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韶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08年韶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08年韶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韶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08年5月18日

1.韶关市社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一)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

韶关市地处粤北,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京广铁路贯穿全省、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南北向贯穿全市、323国道东西向贯穿全市。107国道、105国道分别经过本市北部和东南部。全市土地面积1846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由339平方公里

三河六岸的韶关市

2、发展历史

1949年9-10月,粤北各县陆续解放,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1950年1月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专区。1970年专区更名地区。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

3、人口状况

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2.94万人。户籍人口为320.32万人,比上年增加1.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88万人;农业人口194.44万人。韶关市少数民族以瑶族、畲族为主,还有满、回、京、苗、黎、白、侗、土家等,共31个。瑶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县和始兴县,畲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市和始兴县。

4、社会文化背景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源远流长,早在10万前,就有粤北先民活动生息。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公元前111年设曲江县,包括现韶关市大部分地区,县治在今市区。公元265年

三国孙吴设始兴郡,辖曲江、始兴等6县(范围大体上是今粤北地区),治所在曲江(在今市区)。南朝以后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市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名胜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以后历朝沿袭。明清两朝在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

2、韶关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国民生产总值

2006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3.83亿元,增长12.4%,增幅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0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74.19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56.60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46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683美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7.5:42.5:40.0调整为16.0:44.2:39.8,第一产业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韶关市的经济增长水平较慢,经济总量不高,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与珠三角城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在差距。

2).社会消费水平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9018元,比上年增长8.8%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63亿元,增长16.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1.78亿元,增长16.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2.85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1.71亿元,增长16.2%;餐饮业零售额22.81亿元,增长16.4%。

4).韶关工业基础雄厚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近几年,韶关工业紧紧围绕“建设粤北经济强市”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以冶金、电力、烟草为主的支柱产业。目前基本形成了初具特色的以采掘、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工业、铸锻件、建筑材料等资源型行业组成的重点产业,以机械制造、轻工、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三大类工业门类综合

类工业城市。

2006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55.22亿元,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6.28亿元,利税7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43亿元。三大支柱产业冶金、电力、烟草完成工业增加值98.6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韶钢集团年产钢能力已突破500万吨,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之列;韶冶集团经过三次的技改,生产能力现已达到年产铅锌20万吨水平,连续多年被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效益企业;韶关发电厂经过六期的工程建设,现安装机组9台,总容量为924MW,年发电67.3亿千瓦小时;韶关卷烟厂2004年年产突破30万大箱的生产能力,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广东省工业企业200强之一”。

5).转移工业园概况

韶关市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玩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外资工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近5万人。这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始兴、乐昌、浈江的产业转移工业园通过省认定,一批制造业、农业、旅游业项目成功获得对接,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

3、韶关市城市发展规划

1).城市定位

努力把韶关市区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住、创业和休闲的粤北现代化中心城市。2).芙蓉新城区开发工程

由于韶关自身的地理特点限制(沿江发展,两条江将韶关市分成三个区域,相互之间联系都靠桥,而目前市内的桥的交通情况也不是很方便),和各方面发展情况的综合因素,政府在西南区域发展芙蓉新城区。规划建设项目10项,估算投资74亿元。

重点建设韶关市新行政中心、韶关新火车站、西联新区汽车站、韶关大道、芙蓉大道、西联大道、韶关大道至芙蓉山隧道道路、韶关第二饮用水源工程等项目。

芙蓉新城区

3).韶关市“十一五”期间住房建设年度计划

4.韶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1)、韶关市近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韶关市的固定投资大都用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上,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相对较小。2006年是芙蓉新城发展最重要的一年,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都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94%。

2)、韶关市近年房地产投资分析

韶关市近年的房地产投资也有较大的增加,不过由于韶关房地产开发本身的起步比较低,所以房地产开发总投资也不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