时,学生便表示出自卑的否定性评价,这都是大学生自我认知中客观存在的。 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一个复杂、毕生的,人的自我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认识你自己”也将是一个终生课题。 2、自我评价: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 自我评价——“我很棒”“我很差劲” 主要集中在“能否悦纳自己”、“对自我是否满意”等方面。自我评价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包括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 对自我认识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 自我控制——“我该有所改变啦”,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生理正常时,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决定了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中最高阶段,关键环节。 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制力” “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活动内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不足与完善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步入为大众化,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慢慢显现出来。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理承受力、家庭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困境的高校学生群体,该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必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社会的稳定也将产生影响。大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接受、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在目前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无法学习到全面、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方法,因而很难达到自我的统合。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与其它阶段不同的独特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发展较为特殊的一个阶段。其主要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自负与自卑的冲突、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的冲突、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与片面性、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 关键词:意识发展的矛盾,成因,完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自我意识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2)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然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这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到的“交往不如中学那么自如真诚”的原因所在。(3)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但随着身心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渐渐成熟,在遇到客观问题时,既想满足自己情绪与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4)独立与依附的冲突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它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急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和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约束、追求独立的同时,却又不可能真正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

大学生自我意识

第二单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1. 自我意识概述; 2.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 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4. 自我意识的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掌握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 教学内容: 1. 人格概述; 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3. 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 4. 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

课题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本节要点】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功能 一、自我意识概述 认识你自己(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活着?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R.L.史蒂文生:生命的唯一意义在于活出真我,并完成那充满各种潜能的明天的我。 课堂练习:写出10个“我是谁?”要求选择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 1、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体验,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识,是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自我意识形式: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设想、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塑造等多种形式。 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2.自我意识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 (1)生理(物质)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如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等。 个体对自己的躯体认识包括: 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与体验,如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 自豪或自卑。 在意向上表现为: 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如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 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 在意向上表现为: 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 自我意识的形成 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首先是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然后才逐步认识自己。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我意识不成熟的一个特殊阶段。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分化、自我意识的矛盾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促使自我意识更加完善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势引导 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大学生又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年心理上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特征。他们初入大学,面临学习、生活的重大转折,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困扰。因此,分析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努力探索在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分化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形式。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一是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四部分。二是自我意识的动力和导向系统,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三是自我意识的功能系统,包括气质、性格、态度、意志、情感、能力、理智等。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其人格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自我意识具有两种功能:一是驱动和激励功能,能使人自尊、自信、自强、奋斗不息、追求卓越;二是调节控制功能,能使学生自察、自省、自律、自爱,不断修正、升华自己,使自己逐渐趋于完善。 所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指把自我分成观察者的自我与被观察者的自我。一般来说,前者是“理想的自我”,后者是“现实的自我”。其具体表现则因人而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健康的自我意识教案

第二章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导语: 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人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在大学生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只有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并对自己持一种接受和开放的态度才能可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才有可能保持心理健康,顺利成长。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自我意识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趋于稳定、全面、丰富和深刻。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趋于协调发展,自我意识的核心—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确立。下面从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方面看一下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大学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关心的社会问题也多了,社会对大学生的的期望也比较高。这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等一般问题,还涉及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自我价值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达到了新的广度和高度。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预热阶段。在这期间,他们摆着这样深刻的问题: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等。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急切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且会付诸行动。相对于少年时期,大学生自我认知更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由于大学生活的历练,大学生不仅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些,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总结等手段全面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自我评价逐渐走向成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逐步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