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4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0074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0074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0074)《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股票市场的统计中,所有上市发行的股票是统计总体,每只股票是,股票价格

是,股票A的价格为9元是,股票名称是,全市场股票的总价值是。

2、统计工作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3、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为:和。

4、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统计调查体系上的主要区别是

把以为主变为以为主。

5、根据任务要求全面的时点调查是,局部调查中只对量上占大比重的单位调查的

是调查,对具一般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是调查,最具客观性的是调查。

6、对变量列分组时要求作到不重不漏,在组距式重迭分组中,若某变量值正好是分组的分

点值,应坚持原则。

7、统计表与会计表等其它表的最大区别是统计表是。

8、总量指标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单位总量和。考察企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时,

职工人数是。

9、企业管理中,两个企业对某项指标对比关系是相对指标。一个企业内部

各部门配置的管理人员数对比是相对指标。

10、对相对数变量列计算平均数,又是在分组分配数列每组频数分布不均匀时,

应采用计算。

11、对不同总体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作对比时,必须用的大小来反映。

12、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能避免,但可以。

13、抽样估计的优良性标准是、和。

14、类型抽样调查法对各组内是调查,而对各组之间是调查。

15、相关关系类型很多,我们只讨论,相关系数r=-0.53时两变量呈,回归分

析必须明确关系。

16、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存在密切关系,即r = 。

17、在指数编制时,进行动态对比的因素称为,而将其时期相对固定的

指标称为。

18、当加权平均指数权重取为的算术平均就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19、根据不同的对象,动态数列可以用编制,也可以用或平均数编制。

20、某地区2000年人口数为400万人,预计到2005年要达到410万人。该地区2000一2005

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二、判断题

1、统计标志是统计单位的特征属性的数量刻划。

2、统计指标是统计总体的特征属性的数量刻划。

3、时期现象的起讫时间,就是统计资料调查的主观时间,即统计的调查时限。

4、当前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为:以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为中心,辅之以抽样,重点,

典型等非全面调查,结合少量的普查和行政记录资料。

5、以统计目的从数量方面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被称为典型单位。

6、以调查任务确定在质方面在总体中具广泛性的代表单位被称为重点单位。

7、数量标志分组时,当离散型且变量值个数不多时,应该用单项式分组。

8、数量标志分组时,当连续型或离散型而n 充分大时,要用组距式分组。

9、说明“高于多少值以上的单位数分布情况”,用向上累计频数数列。 10、综合指标值的大小都与统计总体的大小有关。 11、一个统计总体的单位总量指标是唯一的。 12、只在总量指标中才提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3、某种地方病的发病率计划比去年降9%,实际却降低了13%,则该病的发病率

的实际情况比计划降低了4.4% 。

14、若分配数列频数分布不均匀时,平均指标的计算要用加权法,

15、已知某变量的标准差为12,标准差系数为1.2,则该变量的平均指标为8。 16、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好。 17、品质标志的(0,1)分布的方差是)(p p 1。

18、全及总体的指标称为统计量,样本上的指标是参数。 19、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变量变异度成反比关系。

20、抽样绝对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比值与概率保证程度成正比。

21、只有在线性相关时,相关系数的大小都可以说明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22、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23、回归分析要求明确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其原因是两回归方程中的参数

表达的意义不同。

24、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25、若各种商品销售量平均上涨5%,销售价格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不变。 26、时间数列就是动态分析中变量关于时间的发展水平。

2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的每一项具体指标值,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28、时间数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变量值大小从新排列顺序。

29、某产品产量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

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30、移动平均法的时距n 越大,则短期趋势的波动越明显。

三、单项选择题

1、我们这里所学的统计学是( )统计学。

A 、数理

B 、自然科学

C 、社会经济

D 、部门经济 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从( )方面入手认识社会的工具。 A 、质量 B 、数量 C 、宏观 D 、微观

3、地区的农业普查中,某村可耕地面积1230亩,这个1230亩是(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标志值 4、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 、可靠性

B 、准确性

C 、随机性

D 、灵活性

5、对占全国石油产量80%以上的几个大型油田进行石油产量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

6、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层叠分组称为( )

A 、简单分组

B 、等距分组

C 、异距分组

D 、复合分组

7、分配数列中,频率表明()

A、标志值的变动幅度

B、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C、各组之间单位数之比

D、各组单位数与组数之比

8、1998年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443亿元,全部人口为2954万人,平均每人的

国内生产总值为4885元。这个指标是()

A、强度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9、某地区人口出生率计划比上年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5‰/3‰

B、5‰—3‰

C、995‰/997‰

D、1005‰/1003‰

10、把调和平均数做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其权数的特定形式为()

A、m=xf

B、x=mf

C、m=x/f

D、m=f/x

11、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为95%,则产品合格率的成数方差是()

A、5%

B、8%

C、4.75%

D、2%

12、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就是()

A、样本平均差

B、抽样平均数的平均差

C、样本标准差

D、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13、在简单重复抽样下,如果将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应

A、缩小1/2

B、缩小4倍

C、扩大1/2

D、扩大2倍

14、某地区职工样本的平均工资为450元,抽样平均误差为5元,该地区全部职工平均

工资落在440一460元之间的可能性为()

A、2

B、0.9545

C、3

D、0.9973

15、集约化生产中,产品产量与投入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r可能为()

A、—0.61

B、0.095

C、—0.94

D、0.87

16、回归方程yc=a+bx中,回归系数b= —0.53,则两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A、低度正相关

B、高度正相关

C、显著负相关

D、负的弱相关

17、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性质是()

A、自变量不是随机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B、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

C、自变量、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自变量、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18、某地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商品销售量增涨8%,则商品销售额是()

A、下降114.48%

B、下降14.48%

C、增长14.48%

D、114.48%

19、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商

B、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C、报告期水平与固定时期水平之商

D、环比增长速度之商

20、影响动态数列发展水平的各因素中,具有随机变动性质的因素是()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有那些分类?

2、什么是抽样调查,它具有哪些优越性?

3、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

4、什么是参数?什么是统计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5、简单比较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

6、相关关系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7、在什么情况下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变形?

8、统计指数如何分类?有哪些类型?

9、比较说明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不同特点。 10、在动态数列分析中为什么要注意速度指标和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如何结合运用?

五、计算题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请根据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 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作出次数分布直方图 2、有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81分,标准差9.9分,

乙班的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4 60—70 10 70—80 20 80—90 14 90—100 2 合 计 50

要求: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 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3、对某地区居民家庭月平均生活费用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400,样本

平均数元1250=x ,标准差元140=σ。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 1)估计居民家庭月平均生活费用的范围。

2)若概率程度不变,要使抽样极限差不超过10元,则至少应抽 多少户做成样本。

4、某地区1991—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产量(万吨) 220 232 240 256 280

要求:(1)讨论粮食产量关于时间的相关性

(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3)预测2005年该地区粮食产量。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5

试计算1)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拉氏指数

2)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帕氏指数

3)分析说明结果

6

请对此进行因素分析。

7、某厂的产品产量98年比97年高2%,99年为98年的95%,2000年是97年的1.2倍,2001年的产量为25万台,比2000年多10%,2002年产量是30万台,而2003年产量达到了37万台。请讨论:

1)各年环比发展速度; 2)以97年为基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3)历年的年产量; 4)97—2003年的年均发展速度;5)按这个平均发展速度,要多少年才能翻番。

(0074)《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单位 数量标志 标志值 品质标志 总量指标

2、统计设计 统计应用

3、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4、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

5、普查 重点 典型 抽样

6、上限不记入

7、开口式

8、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 9、比较 比例 10、加权几何平均 11、变异系数

12、随机性 控制

13、无偏性 一致性 有效性 14、抽样 全面

15、单的线性不完全相关 负的显著相关 因果 16、)/(y x b σσ

17、指数化指标 同度量因素 18、00Q P W =

19、绝对数 相对数 20、0.495%

二、判断题

1。 × 2。 √ 3。× 4。× 5。×

6。 × 7。 √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6。× 17。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三、单项选择题

C B

D C B D B A C A C D A B D C A C A D

四、简答题

1、答:根据总体特点,按某一标志将其分为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部分,

称为统计分组。种类有:

1。按任务作用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

2。按分组标志多少分为;简单分组, 复合分组。 3。按标志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 变量分组。

2、答:抽样调查是随机抽取若干单位构成样本,仅对它们进行调查的方法。 其优越性是:经济、时效、灵活,且相对地准确。

(局部反映总体误差不可避免,但却可以控制)。 3、答:变异指标的作用:

1)变量值分布的离中趋势的表现, 2)可以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 3)反映现象变动的均匀稳定性.

4、答:全及总体的指标是唯一确定的,被称为参数。样本的指标不唯一

是随机的,被称为统计量。样本的可能数目M 很大形成了统计量 的分布,抽样推断法就是以其为基础用统计量来估计参数的。

5、答;函数关系是绝对意义下的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唯一确定关系,而相关

关系是两变量在随机意义下的松散关系。函数关系是特殊的完全相关 关系,而相关关系还有不完全相关和完全无关关系。

6、答:联系;两者都是对若干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讨论分析方法。 区别;

1)前者主要讨论变量间是否有关系以及相关的紧密程度,后者是要 构造出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回归方程,用来作预测估计; 这里还必须讨论回归方程的代表性问题即模型与客观事实的误差 估计问题。

2)关系分析中变量间地位是平等的而回归分析中必须明确因素变量和

结果变量,y 倚x 的回归方程和x 倚y 的回归方程是不一样的。

3)关系分析中,两变量都可以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因素变量必须

是确定量,结果变量才是随机变量 7、答: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就是权重取为00Q P W =时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就是权重取为11Q P W =时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8、答:统计指数的分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

1)按其反映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按其反映对象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按其指数构造方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加权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

4)指数数列中,按对比基期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9、答:时期数列的特点;1、资料来源是连续一段时间的累积。

2、数列中的指标值之间可以加总。

3、指标值的大小与间隔期的长短有关。

时点数列的特点;1、资料来源是一时点处的。

2、数列中的指标值之间加总无意义。

3、指标值的大小与间隔期的长短无关。

10、答:速度指标是在水平指标的基础上的派生,当水平指标波动很大时, 平均速度指标将失去意义。结合各期水平以及计算分段平均可以弥补。 再结合增长1%的绝对值指标才能更深刻的认识现象发展的变化规率。

五、计算题

1、解:首先按大小顺序排列

25 26 29 30 31 32 33 34 34 35 36 36 36 37 37 38 38 39 40 41 42 42 43 43 43 44 45 46 47 49

2

得;7550

3750

==

=

∑∑f

xf x (分) 967550

286050

22

22

2

2

=-=

-=

-=∑

∑∑∑)()

(f xf f

f x x x —σ

25 30 35 40 45 50

f

798.9962===σσ

乙班的平均分数是75分和标准差是9.798分,甲班的平均分数81分, 标准差9.9分,而比较说明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应该用标准差系数 即:

=σV 标准差/平均数;V (甲)=0.122 ,V (乙)=0.13,所以甲比乙更好。

3、解: 样本容量 n=400 统计量元元140,1250==σx 概率保证程度F(t)=95.45% , 概率度 t = 2 ∴抽样平均误差7400

140==

=

n

x σ

μ, 1472=?==?x x t μ

1)全地区居民家庭月平均生活费用的估计区间为: )11264,1236(),(元元=?+?-x x x x

又:由条件10=?x ,注意78428)(

,22

==?=∴=

=?x

x x t n n

t t σσμ 2)样本容量至少不少于784户。

4、解:首先作数据处理,设时间变量为x ,粮食产量为y (因为时间有顺序性,x 数列可以简化,则

0=∑x )

由合计可得:

∑∑∑∑∑======144

,30376010

,1228,0,

52

2

xy y x y x n

代入运算符,∑∑∑=?-

=

1441

y x n xy L xy 10)(1

22=-=∑∑x n x L xx

2.21635

1507984

303760)(122=-=-=∑∑y n y L yy

相关系数:%9.9721632

144

===

yy xx xy L L L r ,是高度正相关。

回归系数:4.1410

144

==

=

xx

xy L L b ,6.245=-=x b y a 粮食产量关于时间的回归方程:x y c 4.146.245+=

2005年即 5=x 时 粮食产量的预测值为 6.31754.146.2455=?+=y (万吨) 5

1)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基期,所以

销售量指数:% (910482238)

2340

1==

=

∑∑P

Q P Q k q 销售价格指数:%..91198

223268

01==

=

∑∑Q

P Q P k p

2)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的时期固定在报告期,所以

销售量指数:%.7109268294

1

011==

=

∑∑P

Q P Q k q 销售价格指数:%..41318

223294

1

11==

=

∑∑Q

P Q P k p

答:拉氏销售量指数为104.9%,帕氏销售量指数为109.7%;

拉氏销售价格指数为119.9%,帕氏销售价格指数为131.4%。 可见帕氏指数都大于拉氏指数,原因是帕氏指数用报告期的同度量因素,具有整个时期的量价共变影响,在增长型时指数值增大了。 6、解:由于质量指标指数当权重11q p w =时的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等于综合指数,由价格降低率(增长速度)可得物价个体 指数,从而处理数据得10q p ∑=2500

∴pq k =

%1120

01

1=∑∑q p q p 2550011=∑-∑q p q p 万元

%2.951

01

1=∑∑=

q p q p k p 1201011-=∑-∑q p q p 万元

%7.1170

00

1=∑∑=

p q p q k q 3750001=∑-∑p q p q 万元

答:全期销售额增长12%,多收入255万元,其中由于物价

下降4、8%, 少收入120万元,而由于商业职工努力, 销量增长17、7%而多创收375万元

7

4)97—2003年的年均发展速度为:%.%.811141956

6

97

03===a a x 5)按111.8%这个年均发展速度,产量从97年的18.94万台要提高一倍需要:

260484

0301

011812....lg lg ===

n (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