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图书馆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评标结果公告

滁州市图书馆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评标结果公告
滁州市图书馆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评标结果公告

滁州市图书馆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评

标结果公告范本

滁州市图书馆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于2019年9月4日08 时 30分在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法开标,评标委员会按照交易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评审并确定了中标候选人,现将评标结果公告如下:

第一中标候选人名称:安徽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预中标金额:249880.00元

第二中标候选人名称:石家庄市多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预中标金额:240000.00元

第三中标候选人名称:北京中盈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预中标金额:235800.00元

资格审查结果

滁州市图书馆2019年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于2019年9月4日8时30分在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法开标,评标委员会按照交易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可行性报告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类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项目 项目名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业主单位:政府机关 申报单位: 负责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申报日期:2016年4月12日

目录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1) 第一章总论 (6) 1.1 项目背景与概况 (6) 1.1.1 项目的基本情况 (6) 1.1.2 项目业主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概况 (7) 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 (10) 1.1.4 项目预期目标 (12)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1.2.1 项目建设内容 (13) 1.2.2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5) 1.3 问题与建议 (16) 1.3.1 项目实施的关键 (16) 1.3.2 建议 (1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 (17) 2.1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17) 2.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现状 (19)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

2.3.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推动全省文化服务信息化的需要 (22) 2.3.2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努力把建成全国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示范城市 (23) 2.3.3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 (24) 2.3.4公众生活的需要 (24) 2.3.5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25)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25) 3.1网络体系建设 (26) 3.2 对已有基础文化信息数据进行改造 (27) 3.3专题数据收集、采集、处理与整合 (27) 3.4 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27) 3.5 目录数据生产及建库 (27) 3.6 文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8) 3.7 示范工程建设 (28) 3.8 保障体系建设 (28)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9) 4.1文化发展基础条件 (29) 4.2文化系统发展现状 (29) 4.3技术条件 (31)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图书馆界(LibraryWorld)2008年第2期(No.2,2008)吴蕙: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摘要]本文概述了公共图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影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 1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 数字资源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数字化,并通过因特网传输提供给人们使用的资源。数字资源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商业数据库,二是自建数据库,三是网络资源(数据库除外)。与传统印刷型资源相比较,数字资源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检索和传递速度快、使用灵活方便、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等特点。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文献购置经费情况良好的公共图书馆,在数

字资源的建设上都有很大的投入,购买和自建了不少的数据库,数字资源成了整个馆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调查表明,各公共图书馆引进或自建的资源数据库除少数利用率较高外,大部分利用率不高,有的利用率很低。以笔者所在的浙江图书馆为例,为了开发、开放更多方便读者的网上服务,完善我馆的网站建设,2006年6月图书馆对到馆读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一共发放908份调查表,回收了865份,回收率为95.3%。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常使用的网站栏目”项中,选择数字资源的读者占17.2%;在“目前使用的图书馆网上服务”项中,选择使用数据库检索的读者占22.2%;在“读者选择使用栏目”项中,选择专业数据库的读者占47.4%。由此可见,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目前,各公共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建设都很重视,不少图书馆开始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可是,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未能与数字资源的建设同步增长。这是我们的服务不到位,还是因为我们的读者对数字资源不感兴趣呢?数字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势必会给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带来消极影响,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2 影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四大因素 2.1数字资源建设缺乏实用性、针对性 目前,国内各种类型图书馆购置的数据库以文摘索引数据库、全文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为主。这些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doc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是山西省第一家规划设计和建成上线运行的地市级数字文化工程,是我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工程,是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项目,也是我市“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工程情况 (一)建设思路 1.资金来源:一是2013年我市申请创建国家示范区,原市长李正印专门从2013年度市长基金中拨出782万元,用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二是该工程被列为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项目,文化部资助50万元。 2.建设背景:该项目是正式从2014年10月开始建设。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工程?如果按当时文化共享工程标准建设,我们可以“买一批电脑,建一个网站,联一个大网”,就很容易完成工作要求。政府给我们这个项目这么多钱,这是朔州建市以来文化系统单笔资金最大项目,我们想要通过这个项目发挥文化惠民最大效益,让朔州老百姓通过先进技术享受先进文化。考虑到以下两点,对原来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 一是文化部、财政部从2002年就开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

工程,但发展仍不平衡,中央财政对县区、乡村有投入,对我们市级没有投入,而且县乡文化共享工程设施利用率低、存在着“肠梗阻”现象;二是文化部当时已提出开始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要求,国内南方先进城市已在探索实施,有可以参考的经验。 3.建设思路:本着大文化理念,通过整合文化共享、数图推广、电子阅览室三大工程,整合文化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体育馆等馆内、馆外、系统外三大信息资源,整合文化管理、服务、需求三大职能,在源头上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起始一公里,在终端上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朔州文化工作新平台、新领域。 (二)项目内容 朔州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两中心两站一平台”系统项目,是由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中标价241.395万元,其中软件平台由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两中心:市文化局数字文化管理中心、市图书馆机房中心;两站:市博物馆、市群艺馆数字服务站;一平台:市县乡村四级分布式互联网站集群——朔州数字文化网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有文化资讯、文化有约、群众文化、数字场馆、特色文化、专题片、文化志愿、文化艺术、文化共享、文创商城十大栏目。该项目2017年7月17日上线试运行,8月24日通过专家初审。 二是“六馆八库”资源项目,由中科九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中标价389.65万元),包括数字图书馆、群艺馆、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红色文化馆六个数字场馆或虚拟全景场馆,还有“右玉精神”、朔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 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 二〇一〇年五月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指南 第一条 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规范和促 进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制订本指南。 第二条 数字图书馆资源是指图书馆以数字形式发布、存 取和利用的信息资源的总称。 第三条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 采集、组织和管理,使之形成可利用的数字资源 体系的过程。 第四条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要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知识 产权,并注重维护图书馆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要遵循有关国际、国家和行 业标准和相关规范,为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创造条 件。 第六条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要与公众通过网络传播渠道 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需求相适应。 第七条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 建设目标与规划,保证资源建设有计划有步骤 ·1·

地进行。制定建设规划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包括:建设原则、建设方式、建设工作内容、建 设策略、建设经费、建设管理。 第八条 建设原则: 1.实用性原则,即从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和用户 的实际需求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信息需 求。 2.系统性原则,即注重资源建设内容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形成有重点、有层次、各类型资源 比例适当的数字资源体系。 3.特色化原则,即根据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 对象的特点,建立有特色的数字馆藏。 4.共建共享原则,即开展跨地域、跨系统的数 字资源合作建设,建立优势互补、联合共享的 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第九条 建设方式: 1.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建设、 引进建设和合作建设。 2.根据馆藏资源、服务策略、基础设施以及经 费保障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建设方式。第十条 建设工作内容: 1.根据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结合资源的主 题内容、类型、载体等,确定资源建设对象。 2.通过购买、数字化加工、网络资源采集、网 络资源导航、受缴、受赠和交换等多种途径建 立和丰富数字馆藏。 3.根据相关标准对资源进行组织与加工,注重 对数字图书馆资源与传统载体资源的整合,建 立传统馆藏和数字馆藏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的 数字资源体系。 4.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科学有效 的管理,确保资源的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 建设策略: 1.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版权许可,充分开发 公共领域资源,并重视对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 2.通过联合采购方式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 3.按照共建共享原则,避免资源重复建设,提 供已建资源的开放共享。 4.注重信息技术在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降 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 5.根据数字资源的用途,确定相应的加工级

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数字资源标准规范

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数字资源标准规范 第二部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范 委托方: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研制方:北京大学 2014年6月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3.1 PDOI名称(PDOI name) (3) 3.2 PDOI语法(PDOI syntax) (3) 3.3 持久性(Persistent) (4) 3.4 对象数据(Object) (4) 3.5 元数据(Metadata) (4) 3.6 唯一标识(Unique Identification) (4) 3.7 兼容性 (Compatibility) (4) 3.8 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 (4) 4 语法规则 (4) 4.1 一般规则 (4) 4.2 PDOI前缀 (5) 4.3 PDOI后缀 (5) 4.4 PDOI 的显示 (5) 5 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PDOI管理 (6) 5.1 前缀管理 (6) 5.2 各级中心标码前缀示例 (6) 5.3 显示示例 (6) 附件:国家中心及各省级分中心前缀一览表 (7)

1目的和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系统( Platform 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 ,简称PDOI )的体系框架、命名规则。 本规范仅供平台建设参与单位对数字资源对象进行标识。方便资源对象的保存、迁移、交换和使用,可以有效地对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本规范不试图代替各平台参与单位已使用的标识系统,但可以将各单位机构已采用的标识符进行扩展,统一纳入到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体系中进行标识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虽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别代码 ISO/IEC10646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UCS) RFC 3986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Generic Syntax RFC 3629 UTF-8,a Transformation Format of ISO 10646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范和应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3.1PDOI名称(PDOI name) 在PDOI系统内定义一个唯一对象(标识对象)的字符串。PDOI名称可以由遵循PDOI语法规则的字幕、数字、字符组成。 3.2PDOI语法(PDOI syntax) PDOI名称中字符的形式、顺序的组成规则,具体指PDOI名称前缀、分隔符、后缀的形式和特征。

数字图书馆中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原则

数字图书馆中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原则 随着当今社会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知识和图书的需求的多样性提高,传统的图书馆面临着科技的冲击,在社会发展中,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机构,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才可以提供快捷完善的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信息资源建设是其基础,对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是目标。而在数字图书馆中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中,要遵循怎样的原则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研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原则,分析其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数字图书馆中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一、引言 有机结合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内容和要素,研究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原则迫在眉睫。通过研究,进一步发挥其在指导资源建设实践中的作用。 二、数字图书馆概述 (一)数字图书馆含义。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结合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进行信息开发、建设和服务的综合体,截止到现在,它仍然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客观上难以对其进行完整的定义,与此同时,它也是以网络条件为前提的可以拓展的多媒体资源库群。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一是实体虚拟化。和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服务器等多种设备组织连接的电子设备,借助网络实现拓展,使得用户在使用图书时不受时间和实体的制约;二是资源共享化。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进一步便利了读者实现资源共享,它带来的是信息服务的跨时空发展,实现了多个地区与行业的协作发展,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 三、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标准化。数字格式指的是对数字化的信息基本结构进行描述时,必须使得数据格式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有统一的标准。描述和标引语言的标准化可以推动读者和系统加强沟通,不仅如此,还可以加强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沟通。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要树立好资源共享、互相协作的理念,进一步提供更加标准和系统的信息,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事实上,现在的数字图书馆发展不完善,国内的多个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里有许多转换的问题存在,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更谈不上实现图书馆的合作。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推动自身的资源融入进全球资源共享体系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信息只有实现共享才可以实现其价值,在不断提高本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程度的前提下,才可以推动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体系,进而在更大范围内更合理地实现共享。 (二)特色化。和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才在很多不同,

[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图书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 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应注重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研究和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系统和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在文化研究上与地方文化发展密切联系,还能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实现。笔者以桂东南唯一的一所高校玉林师范学院为例,试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1玉林师范学院概况 玉林师范学院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从组建开始,即对其发展作了科学定位,即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作为一所民族地方高校,玉林师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方面,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以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教学科研藏书为中心,桂东南地方文化信息资源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2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十分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专藏及专门阅览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收藏的完整性,提高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此,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设立了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对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按照不同文种、载体类型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3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策略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着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地方特色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责无旁贷。以玉林师院为例,十一五期间被为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高山村,还有大蒜、红菇、荔枝等,都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相结合。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 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

公共数字文化:新技术,新体验 杨秋华(南宁市西乡塘区图书馆广西南宁 530011)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数字 文化建设工程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公共图书馆朝着科学化, 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近些年 来不断推进服务方式的变革,服务设施的更新,在政策法规制定方面也随 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得以完善。当然,由于起步时间较晚,相关专业 的人才、专业技术等各方面依旧处于缺乏状态,导致我国公共数字文化会 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构建一套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 展示新技术,新体验的公共数字文化体系是当前社会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提 出的时代新要求。本文立足于公共数字文化当前的传播情况、机制构建的 现状,旨在探讨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在新的技术指导下给用户带来的 新体验。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现状新技术新体验 文化作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支撑起一个民族能否健康发展的精神与灵魂。文化实力,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力量的强弱与文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也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强盛持久程度。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一,是当前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是构建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管理体制,实现科教兴国,构建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在当代社会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公共文化服务也不断追求着高质量高效率,逐渐走向数字化的道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统筹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1]。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便利范围不断推广,更加注重结构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健全性,让人民群众能够免费、平等、自由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因此,不断追求新技术与新体验的公共数字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公共数字文化的文化内涵及其建设意义 公共数字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文化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技术运行管理模式下的公共服务体系。其中,数字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以其独特的智慧,利用以促进各方面发展需求的典型。数字文化属于一种基于网络而迅速发展与传播的文化,运行载体与传播媒介是网络,主要形式与存在形态是数字。这是一种在近些年来才开始流行的新兴文化形态,依靠计算机与互联网成为了一种现实。数字文化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生产、运输、采集与信息处理中,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形成了当代人际网络交流中必不可

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5784938.html, 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作者:吴高 来源:《图书馆建设》2016年第01期 [摘要] 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是数字时代国家或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特色资源建设是我国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体特点体现为资源总量颇具规模、地方特色较为鲜明、资源建库形式多样、界面设计各具特色等方面。我国地方公共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分布、资源内容、资源建设、资源揭示、资源共享及资源推广6个方面,可从宏观政策、资源建设、技术平台及资源利用4个层面来探讨地方公共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公共文化公共特色资源数字文化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 G250.74 [文献标识码] A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外来文化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而不断扩张,区域民族文化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但是,与此同时,数字信息载体也拓宽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途径,促使地方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在现代转型中走向了新生。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建设自然就成为数字时代国家或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以下简称省级分中心)特色资源建设是我国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以此为视角和切入点,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问题进行探索总结,供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1 现状调查 笔者于2015年1-6月调查访问了各省级分中心,将各分中心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情况进 行了统计汇总,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从调查中可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形下,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建设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内容涉及到地方历史、民族文化、地域专题、自然风光等多方面,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做出了很大贡献,其总体特点如下。 1.1 资源总量颇具规模 经笔者调研发现,绝大部分省级分中心均建有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各省级分中心总计建有368个特色资源数据库,其中湖北、浙江、江苏3个省级分中心特色数据库数量分别为35个、28个和21个,位列前三;建库数量在10个以上的省份有20个。特别是近年来全国文化

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Vol.28No.4 Apr.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4期(上) 2012年4月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却的一部分,所以数字资源建 设和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各馆的经费有限,尤其是地方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的经费缺口很大,要想自建和购买更多的数据库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CALIS 工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发展,各图书馆都加快了数字资源的建设步伐,尤其是建立许多特色数据库、学科导航等数据库,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同时,许多珍贵和稀缺的古典文献、古迹、善本、孤本、遗址等,出现了“藏”和“用”的矛盾,利用先进现代化技术手段建设特色数据库很好解决了此问题,这也推动了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步伐.近些年来CA LIS 工程的启动,也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已有二十多个特色数据库项目.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字资源时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的问题,本人主要谈谈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以及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1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1.1科学定位 在信息资源共享的今天,图书馆建设应该准确定位,建设有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尤其是地方高校更应更建设有特色的数据库,才能显示自己的独特性.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盲目建设,会造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极大的浪费.我们应该在对本馆资源的调研和其他兄弟馆的调查,结合自己的特色建立特色数据库.现在很多图书馆都参与了CALIS ,CASHL 等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可以花很少钱享受更多的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当地的文化进行科学定位,建立属于自己特色的数字资源,在现代图书馆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应立足于本地的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以各类文献开发和数据资源建设为核心,建设和整合本地区特色产业的数字资源,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1.2整合现代技术 传统图书馆馆藏拥有量有限,在对各类文献资源利用时,尤其是珍贵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方面存在难以两全的矛盾,因为珍贵的文献资源本身缺乏,如果利用会影响他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资源的功能主要是藏,利用就会受到限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藏”、“用”矛盾.通过对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难于与读者见面的藏品提供数字化的代用品,有效解决了对珍贵、易损藏品的存取利用问题.因此,数 字资源建设成为许多图书馆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揭示资源、描述资源、检索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Agent 检索技术、RSS 技术解决藏、用问题,完成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1.3实用性原则 建设特色数字资源,应坚持实用性原则.因为图书馆的功能是为教学和科研以及经济服务的功能,已经不再仅仅是“藏”,更强调其“用”,所以其实用性原则是特色数字资源的重要原则.我们在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检索技术,强调用户使用便捷性,功能更加人性化,适合各年龄层、各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操作简单,多检索途径,强调个性化检索和服务.数字资源建设的选题和建设都应结合读者的服务对象,尽量满足读者更大的电子文献需求.与服务相结合,显示行业服务特点.绝大多数图书馆还把在物理环境下开展的服务活动数字化,在网络开展相关主题服务.1.4特色化原则 特色数据库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与其他数据库不同,应其有鲜明的资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如: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学科特色、弱势人群、地方文献等,形成特色优势,满足特殊用户对特色文献信息的需求.要考虑本数据库是否在本行业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特色或具有权威性,是不是独一无二的数据库.如赤峰学院可以建立红山文化的特色数据库,还可以建立契丹文化、蒙元文化数据库,因 为我们有独特的优势,如地域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学科优势等,是其他高校和图书馆所不具有的.湖南省图书馆的“在线 视听”栏目把读者喜爱的地方戏曲、湖南旅游、名家讲坛、文艺汇演、人物专题以及具有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提供主题、著者、上传时间等检索途径,自开通以来,视频点播率很高,在丰富文献资源的同时,把大众知识、地方文化很好地传递给读者,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2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绝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实行电脑实施借阅一体化,一站式服务,电子资源建设以较高的速 浅谈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吴瑞珍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在当今时代图书馆要生存和发展,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形应成共存和互补,在混合状态中完成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尤其是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对图书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重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数字资源;特色资源;数字图书馆中图分类号: G25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4-0098-02 98--

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建设

图书馆的文化共享建设 发表时间:2019-07-05T17:41:37.010Z 来源:《成功》2018年第7期作者:周梅[导读] 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因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者就是图书馆的主人,他们有权参与图书馆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然而图书馆工作者的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二是还要取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劣。有不少的图书馆工作者缺乏独立的人格、自主精神和较强的参与 意识,而仅仅是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因而他们只不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日报社山东潍坊 261041 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因而图书馆的全体工作者就是图书馆的主人,他们有权参与图书馆的决策以及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然而图书馆工作者的这种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二是还要取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优劣。有不少的图书馆工作者缺乏独立的人格、自主精神和较强的参与意识,而仅仅是处于一种服从的地位。因而他们只不过是图书馆名义上的主人。所以制度文化建设仅仅靠制订几条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增强其民主参与意识。在制度文化建设中,首先应促使图书馆工作者意识到并积极行使其应有的权利,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发展目标及各项工作计划和管理方案的制订,从而使这些目标、计划、文案和制度能充分体现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意愿,以达到民主和集中的高度统一。还应通过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促使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在能充分享受到其应有权利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如何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差距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对于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基层那众的普遍欢迎。 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活动,它将图书馆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等多种活动融为一体,统一于图书馆文化建设之中,因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任务具有广泛性和多层次性。实施文化共享工程要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因此,它与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建设、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地要把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纳入文化事业建设整体规划,在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保障。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为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打好基础。 文化共享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汇集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重要职责。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对激发各级文化单位和活力,转变工作机制,特别是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力度,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图书馆工作者能积极、文明、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使读者能心情舒畅、愉快地学习和求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人类文化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质材料的好坏,作为这些物质材料的管理、使用和操作者的人也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行。这比现代化的建筑和先进的设施更为重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实现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的目标。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紧密依托数字图书馆建设,综合应用网络、通信、存储、计算机、数字化等多种技术和研究成果的系统工程。为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最终目标----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必须开展跨地域、跨部委、跨行业的广泛合作,通过信息传输网络、技术应用平台以及数字资源整合,形成较完善的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在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图书馆不仅应当是一座“知识宝库”,更应当的一座“知识喷泉”,而且还将竞争机制引入了图书馆,从而图书馆领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也为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文化心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加强开展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使之向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状况、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因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工程。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业务,是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兴义市图书馆在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资源整合、服务模式、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 标签:公共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文化权益 一、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背景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业务,也是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文化部、财政部于2011年11月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制[1]。这个文件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因此,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尤其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满足城乡群众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文化鉴赏、文化休闲等基本文化需求。 二、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的客观要求。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可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兴义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平台,结合数字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内容安全、服务规范、环境良好、覆盖广泛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兴义市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水平。 三、兴义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兴义市图书馆从2004年被列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就开始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 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职能作用,必须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壮大馆藏总量,丰富馆藏资源,同时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 标签: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是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总结。文献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文献情报机构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基础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藏文献资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图书馆工作的规模与水平,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文献资源的中心,对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要求是无限的,这过程是让无数图书馆馆员为之而努力奋斗和研究的课题。 一、确立正确的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指导思想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扶持兴办的综合性图书馆,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科技的振兴的标志,是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是传播人类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和馆际互借的信息中心。是乡镇图书馆馆藏中心和图书下乡协调中转站。 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質量高低决定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因此,做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该先确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 1.基础文献收藏 基础藏书是文献资源体系之中的主体,它是按照地方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来设计组建的,它具有综合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等需要提供文献资源保证。它的建设必须符合本馆任务的开展和服务对象对文献的需要。还要注意文献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载体结构、时间结构、形态结构等。它应由重点文献、一般文献、地方文献等部分构成。 重点文献是馆藏范围中核心部分的主体部分,反映馆藏的发展方向,体现馆藏体系的特色。是根据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科研课题及重点科学建设需要所配备的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级文献中不断出现的新理论、

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_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_张珽

大众文艺 摘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为更好地顺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本文围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作一综述,为促进全民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略尽绵力。 关键词:数字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效能 一、现阶段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严重匮乏 虽然,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均充分意识到数字化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巩固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然而,由于数字化技术设备、资源数量十分有限,完全无法满足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需求。大部分数字化服务平台虽然具备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设备,不过由于监管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够完善,并不能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服务效能并不理想。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存在一定矛盾 随着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积不断拓展,服务种类日趋丰富多元化。然而,真正受到广大基层群众认可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却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文化服务受到一定约束,限制了群众的参与范围,无法更好地满足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其次则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形成影响力,品牌意识不强,且无法针对使用者进行平台操作培训,因此受众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优劣。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从事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机构,工作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甚少,部分工作人员甚至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另外,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岗位培训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现有人员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始终停留在原有水平,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监管力度 全方位落实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实现数字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等,争取为广大受众提供质量更高、种类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另外,还应加强对数字化设施的监管力度,对现有信息采集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为数字化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各地区政府应致力于促进先进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充分借助多媒体、网络、手机等载体,突破传统文化服务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二)全面落实数字资源建设工作 充分运用国家数字化公共文化平台建设方面相关的政策,通过统筹规划,有序组织,结合各地域文化背景与资源特色,积极构建有质量的数字资源库。进一步丰富共享工程的服务方式,加强与其他单位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高现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有线电视、手机网络等技术的辅助下,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应对现有工程服务网络进行改良,优化服务性能,紧扣数字化建设这一核心内容,合理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对现有技术平台的改良,提升平台的服务效能。 (三)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众所周知,不同地区均具备其特有的文化资源,而区域特色是区域文化品牌独有的显著特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意味着文化品牌具有优势。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地方相关机构部门应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不断努力,打造出品质优良的文化品牌,以促进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应充分结合现有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创建文化服务品牌。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加强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融合现代先进技术,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石。 (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为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应将从事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人才队伍作为切入点,从根本上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改善。只有在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方面下功夫,才能在公共文化的生产、服务与发展方面体现出优势。新时期,应清楚地意识到服务队伍的重要影响与时代价值,充分把握好文化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落实到基层文化骨干,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五)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向基层群众输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渠道,按照技术类别来划分,可将其归纳为固定文化服务体系和流动文化服务体系两大类型。通常情况下,固定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一般需要在特定条件,如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下才能完成;流动文化服务体系,一般不会存在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条件下均可进行。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得以顺利输出的重要保障,因此,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六)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 应灵活应用相应措施,实现各地区、各阶层数字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创建出覆盖面积广泛、与各行各业联系紧密、技术先进、稳定性强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受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灵活应用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对数字化服务平台进行不断优化,大创建互动式文化服务环境,增强人机交互性,提高受众的参与性。最后,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各地区资源采集与整合的力度,积极主动加强与组织、信息产业、科技部门的合作,不断充实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资源库,使数字化服务平台能够与时俱进,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辅助下,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面积将会更加广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会更加完善。为促进全民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本文围绕“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展开了系列探讨。经过本文研究最终发现,全面落实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加大对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充实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高文化服务队伍整体水平,均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颜宁.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2). [2]胡守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2). [3]王小明.提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应处理好八个关系[J].上海文化,2013(10). [4]黄燕.浅议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J].群文天地,2011(12). 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张 珽 (河北省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066000) ?群文论坛?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