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内容要

物质物质

的形

态和

变化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

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A

4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

原理。

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A

D

D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

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

的有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A

A

D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

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A

D

物质

属性

5.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

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A

6 6.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A

D 7.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C

D 8.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

影响。

A

物质

的结

构和

尺度

9.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A

4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

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A

D 1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

探索将不断深入。

A 1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A

新材

料及

其应

13.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

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A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A

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

多样

的运

动形

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

2 16.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

点。

A 17.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

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

机械

运动

和力

18.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D

D 3

19.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A

D 20.会测量力的大小。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D

A

B

A

6

2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B

C

2

22.知道简单机械。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A

D

A

4

2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D

C

A

7 24.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D

A

A

A 25.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

活中的一些现象。

B

D

A

8

26.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

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B

A

6 27.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D

A 2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D

A

29.认识凸透镜会聚的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道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A D A

30.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现象。 A 3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A

电和磁3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

向。

B

D

A

4 33.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

与哪些因素有关。

A 34.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D

A 35.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A

A

能量能量、

能量

的转

化和

转移

36.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

生产、生活的联系。

A

4 37.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不同形式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B 38.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B

A

39.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

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A

10

40.知道机械功和功率。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A

A 41.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A

42.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

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A

A

43.了解内能和热量。 A

6 4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B

45.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

史上的重要意义。

A 46.了解比热容。

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A

D 47.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B

电磁能48.知道电压、电流、电阻。

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A

D

C

6

49.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

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D

D

A

4

50.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D

4 5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C

A 52.探究焦耳定律。

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

象。

D

A

2

53.了解家庭电路。

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A

D

2

能量守恒5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A

D 2 55.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B 56.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A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7.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A

2 58.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A 59.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A

60.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A

D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教师是如何安排计划教学的呢?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具体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 加强教法研究和发挥最高效益。 2、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

逐步扩展。 3、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二新学期已开始,为使新学期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特订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实验,作为所有学生从事物理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所提供的学习情景中,通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压强公式: P=F/S (固体) p =ρgh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 液 gV 排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2 1L L F F 滑轮组: F = n 1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具体实验安排: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进度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修订版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密度公式: G = mg 压强公式:P=F/S p =ρgh 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2 1F F =滑轮组: F = n 1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s =2 h 功的公式: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

W =F s 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 有用W W =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1)Q 放=qm (q 为J/kg , m 用kg ) (2)Q 放=qV (q 为J/ m 3 ,V 用m 3)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t 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表达式:=1=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串联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P ——功率 W W ——总功 J t ——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J W 总——总功 J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Q ——电荷量 库 C t ——时间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U ——电压 V R ——电阻 Ω 物理量 单位 W ——电功 J U ——电压 V I ——电流 A t ——通电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 ﹒Wh t ——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U ——电压 V (并联)P =U 2/R (串联)P =I 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 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 W =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 0低于初温t ,△t =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同一性:I 、U 、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变换式: R =U /I U =I R 提示: (1) I 、U 、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 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 ——vt s = 求时间——t=s/v 密度公式: V m = ρ 重力与质 G = mg 压强公式:P=F/S (固体) p =ρgh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2 1L L F F = 滑轮组: F = n 1 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物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100%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W =G h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12份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要熟练运用的公式: 1.密度公式: 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kg/m3 或

1g/cm 3。 1000 kg/m 3 =1g/cm 3 密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 、ρ、V 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 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 ”“s ”“m/s ”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 ”“h ”“km/h ”为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 速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 ”“v ”“t ”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3.重力公式: 变形公式: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有些时候,F 1、F 2或L 1、L 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V m ?=ρρ m V = t v S ?=v S t = g G m = m G g = 1 2 21L L F F =

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 ,求阻力臂。 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 2) 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常用的转换为:1m 2=10000cm 2 1cm 2=1×10-4m 2 压强公式的变形: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 ”“F ”“S ”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 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注意:(1)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2)深度:从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的变形: 知道了“”“”和“h ”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一个。 7.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 (1)测量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 物,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再 读出测力计减少后的示数F 示,则 F 浮= G 物 - F 示 (2)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2211L F L F =cm cm L F F L 30404 3 1212=?== S P F ?=P F S = gh P 液液= ρg P h 液液 ρ= 液ρ液P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必背公式 速度公式: G = mg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P=F/S p =ρgh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1 F F = 滑轮组: F = n 1 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物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 1(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 t 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串联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物理量 单位 W ——动力做的功 J F ——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物理量 单位 P ——功率 W W ——总功 J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物理量 单位 W ——电功 J U ——电压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 ·Wh t ——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并联)P =U 2/R (串联)P =I 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即竖直方向): 单位换算: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同一性:I 、U 、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 段电路); 同时性: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提示: (1) I 、U 、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 ·h = 3.6×10 6 J 。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亚鱼九年制学校2012年中考物理公式大全 公式名称字母形式字母意义变形公式备注 运动学、力学公式 速度v=s/t v:米/秒(m/s)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s=vt(求路程) t=s/v(求时间) 1m/s=3.6km/h 重力G=mg G: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重力加速度 m=G/g(求质量) 密度ρ=m/V ρ:千克/立方米(kg/m3) m: 质量千克(kg) V:体积 立方米(m3) m=ρv(求质量) v=m/ρ(求体积) 1×103kg/m3=1g/cm3 合力方向相同:F 合 =F 1 +F 2 方向相反:F 合 =F 1 —F 2 方向与两个分力方向相同 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浮力F 浮 =G 物 —F 液 G 物 :物体的重力 F 液 :物体在液体中的拉力 用测力计求浮力法 F 浮 =G 物 F 浮 :物体的浮力 G 物 :物体的重力 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F 浮 =ρ 液 gV 排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 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 的体积) F 浮 =G 排 G 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 杠杆平衡 F 1L 1 = F 2 L 2 F 1 :动力 L 1 :动力臂 F 2 :阻力 L 2 :阻力臂 滑轮组F 上 = (G 物 +G 轮 ) S=n h F= (G 物 +G 轮 )/n F 上 :绳子向上拉力的总合力 n:动滑轮绳子的总段数 机械功W=Fs F:力牛(N) s:移动的距离米(m) F=W/s(求拉力) s=F/W(求距离) 机械效率η= W 有/ W 总 ×100% W 有 一般指重物移动所做的功 W 总 一般指拉力移动所做的功 功率 P=W/t P功率瓦特(w) W功焦耳(J) t时间秒(s) W=pt(求功) 压强 P= F/S P 压强帕斯卡(Pa) F 压力牛(N) S受力面积立方米(m3) F=Ps(求压力) s=F/p(求面积) 液体压强P=ρ 液 gh h深度米(m)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 ( P=F/S (固体)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 =3.6 km/h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初中物理所有计算公式

初中的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培训讲学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 览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P=F/S p=ρgh F1L1=F2L2 或写成:1 2 2 1 L L F F 滑轮组: F = n 1 G总 (G总= G物+G动)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n=1 ∴F = G物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n=2 ∴F = 2 1 (G物+G动)s =2 h 功的公式: W=F s L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 做功(即竖直方向): 单位换算: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 划及进度表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教学计划 东朗中学教师:陈国淑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前两个学期的成绩检测中来看,学生的总体成绩比较差,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几个学困生基础差得厉害,影响了全班的平均分和合格率。在这学期,对学困生要狠抓知识落实,使他们的物理成绩能有切实的提高。 学习习惯方面:本班学生少部分能做到上课认真听,勤举手,爱动脑,及时完成作业,可有一部分同学,作业总是不能及时完成,书写比较糊涂,还有几个同学爱做小动作,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听讲,这几个同学需要老师特别关注,需要老师特别耐心的教导。 总的来说,学生个个都是聪明活泼的,每个人都有他的发展前途,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关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一大步。虽然我不能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学生,但我会努力让他们变得更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内能、电能的知识,每一章内容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并且每一章都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学好本学期的知识,必须要先打好基础,然后把每一章的内容有序的连起来,才能把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学好力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概括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四、质量目标 1、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本册教材的有关基础知识。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一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做好学生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 三、具体措施 1、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力量。 加强教法研究和发挥最高效益。 2、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 3、强化月考,关注教学成果。 4、加强试题收集与研究,了解并掌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初三物理教学进度安排二新学期已开始,为使新学期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特订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构筑起点 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实验,作为所有学生从事物理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所提供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实验、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基础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教科书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结合实际而富有物理意义的问题,以展开物理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 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 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 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t=s/v F 浮= G 排=m 排 g F =ρ gV 排 F 浮——浮力 速度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1 m/s=3.6 km/h 密度公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1mL=1cm 3=10-6m 3 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 面积单位换算: 压强公式: P=F/S (固体)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 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 积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1dm 2=10-2m 2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浮力公式: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 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F =G 浮 物 – F 示 G 物——物体的重力 N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浮 液 物理量 单位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kg ,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详解)

这是我在补习班蹭到的~临近中考了,希望能帮上同学们的忙。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I=IR+IV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物理实验室课外开放安排表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具体实验安排: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进度表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初中 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密度公式: 重力与质G = mg 压强公式:P=F/S (固体)p =ρgh 浮力公式:F 浮=G 物 – F 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F 1L 1=F 2L 2 或写成:2 1F F =滑轮组: F = n 1G 总 (G 总= G 物+G 动) s =n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 (G 物+G 动) s =2 h 功的公式: W =F s 功率公式: P =t W 公式变形:W =P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100%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1) Q 放=(q 为J/kg , m 用kg )(2) Q 放=qV (q 为J/ m 3 ,V 用m 3) 电流定义式: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串联)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并联)W = R U 2 t 电热公式(电阻产生的热量):(串联)Q = I 2Rt (并联)Q = R U 2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I 2Rt =W = U I t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1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物理量 单位 W ——动力做的功 J F ——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物理量 单位 P ——功率 W W ——总功 J t ——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 有——有用功 J W 总——总功 J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Q ——电荷量 库 C t ——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I ——电流 A U ——电压 V R ——电阻 Ω 物理量 单位 W ——电功 J U ——电压 V I ——电流 A t ——通电时间 s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 ——电功率 W kW W ——电功 J k ﹒Wh t ——通电时间 s h 物理量 单位 P ——电功率 W I ——电流 A U ——电压 V (并联)P =U 2/R (串联)P =I 2R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 (即竖直方向): W =G h 单位换算:1W=1J/s 1kW=103W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 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 总=F s [对于杠杆、滑轮和斜面] W 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等电动机]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 高于初温t 0,△t = t - t 0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 0低于初温t ,△t = t 0- t C 水 =×103 J/(kg·℃) 提示:电流等于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同一性:I 、U 、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 、U 、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变换式: R =U /I U =I R 提示: (1) I 、U 、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10 6 J 。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人教版初三物理教学计划和 进度表

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2、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3、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