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调查分析分析报告

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调查分析分析报告
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调查分析分析报告

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日期:

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

调查分析

班级:选修1班

小组编号:02

成员:董玲(246)

杨铎(405)

曹秀婷(407)

张凤超(201)

前言

这次我们通过统计学应用软件spss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调查问卷,分别根据年级,性别,原因,考研的动力,父母的态度及文化

程度考研院校如何选择问题等几个重要的因素,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分

析,掌握了哪些因素对考研影响最大,考验时应该注意哪些因素。从而

知道影响考验因素的重要性和意义,即是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增

加了成功的机会,所以考研是有利的,从另一方面来说是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应用spss分析,让我们很清晰,直观的懂得spss在实际中

的重要性。

影响大学生考研因素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影响他们考研的因素不尽相同,他们考研的目也各不相同。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考研主要是为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在职考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部分考生工作很好,考研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另一部分考生则是要通过考研跳出原来的小天地,创造新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是应届考生还是在职考生,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以考一个好专业好学校为主要目的,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前者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时当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

考研对国家而言是人才储备的一种方式,对个人而言是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工作中的风险的途径。对大学生考研目的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给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一个参考,因为考研并不适合每个大学生,考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对一部分学生而言,考研是有利的,增加的成功的机会,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考研可以说是浪费时间,对影响考研的因素进行研究就是要给每个想要考研的学生一个可以对比、参考,从而更加理性对待考研,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对于很多考研学生来说,一个影响他们做出考研决定的重要因素是父母,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会影响到父母对学生考研的看法,从而给出学生考与不考的建议。同时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于父母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影响。考研需要资金,我们没有经济来源,需要父母支持,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考研无疑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从这些因素综合分析,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学生考研会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关于这一因素的调查,旨在分析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考研的影响程度。

(二)研究此课题对学习SPSS的意义

研究此课题除了以上所述目的,对SPSS课程的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SPSS是当今主流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SPSS for Windows由于其操作简单,已经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该软件还可以应用于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地理学、医疗卫生、体育、农业、林业、商业、金融等各个领域。

SPSS界面非常友好,除了数据录入及部分命令程序等少数输入工作需要键盘键入外,大多数操作可通过鼠标拖曳、点击“菜单”、“按钮”和“对话框”来完成。

只要了解统计分析的原理,无需通晓统计方法的各种算法,即可得到需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常见的统计方法,SPSS的命令语句、子命令及选择项的选择绝大部分由“对话框”的操作完成。因此,用户无需花大量时间记忆大量的命令、过程、选择项。

SPSS提供了从简单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比如数据的探索性分析、统计描述、列联表分析、二维相关、秩相关、偏相关、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回归、生存分析、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等。

在研究此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小组用到了多种SPSS的数据统计和处理方法,运用了很多统计学思想,包括最初的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对于我们学习的SPSS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对SPSS的进一步了解,对于以后的工作学习都会有帮助。下面我们将对我们研究课题所用到的SPSS理论知识做一个简单的理论介绍。

二、SPSS基本统计分析内容的理论简介

(一)图表分析

统计图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数据刻画方式,能够非常清晰直观地展示变量的取值情况.常用的统计图包括:柱形图或条形图、饼图、直方图。

(1)条形图/柱形图

即用宽度的线条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频数分布变化的图形,适用于定序

和定类变量的分析。柱形图的纵坐标或条形图的横坐标可以表示频数,也可

以表示百分比。例如:

(2)饼形图

即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百分比变化的图形,有利于研究事物内在结构组成等问题。饼形图中圆内的扇形面积可以表示频数,也可以表示百分比。例如:

(3)直方图

即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变化的图形。适用于定距型变量的分析。可以在直方图上附加正态分布曲线,便于正态分布的比较。

(二)交叉列联表分析

通过频数分析能够掌握单个变量的数据分布情况。实际分析中,不仅要了解单变量的分析特征,还要分析多个变量不同取值下的分布,掌握多变量的联合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

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又称列联表分析,它包括两大基本任务:第一,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编制交叉列联表;第二,在交叉列联表的基础上,对两两变量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编制交叉列联表是交叉分租下的频数分析的第一个任务。交叉列联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交叉分组后形成的频数分布表。

例如:表1反映了父母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对子女考研不同态度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布表。

(2)对交叉列联表中的行变量和列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是交叉分组下频数分析的第二个任务。在列联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到行变量和列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联系的紧密程度如何等更深层次的信息。

(三)影响大学生考研问卷的一般性分析

下面具体介绍SPSS中问卷的一般处理方法,操作以版本spss17.0为例,以下提到的菜单项均在分析主菜单下。

(1)频数分析:次数分配表过程可以做单变量的频数分布表;显示数据文件中由用户指定的变量的特定值发生的频数;获得某些描述统计量和描述数值范围的统计量。适用范围:单选题,排序题,多选题的方法二频数分析也是问卷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实现:描述统计——频数分析

(2)描述分析:描述:过程可以计算单变量的描述统计量。这些述统计量有平均值、算术和、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范围和平均数标准误等。适用范围:选择并排序题、开放性数值题。实现:描述统计——描述性,需要的统计量点击按钮“统计”中选择。

(3)多重反应下的频次分析:适用范围:多选题的二分法实现:第一步在多个响应——定义集把一道多选问题中定义了的所有变量集合在一起,给新的集合变量取名,在二分法计算值中输入1。第二步在多个响应——次数分配中做频数分析。

(4)交叉频数分析:解决对多变量的各水平组合的频数分析的问题适用范围:,适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进行交叉分类形成的列联表,对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比如要知道不同工作性质的人上班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可以通过交叉分析得到一个二维频数表则一目了然。实现:第一步根据分析的目的来确定交叉分析的选项,确定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如上例中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是控制变量,使用交通工具是解释变量)。第二步选择描述统计——列联表分析。

下面我们将结合我们的问卷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会得出相关结论。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我们一组四个同学通过反复思考与讨论,初步提出几个可能的课题,最后经过讨论决定出所要研究的可行性强的课题——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因素分析。并根据事实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与方法自行设计出最适合我们调查目的的问卷。

我们此次研究的主题是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是否与其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因为之前听过我们学校著名的心理学教师周正老师的讲座,他不赞成我们大学生考研,还做出论断——凡是父母坚持让儿女考研的,都是没上过大学的,凡是上过的,都不会强制儿女考研,那他们会让儿女根据自身的自身愿望来决定考与不考。我们就是基于他这一论断,量身制定了这份问卷,并随机调查100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的考研信息,并来运用SPSS软件中的交叉列联表分析等分析功能来分析父母支持大学生考研与父母文化程度的相关性。我们问卷的主要问题有大

学生考研的动力因素、父母对大学生考研的影响程度及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等问题。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具体研究了课题中需要用SPSS软件分析的这些部分,并精心设计出符合我们这一课题研究目的一份调查问卷,最后经过调查、统计问卷数据,并录入电子表格,供SPSS分析使用。

虽说过程繁琐,但是做下来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问卷是现代社会用于收集资料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工具,我们也无可避免的采用了这种搜集资料的方式。这不仅让我们知道了获取有用资料的过程的不容易,更让我们对此次SPSS论文的学习与研究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掌握。

(二)大学生考研动力的图表分析

我们把所调查的问卷信息录入SPSS软件,运用SPSS对所获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所获得的大学生考研的大致状况和大学生考研动力如下面两个图表所示:

图3.2.1 考研与否所占的比例

如图3.2.1所示,在所调查人群中,确定考研的大学生大约占17%,还在考虑之中的大约占50%,不考的占33%。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处在犹豫不决的状态。说明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清晰的规划,也说明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导致大学生都处在踌躇不前的状态。

我们分析大学生考研与否是为了更好地为下一步分析大学生考研的动力因素,为了统计父母让大学生考研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否有关,即“父母不是大学生就一定会让子女考研”这一论断是否成立。

下面是对大学生考研因素的统计图表:

图3.2.2 考研的动力:

从图3.2.2可以看出,大学生考研当中有31%是收家人的影响,有45%是受社会就业压力所迫,有2%是受恋人的影响而考研,还有4%是受周围人的影响而跟风考研的,还有16%是不考研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受社会就业压力极大,受父母的影响也很大。其中基于受父母影响部分,我们还需要综合父母的文化程度与父母支持大学生考研的交叉分表来具体分析二者之间有无联系。下面我们将具体绘制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支持考研程度的二维交叉列联表并做具体分析。

(三)大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父母对子女考研的态度的交叉列联表分析及其卡方检验

我们知道,在SPSS软件中,通过频数分析可以了解数据文件中单个变量的分布情况,实际分析中,不仅要了解单变量的分布特征,还要分析多个变量不同取值下的分布情况,掌握多变量的联合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压力的加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大学生待业并不是因为单方面的供给过剩而造成的,某些地区和单位同样也有着大量的人才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就业鸿沟”。目前,大学生待业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高校教育体制近几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在院系、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存在脱节,大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在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却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力”不足,这是造成“就业鸿沟”的重要原因! 影响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主要因素【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 影响就业的因素非常多,就我国目前而言,人口﹑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就业影响较大。 1.人口红利使得劳动力供给总量绝对过剩 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总量决定着劳动力的供给,新增劳动力不断的增多,劳动力的 转移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直接决定参与劳动的人数是供大于求 还是供不应求,决定了一国是否是充分就业。劳动参与率是要求参加劳动的人数与劳动 力总量之比,一国的劳动参与率越高,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大。劳动力迁移影响就 业的区域结构,人们往往从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向较高的地区迁移,尤其表 现在城乡之间的迁移。我国人口总量过大,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占世 界劳动力总量的四分之一。并且人口规模还在继续扩大,导致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就 业供给量大大超过需求量。另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也带来比较严重的城市就业压力。 2.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劳动力相对过剩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而市场经济实行的是市场化就业 制度,我国目前由于仍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市场制度尚不成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由政 府的附属部门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这样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和严格的成本制 约机制作用下,他们必然会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去配置劳动力要素,消除内部隐性失业, 裁减“冗员”,产生很多下岗型失业人员。同时,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作用 下,那些产品滞销、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将失去“体制特权”的保护,面 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以破产、拍卖、兼并等形式退出市场,或者重新优化组合。 这些企业失业人员也使得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他们的安置也对我国的就业形成了一定 的压力。 3.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 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我 国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如下表 3-1 所示,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在 逐年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上升。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急需转移出来,但乡镇企业吸 纳劳动力的能力日益减弱,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变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城 镇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 4.技术进步 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先进设备逐渐取代落后设备,先进的机器设备又会取

大学生考研动机问卷分析

关于大学生考研目的与动机的调查问卷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网上发放,发放对象是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生。本次问卷共有130人参与填写,其中男生43人,占总人数的33.08%,女生87人,占总人数的66.92%,问卷填写中男女的不平衡也是我校男女比例失调,女生远远多于男生的另一个方面的反映。 图一:问卷男女比例 问卷填写中,大一、大二、大三以及大四各年级的占比分别是19.23%、17.69%、61.54%和1.54%。这样的占比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出于大三,关系网大都处在这一阶段。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三年级的学生对考研比较关心,其次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大四才考虑考研则最少,这是由考研的时间决定的,考研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份举行,这个时候大四才的学生已经参加过去年的考研并准备本科毕业了,参与填问卷的很有可能是准备“二战”考研的。 图二:问卷各年级占比

问卷中来自城镇的学生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二者分别占比62.31%、37.69%。样本虽然不多,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近年来高校对城镇招生多于农村招生也有一点的关联。 图三:问卷中学生籍贯占比 受调查人群中,喜欢自己本专业的占33.08%;觉得一般的占比43.08%;不喜欢自己本专业的占6.92%;入学时无兴趣,现在有所了解而有兴趣占13.08%;入学时有兴趣,现在了解了专业而没兴趣的占3.85%。由此可见,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满意。这和高考填志愿时受学校、信息接受、家长以及各方面因素影响息息相关。 图四:受调查人群对自己专业的喜好占比

受调查人群中,成绩优异、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偏下、成绩不好的学生分别占10%、53.08%、29.23%以及7.69%。 图五:受调查人群中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占比 在受调查人群中,决定考研的占50.77%,目前还未决定考研与否的占18.46%,已经决定不考研的则占30.77%。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有考研的意向,也有少部分学生不明确将来的走向,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图六:受调查人群中考研意向占比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 ——2020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毕业等于失业”记得这是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普遍流行的一句话。 是啊,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毕业和工作无疑还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 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据此,作为一个也即将走向大四,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我在暑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进行了实践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小组特对衡阳市各大本科院校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倾向调查。调查是由我们同学承担,调查时间是2020年7月,经过几周时间,我们完成了对本科在校的大学生的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50份回收149份,回收率99%,有效数1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150份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81人,占总数比例55%,女生人数65人,占总数比例45%。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因为样本容量较少,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以下是对我们小组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 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 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XX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这是中国教育在线24日在京发布的《XX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报告》还显示,研究生招考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在计划报考的10个最热门专业中,7个是社科类专业;名校所招录的研究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 报名人数回升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XX 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XX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XX年下降至172万人,到XX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报告》显示,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介绍,统计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XX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万,比XX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XX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比XX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陈志文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有关,“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成为往届生考研的重要原因,这也拉高了XX年整体考研人数。”陈志文说。 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 《报告》显示,全国普通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明显高于社科类研究生,但实际上,理工类专业的报考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收集的32万条调查数据显示,社科类专业在研究生计划报考专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最热门的十大考研专业中,仅管理学和经济学就占据约70%。 浙江大学XX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显示,经济学报考728人,录取86人,报录比为8.4:1,而工学报录比为4.9:1,理工类与社科类的报录比相差近2倍。中山大学XX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分析,教育学报考人数71人,录取8人,报录比为8.9:1;工学报考1083人,录取334人,报录比为3.2:1,各学科之间的录取比例极不平衡。 《报告》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 陈志文介绍,从教育部公布的《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在校大学生考研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从学历系列上讲,主要包括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班(目前已停办)、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个方面。此外,还包括1970年至1976年普通高校举办的大学普通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大量扩招致使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不少学生选择了考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加就业的砝码。在这种形式下催生了"考研热"现象。现如今“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教育、学历、就业之间息息相关。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读研成为大学生求职、考公务员的"跳板"。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其次是想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我校考研的现状。我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构建了“教育科学与教师教育、现代艺术与文化创意、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生物农业与环境工程、现代

管理与应用经济”五大学科专业集群,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重庆市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有各级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近30项。伴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质量的提升,考研也将逐渐成为我校人才输出的重点。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就业环境的严峻,促使在校大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竞争实力,考研也在我校开始升温。我校研究生报考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596人增加到2016年的1094人;但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比重却呈现不稳定的趋势,2012年报考率为22.20%,2013年报考率为20.1%,2014年报考率为19.00%,2015年报考率为18%,2016年报考率为20%。我校研究生录取人数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2年的162人增加到2016年的324人,但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占当年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的比重却有波动。 二、调查的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真实地了解我校在校生的考研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

当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08工业工程一班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日渐增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据统计,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758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这一形势和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体系有关,但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有关。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班对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工业工程、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会计这四个专业的大四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希望由此分析出影响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以下是我班对这段时间的调查总结和报告,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二、调查前期工作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2月15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毕业生就业因素进行随机调查,在经管院中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工业工程,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会计),再在这4个专业中按各专业的男女比例发放问卷,采取了不记名方式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0张,回收100张,问卷回收率100%。 (二)调查形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现在就业因素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过查找大量资料、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的形式。本次调查问卷发放数量100份,有效问卷100份。 (三)调查流程 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20日-2010年11月25日,班级分组,共分四个小组。我们开始查阅文献,到网上查找资料,并分析,最后一致讨论形成问卷。 2.调查阶段:2010年11月26日-2010年12月1日,确定抽样范围,各小组分

考研调查报告记录

考研调查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教学单位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班级城规14-1 学生姓名王昕昕 学号 1404080116 指导教师赵桂玲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度过丰富多彩的四年大学生活,同学们都开始计划自己今后人生的前行的方向。大学毕业之后是直接工作或是进入更高的学术平台继续深造?这成了同学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近年来中国考研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进入更高的学术平台继续深造,这是很多大学生考研的初衷,但是根据社会资料显示,现如今的考研大军中许多考生考研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继续深造自己。因此,我们小组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50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当面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学生考研调查,希望可以了解我校学生考研的情况。也为更多想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 关键词:考研目标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毕业等于失业”记得这是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普遍流行的一句话。是啊,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毕业和工作无疑还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学生在其毕业后, 考取研究生, 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 为国献力,是其

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 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从努力程度看,

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一位大四学生在调查中坦言,自己本科读的不是名校。为了不让一毕业就失业这种情况发生,家里人早在大一入学之际,就让她准备考研,“家里人说,不考研,就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她也想继续深造,首先是读英语文学语言专业。 对于第三类考研学生而言:自己没有主见,自己大多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多数是受家长、老师、亲戚、朋友、同学的影响,别人说考研好他就考研。甚至对将来要考哪一方面的研究生都没有想过。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3200802.html,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作者:刘铭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点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了 1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程度较大、最受认可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人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不断下降。而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不断上升,而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部分企业甚至开始裁员,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的应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时,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涉及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的最新的或经典的,尤其是对年份较近的比较有影响力10篇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10个因素。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 1.大学生就业系统分析。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系统,它既可以隶属于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又可以隶属于教育这个巨大的系统。构成大学生就业系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应是大学毕业生,从系统的角度看,毕业生自身也能算的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最新报道显示,仅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达756万,数字十分庞大。另外,该系统还包括了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子系统。来自外界的信息构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环境因素,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国家或者企业。诸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途径的优惠就业政策信息,再诸如企业自身扩大招收规模等。在此,将大学生就业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大学生系统、高校系统、企业系统、社会系统。 2.影响因素文献综述。为了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系统的因素,下面有针对性的阅读文献,分别从四个子系统的视角对所看文献进行聚类,形成简单的综述。文献检索过程中,我选择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关键词为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设定时间为2013—2016(为了跟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ISM模型作对比,期望能够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为了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文

关于大学生考研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从2001年开始,考研成为继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之后竞争最激烈的考试之一。近年来,每年考研的学生都在100万以上,由于研究生扩招的不断加大,2010年研招扩招已达5%,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为46.5万人,而2010年1月份的考研初试吸引了140万考生。面对如此激烈的考研竞争,在校大学生是否看清了当前形势,分析了自身情况,明确了心中理想,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而广大学生家长对近乎炽热的考研形势又持怎样的观点呢?我就此对当代大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关于考研认识程度及相关问题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是人生重要的一步。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考验,在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大胆地踏入社会就业,或是出国留学开阔眼界?这一系列关乎自己人生规划的问题随着大学时光的流逝一步步向大学生们逼近。面对如此压力,大学生们是否了解当下就业及考研形势,是否做好了准备迎接挑战? 我就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的认识及相关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目的是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关于考研的部分思想,帮助大学生看清当前考研形势,分析自身情况,明确目标,做出正确选择。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的主体对象为大三学生,另外有部分学生家长及已毕业大学生和在职员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和家长的考研认识程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此次调查共发放140份调查问卷(见附件调查问卷样本),其中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100份,收回68份;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20份,收回12份;针对已毕业大学生及其他人士的调查问卷20份,收回8份。同时,此次调查利用网络,查找了考研资料及相关信息。 三、调查时间: 2010年8月1日——2010年8月20日 四、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及部分学生家长对考研的认识和看法,调查问卷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问题,共计50个问题。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及家长对现今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在针对大学生的问卷中,有2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表示比较满意,55%的大学生则表示不满。大多数学生认为,理想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充实的,大家争相向上,沐浴着知识的甘露,根据各自的

大学生考研原因调查报告分析

大学生考研原因的调查 目录 一、大学生考研原因调查方案 二、大学生考研原因调查问卷 三、大学生考研原因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 联系方式: 完成时间: 探析大学生考研原因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就业压力俱增。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考研自然成为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我校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 影响因素有哪些? 对日趋热化的“考研热”现象进行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本次调查以安工大学生为例,探索考研其中的缘由! 二、调查目的 1、了解我校大学生对考研的反映,促进大学生正确对待考研 2、能给学校对大学生考研教育的促进与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使我校大学生对考研有一个更加充分的的认识,指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研究与否 的选择 三、研究内容 1、考研大学生的构成特征与心理特征 2、考研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及其目的 3、考研大学生考研偏好及其流程的了解 四、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安徽工业大学全体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 根据此次调研的目的和调研对象,为使调研结果更加确切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收集原始资料。在原始资料收集过程中主要采取入室问卷调查,并在恰当的时机下辅助观察法和访谈,希望能得到全面的调研结果。 六、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方法 1.定性调查的深度访谈,采取纸笔记录并整理、筛选、提炼,进而得出结论。 2.定量调查样本较复杂,人工整理并辅助电子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录入,并适当制作图表。 七、调查日程和时间期限 第3~4周——调查实施方案及问卷设计、人员安排; 第5~6周——方案可行性审查、修正; 第7~8周——落实调查工作,打印并发放问卷; 第9~10周——回收问卷并进行整理、分析及调查报告撰写; 第11~12周——报告审核、修改直至完稿。 八、人员安排 我们是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希望你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认真作答,我们保证对你填写的内容进行严格保密。谢谢合作! 1. 你是否决定考研:() A.是 B.否(终止访问) 2.你所在的专业年级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谢芳清* 摘要: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倾向问题,通过对华东交通大学的250个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问卷调查, 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 关键词:考研;就业;理性 直接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大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还有很多同学徘徊在所谓“就业考研都不误”的两手准备中,考研未必成功,就业也受到影响。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那么,如今大学生考研情况如何,怎样正确对待考研或是就业呢?这是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为了了解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大四学生对考研的看法以及学生考研和不考研各自原因,学生考研的准备情况及各自的复习方法,同时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对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调查时间是2010年7月初,调查方式为分层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250份回收248份,回收率99%,有效数2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250份调查中,涵盖了该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130人,占总数比例53%,女生人数116人,占总数比例47%。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 36%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24%比较了解,而有29 %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69%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 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4.7%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31%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51.5%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根据数据的显示,21.3%的同1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27.1℅的同学是 1*谢芳清,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08-2班,学号:20080410090203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 [摘要]:如今,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必然会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有政策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相关对策,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就业对策就业形势 背景和意义:近来高校对招生人数的逐渐放宽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妥善有效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调查情况 最近几年各高校一直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许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并且随着高校继续扩大招生人数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并有逐渐变得严重的迹象。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目的 现在,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本次调查通过了

解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所在,并通过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找到问题所在,找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增加其就业成功的筹码。 (二)调查对象 本次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主要针对于山东工商学院在校应届毕业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调查人员运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应届毕业班6个班级共28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71份, (四)调查数据、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有30.26%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40.59%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的前途无所谓,即现在的专业并不会对就业其多大作用,仅有8.49%的人认为个人专业很有前途所占比例并不大。数据如表1。 从数据上看大部分同学是从大三大四开始接触就业有关的知识的,仅有12.55%是在大一就开始学习就业知识的,而从现在就业难的局势下,大学生应该尽早学习就业有关,在大一大二就应做好准备,而数据显示仅有25.83%的人提前接触就业知识信息。数据如表2。 (表2)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实践者: 学院: 班级: 实践主题: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父母恩情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摘要:考研,在当今逐渐成为类似与高考的考验,而“考研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以听见关于考研的讨论。而在近这十年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0万,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考研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眼下的“考研”,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二)关键字:考研原因考研态度考研过程考研形势 (三)活动内容 现如今考研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各种考研辅导机构相继出现,今年暑假我在考研辅导机构进行了了解与实践。 考研的原因 1.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能力,找到好的工作。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的地位与日剧下,而客观的现实表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同学一方面是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在逃避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可以说抱有此种考研目的的同学不在少数。江同学:考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如果毕业有好的工作,我会放弃考研。张同学:现在大学生学历低了,以后发展起来,还得需要研究生学历。 2.提升专业素养,从事专业研究。一部分同学想要从事于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希望做出一定的成绩,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他们寻求更高的目标,能够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有别于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彭同学:我就想高研究,发明创造出我的东西。至于工作暂时没有考虑。李同学:我想提高专业的知识,想在大学任教,对于学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3.没有目标,盲目考研。此类同学占很少的一部分,考研只是他们的一种经历。家里希望其考研,自己想总一个过程。丁同学:我还没上够学呢,反正家里也要求,考考研就考呗。 我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大量的大学生涌入考研队伍中来无疑是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其目的性也有了不同,甚至出现了不必要的扭曲。我们要正确面对考研。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范文大全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调查报告 ——xx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毕业等于失业”记得这是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普遍流行的一句话。 是啊,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毕业和工作无疑还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 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据此,作为一个也即将走向大四,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我在暑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进行了实践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小组特对衡阳市各大本科院校进行了一个关于大学生考研倾向调查。调查是由我们同学承担,调查时间是xx年7月,经过几周时间,我们完成了对本科在校的大学生的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50份回收149份,回收率99%,有效数1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150份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81人,占总数比例55%,女生人数65人,占总数比例45%。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因为样本容量较少,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以下是对我们小组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 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 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 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

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研究 的调查报告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班 级别:2014级

:王志强 学号:2014025662

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 学年:2016—2017学年学期:第二学期 题目: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的研究 学院: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班 :王志强 关于“研究生” 研究生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深造的课程。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研究生学历的人。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研究生按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任务的研究生。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而考博士研究生不需要考政治,研究生作为专科和本科以后的深造课程,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很多疑难问题的产生。

摘要 自2002年以来,考研大潮一浪高于一浪,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考研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他们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一部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总而言之,考研这个话题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群体中,因此特调查了百位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考研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考研、就业 引言 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学生少学校多的今天,大学生已经不足为奇了,更没有15年前那么的珍贵。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15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考上大学就等于终身不用愁工作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而相继来临。可惜那样的时光很短暂,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千军万马趟过独木桥,却没有换来一份满意的工作和收入。中国大学精英式的教育因大量扩招和商业需要而从此变了味,为此,从2002年开始考研究生成了广大大学生的首选之路,尤其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本科生们。那么如今的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做出何种抉择呢?是继续深造还是面对现实?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网络问卷调查 调查容: 1、对考研的认识和了解、是否有考研的打算、考研的价值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

2008.01 (下)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 吴开胜张翠萍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中带有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制度改革正在进行等大的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应该用多维视角和科学发展观来思考和审视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并努力寻找积极的对策。 关键词就业不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0592(2008)01-227-02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不利因素 影响大学就业的不利因素很多,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与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大学生本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根本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部门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 例如:大型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因收入高、地位高而被大学生情有独钟。近八成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但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因为西部大开发,这些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西部地区相对于沿海来讲,学生更愿意到沿海地区就业,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程度,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这些趋势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短期内对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学校因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要 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人才培养仍不太适应市场需要。 首先是专业设置不对路,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这表现在专业的设置口径、设置方向等方面比较僵化、缺少弹性,不适合于复合型人才和贯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缺少市场应对性,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滞后。 其次是课程体系设置也呈现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轻实用的趋向。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大都在综合化程度、结构平衡性、发展灵活性等方面不太适应市场的要求。其严重的后果就是培养出的人才综合能力不强,又缺少可持续发展性,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此外,大学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一些非理性行为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盲目扩招,即搞一刀切,不管什么专业,不管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需要多少,一律扩招,有的专业本来就业形势较好,因盲目扩招,致使毕业生因供大于求而就业难。而有些低学历层次的人才就业市场已经很小或基本没有市场,高校仍在坚持招生。二是办学层次定位不准。社会劳动分工的多样化要求人才层次多样化。在多层次的人才需求面前,有的高校既招研究生、本科生,也招专科生,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大全”,没有明确的学校定位。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三)家庭因素:家庭成员的影响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如下:第一,集体决策的影响。就业意向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量多少的影响,而社会资本是开拓信息渠道的重要工具,可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竞争实力,增加求职的“砝码”。社会资本的影响,使得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做出的集体决策。 第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毕业生,一般不愿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更加偏好去企业单位。其中,父母职业等级和收入的影响作用也相当显著。一般情况下,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比较偏好去机制相对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而家庭状况越差即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少的学生,选择去稳定的党政机关单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三,父母的替代行为的影响。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四)个人因素:大学生自身不良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 第一、依赖心理。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和劣势。 第二、自卑感。自信心是求职过程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市场经济需要开拓精神和自信心,这正是有自卑心理的人所缺乏的。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是难免的,也是比较普遍的。在择业中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害怕挫折,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这种求职时的畏首畏尾会给人以无能的印象,使求职不易成功。 第三、焦虑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 作者简介:吴开胜,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副校长, 张翠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教师。 教育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