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论证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何德水库位于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座落在右江支流何德溪下游,东经107゜37',北纬23゜16',距雁江镇3.2公里。

1.1.2流域特征

水库集雨面积为 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1301mm,多年平均径流量350.22万m3。水库位于雁江镇红良村附近丘陵地区,水库四面环山,坝址地质为白垩那贞系,上部为紫红色泥岩,泥页岩,下部为灰岩。山顶高程120m,平均高程110m,四周山岭高厚,坡度较陡,山坡植被情况良好,何德水库多年平均气温21.7℃,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

0.8℃,多年平均蒸发量1610mm。

1.1.3枢纽工程特征

1建设时间

何德水库于1955年1月动工兴建,1957年12月竣工并投入运行。

2水库特征

何德水库1987年由广西水利电力厅进行水文复核,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何德水库5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32m3/s,溢洪道相应泄量12m3/s;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峰流量47m3/s,溢洪道相应泄量18m3/s。设计洪水位102.52m,校核洪水位102.68m,正常水位102.00m。水库总库容212万m3,兴利库容174.4万m3。死水位94.25m,死库容1.6万m3。

3枢纽建筑物

何德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一座、副坝四座、溢洪道一座、放水设施两座组成。

主坝一座,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03.88m,最大坝高11.5m,坝顶长156m,坝顶宽度4m,坝基防渗形式为粘土齿墙。

副坝四座,均为均质土坝。第一副坝坝顶高程103.58m,最大坝高9.2m,坝顶长175m,坝顶宽度4m,坝基防渗形式为防渗墙。第二副坝坝

顶高程102.89m,最大坝高5.2m,坝顶长52m,坝顶宽度3m。第三副坝坝顶高程102.77m,最大坝高2.57m,坝顶长41m,坝顶宽度3m。第四副坝坝顶高程102.50m,最大坝高2.7m,坝顶长351m,坝顶宽度3m。

溢洪道有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正常溢洪道为宽顶堰,布置在第三副坝左端,边墙和堰面为浆砌石体,进口高程101.77m,进口宽8m,宽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陡坡出口未设有消能。非常溢洪道布置在第四副坝,为破坝式非常泄洪。

放水设施两座,由放水斜管和输水涵管组成,均为浆砌石结构:一座位于主坝右端,一座位于第一副坝左端。主坝输水涵是拱形涵,断面尺寸0.95×0.5m,全长67.30m,坡降i=1/250,进口底高程94.25m,最大泄量0.6m3/s。第一副坝输水涵也是拱形涵,断面尺寸0.6×0.5m,全长55.00m,坡降i=1/250,进口底高程98.20m,最大泄量0.4m3/s。

4工程效益

水库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5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利工程。

5下游影响

何德水库垮坝影响范围有:隆安县雁江镇,雁江至隆安、雁江至和济村公路,影响人口3000人,耕地2000亩。

6观测设施

何德水库除装有雨量筒之外,没有设水位、沉陷、位移、浸润线、渗流量等大坝安全观测设施。

1.1.4 管理机构

何德水库由何德水库工程管理所管理,属隆安县水利局主管,管理所设在水库坝首左端,有管理房一座,配备管理人员5人,负责水库枢纽建筑物的维护。何德水库工程管理所负责管理何德水库,并负责渌礼、定横等两座水库的管理工作。工程运行管理费主要来源于水费收入。2003年何德水库工程管理所总收入仅3万元,不能维持正常运转。

1.1.5 对外交通、通讯

何德水库坝首与雁江镇之间有3.2公里村级道路相通,雁江镇至隆安县县城16公里,有5公里的三级道路,其余为二级公路。水库坝首无通

讯设施与县防汛办联络。

1.2 大坝安全论证的组织

1.2.1 组织机构

何德水库为小(1)型水库,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大坝安全鉴定实行分级负责的要求,由南宁市水利局组织审查鉴定。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组由隆安县水利局组织。

1.2.2 分工

南宁市水利局工程管理站负责编写安全鉴定工作大纲、安全论证总报告、审查编辑各分项论证报告。

隆安县水利局水电设计室负责勘测、设计、洪水标准复核、地质踏勘、现场检查取样试验、渗流和结构稳定分析、抗震复核等分项评价报告。

何德水库工程管理所负责提供水库基本情况、枢纽运行管理情况。

1.2.3 论证过程

1、下达安全鉴定任务,编写安全鉴定工作大纲,组建大坝安全鉴定论证组,分解工作任务。

2、组织现场安全检查,编写现场安全检查报告。

3、搜集工程原勘测、设计、施工资料,历次复核加固情况,并进行复核和整编,提出报告。

4、编辑水库基本情况,收集分析工程投入运行后发生的事故及处理情况,整编分析运行资料。提出枢纽运行管理情况及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报告。

5、水库集雨面积复核及集雨面积内地形地貌植被资料收集分析,复核水库水位~库容~面积~泄量关系曲线,整理、复核水库水文资料,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进行调洪演算,并对洪水计算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洪水标准复核报告。

6、对主坝坝体及坝区范围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踏勘。

7、根据洪水标准复核和现场检查工程运行情况,分别按原设计和复核后的洪水标准分析渗流和结构稳定,提出报告。

8、分析溢洪道结构强度和稳定,提出报告。

9、审查分项评价,编写大坝安全评价总报告。

10、编辑各项论证报告,印刷成册。

1.3 论证方法及结果

1.3.1 工程质量

采用现场巡视检查、历史资料与运行情况分析、工程施工期及现状质量。

1、主坝

⑴外观形体不完整,内、外坡坑洼不平,内坡没有护坡,风浪淘蚀严重。

⑵本次勘测和土工试验结果:土坝原状土干容重为1.5t/m3,标准击实最大干容重1.53t/m3,坝体填土压实度为0.98,符合《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要求。

⑶坝体建成至今未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陷、滑坡等质量问题,认为工程质量合格。

2、副坝

一副坝坝体雄厚,但坝内坡没有护坡,受风浪冲刷严重;坝外坡发现有渗漏现象,坝脚未设有反滤体。二副坝、四副坝、三副坝均没有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但内坡都没有护坡,二副坝内坡也受到风浪冲刷而局部缺损。

3、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进口段、出口段及两边墙均没有衬砌,而且宽度不够(原设计为20m,实际为8m),影响泄洪,认为不合格,需进行加固处理。非常溢洪道由于建成以来一直没有发挥作用,导洪渠已被村民回填并种植农作物。

4、放水设施

放水设施包括放水斜管和输水涵管,均为浆砌石结构,主坝的放水斜管和输水涵管均没有发现渗漏等质量问题;一副坝的放水斜管边墙基础已大部分淘空,第三、第六、第八级有断裂现象,漏水严重,认为工程质量

不合格。

1.3.2 枢纽运行管理

1、制订有控制运行制度、运行管理制度。

2、大坝运行

(1)主要根据来水量及灌区用水量,按每年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小

(一)型水库汛期控制运行指标进行综合调度。

(2)未编有专门的水库运行大事记,但水库投入运行后发生的事故及事后处理,通过检查有关资料可查到。

(3)制订有防洪预案,成立了以镇长为指挥长的防汛指挥机构,组织有抢险队伍。

3、养护维修

坝首配有专职工程管理人员,对枢纽建筑物进行人工检查和养护,放水及每年春灌前进行检修保养。

4、安全监测

(1)巡视检查:每年汛前、汛中、汛末,水库管理所领导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安全检查,发现工程隐患及行洪障碍立即上报,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和清障。

(2)观测项目及测次

管理所内设有雨量观测站,但没有水位观测。何德水库主坝、副坝都没有浸润线、渗流量观测设施,也没有位移、沉陷等水工观测设施。达不到《水库工程管理通则》(SL170—81)和《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必测项目的要求。

(3)观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由于无完整的观测设施进行观测故无资料的整编与分析,综上所述,枢纽运行管理较差。

1.3.3 防洪标准复核

本次鉴定结果:经复核,何德水库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02.67m,相应最大泄量16.5m3/s,5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02.87m,相应最大泄量24.5m3/s。何德水库所需最低坝顶高程103.88m,水库主坝防洪能力满足要求,但各副坝由于坝高不足(见7.4坝顶高程复核),水库在正常及非常

运行情况下的最高洪水位均在大坝安全允许水位以上,这说明大坝按现状只能抵御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防洪能力不满足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要求。

1.3.4渗流稳定分析

采用现场检查法、计算分析与经验类比结合分析。

1、主坝、副坝

据近几年的工程检查、观察,主坝未发现渗流现象,副坝仅有少量渗流,属正常现象。

2、放水设施

主坝的放水斜管和输水涵管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一副坝放水斜管由于有三个梯级老化断裂而漏水,经实测最大漏水量达20L/s。

1.3.5 结构安全评价

1、主副坝

根据现状工程地质踏勘和现场检查取样试验,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坝坡稳定。

鉴于水库水面面积大,下泄小,放水涵管输水能力很小,不存在库水位骤降的条件,故坝内坡不存在速降问题而不需作稳定复核。作正常水位(102.00m)形成稳定渗流时的外坡安全稳定复核。根据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圆弧法坝坡稳定计算,得出最小安全值k值,何德水库主坝k=1.69,计算结果表明何德水库主坝满足规范要求,即K〉[K]=1.15。副坝最小k=1.99,结果表明何德水库副坝满足规范要求,即K〉[K]=1.15。因此主副坝坝坡是稳定的。

2、溢洪道

现场检查分析,溢洪道进口段、出口段及边墙均没有衬砌,一旦水库行洪很不安全。

3、放水斜管

主坝放水设施结构是稳定的,一副坝放水斜管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放水梯级断裂,运行不安全。

1.3.6 抗震安全复核

本工程属于小型水利工程,该地处地震烈度小于6级的地区,在此不

水库下闸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报告

******水库扩建工程 下闸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报告 ***市***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月

批准:*** 审定:** 编写:*** 编制单位:***市***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位臵 ******水库扩建工程位于***镇***村,坝址距***城约10.00km。 1.2、立项、初设文件批复 20**年5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水库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农[20**]**号)予以批准立项,工程估算投资13909.00万元(其中征地移民费3512.00万元)。 20**年6月,四川院编制完成了《***市******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年8月,***水务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审批***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水务文[20**]108号、璧发改项目…20**?2号)分别上报***市水利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年9月,***市水利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水库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许可[20**]**号)予以批复,主要批复意见为同意扩建后的***水库为Ⅲ等中型工程,总库容1145.00万m3。初设批复概算总投资13612.00万元(含征地移民费3676.21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资金6806万元,市、县及项目法人自筹资金6806万元,总工期24个月。 1.3、工程建设任务及主要特征指标 ******水库扩建工程建设任务是:将***水库扩建为Ⅲ等中型水利工程,发挥以城市防洪为主,兼有城乡供水、农业灌溉和农村人畜供水等综合效益。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2003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200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安全管理,规范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保障大坝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坝高15m以上或库容100万m3以上水库的大坝。坝高小于15m或库容在10万m3~100万m3之间的小型水库的大坝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门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辖的大坝。其它部门管辖的大坝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 第三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对全国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辖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以下称鉴定审定部门)按本条第四、五款规定的分级管理原则对大坝安全鉴定意见进行审定。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大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50m以上中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市(地)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它中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30m以上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它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 流域机构审定其直属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水利部审定部直属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 第四条大坝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所管辖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大坝安全鉴定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以下称鉴定组织单位)。水库管理单位协助鉴定组织单位做好安全鉴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运行中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 第六条大坝安全状况分为三类,分类标准如下:

XXX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

XX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 1 任务与工作范围 1.1 任务 依据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水建管[1999]177号)》的要求,受XXXXX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委托,XXXX水利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多XXXXXX水电站水库大坝进行蓄水安全鉴定。 1.2 工作范围 经与业主和上级主管部门研究,确定本次蓄水安全鉴定工作范围为拦河大坝、厂房、导流泄洪洞、进水闸、冲沙闸等。 2 基本要求 安全鉴定应对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初期与蓄水安全有关的问题逐一进行安全评价。 (1)蓄水安全鉴定应严格遵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进行工作。 (2)评价设计质量依据现行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变更须阐明原因,重要设计变更需有原审批的文件。超出规范要求的问题须进行充分论证。 (3)评价施工、安装质量依据现行规范、规程要求进行。对工程及设备的缺陷和质量事故要进行处理并提出评价。 (4)参建各方提供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并对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负责;鉴定单位提出的鉴定报告必须客观、公正、科学,并对鉴定结论负责。 (5)所有文件中的数据、术语、符号应规范、统一。 3 安全鉴定的主要内容 3.1 工程形象面貌与工程防洪、度汛安全性评价 (1)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符合下闸蓄水要求; (2)工程防洪安全性评价(包括设计洪水标准是否合适,坝顶安全超高是否满足)。

3.2 大坝(厂房)安全性评价 (1)坝基及库岸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2)坝基及库岸工程处理措施安全性评价; (3)大坝抗震安全性评价; (4)大坝渗流安全性评价; (5)大坝结构安全性评价。 3.3 泄洪导流洞安全性评价 (1)泄洪导流洞泄流能力评价; (2)结构安全性评价; (3)消能防冲设施评价。 3.4 进水闸安全性评价 (1)进水闸水力学安全评价; (2)进水闸的结构安全性评价; (3)进水闸的运行可靠性评价。 3.5 冲沙闸安全性评价 (1)冲沙闸水力学安全评价; (2)冲沙闸的结构安全性评价; (3)冲沙闸的运行可靠性评价。 3.6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及监测资料分析评价 4 安全鉴定成果 《多贡麻水电站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5 蓄水安全鉴定所需准备的资料 为满足水电站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需要,项目法人应组织建设各方准备工程安全鉴定所需的各种工程资料(含图片、录象样本等)。 鉴定工作所需工程资料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初步设计报告、设计自检报告、施工自检报告、监理自检报告、运行管理自检报告、工程安全及分析报告、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论证报告等,这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附件: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 鉴定审定部门: 鉴定时间: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开启。 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包括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十一、大坝安全类别评定: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本办法的大坝安全分类原则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评定大坝安全类别。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方案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方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水库名称:涟源市扬名水库 鉴定审定部门:娄底市水利局 鉴定时间:二00七年五月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开启。

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市三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河海工程建设监理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监理部 二○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一、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工程质量的检查、签证制度是否完善的评价 (3) 1.1开工审批制度 (3) 1.2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 (3) 1.3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 (4) 1.4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制度 (5) 二、各类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成果是否可靠,监理单位采取何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复检, 对原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可靠性的评价 (5) 2.1制定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报验制度 (5) 2.2制定现场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6) 三、对重要部位的施工准备、施工技术、生产性试验及施工具体情况的评价 (11) 3.1监理工作程序及方法 (11) 3.2准备阶段控制 (12) 3.3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2) 3.4事后控制 (24) 四、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是否按规定进行,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的评价 (24) 五、对闸门、启闭机以及相应的供电、照明、控制、通讯等设备的安装、调试情况的评价。 (28) 六、对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安装埋设质量及是否同步观测,对监测资料系统性、准确性和对编制的专题 报告提出评价。 (28)

市三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监理自检报告 一、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工程质量的检查、签证制度是否完善的评价 2012年10月05日监理进驻工地后成立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由总监理工程师岳大鹏担任组长,成员有翔、段洪斌等。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和执行情况。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即:开工审批制度;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测量报验制度;现场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制度;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工作制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单元工程及工序质量自检“三检”制度。 1.1开工审批制度 项目监理部进驻工地后,立即对施工准备期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1)核验建设单位办理的各项手续。 (2)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3)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组织设计、施工总进度计划以及月进度计划。 (4)核验工程控制点的高程、桩号、大坝轴线等移交给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测量,施工单位将测量成果报监理部和建设单位。 (5)核查施工单位进场队伍的资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资质、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数量是否满足施工的需要。 (6)进场工程材料报验单、钢筋焊接质量检验报告单、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知单、施工测量成果报审单、资金流计划申报表、砂石骨料质量检验报告单。 以上容审查合格后,施工单位申请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开工报告,监理部签发单位或分部工程开工通知。 1.2关键部位及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 (1)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开挖、地下洞室开挖、地基防渗、加固处理和排水等所有完工将覆盖的工程,以及对工程安全或效益有显著影响的部位施工完成后,承包人进行自检.并将评定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承包人将检查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一天提出验收报告.关键部位也有同样要求。 (2)监理单位接到承包人申请报告后,在36小时通知联合检查验收组进

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xx县x水库工程 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述 (1) 1.2规划设计过程 (2) 1.3工程建设概况及蓄水前工程形象面貌 (2) 1.4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监理工作概况 (3) 1.5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5) 1.6工程特性表 (6) 2 工程等级与设计标准 (8) 2.1工程等级与设计洪水标准 (8) 2.2水文计算 (8) 2.3水库泥沙 (9) 2.4特征水位及工程防洪能力复核 (10) 2.5抗震设计标准 (12) 2.6评价意见与建议 (12) 3 工程地质 (14) 3.1区域构造稳定与地震 (14) 3.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4) 3.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16) 3.4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18) 3.5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19) 3.6输水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20) 3.7天然建筑材料 (21) 3.8评价意见与建议 (21)

4 枢纽布置及水力设计 (23) 4.1枢纽布置 (23) 4.2溢洪道水力设计 (25) 4.3竖井进水口水力设计 (31) 4.4评价意见与建议 (32) 5 均质土坝设计与施工 (34) 5.1坝体布置与设计 (34) 5.2坝体填筑及质量 (41) 5.3评价意见与建议 (43) 6 泄水及引水建筑物结构设计 (44) 6.1结构设计概述 (44) 6.2溢洪道结构设计 (44) 6.3竖井进水口结构设计 (51) 6.4评价意见与建议 (53) 7 开挖与地基处理 (54) 7.1建基面基本情况及评价 (54) 7.2坝基开挖与处理 (54) 7.3溢洪道开挖与处理 (58) 7.4输水建筑物开挖与处理 (58) 7.5评价意见与建议 (59) 8 混凝土工程 (60) 8.1混凝土设计指标 (60) 8.2混凝土原材料 (60) 8.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65) 8.4混凝土施工 (66) 8.5混凝土施工质量 (67) 8.6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处理 (67) 8.7评价意见与建议 (68)

城山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附件: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城山水库库水名称: 鉴定审定部门:日25 间定鉴时:月4 年2007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

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开启。 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包括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十一、大坝安全类别评定: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本办法的大坝安全分类原则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评定大坝安全类别。 巴河镇城山村所在地点城山水库名称万立方93.总库所在河望天湖水巴河镇政水库管理单鉴定组织单巴河镇城山县水利鉴定审定部鉴定承担单巴河 镇政工程概况此水库位于巴河镇城山村,库区内承雨面2.1平方公里,1951月开工197月竣工投入运行,总库93.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生态等综合效益小(二)型水库 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及输水涵管组成。水库为粘土心墙大坝坝16米,坝顶米,最大坝16.米,坝顶高50.米,大坝上游坡3大坝下游坡2下游过坝渠为50,

下水库大坝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河南国网宝泉抽水蓄能电站 下水库蓄水安全鉴定设计自检报告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二OO六年五月

审定:毛文然 设计总工程师:谢遵党李泽民 审查:李海荣孙胜利李纪新 校核: 慕平 李卫莉 杨顺群姚乐燕王跃编写及主要工作人员: 水文:刘红珍 张志红宋伟华 刘占松 易元俊李伟佩 水工:郭莉莉 刘许超宋修昌 许凯 巴海涛 王美斋 卢玲 何楠 金属结构监测: : 陈丽晔 李海河 孙鲁安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1.1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1) 1.2改建前宝泉水库概况 (1) 1.3下水库工程总体布置 (3) 1.4蓄水前工程面貌 (4) 2工程防洪 (6) 2.1水文资料复核 (6) 2.1.1 水文基本资料 (6) 2.1.2 设计洪水 (21) 2.1.3 水文资料和设计洪水成果的评价 (31) 2.2泄洪设施的泄洪能力和主要特征水位复核 (39) 2.2.1 可研报告中设计采用的泄洪建筑物及泄洪能力 (39) 2.2.2 泄洪建筑物模型试验的泄流曲线 (41) 2.2.3 对泄洪建筑物泄洪能力的评价 (42) 2.3工程防洪 (43) 2.3.1 宝泉水库2006年、2007年度汛标准 (43) 2.3.2 2006年宝泉水库度汛方案及评价 (43) 2.3.3 2007年宝泉水库度汛方案及评价 (44) 3 大坝设计 (45) 3.1设计依据 (45) 3.1.1依据文件 (45) 3.1.2 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45) 3.2基本资料 (45) 3.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45) 3.2.2 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烈度 (45) 3.2.3流域概况及水文、气象资料 (47) 3.3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 (49) 3.4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 (50)

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关于发布《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通知 水建管〔2003〕271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水库大坝安全管 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部对《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发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水利部 二○○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安全管理,规范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保 障大坝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坝高15m以上或库容100万m3以上水库的大坝。坝高 小于15m或库容在10万m3~100万m3之间的小型水库的大坝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门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辖的大坝。其他部门管辖的大坝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 第三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对全国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辖的大坝安全鉴定工 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以下称鉴定审定部门)按本条 第四、五款规定的分级管理原则对大坝安全鉴定意见进行审定。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大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50m以上中型水库的 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市(地)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他中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 高30m以上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他小型水库 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 流域机构审定其直属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水利部审定部直属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 第四条大坝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所管辖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所属的大坝安全鉴定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以下称鉴定组织单位)。水 库管理单位协助鉴定组织单位做好安全鉴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运行中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

山口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省设计院)7.28.

3 工程防洪与度汛 3.1 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山口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供水、防洪、生态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503万m3。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有关规定:山口水库属小(Ⅰ)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工程位于山丘区,主要建筑物为土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300年一遇。 山口水库下游有三门峡市区、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铁等基础设施,位置十分重要。结合该水库的重要性,大坝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P=2%)设计,500年一遇(P=0.2%)校核是合适的。 3.2 设计洪水复核 3.2.1 流域概况 青龙涧河系黄河南岸一级支流,处在河南省西部丘陵中山区。发源于陕县店子乡十八盘南部及西张村乡境内的摩云岭葫芦峪,由东南向西北流经陕县的西张村、菜园乡及湖滨区的交口、崖底乡,在陕县老城入黄河。流域西与苍龙涧河流域相连,东与兴隆河流域接壤,流域面积487 km2,干流长45.0km,干流坡降12.76‰,河床宽80~120m,多年平均流量2.58m3/s,最大洪峰流量2740m3/s。 山口水库位于青龙涧河一级支流山口河上游,山口河全长17.2km,流域面积113.9km2,平均坡降1.37%,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0.13亿m3。 青龙涧河上游为中低基岩山区,?中游为黄土台塬地带,下游属黄河阶地。该工程区域位于崤山-熊耳山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和黄河及支流

沿岸交界处,属于中低山地貌。山地高处标高一般为680~1000m,河床地面高程602~670m,比降 1.5/100~2.5/100,一般切割深度50~80m。河谷两侧支沟较发育,但延伸长度均较小,沟底比降均较大,支沟底宽多小于30m。山口河主河槽及其支沟两岸基岩裸露,谷底多有冲洪积物覆盖,阶地不发育。整个流域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水库坝址位于南山口村东南约2.7km处,河谷呈东南—北西走向,在坝址段河道平直。河底高程为620m,河床比降1.5/100~3.2/100,河谷呈较宽的“U”型。在上坝址左岸上游50m、右岸上游100有两条支沟,宽20~40m,东西走向,入口处与主河槽近直交。 3.2.2 暴雨洪水特性 流域内暴雨多发生在7月份,夏季太平洋副高压气流活动频繁,与西北冷空气相遇,往往产生暴雨,一旦降水气候形成,影响范围较大,持续时间1~3天,多形成阵性降雨,雨势暴烈,次阵雨一般不超过1小时,暴雨中心多发生在上游东南部山区。 该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据调查,洪水最早出现在4月(春汛),9、10月受连阴雨影响亦有洪水发生,但量级较大的洪水一般均出现在7~9月,历时短,强度大。洪水历时一般1天左右,主峰历时数小时。 3.2.3 洪水计算 由于该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且工程场址以上流域面积较小(小于200km2),依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及《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1984年10月,以下简称《84图集》)规定,本次设计洪水复核:洪量采用图集降雨径流关系曲线查,洪峰流量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洪水过程线采用概化过程线叠加。 本次设计暴雨采用《84图集》和《05图集》分别查算,并对成果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安全管理,规范大坝安全鉴定工作,保障大坝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坝高15m以上或库容100万m3以上水库的大坝。坝高小于15m或库容在10万m3~100万m3之间的小型水库的大坝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适用于水利部门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辖的大坝。其它部门管辖的大坝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 第三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对全国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辖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以下称鉴定审定部门)按本条第四、五款规定的分级管理原则对大坝安全鉴定意见进行审定。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大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50m以上中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市(地)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它中型水库和影响县城安全或坝高30m以上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其它小型水库的大坝安全鉴

定意见。 流域机构审定其直属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水利部审定部直属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意见。 第四条大坝主管部门(单位)负责组织所管辖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大坝安全鉴定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以下称鉴定组织单位)。水库管理单位协助鉴定组织单位做好安全鉴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运行中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工程发生重大事故或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后,应组织专门的安全鉴定。 第六条大坝安全状况分为三类,分类标准如下: 一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大坝工作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二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不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但达不到《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大坝工作状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控制运用条件下能安全运行的大坝。 三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不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第二章基本程序及组织 第七条大坝安全鉴定包括大坝安全评价、大坝安全鉴定技术审查和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三个基本程序。 (一)鉴定组织单位负责委托满足第十一条规定的大坝安全评价单位(以下称鉴定承担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大纲 (1)

小(2)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 (供参考) 1 一般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缺乏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坝高小于15m 或一般小(2)型水库大坝。 对有设计、地质、施工与大坝观测等基本资料的,或重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可参照一般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方法执行。重要小型水库是指坝高大于15m、库容较大,下游有人口聚集的村镇、重要公路、铁路、重要通讯设施、重要厂矿及军事设施等安全将受到其影响的小型水库大坝。 主要技术工作内容 大坝安全现场检查,检查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现行工作状态,编写大坝安全现场检查结果报告。 复核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的高程和基本尺寸,必要时应进行补充测量。 复核大坝的洪水标准和抗洪能力。 经技术认定,大坝在渗流稳定或结构稳定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隐患时,应视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或专门的质量检测与认证工作,也可结合除险加固工作进行。 编写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综合评价报告(提纲见附录3)。 2 大坝安全检查 对土石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1《土石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对混凝土坝大坝安全检查可按《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 336-89(试行)参照执行,检查时可按附表2《混凝土坝安全检查项目内容表》执行。

大坝安全检查主要对象是拦河坝、输泄水洞(管)和溢洪道等三类建筑物;主要内容是涉及渗流稳定和影响结构安全的项目。 大坝安全检查人员中必须有一名经验丰富、熟悉工程情况的水工专业工程师(必要时还须有一名金属结构专业工程师)。 编写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并与历次检查结果(如有)作对比分析。附录2《大坝安全检查结果报告》的格式可供参考。 3 洪水标准复核 复核大坝等级,按现行规范确定洪水标准。 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摘录如下: 水库大坝等级标准 洪水标准[重现期(年)] 缺乏流量资料的水库可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缺乏实测雨量资料的水库可直接查读暴雨图集来计算库区流域设计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

附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大纲 1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概况 1.1任务和鉴定范围 1.2基本要求 1.3主要内容 2工程基本情况 2.1工程概况 2.2工程设计与审批过程 2.3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运行及质量监督 单位 2.4工程建设过程及当前形象 2.5下闸蓄水前应达到的工程形象要求 3工程防洪与度汛 3.1设计洪水复核 3.2工程防洪能力 3.3导流洞(孔)封堵方案及施工 3.4导流洞(孔)封堵后次年工程度汛要求及工程进

度安排 3.5导流洞(孔)封堵与下游用水要求 3.6水库蓄水安排 3.7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及操作运用方式 3.8工程防洪安全评价 4枢纽工程地质 4.1区域构造条件 4.2地形地质条件 4.3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库渗漏 4.4枢纽区综合地质条件评价 5单位工程安全鉴定意见 5.1挡水建筑物(包括:工程地质及开挖后的工程地 质条件变化、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质量及施工 缺陷处理、施工期安全监测的评价意见、存在问 题及建议) 5.2泄(溢)洪、冲沙、放空及消能建筑物(包括: 工程地质及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设计及 设计变更、水工模型试验、施工质量及施工缺陷 处理、金属结构及电源、施工期安全监测的评价

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 5.3影响工程安全的边坡、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及防 护工程(包括:工程地质、设计、施工质量、施 工期安全监测、评价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5.4与蓄水有关的发电引水系统(包括:工程地质及 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设计及设计变更、施工质 量及施工缺陷处理、施工期安全监测、金属结构 及电源、评价意见、存在问题及建议) 5.5下闸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及下游用水的要求 6特殊工程问题安全鉴定意见 7蓄水安全鉴定意见 7.1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洪水标准 7.2区域构造稳定和枢纽工程地质 7.3挡水建筑物 7.4泄(溢)洪、排沙、放空、引水及消能建筑物7.5边坡稳定 7.6金属结构 7.7安全监测 7.8下闸蓄水方案及工程安全度汛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解析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涟源市扬名水库 鉴定审定部门:娄底市水利局

鉴定时间:二00七年五月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开启。 十、工程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

水库安全鉴定报告书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 鉴定审定部门: 鉴定时间: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现状工程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持闸门开启。 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包括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十二、大坝安全类别评定: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本办法的大坝安全分类原则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评定大坝安全类别。

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安全鉴定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 安科中心 2004-8-9 11:22:27 国家安科中心阅读数:2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工程蓄水验收工作质量,保障工程及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等)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水库蓄水验收前必须进行蓄水安全鉴定。蓄水安全鉴定是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的必要依据,未经蓄水安全鉴定不得进行蓄水验收。 第四条蔷水安全鉴定,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设计、施工、监理、运行、设备制造等单位负责提供资料,并有义务协助鉴定单位开展工作。 第五条水利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蔷水安全鉴定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工程竣工验收的分级管理权限负责监督和指导蓄水安全鉴定工作。 第六条已竣工投入运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安全鉴定工作遵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利部水管[1995]86号)执行。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七条蓄水安全鉴定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批准的初步设计报告、专题报告,设计变更及修改文件,监理签发的技术文件及说明,合同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等。 第八条进行蓄水安全鉴定时,鉴定范围内的工程形象面貌应基本达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规定的蓄水验收条件,安全鉴定使用的资料已准备齐全。 第九条蓄水安全鉴定的范围是以大坝为重点,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的进水口工程、涉及工程安全的库岸边坡及下游消能防护工程等与蓄水安全有关的工程项目。 第十条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以及工程建设期发现的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并提出工程安全评价意见;对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并涉及工程安全的,分析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程度,并作出评价意见;对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但专家认为构成工程安全运行隐患的,也应对其进行分桥和作出评价。 第十一条蓄水安全鉴定内容: 1.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符合蓄水要求。

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 附件: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水库名称:******** 水库 鉴定审定部门:***** 水务局 鉴定时间:2015 年6 月1 日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应填明水库建设时间(年代)、规模及功能,续建、加固情况;工程现状、规模、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及其特征参数,运行中的主 要问题及水库大坝对下游的影响等情况。 二、现场安全检查:填明现场安全检查的主要结果,客观反映工程存在的主要安全 问题,特别是严重的运行异常表现。 三、工程质量评价:填明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的评价,运行 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反映施工及历年探查试验的质量结果,反映补充探查和试验的主 要结果。 四、运行管理评价:反映主要运行及管理情况,历史最高蓄水时的大坝运行情况, 历年出现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处理情况,水情及工程监测、交通、通讯等管理条件。 五、防洪标准复核:应填明本次鉴定中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和洪水复核方法,主要 调洪计算原则及坝顶超高复核结果,指出水库大坝现状实际抗御洪水能力,及与标准的 比较。 六、结构安全评价:根据本次对大坝等主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评价结果,填明大坝 是否存在危及安全的变形,大坝抗滑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近坝库岸是否稳定,混凝土建 筑物及其他泄水、输水建筑物的强度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七、渗流安全评价:根据本次鉴定中对大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填明大 坝运行中有无渗流异常,各种岩土材料中的渗透稳定是否满足安全运行要求,坝基扬压 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八、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全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或专门研究确定的基本地震参数 及设计烈度,土石坝的抗滑稳定、坝体及地基的液化可能性;重力坝的应力、强度及整 体抗滑稳定性;拱坝的应力、强度及拱座的抗滑稳定性;以及其它输、泄水建筑物及压 力水管等的抗震安全复核结果。 九、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是否做了检测,填明金属结构锈蚀程度,复核的强度、刚 度及稳定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闸门启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紧急情况下能否保证闸门 开启。 十、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水库大坝 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十一、安全鉴定结论: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大坝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 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包括防洪标准、结构安全、渗流安全、抗震安全、金属结构安全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十二、大坝安全类别评定: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鉴 定办法》的大坝安全分类原则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中的大坝安全分类标准,评 定大坝安全类别。 十三、小(二)型病险水库安全鉴定(评估)由水库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鉴 定组织单位,由具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丙级(含丙级)资质的单位作为鉴定承担单位, 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鉴定审定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