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开发研究

浅谈我国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开发研究
浅谈我国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开发研究

浅谈我国水利水电与水资源开发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15T10:35:11.8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作者:马云柴东

[导读] 水电能源是中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的水能资源开发率相对较低。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面实施小康社会的推进

马云柴东

海东市水务局青海海东 810600

摘要:水电能源是中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的水能资源开发率相对较低。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面实施小康社会的推进,中国开始重视水电投资的利用。但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双重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资源优势未形成产业优势。自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建设的小浪底、二滩、三峡等世界级水电站的形成,我国已逐步步入世界水电建设前沿。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水电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预见,新时期中国水电行业的发展已经到来。本文对我国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特点与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促进水资源开发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现状;发展前景;水资源

1、我国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的发展特点

中国具有“三江三河”的古老名称,其中三江三河指长江、珠江、黑龙江、黄河、淮河、海河。因此,根据我国流域的不同情况及其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大江大河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河流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流域面积相当大,历史悠久,水系集中,雨水集中面积大,河床坡度陡峭,水资源丰富;二是位于黄河北岸,分别代表淮河和海塘河,与上述河流和河流相比,其特征为流域面积仅次于其面积,具有分散的水体系统,坝址以上的集雨面积小,河床坡缓,水资源极为匮乏。第三,西北黄河支流和内陆河流域。这个区域水资源开发条件是最不理想也是最差的;其四,主要为东北沿海、东南沿海及西南国际河流等。东北地区松花江、辽河流域等水资源条件优于淮河、海河流域,年水资源总量约为1 900亿m3。

中国的水资源储量丰富,占地面积2.7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储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5%,中国水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总储量达6.76亿千瓦,可发展电量为3.78亿千瓦。中国水利工程开工较早。自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兴起,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利工程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还存在很长时间的滞后性。新中国成立50年来,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取得显着成效,如建设水坝8万多座,总库容约6000亿立方米,水电站容量超过1亿千瓦,大大缓解了供水和电力供应的需求。然而,随着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的快速增长,城乡供水和水电供应仍然不足,而且近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当前大国情况下,水利水电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水和水资源已经耗尽。新建项目受到制约,将影响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开发水电的必要性?

2.1以除害兴利为最终目标

除了灌溉和发电这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外,水利水电开发还实现了防洪、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等综合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水能资源丰富,建坝的目标是防止洪水灾害从初期发展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以水力发电为主的水坝还具备防洪、调配水资源等功能。

2.2水电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电技术已经成熟。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优势是它是连续的、可以重复使用;然而,它的最大缺点是不能保存,也就是没有开发利用。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的非优先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能源浪费,并不能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所有发达国家世界优先考虑水电的开发利用,把能够保存的化石能源尽量留给后代。

如按照发达国家水电发展的一般路径,我国完全可以经历一个水电比重超过80%-90%的阶段。如果充分地开发利用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完全能留下更多的不可再生资源,温室气体排放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减轻很多。?

2.3水电资源是绿色可再生能源?

在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已经将水电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事项。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水电是化石能源最有效和最可行的替代方案。目前,各国水电资源丰富,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基本解决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国水电资源丰富,但其发展水平太低。因此,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非常严重。如果我国的水力发电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至少每年可减排20亿吨二氧化碳。

3、增加水利经济效益的途径分析?

3.1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

完成相应的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主体工程的建设,而且要提高配套设施的健全与完善性。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方案,使主体工程得到配套设施的协助,得以顺利进行。只有两者有序合作,水利工程能否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认真贯彻法律政策的规定,使得水利管理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说水利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费用的计划,包括水利工程造价、水资源费用和工业水产水费等费用的管理,使得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3.2借助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大力发展当地的相关产业

众所周知,水利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当地的相关经济产业带来了机遇。这就要求当地人民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例如,可以开发当地的水产养殖业。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水产养殖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可以开发当地的旅游业。总之,水利工程带来的便利对于当地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条件来促进水利带来的经济效益。

3.3通过转变水利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不断强化社会管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合理有序规范经济社会行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两个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