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完整版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完整版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完整版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研究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越来越多的跨国物流公司涌进国内,使原本复杂的第三方物流竞争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发展战略,尽快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一、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是“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最常见的3PL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EDI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运贸谈判等。

自20世纪以来,物流的概念在不断地拓展,人们对现代物流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物流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生产企业回归主业,将精力集中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专长业务。理论界和企业已不再浅层次的探讨物流管理的重要性问题了,他们开始探讨物流管理的模式问题,即究竟是自营物流业务,还是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从事物流管理的企业去做。于是,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并且渐成为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

物流属于费钱且资本密集的活动,运送与储存物料以及产品分销占用大量空间、设备、人员,并愈加要求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在当今严重的资源约束环境下,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为企业生存的前提。于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家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运输经营和库存管理的行家。为了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营业务上,以便同自己的对手展开竞争,有些厂商开始把一些自己并不十分在行的,诸如运输、仓储这样的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经营。

自营物流模式与外包模式的比较:

通过上表对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的比较,可以发现: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需求就有供给。为了满足工商企业日益增加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因此诞生,并迅速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式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储运总公司这样大型的运输、仓储企业虽已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但它们的传统运输、仓储业务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还不完善。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也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单纯仓储和干线运输。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

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而且,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通常有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一般在1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这从物流供给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比重不大。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中外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加速扩张,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着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的特征

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有:

1.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根据有关分析,预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与此同时,社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销售物流外包以5%-10%的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的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

2.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物流需求不足、需求层次低。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严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加上我国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因此,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运输、仓储及货代组织发展起来的,物流技术水平低,系统功能不强,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增值服务薄弱,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整体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远远达不到“安全、高效、及时、经济”的目标。由于我国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现代管理意识还不够,而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体制等诸多社会因素的限制,对采用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不能马上接受。目前我国工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还比较低,主要仍集中在对基本常规项目的需求上。生产企业外包的服务类型仍然是以干线运输为主,其次是市内配送和储存保管。商业企业需求的服务首先是市内配送,其次才是储存保管和干线运输。企业对增值性高、综合的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的需求还很少。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

3. 网络化缺乏先进技术支持

技术是第三方物流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处理的实时化和传递的高速化,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定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等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使进货、储存、流通加工、包装、运输实现一体化。EDI技术、EFT 技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但是,我国国内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还没有真正达到整个物流配送过程的电子化,大多数还是仅仅依赖原先的商业销售网点,不注重提高物流配送的服务水平。在配送运输的网络规划方面,重复建设和不合理的现象较多。同时,新技术和新设施因为投资巨大,而且

要求与客户之间建立接口,致使不少企业对之望而却步,这种现状影响了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4.物流企业服务功能不健全

因为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第三方物流必须根据不同企业的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等方面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所提供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业水平。但是,中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多是传统运输、仓储和物资购销企业的转型。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也往往局限于过去的业务领域,能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企业不多。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中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思路

中国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利用短暂的三年过渡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第三方物流的主动性

企业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主体,传统的物流服务企业要按照第三方物流的服务理念、运作模式,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主动与国外着名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市场化的服务理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物流业务通常是多种多样的,量小而且交易频繁,物流企业必须具备迅速有效、成本低廉且能正确处理这些交易的能力,以“快速反应”的能力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新世纪的物流企业要改变过去“利润来自客户”的传统观念,以创造价值的新理念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二)树立服务品牌

1.加强物流服务管理创新。

面对国外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迅速进行服务管理创新,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现代物流不仅仅是实物流,更是

信息流、资源流、人流和商流的协调运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大大降低物流活动的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以顾客为核心,超越传统功能性物流服务的辖区,为其量身制定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服务管理方案,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同时,还要注重售后服务,开展服务稳定性的调查,检查以往的顾客服务的工作实绩,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服务工作中的不足,这是新一轮售前服务的开始,目的是通过改进服务,巩固已有的顾客关系,发掘潜在的新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

2.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3.树立一体化物流服务理念。

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用各个功能服务报价的汇总,而是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通过对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以降低顾客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制定解决方案,并根据优化的方案进行整体服务报价,以此来满足顾客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把顾客的需求作为一个整体,为顾客设计物流系统,选择和评价运输商、仓储商及其他物流服务提供商,为其提供多种物流管理和决策服务,不断创造新的赢利机会。

(三)有效整合资源,保证供应链畅通

第三方物流处于供应链的中间位置,一端连着供应商,另一端连着销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是保证供应链畅通的关键因素。第一、销售商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同时为多个销售商提供物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对销售商的物流业务进行整合,选择互补的销售商,使运输工具的配备和调动与之相适应,提高物流作业能力的利用程度。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设施能力、信息系统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有效降低成本。第二、供

应商整合。第三方物流是在对供应商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的。通过同供应商共同开发市场或展开业务层面的协作,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创立品牌,实现整合效益。第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整合。企业间的整合属于横向整合,目的是为了实现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地域互补性,通过联盟拓展物流服务网络,通过兼并达到规模效应。

1.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去年,中远集团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2.利用信息化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技术。

信息是没有国界的,从行业的角度来讲,我国发展物流信息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的物流企业要提升核心技术,核心的问题是通过信息化的方法,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供和国际上的物流企业一样的、或者比它更好的服务,增值性的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通过信息化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实现对过程的管理、通过信息化来指导企业实际的经营实践。

3.利用国际资源,积极与国外物流企业结盟。

国外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大、实力强,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这些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安排的模式,可以使我国物流企业借助国外联盟伙伴的力量增强竞争优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物流企业经济实力不足、经济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经验、学习能力弱小等问题。这对我国物流企业的成长起着引导的作用。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进联盟关系的建立。联盟中的信任是逐步建

立起来的,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不能急于求成。现阶段的联盟以股权参与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对联盟性质的认识的推进,企业将建立越来越完善的联盟规则和监督制度,逐渐向契约联盟转变,最终将建立起最具灵活性的动态联盟合作模式。

(四)重视物流服务团队建设,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取决于企业团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意识。物流企业服务内容项目繁多、工作复杂,要保持物流供应链的畅通,就必须有一支有各种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使企业提供的各项服务都有专门技术和管理技能人才为依托。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表明,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物流配送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系统。我国的物流人才相对短缺,因此,应该广泛开展物流培训与教育。第一,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物流经营管理技术人才。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和最经济的方式,我国可以按照国际通行方法,建立完善的物流教育和培训体制,广泛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形成较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系统。第二,物流系统的运作需要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支持与理解,通过向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培训服务,培养他们与物流中心经营管理者的认同感,提高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物流管理水平,及时将物流中心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传达给电子商务经营者,方便确立物流作业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元旭、田宇着.物流自营还是外购物流服务[M].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2月第二版

[2]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M].物流技术,2000年1月第一版

[3]颜光华、李建伟.外购还是自营--企业物流策略的选择[J].中国物资流通,2001,4

[4]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5] 宋光森.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探讨[J].物流科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