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Cu+S Cu 2S (Cu 为+1价)

② 还原性:S+O 2=======点燃

SO 2 2、二氧化硫 (1)SO 2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状态:SO 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溶解性:SO 2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 2,且易液化。 ③毒性:SO 2有毒,尾气中的SO 2用碱溶液吸收。

④密度:SO 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SO 2用向上排空气法。 (2)SO 2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 .与H 2O 反应

SO 2与水反应生成H 2SO 3,化学方程式为: SO 2+H 2O=H 2SO 3 。 B .使指示剂变色:SO 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注意:SO 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C .与碱反应

当NaOH 足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NaOH= Na 2SO 3+H 2O ;当NaOH 不足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NaOH= NaHSO 3 。

D .可与碱性氧化物或某些盐反应。

SO 2与Na 2SO 3溶液反应生成NaHSO 3,化学方程式为: SO 2+Na 2SO 3+H 2O=2NaHSO 3。

②氧化性

将SO 2通入到氢硫酸(H 2S 溶液)中: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SO 2 =3S↓+2H 2O ;

B .实验现象:产生淡黄色沉淀。 ③还原性

A .SO 2被O 2氧化成SO 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

2SO 3。

B .SO 2的水溶液能被X 2(Cl 2、Br 2、I 2)氧化,如SO 2能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 2+Br 2+2H 2O= 2HBr+H 2SO 4 。

C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4 +5SO 2+2H 2O= 2Mn 2++5SO 2-4 +4H +

④漂白性

SO 2+H 2O+有色物质————→化合不稳定无色物质————→Δ

有色物质

3.三氧化硫

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

(1)SO 3与水的反应:SO 3 +H 2O=H 2SO 4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①SO 3与氧化钙的反应:SO 3+CaO= CaSO 4 。

②SO 3与Ca(OH)2的反应:SO 3+Ca(OH)2=CaSO 4+H 2O 。 4.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1)来源: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金属矿物的冶炼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pH 小于5.6)。 (3)治理:燃煤脱硫,改进燃烧技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有两个:

途径1:空气中飘尘的催化作用, 2SO 2+O 22SO 3、SO 3+H 2O===H 2SO 4。

途径2:SO 2+H 2O H 2SO 3、2H 2SO 3+O 2===2H 2SO 4。

5.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2)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H 2SO 4是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密度大于水,溶解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浓H 2SO 4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 2SO 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浓硫酸的特性

①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A .可用浓H 2SO 4干燥的气体有:H 2、O 2、N 2、CO 2、Cl 2、HCl 、SO 2、CO 、CH 4、C 2H 2、C 2H 4等。

B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碱性气体,如 NH 3 ;

还原性气体,如 H 2S 、HBr 、HI 等。 ②脱水性

浓H 2SO 4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 2:1的比例脱去,

例如:C 2H 5OH ————→170℃

浓硫酸

CH 2=CH 2↑+H 2O 。 ③强氧化性 A .与金属的反应

浓H 2SO 4能氧化Cu 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 2SO 4(浓)CuSO 4+SO 2↑+H 2O 。

冷的浓H 2SO 4能使铁、铝发生钝化。

【注意】注意“量变”引起的“质变”

在理解浓硫酸与铜、锌、铁、铝以及与碳、硫等反应时,我们要动态地看待反应过程,例如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开始是浓硫酸,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 B .与非金属的反应

加热条件下浓H 2SO 4能氧化C 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

O 。 6.SO 42-与SO 32-的检验 (1)SO 42 ̄的检验

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BaCl 2

溶液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 2-4 ) 检验SO 42 ̄时要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

①Ag +

干扰:先用盐酸酸化,能防止Ag +

干扰,因为Ag +

+Cl -

=AgCl↓。

②CO 32 ̄、SO 32 ̄干扰:因为BaCO 3、BaSO 3也是白色沉淀,与BaSO 4白色沉淀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能溶于强酸中。因此检验SO 42 ̄时,必须用酸酸化(不能用稀HNO 3酸化)。 例如:BaCO 3+2H +

=H 2O +CO 2↑+Ba 2+

所用钡盐溶液不能为Ba(NO 3)2溶液,因为在酸性条件下,SO 2-3 等会被溶液中的NO 3 ̄(H +

)氧化为SO 42

 ̄,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2)SO 32 ̄的检验

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生的反应为:SO 32 ̄+Ba 2+

=BaSO 3↓,BaSO 3+2H +

=Ba 2+

+SO 2↑+H 2O 。

【方法精讲】

1、二氧化硫检验与性质探究

SO2和CO2中S和C的化合价均为+4价,但对于CO2而言为其最高价,只具有氧化性,而S为中间价,

(3)二氧化硫的制取及性质探究 ①二氧化硫的制取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H 2O+SO 2↑ Cu+2H 2SO 4(浓) =====△

CuSO 4+2H 2O+SO 2↑ ②性质探究

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热点为其氧化性、还原性及漂白性,一般为验证性实验。 (4)四种常见的SO 2尾气处理方法 方法一:钙基固硫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O 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为CaO +SO 2=====△CaSO 3、2CaSO 3+O 2=====△

2CaSO 4,总反应方程式为 2CaO +2SO 2+O 2=====△

2CaSO 4。 方法二:氨水脱硫法

该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 2直接接触吸收SO 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SO 2+H 2O===(NH 4)2SO 3、2(NH 4)2SO 3+O 2===(NH 4)2SO 4。(或生成NH 4HSO 3,然后进一步氧化) 方法三:钠、碱脱硫法

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 2CO 3吸收烟气中的SO 2,得到Na 2SO 3和NaHSO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SO 2===Na 2SO 3+H 2O ,Na 2CO 3+SO 2===Na 2SO 3+CO 2,Na 2SO 3+SO 2+H 2O===2NaHSO 3。 方法四:双碱脱硫法

先利用烧碱吸收SO 2,再利用熟石灰浆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NaOH 碱液可循环使用,化学反应原理为 ①吸收反应:2NaOH +SO 2===Na 2SO 3+H 2O,2Na 2SO 3+O 2===2Na 2SO 4。

②再生反应:Na 2SO 3+Ca(OH)2===CaSO 3↓+2NaOH ,Na 2SO 4+Ca(OH)2===CaSO 4↓+2NaOH 。 2、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表现在其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硫酸跟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①稀硫酸跟金属活动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反应放出H 2,跟氢后面的金属不反应。 ②在常温下铁、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但加热时却剧烈地反应。 ③Au 、Pt 与浓、稀硫酸均不发生反应。

④除Au 、Pt 之外的大部分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均能跟浓硫酸发生反应,但不放出H 2。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SO 2,被还原的H 2SO 4占参加反应H 2SO 4总量的1/2 (2)鉴别浓H 2SO 4和稀H 2SO 4的方法

方法一: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则为

稀H 2SO 4。

方法二:观察状态,浓H 2SO 4为黏稠状液体,而稀H 2SO 4为黏稠度较小的溶液。

方法三:用手掂掂份量,因为浓H 2SO 4的密度较大(1.84 g/cm 3)。相同体积的浓H 2SO 4和稀H 2SO 4,浓

H 2SO 4的质量大得多。

方法四: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体则为稀H 2SO 4,Fe+2H +=Fe 2++H 2↑;若无明显

现象(钝化),则为浓H 2SO 4。

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浓H 2SO 4的脱水性)者为浓H 2SO 4,否则为稀H 2SO 4。 方法六: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为浓H 2SO 4(浓H 2SO 4

的强氧化性),无现象的是稀H 2SO 4。

3、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

如:H 2S -2

——————→O 2不足H 2、△S 0

——————→O 2H 2S

S +4O 2――→O 2S +6

O 3

(3)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S 和H 2S 、S 和SO 2、SO 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典型的归中反应 2H 2S+SO 2=3S↓+2H 2O

2Na 2S+Na 2SO 3+3H 2SO 4=3Na 2SO 4+3S↓+3H 2O (5)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

硫元素?????

H 2S ――→足量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

S ――→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

【典例精讲】

【例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产生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02、CO、Cl2等气体

【答案】D

【解析】A.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如火山口附近就有单质硫,A错误;B.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B错误;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SO2、CO、Cl2等气体,D正确;答案选D。

【例2】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

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HCl 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答案】C

【解析】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银离子离子或是硫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故A错误;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溶液中可能存在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所以该溶液中不一定存在大量CO32-,故B错误;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气体为二氧化硫,排除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硫酸钡,所以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故C正确,二氧化硫、氯气都能使品红褪色,故D错误。

【考题精练】

1.【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有关硫元素循环说法不合理

...的是()

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

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

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

【解析】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正确;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正确;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D、大气中的硫元素部分转化成亚硫酸,进一步转化为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错误。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 浓盐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其原因相同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

定含有SO42-

D. 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

【答案】A

【解析】A、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被高锰酸钾氧化,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和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都变稀,浓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增大,浓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二者原因不同,故B错误;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再加入稀盐酸后氯化银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离子,故C错误;D、CuS、ZnS都为难溶于水的盐,CuS的溶解度小于ZnS的溶解度,CuSO4与ZnS发生复分解反应,ZnS 能转化为CuS,为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A。

高三一轮复习 专题8 硫及其化合物

专题八、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硫单质 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 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弱? 3、将28 g Fe粉和8 g硫粉隔绝空气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足量的稀 H2SO4,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 考点二硫的氧化物 4、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溴水 酸性 KMnO4 溶液 氢硫酸 (H2S溶 液)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 石蕊试液 品红 溶液 反应现象 SO2的性质 5、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下列的另一种气体,再通入SO2; 或者向通入SO2气体的BaCl2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看到沉淀的有________。 ①Cl2、②NH3、③HCl、④NO2、⑤CO2、⑥H2S、⑦HNO3、⑧NaOH、⑨FeCl3aq、⑩NaClOaq 6、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以外D.全部 7、右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 (1)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_________ 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硫酸 8、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 性⑤催化作用,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锌和稀H2SO4制H2________;(2)浓硫酸作干燥剂________; (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________; (4)实验室用乙醇和冰醋酸制取乙酸乙酯________; (5)乙酸乙酯的水解________;(6)浓硫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后来又变黑________。 (7)纤维素的水解________;(8)浓硫酸与铜的反应________; 9、将64 g铜箔加入到盛有含2 mol H2SO4的浓H2SO4试管中加热。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答案为BC 例3.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溶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瓶移取)量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D,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终点时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先配置250mlNaOH溶液,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用H2SO4进行滴定,以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滴定管应用所盛液

体润洗,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等。 答案:(1)C,A,B,D,E。 (2) 滴定管应垂直;装液或放液后需等一会儿,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 读数;读数时目光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应读到0.01ml。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充满溶液,无气泡。 (5)终点时,pH约为3.1~4.4;指示剂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规律大全 1.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包括氧(8O)、硫(16S)、硒(34Se)、碲(52Te)和放射性元素钋(84Po).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个;②主要化合价:氧为-2价,硫、硒、碲有-2、+4、+6价. (2)递变规律:按氧、硫、硒、碲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例如,O2与O3,金刚石、石墨与C60,白磷与红磷,均分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硫元素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注意“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的原子,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单质. [臭氧] (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密度比氧气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臭氧呈深蓝色,固态臭氧呈紫黑色.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3在常温时能缓慢分解,高温时分解加速:2O3 =3O2. ②强氧化性.例如:a.Ag、Hg等不活泼金属能与O3发生反应; b.O3+2KI+H2O=O2+I2+2KOH.(此反应可用于O3的定量分析) (3)用途: ①作漂白剂.O3能使有机物的色素和染料褪色(其褪色原理与HClO类似).如将O3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无色.②消毒剂.

(4)制法:3O22O3 (5)臭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①存在:自然界中含有臭氧,其中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 km~50 km的大气平流层中(即通常所说的臭氧层).②与人类的关系: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但氟氯烃(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气体能破坏臭氧层.因此,应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等的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过氧化氢] (1)物理性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市售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分数一般约为30%. (2)化学性质: ①H2O2显弱酸性,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 HO2-HO2++ O22- ②不稳定性.H2O2贮存时就会分解.在其水溶液中加入MnO2等催化剂,分解速度大大加快. 2H2O22H2O+O2↑ 说明该反应原理是实验室制O2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发生装置为“固+ 液不加热”型. ③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H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介于0价与-2价之间,当H2O2遇到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而当遇到强还原剂时则表现出氧化性.例如: 2KMnO4 + 5H2O2 + 3H2SO4 =K2SO4 + 2MnSO4 + 5O2↑+ 8H2O(H2O2表现还原性) H2O2 + 2KI =2KOH + I2(H2O2表现氧化性) (3)重要用途: ①医疗上广泛使用稀双氧水(含H2O2的质量分数为3%或更小)作为消毒杀菌剂. ②工业上用10%的双氧水作漂白剂(漂白毛、丝及羽毛等)、脱氯剂.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 *[硫化氢] (1)物理性质: ①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硫化氢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制取和使用H2S气体时,必须在密闭系统如通风橱中进行. ③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H2S受热(隔绝空气)能分解:H2S H2 + S ②可燃性:H2S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H2S + 3O2(充足)2H2O + 2SO22H2S + O2(不足)2H2O + 2S (发出淡蓝色火焰) (析出黄色固体) ③强还原性:H2S中的硫为-2价,处在最低价态,当遇到氧化剂时,硫被氧化为0价、+4价或+6价.如: H2S +X2 =2HX + S↓(X=Cl、Br、I) H2S + H2SO4(浓) =S↓+ SO2 + 2H2O ④水溶液显弱酸性.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氢硫酸易挥发,当氢硫酸受热时,硫化氢会从溶液里逸出. (3)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FeS + 2H+=Fe2++ H2S↑(因H2S有强还原性,故不能用HNO3或浓H2SO4制取H2S气体)发生装置:固+ 液→气体型装置 干燥剂:用P2O5或CaCl2(不能用浓H2SO4或碱性干燥剂). 2.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试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试题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u-64 O-16 S-32 C-12 Zn-65 Mg-2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硝酸D.稀硝酸 2.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5 C.2︰3 D.2︰5 3.(双选)某单质和足量浓硝酸反应时,每0.25 mol单质反应消耗1 mol HNO3,还原产物为NO2,则单质氧 化后的化合价可能是() A.+ 4 B.+ 3 C.+ 2 D.+ 1 4..现有下列试剂:①氯水②Br2水③碘水④O3⑤NO2⑥稀硝酸,其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 () A.①②⑥B.④⑤C.除③外D.全部 5.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硫是一种黄色、能溶于水的晶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D.硫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由单质之间的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6.下列物质不能 .. A.NO B.NO2C.MgCl2D.CuCl 2 7.为了除去镀在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硝酸 B.浓硝酸C.浓硫酸D.浓盐酸 8.有一种常见氮肥,加热可完全分解为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该氮肥溶于水,并加入少量CaCl2溶液,无 明显现象。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A.NH4Cl B.NH4HCO3C.NH4NO3D.(NH4)2CO3 9.0.03mol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HNO3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 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 又有化合态。(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游离态存在) 2、硫单质:①物质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 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S+O2 ===(点燃) SO 2 (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Fe+SFeS 2Cu+SCu 2S 2Na+S=Na 2 S Hg+S==HgS(汞滴处理) 3S+6NaOH(浓)2Na 2S+Na 2 SO 3 +3H 2 O(洗硫) 3、二氧化硫(SO 2 ) (1)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 可溶于水(1:40),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SO 2能与水反应:SO 2 +H 2 O H 2 SO 3 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 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关键词:相同条件下) ②SO 2 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NaOH溶液反应:SO 2(少量)+2NaOH=Na 2 SO 3 +H 2 O SO 2(过量)+NaOH=NaHSO 3 对比CO 2与碱反应:CO 2 (少量)+Ca(OH) 2 =CaCO 3 ↓(白色)+H 2 O 2CO 2(过量)+Ca(OH) 2 =Ca(HCO 3 ) 2 (可溶) 将SO 2逐渐通入Ca(OH) 2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 2 逐渐 通入Ca(OH) 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 2 和CO 2 。能使 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说法是对的,因为SO 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SO 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 2 和水反应生 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③SO 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 4 溶液、Cl 2 、O 2 (催化 剂:粉尘、V 2O 5 )等)反应。SO 2 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 示了SO 2的强还原性(不是SO 2 的漂白性)。 (将SO 2气体和Cl 2 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 弱。) ④SO 2的弱氧化性:如2H 2 S+SO 2 =3S↓+2H 2 O(有黄色沉淀生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硫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 了解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探究不同价态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3、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来构建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过程与方法。 4、体验化学物质间的相互变化,形成物质转化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不同价态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过程: 【课前检测】 1、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硫的相互转化 S -2 - S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0 - S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4 - S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学习】 活动1]根硫的原子结构,硫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会显现什么价态?形成哪些类型的物质? 活动2]请设计尽可能多的途径实现硫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 -2 - S 0 : S -2 - S +4 S 0 - S +4 S +4 - S +6 【小结】硫的转化网络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在空气中加热S粉和Fe粉的混合物,可观察到下列现象: (1)有淡蓝色火焰,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3)不时有火星从混合物中射出。 请分别写出以上三种情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2SO2 Fe+S FeS 3Fe+2O2Fe3O4 【解析】 【分析】 【详解】 (1)S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S+O2? SO2; (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为黑色固体是因为Fe与S反应生成FeS,反应方 程式为:Fe+S ?FeS; (3)有火星射出是因为Fe与O2反应生成Fe3O4,反应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请根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与Y反应可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反应物是______(填序号)。 a.Na2SO3与S b.Na2S与S c.SO2与Na2SO4d.Na2SO3与Na2SO4 (3)7.7g锌镁合金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处理SO2废气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①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B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溶液C,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③推断Fe3+、O2和SO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2H2S+SO2=3S↓+2H2O a 0.3mol SO2+2Fe3++2H2O=2Fe2++SO42-+4H+ O2 O2>Fe3+>SO42-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X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2的气态氢化物,则X为H2S,Y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氧化物,则Y为SO2,W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6的酸,则W为H2SO4,Z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盐,则Z为Na2SO3,据此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属于归中反应; (3)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Mg+2H2SO4═Mg 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Mg +H2SO4═MgSO4+H2↑,生成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物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不论生成氢气还是SO2,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与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合金中锌镁的物质的量与SO2和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列关系式解答; (4)由工艺流程可知,A中的反应为2Fe3++SO2+2H2O=2Fe2++SO42-+4H+,B中的反应为 4Fe2++O2+4H+=4Fe3++2H2O,C中铁离子循环利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物分析, ①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 ②B中的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③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详解】 (1)X为H2S,Y为SO2,H2S与SO2反应可生成S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SO2=3S↓+2H2O; (2)Na2S2O3中硫元素为+2价,若有两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制备Na2S2O3,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归中反应,两种物质硫元素的化合价一个高于+2价,一个低于+2价; a.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硫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故a合理; b.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故b不合理; c.SO2中硫元素为+4价, Na2SO4中硫元素为+6价,故c不合理; d.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Na2SO4中硫元素为+6价,故d不合理; 答案选a; (3)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Mg+2H2SO4═Mg 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Mg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_3 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SO 42-与SO 32- 的检验方法。 (3)了解硫元素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主要性质及应用、SO 42-与SO 32-的检验 〖教学难点〗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性质的应用、SO 42-与SO 32-的检验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硫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 形态—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呈现 淡黄色,可以用 CS 2溶解除去,因为硫的溶解性为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S 单质为0价,为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H 2+S=====△H 2 S Fe+S=====△FeS (氧化性较弱,Fe 为+2价) 2Cu+S Cu 2S (Cu 为+1价) ② 还原性:S+O 2=======点燃 SO 2 2、二氧化硫 (1)SO 2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状态:SO 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溶解性:SO 2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 2,且易液化。

③毒性:SO2有毒,尾气中的SO2用碱溶液吸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总结资料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总结资料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1、整体性原则: ?——学会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2、守恒意识: ——三大守恒内容:①质量守恒;②电荷守恒;③得失电子守恒 3、平衡意识: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4、合理性原则 ——要学会使用常识、常理解题,要学会识别社会常理。杜绝不合逻辑的常识性错误 5、绿色化学思想 ——①原子经济性;②杜绝污染源 6、组成分析 ——组合与拆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组成变化 7、特征反应(注重典型反应)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题眼、关键字 8、具体化 ——可使问题意外地简单 一、化学知识体系网络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 物质的组成 1、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能独立存有的微粒,它保持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距离;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范德华力)。 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O2、Cl2、S、惰性气体等);气态氢化物;酸酐(SiO2除外);酸类和绝大部分有机物等。 2、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⑴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拆分和化合,是原子运动形态的变化 原子有一定的种类、大小和质量;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也有一定间隔;原子不停地运动着;原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SiC)等。 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⑴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Fe3+、H3O+、NH4+、 [Ag(NH3)2]+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Cl-、S2—、OH—、SO42—、[Fe(CN)6]3—等。 ⑵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 绝绝大部分盐类(AlCl3等除外);强碱类和低价金属氧化物等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离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和原子在结构(电子排布、电性、半径)和性质(颜色,对某物质的不同反应情况,氧化性或还原性等)上均不相同。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 (1)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___;列举二氧化硫的一种用途___。 (2)SO2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提示:KMnO4被还原为Mn2+) (3)通空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是_____。 (4)亚硫酸氢铵常用于造纸工业,若用某气体水溶液处理该工业尾气得到亚硫酸氢铵,则该气体为_______。 (5)有人提出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答案】酸雨漂白草帽、纸张等2MnO4-+5SO2+2H2O=5SO42-+2Mn2++4H+ 2CaSO3+O2+4H2O═2CaSO4?2H2O 过滤氨气合理二氧化硫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 【解析】 【分析】 (1)当雨水的pH<5.6时称为酸雨,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引起的;二氧化硫有毒且有漂白性; (2)SO2具有还原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书写离子方程式; (3)亚硫酸钙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钙,通过操作A从液体中分离得到石膏,该操作方法为过滤; (4)该工业尾气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用某气体水溶液处理该工业尾气得到亚硫酸氢铵,根据元素守恒,通入的气体需含有氮元素,则为氨气; (5)生石灰能够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从而减少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详解】 (1)雨、雪、雾、霜、露、雹等在降落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致酸物质,就变成酸性的降水——酸雨,所以SO2造成的一种常见环境污染为形成酸雨;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如漂白草帽,但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漂白食品; (2)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强的还原性,而KMnO4溶液具有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5SO2+2H2O=5SO42-+2Mn2++4H+; (3)亚硫酸钙中的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所以通空气时反应的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详解】 A. SO 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A 错误; B. 将铜粉加入FeCl 3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氧化性:Fe 3+>Cu 2+,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故B 错误; C. 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可能含有CO 32-或HCO 3-,故C 错误; D. 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有光亮的通路,说明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所以微蓝色透明液体为胶体,故D 正确。 2.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H 2S 在O 2燃烧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 .S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硫酸中加入锌粉 【答案】B 【详解】 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 22H S+O 2S+2H O 点燃 ,O 2过量: 22 222H S+3O 2SO +2H O 点燃 ,A 错误; 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 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 D 、Zn 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 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 2,D 错

误; 故选B。 【点睛】 注意两点:①S、I2这两种弱氧化剂,和变价金属反应只会生成低价态金属的化合物;②浓硫酸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一般是SO2,而不是H2。 3.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迅速退色B.不退色 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 【答案】B 【详解】 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 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4.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 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

人教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人教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加热),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的是( ) A.铜B.炭C.五水硫酸铜D.氧化铜 【答案】A 【详解】 A.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 B.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 C.五水硫酸铜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无水硫酸铜,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 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A正确; B.从海水提取H2O、NaCl等物质,不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实现,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C错误; D. “玉不琢不成器”,玉的加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亚硫酸钾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表明粉末中钾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 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硫酸钾 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亚硫酸钾 D.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原粉末是硫酸钾和亚硫酸钾的混合物 【答案】D 【详解】 A. 硫酸钾和亚硫酸钾中钾元素和硫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均为39∶16,不能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故A错误;

2020-2021学年度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5)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度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5) 化学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氧化铅-铜电池是一种电解质可循环流动的新型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 224 PbO Cu 2H SO ++442PbSO CuSO 2H O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Cu 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PbO 2电极 B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 C .正极反应式:224 42PbO 2e 4H SO PbSO 2H O - + - ++++ D .电池工作过程中,两个电极的质量均减小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Ba 2+、Mg 2+、NO 3-、Cl - B .-+ c(OH ) c(H ) =1012的溶液:K +、Na +、AlO 2-、SO 42- C .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K +、Mg 2+、SCN -、NO 3- D .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3的溶液:Na +、NH 4+、ClO -、CO 32- 3.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外…………○……………○……装※※订※※……内…………○……………○…… A .该装置将锌置换铜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属于电解池 B .盐桥的存在使内电路离子流动不畅,因此灯泡忽明忽暗 C .相比于单池单液原电池,该装置电流更持续和稳定 D .盐桥中K +向左侧烧杯移动,因为左侧是负极区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 A .近期,全球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从化学角度,可用含氯的消毒剂、75%酒精、过氧化氢进行病毒的杀灭 B .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 和NO 反应生成N 2和CO 2 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 2、SO 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 pH=5.6 D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5.有关羊毛、聚酯纤维的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羊毛和聚酯纤维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水解 B .羊毛与聚酯纤维可用灼烧法区分 C .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D .由单体合成该聚酯纤维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6.工业上综合利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还含有Fe 2O 3、FeO 、SiO 2)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铝土矿稀硫酸过滤 ???→滤渣?????→氢氧化钠固体 焙烧硅酸钠 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中,用不到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7.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工业合成氯化氢时氢气过量 B .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1)古代锻造刀剑时,将炽热的刀剑快速投入水中“淬火”,反应为:3Fe+ 4H2O(g)ΔFe3O4+4H2。该反应中H2O作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盐酸,再加______(填“BaCl2”或“NaCl; (3)海水提镁的重要步骤之一是用沉淀剂将海水中的Mg2+沉淀。该沉淀剂是 __________(填“生石灰”或“盐酸”)。 (4)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2Na2O2 + 2______ = 2Na2 CO3 +O2 ↑; (5)某同学炒菜时发现,汤汁溅到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据此他判断汤汁中含有________(填“钠”或“钾”)元素; 【答案】氧化剂 BaCl2生石灰 CO2钠 【解析】 【详解】 (1)在3Fe+4H2O(g)ΔFe3O4+4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为0价,则H2O作氧化剂;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稀盐酸,可以排除银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等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3)海水中的Mg2+沉淀是生成Mg(OH)2,沉淀剂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将Mg2+沉淀; (4)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是利用Na2O2与CO2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则2Na2O2 + 2CO2= 2Na2 CO3 +O2 ↑; (5)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即可判断汤汁中含有钠元素。 2.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答案】S H2S SO2 SO3 H2SO4 N2 NH3 NO NO2 HNO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则a是硫,所以b是硫化氢,c是SO2,d是三氧化硫,e是硫酸,化学式分别为S、H2S、SO2、SO3、H2SO4。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则符合转化关系的是氮气,则b是氨气,C是NO,d是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3分,共46分) 1、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是非电解质 B.NH3、CO2、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Cl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液态或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3.(200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 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7、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NH+4、Na+、Cl-、HCO- 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AlO- 2、S2-、CO2- 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MnO- 4、Al3+、SO2- 4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第四章卤素 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 第一课时氧族元素 第二课时硫硫酸 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 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课时碳族元素 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八章氮族元素 第一课时氮与磷 第二课时氨铵盐 第三课时硝酸 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十章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 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 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 第十二章烃 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 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 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 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 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 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 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 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 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 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 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 第一课时糖类 第二课时油脂 第三课时蛋白质 第十六章合成材料 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 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 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 前言 本教学案是依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覆盖了整个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教学与备考。 本教学案侧重于对教材知识的回顾,强化知识间的联系,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注重知识的整合及能力训练,与考试大纲同步,参照学科大纲划定的课时教学和学习,充分体现了课本知识、能力要求,考试热点覆盖率100%。 本教学案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考纲要求、自学反馈、例题解析、考题再现、课堂反馈、课外巩固五大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强化对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