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单位:

2011年12月

一、工程概况

1#楼和2#楼位于重庆市,该工程为一类建筑工程,地上33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105.7m;住宅楼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室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

1#楼和2#楼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1#楼第一层至第六层和2#楼负二层至第五层局部墙柱和梁存在开裂现象,经委托方与现场监理协商后,决定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墙、柱和梁进行裂缝安全性影响鉴定,为此,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对1#楼四层五根混凝土构件((1-B1)-(1/1-Y)/(1-1)轴线梁、(1-X)-(1-W)/(1/1-2)轴线梁、(1-B1)-(1-A1)/(1-6)轴线墙、(1-1)-(1-2)/(1-X)轴线墙和(1-4)/(1/1-Y)轴线柱)和2#楼三层五个混凝土构件((2-A1)-(2-C1)/(2-7)轴线梁、(2-A1)-(2-B1)/(2-19)轴线梁、(2-Y)-(2-B1)/(2-14)轴线梁、(2-14)/(2-D1)-(2-C1)轴线墙和(2-7)/(2-D1)-(2-C1)轴线墙)进行裂缝安全性影响鉴定。

二、编制依据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鉴定报告》

三、处理方案

1、对1#楼和2#楼开裂的混凝土梁,建议采用灌浆法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1)表面处理法:对于较细(小于0.3 mm)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 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凿槽法。对于较宽(大于0.3 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V”形槽,槽深与槽宽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2、对江1#楼和2#楼开裂的墙和柱在裂缝部位采用采用压力灌浆法进行修补,修补材料应为改性环氧树脂类修补胶液。然后沿墙和柱长度方向两侧的水平方向粘一层200mm宽的碳纤维布,间距为200mm,如果墙和柱裂缝为竖向且裂缝形态为中大,碳纤维布长度为裂缝两边延伸各宽200mm,如果墙和柱裂缝为斜向,则碳纤维布长度为墙和柱长度方向两侧通长。碳纤维布粘贴完毕,在最外层表面涂刷粘结剂后应及时抛洒砂粒以提高与抹灰层的粘结力,然后表面用20mm 厚1:3水泥砂浆封闭,在封闭时不应伤及已粘贴好的碳纤维布。

3、碳纤维布施工工艺

(1)、现场根据图纸下料,对加固碳纤维布的规格、长度、宽度、厚度进行核查。应注意布的两端是否宽度一致。

(2)、注意施工时环境温度对粘结剂固化的影响,应遵照产品说明书规定对搅拌加以调整。粘结剂内不得添加其它溶剂。

(3)、搅拌充分的粘结剂应均匀涂刷到混凝土基层表面,在搭接、

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4)、粘贴前,再次按设计图要求对加固区域进行定位确认,必要时再次放线。

(5)、碳纤维布的贴敷应紧随粘结剂刷进行,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得粘结要求纤维布贴至混凝土基质后平整,无气泡,粘结剂应浸满碳纤维布幅面。

(6)、多层粘贴时,应在下层粘贴剂达到指触干燥时及时进行上一层的粘贴。

(7)、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0mm。

(8)、粘贴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到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加强处理,加强方法一般采用在障碍物两侧加贴一层。

(9)、粘结剂的固化,一般在常温下即可。对于粘贴好的碳纤维布在24小时内,严禁扰动。

(10)、施工现场的气温也是影响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工艺要求,现场气温应大于等于5。C,如果气温低于5。C,应使用适于低温的特殊胶种或采取其它加温处理措施,如气温长时间低于5。C,应暂停施工。

4、对本工程所产生的其它类似的裂缝,采用以上相同处理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