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探究

刘亚娜彭云望

摘要:目标上以生存还是以发展为优先考虑,行为上重视惩罚与问责还是重视激励与问效,风格上倾向保守还是进取,据此,可将管理文化区分为消极管理文化和积极管理文化两类。管理文化差异源于组织所处环境及其管理者对于环境的感知。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发于春秋战国,形于秦,成于汉,属于典型的消极管理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消极管理文化的形成机理、话语体系结构、主要特征及其近代以来的应变。

关键词: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消极管理文化;积极管理文化

一、管理文化研究的旨趣

管理与文化密不可分。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看,管理文化研究有两大旨趣:一是研究不同管理的文化适应性;二是研究不同文化的管理适宜性。

管理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德鲁克说:“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者如何适应异质文化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如何相互合作?对诸如此类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关注,是管理文化研究的一个旨趣所在。战后,随着跨国公司兴起,管理在不同地区的普适性问题受到学界关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霍夫斯

泰德的管理文化四维模型影响最大。

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德鲁克说:“管理不止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不同管理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分别适宜何种环境?对诸如此类的管理适宜性问题的关注,是管理文化研究的另一旨趣所在。战后,欧洲学术界反思:欧洲的技术水平不比美国差,经济为什么落后于美国?并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去揭示工业增长过程与管理的密切关系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日本式管理引起西方管理学界浓厚的研究兴趣,管理文化比较研究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东方因素。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开始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关于管理文化的分类研究,以查尔斯·汉迪四种管理文化理论最负盛名。

近代以来,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经久不衰。相比而言,管理文化比较研究起步要晚得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亦即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中外管理者经历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冲突在合作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纷纷呈现出来。数字表明,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合作顺利的不足30%,70%的合资企业遭遇“婚姻不和谐”(百度百科)。冲突现象激起了国内学者管理文化研究的兴趣。当前

①Frederick Harris Harbison, Charles Andrew Myers.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World: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McGraw-Hill 1959.

②威廉·大卫,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朱雁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国内管理文化研究呈现三种现象:一是在对象上,对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关注多,对非经济类组织关注少;二是在旨趣上,对跨文化适应性问题关注多,对本土管理文化的适宜性问题关注少;三是在方法上,介绍与借鉴国外学者的分析框架多,自主开发分析框架少。

二、管理文化分析框架

管理学界对于管理的概念尚未形成普遍共识,而学者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因此,在对管理文化进行分类之前,有必要对管理和文化两个概念作必要澄清。

管,古文作官。甲骨文会意字“官”,指藏有弓箭(或权印)的场所,象征强制性权力。“官者,管也”,管的意思是行使强制性权力。理的本义是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引申为事物本身的规律。管理一词包含两个方面含意:管人和理事。这与现代人,包括西方人对于管理概念的理解相吻合。

角度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可能大异其趣。从管理的角度理解文化,是组织文化理论首当其冲的任务。根据组织文化理论代表人物爱德加·沙因的定义,文化是一群人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一系列基本预设。这些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所以被认为是正确的,被当作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交给新成员③。沙因用一个睡莲模型描述文化的内部结构——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和程序;

③Edgar Sche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5.

中间是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和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根,是各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根据沙因的理解,文化的功用有两个:一是解决内部团结的问题;二是解决环境适应的问题。前一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管人,后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事务。

理论上讲,在管人方面,存在两种取向,一是把人管住,以实现内部团结;二是把人管好,以促进内部团结。在理事方面,也存在两种取向,一是着眼于别出事,以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二是着眼于多干事,以改善内外环境的条件。将管人与理事结合起来,则存在两种的管理取向,一种追求把人管住,尽量别出事,另一种追求把人管好,尽量多干事。

想要不出事,必须事事有人做,因而强调分工,“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光有分工还不足,必须人人尽职尽责。如何衡量是否尽职尽责?当然是看有没有出事。出了事,就要追究责任。光追究还不够,究而不罚,等于没究。而且,非重罚不足以惩前毖后。因此,第一种取向的管理,其风格是重视惩罚、强调问责、追求秩序。

想要多干事,除了人人有事做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一方设法激发人们做事的动力,另一方面要研究改进做事的方式方法。如何衡量工作效率高低?当然是看效果,亦即问效。光问效还不够,问而不赏,难以持久。不仅要奖赏,而且非重赏不足以持续激励。因此,第二种取向的管理,具有重视激励、强调问效、追求效率的风格。

生存与发展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共性目标。兼顾生存与发展是一切社会组织管理的共同特征。但是,兼顾不等于并重。当组织将生存目标置于优先地位时,其管理风格就会倾向保守;同理,当组织将发展目标置于优先地位时,管理风格就会倾向进取。

概言之,组织目标取向决定了管理者倾向于选择何种管理行为,进而决定了该组织的管理风格。组织的管理目标取向有两种:生存优先和发展优先;与之相对应的管理风格亦有两种:保守倾向和进取倾向。前一种风格的管理重视惩罚,强调问责;后一种风格的管理重视激励,强调问效。

根据管理目标取向、管理行为倾向和管理风格的差异,可以将管理文化区分为两类:消极管理文化和积极管理文化。当然,这种区分和前述目标倾向、管理风格、管理行为的区分一样,很大程度上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只是代表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文化的差异只在比较的意义上才能鉴别。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组织距离消极管理文化这个极端更近,而另一个组织距离积极管理文化这个极端更近,才能说前一个组织的管理文化是消极的,后一个组织的管理文化是积极的。或者,当两个组织距离某一管理文化极端都较近时,根据相对距离远近,可以说其中的一个组织的管理文化比另一组织更具消极性或积极性。

抛开文化惯性和文化渗入等因素不谈,可以得出如此观点,即组织的管理文化源于组织的目标取向。那么,组织的目标取向缘何不同?这取决于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对环境的感知。相对于竞争性

行业来讲,处于垄断性行业的组织,其管理文化普遍具有较明显的消极性特征。正如经验所观察的那样,在管理风格上,政府组织往往比企业组织更显保守。这是因为,一方面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组织将发展置于更优先地位,或者说化解生存压力的唯一出路在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破产的代价是可承受的,在健全的有限责任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下更是如此。相对而言,政府组织的发展动力较弱,破产的代价更大。环境(竞争)并非影响组织目标取向的唯一因素,对环境的感知同样不可忽视。正如足球比赛那样,同样的竞争环境,有的球队采用防守型打法,有的球队采用进攻型打法。通常而言,处于竞争劣势的组织,目标取向倾向生存,管理文化倾向消极,而处于竞争优势的组织倾向于接受积极的管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形成

理解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关键在于解读历史上中国人如何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以及在此过程中习得了哪些成体系的基本预设。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发于春秋战国,形于秦,成于汉。春秋战国既是中国社会第一个动乱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与定型的时期。五霸七雄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追求统一的政治努力,而先秦诸子学说反映出当时思想家们寻求恢复社会秩序的文化努力。政治争霸的背后是学术思想的竞争。胡适讲:“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运而生。”④

④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胡适文存》卷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止争,亦即解决内部团结问题,是道、儒、法三派的共同诉求。但三派提出的解决方案却相去甚远,甚至相左。解决方案之不同,源于各派对纷争起因的认知差异。认知差异,又集中体现于感知问题的方式不同。

道家感知问题的方式是以“道”为中心。认为纷争源于人们违背了“道法自然”的原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界或其他人。主张“无为而治”,即自上而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通过“无为”的手段而最终实现“无不为”的政治目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道家崇尚顺其自然、授权的管理风格。

儒家以“人伦”为中心感知问题。认为社会纷争源于礼崩乐坏、人心不古、道义弥存。提出的止争方案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提高个人修养以达到社会平治的目的。在管理上主张施“仁政”、重“教化”。“学而优则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法家以“法”为中心感知问题。认为社会纷争源于法制的不合时宜,“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韩非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法自君出”,通过法、术、势的结合,建立以君权为核心的社会控制体系。管理风格注重邢赏。

道、儒、法三个学派的主张各有侧重,都有相当的合理性。梁启超讲,先秦诸子百家“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弊,其言盖含有相

当之真理。”⑤仅就解决内部团结问题而言,道、儒二家的方案似乎更符合“良治”意愿,法家方案容易导致恶政出现。但是,在解决环境适应问题上,法家的方案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文明主要是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冲突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农牧冲突构成了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北部的欧亚大草原被历史学家们称为人类文明的“搅动器”。中国北方是广袤的草原,东边南边是大海,西南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一方面华夏文明始终面临来自北部游牧民族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地域广阔,回旋余地大,华夏文明能够经受住游牧民族的不断冲击,免遭万劫不复的悲运,并在事实上成为唯一保持延续性的古老文明。

道家和儒家均属于非战主义。老子强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认为“慈”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认为“得道多寡”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法家追求富国强兵,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于耕战。法家认识到农事之苦,战事之难是推行耕战的极大障碍。必须置民于贫穷困弱之中,然后利用赏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克已之难,以赴耕战,只有人民努力耕战,国家才会强盛。管仲讲,“利出一孔者,其国无⑤梁启超,《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饮冰室全集·专集》,中华书局,1989。

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管子·国蓄》)商鞅也讲,“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商君书·弱民》)在管仲和商鞅看来,利出一孔的制度设计,既可带来内部秩序,又可实现国富兵强;既能解决内部团结问题,又能解决环境适应问题。

内部统一是化解外部安全威胁的重要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老百姓、官僚阶层,还是皇室集团,在生存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统一的基础。在冷兵器年代,无论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集团突击速度,无论备战水平还是作战半径,游牧民族都处于明显优势。华夏民族则在人口数量和组织能力方面具有潜在优势。若分裂,潜在优势无以发挥,则国必危难。孙中山先生讲:“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⑥游牧侵扰,由来已久。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土方征我东鄙,鬼方牧我西鄙”的记载。春秋时期,周天子式微,诸侯内乱,(主要是)北方的狄族开始向中原地区挺进,中原文明面临生死考验,华夏诸族命悬一线。《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若非当年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中国可能已沦陷为异族统治。孔子虽谓“管仲之器小哉”,亦承认“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⑥孙中山,《孙中山全集》(11卷),中华书局,1981:373。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南北朝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中原汉族面临灭种之灾。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历史学家雷海宗讲,当时如果胡人胜利,此后有否中国实为问题。南北两失,汉族将来能否复兴,很成问题。⑦

生存利益高于一切,统一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必要前提。这是由中国特殊地缘环境所决定的。法家思想促成了统一国家的建立。就此而论,法家思想较之儒家和道家思想更适应中国的历史逻辑。法家是战国时的显学,在各诸侯国的变法革新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这个春秋时的显学日渐式微而成为战国时的子学。秦始皇用法家思想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并根据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治国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地缘环境的稳定性,决定了这一套制度的延续性。谭嗣同说:“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亦讲:“百代都行秦政制”。

法家思想有助于建立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然而这种强大国家的社会基础却是薄弱的,因而难以持久。在法家看来,强国与富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商鞅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弱民》)西汉初年史学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⑧天下苦秦,二世而终。秦

⑦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出版社,2001:151-152。

⑧司马迁,《史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990。

制的长寿和秦朝的短命反衬出法家思想的绝对优势和致命弱点。

汉朝继承了秦制,却不敢公然宣称秉承法家思想,反而大讲法家亡国论。加之长期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汉高祖想找四匹同色马作为御驾尚不能得,公卿大夫只能乘牛车出行。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成为汉初的首要政治目标。继承道家并吸收法家和名家思想的黄老刑名之学成为汉初七十余年的统治思想。但秉承非战主义的黄老学说无力化解游牧侵扰。事实上,经济越富裕,游牧民族越觊觎中原财富。而赎买、和亲之类的仁慈之举反而刺激了游牧民族侵扰的野心。至汉武帝时,抗击匈奴取代恢复经济成为首要政治目标。法家的恶名,黄老的无力,呼唤一种新的统治思想。在此大背景下,董仲舒完成了对传统儒学的改造。新儒学放弃了传统儒学的民本位思想,接受了法家的君本位思想,其实质是一种法家化的儒学,因而也被称为法儒。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之后,儒学再次跃身成为显学。黄老之学虽在被罢黜之列,但其影响并未立即消失。东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很快形成了儒道佛三家鼎立的局面。魏晋玄学从本质上说是儒道结合的产物,宋明理学则是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产物。汉武帝之后,历代统治者多采用“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方法,即外儒内法、阳儒阴法、儒法并用。于是在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外儒内法、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统治思想。这就是中国人长期以来在解决适应环境和内部团结的问题时习得的、成体系的基本预设。这些预设被当作解决问题时正确的感知、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交给新成员,从而形成独特的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四、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特征与应变

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特殊的地缘环境决定了中国人必然将生存目标列于优先地位,组织目标取向表现为明显的生存导向;统一是维持生存的最重要条件,稳定是社会管理的直接目标,管理行为控制性强,重视惩罚和问责;统治思想上法儒结合,释道渗入,管理风格日趋保守。由此可以得出判断,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属于典型的消极管理文化。这与汗牛充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作品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描述相暗合。

根据沙因的观点,文化的根基是一系列基本预设。这些基本预设在实践中卓有成效,被组织成员当作理所当然的观念传承下来。换言之,管理文化提供了一套话语体系,用以解释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是正确的;基本预设则是该话语体系的基础。从形成过程可以看到,构成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基础的基本预设并非是儒家思想或法家思想的单一体系,而是一个融合了法、儒、道思想的多体系综合体。多源合流的话语体系既赋予了中国传统管理文化解释上的灵活性,同时也限制了其解释的确定性。话语表意的不确定性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包含但不限于如下:

⑴同名不同义。例如,道、儒、法三家皆认同法可止争功效,但三个流派的法观念却相去甚远。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讲:“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但道家所言之法,是“自然”之法,而非人为之法。“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黄帝四经·道法》)。管仲讲:“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

分止争也。”(《管子·七臣七主》)商鞅强调,“权制独断于君则威。”(《商君书·修权》)法家所言之法,是人为之法,是王法。故君主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荀子讲:“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荀子·君道》)儒家所言之法,实乃伦理法。

又如,儒法两家皆强调“定分止争”,但儒家所言之分与法家所言之分并非同一概念。儒家认为,分指名分,强调的是身份等级关系。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提出“正名分”止纷争的主张。而法家认为,分指职分,权属,侧重于权力或财产关系。法家主张只有以法律来确定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使人们各司其职,才保长治久安。慎子说:“一兔走街,百人追之,……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不争。”

⑵同则不同价。对于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孝悌,老子直言:“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悌”。商鞅指责“儒学”是“虱子”,用这些复古主义的教条治理国家,“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商君书·农战》)。韩非指斥儒家“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韩非子·五蠹》)同一种行为准则,各家价值偏好相去甚远。

⑶所言非所指。《红楼梦》中有一幅著名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表面上看,这副对联在艺术层面上一语道尽管理奥妙。事实上,它更像是中国传统消极管理文化的艺术写照。在消极

管理文化中,理事是手段,管(住)人是目的。因而,谁来理?何时理?如何理?在这种文化中便成为一门玄妙的学问。中国人常讲:先做人后做事。如果把做人理解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过程,把做事理解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过程,那就过于简单了。它包含但不限于这样的意思。事实上,这里所说的做人,更通俗的意思是洞察人情世故。言下之意是,不谙人情,不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便难以成事。当中国人说一个人“不懂事”的时候,不是指这个人不明白事理,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说一个人“会来事”,也不是指这个人精通事务,而是指善长处理人际关系。

多源合流的话语体系对“什么是正确的管理行为”可以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话语解释的多重性,意味着管理者不能仅仅基于某一种基本预设来判断和选择管理行为,或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推断别人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如欲达成判断的共识,往往需要经过周密细致的协商,并且需要分歧各方作出适当的妥协。行动逻辑的折中性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第三个显著特征。

在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独断专行的处事风格很容易招致同伴对其人品的负面评价。公元前81年,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上,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六十多位代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政策辩论会。透过《盐铁论》,可以清楚地看到政策辩论过程中话语解释的多重性以及协商不成后的相互人身攻击。1995年5月至1997年11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北京地区10家中美合资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对方管理者的评价。结果显

示,双方管理者对对方都持有某些偏见。其中倾向性最明显的两个方

面分别是,美方管理者对中方管理者决策风格的消极评价和中方管理者对美方管理者人品的消极评价。⑨美方管理者对中方管理者的负面评价集中在三个方面:不愿意做决策;追求一致决策;决策过程缓慢。如此决策风格,在消极管理文化下很容易解释:除非得到明确授权,没有必要主动决策,因为在问责机制下决策的风险与收益是不对称的;为了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决策前有必要了解和顾及相关方的想法以使方案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一致同意的决策不仅可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而且在决策失败后可以分散决策的责任。中方管理者对美方管理者的负面评价集中在美方管理者在工作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及行为风格。多数中方管理者对美方管理者人品的评价使用了诸如优越感、不可一世、我行我素、高人一等、傲慢、专横、武断、固执等消极评价的形容词。这些有关人品方面的负面评价,并不涉及道德层面,本质上是对不同行为风格的人格化评价。

近代以来,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取代农牧冲突成为影响中国生存环境的关键变量。在新的冲突格局下,我们在军事上仍处于明显劣势,或者说处于更加明显的劣势。即便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时期内,我们对于生存环境的感知,仍然是“世界大战迫在眉睫”。生存环境的相似性,决定了消极管理文化的延续性。所不同的是,在农牧冲突格局下,我们在文明心态上一直维持着优越感,这种优越感限制了我们学习的欲望。在工农冲突格局下,文明的自卑感取代了文明

⑨王二平、吉姆·华尔士、忻榕,以人为鉴:中美合资企业双方管理者相互的评价,《管理世界》,2000年1期。

的优越感,这种自卑感激起了我们学习的欲望。学习欲望埋下了管理文化变革的种子。

种子发芽,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付诸实践与中国人对生存环境感知之间存在微妙关系。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势所做出的谨慎而大胆的预判——“世界大战未来5-10年打不起来”。从那时起,我们在目标取向上第一次将发展置于优先的地位,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这一目标取向——从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到提出“科学发展观”。

当然,目标取向的改变只是对管理文化变革提出要求并提供契机。管理文化变革本身将是一个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管理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存在环境适应性的问题。如同生存与发展是任何组织始终关注的两个核心目标一样,消极与积极的管理文化是任何组织都需要的。德鲁克曾经预言: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在消极管理文化方面,中国曾经是一个擅长者,在积极管理文化方面,中国还是一个学习者。21世纪,中国欲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一定是在消极管理文化与积极管理文化的有机融合上。因此,中国管理文化变革,绝不意味着脱胎换骨地摒弃消极管理文化,采行积极管理文化,而是在保持用消极管理文化处理生存问题的优势基础上,培育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学习用积极管理文化处理发展问题。

[Abstract] Managerial goal giving priority to survival or development, managerial behavior placing importance on punish and

accountability or on incentive and performance, managerial style tending to conservative or aggressive, thereby managerial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active and passive. Different managerial cultures stem from environment and manager’s perception about it. Chines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culture belonged to typical passive which budded in the pre-Qin period, formed in Qin Dynasty and shaped in Han Dynast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discourse system, main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culture and its adaptations since the 1840s.

[Key words] managerial culture, active, passive, Chinese tradition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书院是一种教学机构,也是一个学术研究场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书院最突出的办学特色之一。书院的教师大多是在各自领域造诣精深的知名学者,如讲学于象山书院的陆九渊,讲学于白鹿洞书院的朱熹,讲学于丽泽书院的吕祖谦等等。他们一方面致力于学术交流与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派,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又收徒开课,宣传自己的理念,把学术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派的传承者。如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他在龙岗书院和稽山书院的教育实践中注重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与弟子一起批判程朱理学,发展心学,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编写了心学教材《传习录》,对阳明学派的形成起到重大作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书院不仅成为孕育新的学术思想、产生新学派的孵化器,也使书院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2.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学术氛围 书院倡导学术自由,具有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不仅允许自己书院的教师不拘形式、不拘地域的讲学,还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学者讲学。如“朱熹不持门户之见,延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还把他的讲义刻石立于院门”。同样朱熹也到其他书院讲学,宣扬自己的学说。如“乾道三年,朱熹从福建来到长沙,在城南、岳麓书院讲《孟子》“道性善”与“求放心”两章,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枯’。”书院盛行“讲会”制度,讲会是不同院之间或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其目的是探求真理、争鸣学问。历史上最具盛名的讲会当推“鹅湖之会”,即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受吕祖谦之邀来到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讲会,就关系“理学”与“心学”的中心议题“教人之法”展开辩论,一时学者云集,盛况空前,成为我国学术交流史上的经典。学术自由可以使书院师生接触到不同学派的学说及其观点,在与各学派的比较中探求真知,增长学问,兼容并蓄可以使不同的学说共生、共存,在彼此的对立与交流中融合,衍生新知识、淘汰旧知识。 3.别具特色的日记教学法 书院在教学过程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圣堂讲学、习礼、分斋教学和集中讲授等。长江中下游龙门书院的日记教学法,特点也十分鲜明,“龙门书院章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有两个笔记本,一本为行事日记册,另一本为读书日记册,规定学生每天的行事日记必须分四个时间记录:早起、午前、午后和灯下。读书日记与行事日记一起每五天上交一次。在书院没有课堂指导,也少有讲会的情况下,行事日记册能使山长了解学生们每五天所完成的功课。”[4]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自我监督与自我评估的好习惯,这与当今高等教育界所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4.独特的经营管理与筹款模式 书院有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根据《岳麓书院志》和《白鹿书院经久规模议》等资料记载,此时的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书院的最高负责人是山长,以下是副山长、助教、讲书、监院、首士等,每一个职务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分别管理书院生徒的授课、考核、生活和书院经费、祭祀、保卫安全等。这套体系虽然后来各代有一些变化,各个书院因为规模不同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差别不大。”兴办书院首先要有办学经费,比如书院的修建与维修、聘请山长、聘请管理人员都要给束修和薪水,因而没有稳定的收入做基础是不可能发展书院教育的,具有私学性质的书院具有独特的自我筹款模式:将自己的学田租出或雇人耕种,直接收入用作办学和养学的经费;把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书院财产划分为办学资金和养学资金两部分,办学资金用来创办书院和维持正常开支,养学资金用于发商生息;把多书院多余的房子租给他人,收取租金、出版书籍,获取收入。书院完备的管理和自我筹款模式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天下之民归心”,“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心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西汉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家的安危存亡兴坏,定之于民;君之威侮、昏明,强弱,系之于民;吏之贵贱,贤不肖,能不能,辨之于民;战争的胜败,亦以能否得民之力以为准。”这些思想历代都有,逐步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事变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 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得贤人,国无不安广…&失贤人,国无不危”。诸葛亮总结汉的历史经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在治生学方面,我国也有重视人才的传统。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唐代陆贽说:“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隋则篓空”。西晋的傅玄说:“夫裁径尺之帛,形方寸之木,不任左右,必求良工”。凡能工巧匠,或对生产建设有重大贡献者,如春秋时发明木作工具的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 ——学习传统文化有感2014年9月参加优秀青年培训班以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卓越团队建设等多个课程,这些课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特别是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自己反复琢磨,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了现代的管理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管理的“道”,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是管理的“术”,道是论述事务的本质,而术是对处理事务的技巧和方法的总结;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管理偏重于“德”治,而西方现代管理方法偏重于“法”治,德治讲究的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人文性是软的一面,法治追求的是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是硬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定性的管理,目标是比较模糊的,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人的管理,西方现代管理办法对目标的管理注重的是量的管理,目标必须清晰和量化,强调在执行过程中对事的控制。 深入的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会在企业发展、团队建设、日常工作管理多个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学相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管人,用西方现代管理文化管事,这样将会对企业和团队内部的各项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道和术”,“德和法”,“定性和定量”三个方面说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的学习心得。 一、道与术相结合,本质和技巧并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分成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代表的道

家思想,儒家思想对管理的“道”主要是中庸思想,子曰: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道家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的“无为”,主张的是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兴邦、治世的基本原则,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人们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之道。 从“中庸”到“无为”讲的都是,企业和团队的外部关系不应是“竞争”关系,而应是“竞赛”关系。因为“争”会导致自我混乱,使自己脱离市场根本,把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到企业和团队的非正常上升通道外。明智的企业应当在“不争”上下功夫,去了解存在于市场中新的、尚未被发现的利益需求点,设法去满足尚未被市场认识到的潜在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传统文化中要求的是管理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使管理活动顺应自然之“道”。克服轻率和浮躁的弊病,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做事。 明确了企业和团队的目标和方向后,如何去做呢?所遵照的路径和工作方法有哪些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再好的目标也都是只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企业中心思想贯彻执行过程中就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就需要重“术”,就是对目标的执行进行技巧性监控、处理,加强反馈,加强考核,这是西方现代管理学中描述的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的强项,通过目标分解、计划设定、人事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浅谈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功能

浅谈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功能 摘要:中国关于酒的起源历史悠久。酒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酒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文化,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本文试图从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的渗透,探讨中华民族中酒的文化功能。关键词:酒文化;传统习俗;功能一、酒在中国的历史起源中国素有“酒的故乡”之称。据考证《吕氏春秋》和《世本》等较早的文献都认为酒为仪狄所造。《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指出了仪狄造酒的时代;《世本》认为这是造酒之始“, 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说,《事物纪原》也说“少康作秫酒”。张华《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潜《述酒诗》序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仪狄,相传为夏禹时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时人。后来,仪狄造酒之说渐隐,杜康造酒之说益显,遂使杜康成为酒的代称。二、酒文化的内涵关于“酒文化”,萧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同时,中国酒文化也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四、中国传统习俗中酒的文化功能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浩瀚无边、灿烂辉煌、光彩夺目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曾经缔造了祖国文明昌盛的黄金时代,亦为发展我国与世界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我国的传统文化宝库中,除了蕴藏着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法律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丰富遗产外,还包播着极为可贵的管理文化。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是维系与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建设和发展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历史地、辩证地发掘与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管理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革新创造,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管理文化,实现科学管理,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一、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管理文化 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华民族传统管理文化,是植根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土壤之上,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与民族性格出发,以总结和概括我国管理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管理思想原则与道德规范,有着严密的管理组织系统与制度、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艺术为内容的管理文化体系。 任何国家与民族的管理文化,总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总是建构在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着当时政治文化,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素质等制约的。社会政治经济管理及公共事务管理的实践,为管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动力,管理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又影响与制约着种种管理,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管理文化的发展历史。 考察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必须遵循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态度出发,既要看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是形成和发展于封建社会,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又要看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学派林立,良莠并存。由此出发,不难发现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始终是以礼治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文化和以法治为核心的法家管理文化两大学派为中心,贯穿着《老子》、《孙子》、《墨子》等等彼此相互对立和相互渗透关系而构成中华民族的复杂而又丰富的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姓名:张云天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号:2013232025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加以区别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简要分析和阐述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有着5000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形成了反映我国民族特色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博采众家之长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后,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制度,后世科举制、书院制和私塾制的形成无不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联系密切,时至今日传统文化依旧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在中国的教育中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现代教育在原有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中国历代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国家安定的命脉。因此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纳入为国家的事业,国家机构首先开展教育。早在,西周时期我国便形成了“学校”的雏形,即“官学”。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各派名家也都设馆收徒,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学习的风气。儒家文化从国家和社会这个视角出发,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记》开宗明义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摆在立国的首要位置。孔子提出“庶一富一教”的施政大纲,也是把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条件。孟子从仁政和德治角度,阐释了教育的价值认为:“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1】这极大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隋唐设立科举取士以后,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完善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使教育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同时将教育与官员的选拔连在一起,加强了教育对国家政权的作用,使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得以实现。此外,庶民百姓只要埋头读书,科举考试榜上有名,就能改变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这极大地刺激了百姓接受教育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古代教育在世界上才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重视对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古代高度重视礼仪、文化的传承,并且中国传统思维一直从全局出发,强调“集体主义”,认为教育的重点就是“教化人民”,即传承文化,使人民知道并且行为合乎礼仪规范。特别是儒家,提倡家“道德至上”、“政治至上”等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走向完满性,从而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通过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突出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成为了中国的教育传统。 受这种教育传统的影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和思想,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教程文件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班级:09国金(1)班姓名:詹茂开学号:09040201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儒家、道家、法家等 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藏着的许多丰富哲学思想 和道理,对我国现代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借鉴意义。任何有效的管 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之上的,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 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 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 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发展。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人之能群”: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 “正己正人”: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

中国传统酒文化与管理

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酒礼发展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酒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形成定论。上古时期,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不能全面认识自然现象,饮食之物的创造往往归于无所不能,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明。从《诗经·小雅·楚茨》中的“神嗜饮食”,我们可以看出,在先民的观念中,天神与人类一样其有意识,并需要饮食。神创造了酒,也要享用酒。而据史料记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随着酿酒工艺在商代的大发展,以酒为载体的酒文化也随之发展起来。直至汉代,作为我国风俗礼仪形成的重要时期,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固定或起源于汉代。在这些礼俗形成过程中,酒扮演了重要角色。直到如今,在不同民族和地区还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酒俗观念文化,以及在酒俗观念文化与文化背景交互影响的相对定型化的酒礼行为。 由此,酒礼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祭祀阶段,宗法制度阶段以及现代饮酒规范。 首先讨论自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礼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其中心内容和基本准则,就是充分承认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亲疏、尊卑、长幼区别的合理性,并视其为理想的社会秩序。孔子反复强调:“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间》)。可见,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既然礼可以“经国家、定社翟、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那么,礼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酒行为自然也应纳入礼的轨道,应该有酒行为的礼节——酒礼。 (一)祭祀阶段。 酒礼源于祭祀。在其发展初期重点规范意义也在于祭祀。在古代,用酒是一件极为肃穆的事情,大体上用于祀天地、事鬼神、祭宗庙。《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就是说,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国家最大的事,第一件就是祭祀。《周礼·天官家宰》写到:“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一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这段话是说凡举行祭祀,都要按规定供给五齐三酒,分别装在八个大樽中。祭天帝和先王等大的祭祀活动,可增添三次;进行对山川鬼神等的中等祭祀,可增添两次;进行风雨的小祭,可增添一次。用酌盛酒于樽,有数量规定。周公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

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探究 亚娜云望 摘要:目标上以生存还是以发展为优先考虑,行为上重视惩罚与问责还是重视激励与问效,风格上倾向保守还是进取,据此,可将管理文化区分为消极管理文化和积极管理文化两类。管理文化差异源于组织所处环境及其管理者对于环境的感知。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发于春秋战国,形于,成于汉,属于典型的消极管理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消极管理文化的形成机理、话语体系结构、主要特征及其近代以来的应变。 关键词:中国传统管理文化;消极管理文化;积极管理文化 一、管理文化研究的旨趣 管理与文化密不可分。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看,管理文化研究有两大旨趣:一是研究不同管理的文化适应性;二是研究不同文化的管理适宜性。 管理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德克说:“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者如适应异质文化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者如相互合作?对诸如此类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关注,是管理文化研究的一个旨趣所在。战后,随着跨国公司兴起,管理在不同地区的普适性问题受到学界关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管理式的比较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霍夫斯泰德的管

理文化四维模型影响最大。 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德克说:“管理不止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不同管理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分别适宜种环境?对诸如此类的管理适宜性问题的关注,是管理文化研究的另一旨趣所在。战后,欧洲学术界反思:欧洲的技术水平不比美国差,经济为什么落后于美国?并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去揭示工业增长过程与管理的密切关系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日本式管理引起西管理学界浓厚的研究兴趣,管理文化比较研究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东因素。②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开始受到海外学者的关注。关于管理文化的分类研究,以查尔斯·汉迪四种管理文化理论最负盛名。 近代以来,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经久不衰。相比而言,管理文化比较研究起步要晚得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亦即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大量涌现,中外管理者经历了历史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冲突在合作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纷纷呈现出来。数字表明,中外合资企业双合作顺利的不足30%,70%的合资企业遭遇“婚姻不和谐”(百度百科)。冲突现象激起了国学者管理文化研究的兴趣。当前国管理文化研究呈现三种现象:一是在对象上,对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外合①Frederick Harris Harbison, Charles Andrew Myers. 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World: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McGraw-Hill 1959. ②威廉·大卫,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朱雁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 军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分。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生成、变化的基本背景,决定了前者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容。前者则为后者嬗变、传递与积淀及其特质的逐步形成,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从大文化的系统论视角来探讨两者的在互动关系,对于揭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基本容与特点的文化意蕴,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中国哲学、伦理学、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民俗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八个层面,对此作一专题讨论,以求教于海外。 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哲学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常常是中国哲学产生、发展的实践基础,后者又常常规前者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者的关系天然而紧密,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大哲学家常常首先是大教育家,如西周的周公、老子和孔子等,春秋的墨子、孟子、庄子和荀子等,汉晋六朝的董仲舒、马融、玄、王充、嵇康、勰和颜之推等,隋唐两宋的王通、孔颖达、愈、柳宗元、周敦颐、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亮和叶适等,明清的王守仁、王廷相、顾宪成、朱之瑜、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章学诚、戴震等,近代的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现代的蔡元培、行知等。他们或终身亲办私学,或长期任教于官学;或边从政边讲学,或边讲学边著述;或兼而有之。在他们成为哲学家之前,常常首先是教育大家,并借助教学活动和学生等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二,中国的哲学理论常常首先酝酿、产生、发展、创新和传播于哲学大师们长期的教育活动。先时代,各家学说纷纷涌现、竞相争宠。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孔子创立的儒学、墨子创立的黑学以及相继出现的稷下黄老哲学、庄子哲学、孟子哲学、荀子哲学等等,都是首先在他们长期的私学活动当中孕育、发展和流传并影响于社会的。汉代经学常被溯源于战国时代的子夏。西汉董仲舒用阴阳五行说解释《春秋公羊传》,开创今文经学。东汉马融、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吸收今文经学,遍注群经。子夏、董仲舒、马融和玄都是私学大师,其经学哲学也都是首先在长期的讲学活动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晋之际是中国佛教和道教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两晋的鸠摩罗什、慧远和洪、陆修静,利用组织进行教义的传播,都是当时有名的私学大师。他们的佛学思想和道德思想都是在长期的讲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宋明理学发端于北宋的胡瑗等,创始于周敦颐、载、二程,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其部又有程朱和陆王两大学派之别,后者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南宋与理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里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 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 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者, 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青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 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 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 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 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 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