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方案概述:

1、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

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研究

使用的实验室统称生物安全实验室。

2、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主实功能验室与其

他实验室及辅助功能用房组成。

3、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保证人身安全、

环境安全、废弃物安全和样本安全,能长

期而安全地运行,同时还为需要实验室工

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4、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实验室分级处理对象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一级因子。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二级成人、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

三级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

预防治疗措施。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四级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5、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技术指标

与由室内方向上洁净度级相对湿噪声最低照度名称换气次数(次/h) 相邻相通房间的温度? 别度, dB(A) lx 压差(Pa)

一级 / 可自然通风 , 16~28 ?70 ?60 300

非动物实验室时

二级 8~9 可回风?50% -5~-10 18~27 30~65 ?60 300

8~10

全新风:10~15

三级 7~8 主要保护环境:可-15~-25 20~26 30~60 ?60 300

回风?30%

四级 7~8 全新风:,10~15 -20~-30 20~25 30~60 ?60 300

说明:

1、表中“/”表示不做要求,本表中的噪声不包括生物安全柜、动物隔离器的噪声,如包括上述设备的噪声,则最大不应超过68dB(A)

2、三级生物安全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30Pa,四级生物安全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最小负压不得小于-50Pa

against Japan, three bang Tao Yuan Zhen's CPC underground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is struggle against Japan, between March 1940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st Party District Committee. Bang, progressive youth Chen Maokang of three peopl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the Tomb, Meng Aniu carrying wine master to Bing home after dark, Bing Ling physicians were invited to his injury. Five days later, early wound healing, then returned to his home in Zhejiang province. (24) the Chen Maokang-heroicall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3、对于饲养动物的三级生物安全主实验室,其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50Pa,动物四级生物安全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得小于-60Pa

4、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参数应符合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

施》的有关要求

方案的组成: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包括:建筑布局和装修、空气调节、给排水、气体

供应、电气设计、集中控制、安防、施工工艺、检测、培训等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对该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要做极为充分考虑:

1(建筑布局和装修方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基础。由于微生物病菌

的危险性,必须防止危险性微生物向外界扩散,全面地阻断危险性微生物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途径,同时避免微生物受外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采取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和装修方案。实验室布局按照安全要求合理地划分成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采用人与物分别设置专用通道,设置必要的缓冲间,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等措施,能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从根本上防止危险性微生物的扩散;实验室装修采用可靠的材料,合理的施工措施,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始终处于相对

密封的环境,防止微生物的外逸,易于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同时避免外部对实验室环境的破坏。

2(空气调节系统: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关键。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操作对象是危险性的微生物,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危害,必须通过采用合理的空气调节系统,保持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对负压环境无论何时都不被破坏,以保证实验室内危险性微生物不能向外部环境中扩散。空气调节系统必须可靠运行,采用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与资源,保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为实验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保障生物实验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得准确性。同时它还必须控制实验室的洁净度,对新风进行过滤,使实验室达到一定的净化要求。其中排风系统是重点,对于保证实验室相对负压环境和有效过滤室内污染排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3(控制系统:是整个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神经中枢。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是危险性的微生物,出于严格控制污染的原则,它要求以最少的维护人员,运用最优化的管理维护手段,来实时监控每一个实验室中设备所处的物理环境,保证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负压环境,防止危险性微生物外泄。

4(检测方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长期安全运行的保证。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性,除了进行严格的设计、施工、调试外,为确保其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工程检测和严格的验收,达到安全要求和使用要求后才可投入运行。另外,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如非专业的管理和使用,高效过滤器的更换等,都会对实验室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使用中的定期检测与同样重要。

5(培训方案: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的实验人员通常都是医学专家,对于实验室整个系统原理不一定十分了解,通过培训方案,让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了解整个系统的特点,掌握其运行规律,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控制住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减轻后续维修工作的难度是有很大帮助的。

against Japan, three bang Tao Yuan Zhen's CPC underground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is struggle against Japan, between March 1940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st Party District Committee. Bang, progressive youth Chen Maokang of three peopl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the Tomb, Meng Aniu carrying wine master to Bing home after dark, Bing Ling physicians were invited to his injury. Five days later, early wound healing, then returned to his home in Zhejiang province. (24) the Chen Maokang-heroicall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系统工程专家

实验室的特点:

生物安全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使用要求,要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工程或净化工程。从本公司自身特点来看,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精湛的咨询顾问和工程设计施工方面的专家队伍,先进的规划运营理念和与国际著名品牌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解决方案。它具有高安全性、专业化、整体性、模块化、标准化等特点:

1、高安全性:统一协调了各个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和服务提供商,把与

整个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过程相关联的多个环节、合作伙伴统一协调起来。整个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过程都是在公司的统筹安排下进行,统一了各个方面的意见,消除了因意见不统一造成设计、施工过程中各自为证,导致建设过程出现安全隐患、返工等的弊病,保证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严密性,使其能长期安全运行。

、专业化:公司具有多年行业用户服务的经验,由统一协调管理,从前期规划选址、中期2

设计施工、后期调试运行,直至终身维护服务,以专业化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专家服务,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标准化的流程、规模化的运作,让用户充分感受作为专业公司一贯的高品质和系统配置、整体实施、专家服务的独特优势。使用户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无论从建筑装饰、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等方面都满足关于计算机机房的国家规范标准。

3、整体性:“整体生物安全实验室”为客户提供的是一站式“交钥匙”工程,降低了采购成本,可减少客户大量的精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客户无需考虑过多的技术细节问题。有了整体生物安全实验室解决方案,就如同为客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将所有的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服务供应商整合在一起,系统化的进行设备配置,保证了整个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容量和设备间的配套,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此外为用户提供永久的合同制的服务,保障了用户得到长期的甚至终生的服务维护,充分保证了客户投资的最大利益。

4、模块化:为生物安全实验室用户设计方案时,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的运作理念,将多年的净化工程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就是将复杂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项目进行模块化,便于恰当的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以及需求,进行了更优化的组合。在提供的方案中采用因地制宜的做法,把建筑装修、配电、空调、消防全都做成标准化的方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

5、标准化:整体生物安全实验室方案是由拓展科技公司负责组织设计和施工,所有的方案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施工的项目管理、质量监督服务都是由公司的项目设计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而且作为整体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方案,我们希望达到方案的标准化设计,采用一致的设计思想理念,做到风格和质量统一。

against Japan, three bang Tao Yuan Zhen's CPC underground party organization in this struggle against Japan, between March 1940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st Party District Committee. Bang, progressive youth Chen Maokang of three peopl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the Tomb, Meng Aniu carrying wine master to Bing home after dark, Bing Ling physicians were invited to his injury. Five days later, early wound healing, then returned to his home in Zhejiang province. (24) the Chen Maokang-heroically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一类有设施的机构,通过对人体种种物质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为诊断、预防、治疗疾病提供信息,为评价人类健康、解释检验结果或建议作进一步检查等咨询服务 根据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工作的性质、接触的病原体生物危害程度、采取生物安全措施的不同分为4类:第一类为基础实验室,从事基础教学与研究,接触1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接触不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因子,如枯草杆菌、犬肝炎病毒等。这类实验室属于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1),只需开放式长形工作台和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第2类也为基础实验室,从事实验健康服务、诊断、研究、接触2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动物发病但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后不导致严重疾病,具有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传播风险有限,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沙门菌、弓形体等。该类实验室属于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除了开放式长形工作台还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应身着防护服,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第3类为遏制实验室,从事特殊诊断与服务,接触3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但通常不因偶然在个体间传播,有治疗方法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这样的实验室属于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需要生物安全柜和其他操作所需的基本装置,实验室应有生物危害标记,操作人员身着特殊防护服,有好的微生物操作技术。人员进入受限,实验室内有定向气流。第4类为严格遏制实验室。从事危险病原体操作。接触4级生物危害微生物,即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造成传播,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的病原体,如爱博拉病毒,砂粒病毒等。这种实验室属于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应有配套的生物安全柜,人员身着带正压的连衣裤,实验室空气经过滤,配备带双门的高压灭菌器,除了三级防护措施外,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应经过密封的过渡舱,离开时应经风淋,生物废弃物应经特殊处理[2~4]。 一、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 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从事来自患者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肠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标本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接触危险程度不同的微生物,完成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负责健康体检等。根据工作性质属于BSL-2实验室(结核菌或真菌的检验工作可在BSL-2实验室中二级外排式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按照WHO规定或我国国家标准[1]对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如下。 1.实验室设计要求[2,3]设计实验室时,除了遵循国家的、地方的有关实验室建筑安全标准规定外,应着重考虑生物安全问题:例如,从事大量的和/或含高浓度微生物工作时气溶胶形成的问题;实验室设备过多造成的拥护或空间狭小,大件设备维修与保养难以进行;节肢动物或啮齿动物横行造成的环境污染;实验室人员进出、特殊标本检验、有毒试剂使用等工作流程问题。按照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应从功能上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将采样区、分析区、管理区清楚地区分,有进行实验的工作区域,有休息摄食的地方;有接受、处理标本的场所,有处置生物废弃物的设施环境,有安放实验设备、压缩气体、放射性物质,有机溶剂,检验耗材的空间,实验室面积应满足工作需要,方便打扫保洁,保证安全。2.实验室装备实验室的墙、天花板、地面应光滑,易于清洗;管道应避免暴露,照明应适合每一项操作,避免反光带来的干扰;工作台面应耐酸碱、有机溶剂腐蚀,耐中等以上的温度,防液体渗透,可消毒。实验用的凳子、柜子及相关设备应牢固,相互间留置的空隙要方便打扫;实验室的木门应有防火级别并可安全关闭,门上镶嵌可视窗,每个试验室,特别是在出门外应有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应设计成用肘部或脚操作,保证实验室能用上优质的试剂水,实验用水与饮用水供排放管道,污水排放前应作消毒处理,实验室应考虑机械性通气

医疗器械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建设方案

随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对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的微生物实验室已做出相应要求,其中《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中第八章监视和测量规定: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要求并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无菌检验室。但实际还包括阳性对照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等,总体称之为微生物实验室更加符合实际。目前医疗器械微生物实验室法规要求起步晚,依据不够细化,加之产品的复杂性,因此微生物实验室的规范化设计并不成熟,SICOLAB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和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1.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医疗器械的检验通常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检验。理化检验需要设置理化检验室或在相应工位设检验装置;生物性能检验,对其中的生物学评价检验,企业一般不设检验室,而是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而微生物检测按法规要求需自行建立微生物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应实现以下功能: (1)按照该产品的标准要求(引用GB/方法或药典方法),对产品进行无菌检验; (2)对洁净环境(空气、水、工艺用气、台面、手)进行微生物检验; (3)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 (4)部分含药的医疗器械还需满足药品检验需要(无菌、微生物限度、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如含药敷料、含有庆大霉素的骨水泥、药物涂层产品等;此外,部分产品标准规定需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如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氧合器、血液透析器、冠脉支架系统等部分人工器官和植入物产品)该类检查虽不是微生物检查,但对检查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的,操作间应设有紫外线灯,并有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应有书面操作规程,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2.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要求SICOLAB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菌种,设备,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器具及工作服洗涤、存放要求,更衣流程。 人员从事微生物实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检验人员数量和素质应能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保证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胜任工作所必须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培养基培养基质量稳定可靠,有良好的促菌生长能力,具备适宜的灭菌方式,在规定的条件和环境下贮藏,通过不同菌种的接种试验并观察生长状态,进行灵敏度试验。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折点变更的官方说明 Janet Hindler, MCLS MT(ASCP) UCLA Medical Center Los Angeles, California CLSI M100-S20编者 本文由Hindler教授提供,并允许梅里埃公司翻译及印发 Janet Hindler教授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医学中心(UCLA)资深专家,华盛顿D.C.公共健康实验室协会顾问等 职。自1994年开始在CLSI细菌抗生素药敏试验委员会的工作,参加制定每年细菌药敏标准,现任CLSI“不常见细菌和苛养菌药敏指南“学组主席,CLSI“累积抗生素药敏试验数据指南(M39-A3)”学组主席等多个CLSI分委会任职。 术语/流程 A. 似乎CLSI和其他一些机构在使用术语“折点”和“判读标准”时候可交替使用。在这两个词之间有区别吗? 无区别,折点和判读标准所指的都是同一个数值。 B. 在哪里我可以找到关于CLSI如何建立药敏折点的标准? 在CLSI M100-S20的第17页有关于药敏折点建立的简要说明。关于药敏折点建立的详细指南参见CLSI 文件M23- 体外敏感性试验标准和质控参数的发展 C-15682 C-1562 C. CLSI修订药敏折点的流程和程序是什么? 简而言之,修订药敏折点包括系统性的回顾来自微生物学,药物学和临床的数据。知名专家,赞助商(来自制药工业)和管理者参与药敏制定流程包括在每年2次的CLSI 药敏试验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公开讨论。在制定新上市药物的初始药敏折点时候,需要有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尽管在修订药敏折点时最好能够提供对照临床试验数据,这些数据在应对快速变化的细菌耐药机制和“老药”时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因此,委员会必须要依赖发表的文献,专家意见和共同商议的流程。在药敏折点修订时必须要考虑到流行病,临床治疗和监管意见。 CLSI 分委会的会议纪要在下面的链接可以获取。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3522136.html,/Content/NavigationMenu/Committees/Microbiology/AS T/AST.htm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划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划 1、用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动物实验、基因重组以及生物制品等研究使用的实验室统称生物安全实验室。 2、生物安全实验室由主实功能验室与其他实验室及辅助功能用房组成。 3、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保证人身安全、环境安全、废弃物安全和样本安全,能长期而安全地运行,同时还为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良好的工作环境。 4、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 5、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技术指标 方案的组成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包括:建筑布局和装修、空气调节、给排水、气体供应、电气设计、集中控制、安防、施工工艺、检测、培训等多方面内容,特别是对该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要做极为充分考虑: 1.建筑布局和装修方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基础。由于微生物病菌的危险性,必须防止危险性微生物向外界扩散,全面地阻断危险性微生物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途径,同时避免微生物受外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采取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和装修方案。实验室布局按照安全要求合理地划分成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采用人与物分别设置专用通道,设置必要的缓冲间,采用一次隔离和二次隔离等措施,能有效的避免交叉污染,从根本上防止危险性微生物的扩散;实验室装修采用可靠的材料,合理的施工措施,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始终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防止微生物的外逸,易于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同时避免外部对实验室环境的破坏。 2.空气调节系统: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关键。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操作对象是危险性的微生物,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危害,必须通过采用合理的空气调节系统,保持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相对负压环境无论何时都不被破坏,以保证实验室内

【专家共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 【专家共识】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持续增多趋势,准确、早期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离临床诊治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亟待改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底发布了《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281号),要求在2020年以前加强临床细菌真菌感染诊疗体系的建设,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本共识的制定旨在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基本要求,推动真菌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人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综合医院真菌感染诊疗能力。 一、术语和定义 (一)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以出芽方式繁殖,称为酵母菌(yeast)。临床致病的酵母菌主要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毛孢子菌等。 (二)丝状真菌 多细胞真菌有菌丝和孢子,菌丝延长分枝,交织成团,称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又称霉菌(mold)。临床重要的丝状真菌包括曲霉菌、毛霉菌、镰刀菌等。 (三)双相型真菌 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如营养、温度、氧气等)改变,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称为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i),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芽生菌、孢子丝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这些真菌在体内或在含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37 ℃培养时呈酵母相;而在普通培养基,25 ℃培养时呈霉菌相。

二、环境和设施要求 真菌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的设计应确保实验的质量和生物安全。 (一)环境要求 真菌实验室应与细菌、病毒等实验室区分,以防发生交叉污染。其面积以满足工作和安全要求为宜,合理布局。在建设实验室或开展实验活动之前,应进行生物危害评估。 (二)基本设施 设置防飞虫纱窗和门禁,有充足的照明、应急灯、通风、供水、供电、紧急疏散标识及信息系统,工作区设有洗手池、应急淋浴和洗眼装置;门外有生物安全级别标识[1]。 配置生物安全柜和不同温度培养箱(至少包括25~30 ℃以及35~37 ℃)。设置耐化学品和消毒剂腐蚀的防护用品及器材。 (三)气流要求 实验室宜设计负压或定向气流,主实验室气流应由清洁区送入操作区。生物安全柜为Ⅱ级,其高效过滤器对于直径为0.3 μm的微粒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2]。 (四)消毒措施的管理 工作台面可用5%石碳酸或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500 mg/L)消毒。如遇操作台被真菌或标本污染,应立即覆盖纸巾,并用5%石碳酸或含氯消毒液(2 000 mg/L)消毒20 min。切忌用水冲洗,以免污染扩散[3]。高压灭菌效果建议使用指示条以及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真菌培养标本及污染物在丢弃前,需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废弃物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的要求,特别是丝状真菌,建议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密封后高压灭菌[4]。 实验室废物的最终处置应交由经当地环保部门资质认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集中处置。 (六)丝状真菌处理的生物安全要求 丝状真菌的检测需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特别是可疑高致病性病原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严格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进行操作及处理[5]。BSL-2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建议对高致病性真菌进行大量活菌的操作(如大量活菌的传代培养,药敏试验等)[5,6]。

微生物实验室布局

刚毕业的人,什么都不懂,前面叫我去去参加微生物培训,在他们那边要了两份新标准复印件,看着实验室空空的。就按照标准上面写的开始采购仪器设备试剂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 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一台) 2 冰箱:2 ℃~5 ℃。(一台) 3 恒温水浴箱:46 ℃±1 ℃。(一台) 4 天平:感量0.1g 。(一台还买了一台感量0.001g) 5 均质器。(一台) 6无菌吸管:1 mL (具0.01mL 刻度)、10mL (具o.l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3、4个) 7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 、500 mL 。(6个) 8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20个) 9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一盒) 10 放大镜(一只) 11试管(大号的20支小号20支)、烧杯(大中小各三个)、试管架、小滴管 培养基和试剂 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2 磷酸盐缓冲液 3 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9 氯化钠溶于1 000 mL 蒸馏水中,121 ℃高压灭菌15 min 。 4 1 mol/L 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 000 mL 蒸馏水中。 5 1 mol/L 盐酸(HCl ) :移取浓盐酸90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 。 总结仪器设备和试剂采购有时候总是以为什么都买回来了,但是一旦你开始做试验你就会发现缺这个少那个,这个那个的没买,导致实验没法开始做,我当当就这两个项目的东西买了四次才全都买回来,没办法在列清单的时候好像什么都列好了,但是但采购回来又发现这个少了。所以但要买东西的时候,你先一步一步的把试验操作模拟出来看到用什么马上写出来,然后在对着实验操作步骤对一遍过去看哪个环节没想到没做到,加深印象,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上面没写但是必备的小瓶瓶罐罐的。 一、仪器设备采购、仪器试剂和整体布局 前面那就是开始布局要从这间房间里再分割一间小的房间作为无菌实验室,我们这个实验室占地面积大概就是一个高中教室那么大吧,而我们拿四分之一用来做无菌实验室。第二个就是自来水和管道的安装。(大概图如我画的) 我查阅相关资料食品实验室设计要求达到以下:⑴食品行业化工实验室实验台高度要求根据人体工力学,坐式操作实验台高度为750~850;站式操作高度850~920。试剂架高度1200~1650。高柜1800~2200。 ⑵食品行业化工实验室安全通道:常用实验室门宽为900~1500mm,并设有一个安全门,内部操作流程要求顺畅,防止发生危急情况时,出现通道堵塞现象,设计时常用岛型、半岛型、L字型、U字型等实验室布局方案。主通道、两个中央台双面操作,间距大于1500mm,边台单向距离大于1200。排毒柜双面操作距离大于1500mm。 ⑶食品行业化工实验室通风系统 通风气体管道符合安全要求:工程必须达到化学类实验室安全要求,诸如防火,防爆,防腐,防泄漏,防雷击,保证通风排毒系统在安全状态下运行,安全要求是本工程第一重要因素。

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哪家好

我国目前基层实验室存在仪器设备简单陈旧,检验质量缺乏保证,操作程序不规范,操作人员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等等问题。所以在微生物装修过程中需要选择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才行。微生物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短板”,一些二级医院尚未建立微生物实验室或不能开展必要的检验项目。专业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给你介绍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装修要求。 一、实验室面积和环境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试验操作和结果报告,微生物实验室装修公司哪家好呢?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大多数微生物室仅从事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建议二级医院使用面积最好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不低于160㎡(如果同时开展感染性免疫检验,则面积相应扩大)。设置防虫纱窗和门禁,并按检测功能进行相对分区,如分为标本处理、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药敏、培养基制备和结果报告等区域。三级医院应有独立的分枝杆菌和真菌检测室。实验室内要有充足的照明,宜有适当的给排水管道、良好的通风设施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仪器和设备 1、二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必备的仪器设备有: 生物安全柜、高压消毒灭菌器、紫外灯、试剂冰箱、低温冰箱、普通培养箱(至少2个温度)、显微镜、比浊计、烛缸、离心机等。有条件或标本量较多的医院应配备血培养仪、半自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2、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增加配备的仪器设备有: 血培养仪、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浊度仪、CO2培养箱、细胞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根据标本量和所开展的检验项目,有条件的微生物实验室可配备(但不限于):自动染片机、标本自动接种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基因诊断平台(包括扩增仪、测序仪等)、冷冻干燥机、化学发光仪、酶标仪、洗板机等设备。 三、人员资质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二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有固定人员2~3人,建议5人及以上,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至少为中级技术职称,有临床医学或检验医学专业学习背景,并有在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进修6个月以上的经历和3年以上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且每2年至少外出学习或进修培训1次。 三级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有固定人员6~8人,建议10人及以上,其中实验室负责人至少为副高技术职称,有临床医学或检验医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有5年以上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并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且每年至少外出学习或进修培训1次。 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医院感染知识和生物安全培训。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辨色的微生物学检验]。从事特殊岗位检验,如性病、HIV、结核菌和基因扩增检验的

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

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总体面积应在70平米以上,要求水、电供应充足,畅通,排污设施与安全措施齐备。 一、选址: 1. 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2. 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取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 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 办公室 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3.细菌实验室: 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 ④洗涮消毒室; 一般布局要求如下: 1. 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 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 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f. 实验室围护结构采用彩钢板材料,表面光滑、耐腐蚀、防水,所有缝隙可靠密封,便于清洁消毒,且防震、防火; g. 墙面、吊顶:彩钢板:钢板厚度0.426,15克覆膜。 3. 无菌室: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工作台(中心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工作台面要小于1.5m; e. 微生物室结构应坚固、严密、防尘、光线明亮,地面应光滑,并应有缓冲间,设双层传递窗传递物件; f.门窗应是不锈钢的; g.室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为45~65%,室内必须保持整洁; h.墙面、吊顶:彩钢板:钢板厚度0.426,15克覆膜; i. 地面采用PVC材料,防渗漏、无接缝、光洁、防滑。 4. 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橱。 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橱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 e.边台上要放天平,以称取药品用。 5. 洗涮消毒室:洗涮消毒室用以消毒洗涮待用与已用之玻璃器皿,培养基及污物,其面积应大于10平米。 为满足洗涮消毒的功能,洗涮消毒室应设有: a.1-2个洗涮池,洗涮池上下水网要畅通;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有答案)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目标定位】 了解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技术的操作。 【自主预习】 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思考1〗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二、无菌技术: 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一)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和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二)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 2.灭菌是指。 常用的方法有:、、灭菌。分别适用于那些用具 〖思考2〗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3〗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 〖思考4〗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气压升至,温度为,并维持min;最后切断热源,使温度自然降温,气压务必降至 时打开锅盖,其目的是防止。 三、实验操作----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本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是,本实验可分成和 两个阶段进行。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 、、、、。 〖思考5〗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称量操作中,动作要迅速,原因是什么溶化操作中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6〗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什么等营养物质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其过程是: ①在火焰旁右手拿,左手; ②使锥形瓶的瓶口; ③左手将培养皿,右手,立刻盖上皿盖。 ④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 〖思考7〗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8〗平板倒置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9〗若皿盖和皿底之间粘有培养基,则该平板能否培养微生物为什么 (二)纯化大肠杆菌 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是法和法。另外还有穿刺接种和斜面接种等。 1.平板划线法是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其操作步骤是: ①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 ②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大肠杆菌的菌种试管的棉塞。 ③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达到的目的。 ④将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到。 ⑤将菌种试管口再次通过火焰后塞上棉塞。 ⑥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把接种环,盖上皿盖,不要划破培养基。 ⑦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划线。重复上述过程, 完成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相连。 ⑧将平板培养。 〖思考10〗取菌种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除第一次划线外,其余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取菌种和划线前都要求接种环冷却后进行,其目的是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功能布局划分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是必备的,牵扯到病原微生物,那就更应该谨慎对待,专业做微生物实验室设计的公司,在前期的功能划分布局都非常专业,会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进行设计。 虽然说很多企业是直接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总包给工程公司,但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成功建设,企业在计划建设微生物实验室的时候,需要对微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布局有个了解,预留充足的空间与预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微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功能布局划分。 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各环节功能,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实验台、电炉、专柜、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

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肥皂、洗衣粉、去污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灭菌设备设施。 四、无菌室: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门设立于微生物实验室内。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纯化菌、系统接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五、恒温培养室 1.培养室的设置 (1)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 (3)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指南(续)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验诊断中心 潘钦石 一.细菌的鉴定步骤 1.鉴定的概念:将一个未知的菌株按其生物学特性,经过与所有已知菌种进 行比较后划归到一个已知菌种的分析过程。 2.对待鉴定的菌种要明确已经获得纯化培养或者该菌种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有单个菌落可以进行生化试验。(我们这里一般都是预先纯化培养)3.对待鉴定的菌种进行革兰染色,观察形态(G+c,G–b,G–c,G+b),做触酶,氧化酶实验,然后按科,属,种逐步鉴定。要注意对待鉴定的菌种选择一个合适的鉴定系统,临床常见细菌的快速简单的鉴定系统我们都已经 设计好,参考鉴定质控单。 4.按鉴定质控单的要求填写好病人姓名,年龄,性别;标本类型,标本编号,送检日期等。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填写好该菌种的菌落形态以及有无溶血。 5.复习革兰染色,触酶实验,氧化酶实验。 ⑴.革兰染色:是细菌鉴定过程中最常用最基本最重要的染色方法。 首先要将待鉴定的细菌涂片,固定(目的:杀死细菌,改变细菌对染 料的通透性)。 第一步:以结晶紫初染(染色液Ⅰ) 第二步:以卢戈氏碘液媒染(染色液Ⅱ) 第三步:用95%乙醇脱色(染色液Ⅲ) 第四步:最后用稀释复红复染(染色液Ⅳ) ⑵.触酶实验(H2O2实验): a.原理: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双氧水生成水和初生态氧,继 而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 b.方法:一般用玻片法,就是挑取菌落在洁净的玻片上涂开,滴加3% 过氧化氢数滴,观察结果(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要注意不能在血平板上进行实验,这样易出现假阳性;另外陈旧菌落要是进行实验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还有不能在接种针或环上进 行实验。 c.阳性对照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对照用链球菌;试剂要避光置4℃ 冰箱保存。 d.应用:绝大多数含细胞色素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细菌触酶实验阳性, 链球菌属阴性。临床常见细菌鉴定实验中我们一般用于区别葡萄球菌属 (+),微球菌属(+),链球菌属(-)。 ⑶.氧化酶实验(Kovac实验):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整理

微生物实验室_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 点整理 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 一、配制时的质量控制 (1)容器:配制和分装培养基的烧瓶、平皿或试管等器材应为中性,无酸、碱抑制物残留,平皿底部要平,以免琼脂厚薄不一,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2)成分来源:各种成分来源可靠,不含对目的菌生长有抑制的物质。特殊要求的培养基,如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除加入葡萄糖外,不能含有其他糖类,指示剂不能用乙醇溶液,避免O/F试验的假阳性。培养基配制用水应是蒸馏水。 (3)pH值调整:根据培养基的不同要求调整pH值,控制在要求范围的±0.2之内。应当注意,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后其pH值降低0.1~0.2,故矫正时应比实际需要pH值高0.1~0.2。 (4)灭菌:根据培养基所含成分及配制数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灭菌方式,既要达到灭菌效果,又不破坏培养基成分。一般对稳定的培养基,如MH琼脂、营养琼脂可用高压灭菌,即121℃15min;而含糖的培养基则以108℃灭菌为好,以防止糖类破坏。不耐高热的物质如血清、牛乳等,可采用间隙灭菌法灭菌。 (5)分装:根据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决定分装量。分装培养基所用的平皿、试管要求清洁,不残留酸碱;制备平板培养基时,操作台要水平,以避免琼脂平板厚薄不一,同时确保无菌操作。 二、配制后质量控制 (1)培养基外观情况:包括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和凝固。如发现培养基表面有裂纹或与培养皿的边缘分离,说明培养基有脱水现象,必须丢弃。

(2)无菌试验:每一批配好的培养基均须进行无菌试验。先灭菌 后分装的培养基,可采用抽样方法试验,少于100个样本通常选取5%~10%的量,如果配制大量培养基,则任意选取10个培养基;无菌 分装培养基则需全部做无菌试验。样本在35℃或其他适宜的温度下 隔夜培养,如培养基含有血液,则需再置于室温1天,以检查嗜冷菌。选择性培养基因含有抑制物质,能抑制许多微生物,因此,可 加入10倍量的无菌液体培养基,稀释抑制物质,以利于检出污染菌。即使做过无菌试验,接种时,也要检查每个平板上的可见菌落。 (3)性能测试:每一批新制或新购的培养基,使用前均须取已知 性质的库存菌种进行性能测试。培养基按目的不同可分为增菌培养基、分离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①增菌培养基:接种少量难以生长的细菌,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增菌情况,细菌能生长的最小接种浓度越小,说明增菌培养基性能愈好。 ②分离培养基:要求目的菌生长良好,非目的菌被抑制。一般要求生长的目的菌接种量不可过多,较好的方法是将测试菌调成0.5 麦氏浊度的菌悬液,再用0.001ml的标准接种环涂划在培养基上, 观察菌落生长。 ③鉴定培养基:应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菌株作性能试验。如三糖铁琼脂,须用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福氏志贺菌及铜绿假单胞菌3种 菌分别接种3支培养基,若反应结果为斜面产酸/高层产酸、硫化氢 阳性,斜面产碱/高层产酸,斜面产碱/高层产碱,质量才算合格。 1.高二下册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期中复习要点 2.高二下册生物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施工.doc

阳性对照室、无菌室、微生物实验室设计施工建造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 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 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 (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 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 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 灭菌设备及设施。 (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 ,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 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 便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 2×= 5m2,外间面积 1×2= 2m2,高以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 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 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 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 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 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 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 温恒湿机。 1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分类、成分及用途,无菌技术等基本操作技术。 1.2过程与方法: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培养基的分类、成分及用途及无菌技术的操作 2.2教学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 课题背景到目前为止,几十项Nobel生理学和医学奖,化学奖都与微生物学有关。 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分类见课件。 进行新课 1.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包括五类: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

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培养基 培养基(培养液)是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液。 1.1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 (1)按物理状态来分:培养基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菌落等。 (2)按功能来分,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3)按成分来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1.1.1按物理状态来分 1.液体培养基:增菌 2.固体培养基:菌落,菌苔纯化,增菌 3.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动力检测,保种 (可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保存菌种) 思考:琼脂的来自哪种生物?从红藻中提取的 化学成分是什么?多糖 在配制培养基中有什么用途?用作为凝固剂 1.1.2按功能来分 1.选择培养基:回答下列培养基可以分离获得哪种微生物或细胞?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

CNAS-GL028:2018《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

CNAS-GL028 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Guidance on the Verification of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02-A005: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代替:CNAS-GL41:2016。 本次为换版修订,相对于CNAS-GL41:2016,本次换版仅涉及文件编号改变。

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经认可的医学实验室规范其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的技术活动,也可供认可评审员在评审过程中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检验,其他领域的实验室可参考使用。 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包括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等各项检验活动。 2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验程序验证 4.1在常规应用前,应由实验室对未加修改而使用的已确认的检验程序进行独立验证。实验室应从制造商或方法开发者获得相关信息,以确定检验程序的性能特征。实验室进行的独立验证,应通过获取客观证据(以性能特征形式)证实检验程序的性能与其声明相符。验证过程证实的检验程序的性能指标,应与检验结果的预期用途相关。 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的验证,应按优先顺序依次选择标准菌株、质控菌株或其它已知菌株对商业鉴定系统(包括自动、半自动、手工)每种板(条/卡/管)的鉴定/药敏结果符合性进行验证。 注:已确认的检验程序是经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批准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程序,或国际公认标准或指南中的,或国家、地区法规中规定的程序。 4.2实验室应根据分析类型和用途进行验证程序的设计、验证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建立新检验程序的可接受性能标准。验证结果应证明该检验程序可用于检测或准确分析待测物的特点,通常验证计划和可接受标准应在验证开始前确定。验证计划和可接受标准应与该分析物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权威出版物等保持一致。定义可接受标准的方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布局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负责各类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乳酸菌、双歧杆菌、罐头商业无菌、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1.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 2.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3.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

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 4.无菌室 无菌室一般为4 - 5 平方米、高2.5 米的独立小房间(与外间隔离),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5.恒温培养室 1)培养室的设置 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内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