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观音初中康祥明温晓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课程改革之际,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各级政府评优树模,政策优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于是,一批批名师应运而生,他们不仅拥有了荣誉,也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经济回报,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在这些名师中,绝大多数德艺双馨,堪称典范。他们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有丰硕的教研教改成果,确实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市、县的学科带头人。然而,也确有极个别名师金玉其外,名不符实。

这类名师有他们特殊的成长轨迹,而且,他们也总是能抓住机遇,找到一种超出常人思维的成名方式。

亮点一:巧施“作文速成法”。

在一次闲聊中,我无意中问到一个同事的孩子:“你们的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写作文的?”这孩子一听我问写作文的事,可来劲了,显出一脸的稚气,挺神气似的对我说:“老师教我们的写作方法可实用哪!一是背诵,二是改写。”我接着又问:“怎么个背诵,怎么个改写法?”小孩子又一五一十地比画着说:“老师经常找一些好作文让我们背诵,说记下来之后,只要把人名和地名改了就是自己的文章了。老

师还让我们每人都买几本作文书,要求我们在作文书上直接改写,把作文中的人名、地名改换后就利用早读时间反复熟读、背诵。”小孩子说着便找出了好几本作文书让我看,我大略地翻了几篇,果然如小孩所说——作文中改得密密麻麻的。不过,也仅仅是人命和地名的更换而已。我听了孩子的一席话,不禁感慨道:“这方法确实‘实用’啊!”

亮点二:让学生吃“炒米饭”。

随着课改的深入,多媒体的使用逐渐成为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我们的个别名师却把这当作是自己成名的快捷方式。每当赛教或者公开课时,他(或她)总是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把这些事全揽在自己身上,根本不给别人留任何机会。领导、老师们也图省事,谁好去,就去呗!其实,这种公开课也只不过是拿学生当实验品而已。制作课件——试讲——评课——修改——再试讲——再录象。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等参加县级或者市级赛教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已是上过七、八遍了。因此,每当课堂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时,学生不仅对老师提问的方式、答题要点等了如指掌,而且连教材中的标点符号也能做到记忆犹新,课堂知识掌握率达百分之百。这种看似效果颇佳的公开课,无异于让学生吃“炒米饭”,初尝似乎清香可口,细品则毫无滋味,早已失去了大米饭的原汁原味。况且,这种

公开课能反映教者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真实水平吗?

亮点三:善用“吹”术。

在同行们眼里,所谓“名师”,就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绩显著,教研成果丰硕,驾驭课堂、驾驭教材、驾驭学生能力强的教师,可作者笔下的名师并非如此,只不过善用“吹”术而已——一是吹领导,二是吹自己。因为他们(或她们)始终坚信一条真理:吹牛是不犯死罪的。

面对领导,这些人极尽“吹捧”之能事,所有讨好、逢迎的话都让他们(或她们)给说绝了。吹得领导飘飘欲仙,吹得领导失去了原则。领导一高兴,什么“上脸”的事都让他们(或她们)干,哪管什么“民主”、“选拔”。这正所谓“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面对自己的成绩,他们(或她们)总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在写总结或编纂先进材料时,什么“名列前茅”,什么“效果显著”之类的词满篇都是,根本找不到一个能说明事实的具体数字。一旦小有建树,便显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指手画脚,不可一世,大事渲染,恨不得拿上卖老鼠药用的小呐叭,走街窜巷,高声吆喝。说白了,不就是偶尔取得了一次全县第一吗?不就是参加那些收费性的论文评奖活动拿了个什么荣誉证书吗?其实,在平日里的多数统考测评中,总是成绩平平,甚至是

名落孙山;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级赛教或者公开课从来没上过。即使参加过,也是早已试讲了十次、八次了。这样的公开课根本不能反映教者驾驭课堂、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真实水平。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改进名师评选的方法,增强考核、评选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让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经验,教育理念科学,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成为名师。

说明:此文于2008年发表于《汉中教育》杂志。

名师风采老师先进事迹汇编

名师风采老师先进事迹汇编 名师风采老师先进事迹汇编提要:开始教科工作以来承担区级“高中历史诱思互动整体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参与省级课题“以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高中综合课程实践研究资料来自名师风采老师先进事迹副校长,82年参加教育工作,99年参加南师思想政治(学校德育方向)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已结业。一直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担任高三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余年,教书育人成绩显着。连年获镇政府、镇教育基金会嘉奖,并被市教委、教研室领导指定在全市会议上介绍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经验。担任长桥片政治学科片长,市教研室政治中心组成员,吴中区教育学会吴中政治教学学会秘书长,甪中兼职教科研员,积极开展工作。 承担了苏州市级课题《农村普高女生情感意志的培养研究》,既是该课题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该课题的具体实施人员,执笔完成了课题的研究方案和课题报告。课题报告被评为吴县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苏州市三等奖。课题报告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增刊),并在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交流,“其研究情况和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参与了学校综合课题江苏省立项课题《以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普通高中综合课程改革实践研究》的教科研工作,负责课题的筹划、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工作。

名师风采老师先进事迹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99年苏州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甪直中学教务处主任。 1989年参加工作,任教高中历史教育。教过8届毕业班。97年撰写的研究性学习教改论文获全国一等奖、98年撰写论文获陕西师大历史系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中学历史论文评比二等奖;2003年学科论文获江苏省历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0—物理》、《新课程导学训练》等书籍。01参加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基础教育计算机示范网培训、01获吴中区评课选优二等奖、03获江苏省奥林匹克中级教练员、03年获吴中区物理学科评课选优一等奖、03年获苏州市物理学科评课选优二等奖、03年获吴中区教育技术选进个人、04年被吴中区教育局授予“高中物理中青年教改带头人”。资料来自

聆听专家的声音、领略名师的风采,促进专业成长——听专家讲座心得

聆听专家的声音、领略名师的风采,促进专业成长——听专家讲座心得 4月10日——4月12日,为期3天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四期“新课标”暨海峡两岸论坛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郑州市体育馆举行。伴着和煦的春风,来自全省各地上千名一线优秀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同领略了知名专家教授精彩的教学风采和教学艺术。现将我们此次参加培训会的感受与全体教师做简单的汇报交流。 一、从细微处着眼,静下心来做事,做好身边的小事。 大事做不来,将身边的小事做好。这是魏书生老师在本次名家论坛培训会上反复和与会教师分享的一句话。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用自己不平凡的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节无与伦比的课堂,让人如沐春风,至今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魏书生老师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报告中指出,教师一定要守住一颗平常心,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实际的事,要从自己能够掌控的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心一意的享受做小事的快乐,这样我们才能成就大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一名教师,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节课,静下心来批改好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和每一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细细品

味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如果整天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胡乱折腾,哪里有时间做事情。 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魏老师睿智的话语、幽默的谈吐,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他将化为我们前进的力量,永远激励我们向前,努力,奋进。 二、学会反思、自省,坚持写教育随笔。 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做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和来自福建的何捷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魏书生老师用了很长的时间强调写反思的重要性,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多,优点越来越多,我们成长的就越快,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青年名师,何捷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四十多岁的他,已经先后撰写文章一千四百余篇发表在《人民教育》等期刊。何捷老师在本次培训会上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二年级观摩课:读绘本、写话训练。写话,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说,如何说好。这节课上,何老师一方面让孩子读绘本《我的爸爸》,另一方面,让孩子仿照绘本中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爸爸;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教会孩子如何写话。

探寻先进教育理念 感受名校名师风采-考察报告

探寻先进教育理念感受名校名师风采 教育干部素质提升班考察报告 首先感谢市教体局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培训和考察的机会,聆听了各位专家、校长的报告,圆满完成了第七期教育干部素质提升班培训、考察的学习任务。所听所到之处,专家对现代理念的解读,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领导的豪情和胆魄感染着每一位成员的情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心感触颇深,收获多多。既在现代教育理论方面得到了充电,又亲自领略到了现代化教育程度颇高的上海的几所著名的现代化、示范性学校的办学模式,无论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还是在学校管理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自己今后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探讨适合本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一、培训、考察概述: 1、这次培训、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深入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了解上海市部分名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办学特色,进而探寻各校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学习其先进的经验。 2、这次学习考察的学校包括格致中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3、这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1)听学校校长做办学思想理念实施方面的报告,(2)参观校园。 4、对两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创建特色,追求学校的个性化、优质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二、学习、考察的两点认识: 1、校长成功之路是有路可循的。 在考察学习中,我们有幸领略了名校校长的风采,追寻几位校长成功的发展轨迹,我们能够从中感悟到名校长的成功机制和规律,其共同特点是,以专业化为目标,努力探索专业化的道路。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实现了从学校纪律维护者、学校管理者向智慧型领导者的角色转变。校长不再是“行政长官”,而是教育专家。“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是一时的目标,更好是永恒的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校长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逐步积累、逐步孕育的过程。在校长成长的道路上,欲速则不达,要有长期奋斗、持续努力的思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认准目标,终会成功。格致中学的校门左侧,一块椭圆型的大石头上

探寻先进教育理念 感受名校风采

探寻先进教育理念感受名校风采 ——山东名校学习考察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9月19日至9月23日,我同龙正勇股长、田仁俊主任、孙建明校长等十名同志,对山东五所名校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我们采用听报告、看校园、问学生和访老师等形式考察学习,我们空余时间一起结合本县本校实际情况较深入的谈感受,说体会。对各校先进的办学思想、高效课堂的建构、素质教育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给每位组员留下了深刻影响,内心感受颇深。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圆满结束,我受考察组成员的委托,特向各位领导作汇报,并通过汇报会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适合本县本校的教育发展,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考察学习活动的概述 1、本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深入学习先进教 育教学理念,了解山东省部分名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 况,办学特色,进而探寻各校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先进经 验。 2、这次考察的学校有:农村中学名校杜郎口、城镇公办名校清 怡中学、城镇私立完全中学名校昌乐中学、城镇私立中学名 校黛溪中学、城镇国有私立中学名校竟业园中学。 3、这次考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1)听学校校长做办学理念实 施方面的报告,(2)参观校园,(3)观摩课堂,(4)考察学 习组交流探讨。 4、五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印象:深刻的感受到他们“创建特 色,追求学校的个性化,构建课堂的高效,重视课程管理, 德育铸就学生成长,打造校园主流文化,健康的教师专业成 长”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 学目标。 二、考察学习的认识

1、学校成功之路是有路可循的。 在考察学习中,我们有幸领略了名校的风采,追寻五所学校发展的轨迹,我们从中感悟到名校的成功机制和规律,其共同特点是,以校长专业化为目标,努力探索专业化的道路,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逐步积累,逐步孕育的过程,欲速则不达,要有长期奋斗和持续努力的思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更要有敢为敢为的精神,认准目标终会成功。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 第一阶段(绝境中的挣扎:让学生“动”起来) 1997年4月-2000年7月——改革酝酿阶段 1997年4月,崔其升被调到困难重重的杜口中学,敢于创新的他,首先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子。1999-2000年,以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口,每个班级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时间模式为“0+45”(教师不讲,学生自学,开始一个星期,带有强制性)害怕失败的教师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0+35”(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经过部分骨干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心存疑虑的教师们慢慢开始逐渐接受。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 2000年8月-2003年7月——改革攻关阶段 2000年8月-2003年7月,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名师带动工程起步,拜师学艺,课堂大比武,促进教师全员提高。邀请教学研究人员来学校作辅导报告、评课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开拓视野。改革带来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

2020年新编教师风采简介范例名师精品资料.

教师风采简介范例 张珊薇,女,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文学部部长。曾荣获杭州市优秀园丁、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多次策划组织大型青少年文学教育活动,2008年被授予华东地区校外创新活动家称号;杭州市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担任少年宫专用教材《文学写作》主编,参与省编小学语文教材教师辅导用书编写工作;多篇教学论文和活动案例获全国及省市一、二等奖。 李文英,女,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发展中心文学部教学主管。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数学教学、学校管理等工作,逐渐形成“立足生活,激趣引思, 自主探究、互动生成”的教学风格。曾多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撰写的论文、案例近20余篇在省、市、区获奖,并被授予市优秀教师、市教坛新秀、区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董霞,女,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文学部教学主管,文学写作项目、童话阅读项目专业指导教师。《母婴杂志》绘本栏目特邀专家顾问。曾获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多次在杭州市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奖。出版《小学生成语故事》、《青少年宫文学写作专用教材》二、三册。撰写的论文多次在杭州市校外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徐明,女,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文学部文学写

作项目主管。曾获得省优秀习作指导教师、西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先进工作者、知识型职工等多项荣誉。教学上务实创新,勇于开拓。曾成功策划和组织了杭州市中小学生文学知识竞赛、诗情画意新西湖、作文超市、文学直通车、我与父母同读一本书等系列文学活动。撰写的论文和案例多次在全国和华东地区获奖。 沈丽春,女,本科学历,现任文学部珠心算项目主管。省珠心算协会会员。所写论文曾在中珠协算理算法理论研讨会中获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中心论文优秀奖等。为小学输送了众多全面发展的优秀苗子,为数学俱乐部培养了数学尖子。曾被评为中心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丁伟锋,男,哲学硕士,文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杭州少年文学院、杭州校园文学社团联盟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文学社社员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上百篇,指导社员参加冰心作文奖等全国征文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数十个奖。所负责的杭州少年文学院多次获得各级文学活动优秀组织奖,杭州校园文学社团联盟连续五届开展了浙江省暨杭州市校园文学社团PK大赛,在杭州中学校园文学界影响广泛。个人被评为全国美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连续三届冰心作文奖优秀指导老师。所撰写、执笔的论文和活动案例多次获得中心、杭州市、华东地区和全国一二三等奖。

浙江省金华五中2019年第一学期阶段考试科学试题(无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考试 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C-12 O-16 Cl-35.5 H-1 Mg-24 S-32 Fe-56 Ba-137 Al-27 Ag-108 Cu-64 Zn-65 3.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市区公共汽车排气管装上高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①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②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氧化反应 B.均为化学变化 C.均为物理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2、下列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pH值测定 C.浓硫酸稀释 D.滴加液体 3、下表是小明同学用两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请你指出两种方法都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4、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 A. 水、AgNO3溶液、稀硝酸 B. 水、NaOH溶液、稀盐酸 C. 水、KOH溶液、稀盐酸 D. 水、KOH溶液、稀硫酸 5、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 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 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白色 D. 不变色 6、小明同学按图中所示组装好的以下Ⅰ~Ⅲ装置,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产生的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 正确的是( )

感受名师风采1

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刘志香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这两天时间分别听了华应龙的《规律中的规律》、华应龙的徒弟刘伟男的《计算器的应用》、钱继芳的二年级的《统计》、刘松的《乘法分配律》、钱守旺的《分数的再认识》、张齐华的《用字母表示数》、《可能性》。这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当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觉得这些名师们都有相通的地方。因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汇报,现在我就选取印象深刻的几点向大家汇报。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此次活动的每一位名家他们的教学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理性睿智的语言如华应龙老师,有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如钱守旺老师,有幽默又有亲和力的语言如张齐华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刘松老师搞笑幽默的语言。他的那些?请用欣赏的目光看看她、专家级别的学生、你说了一句美丽的废话?等等教学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无论回答对错,优生差生都能开开心心的学习数学,都能在老师幽默评价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课前注重情感交流,改变枯燥的新课导入方式。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三、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如华老师认为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激发出来的,关键在于教给孩子怎么思维,怎么发现、概括。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丝

走进人大附小感受名校风采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乌云镇中心校单志强 2014年11月12日我有幸在包校长的带领下去到北京人大附小这样一所名校里面学习,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带着学习和欣赏的态度,我参观了他们的校园,听了他们老师讲的课和他们校长对学校的介绍,有所感受。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自己所见所想。 首先来到人大附小阶梯教室。环形的座位围绕着中间的舞台,让所有方位的人都能够看清楚学生和老师上课的情况。在这里我们听取了七彩教育同盟各校三年以来的教学成果汇报,然后我们在多功能教室听了一节由七彩教育同盟学校为到会的教师做了一节生动的多学科整合的,新理念,新思想的课。同天下午,我还听了两节课:一节是科学课《摩擦力》和一节《头脑风暴》,《摩擦力》是一节常态课与我们的课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40分钟的课,学生没有教材,不用带实验材料,教师准备了实验需要的用品。学生在课上,能自主小组合作完成本课的实验,也有小组没能完成实验。听完这三节课我感到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新授、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让我长了见识。更新了教育观念。 接下来,我们几位教师走进了人大附小的学术苑,在这里开始了为其一周的学习,学术苑我感觉特别有特点,一、二楼的科学和美术教室都是开放的。开放教室来自郑校长的一个理念,郑校长早年在日本留学参观小学时,看到了孩子们在开放室上课的场景,那种轻松自在有序的上课场景,给郑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自那天起,校长就希望有一天,附小的孩子也能在开放教室中学习,将这种开放的思维带到我们的课堂里。所以在2011年9月建成了学术苑。学术苑的教室只有三面墙,与走廊直接相通。每间教室的装饰都是老师和学生用废旧材料完成的。开放教室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上课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生的视野开阔,同时思维也会开阔。他们的精神轻松,思维也变得活跃。更容易发现问题,更容易解决问题,而老师要做的是加强这种倾向,今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学习一位名师个人体会(蔡丽丽)

学习一位名师个人体会 东关小学蔡丽丽 通过对《以名师为师》的学习,让我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名师对学生、对教育行业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凝聚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为身边拥有这么多业务精、工作能力强、有远见卓识的同行而感到自豪。在21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尤其是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段路还很漫长。在专业上要有所追求,要坚持不懈地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现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教师要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其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的。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再次,教师要学无止境。学习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审时度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这些名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学习。正是由于有厚实而广博的知识基础,他们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自如。 总之,向名师学习,学习名师对事业执着的精神,爱学生的品格,学无止境的精神,我们只有向他们学习,再加上自己努力去做,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教师,才能成为名师。我们所处的是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服务的对象学习知识也不单是教师的教,而是多渠道的。他们了解到的知识是有可能超出我们想象的程度,也可以说在某个方面孩子可

领略大家风采 感受科学魅力

领略大家风采感受科学魅力 2014年7月16日星期三雷阵雨今天是我参加夏令营的第三天,一改之前的高温,今天的北京天气凉爽,带着些许微风,我的心情甚好! 今天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各个研究室代表向我们介绍每个研究室的特点、研究方向、发展目标等等,十几个杰出的老师尽心尽力的向我们介绍中科院这所科研的最高学府,认真耐心的解答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师生之间积极的学术交流,让我身边笼罩着浓厚的学术气息,我也不知不觉的徜徉在科研、学术的知识海洋中! 在各个老师的介绍中,我对中科院大气所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学科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这里有着先进而完备的仪器设备,有着众多优秀的导师,有着汇集各方的优秀学子,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气象人才,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我而言,以前的中科院大气所存在于学长学姐的谈论中,存在于冰冷的网页上,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但今天的大气所在我眼中,在我心里,它是一个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极具吸引力的学术圣殿! 令人惊喜的是,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见到了著名的气象学家——曾庆存!以往神一般的人物如今就站在我们眼前,还亲切的教导我们做人、做事、做科学,我甚是激动!还记得曾爷爷首先就教导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他说:热爱祖国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坚持世界大同的博爱主义精神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必须坚持并传承下去!曾爷爷身上的浓重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深有感触,也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但我真切的被曾爷爷感染,那一刻,我心中萌发了为祖国富强而奋斗,为气象事业而努力的念头!在最后,曾爷爷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说:同学们,好好学习啊!你们要用双肩扛起新一代的责任,带领祖国逐步富强,引领祖国的气象事业走向更高的阶梯!这句话是老一辈气象学家对我们寄予的厚望,也是气象事业代代延续的体现。听完曾爷爷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气象之路,立志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夏令营还将继续,我期待更精彩的行程,期待交到更多的朋友,期待学到更多的知识,期待所有所有······

名师风采 软文

三重身份下的真我演绎 ——记贵州新华电脑学院就业指导中心龙泉老师在贵州新华,有这样一个人,他被人称为龙老师,也被人称为龙“教授”,更有人称他为龙导演。在贵州新华,有这样一个人,他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积极主动地承担更多的责任,他更兢兢业业的教授着自己的学生……他常常把“学生能够学习安心,就业省心,我才能够舒心”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就是贵州新华电脑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龙泉老师。 勤奋工作的龙老师 龙老师是贵州新华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是学生走向好的工作岗位的把关人。每天,都可以见到龙老师坐在办公室里面在不停的打电话,他每天都要坚持打上很多的电话,有联系用人单位的,有对用人单位回访的,也有对毕业学子近况关注的。于是每每下班的时候,龙老师的嗓子都发哑了,说话的声音都难以听见。 不仅如此,龙老师还频繁的对就业单位进行实地回访。酷热的夏日,也是学生就业的高峰期,但龙老师都会顶着骄阳,坚持每天进行回访,了解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烈日下,龙老师的身体出现了不适,皮肤烧伤、中暑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是龙老师没有退缩,仍旧早出晚归,坚持回访完每一家就业单位和每一位刚就业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上的难题。每一位刚毕业的学生,涉世未深,都会有很多的问题和烦恼。龙老师的到来无疑是他们的福音,他们把龙老师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将所有的问题都向龙老师倾诉。龙老师一面静静地聆听,一面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能够当场解决的,龙老师就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怎么去解决;不能够当场解决的,龙老师都会详细的记录在笔记本上,等回去之后再通过其他渠道帮助他们解决。

龙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很为用人单位考虑。每次回访的时候,都会仔细询问用人单位对贵州新华推荐来的学生的一些感受,如果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作情况不满意,龙老师都会认真检讨自己的工作,并做下笔录,在事后找到那些学生,深入询问他们原因,并谆谆教导他们,让他们能够尽快找到工作的节奏,安心工作。与此同时,龙老师还会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了解用人单位是否亟需其他方面专业人才,是否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等。这些,龙老师都会认真记下,并在回去之后认真总结,与教学部门进行探讨,改善教学方法,改革授课方式,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在合适的时间,龙老师会再给用人单位推荐符合要求的毕业生,解企业用人的燃眉之急。于是,贵州新华毕业的学生到就业单位之后,用人单位的满意率越来越高。 他的辛勤工作也让用人单位的人深受感动,龙老师敬业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让每一位与他有过交往的用人单位都深感敬佩,他们常常说:“贵州新华有这样一位老师,实在是学生的荣幸,也是我们用人单位的幸运!” 谈起贵州新华的就业网络时,龙主任很是谦虚:“主要是教育集团的就业网络发达,让我们的就业工作也变得简易多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贵州新华电脑学院2000多个协议用人单位,98.6%的就业率的背后,是龙老师辛勤工作的结晶。 兢兢业业的龙“教授” 学校职素课的开设,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教学。龙老师与外界接触甚广,并且在就业指导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因此自然也就少不了龙老师的授课。 在高峰期的时候,龙老师白天要去做回访,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是晚上还要为学生们准备就业指导课。为了帮助学生们尤其是新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职

领略伟人风采(群文阅读教案设计)

领略伟人风采(群文阅读教案设计) 领略伟人风采,感受凡人情怀 ——《走近毛泽东》群文阅读课案设计射洪县太和四小:郭秀英 议题分析: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清平乐.六盘山》《毛岸英》《难忘的小红马》《这思考的窑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是一位杰出的的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选文情感细腻、真挚,毛主席的那种常人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学情分析:于时代的原因,学生对毛泽东的了解不深,要真正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这需要在课前学生认真学好教材的同时,大量查找与毛泽东相关的资料并整理成自己所得信息,以丰满人物形象。在阅读选文时不必追求理解得过深过透,学生有所感悟,大体读懂即可。选文分析:本次群文阅读课,是在学生学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八单元课文——《七律.长征》《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开国大典》的基础上,补充阅读四篇文章。——《清平乐.六盘山》《毛岸英》《难忘的小红马》《这思考的窑洞》。《清平乐.六

盘山》表现红军长征的豪迈气概与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毛岸英》主要记叙了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经过和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对他的评价,表现了毛岸英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和毛主席的博大胸怀;《难忘的小红马》毛主席关怀同志的几件感人的事,表现了毛主席处处关心同志热爱同志的高尚品质;《这思考的窑洞》主要记叙了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工作、思考并创作了不朽巨著的事迹,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风采。这四篇选文分别与教材内容相对应,从诗人,凡人,伟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和凡人情怀。课时安排:一节课教学准备: 1、师生提前收集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2、课件 3、阅读卡教学过程:一、 诗词吟诵,引入话题。 1、课件出示《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学生吟诵。 2、师:孩子们知道,这两首诗词的作者是谁?相机板书课题:毛泽东 3、说一说,你了解到毛主席哪些信息。 4、师小结:是的,他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这节课让我们走进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大城子中心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长期以来把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书育人、实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的骨干教师队伍。以下,为近三年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情况: 一、骨干教师队伍概况 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主要由一批中青年教师组成,年龄在35——42岁之间,教龄均在15年以上(本学年交流到我校的王福玉老师工作年限较短)。目前我校共有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县级骨干及青年骨干教师10人,校级骨干教师8人。 二、近三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1. 结合校本培训,充分利用资源,请专家讲座 近年来,我校结合校本培训工作,加强对骨干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充分利用市、县内的资源,请专家来校讲座。三年来,我校聘请的市县内教研、科研领域的专家达到十余人,如科研室刘玉明老师,教研室马庆全老师、王海军老师、宋怀海老师等。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座,为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2.提供外出考察和培训的机会,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几年来,我校先后出资,派卢燕、王亚玲、曹明柱、赵洪灏、王福玉等多位教师,赴江苏、黑龙江等地进行考察和培训,接受新的教 育理念,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引入我校。考察教师回到学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心得,与全校教师进行分享。以教研组活动或献课的方式,汇报培训、考察成果。这样,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了全校骨干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3.开展骨干教师“读书启智”活动,促内涵发展 为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质,学校倡导骨干教师要多读书,通过读书明理、读书启智、读书成名的举措,打造我校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每学年,骨干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选定书籍,学校统一出资,集体购买,分发到教师手中。要求教师认真阅读所选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期末撰写读书体会,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以此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内涵发展。 4.开展骨干教师论坛,促教师专业提升 骨干教师论坛活动,是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每学期,由学校校长、副校长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集体大讨论。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会。教师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引领作用的发挥等进行认真总结和汇报。会上,骨干教师互相听取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骨干教师要参与学校发展的建言献策。日常工作中留意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指出学校发展中的不足与漏洞,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和相关制度的制定,提出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此项活动,学校可以对骨干教师的发展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反馈。 5.开展骨干教师献课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我校每学期开展全校性的评优课、微格教学、教学设计等学科竞赛活动。活动之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作为先导,要以教研组为单位,为全组教师上示范展示课。展示课要体现骨干教师在个人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师生互动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教研组内其他教师从中有所收获和启示。在非骨干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时,骨干教师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帮助他们进行教学设计、听试讲、修改教案。非骨干教师的竞赛成果,可作为结对教师的共同成绩。近几年,我校的骨干教师们以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我校的各学科教学成绩得到了大幅提升,且日趋于稳定。 三、存在问题 1. 骨干教师队伍发展后劲不足。我校教师队伍中工作年限在3——10年的教师几乎没有

向名师学习心得体会

向名师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以名师为师》的学习,让我在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名师对学生、对教育行业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凝聚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 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为身边拥有这么多业务精、工作能力强、有远见卓识的同行而感到自豪。在21世纪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尤其是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段路还很漫长。在 专业上要有所追求,要坚持不懈地脚踏实地地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 教师。现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教师要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 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 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其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使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的。(华考范文网使 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通过 学习,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 “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再次,教师要学无止境。学习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每一位 教师都要审时度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这些名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一刻也 没有放松过学习。正是由于有厚实而广博的知识基础,他们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挥洒 自如。 总之,向名师学习,学习名师对事业执着的精神,爱学生的品格,学无止境的精神, 我们只有向他们学习,再加上自己努力去做,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教师, 才能成为名师。 20xx年是个值得提赞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我们在李总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学习当中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名师们的风采,更是让我们在学习当中又一次历练了自己。又一次见证了学习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我们有幸听到了中国教育界的四位名师,他们分别是张晋老师吕国庆教授孙 伟博士和刘兴华老师。四位大师的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张晋老师爱的学说,让我们 在座的各位都受益匪浅。爱之层面很广,有师生之间的爱,家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同事之间的爱。同样是教书育人,他却把爱诠释的很精辟。一句你爱我我爱你爱来爱去爱 自己,让在座的同仁们掀起一番热潮。吕国庆教授则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给我们讲解 了新概念的教法。让我们教新概念的老师又有了新鲜的血液,既实用又简单。幽默诙谐的

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今天到晋江实小参加“实验小学名师团队教学展示活动”,聆听了庄艺颖执教五年级《非连续文本阅读〈认识PM2.5〉》以及吴雪明老师执教三年级《群诗阅读〈古诗中的童趣〉》,还聆听了福建省普教室黄国才老师的精彩点评,这一个上午可以说是除了说收获满满,还有的感受就是享受。 庄艺颖执教五年级《非连续文本阅读〈认识PM2.5〉》的这节课最能打动我的心。首先是庄老师“四两拨千金”的教学风范令我很崇拜,一言一语一行,如流水一般。上课伊始,庄老师一句“孩子们”,我的魂儿也就跟着屏幕上的图片时起时落的,忽而难受,忽而激动的,她的声音没有高亢施令的语调,不紧不慢的,这声音有很强的磁性,又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听了还想再听。古人云:先声夺人。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想当能吸引学生的好老师,这说话谈吐,语速,语调肯定是一道门坎。其次,是庄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也让我折服。“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庄老师如此纯熟的课堂直播四十分里,虽然没有彩排,但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收入自如,张驰有度,几近完美,没有罗嗦一句,没有重复一句。我想:这完美的背后是庄老师怎样的努力呢?我可以推想到,她执教二十五年来一丝不苟教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教学精神。今天的她才可以走在课改的前沿,像是一块宝石绽入着光芒。再次是庄老师过人的文本解读及重构能力。庄老师设计“四读”课题,每一次读都不一样,每一次读都能加深了感受,打动人的心。另外,课程改革将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要求写入了大纲里,这部分内容在生活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却没有教材,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执行者,反思者。针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空气品质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的一个课题,引导着学生去探究,富有时代意义,真正体现了教材的人文性。庄老师又在阅读策略上精心、用心地点拨学生如何去阅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 吴雪明老师执教三年级《群诗阅读〈古诗中的童趣〉》的这节课值得我尝试。学生一节课学习了四首古诗,吴老师整节课条理清晰,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较为浓厚,从学生的读诗句,说诗意,演诗趣,还有背诗等等,好象学生都能接受,反应很好。但作为一个听课老师不免觉得节奏有点快,如果我是学生,叫我一下子根据诗句编出一个故事来,我会很害怕老师点名我上台说一说,更何况是三年级的学生呢?或许实小的学生素质比较好,能掌握,如果是我们学校的三年级学生,估计难,所以如果我要尝试这种群诗阅读,在学习目标上一定要再斟酌。 黄国才老师的精彩点评,妙不可言,让我如醍醐灌顶。名师的课堂看似天衣无缝,完美的。怎么建议呢?黄老师给庄老师的建议是不能过分追求完美。如课的后面再给学生讲述什么是非连续文本与本节课没有多大关系,五年级学生应该

《社戏》课堂实例

那一方乐土 ——《社戏》关键词教学实录 执教: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汪旭升整理、插评:盛艳芬 教学目标 1.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3.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 2.关键词的理解:好豆—好戏—那夜—乐土。 学情分析 《社戏》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儿童的故事,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仿,因此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对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不会很在意。也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对写作背景不熟悉,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应该精讲、少讲,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有些问题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疑难问题。 一、检查预习 师:先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浙师大的研究生们。机会难得,希望同学们多表现自己,展示出我们金华五中初一(4)班学生的风采,好不好? 生(齐):好。 师:请一位学生读字词。(屏显。) 归省、行辈、惮、絮叨、凫水、撺掇、踱、潺潺 (师纠正读错的字音,生齐读两遍。)

师:《社戏》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比较长,请同学们把主要事件梳理一下。 (屏显,括号内为空白。) 归省平桥—(放牛钓虾)—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公公送豆) (学生速读课文,梳理情节,填补空白。) 【插评】本课伊始,一句话的介绍和激励之后,就进入常态的学习,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字词正音,二是情节梳理。公开课的导入往往过于冗长,其实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绝不拖泥带水,时间就是效率。 二、抓住关键句解读 师:那一夜的社戏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中有一句抒情的话,对此事表示怀念。这句话在哪里? 生1:最后一句。(屏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很好,关键句往往出现在哪里? 生2:结尾。 师:还有呢? 生3:开头。 师:我们如果能抓住关键句去理解课文,会更加快速有效。关键句里面还要找到关键词,你觉得哪几个是关键词? 生4:“好豆”“好戏”“那夜”。 师:好,我们逐一来看。 【插评】关键词教学法,可以一分为二:从学法层面来看,通过关键词含义的辨析品评来准确理解文本内涵,是一条较为便捷有效的通道。从教法层面来说,通过关键词来设计主问题、形成教学思路,是一种组织课堂教学的主框架好方法。关键词是直接或间接地源自文本,以此教学,紧扣文本和生本,既保证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又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如本课例从尾句中直接提炼出“好豆”“好戏”“那夜”三个关键词,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流程就得以次第展开,风生水起。

走进名师课堂 领略名师风采

走进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 -----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暨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有感 阳谷县七级明德小学张秀 2011年12月10日,在县教研室王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与阳谷县部分骨干教师远赴济南,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暨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从鲁西北到泉城济南,路途的遥远难掩求学者迫切的心情。听了韩军、吴琳和李卫东三位名师的课和他们精彩的报告。两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感到很幸福,近距离聆听名师,如沐春雨,亲耳聆听名师上课,感慨万千,名师们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精彩的讲座让我感觉不虚此行,收获甚多。体会如下: 一.精彩纷呈的课堂令人赞叹: 1.注重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张庆祖老师曾经说过:“一个高明的老师,必定如一个优秀的导游,将游客(学生)带至风景点(文本),然后让他们静静地欣赏,让他们自己去领略风景(文字)的妙处,获得默然心动的启悟。”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次的名师课堂都把朗读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朗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范读、引读等多种形式,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善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走进文本,轻轻松松读出人物的情感、品出味道、读出感情。 在北京特级教师韩军老师,貌不惊人,实在普通。但站在讲台前,面对着孩子,甚至于我们,一张口说话,那童真与魅力便展露无遗了。这是丝毫掩饰不了,也伪装不了的。韩军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吟诵体会指导学生的朗读如指导学生读“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时,韩老师交给学生注重联系实际,问小学生你现在度过了多少个日

名师风采《杨氏之子》课堂实录——武凤霞

名师风采《杨氏之子》课堂实录——武凤 霞 一、谈话导入老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老师: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学生:老师说的话比较简练,我们平时说的话要复杂一些。学生: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我们现在不这样说。老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学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老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二、一读(读正确)老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学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老师:说说哪个句子你不知道怎么读?学生:“孔指以示儿曰”这个句子我读不好。老师:谁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学生尝试,但读得都不大正确。)老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孔/指以/示儿/曰。(学生自由读,齐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谁来把文章读

给大家听?(两位学生读)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两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得不一样?? 学生:“为设果”中的“为”,李同学读的是第四声,而张同学读的是第二声。老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学生:“为设果”就是孩子给孔君平摆上水果。老师:“为”在做“给”的时候读第四声。还有一个字音他们读得也不一样。学生(踊跃):“儿应声答曰”中的“应”,他们一个读第一声,一个读第四声。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老师:“儿应声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用。三、二读(读明白)老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学生:我读懂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老师: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学生(齐举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老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里的“惠”是个学生字,你会写么?(学生上台演板,写得很正确)学生:我看下面注释知道了“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拜见”。老师: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诣”也是个学生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写,在本子上写一个,互相检查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