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方法第一套试卷 +答案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方法第一套试卷 +答案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方法第一套试卷 +答案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期末考试试卷(1-4卷)

答案见后面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2. 结构面/ 结构体/ 岩体结构

3. 岩石/ 岩体

4.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5. 变异应力/ 残余应力

6. 变形/ 破坏

7. 蠕滑(稳滑)/ 粘滑

8. 地震的震级/ 烈度

9. 砂土液化/ 震动液化/ 涌沙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 阐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

3. 简述建造和改造对岩体结构的影响。

4. 根据裂隙岩石三轴压缩过程曲线,分析岩体变形破坏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

5. 试分析岩石(体)沿原有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与过程。

6. 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如何判别活断层?(活断层的鉴别标志。)

7. 场地地震效应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8. 简述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9. 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机制。

10.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有哪些?

11. 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

12. 简述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及形成条件。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期末考试试卷(2卷)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2. 结构面/ 结构体/ 岩体结构

3.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4. 变形/ 破坏

5. 围岩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

6. 凯塞尔(Kaiser)效应/ 岩爆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8. 蠕变/ 松弛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2. 简述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3. 分析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4. 试分析岩石(体)沿原有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与过程。

5. 简述斜坡岩体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6.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7.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8. 简述山岩压力(山压)的类型和特点。

9. 简述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0. 简述塑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1. 简述高地应力区的主要地质标志?

12. 简述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形式及各自的特点和发生条件。

13. 改善坝基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2. 岩石/ 岩体

3. 变异应力/ 残余应力

4.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5. 围岩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

6. 凯塞尔(Kaiser)效应/ 岩爆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8. 蠕变/ 松弛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 阐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2.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3. 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

4. 简述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5. 简述建造和改造对岩体结构的影响。

6. 分析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7. 按照成因,岩体应力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8. 根据裂隙岩石三轴压缩过程曲线,分析岩体变形破坏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

9. 试分析岩石(体)沿原有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与过程。

10. 简述岩溶的形成基本条件。

11. 岩溶防渗处理措施与方法有哪些?

12. 简述土石渗透变形的产生条件。

13. 渗透变形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2. 岩石/ 岩体

3.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4. 变形/ 破坏

5. 蠕滑(稳滑)/ 粘滑

6. 砂土液化/ 震动液化/ 涌沙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8. 蠕变/ 松弛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 简述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2. 按照成因,岩体应力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3. 根据裂隙岩石三轴压缩过程曲线,分析岩体变形破坏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

4. 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如何判别活断层?(活断层的鉴别标志。)

5. 简述世界三大地震带的基本特征。

6. 简述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7. 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机制。

8. 简述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及形成条件。

9.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10. 简述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1. 简述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形式及各自的特点和发生条件。

12. 简述岩溶的形成基本条件。

13. 简述土石渗透变形的产生条件。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参考答案(1卷)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与工程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当出现不协调时,将产生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2结构面/ 结构体/ 岩体结构

结构面:岩体内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包括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

结构体:未经位移的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块体或岩块。

岩体结构:是建造与改造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以特定的建造如沉积岩建造、火成岩建造和变质岩建造为其物质基础,建造确定了岩体的原生结构特征而构造作用改造以及浅表生作用改造如卸荷、风化、地下水作用等,使岩体结构趋于复杂化。

3岩石/ 岩体

岩石: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不连续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有条件转化性等特点。

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所切割的结构体所构成的地质体。

4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岩石圈运动在岩体内形成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力又可分为活动构造应力和剩余构造应力。

5. 变异应力/ 残余应力

变异应力: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与岩体天然应力形成的关系也较密切。

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内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6. 变形/ 破坏

变形:岩体承受应力,就会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些变化。宏观连续性无显著变化者称为变形。

破坏:岩体承受应力,就会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些变化。宏观连续性产生显著变化者称为破坏。

7. 蠕滑(稳滑)/ 粘滑

蠕滑(稳滑):断层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

粘滑:断层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

8. 地震的震级/ 烈度

地震震级: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它是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s,阻尼比0.8,放大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以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即M=lgA.

地震烈度:是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振动强弱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9. 砂土液化/ 震动液化/ 涌沙

砂土液化:粒间无内聚力的松散砂体,主要靠粒间摩擦力维持本身的稳定性和承受外力。当受到振动时,粒间剪力使砂粒间产生滑移,改变排列状态。如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会有变为紧密排列状态的趋势;如果砂的孔隙是饱水的,要变密实就需要从孔隙中排出一部分水,如砂粒很细则整个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振动变形需要从孔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于砂体之外,结果必然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粒之间的有效正应力就随之而降低,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粒就会悬浮于水中,砂体也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能力,这就是砂土液化(sand liquefaction)。

振动液化: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超孔隙水压力。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不断增加,砂土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液化状态。

涌沙:饱水砂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先产生振动液化,使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产生上下水头差和孔

隙水自下而上的运动,动水压力推动砂粒向悬浮状态转化,形成渗流液化,使砂层变松,在薄弱环节形成涌沙现象。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阐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工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特定方式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

地质环境对人来工程活动的制约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也可以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还可以表现为由于某些地质条件不具备而提高了工程造价,视地质环境的具体特点和人类工程活动的方式和规模而异。

人类工程活动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例如房屋建筑物引起地基土层的压密,又如桥梁改变了局部水流条件从而使局部河段的侵蚀淤积规律发生变化等。

2. 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

★(1)不连续性

(2)各向异性

(3)非均质性

(4)有条件转化性

3. 简述建造和改造对岩体结构的影响。

★(1)按照建造特征,可将岩体划分为块体状(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块结构和散体结构等类型。

(2)按照改变的程度,可划分为完整的、块裂化或板裂化的、随裂化的、散体化的等四个等级。

4. 根据裂隙岩石三轴压缩过程曲线,分析岩体变形破坏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

★(1)压密阶段:岩体中原有张开的结构面逐渐闭合,充填物被压密,压缩变形具有非线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呈缓坡下凹型。

(2)弹性变形阶段:经压密后,岩体可由不连续介质转化为似连续介质,进入弹性变形阶段,过程长短主要视岩性坚硬程度而顶。

(3)稳定破裂发展阶段:超过弹性极限以后,岩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岩体内开始出现微裂隙,且随应力差的增大而发展,当应力保持不变时,破裂也停止发展。由于微裂隙出现,岩体体积压缩速率减缓,而轴向应变速率和侧向应变速率均有所增高。

(4)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又称为累进性破坏阶段,进入本阶段以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由于破裂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即使工作应力保持不变,破裂仍然会不断地累进性发展,通常是最薄弱环节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又引起次薄弱环节破坏,依次进行下去直至整体破坏。

(5)强度丧失和完全破坏阶段:岩体内部的微破裂面发展为贯通性破坏面,岩体强度迅速减弱,变形继续发展,直至岩体被分成相互脱离的块体而完全破坏。

5. 试分析岩石(体)沿原有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与过程。

★(1)平面摩擦:通常为地质历史过程中曾经遭受过剪切滑动、随后又未胶结的结构面。

(2)糙面摩擦:通常为地质历史过程中未遭受过明显剪动的结构面。可能有3种情况:越过凸起体、剪断凸起体、刻痕或犁槽。

(3)转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当剪切是沿某一碎块体构成的剪切带,或沿夹有许多碎块的断裂面发生时,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结构面切割的块体可能发生转动或滚动。

6. 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如何判别活断层?(活断层的鉴别标志。)

★(1)文献调查:对以往工作进行系统调研,找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航卫片判读:对航空照片、卫星相片进行判读解释,查明线性构造,分析断错水系。

(3)地形地貌调查:分析地形图,考查断层在地形上的反映;研究断层的大地貌和微地貌显示。

(4)地表地质调查:在断层及邻近地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查清断层位置、规模、性质和时代等。

(5)开挖和钻探:在断层面附近开挖探槽和钻探,可以得到高精度资料,从而查明地层断错情况。

(6)年代测定:对断层带上新地层或断层物质时代进行年龄测定。

(7)α径迹和γ射线测量:α径迹法是测量断层上覆土层中氡气相对浓度,由α径迹数的峰值

推断活断层位置和性状;同样也可以测定γ射线强度分布,从其峰值探测断层位置。

(8)断层气测量:直接测量断层气体,如CO2、H2、He、Ne、Ar、Rn、Hg、As、Sb、Bi、B等,可较准确地确定断层位置及其活动性。

(9)精密重磁测量:通过精密重力、磁力等测量发现重力异常、磁力异常和电阻率异常,从而帮助确定断层位置和产状。

(10)形变测量:通过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等精密观测,可查明活断层垂直、水平位移的幅度和速率。

(11)微震观测:利用已有微震观测资料或布设新的微震观测台网,分析微震活动图象,确定断层延伸位置及其活动性。

(12)浅层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浅层地震勘探,可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从而能准确查明断层切穿、错断上覆地层情况。

(13)水声探测:利用浅地层剖面仪等,对水域活断层进行数字式反射声波探测,可得到反射声波剖面,通过波速解析,可对比研究地层错断情况。

(14)断层物质研究:研究断层泥等,可帮助了解断层温压条件、力学性质、活动方式和活动年代等。

7. 场地地震效应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1)结构振动造成的破坏。包括由于承重强度不足所造成的破坏和由于结构的整体性不足造成的落架。

(2)地基失效或其他次生效应造成的破坏。如建筑物地基强度很低或地震加速度很大,就会导致地基承载力的下降、丧失以致变位、移动,由此而造成建筑物破坏。

8. 简述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1)震中密集于库坝附近;

(2)震源极浅、震源体小;

(3)诱发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及水荷载随时间变化的相关密切;

(4)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特点突出:前震极丰富,余震以低速衰减,主震震级不高,频度震级关系式中b值高,最大余震与主震震级比值高,等等;

(5)震源机制主要为走滑型和正断型两种,且前者居多。

9. 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机制。

★包括先后相继发生的振动液化和渗流液化两种过程。

饱水砂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先产生振动液化,使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产生上下水头差和孔隙水自下而上的运动,动水压力推动砂粒向悬浮状态转化,形成渗流液化,使砂层变松。

10.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有哪些?

★判别程序和判别方法

a. 地震液化初判:按照土质条件、埋藏条件、地质条件、地震条件进行初判。具体内容参见上述形成条件的内容。初判结果虽然偏于安全,但是可以将广大非液化区排除,把进一步的工作集中于可能液化区。

b. 现场测试法:凡经初步判别认为有可能液化或需考虑液化影响的饱和砂土或粉土,都应进行以现场测试为主的进一步判别。主要方法有标贯判别、静力触探判别和剪切波速判别。

c. 理论计算判别:当砂土层抵抗液化的抗剪强度τ小于按地震最大加速度求得的等效平均剪应力τa时,则可能液化。

11. 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防护措施。

★(1)选择良好的场地,作为基础持力层。

(2)人工改良地基,通过增加盖重、换土、爆炸振密法、强夯与碾压、振冲法、排渗法、围封法等措施消除液化可能性哦限制其液化程度。

(3)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如支撑桩基、管柱基础、筏片基础等形式。

12. 简述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及形成条件。

★形成机制:承压水位降低引起应力转移以及土层压密,从而导致地面沉降。

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疏松的多层含水体系;其中承压含水层的水量丰富,适于长期开采;开采层的影响范围内,尤其是顶底板,有厚层的正常固结或欠固结的可压缩性粘性土层等,对于地面沉降的产生特别有利。

(2)从土层内的应力转变条件来看,承压水大幅度波动式的趋势性降低,则是造成范围不断扩大的、累进性应力转变得必要前提。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参考答案(2卷)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与工程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当出现不协调时,将产生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2. 结构面/ 结构体/ 岩体结构

结构面:岩体内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包括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

结构体:未经位移的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块体或岩块。

岩体结构:是建造与改造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以特定的建造如沉积岩建造、火成岩建造和变质岩建造为其物质基础,建造确定了岩体的原生结构特征而构造作用改造以及浅表生作用改造如卸荷、风化、地下水作用等,使岩体结构趋于复杂化。

3.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岩石圈运动在岩体内形成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力又可分为活动构造应力和剩余构造应力。

4. 变形/ 破坏

变形:岩体承受应力,就会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些变化。宏观连续性无显著变化者称为变形。

破坏:岩体承受应力,就会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些变化。宏观连续性产生显著变化者称为破坏。

5. 围岩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

围岩应力:开挖地下洞室时发生重分布后的围岩中的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支撑结构与围岩之间相互作用时,对于衬砌结构来说就是山岩压力。

6. 凯塞尔(Kaiser)效应/ 岩爆

凯塞尔(Kaiser)效应:当受拉构件应力达到并超过材料所受过的最大先期应力时产生的有明显声发射出现的现象。凯塞尔(Kaiser)发现材料在单向拉伸或压缩试验时,只有当其应力达到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时才会突然产生明显声发射的现象。

岩爆:在高强度脆性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时,围岩突然破坏,引起爆炸式的应变能释放,并有破碎岩块向外抛射的现象。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屈服强度:岩土体中某点在应力状态下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是具有的抗压强度。

残余强度:岩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越过峰值点后下降达到的最终稳定应力值。

长期强度:岩土体经长期受力以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点所对应的应力值。

8. 蠕变/ 松弛

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的现象。

松弛:粘弹性固体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固结灌浆:将浆液灌入地基岩石裂缝,以改善岩体力学性能的灌浆工程。

帷幕灌浆:在大坝的靠近上游面地基中布置一排或几排密布的钻孔,在高压下将水泥浆压入基岩的裂隙或断层破碎带中,以形成一道横过河床的不透水墙。它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帷幕后面的孔隙水压力和浮托力。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1)与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活断层、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区域性砂土液化、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2)与岩土体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斜坡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地基岩土体稳定性问题等。

(3)与地下水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溶及岩溶渗漏、渗透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

(4)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河流侵蚀与淤积问题、湖海变岸磨蚀与堆积问题等。2. 简述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型。

其中,原生结构面又可分为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沉积结构面是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层面、层理、软弱夹层、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局部侵蚀冲刷面,以及成岩和后生过程中形成的成岩裂隙面和古风化面的等。火成结构面是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岩脉和岩墙接触面、侵入岩的流线流面、原生冷凝节理、火山喷发间断界面。变质结构面是区域变质的片理、片麻理、板劈理、片岩软弱夹层等。

构造结构面包括节理(х形节理、张节理)、断层(张性断层或正断层,压性断层或逆断层,扭性断层或平移断层)、层间错动面、羽状裂隙、破劈理。

表生结构面可以分为浅部结构面和表部结构面。浅部结构面包括卸荷断裂及重力扩展变形破裂面。表部结构面包括卸荷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和次生夹泥等。

3. 分析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岩体类型和工程地质特征;

(2)地形地貌条件;

(3)地质结构和构造;

(4)局部应力集中;

(5)水文地质条件;

(6)人类工程活动。

4. 试分析岩石(体)沿原有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与过程。

★(1)平面摩擦:通常为地质历史过程中曾经遭受过剪切滑动、随后又未胶结的结构面。

(2)糙面摩擦:通常为地质历史过程中未遭受过明显剪动的结构面。可能有3种情况:越过凸起体、剪断凸起体、刻痕或犁槽。

(3)转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当剪切是沿某一碎块体构成的剪切带,或沿夹有许多碎块的断裂面发生时,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结构面切割的块体可能发生转动或滚动。

5. 简述斜坡岩体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1)由于应力的重分布,斜坡周围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越靠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越接近平行于临空面,最小主应力则与之近于正交。

(2)由于应力分异的结构,在临空面附近造成应力集中带。但是,坡脚区和坡缘区情况有所不同。

(3)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先的直线变为近似圆弧线,弧的下凹面朝向临空方向。

(4)坡面处由于径向压力实际等于零,所以坡体实际上处于单向应力状态,向内渐变为两向或三向状态。

6.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1、均质或似均质体斜坡

主要特征:均质的土质或半岩质斜坡,包括碎裂状或碎块状体斜坡,其外形决定于土、石性质或天然休止角。

主要变形模式:蠕滑拉裂。

可能破坏形式:转动型滑坡或滑塌。

2、层状体滑坡

a. 平缓层状体斜坡

主要特征:α<β(α---软弱面倾角,β---斜坡倾角。下同)。

主要变形模式:滑移---压致拉裂。

可能破坏形式:平推式滑坡、转动型滑坡。

b. 缓倾外层状体斜坡

主要特征:α≈β。

主要变形模式:滑移---拉裂。

可能破坏形式:顺层滑坡或块状滑坡。

c. 中倾外层状体斜坡

主要特征:α≥β。

主要变形模式:滑移—弯曲。

可能破坏形式:顺层---切层滑坡。

d. 陡倾外层状体斜坡

主要特征:α≥β。

主要变形模式:弯曲---拉裂。

可能破坏形式:崩塌或切层转动型滑坡。

e. 陡立---倾内倾外层状体斜坡

主要特征:α>900。

主要变形模式:弯曲---拉裂(浅部)或蠕滑---拉裂(深部)。

可能破坏形式:崩塌,深部切层转动型滑坡。

f. 变角外倾层状体斜坡

主要特征:上陡下缓,α≤β。

主要变形模式:滑移---弯曲。

可能破坏形式:顺层转动型滑坡。

3、块状体斜坡

可根据结构面组合线按上述2的方案细分。

以滑移---拉裂为多见。

4、软弱基座体斜坡

a. 平缓:一般上陡下缓,塑流---拉裂,扩离,块状滑坡。

b. 缓倾内:一般上陡下缓,塑流---拉裂,崩塌,深部滑坡。

7.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总的是以防为主、主动防治。

(1)避让措施:以桥的形式绕到对岸,以隧道的形式移到山体内,以明硐或棚硐的形式通过。(2)排水措施:排除地表水,如设置天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除地下水,如设置盲沟、排水坑道、排水井、集水井等。

(3)减重反压措施:即削头压足法。

(4)护坡护脚措施:修筑导流堤(顺坝或丁字坝)、水下防波堤(破浪堤)等;种树种草,保持水土;坡面抹灰或刷浆;坡面坡面浆砌石、坡面上设置或增设阻挡滚石的铁链栏栅、半山坡上设置拦石坝、坡脚可设置落石槽等。

(5)支挡措施:如支挡墙、抗滑桩等。

(6)锚固措施:如锚杆、土钉、锚索等。

(7)固结灌浆措施:可采用物理灌浆、化学灌浆或物化灌浆等类型。

(8)其它措施:如电化学加固法、冻结法、焙烧法等。

8. 简述山岩压力(山压)的类型和特点。

★(1)变形压力

主要是由围岩的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剪切破碎以及弯折内鼓等类型变形破坏所造成的,通常出现在具有塑性围岩或薄层状脆性、半脆性围岩的地下洞室中。

(2)散体压力

主要是由围岩的张裂塌落、剪切滑移、碎裂松动以及重力坍塌等类型变形破坏引起的。通常,这是一种有限范围内脱落岩石自重施加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其打下取决于岩石性质、岩体结构以及的活动。

9. 简述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脆性围岩的张裂塌落:岩体结构为块状体结构及厚层状结构,为拉应力集中造成的张裂破坏。

(2)脆性围岩的劈裂剥落:岩体结构为块状体结构及厚层状结构,为压应力集中造成的压致拉裂。

(3)脆性围岩的剪切滑移与剪切碎裂:岩体结构为块状体结构及厚层状结构,为压应力集中造成的剪切破裂及滑移拉裂。

(4)脆性围岩的岩爆:岩体结构为块状体结构及厚层状结构,为压应力高度集中造成的突然而猛烈的脆性破坏。

(5)脆性围岩的弯折内鼓:岩体结构为中薄层状结构,为卸荷回弹或压应力集中造成的弯曲拉裂。

(6)脆性围岩的碎裂松动:岩体结构为碎裂结构,为压应力集中造成的剪切松动。

10. 简述塑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类型和特点。

★(1)层状结构的塑性挤出:压应力集中作用下的塑性流动。

(2)层状结构的膨胀内鼓:水分重分布造成的吸水膨胀。

(3)散体结构的塑性挤出:压应力集中作用下的塑性流动。

(4)散体结构的塑流涌出:松散饱水岩体的悬浮塑流。

(5)散体结构的重力坍塌:重力作用下的坍塌。

11. 简述高地应力区的主要地质标志?

★1与天然条件下高水平应力释放有关的浅、表生时效变形现象

1.1 隆爆:形态上表现为细长的隆褶或类似于低角度逆断层的断隆,一般角度较小,通常仅1.5~2cm,而延伸长度则较大(大者可达1.5km)。

1.2 席状裂隙:在出露于地表的侵入岩体内,广泛见有一种近水平平行分布的区域性裂隙发育,通常上部较密,向下逐渐变稀疏。据认为,其生成乃是区域性剥蚀卸荷的结果。

1.3 谷下水平卸荷裂隙及谷坡内的水平剪切蠕动变形带:是一种应力释放型表生时效变形现象。大量的勘探资料表明,在高地应力区内的较开阔的河谷下经常有一系列开口良好、透水性很强的水平卸荷裂隙发育;特别是在走向垂直于现今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河谷段,这类卸荷裂隙往往尤为发育。它们多沿已有的层面或断裂结构面发育而成,故最易于产生在近水平产出的沉积岩分布区和缓倾角裂隙发育的岩浆岩分布区。由于导致这类裂隙形成的区域水平应力的量级相对较底,所以变形仅局限于谷地岩层的微量上拱和沿层间或已有缓倾结构面的错动与拉开而未进一步发展。

1.4 应力释放型的深大拉张变形带:在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中发现在一些地段的谷坡后缘发育有深大的拉裂缝及拉张陷落带。其规模大、延伸方向稳定及发育深而区别于通常的卸荷裂隙。它是属于在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下由河谷形成过程中的水平卸荷所导致的应力释放型的时效变形现象,其与其它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这类变形现象是挽近地质历史时期的形成物,其发展已经过减速蠕变及相应的应力释放而达到平衡。

2 与钻进有关的岩体应力释放及伴生的现象

2.1 岩芯饼化现象:最常见的现象。

2.2 钻孔塌落现象:钻孔的孔径并不呈圆形,而是在某一方向上孔径显著增大,其长短轴之差可达3~18cm。

(3)开挖时表现的特征

3.1 基坑底部的隆起、爆裂和沿已有倾斜结构面的逆冲错动。

3.2 边墙向临空面方向的水平位移和沿已有的近水平的结构面发生剪切错动。

3.3 边墙或边坡岩体的倾倒。

3.4 对于隧道而言:拱顶裂缝掉块;边墙内鼓张裂;底鼓及中心线偏移;施工导坑缩径等等。12. 简述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形式及各自的特点和发生条件。

(1)表面滑动:是接触面的剪切破坏。

产生的岩体条件:坝基岩体的强度远大于坝体砼强度,且岩体完整,无控制滑移的软弱面。

(2)浅层滑动

a.浅层岩体的剪切破坏

产生的岩体条件:坝基岩体的岩性软弱,岩体本身的抗剪强度低于坝体砼与基岩的接触面强度。b. 滑移弯曲

产生的岩体条件:坝基由近水平产出的夹有软弱层的薄层状岩层组成。

c. 剪切滑移

产生的岩体条件:碎裂结构的岩体组成的坝基。

(3)深层滑动

a. 无抗力体时的简单滑移

当滑面为单滑面时,产生的岩体条件:坝基内缓倾下游的结构面临空或与软弱带组合。

当滑面为双滑面时,产生的岩体条件:在单滑面基础上,多一条缓倾下游的结构面。

b. 无抗力体时的滑移拉裂

当滑面为单滑面时,产生的岩体条件:坝基内发育有缓倾上游的软弱面,横向切割面可以是已有断层面,也可由坝上游拉应力张裂区变形发展而成。

当滑面为双滑面时,产生的岩体条件:同上,但为两条上倾的软弱结构面。

c. 有抗力体时的深层滑动,为剪断滑动

产生的岩体条件:坝基内仅发育缓倾下游的软弱结构面,华东受到下游岩体的抵抗,剪断下游岩体后,方能产生滑动。

13. 改善坝基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1)清理坝基

将坝基表部的软弱土层、风化破碎岩体或浅部软弱夹层等清除掉,使坝基位于比较完整新鲜的岩体或比较致密坚实的土层之上。

(2)固结灌浆

通过钻孔将胶结材料浆液压入岩层之中,将破碎岩体胶结、连成整理。它是加固破碎的节理裂隙发育的岩体的主要方法。

(3)锚固

当地基岩体中发育有软弱的滑移控制面时,为了提高地基和建筑物的抗滑稳定性,可以采用锚固的方法进行处理。

(4)断裂破碎带的槽、井、洞挖回填

对倾角比较大的断层破碎带或深埋的软弱夹层,将一定范围的软弱破碎物质清除,然后回填混凝土,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防渗能力,如槽形混凝土塞、防沉井、混凝土键等。

(5)桩基加固处理

如支撑桩和摩擦桩。

(6)帷幕灌浆

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帷幕后面的孔隙水压力和浮托力。

(7)防渗墙及防渗铺盖

前者常用混凝土防渗墙切穿砂砾石层,使心墙、防渗墙与不透水层连接起来;后者是在不透水层埋深很大时,在土坝的上游设置黏土防渗铺盖。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参考答案(3卷)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与工程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当出现不协调时,将产生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2. 岩石/ 岩体

岩石: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不连续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有条件转化性等特点。

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所切割的结构体所构成的地质体。

3. 变异应力/ 残余应力

变异应力: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与岩体天然应力形成的关系也较密切。

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内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4.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屈服强度:岩土体中某点在应力状态下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是具有的抗压强度。

残余强度:岩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越过峰值点后下降达到的最终稳定应力值。

长期强度:岩土体经长期受力以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点所对应的应力值。

5. 围岩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

围岩应力:开挖地下洞室时发生重分布后的围岩中的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支撑结构与围岩之间相互作用时,对于衬砌结构来说就是山岩压力。

6. 凯塞尔(Kaiser)效应/ 岩爆

凯塞尔(Kaiser)效应:当受拉构件应力达到并超过材料所受过的最大先期应力时产生的有明显声发射出现的现象。凯塞尔(Kaiser)发现材料在单向拉伸或压缩试验时,只有当其应力达到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应力时才会突然产生明显声发射的现象。

岩爆:在高强度脆性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时,围岩突然破坏,引起爆炸式的应变能释放,并有破碎岩块向外抛射的现象。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屈服强度:岩土体中某点在应力状态下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是具有的抗压强度。

残余强度:岩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越过峰值点后下降达到的最终稳定应力值。

长期强度:岩土体经长期受力以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点所对应的应力值。

8. 蠕变/ 松弛

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的现象。

松弛:粘弹性固体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固结灌浆:将浆液灌入地基岩石裂缝,以改善岩体力学性能的灌浆工程。

帷幕灌浆:在大坝的靠近上游面地基中布置一排或几排密布的钻孔,在高压下将水泥浆压入基岩的裂隙或断层破碎带中,以形成一道横过河床的不透水墙。它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帷幕后面的孔隙水压力和浮托力。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阐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工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特定方式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

地质环境对人来工程活动的制约是多方面的。既可以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也可以表现为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还可以表现为由于某些地质条件不具备而提高了工程造价,视地质环境的具体特点和人类工程活动的方式和规模而异。

人类工程活动又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例如房屋建筑物引起地基土层的压密,又如桥梁改变了局部水流条件从而使局部河段的侵蚀淤积规律发生变化等。

2.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1)与区域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活断层、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区域性砂土液化、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2)与岩土体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斜坡岩土体稳定性问题、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地基岩土体稳定性问题等。

(3)与地下水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溶及岩溶渗漏、渗透变形等工程地质问题。

(4)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河流侵蚀与淤积问题、湖海变岸磨蚀与堆积问题等。3. 简述岩体的基本特征?

★(1)不连续性

(2)各向异性

(3)非均质性

(4)有条件转化性

4. 简述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型。

其中,原生结构面又可分为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沉积结构面是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层面、层理、软弱夹层、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局部侵蚀冲刷面,以及成岩和后生过程中形成的成岩裂隙面和古风化面的等。火成结构面是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岩脉和岩墙接触面、侵入岩的流线流面、原生冷凝节理、火山喷发间断界面。变质结构面是区域变质的片理、片麻理、板劈理、片岩软弱夹层等。

构造结构面包括节理(х形节理、张节理)、断层(张性断层或正断层,压性断层或逆断层,扭性断层或平移断层)、层间错动面、羽状裂隙、破劈理。

表生结构面可以分为浅部结构面和表部结构面。浅部结构面包括卸荷断裂及重力扩展变形破裂面。表部结构面包括卸荷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和次生夹泥等。

5. 简述建造和改造对岩体结构的影响。

★(1)按照建造特征,可将岩体划分为块体状(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块结构和散体结构等类型。

(2)按照改变的程度,可划分为完整的、块裂化或板裂化的、随裂化的、散体化的等四个等级。

6. 分析影响岩体天然应力状态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岩体类型和工程地质特征;

(2)地形地貌条件;

(3)地质结构和构造;

(4)局部应力集中;

(5)水文地质条件;

(6)人类工程活动。

7. 按照成因,岩体应力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1)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在地表近于水平的情况下,重力场在岩体内的任一点上造成相当于上覆岩层重量的垂直正应力σv=γ*h。它相当于该点三向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同时,由于泊松效应造成水平正应力σh,它相当于该点三向应力中最小主应力σh=N0*σv。在地表近处,N0在0---0.5之间;在地表下的较深部位,N0值趋近于1。

(2)构造应力:地壳运动在岩体内造成的应力,又可分为活动和残余的两类。活动的构造应力即狭义的地应力,是地壳内现代正在积累的,能够导致岩层变形和破裂的应力,它与区域稳定性和岩体稳定性均有密切的关系。剩余构造应力是古构造运动残留下来的应力。

(3)变异及残余应力:变异应力是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造成的,与岩体内天然应力形成的关系也比较密切,通常只具有局部的意义。残余应力是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内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4)感生应力:人类从事工程活动时,在岩体天然应力场内,因挖除部分岩体或增加结构物而引起的应力。

8. 根据裂隙岩石三轴压缩过程曲线,分析岩体变形破坏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

★(1)压密阶段:岩体中原有张开的结构面逐渐闭合,充填物被压密,压缩变形具有非线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呈缓坡下凹型。

(2)弹性变形阶段:经压密后,岩体可由不连续介质转化为似连续介质,进入弹性变形阶段,

过程长短主要视岩性坚硬程度而顶。

(3)稳定破裂发展阶段:超过弹性极限以后,岩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岩体内开始出现微裂隙,且随应力差的增大而发展,当应力保持不变时,破裂也停止发展。由于微裂隙出现,岩体体积压缩速率减缓,而轴向应变速率和侧向应变速率均有所增高。

(4)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又称为累进性破坏阶段,进入本阶段以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由于破裂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即使工作应力保持不变,破裂仍然会不断地累进性发展,通常是最薄弱环节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又引起次薄弱环节破坏,依次进行下去直至整体破坏。

(5)强度丧失和完全破坏阶段:岩体内部的微破裂面发展为贯通性破坏面,岩体强度迅速减弱,变形继续发展,直至岩体被分成相互脱离的块体而完全破坏。

9. 试分析岩石(体)沿原有结构面的剪切机制与过程。

★(1)平面摩擦:通常为地质历史过程中曾经遭受过剪切滑动、随后又未胶结的结构面。

(2)糙面摩擦:通常为地质历史过程中未遭受过明显剪动的结构面。可能有3种情况:越过凸起体、剪断凸起体、刻痕或犁槽。

(3)转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当剪切是沿某一碎块体构成的剪切带,或沿夹有许多碎块的断裂面发生时,被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结构面切割的块体可能发生转动或滚动。

10. 简述岩溶的形成基本条件。

★(1)可溶性岩石:可溶的碳酸盐类岩石;

(2)岩石的透水性:节理裂隙发育;

(3)水的溶蚀性:溶蚀性的CO2;

(4)水的流动性:适宜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条件。

11. 岩溶防渗处理措施与方法有哪些?

★(1)堵:是处理集中渗漏通道的有效办法。可利用不同材料堵塞空洞。堵塞材料可因地制宜采用块石、砂、混凝土或粘土等。底部应设反滤层,表面加粘土或混凝土盖板。堵洞前应查明漏水洞的规模、方向及其深部延伸情况,堵塞体应与周围基岩及土体保持紧密结合。

(2)截:系指在地下管道的集中漏水处筑隔水墙截断渗漏通路。

(3)围:库区有个别大溶洞或反复泉,采用简单的堵法不能见效,可以修筑高烟筒圆形围墙,将其与水库隔离以达到防渗目的。此法仅适用于水深不大的小水库。

(4)铺:是处理地表呈面状或带状的分散渗漏带最常用的办法。库岸斜坡常用混凝土盖板或粘土斜墙。库底则用粘土铺盖。

(5)灌:灌入浆液充塞孔洞和裂隙,并使经过灌浆的地带连成一帷幕,以起到防止渗漏的作用。最常用的浆液是水泥浆,有时也用粘土浆,近来也采用环氧树脂、丙凝等化学浆液。帷幕的底最好与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相衔接,以便能有效地截断渗流通道。

12. 简述土石渗透变形的产生条件。

★(1)渗透变形的水动力条件:临界水力梯度Jcr =(ρs一1)(1一n) 。这是一般应用的松散砂质土产生流土的临界水力梯度计算公式。应该注意到,由于土的颗粒组成、结构、致密程度不同,实际测得的各种土的临界梯度往往与按上述公式计算所得差别很大,对某些颗粒组成的松散砂产生潜蚀的临界梯度Jcr《1,而对于极密实砂或粘土则Jcr》1 。

(2)土石结构及颗粒成分条件:土的结构愈疏松愈易产生潜蚀。局部有大孔隙(或架空结构)更有利于潜蚀。

(3)渗流出口条件:如果在出口处增加粗粒的透水性盖重,由于盖重的反压,就降低了该处土悬浮的可能性。但盖重的粒径与被保护土的粒径不能相差悬殊,这是因为盖重层粒径如很粗,则与被保护土层接触处必然有孔径相当大的孔隙,孔隙下的土层不受压重作用,且坝基渗流一进入这种孔隙,剩余的水头就会全部消失,于是二者接触面上水力梯度必然很大,其结果往往产生接触流土。所以渗流出口的保护盖层必须能起反滤层的作用。

13. 渗透变形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预防砂类土渗透变形,通常采取两方面的措施,即:降低水力梯度和采用特殊结构的反滤层保护渗流出口。预防软弱夹层的渗透变形可采用渗透灌浆。

(1)降低水力梯度:降低水力梯度又可采取加长渗流途径和排水减压两类措施,有时同时采用这两类措施。加长渗径的办法有设防渗铺盖、防渗帷幕及齿墙等。排水减压多采用设排水廊道及排水井等,但在土石坝中一般不采用此种措施。

(2)反滤层保护:其方法是在水流逸出段分层铺设几层粒径不同的砂砾层,接近被保护层的粒径细,然后依次加大粒径,这样使逸出水流的剩余水头分层缓慢降低,以保证各层之间的水力梯度不致产生接触流土。

(3)渗透灌浆:软弱夹层的渗透变形是由于裂隙集中渗流带接触冲刷所造成的,且变形由上游向下游发展。所以其防治措施除加长渗径和排水减压外,应向裂隙灌浆以降低其渗透性。在不抬动上覆岩层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大灌浆压力,使易变形的夹层于灌浆过程中产生变形。这样就可提高防渗效果。用水泥浆使可灌性良好的裂隙被封闭后,再用丙凝、氰凝等化学浆液灌注可灌性差的破碎带。经验证明,这种防护措施能收到良好效果。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参考答案(4卷)

一. 比较每组名词之异同(任选6个,每个5分,共计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与工程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当出现不协调时,将产生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2. 岩石/ 岩体

岩石: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不连续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有条件转化性等特点。

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所切割的结构体所构成的地质体。

3.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岩石圈运动在岩体内形成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力又可分为活动构造应力和剩余构造应力。

4. 变形/ 破坏

变形:岩体承受应力,就会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些变化。宏观连续性无显著变化者称为变形。

破坏:岩体承受应力,就会在体积、形状或宏观连续性方面发生某些变化。宏观连续性产生显著变化者称为破坏。

5. 蠕滑(稳滑)/ 粘滑

蠕滑(稳滑):断层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

粘滑:断层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

6. 砂土液化/ 震动液化/ 涌沙

砂土液化:粒间无内聚力的松散砂体,主要靠粒间摩擦力维持本身的稳定性和承受外力。当受到振动时,粒间剪力使砂粒间产生滑移,改变排列状态。如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会有变为紧密排列状态的趋势;如果砂的孔隙是饱水的,要变密实就需要从孔隙中排出一部分水,如砂粒很细则整个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振动变形需要从孔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于砂体之外,结果必然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粒之间的有效正应力就随之而降低,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粒就会悬浮于水中,砂体也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能力,这就是砂土液化(sand liquefaction)。

振动液化:饱和砂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超孔隙水压力。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不断增加,砂土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液化状态。

涌沙:饱水砂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先产生振动液化,使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产生上下水头差和孔隙水自下而上的运动,动水压力推动砂粒向悬浮状态转化,形成渗流液化,使砂层变松,在薄弱环节形成涌沙现象。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屈服强度:岩土体中某点在应力状态下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是具有的抗压强度。

残余强度:岩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越过峰值点后下降达到的最终稳定应力值。

长期强度:岩土体经长期受力以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点所对应的应力值。

8. 蠕变/ 松弛

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的现象。

松弛:粘弹性固体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固结灌浆:将浆液灌入地基岩石裂缝,以改善岩体力学性能的灌浆工程。

帷幕灌浆:在大坝的靠近上游面地基中布置一排或几排密布的钻孔,在高压下将水泥浆压入基岩的裂隙或断层破碎带中,以形成一道横过河床的不透水墙。它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帷幕后面的孔隙水压力和浮托力。

二、简述题(任选10题,每题7分,共计70分)

1. 简述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型。

其中,原生结构面又可分为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和变质结构面。沉积结构面是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层面、层理、软弱夹层、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局部侵蚀冲刷面,以及成岩和后生过程中形成的成岩裂隙面和古风化面的等。火成结构面是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岩脉和岩墙接触面、侵入岩的流线流面、原生冷凝节理、火山喷发间断界面。变质结构面是区域变质的片理、片麻理、板劈理、片岩软弱夹层等。

构造结构面包括节理(х形节理、张节理)、断层(张性断层或正断层,压性断层或逆断层,扭性断层或平移断层)、层间错动面、羽状裂隙、破劈理。

表生结构面可以分为浅部结构面和表部结构面。浅部结构面包括卸荷断裂及重力扩展变形破裂面。表部结构面包括卸荷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和次生夹泥等。

2. 按照成因,岩体应力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1)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在地表近于水平的情况下,重力场在岩体内的任一点上造成相当于上覆岩层重量的垂直正应力σv=γ*h。它相当于该点三向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同时,由于泊松效应造成水平正应力σh,它相当于该点三向应力中最小主应力σh=N0*σv。在地表近处,N0在0---0.5之间;在地表下的较深部位,N0值趋近于1。

(2)构造应力:地壳运动在岩体内造成的应力,又可分为活动和残余的两类。活动的构造应力即狭义的地应力,是地壳内现代正在积累的,能够导致岩层变形和破裂的应力,它与区域稳定性和岩体稳定性均有密切的关系。剩余构造应力是古构造运动残留下来的应力。

(3)变异及残余应力:变异应力是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造成的,与岩体内天然应力形成的关系也比较密切,通常只具有局部的意义。残余应力是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内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4)感生应力:人类从事工程活动时,在岩体天然应力场内,因挖除部分岩体或增加结构物而引起的应力。

3. 根据裂隙岩石三轴压缩过程曲线,分析岩体变形破坏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

★(1)压密阶段:岩体中原有张开的结构面逐渐闭合,充填物被压密,压缩变形具有非线性特征,应力应变曲线呈缓坡下凹型。

(2)弹性变形阶段:经压密后,岩体可由不连续介质转化为似连续介质,进入弹性变形阶段,过程长短主要视岩性坚硬程度而顶。

(3)稳定破裂发展阶段:超过弹性极限以后,岩体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岩体内开始出现微裂隙,且随应力差的增大而发展,当应力保持不变时,破裂也停止发展。由于微裂隙出现,岩体体积压缩速率减缓,而轴向应变速率和侧向应变速率均有所增高。

(4)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又称为累进性破坏阶段,进入本阶段以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由于破裂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即使工作应力保持不变,破裂仍然会不断地累进性发展,通常是最薄弱环节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又引起次薄弱环节破坏,依次进行下去直至整体破坏。

(5)强度丧失和完全破坏阶段:岩体内部的微破裂面发展为贯通性破坏面,岩体强度迅速减弱,变形继续发展,直至岩体被分成相互脱离的块体而完全破坏。

4. 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如何判别活断层?(活断层的鉴别标志。)

★(1)文献调查:对以往工作进行系统调研,找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航卫片判读:对航空照片、卫星相片进行判读解释,查明线性构造,分析断错水系。

(3)地形地貌调查:分析地形图,考查断层在地形上的反映;研究断层的大地貌和微地貌显示。

(4)地表地质调查:在断层及邻近地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查清断层位置、规模、性质和时代等。

(5)开挖和钻探:在断层面附近开挖探槽和钻探,可以得到高精度资料,从而查明地层断错情况。

(6)年代测定:对断层带上新地层或断层物质时代进行年龄测定。

(7)α径迹和γ射线测量:α径迹法是测量断层上覆土层中氡气相对浓度,由α径迹数的峰值推断活断层位置和性状;同样也可以测定γ射线强度分布,从其峰值探测断层位置。

(8)断层气测量:直接测量断层气体,如CO2、H2、He、Ne、Ar、Rn、Hg、As、Sb、Bi、B等,可较准确地确定断层位置及其活动性。

(9)精密重磁测量:通过精密重力、磁力等测量发现重力异常、磁力异常和电阻率异常,从而帮助确定断层位置和产状。

(10)形变测量:通过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等精密观测,可查明活断层垂直、水平位移的幅度和速率。

(11)微震观测:利用已有微震观测资料或布设新的微震观测台网,分析微震活动图象,确定断层延伸位置及其活动性。

(12)浅层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浅层地震勘探,可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从而能准确查明断层切穿、错断上覆地层情况。

(13)水声探测:利用浅地层剖面仪等,对水域活断层进行数字式反射声波探测,可得到反射声波剖面,通过波速解析,可对比研究地层错断情况。

(14)断层物质研究:研究断层泥等,可帮助了解断层温压条件、力学性质、活动方式和活动年代等。

5. 简述世界三大地震带的基本特征。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在狭窄条带内地震密度也最大,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集中于此带,释放的能量约为全世界地震释放能量的80%。此带的震源深度有自岛弧外缘的深海沟向大陆内部逐步加深的规律。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为次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第二大地震带,震中分布较前者为分散,所以带的宽度大且有分支。以浅震为主,中震在帕米尔、喜马拉雅有所分布,深源地震主要分布于印尼岛弧。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外的几乎所有深震、中震和大的浅源地震均发生于此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能量的15%。

(3)大洋海岭地震带主要辞呈线状分布于各大洋的接近中部。这一地震带远离大陆且多为弱震。这一带的地震均产生于岩石圈内,震源深度小于30km,震级除少数外均不超过5级。

6. 简述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1)震中密集于库坝附近;

(2)震源极浅、震源体小;

(3)诱发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及水荷载随时间变化的相关密切;

(4)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特点突出:前震极丰富,余震以低速衰减,主震震级不高,频度震级关系式中b值高,最大余震与主震震级比值高,等等;

(5)震源机制主要为走滑型和正断型两种,且前者居多。

7. 简述砂土地震液化的机制。

★包括先后相继发生的振动液化和渗流液化两种过程。

饱水砂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先产生振动液化,使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产生上下水头差和孔隙水自下而上的运动,动水压力推动砂粒向悬浮状态转化,形成渗流液化,使砂层变松。

8. 简述地面沉降的形成机制及形成条件。

★形成机制:承压水位降低引起应力转移以及土层压密,从而导致地面沉降。

形成条件:

(1)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疏松的多层含水体系;其中承压含水层的水量丰富,适于长期开采;开采层的影响范围内,尤其是顶底板,有厚层的正常固结或欠固结的可压缩性粘性土层等,对于地面沉降的产生特别有利。

(2)从土层内的应力转变条件来看,承压水大幅度波动式的趋势性降低,则是造成范围不断扩大的、累进性应力转变得必要前提。

9. 简述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总的是以防为主、主动防治。

(1)避让措施:以桥的形式绕到对岸,以隧道的形式移到山体内,以明硐或棚硐的形式通过。(2)排水措施:排除地表水,如设置天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除地下水,如设置盲沟、排水坑道、排水井、集水井等。

(3)减重反压措施:即削头压足法。

工程地质学最新完整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4、原生矿物 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碎屑。 5、次生矿物 岩石经过化学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6、粒径 土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称为粒径,其单位一般采用mm。粒径只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概念,应理解为土粒的等效直径。 7、粒度成分 土中各个粒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等(有)效粒径 非均粒土累积含量占10%(粒组累积百分含量)所对应的粒径。(平均粒径=50%限制粒径=60%) 9、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即为Cu=d60 d10。Cu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反之,Cu值越 小,则土粒越均匀,曲线越陡。 曲率系数 2d30是累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即为 Cc=,Cc值能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d10?d60 况。 10、土的结构: 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 11、土的构造:

在一定的土体中,结构相对均一的土层单元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包含土层单元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相互关联等方面。 12、细粒土的稠度: 由于细粒土的含水率不同,表现出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速态或流态,细粒土这种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力状态,即为细粒土的稠度。 13、稠度界限 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对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也称为界限含水率。 14细粒土的可塑性 细粒土的含水率在液限和塑限两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的连结,并且在外力解除后仍保持已有的形状,细粒的这种性质称为它的可塑性。 16、土的前期固结压力: 是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7、黏性土和非黏性土: 黏性土具有结合水连结所产生的粘性土。如细粒土; 非黏性土土粒间无连结,不具粘土。如粗粒土、巨粒土。 18、湿陷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19、触变性: (土饱水而结构疏松)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的这种现象。 20、湿陷系数: (黄土)试样在某压力作用(p)下稳定的湿陷变形值与式样原始高度的比值称δs=hp-h'p h0,式中hp为保持天然 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一定压力时,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h'p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侵水作用下,下层稳定后的高度(cm),h0为土样的原始高度(cm)。 21、自重湿陷系数: (黄土)实验在与其饱和自重压力相等的压力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湿陷值与土样原始高度的H值δ2s='hz-hz式h0 '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中hz为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至土样的饱和自重压力时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hz

工程地质判断题250及答案

三、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填“√”,错误者填“X”,每题0.5分) 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X )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X ) 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 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 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 X ) 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X ) 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 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 X ) 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 1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 1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 X ) 1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X )

14.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 √) 15.承压水部有压力而潜水部无压力。( X ) 1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 1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X ) 1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 X ) 1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X ) 2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 X ) 21.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 √) 2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可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软岩、极软岩四大类。( X ) 23.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 √) 24. 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较晚。( X ) 25. 断层儿能造成地层的缺失,不能造成地层的重复。( X ) 26.承压水部有压力而潜水部尤压力。( X ) 27.地质图的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方,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 28.当洞室围岩很不稳定,顶围塌落,侧围易滑时,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法。( X )

2020年春国开网工程地质形考测试4答案

测试4 一、选择题(30分) 1.静载荷试验的装置包括() 正确答案是:承压板、加载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2.静力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形状宜选用() 正确答案是:圆形 3.静力触探仪按其传动系统可分为() 正确答案是:电动机械式静力触探仪、液压式静力触探仪和手摇轻型链式静力触探仪 4.下列关于静力触探试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静力触探适用于含碎石、砾石的土层 5.下列关于静力触探的贯入机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土力学可以从理论上解析圆锥探头与周围土体间的接触应力分布及相应的土体 6.一般根据锤击能量动力触探分为() 正确答案是:轻型、重型和超重型 7.动力触探试验可用来对土做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下列属于定量评价的是() 正确答案是:评定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 8.下列关于标准贯入试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是: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仍属于静力触探类型之一 9.标准贯入试验不可用来() 正确答案是:检验碎石土的碎石含量 10.相比较而讲,利用大剪仪法进行现场大型直剪试验结果精度最差的土为() 正确答案是:碎石土 11.实地测绘法有三种,分别为() 正确答案是: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12.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 正确答案是:工程物探 13.保证取得不扰动土样的首要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合理的钻进方法 14.主要用来得出勘察工作量、勘察点位置等信息的工程地质图是( ) 正确答案是: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

15.分区标志有两方面,分别为() 正确答案是:工程勘探方法和工程报告编制 二、判断题(20分) 1.所谓原位测试就是在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土体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指标。( ) “对”。 2.静力触探的贯人机制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影响因素也比较少。( ) “错”。 3..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 “对”。 4.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快速测定饱和软载土层快剪强度的一种简易而可靠的原位测试方法。( ) “对”。 5.旁压试验适用于测定载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软质岩石和风化岩的承载力,旁压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等。( ) “对”。 6.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 ) “对”。 7..可行性研究勘察工作对于大型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判定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能否适宜工程建设项目。( ) “对”。 8.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初步勘察,它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的。( ) “对”。 9.详细勘察的主要手段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 “对”。

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关于相对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质工作中,绝对地质年代比相对地质年代用得多。 B)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 C)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确定。 D)相应每个时代单位宙、代、纪、世,形成的地层单位为宇、系、统、界。如中生代形成的地层 单位称为中生系。 答案:B 2.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 B)群、组、段是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C)群是地方性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D)以上说法不全对。 答案:D 3.关于第四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世纪,也是包括现代在内的地质发展历史的最新时期。 B)第四纪地质历史事件及其地质作用对现在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最大。 C)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D)第四纪的地层为各种近代堆积物。 答案:A 4.残积层是( )作用的产物。 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风化。 答案:E 5.坡积层( )作用的产物。 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 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风化。 答案:C 6.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 A)在I、IV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B)在II、III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C)在I、II、III、IV象限构成的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

工程地质与水文G试卷答案

职业技术学院考试卷(G卷)Array课程名称工程地质与桥涵水文考试学期得分 适用专业考试形式考试时间长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 升降运动:组成地壳的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上升或下降的交替性运动。 2. 解理:矿物受敲击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这种特性称为解理。 3.径流深度:指径流总量折算成全流域的平均水深,单位为mm。 4.河床比降:河底单位流程的落差称为河床比降,用i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高程和起伏状况,大陆表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地貌形态。 2. 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3.地壳运动的结果,导致地壳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并形成各种地质构造。 4. 自然界的矿物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变质矿物。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构造运动按其发生的地质历史时期、特点和研究方法,分为以下两类( A 、B )。 A、古构造运动 B、新构造运动 C、水平运动 D、升降运动 2.恐龙所处年代是( B )。 A、太古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3.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有( A 、B )。 A、块状构造

B、气孔状构造 C、层理构造 D、片理构造 4.根据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 A 、B )。 A、全晶质结构 B、非晶质结构 C、变晶结构 D、碎屑结构 5、偏差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 ( B )。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 6、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B )。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7、伯诺里方程中的势能是( B )。 A. g v z 2 2 α + B.r p z+ C. g v r p 2 2 α + D. z 8、过水断面( C )。 A.恒为平面 B.恒为曲面 C.流线互相平行时是平面 D.流线是直线时是平面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怎样进行河床断面测量? 答:桥梁总体布置设计,需要桥轴线纵断面图(当桥轴线与水流方向垂直正交时,即为河床横断面;当桥轴线与水流方向斜交时,两断面间夹一斜交角),天然河流的流速、流量计算也需要河床横断面图,为此必须进行河床断面测量。 (1)水深测量 河床横断面测量可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面以上部分可按一般地形测量,水面以下

2020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网上形考任务1试题与答案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1 一、选择题: 1.工程地质条件即() A: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B;工程地质问题 C;地质结构和构造 D;地形地貌"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A:岩土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 A:强度和温度敏感性 B;强度和耐久性 C;变形和耐久性 D;强度和变形"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区域工程地质 B;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C;结构可靠度 D;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法" 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 C;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D;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不能确定" 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A:碎屑结构 B;斑状结构 C;沉积结构 D;碎裂结构" 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A:刚度 B;硬度 C;强度 D;耐磨性” 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

《工程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2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3岩体结构要素是(结构面)和(结构体)。 4褶曲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断层要素有(断层线)、(断层面)、(断层带)、(段盘)。 5滑坡体的物质组成,滑坡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 6岭垭口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7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倾斜岩层的产状主要有(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 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9.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 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 10.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冲击平原)和 1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侵蚀)和机械侵蚀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沉积岩( C )。 A. 粉砂岩 B. 石灰岩 C. 玄武岩 D. 白云岩 2.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A )主要作用。 A.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B. 拦截防御作用 C.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D.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 岩体完整性 3. 下列岩石中哪一类是产生岩溶现象的主要岩石种类 ( B )。 A. 硅质灰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凝灰岩 4.震级是用来衡量( B ) A.地震大小的标准B.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标准 C.地震影响范围的标准D.地震效应的标准 5.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B ) A.正长岩B.石灰岩 C.石英岩D.花岗岩 6.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C ) A.石英(硬度7) B.正长石(硬度6) C.方解石(硬度3)D.萤石(硬度4 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 B ) A.整合接触 B.侵入接触 C.假整合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C )。 A.沉积接触 B.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不整合接触 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 ) A.能被淹没的浅滩 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 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 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B ) 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 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 C.人类出现、冰川作用 D.人类出现、构造作用 14.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 A )属于构造结构面 A.断层面 B.层理面 C.片理面 D.流层 15. 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 A )抗剪强度比较高。 A.粘土质 B.砂质 C.钙质 D.石膏质 16. 岩石在( B )过程中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变。 A.碳酸化作用 B.温差风化 C.水化作用 D.氧化作用 17. 有关岩石的风化作用描述不正确的为( D )。 A.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 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C.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 18. 如果地壳经历多次的间断性上升,即可在河谷上形成若干级河谷阶地,( )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好 A. 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 19. 牛轭湖相沉积是( )地质作用造成的 A.河流地质作用 B.湖泊地质作用 C.海洋地质作用 D.风的地质作用 20. 滑坡体在滑运过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质和移动速度不同,受力不均而产生滑坡裂隙。其中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因滑坡体与滑坡床相对位移而产生的裂隙称为( B ) A.扇形裂隙 B.拉张裂隙 C.鼓张裂隙 D.剪切裂隙 21. 从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C )地段不易发生滑坡。 A.高陡斜坡 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 C.山区 河流的凸岸 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 下水浸润 22. 滑坡的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由于 各种因素的影响,斜坡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此时滑坡 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贯通。这个阶段称为( C ) A.压密稳定阶段 B.蠕动变形阶段 C相对平衡阶段D.滑动破坏阶段 23.“马刀树”是用于判断下面哪种地质现象的?( B ) A.崩塌 B.滑坡 C.地面沉降 D.地震 24. 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脱离母体向下坠落或滚动 的现象称为( ) A.错落 B.崩塌 C.滑坡 D.塌陷 25. 岩溶的发育与深度的关系是( D )。 A.随深度而增强 B.随深度而减弱 C.与深度无关 D.随具体情况而定 26. 依据达西(Darcy)定律计算地下水运动的流量时, 系假定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的( )成正比。 A.二次方 B.一次方 C.1/2次方 D.2/3次方 27. 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 B ) A.给水性 B.透水性 C.持水性 D.容水性 28. 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 A ) A.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B.空隙水、潜水和 承压水三大类 C.岩溶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D.包气带水、裂隙水 和承压水三大类 29. 承压水一般( C )。 A.容易受气候的影响 B.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但不易被污染 C.不易受气候的影响,且不易被污染 D.容易被污染 30.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较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 水面的重力水叫( B )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自流水 31. 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 称为( D ) A. 断口 B. 节理 C. 层理 D. 解理 3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时,下面( C )因素不属于 考虑的范围: A:工程安全等级B:场地复杂程度C:施工条件D: 地基复杂程度 33.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应( A )进行勘察。 A.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 B.合并勘察阶段 C.仅按详细勘察阶段 D.仅按初步勘察阶段要求 33. 在公路及隧洞选线时应尽量选择公路及隧道走向 与岩层走向( A )。 A. 平行 B. 垂直C 以上都可以 34. 岩土工程勘察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测试技术也不 同,其中原位测试通常是( )阶段采用的。 A.选址勘察 B.初步勘察 C.详细勘察 D.施工勘察 35. 原位测定饱水软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灵敏度的 测试方法是( ) A.十字板剪力试验 B.静力触探试验 C.静载荷试 验D.旁压试验 36. 评定碎石土地层的承载力时,下列试验中宜采用( ) 进行原位测试。 A.静力触探试验; B.动力触探试验; C.标准贯入 试验;D.扁胀试验; 37. 下列图表中,哪一种不属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应 附带的必要图件?( A.工程地质柱状图 B.工程地质剖面图 C.室内实验成果图表 D.地下水等水位线图 38.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 其相互结合的情况,称为岩浆岩的(B )。 A. 构造 B. 结构 C. 产状 D. 酸基性 39.(1)石英(2)滑石(3)正长石(4)方解石(5) 金刚石五种矿物的硬度,按相对软硬程度依次排列 出来是:( C ) A.(1)(2)(3)(4)(5) B.(2)(3)(4)(1)(5) C.(2)(4)(3)(1)(5) D.(2)(4)(3)(5)(1) 40.按滑面与层面之间关系,可将滑坡分为以下几种: ( C ) (1)顺层滑坡;(2)牵引式滑坡;(3)推动式滑坡; (4)切层滑坡;(5)均质滑坡。 A. (1)(2)(4) B. (1)(3)(5) C.(1)(4)(5) D.(2)(3)(4)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向斜(岩层向上弯曲,两端岩层相背倾斜,核心部 分岩层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 2、季节冻 土(每年寒冷时期冻结的岩土)3、承压水(两个隔 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作用的地下水)4、化 学风化(在氧气和水溶液等风化因素的侵袭下,岩石 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变化,改变或破坏岩石的性状并 可以形成次生矿物的作用过程) 5、正断层(是指在断层中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断 层6、岩溶作用(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 对可溶岩进行的以化学化学溶蚀为主,机械侵蚀,搬运, 和堆积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及其形成各种地貌形态的 地质现象)7、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 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 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8、 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 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 一. 名词解释。(5分*8) 1. 构造结构面:就是指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 破裂面或破裂带。包括构造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层间 错动面等。 2. 天然应力状态:是指为经人为扰动、主要是在重力 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 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所形成 的应力状态。 3. 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 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 岩体结构中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 平衡的应力系统,此即残余应力。 3. 粘滑:剪切破坏过程中,由于动.静摩擦角的差异, 或由于凸起体被剪断,越过,或由于转动摩擦中的翻转 等所造成的剪切位移的突跃现象,统称之为粘滑现象。 3. 震源机制断层面解:象限型初动推拉分布是由于震 源断层错动这种物理过程所造成的,由此所求得的结果 称为震源机制断层面解。 4. 累进性破坏:也称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由于破 裂过程中所造成的应力集中效应显著,即使工作应力保 持不变,破裂仍会不断地累进性发展,通常某些最薄弱 环节首先破坏,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又引起次薄弱环节破 坏,依次进行下去直至整体破坏。体积应变转为膨胀, 轴应变速率和侧向应变速率加速地增大。 5. 塑流涌出:当开挖揭穿了饱水的断裂带内的松散破 碎物质时,这些物质就会和水一起在压力下呈夹有大量 碎学屑物的泥浆状突然地涌入洞中,有时甚至可以堵塞 坑道,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 6. 弯曲—拉裂:主要发生在斜坡前缘,陡倾的板状岩 体在自重弯矩作用下,于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悬臂梁弯 曲,并逐渐向坡内发展。弯曲的板梁之间互相错动并伴 有拉裂,弯曲后缘出现拉裂缝,形成平行于走向的反坡 台阶和槽沟。板梁弯曲剧烈部位往往产生横切板梁的折 裂。 7.表层滑动:表面滑动是沿混凝土基础与基岩接触面发 生的剪切滑动。主要发生在坝基岩体的强度远大于坝体 混凝土强度,且岩体完整.无控制滑移的软弱结构面的 条件下。 8. 管涌:强烈的渗透变形会在渗流出口处侵蚀成孔洞, 孔洞又会促使渗透途径已经减短、水力梯度有所增大的 渗流向它集中,而在孔洞末端集中的渗透水流就具有更 大的侵蚀能力,所以孔洞就不断沿最大梯度线溯源发 展,终至形成一条水流集中的管道,由管道中涌出的水 携带较大量的土颗粒,这就是管涌。 二、判断题 一般来说,对于沉积岩,孔隙胶结的岩石强度要大于基 底胶结岩石的强度。( F ) 根据潜蚀的产生过程,可分成两类潜蚀,即溶滤潜蚀和 机械潜蚀。( T ) 3.在滑坡平面图中,动与不动的界限称为滑动面。(F ) 4.一般刷坡的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自外而里。( T ) 5. 在野外工作中,如果前进的方向与主要构造线方向 垂直,称为追索法 6.沉积岩最主要构造是层理构造。( T ) 7.在河湾处,一般凹岸接受侵蚀,凸岸接受堆积。(T ) 8.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强调原位测试与室内试 验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T ) 9.对于三大类岩石均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就可以判定 它们的年代。( F ) 10. 补给承压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 F ) 11. 温度变化及水的因素,是岩石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 ( F ) 12. 顺坝不改变河流流态,而丁坝对河流流态有较大的 影响.( F ) 13. 流纹岩的球状风化属于化学风化。( T ) 14.在滑坡防治过程中,对于病区内的水以尽快汇集排 出为原则,病区外的水以拦截旁引为原则。(F ) 15.在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中,水是最为 活跃的因素。(F ) 三、问答题 简述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边坡断面形式,边坡防 护情况等等... ) 2.简述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保持地质的稳定性)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工程土体现场原位试验的方法有那几种?(原 位测试在工程勘察中很重要。主要有土体原位测试和掩 体原位测试。其中: 土体原位测试有: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旁压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实验和标准贯入实验,十字板剪切实验, 抽注水实验) 2、地基沉降的原因是什么?(地下水的水位下降) 3、简述河流侵蚀、淤积作用的防护措施。 4、简述风化的作用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5、基坑突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

工程地质试题1 一、名词释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动断层 3、岩体结构 4、液化指数 5、软化系数 6、地质工程 7、卓越周期 8、管涌 9、固结灌浆 10、地应力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 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分) 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试题2 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 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 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震级与烈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工程地质与水文I试卷答案

职业技术学院考试卷(I卷)Array得分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与桥涵水文) 考试学期 适用专业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长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径流总量:时间T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径流体积,单位为m3,实际中也用km3或亿m3表示。 2. 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孔隙、裂隙和空洞中的水。 3.过水断面:凡垂直于所有流线所取的横断面,称为过水断面,过水断面面积常用A表示, m。 单位为2 4.永久硬度:水沸腾后仍余留在水中的Ca2+、Mg2+的含量,称为永久硬度。 【 5. 软弱夹层:是指在上、下相对坚硬的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或泥化、延伸较长而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用河流长度、弯曲系数、横断面积及纵向比降等表示。 2. 水文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水文断面、水面比降和含沙量。 3. 水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即水文站观测资料、文献考证资料和洪水调查资料。 4.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比重、温度、透明度、颜色、嗅、味、导电性和放射性等。 5.按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根据含水层空隙的性质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6、研究结构面最关键的是研究各类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发育密度、表面特征、连续特征以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形式等。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以地质剖面勘探资料和试验成果编制而成的图件是(A)。 A、工程地质剖面图 B、钻孔柱状图 C、硐、井、坑、槽的展视图 D、地质图 2.矿物的天然集合体称为(C ) A、、

最新电大土木工程本科2020--工程地质国开形考3答案

土木工程----工程地质作业形考3 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 A.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B. 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 C. 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 D. 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2.在潜水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 A. 水力梯度 B. 埋藏深度 C. 含水层厚度 D. 潜水水压 3.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地下水是() A. 孔隙水 B. 潜水 C. 承压水 D. 包气带水 4.泉的种类很多,其中由含水层被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泉是() A. 侵蚀泉 B. 接触泉

C. 断层泉 D. 溢出泉 5.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的种类分为() A. 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蚀 B. 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冰冻腐蚀 C. 分解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 D. 结晶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 6.处于地表的岩石,由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不形成新矿物的风化作用,称为() A. 化学风化 B. 生物风化 C. 冰冻风化 D. 物理风化 7.根据流动特点,地面流水可分为片流、洪流和河流三种类型,沿地面斜坡呈片状流动的水流,称为() A. 河流 B. 洪流 C. 片流 D. 不确定 8.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 A. 河流将所携带的物质向下游方向搬运的过程 B. 水直接溶解岩石中矿物的作用

C. 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D. 河水冲刷河床,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用 9.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者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见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称为()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活断层 D. 平断层 10.下列关于活断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活断层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活动断的规律性 B. 活断层一般是沿已有断层产生错动,它常常发生在现代地应力场活跃的地方 C. 活断层破碎带中物质,—般坚固并胶结成块 D. 活断层穿切现代地表,往往造成地形突变 11.下列关于活断层对工程影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铁路、输水线路等线性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也应尽量避开主断层 B. 若工程必须在活断层附近布置,比较重大的建筑物放在断层的上盘较为妥善 C. 存在活断层的建筑场地需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 D. 建筑场地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特别是重要的建筑物更不能跨越在活断层上

工程地质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80分) 1.关于相对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2.A)在地质工作中,绝对地质年代比相对地质年代用得多。 3.B)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 4.C)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确定。 5.D)相应每个时代单位宙、代、纪、世,形成的地层单位为宇、系、统、界。如中生 代形成的地层单位称为中生系。 6.答案:B 7.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8.A)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 9.B)群、组、段是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10.C)群是地方性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11.D)以上说法不全对。 12.答案:D 13.关于第四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4.A)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世纪,也是包括现代在内的地质发展历史的最新时 期。 15.B)第四纪地质历史事件及其地质作用对现在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最大。 16.C)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17.D)第四纪的地层为各种近代堆积物。 18.答案:A 19.残积层是( )作用的产物。 20.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 风化。 21.答案:E 22.坡积层( )作用的产物。 23.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 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 风化。 24.答案:C 25.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 26.A)在I、IV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 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27.B)在II、III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 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一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一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一 选择题01.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C) A.水文地质条件 B.岩土的工程特性 C.基础形式 D.地质作用 选择题02. 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A ) A.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 B.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 C.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 D.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 选择题03. 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与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 B ) A.岩土工程 B.材料力学 C.水力学 D.土力学 选择题04. 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B.如何按地质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长期面临的任务 C.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 D.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选择题05. 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A ) 选择题06. 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C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不能确定 选择题07. 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成岩作用 选择题08.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C ) A.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B.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C.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选择题09. 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A ) A.硬度 B.强度 C.韧性 D.刚度 选择题10.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 D ) A.沉积岩 B.石灰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 选择题11. 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D ) A.沉积结构 B.斑状结构 C.碎裂结构 D.碎屑结构 选择题12. 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的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 A ) A.抗切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拉强度 D.抗压强度 选择题13. 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 D ) A.饱水系数 B.饱水率 C.吸水系数 D.吸水率 选择题14. 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 B ) A.弹性应变 B.泊松比 C.抗拉强度 D.变形模量 选择题15. 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 C ) A.不能确定 B.相同 C.差 D.好 判断题01.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对 判断题02. 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对 判断题03. 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错 判断题04. 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错 判断题05. 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错 判断题06. 岩石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对 判断题07. 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对 判断题08. 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错 判断题09. 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错

工程地质试题库完整

工程地质试题库 Ⅰ.名词解释(37道) 工程地质学p1 一、矿物和岩石 矿物p4 岩石p4 层理p18 片理岩层岩石结构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 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p29 岩层产状p29 褶曲p38 节理p41 断层p44 地层p32 地质图p52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p64 隔水层p66 含水层p66 残积层水的硬度p67 淋滤作用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带走地表细粒物质和可溶成分,使地表岩石逐渐失去完整性,在原地残留下不易带走的难溶松散物质的作用。 残积层:淋滤作用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 四、岩石工程性质 岩石吸水率p81 弹性模量p83 热胀冷缩作用p87 风化程度黄土p95 软土p99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p142 结构面p142 结构体p142 天然应力p142 岩体结构 p142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六、不良地质 滑坡主裂缝p113 稀性泥石流p123 岩堆岩溶p125 落石p107 岩溶水p77 岩堆:陡坡上的松散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落在坡脚形成的堆积体。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工程地质试卷及答案(367)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个空,每空分,共分) .岩层的倾角是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其中沿倾向方向测得的最大交角称为真倾角。 岩层层面在其他方向上的夹角皆为视倾角。 .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可将阶地类型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三类。.褶皱据轴面产状可分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转褶皱。 .岩浆岩按岩浆的冷凝环境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岩浆岩常见结构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斑状结构和玻璃结构四种。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种。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和次生节理两大类,其中次生节理又可分为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节理按力学性质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常见的沉积岩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变质岩的结构具有变晶结构、变余结构两大类. .沉积岩最典型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又可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小题,每题分,共分) .工程地质条件— 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持环境各因素之综合。具体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等五个方面。 .岩层的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的方位角来表示,如°与°。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角度相交,地层时代不连续,反映其间发生过剧烈的构造运动,致使老地层产生褶皱、断层,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剥蚀面。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题分,共分).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贯入试验的锤重为。 .沉积岩的,是指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配置关系。 、物质组成。、分类、结构。、构造。。 .岩层是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 、结构。、形态。、构造。、产状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人类出现、火山活 . 人类出现、冰川作用 . 构造作用、冰川作用 .人类出现、构造作用 .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 .侵人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活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在褶皱要素中,同一褶皱层面的最大弯曲点的联线叫做。 . 翼部. 轴面. 轴迹. 枢纽 .下列地质年代按由新到老的顺序,正确的是。 . 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 白垩纪、三叠纪、侏罗纪 . 侏罗纪、三叠纪、白垩纪. 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 .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图中数值表示潜水位(米)。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是:。 .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 石英 . 正长石 . 黑云母 . 方解石 .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是根据哪些因素对岩石基本质量进行修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