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高二《管仲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高二《管仲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高二《管仲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第10课管仲列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以.为言鲍叔不以.我为贪

B.孔子小之.夫晋,何厌之.有

C.鲍叔知其.贤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D.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管仲因而信.之

B.贵.轻重,慎权衡

C.然孔子小.之

D.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B.俗之所否,因而

..去之

C.鲍叔不以我为愚.

D.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D.分财利多自与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①,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

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注 ①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桓公怒而攻蔡。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合.

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合:使……会集 B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C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死:为……死

D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

之 信:相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

之记

B.?????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百姓之不见.

保,为不用恩焉 C.?????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 故论卑而.易行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而管仲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尽心竭力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B .鲍叔牙知道管仲穷困且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供养,就经常给他财物接济,鲍叔牙给处在逆境的管仲以理解和支持,管仲亦视鲍叔牙为知己,二人友情,世称“管鲍之交”。

C .管仲相齐,能够顺应民心,利用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取得了突出的政绩。

D .文末引用“孔子小之”之类的话,侧面表达了司马迁对管仲的不满。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

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①

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

,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

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

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

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②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

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

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③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 ①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②雠:同“仇”。③柙:木笼。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有加.

惠于其臣 加:增加 B .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 C .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 D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

也 比:并列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乃.用之,可乎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

其.为君亦犹是也以故,其.

后名之曰“褒禅” C.????? 彼知其将反于.齐赵尝五战于.秦 D.?????

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2.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体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的一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

④夷吾事君无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

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

B .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侯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

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

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测评

1.D

2.D

3.A

4.C

5.D

6.D

7.C

8.D

9.(1)我被囚禁而忍受耻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2)太史公说:管仲是人们公认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

10.A

11.D

12.A

13.C

14.(1)如果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那不是我能做到的,那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2)他知道我将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

(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而是把他活着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解析(1)臣,自指,我;其……乎,表揣测语气。(2)彼,他;不吾予,宾语前置句式。

(3)“不杀”的宾语是管仲;柙,用木笼装着。

参考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又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如果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那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爱护百姓,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超越权力,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就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治理天下,怎么能抛弃不用人民的衣食父母呢?”齐桓公说:“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我)因此差点丧命,现在却重用他,可能吗?”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对您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您派人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国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将

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君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鲁国国君一定会答应给我们了。况且施伯了解管仲的才能,一定会把鲁国的执政大权交给管仲。管仲如果接受,那么鲁国就会强大,齐国就弱小了。管仲不接受,他就知道管仲要返回齐国,一定会杀了管仲。”齐桓公说:“那么管仲接受鲁国的执政权吗?”鲍叔牙说:“管仲一定不接受。管仲侍奉国君没有二心。”桓公说:“他对我也这样吗?”鲍叔牙回答说:“他不是为了您,他是为了先君和国家。您如果想使国家安定,就赶快请他回国,不然,就来不及了。”

齐桓公就派鲍叔牙到鲁国。鲍叔牙说:“公子纠,是桓公亲兄弟,请您杀了他。”鲁侯杀了公子纠。鲍叔牙又说,“管仲,是我们国君的仇人,一定要得到他才满足。”鲁侯答应了鲍叔牙的请求。施伯对国君说:“不要给。这不是想杀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在楚国那么楚国就称霸天下,他在晋国那么晋国就称霸天下,他在狄国那么狄国就称霸天下。现在齐国请求得到他,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为什么不把他杀了将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君回答说:“好吧!”鲁君接受了施伯的建议,准备杀管仲,鲍叔牙(向鲁侯)请求说:“在齐国杀了他,他是为齐国殉节;在鲁国杀了他,他是为鲁国殉节。我们的国君愿意活着得到他,在群臣面前杀死他,在国内示众。若不活着得到他,您就跟我们国君的仇敌一样了。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不能接受您的这一命令。”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而是把他活着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