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悟自然功是傅伟中修炼峨眉临济气功多年而整理的峨眉临济灵悟气功

灵悟自然功是傅伟中修炼峨眉临济气功多年而整理的峨眉临济灵悟气功
灵悟自然功是傅伟中修炼峨眉临济气功多年而整理的峨眉临济灵悟气功

灵悟自然功是傅伟中修炼峨眉临济气功多年而整理的峨眉临济灵悟气功(简称灵功)是八部首部功,既灵字部功,是祛病健身和开发智力、修持功能的基础功法。

灵悟自然功功理

灵悟自然功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宗旨,由混沌、太极、三才连而成法。一下手就紧紧抓住气功修炼的关键与本质,入道迅速而便捷。

人生于天地之间,每时每刻都受着自然界阴阳交替(昼夜、季节、地域等)的影响。其中有正因子(时正之气)的补益和负因子(非时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等。人身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又难能避开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内扰。故此人生在生、老、病、死四大业程中,就要解决生关、老关、病关的现实问题;使生应自然,返老还童,病而解痛,死时除苦。这里面即含心理因素成分,同时又有生理因素原因,此双关性是繁杂而又对立统一的。如果通过功理功法的超心理和超生理再生工程对上说四关达到解脱,只能寻求灵与悟的结合;通与苦的解脱;功与德的体现;安与祥的大道,才是中正之法。世人能够身应以上四条无上大道大法,以道通关,又能助人拨离四关之苦,也就实现了本身大健康的完善。这样,就要在“命”的角度上培养、增大、发展自然界正气信息的利用;杜绝、缩小、阻断天地邪气因子的侵扰,生及在“性”的范围内减、免七情内因的困忧,以便使生命运动在性学上得到良性改善,改观。从广义的范畴看,生、老、病、死又普遍存在于整个生物界,由狭义的角度观上,“如为万物之灵”,是说人是有潜显意识和思维思辨能力的高级动物。因此,自人类有史以来就一直未间断与自然和本身的斗争,,以期最大限度地延长寿命,摆脱疾厄。千百年来的实践以及现代科学业已经证明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而能否如愿以偿,其关键是方法问题。

灵字部功就是效法天地之所以长久的原理,从自振入手,参照馄饨初开的景象,使体内气机处于混元的状态,以利于先后天气机的互返。振动产生声音,自振之声也会增大攻邪的效果和开通人体主要经穴。在此基础之上复接引天地正气达到体内,天地阴阳之精微为我所用,与丹田氤氲之气同步调整而后达到人天合一,会更大底降伏因内外邪致发的诸多现症。而后再通过总束各经脉之带脉的修炼(人元),使采纳的天地之气在二十部经脉中流浙调整,有机地运化为自身正气。再后以灵悟自然的圆空太极式运动,使天地人之真气充分运动周身。

灵悟自然功以第三节为重点,前二节是培基筑基的过程,没有前二节自振、自律的“自力”、“它力”的锻炼,如一上手就炼动功第三节自然功,在人体关窍闭而未开的状态下硬促猛充,则易出偏差。同时也不可能达到第三节的人天合一的功态。何为人天合一?就是在充分发挥自然调节,不借丝毫人力的基础上,功态中保持空则明状态,大脑清明而无轨迹,自身圆空运动及动作处在这无意无识之中,无象而有形的发挥作用,届时炼功者就会处在与天地正气沟通状态。人天合一,人这个巨系统和天地巨系统就会自然结合成超巨系统,宇宙史上所发生的宇宙大爆炸,所辐射的巨大能量,其信息归藏储存万物之中,复慢慢释放。人类在单细胞生成前,做为如恒河沙量万物中之一物,同样也会储留了一定级量的信息,通过练功活动不但可以增强自身信息释放的能量,并且可吸纳万物及天体星球包括地球时刻释射的信息,人天合一,其信息同样也产生量到

质的飞跃变化。这样,通过灵悟自然,人天合一的修炼,可达人体身轻体健,祛病延年,同时可使智能开发和功能的培植、激发、诱发,也为以后一系列功及超心理功能,性学理法的接引,扎下坚定的基础,使达生命科学的大健康。做到运使天地大恩于人,人之大恩于人,就结恩善缘于已于后代。

本功因其“道法自然”,即一切动作均在自然而然之中与天地万物进行沟通,在自我修炼时是谋求自然之中成就大道,其运动均与功用相应相随,密切结合,所以不必强化意念,呼吸亦随之自然。故本功一至三节皆无须特别特殊的意念与呼吸运动。

灵悟自振

馄饨初开(田脘振动)

动作: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直立或微屈;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中心适中,舌抵上额,双唇轻闭,双目微合或睁开;自然呼吸,气沉丹田。(图1)。然后以肚脐为界,男左手轻贴下腹(覆盖丹田),右手轻贴上腹(覆盖胃脘),女右手轻贴下腹(覆盖丹田),左手轻贴上腹(覆盖胃脘),以腰跨的上下振动,从而带动全身上下振动,同时双手贴腹上下振动;振动频率须同步。(图2)。

意念:意随自便,无特殊要求。

此功以锻炼5分钟左右为宜。

该式变通体法

脾胃:(各种胃病,及萎缩性胃炎、胃癌),两手分贴丹、脘,右手在上,贴于胃脘部;左手在下,轻贴于小腹部。上下振动,呼吸自然。

肺:(肺部疾患,如肺结核,肺气肿肺癌,气管炎,鼻炎)。两手拇指点按在中指第二节横纹上,握拳,左上又下轻贴于膻中穴处(两乳之间),口吸气,稍停,用鼻将气一次呼出。吸气时,分三次将气吸满,一次呼出。

心:(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两手拇指点按在无名指横纹上,握拳、两手小指相钩,左手在下,手心朝上,贴于肚脐下。右手在上,手心朝里,贴在肚脐上,两手小指相钩,上、下振动。用鼻吸气、稍停,口呼“真—真—真—”。如上述发音,周而复始。

肝:(所有肝、胆病变、包括胆结石、以及乳腺小叶增生皆如是练功),两手拇指点在无名指第二节横纹上、握拳,两手分贴右侧肋部期门穴处,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随着振动,轻轻拍打该部,口吸气,稍停,摄唇吐气、发出“嘘”声。如上所述呼吸、周而复始。练功。

肾:(肾虚腰痛、阳萎、失眠、高血压、糖尿病、及男女生殖器系统疾病)。两手拇指点按在后面肾俞穴上(注肾俞穴在十四椎旁开1.5寸为双穴、肾与膀胱相会之处,医家称命门)。上下振动,鼻呼吸,稍停,用意将气吸至拇指点按之处,稍停,口呼“嘿”字诀,将气呼出,如上所述循环呼吸练功。

作用与功效:(图1)势使气机稳固于下丹田,以为后的运动做好准备,即含预备活动之意。丹田为经气之海,元气所大聚处,胃为后天之本,通过手掌贴之上下振动,可起到震荡、摩擦先天气机的作用,混沌为太极,初开而分两仪是阴阳。本势先后天气机同炼,主要是增强阴阳气机的扭结作用,并以后天而返先天,使胃腑浊气通过打嗝,放屁排出体外,其清气随中脉输送到下丹田。双掌轻贴并随振动(上下),增强了上下腹有机运化过程中的“春意融融”之感。此美妙境界是先后天气机被激活发活跃,调整全身经气阴阳平衡,而又反馈回来的作用使然。又,腰胯、双膝上下振动带动了全身之动,不但增强了膝关节及腰脊、臀、股踝腕的气血旺盛,而且可达全身百骸、经气脏腑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健运之效,从而健身祛病。故峨眉临济典笈“千振百病消”的说法。概生命运动无时不生存在振动之中,振又有内外之分,本功以外振促内振而致内外振同步,自然与天地之恩同功,炼者习察,即知本论言不谬。

本功势可治百病(是因功效可大大增强了人体的自然免疫能力),尤其对减肥、美容、调理肠胃、男性病及妇科疾病,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效著。

第一节

太极两判(天地振动)

动作:自然站立(见图1及文字说明);然后双掌置于两大腿外前侧,男左掌心斜朝上(阳掌),右掌心斜朝下(阴掌),女则反之;以腰胯带动双膝关节上下振动。从而带动全身随动,两掌亦随之上下振动,振动频率须同步。(图3)。

振动过程中,全身及双掌、臂等都要放松,不可拘紧,由于没有人的身体阴阳平衡程度不同,振动中双手会不由自主的变换如左阴、右阳,左阳、右阴左右均阴,左右均阳等掌式。此是随气血阴阳自然调节的现象,要随其自然,随着气机变换的需要而任手式自然变化,即意识的闪现信号二变换,意识闪念换何掌式就换何掌式,无时间的要求,但注意不要强求,意识无发出换掌的信号,那么就一直保持原掌式振动下去,直至收功,其振动的快慢频率因人而异,随自然而定,但不可过快。

呼吸:自然呼吸,即随振动时双掌拍、拉、托、吸入天地气机的感觉,要似想非想,意不要过于强烈。

此功以锻炼5分钟左右为宜。

作用与功效:本节功法源自峨眉《莲花宝笈-荡摩法》。本动势就是要把天地的气机自然与人体接通,以调整、补充体内之元气。因此,这个动势的要点与关键就是“随其自然”。因为个体阴阳平衡的差异,此潜在的差异,在振动过程中会活跃为显在的需要。阴多阳少者,自然会吸收接天之阳气,阳多阴少者,自然会采地气之阴气。这样就达到人体阴阳虚实的调节平衡。故此,每个人在振动中的手式都会有所不同。即使二人都是阳掌振动,但其倾斜的度数也不尽相同,此种细微变化不一,也是自然产生的,这种变化的过程是气机的需求而决定大脑产生信号,故大脑

无信号发出、掌式就不变换,也不人为的强变,而大脑发出变掌信号,也不可强制不变掌式,否则就会有不适合感。捕捉大脑一闪念的方法,是动势中要全身心即身体和意念均松。如此,随着意识自然闪现而变化相应掌式,会自感全身舒适心理愉悦。其功效范围同于“馄饨初开”功。

总论:本节的灵悟自振,从丹田、脘腑入手,辅之以振动全身经络气机,接引天地之灵气,因而具有扶正固本,祛病延年、减肥美容之功效(馄饨初开尤具减肥之效);并对肠、胃、肝、脾、心、血管等脏腑及内分泌等疾病,有独到之效。通过全身经络的互为表理功能而达到有机地经络气血、津液的目的。

本节的重点放在一个“振”字上,世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有生命、无生命、大地山河,天体宇宙,无日无时无刻不在振动之中,只不过有些振动是常人所能体察到的,有些是常人感察不到的,通过振动可以训练提高自身察振动的灵敏度,进而过渡到感知常人不可察之振动,甚至“微风起于萍末”都能清晰察知。原理是通过振动放大了体内信号,比如脏腑气血先天元气,加强昂立宇宙万物同步共振。故不但能治病健身,而且通过振动引发体内粒子碰撞,进而过渡到高度有序化,从而激发出人体的各种特异灵能。

振动乃万声之源,比如蝉之夏鸣,哇之唱晚会就是靠体腔振动发出的声音,往往一蝉、一哇、引发众多同类相合。甚至某些动物还能预先感知到自然灾变,如火山爆发、地震之前微乎其微的振动信息。而灵功的自振,甚而进一步能感受到自身微小如毫巓之变化,能听闻八达之动静。天气阴晦、刮风下雨、火山地震、雷霆海啸,也可预先感知。

佛家经典里讲“五大皆有回响”(“五大”即指“地”、“火”、“水”,“风”、“空”五种宇宙基本元素)气功里面的咒音、咒声,正是运用音波之振动来沟通宇宙信息,丹田体内脉道。所以,振动法虽简而具有巨大实效。练功有素者可激发出相应之功能。

第二节灵悟自律

(一)俯身抬臂

左脚抬起外分落地,双足间距….比肩宽,然后弯腰俯身成45~90度角,左肩向左足方向抬起,手臂尽量抬平,掌心朝下,目视地面(图4),以左臂背、腰部肌肉、肌腱有拉动拨动感为宜;然后左臂下落,左掌自然贴于左腿股前,同时右臂向右足方向抬起,做图5的右势动作。俯身正抬臂左右交替各做9次。

保持弯腰俯身势,继腰向右微转同时左臂向右足前方抬起,手臂尽量抬平,掌心朝下,目视地面(图6),左肩背、腰部肌肉、肌腱有拉拔感为宜;然后左臂下落,左掌自然贴于左腿股前,同时腰向左转,右臂向左足前方反抬起,做(图7)的右势动作。俯身斜抬臂左右交替各做9次。

意念:意随动转或意放背膀胱经(背直肌)的拨拉感觉上。

作用与功效:本势源自峨眉宗第一桩。通过转腰、俯身正斜抬臂运动,而达五气归元之效。转腰是为了先天启辘轳关诸关窍(命门、背俞、志室诸穴),和增强带脉的开合能力,为以后的

五气归于丹田做好充分准备。带脉与辘轳关部的开合统治着经气的升降功能,带脉与辘轳关只合而不开,会使五气之阳气禁行,只开而不合,将发生五脏之阴气奔速,失去了锁匙之用,将疾病丛生。由开合论,合又统治开,故此开合又以合为关键。转腰即锻炼了带脉与辘轳关的合中带开功能,俯身抬臂使督脉阳气与膀胱经脏俞气(五气沿背充盈上行,至头顶后与天元贯入体内之气化阴下行,沿任脉过带脉入丹田。与由地元吸入体内之气交汇,达阴平阳秘之功效。由于只要转腰开启了带脉与辘轳关,俯身抬臂打通了尾闾、玉枕二关,五气汇融天气地气沿脊河车搬运,周天运行时,可化关隘为通途,故可治百病。尤对腰、背、颈、肩诸患,因其直接运动了该病部位,故此可收标本兼治功效。

部论:本节灵悟自律,与第一节灵悟自振理法不同。灵悟自振是在一起混元的状态下初分阴阳,而本节通过自律性的神纳天元与精收地元,以加强体内真气。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在第一节功体内真气初步有序化的基础上效法天地,以天地之气促进、带动精与神的内生,而后气归人元,三元通泰,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同时各动作又打通人体主要关窍,这些关窍都是人体能量场最强之处,真气充盈,斩关夺隘.,气达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及二十部经脉,则疾病可消,功能可出。

灵悟自振对本身的作用,是促使机体由有序化到无序,再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序化。练功过程中打破旧有的序化排列,是为“逆向运动”,而此逆向运动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和谐,正如古人所说:“顺则为凡,逆则为仙”。练功到此时,灵气(逆修即得真气)随身运动,无处不到,充满全身,而序化始成,气行全身要靠自律来实现。

物质运动从绝对的角度来说是不平衡的,从相对角度而言是平衡的,自律就是要促进物质运动的相对平衡,以得中道。

(三)升降开合

自然站立,两臂由腿侧同时前抬上升;至胸前两手心相距约30厘米;继续上升至头前上方时,两掌同时外转(图9)两臂划弧线由小腹前继再上升,到胸前手心相对距约30厘米。继续上升成图9势。如此反复操作升、开、降,回环运动3圈。还原自然站立后,继而两臂侧举上升,手心朝下,升至头外上方时,两掌同时内转(图12、13),两臂划弧线,手心相对,由头前、胸前向腿侧落降。(图14)。微画弧行由体侧继续上升,手心朝下,继续上升完成图12、13势。如此反复操作升、合、降回环运动3圈。还原自然站立后,继而两臂侧举上升,手心朝下,升至头外上方时,两掌同时内转(图12、13),两臂划弧线,手心相对,后双手心向下离头上10公分左右照头顶,吸气时意念双手背采宇宙真气,呼气是意念双手心发气灌头顶3次后,第4次呼气意念双手心发气灌头顶后双手掌指相对手心向下,从体前下落还原自然站立式,同时意念双手把灌入的真气从头顶上方导(压)下丹田。

作用与功效:本势源自《峨眉十二桩》,本节动势,手臂的沉升,肩部的运动,上为了使手三阴手三阳的经络滞者变通,已通者更泰。因手三阴手三阳经脉在手臂的最薄弱处是肩关节,双

肩运动,还可以打通夹脊关,使先天气机顺利沿督而上,为天元之气与之交合在百会穴做准备。升降开合时手臂带动气机,可理通中脉,中脉通后手臂自有升浮、吸落、压落、相吸相斥之感。继双掌悬停百会之上,即可使天元精微阳气沿劳宫灌注于百会,经中脉,顺降到下丹田。待功力深厚丹气充盈之时,可顶现三华,头罩头环。

本功可治疗肩部及督脉、任脉与三焦不通之疾患。又因脑主神智,同时也是百会、天目、玉枕等重要关窍之处所,天元之气由头经中脉复归藏于丹田,可增悟、开慧、引发六通诸功能。

第三节灵悟自然

灵悟自然功是在前二节气血调整平衡的基础上,发生的以全身各关节的柔缓自转为主,带动全身躯干、肢体及身体各部的自然“圆”运动。其运动的方向与动势将随每人的个体差异而千差万别,但完全是以自身体内气机运动的需要而自然运动。由于气机在前二节已调节不偏,因此灵悟自然功的圆空运动,将会以松柔、沉缓、空松的圆形太极式运动为主,而绝不会出现蹦跳、翻滚、速动、窜高伏低等激励运动。

一般的练功者,只需默念灵功信念密码:“灵悟圆空,万法归宗”数遍,可自然的进入圆空式太极运动功态,个别不易发生自然运动者,可按下列要点循行。

将腰视为磨盘,向左或向右缓缓转动,同时放松全身,转动幅度逐渐增大,试以此带动全身或下肢,或上肢关节随身体缓转而自然随转。其动势要柔要缓,要圆要松,要空,要滑润,其如醉、如痴、如行云流水、如小溪潺流,绵绵不断,自然圆空。

自然站立势,双膝柔缓向左或向右圆形转动,待感觉有一股自转势头时,即可行自然圆形太极式运动,全身随其自然,发出任意式圆形柔缓动作。其如婴儿动止,柔若无骨。

灵悟自然功的圆空运动,宜柔不宜刚,宜缓不宜快,宜松不宜僵,宜稳不宜乱,则自然虚实相应。柔可如轻歌曼舞,缓可到似动非动,松可如去行浮空,稳可如古树盘根。整个运动过程可以睁目练功,看电视时也可练,变练边谈也未尝不可。又分固步练法和活步练法。固步与活步练法全在自然运动中发生,无硬性规定先固步后活步,或只能固、活步练功。但无论固步或活步,均是自然的柔缓太极式圆形运动。

下例几图为自然圆空太极式运动中的几个随意动作。可为学练者参照。(图15—22)。

呼吸:自然呼吸。

意念:意随动态,即意在动后,不可以意引气或以意促动。意不可强,要朦胧,唯恍唯惚,如鱼游于水中,似鹤翔于九天,回环旋转大开大合,飘飘然,似宇内神仙。

收功1:待有收功意念时,即可慢慢停止运动,恢复成预备式。然后意守丹田(收气归丹田),静立一会儿,待气感逐渐消失,然后可以走动逛马路是为收功结束。

收功2:待有收功意念时,即可慢慢停止运动,恢复成预备式。然后意守丹田(收气归丹田),静立一会儿,待全身气感逐渐归入丹田接练宇宙虹彩功(奇门大周天)15分钟,然后吸气时,收小腹,意念由涌泉穴将弧形下落的万道黄色金光吸入。意识涌泉穴道似无底黑洞,将光吸入沿双腿管道上升转变为红色气柱。经两腿上行的红色气柱汇合于会阴,上入命门与神阙之中间,

呼气时,呼气气沉丹田,再意想把宇宙间真气都吸进来,通过全身毛细孔吸入下丹田;呼气时,呼气气沉丹田三次后可以走动逛马路是为收功结束。可以走动逛马路是为收功结束。

作用与功效:前二节动功虽已使全身气血阴阳..达平衡,体内真气渐..于相对平衡。更重要的是由真气馄饨生阴阳、三才的基础上,重返先天,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一气混元目的,故可强健身心,炼治白病,自出功能,如看气、六通、意感、透视等特异功能。

本节运动由于是在前二节综合调整气脉意念的基础上施行,所以即便是自然自动式动作,也绝不会激烈。而是以圆空的圆形运动为主,不会出现窜、蹦、跳、跃的激烈行为。更不会出现内在气机不平衡状态下引发的“自发动”所带来的偏差。

总论

人心若得大自在。生活的妙处随时随地都可发现,练功时也可见自然的流露。每个人如能突破、破除“我执”、“法执”,感知到个体的生命和大宇宙生命的息息相通,即又可破除众人迷执。如此,即可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胸中堡垒自会攻破,胸….会…然洞开,自然吐纳天地之真气,于生活中了生死,了生死于生活中,天地昭昭,日月朗朗,清风万载,时空其奈我何!故自身平常心(即一相三味,一境善心,二境本心,三境无心)即道,能此即发善心,识本心,明无心,也就觅出个真自我。道不远人,会心即得,文字也好,图解也好,只是为了嚼饭喂人。以心传心不可得,只有在灵悟自然功态中自我“灵悟”,不要局限在一些具体方法上,才能突破法执。

南泉大德说:“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这里讲得是无心的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应是一念不起,一尘不染。如心中的烦恼已生,才去斩障,无异于活起提水来灭,这样在境界是就已落入二、三,在实际是已损耗。但现代社会往往表现了物质生活提高,精神生活匮乏,狂禅泛流,野狐遍野。故此每人在社会生活遇到的各种诱惑,自己已难能显示自己的真实面貌。掩其真相,即失自然相,显其假相,即失平常心。真我扭曲,未于假我,怎么办?修炼“灵悟自然功”就可返识自家本来面目,入功态后即可反驳种种压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灵悟自然功的无我无他功态,精神放弃了一切执着的反映,非以假面目示人,识得本心,自动自然,即时就会感到受宇宙生命的异趣和豁然的生机,从而实现身心彻底的解放。是为大道。

收功3:待有收功意念时,即可慢慢停止运动,恢复成预备式。然后意守丹田(收气归丹田),静立一会儿,待气感逐渐消失,然后按下面的方法放松活动后再自然站立体呼吸,吸气时,收小腹,意想把宇宙间真气都吸进来,通过全身毛细孔吸入下丹田;呼气时,呼气气沉丹田三次后可以走动逛马路是为收功结束。

呼吸方式:自然呼吸。

体态、动作、意念、及疗效:

(1)  搓双手,

(2)  擦面,意想非生理原因出现的皱纹舒展开,(1)、(2)两式来自古代的驻颜术。

(3) 干梳头,指尖要接触头皮,向前向后梳理。

(4) 拍头,由轻及重的拍打,头部哪儿不舒服就在哪儿多打,重打,(3)、(4)两式主治神经衰弱,头晕、脑胀、偏头痛,头发脱落,亦可防止或纠正气滞头顶、泰山压顶等气功偏差,此式可以在脑力劳动之后,单独习练。

(5) 搓耳朵,从上到下要全部搓摩,在耳垂处手法要重一些,以搓热搓红为度。这一式是利用全息疗法和耳针疗法的原理进行全身性的按摩,搓摩时哪痛,说明哪个反映点的体内相应部位有病变,对这个反映点就要多搓摩,单独习练此式时,应直至疼痛消失为止。肾开窍于耳,故此式又是强肾的功法。

(6) 擦大椎(含掐颈椎),站桩之后易出汗,大椎是颈椎胸椎的衔接处,空隙大,最容易受风寒,故练功之后,一定要将此处的汗擦干。同时,擦大椎和掐颈椎又可防治颈椎病。在掐颈椎是,要注意在痛点僵硬处多按摩,单练此式时,可直至不痛不僵为止。

(7) 循经排打两臂,先打左臂,自上而下,前后左右都要拍打到,再打右臂,力量要由轻至重,此式对疏通手三阴,手三阳的经络有较好的效果,可治疗两臂的疾病,对治疗心脏病和肺病有一定的疗效。

(8) 前后摔臂,此式防治肩周炎。

(9) 拍打胸背,拍打时要含胸,切忌挺胸。

(10)拍打腰腹,击打腰腹时要气沉丹田,把腹部胀起。

(11)拍打两肋,把上身没有拍打到的部位都拍打到。

(12)两脚叉开,弯腰用手心拍打两肾。然后慢慢起身,先起臀部后抬头,自然松立,两眼微闭,内视两肾,体会肾间气动的感觉。此式是强肾的功法,肾脏有病的人可单独多练这一式。

(13)弯腰排打两腿,前后左右,从上到下都要排打到。

(14)手扶双膝,内旋九次,外旋九次。

(15)左腿收回,手扶双膝,由左向右旋转九次,由右向左旋转九次。

(16)身体慢慢直立,活动脚腕及脚趾关节。从(7)-(16)式都是武术气功中的拍打练法,是金钟罩、铁布衫的基本功,坚持习练,(7)-(16)式不仅可以增强抗击能力,而且有助于周身气血旺盛,顺畅,下身拍打亦有利于肾功能的加强。(7)-(16)式对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有特效。

编者按:傅伟中,峨眉临济宗气功传人,师从巨赞法师。此周天功即为正宗峨眉临济功法,分为奇门小周天功和宇宙虹彩功(奇门大周天)。

气功修行:五步功法

五步功法 1、姿势:练习真气运行法有行、立、坐、卧四种形式,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1)坐式:坐式有端坐和盘坐 端坐: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与肩同宽,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地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少腹内收,含胸拔背,悬顶,两眼平视,舌抵上腭,下颌略内收,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 盘坐:盘坐式有单盘、双盘、自然盘、金刚盘四种,常用的是单盘和自然盘。单盘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两手子午扣置于丹田;自然盘是将两腿相互交叉而盘坐,是一般人习惯用的坐式。 (2)卧式:右侧着床伸下足屈上足,右手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下侧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应用为坐功之辅助或病体衰弱不能坐者采用之。 (3)站式:两足并立,两手子午扣置于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虚心实腹,一切要求同坐式。 (4)行式:行路或散步时,目视前方三五步处,意守鼻尖,神不外驰,依行路的速度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如能长期锻炼此法,对走长路很有帮助,可以久行不倦。 2、五步功成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1)方法: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心不外驰,注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识作为,再呼时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这个方法也就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如果还是杂念纷扰,也可用“数息法”,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时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再从一到十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2)时间:要求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果能认真练习,十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反应:练功到三至五天,即赶到心窝部沉重,五至十天;每一呼气时即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有了真气的集中,就给第二步打好基础。(4)效应: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会感到头晕,腰背酸困。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是必然现象,只要坚持锻炼慢慢就会自然。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1)方法:当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少腹(丹田)推进,不可躁之过急。 (2)时间: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十天左右就可气沉丹田。 (3)反应:每次呼气都感到有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往往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的现象增多,这是真气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一种表现。 (4)效应:由于真气已通过胃脘,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部逐步的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气功静坐入门

气功静坐入门 严新 (注:录音参见“开功方法”及“气功资料下载”) 气功锻炼的方法很多。这里根据我自已了解到及师傅们所介绍的,讲一些练功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静坐功是很多练功方法的入门关键,学练又方便,所以不少人练功是从静坐开始的。 练功姿势及练功要领 静坐入门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 1、坐式: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放松,下颚内收,含胸松肩,双手平放在腹前,腰部自然伸直,两腿相距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夹角约成90度,两足平放触地。身体好的人大约坐在椅子前部1/3处。身体弱的人可往后坐,但腰、背尽量不要靠在椅子背上。 练功中为什么要注意腰背伸直、不要靠在椅子上呢?这主要是腰伸直,有利于腰椎相对放松。头微微低一点,有利于颈椎相对放松。这两个部位的调整有利于打通“小周天”。就不会导致大脑疲劳,脊椎神经疲劳。人体从头顶百会穴,经上、中、下三个丹田到到会阴穴的一条线叫任脉;又从百会穴沿着整个脊柱向下过玉枕关、夹脊关到会阴为督脉。任、督而脉相连通,让气在里面畅通就叫小周天通了。只有腰椎和颈椎伸直,气才容易通督脉上的“三关”。气在小周天运行中,最不容易通过的是后面的督脉。督脉主管着全身的阳气。一个人精神好不好,怕不怕冷等等情况,与一个人的督脉通不通畅有关。督脉通畅,阳气充足,

内脏功能加强,全身的精神状况就可以随之好转。 2、盘坐式:即在平地或床上腿交叉而坐。盘坐有3种形式: 双盘:也称“金盘”。即双腿交叉盘坐,双脚脚心朝上。有一定气功基础的人可采取这种姿势。 单盘:也称“银盘”。即两腿交叉盘坐,一只脚盘上来,脚心朝上;另一只脚坐在屁股底下。 散盘:也称“自然盘坐”。即两腿交叉而坐,双脚脚心不用朝上。 3、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自然站立。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垂肩。站立练功注意收腹。 练功注意事项 手的姿势及要领 双手上下相互重叠,手心向上。男性左手在上面,女性右手在上面,两手的大拇指指端轻轻挨着,双手5个手指微微分开,放在小腹肚脐下面一点的位置,即下丹田。 如果身体强壮、年纪轻的人,上下重叠的两手掌之间的距离,可分开一寸左右。手心仍然向上,两手拇指指端轻轻挨着。或双手象抱着一只小球(即抱球式),悬肘,放在胸前或小腹前。 十个手指分开,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端各自轻轻地相接不用用力。平常怕冷,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较重心脏病的人,将双手虎口相交,男性用左手握着右手;女性用右手握着左手,半握拳,稍用力,拳心向着小腹部位,即下丹田位置。 以上几种姿势,每次练功时可任选一种,不必来回变换。

中国气功九大技术操作功法

中国气功九大技术宗旨: 五大宏愿:一,祛病健身。 二,开发智力。 三,开发潜能。 四,明心见性。 五,普度众生。 三大信念: 一,坚信人与宇宙能够相通------ 人天合一。 二,坚信人在禅定状态中能够产生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人定胜天。 三,坚信人能够调整自己身心,祛除一切疾病一一人能正己。六项德性:一,放下私心,天下为公。 二,放下贪心,心平气和。 三,放下怨恨,对人宽仁。 四,放下偏见,灵光显现。 五,放下邪念,立地成佛。 六,放下执着,道法自然。 四个要领: 一,正常反映,无所畏惧。 二,肯定效益,立竿见影。

三,反对迷信,相信自己。 四,顺其自然,持之以恒。 一个口号: 我不病,谁能病我。 一个状态: 太阳光照耀下的婴儿态。 中国气功九大技术功法: 预备式: 双脚平行,与肩等宽,松静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体侧。 默默地想一下中国气功九大技术宗旨: 五大宏愿。 三大信念。 六项德性。 四个要领。 一个口号。 一个状态。 在默想中渐渐进入一个状态,太阳光照耀下的婴儿状态。 面带微笑, 像个小弥勒一样快乐无邪,无忧无虑地面对世界。 双目可睁可闭,任其自然。

第一节四大金刚,松通中空 (1)顶天立地 接前式。 双掌心向上,在小腹前十指交叉相连,松静站立。观想头顶青天无限高,脚踏大地无限深。 长音默念一个“松”字。 用“松”字震动脑腔、胸腔、腹腔、五脏六腑,震动身体不舒服的部位,震动全身。 “松--,松--,松--”。(默念三遍) (2)光明正大 两手松开,掌心向下,双臂由体侧缓缓升起与肩平,成“大”字。 观想整个人是一个“大”字,脸成一个“大”字,心成一个“大” 字。自己在天地间宽大,高大,光明正大。 用手心(劳宫穴)、脚心(涌泉穴)、会阴感觉一下大地,用手背 (外劳宫穴)、脚背、头顶感觉一下天空。 长音默念一个“通”字,震动全身。 “通--,通--,通--”。(默念三遍) (3)大慈大悲 接前式。

空劲气功初级功法

空劲气功初级功法 黄仁忠 空劲气功源自福建少林寺达摩禅宗相传的内劲功,相传至今有二十代左右。它是属于发放外气型的一种功法。由于佛门派别众多,流传年久,目前达摩功法失传,走样很多,功效减退。比如有些气功师发放外气不能持久,或损及了自己的身体等。为此,我们在继承的实践中发展了达摩功法,形成了空劲气功。 第一节空劲气功的特点 一、主要特点 了解空劲气功的特点,是为了了解它的性质、作用和原理,从而明确锻炼的自觉性,提高效果。“空劲气功”这个名词,被气功爱好者们理解为是一种“腾空用劲发放外气的功法”。这样解释未免简单了些,比较全面地说,空劲气功的功法和功理的特点概括为十六个字: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毋需意守,循环如常。 (一)外气内收 这是说让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能量与自身的宗气相互串联起来。 人体本身就象个过滤器。比如我们每天进食,通过内脏进行过滤,把有营养的、体内需要的加以吸收,把不需要的东西排泄出体外。同样,外气也会经过体内。外气被纳入内收后在体内运行,把真气(也称正气)存于体内,把浊气排出体外。外气内收的真气与体内的本身的宗气连接运行,就增强了本身的元气。气在运行过程中演变成人体内多种成分的物质和能量,起到调整阴阳平衡、祛邪扶正、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抗老益寿的作用。 “外气内收”不是指功法中某一套路或某一架势,它是空劲气功的理论组成部分,它贯串在空劲气功的全部功法中,是在长期锻炼中逐步形成的。 “外气内收”也不是什么神秘和事,简单地举个例子:根据中医理论,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是由于关节受了风、寒、湿三气形成的,可见人的关节可以进气。其实人体体表经络上的穴位、九窍(头部七窍和前阴后阴)和关节都能进气。 (二)内气外放 这是把外气内收演变成人体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能量发射出体外,给自己反馈治疗或给他人治病。 发射出来的外气作用有:辅组和调整对方的机体,调动对方没有发挥作用的机体,促进、激发受到病变影响的机体。 内气外放除了为他人治病外,还可以使不练气功者抗老益寿,但发功者要有一定的功力,要对准特定的部位进行调节和储气。 “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是关联在一起的功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不是说哪个架势就可以把气大量地收进去;也没有哪个专门“内气外放”的架势,学到了就可以把内气大量地发放出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空劲气功功法的两个方面。它体现在练功的全过程中,一面外气内收,同时内气外放,收发气的能量,随着练功时间的增长而日益增长。这是一个气的循环,是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交流。 (三)毋需意守 这是指不用意念去守气、领气、导气,而是通过功法特别是手指扳动法调节自己体内的气,使与外界大自然中的氧气和能量连接起来。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诀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诀第一章:功法源流 养生文化源远长,博大精深民间藏,劳动人民来创造,民族健康国富强。 第二章:功法特点 养生理法源于易医,功走圆道天人合一,逢动必旋工于梢节,意形结合意如清溪。动息相随动缓息长,健内助外命意腰际。 第三章:功法技术 第一节:动作名称 乾元启运好运伴,双鱼悬阁有撑按,老骥伏枥马步勾,纪昌贯虱练射箭。躬身掸靴拂尘念,犀牛望月回身转,芙蓉出水淤不染,金鸡报晓独立站。平沙落雁把根盘,云端白鹤德寿仙,凤凰来仪为瑞应,气息归元入丹田。前有预备后收势,贵在坚持天天练。 第二节: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及功理作用 预备势 技术要领:周身放松并步立,舌抵上腭眼轻闭,牙齿相合上下对,默念口诀调呼吸。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注意事项:两手相叠抚丹田,男女手均左里边,口诀心中默念毕,两手垂落目视前。 第一式乾元启运 名称内涵:乾元启运三阳泰,万事开头好运在,斗柄回寅万户春,阳春三月百花开。 动作指南:左脚开步略肩宽,两臂平举头左转,两臂前摆头转正,微蹲两手按腹前。起身平举向右看,前摆落手并步站。起吸提肛收小腹,落呼肛腹松自然。做罢左势做右势,动作相同方向反。 注意事项:两掌分撑臂内旋,拇指用力助旋转,下蹲深度因人异,默读呼音守丹田。 主要作用:畅通肺经大肠经,防治感冒有作用,意守丹田扶正本,呼与脾胃相对应。 第二式双鱼悬阁 名?Q内涵:太极图中两条鱼,阴阳消长挂墙壁,一手下按一手托,神圣庄严不可欺。 动作指南:半左转两臂侧摆,成丁步无名切脉,顺势摆至左前方,虚变弓左脚前迈。后坐虚步脚跷起,合掌距胸二十厘,收脚摩掌阴阳鱼,下按落掌并步立。 注意事项:呼吸深长徐缓,以腰为轴旋转,无名中食切脉,呼音意守关元。 主要作用:有助提高肺功能,缓解咳嗽等疾病,利于消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法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法预备式 动作:两脚并步站立,周身放松,两眼轻闭或者平视前方,两牙齿轻轻叩起,当听到默念口诀时,“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窃,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两手要叠于丹田,左手放在里面。口诀念完,两手慢慢放下。 功理作用:预备式的作用是帮助练习者排除杂念,净化大脑,给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打好基础。周身放松。 第一式乾元启运 动作: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左开步,稍宽于肩,头向左转,同时两臂内旋,摆至与肩平,目视左手,配合吸气,两臂稍外旋,将手摆至胸前,目视前方。 蹲腿屈膝,两肘下沉带动两手下按于腹前,两手与肚脐相平,要松腰敛臀,目视前方,配合呼气。 两腿伸直,头向右转,目视右手,同时两臂内旋,摆至与肩平,配合吸气;两臂稍外旋,将手摆至胸前,重心移至右腿。 左脚并拢,两腿由屈逐渐伸直,两手下落置于身体两侧,配合呼气,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第一式,乾元启运。乾卦的卦词是元、亨、利、贞。乾是万象万物的开始,称为元或启元,乾元启运就是万物万象的开始,或者说宇宙间万相万物都是由乾的功能创造的。 这一式有助于畅通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脉,意守丹田即便

于排除杂念,静化大脑,又有助于补中益气,扶正培本,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⑴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力,以助于臂的旋转幅度。⑵下蹲之深度因人而异,不宜强求一致。⑶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第二式双鱼悬阁 动作:身体半面45度转身向左,同时,两臂内旋,(臂与身体的夹角约为60度)身体半面右转,右腿下蹲,左脚跟提起,右手放在左手的脉口上,同时成左丁步。(手的高度是放在右小腹前)左脚绷脚向左前方上步,同时左手向右前方伸出,以腰为轴,身体后坐,两手两臂随着腰的旋转,相合于胸前,身体转正。 左脚并拢,双腿慢慢伸直,右手上托,左掌下按,指尖朝内。 目视右手,沉肘带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双鱼是指太极图中两条首尾相接的阴阳鱼。此处是指两脚并立,一手下按于胯旁、一手上托于头之前侧上方,尤如两条阴阳鱼悬挂于庭。这一式有助于提高肺功能,缓解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而且,对于提高肾功能,预防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作用。 注意事项:⑴此式第1、第2两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长徐缓。⑵第2拍,身体旋转以腰为轴带动两掌。⑶切脉时,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用指腹置于寸、关、尺部位(寸、关、尺三部指寸口而言。以掌后高骨处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⑷呼吸不滞,动作连贯,上下肢协调一致。⑸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提示词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提示词: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练习开始,请大家并步站立,默念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第一式乾元启运:左脚开步,悬臂摆掌,松腰敛臀,气息深长,百会上顶,身体中正,左脚并步,掌落胯旁。 古有诗云:“乾元启运三阳泰,斗丙回寅萬戶春”。使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第二式双鱼悬阁:右手切脉左丁步,上步摆掌收胸前,左脚并步单托掌,阴阳双鱼金臂悬。接做右侧动作—— 第三式老骥伏枥:左脚开步,摆掌握拳收胸前,下蹲马步,两掌钩挂身后边,身体直起,叠腕卷指分双掌,左脚并步,掌落体侧向前看,右脚开步做动作—— 第四式纪昌贯虱:开步推掌,顺向沉肩,转身射箭,紧握双拳,回身转正,双拳变掌,并步落手,气沉丹田。右脚开步做动作——射箭高手属纪昌,捉虱悬挂于户窗,燕角之弧弦声响,剑中虱心千秋唱。 第五式躬身掸靴:转身摆掌落胸前,躬身折体掸靴面,身体微起手握拳,腰脊竖直极目看。接做右侧动作。要求转身摆掌大方舒展,躬身掸靴法贵自然,上体直起,动作徐缓,意守命门,力求绵绵。 第六式犀牛望月:左脚开步,坐腕后撑,转体望月,腰脊放松,

回身右转,双掌前摆,并步握拳,腰脊徐行。接做对侧动作,犀牛,颈短体粗,转头不便,传说犀牛角上有白纹,感应灵敏,所以新牛角古称“灵犀”,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双方心领神会,感情共鸣。 第七式芙蓉出水:开步分掌、如莲叶舒展,叉步盘根、似淤泥不染,变掌上托、若出水芙蓉,并步落掌、喻高洁清廉。左右交换做动作—— 第八式金鸡报晓:勾手侧摆展翅飞,变掌合翅心相随,金鸡报晓手上举,气沉丹田元气培。左右交换做动作—— 第九式平沙落雁:展翅叉步似雁飞,雁落平沙掌侧推,起身顺向沉肩肘,盘根推掌直腰背,起落飘逸贵徐缓,并步落掌气息归。接做右侧动作—— 第十式云端白鹤:云端白鹤,翘脚提腕捻大包,屈膝叠腕展指稍,起身直背提脚踵,落踵沉气体轻飘。鹤,长寿仙禽一品鸟,该式中的抖腕亮掌,犹如搏击云天的白鹤,翱翔长空潇洒飘逸。 第十一式凤凰来仪:凤凰来仪,随着吸气转体悬臂,随着呼气,上步勾手,随着吸气转身分掌,随着呼气并步沉肘,古有诗云:“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凰,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第十二式气息归元:气息归元,吸气深吸,悬臂侧身,呼气蹲腿,两掌合抱。动作三次,做完后,两掌在侧身合抱叠于关元。 赤龙搅海:左、二、三,右、二、三,将琼浆玉液分三口咽下,一、二、三,整套功法到此结束。

学炼《空劲气功》将使您受益终身、苦练加巧练才能进步

学炼《空劲气功》将使您受益终身、苦练加巧练才能进步学炼《空劲气功》将使您受益终身 我炼习空劲气功较早,开始学炼空劲气功的时候,就是为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但是由于工作原因中间一度停止了炼功,2009年得过一次大病经过治疗后,我又捡起来气功,后来有缘认识了黄仁忠宗师的传人———山东枣庄市益寿 医学气功研究中心、空劲气功健身培训站站长高发营老师,开始了对空劲气功的深造练习。我最近参加了一次体检,一切正常。下面谈谈我对炼习空劲气功的一点认识和体会:空劲气功是黄仁忠宗师集浙江天台山禅宗罗汉功与福 建少林寺内劲功之精华和他自己在实践中炼功体会、研究、总结、创造而成的医疗气功,有极高的医疗疾病价值,自面向社会后,深受广大气功爱好者的赞扬。炼习者通过一段时间炼习后,可以自身治病,有了一定的功力者又可为他人治病,此功法堪称国家之瑰宝。 空劲气功也叫“空劲气医疗法”,山东枣庄市益寿医学气功研究中心是在黄仁忠宗师指导下专门从事空劲气功教 研的机构。“空劲气医疗法”符合国家“全民大健康活动”规划之路,“空劲气医疗法”已被纳入国家医药卫生继续教育项目。“空劲气医疗法”的气疗师和气功指导师被国家新

增设为社会的新兴职业,这在我国医学气功界,空劲气医疗法是首创,是国家对空劲气医疗法的厚爱和重视。 气功医学疗法填补了中国医学界的空白,目前我国没有气医专门的医院,暂时还缺少成立气医医院条件。气医医院的定义应该是专门医治未病的医院。但是在没有专门气医医院之前,我们通过正规的空劲气功健身培训站对空劲气功的学习与锻炼,仍然可以达到治疗未病的目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不要等到小病成大病,大病成重病,到那时再医治、再锻炼,不免为时已晚。 高发营老师跟我讲过:在治疗未病方面,目前没有得到国人的普遍重视,对健康的认识还非常肤浅,认为唱唱歌跳跳舞、跑跑步、吃点好的、少生气、心情愉快就行了。其实这只是一般性的锻炼和养生。另外还讲到:炼身体有多种方式,有为拿冠军而炼的(超负荷锻炼),很多人最后落了一身的病。有为健康而炼的,如走步、跑步、骑自行车、跳舞、打球等等,这都是炼筋骨皮的,只能说炼而不养。炼习空劲气功就不同了,炼习空劲气功(空劲气医疗法)是内外双修,是“内练一口气,外炼筋骨皮”,是治未病,提高健康、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之一。空劲气功站桩40分钟,身体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人爬二个小时的山,但是爬山使人气喘吁吁,而炼功气不喘,心不剧烈跳动,这就是炼气炼养生。这就叫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不如内动。炼气功就是

健身气功各套功法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氣功各套功法動作要點口訣 本人多年來堅持習練健身氣功,頗有心得,對各套健身氣功功法的動作要點、活動部位,鍛煉的效果有深切體會。本人通過對照教材和自身體會,收集整理健身氣功各套功法動作要點口訣,希望能對習練者有所幫助。 健身氣功·易筋經動作要點口訣 預備勢 並步站立身放松,下頦內收百會領, 目光內含身中正,呼吸自然調身型。 身心放松息調整,動作要與意隨行, 順其自然除雜念,三調合一練好功。 韋馱獻杵第一勢 左腳開立身中正,兩臂前擺掌合胸, 氣定神斂調氣機,心澄目潔貌亦恭。 兩肩為軸臂帶動,屈肘合掌腋下松, 深長細勻調呼吸,調理周身心神靜。 韋馱獻杵第二勢 兩肘抬起掌伸平,兩臂外展立掌撐, 掌根用力趾抓地,緩慢外撐意擴胸。 吸氣抬肘掌前伸,兩臂體側與肩平, 豎指坐腕成立掌,內勁用力兩邊撐。 韋馱獻杵第三勢 松腕平摩收至胸,虎口耳垂相對應, 兩掌上托展肩肘,重心前移要提踵。 兩掌上托至頭頂,力達四肢腳掌撐, 脊柱豎直下頦收,緊咬牙關勁不松。 摘星換鬥勢 握拳變掌身轉動,掌落髖旁腰間橫, 緩慢起身至頭頂,掌經額前去摘星。 以腰帶肩肩帶臂,直膝松腕身調正, 目視掌心意命門,調整呼吸稍微停。 倒拽九牛尾勢 屈膝撤步身轉動,前後擺臂腿成弓, 兩手依次握成拳,前拉後拽臂旋擰。 以腰帶肩旋雙臂,力貫雙膀緊後松, 左右互換做三遍,動作協調不僵硬。

出爪亮翅勢 收腳開立臂舉平,掌立雲門再擴胸,松肩前抻轉掌推,分指坐腕目要瞪。輕如推窗緩慢行,重如排山內勁增,海水還潮收雙臂,收推七次掌立胸。 九鬼拔馬刀勢 轉身掄臂繞頭頂,掌心掩耳頭轉動,一掌扶於玉枕處,一掌背貼脊柱中。緩慢展臂要擴胸,目視肘尖稍作停,合臂上推身扭轉,擰動脊柱後看踵。 三盤落地勢 轉身跨步臂抻平,屈蹲按掌力要重,口吐嗨音調氣息,翻掌起身緩慢行。上托如提千斤重,下按著力在勞宮,翻掌向下肩帶臂,轉掌向上手至胸。 青龍探爪勢 起身收步身調正,掌心向上臂端平,握固拳輪貼章門,伸臂屈肘龍爪形,轉身探爪力掌中,變掌下按意不停,劃弧轉掌握固起,動作協調一氣成。 臥虎撲食勢 腳尖內扣身轉動,拳至雲門變爪形,向前撲按肘稍屈,手隨軀幹做湧動。上體下俯爪下按,塌腰抬頭要挺胸,力達指尖體上撐,腰背抻拉成反弓。 打躬勢 起身轉體掩耳孔,指擊天鼓鳴七聲,由頸至尾體前屈,兩肘外展逐節動。緩慢起身尾至頸,牽拉脊柱身中正,屈伸連續做三次,加大幅度要適中。 掉尾勢 拔耳前伸指交叉,翻掌前抻收至胸,俯身塌腰抬頭看,雙手下按兩腳中。左右調整臀扭動,頭臀相向手固定,肩與髖合調脊柱,目視尾閭腰背動。 收勢 松手直立身中正,兩臂外旋成側平,

空劲气功高级功法(下部)

空劲气功高级功法 黄仁忠编写 (下部) 中国深圳空劲气功健身院

空劲气功高级功法 黄仁忠编写 空劲气功下部分功法由白功、黑功和六套指法组成,也是高级功法最后阶段,学功即将结束。大家在练习功法阶段化了一定的时间和功夫,学到了不少功法,有的已在临床上试用,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多来信要继续深造,我们已在准备下步的计划安排,使大家在治疗方面能达到进一步的了解。学到功夫如何运用于临床是很关键一关,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在高级功班结业前告诉大家,如何进一步深造之事,希望大家目前安心练功,把高级功法真正学好、学到手、学到底,为今后的治疗中带来方便,更好地达到为患者治疗效果。现介绍给大家五大功法的白功、黑功及指法。 第四大功法白功 准备用具如下: 1、准备一公斤石灰(生、熟石灰均可)、中药当归二两、生老姜五两,放入纱布袋内,袋口用绳扎紧后,放入冷水中浸30分钟。 2、一只洗脸大小的面盆,把石灰袋放入面盆内,面盆口用一块大纱布盖上,用绳扎紧。 3、再用冷水从纱布外倒入面盆内,水量占面盆的四分之三。 4、准备练习时,面盆放在炉子上或煤气灶上烧,当水温加热到60℃至80℃时,拿下来进行练习。 以上是练习前的准备工作,石灰袋每十五天就要换新的石灰、当归和老姜,水可换可不换,一般没有水质变化可不换,如果嗅出味来就要换水,最好不用自来水,用天落水为最好。在练习时注意不要烫着手,不要迎风练习,最适合在房内练习,避免石灰气体冲鼻眼。练习后要洗手擦干,手上搽些面油或防裂油,防止手裂。如有手裂,就要停止练习,等手裂愈

合后再进行练习。每练习一次就烧一次热后练习。 白功练习方法: 坐着练习,坐着的位置与低位马步站桩一样,石灰盆放在坐的位置正前方,使练习时能舒适、放得松,双手掌放在离石灰盆三至五寸许,使石灰盆散出的气体热量与双手掌能接触到就可以,双手掌的位置根据面盆的大小而定,使双手掌都能接触到气体的热量方可以,双手掌保持梯形式二分钟后进行指法练习。 1、双手大拇指在梯形式中扳下与食指相平,大拇指尖向下不停留,起指复原成梯形式。 2、接着双手中指扳下二公分左右,不停留,起指复原成梯形式,再双手手指梯形式停留二分钟,这称为一遍,共须练习七至九遍指法。 每次练习前手不能搽防裂油物,保证练习的效果。在练习后温水洗干净手再搽些防裂油脂物。如有条件的话,石灰盆在炉子上边烧边练最宜,可以保证散发出的气体热量的温度,如放在炉子上边烧边练的话,水温在60℃就可以进行练习,水温在60℃时,炉子上放一铁板,使火减少,能保持水温在60℃至80℃最宜练习,但要防止煤气中毒或烫伤,双手掌就要距离石灰盆五至七寸许。总之,要确保双手不能烫伤,为了更好地保证继续练习,不能操之过急。 第四大功法白功的练习须三个月的时间。这套白功练习时,要坐练舒适,双手掌与双臂要松适,使石灰与中药同时散发出的气体收入到体内,为今后临床发功达到治疗效果。在练习中不能用鼻去吸这种气体,一定要通过指法的练习,通过手掌收入的作用,达到功到自然成的目的,不用用意念去收入,此功要用时间去磨练而成的。 第四大功法白功结合三套手指法进行练习。第七套指法是扩张指法,同时产生五大作用:热、麻、胀、收、发之效果。第八套指法是单行指法,通过食指激发热、麻、胀,劳宫穴收进多种成份,又可激发出指禅爆发力的效果。第九套指法是制邪指法,可以达到防邪、排邪之目的。在练习白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出自《xx身心疗法》 功法的原理及分析 1.自然xx呼吸法 曾有几位临床心理学家问我本疗法的自然丹田呼吸法与西方心理学流行的腹式呼吸是不是一样。本疗法的丹田呼吸与腹式呼吸不一样。虽然它们肉眼看去是相似。腹式呼吸注重用腹部而非肺部呼吸,把吸入的气送至腹式,使呼吸变得细长。本疗法的呼吸注重培养丹田的能量,及畅通鼻及丹田的呼吸。所以练习的时候,讲求呼气时意守丹田,出气时意守鼻子。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只注重把气吸进腹式(丹田)而没有关注呼吸意守鼻子,气是单方向的输入到丹田。而注重气入丹田,气出鼻子,气的运行变成双向的循环,气的运行便活了。 有人问及意守丹田的问题,她听说女士不可意守丹田,是对身体有害。本疗法的意守不停在一个地方──丹田,却是灵活的意守──丹田、鼻子、丹田、鼻子……这与一般静坐的意守丹田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前者是死守,后者是活守。练习本疗法的丹田呼吸,要旨在于“闭目观鼻,有心观丹田”,而西方的静坐只是主要将吸入的空气输到腹部,没有注重“丹田”,也没有注重“观”的意念。 另外,本疗法要求练习者将手轻放于丹田的位置。这一点也是一般静坐松弛法所没有要求的。而手放丹田处是一个要诀。因为手心通人心,手在那里,心便在那里。把手放在丹田处,即是将心放于丹田处。这样,比较容易把心境平静下来,也是练“心”的要诀。 2.自为xx呼吸法 自为丹田呼吸与自然丹田呼吸是相辅相成,可以看为文火与武火的分别。就如我们做食物,要以配合武火(猛火)及文火(微火)烹煮才能煮出美味的食物。 培养丹田的气机也同样需要武火(自为)及文火(自然)呼吸的配合。一般西方的松弛法或静坐,只有类似自然丹田呼吸的方法而没有自为丹田呼吸的

空劲气功初级功法

第一尊罗汉功法(螺旋功) 出处:摘自《中级功法》作者:黄仁忠 第一尊罗汉功法(螺旋功) 动作一:马步站桩五分钟后(图1),亦可在其它动作如双臂揽月、双臂抱球等复原成马步站桩后再接做第一尊罗 汉功法。 动作二:双脚脚后跟微向上抬起,以前足掌为轴心,随即左脚脚后跟向右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左右,右脚脚后跟向左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左右,便成左脚脚后跟在前,右脚脚后跟在后(图2),左脚跟部紧贴右脚脚踝骨后凹陷处(图3)。在转脚的同时,双手也一起移动(图4),左手边移动前臂(以大拇指为准,顺时针方向移动),边向右慢慢推进,直推至右手下方,同时翻掌成阳掌,掌心向上并离右手肘尖三寸许,手掌平面与带脉(图A)齐平,靠近肝区下方,离开身体二寸许,使掌心对准右手肘尖。在移动左手的同时,右手微向左边移动,即右小臂向左上方旋转移动(以食指为准)使右手掌心逐渐转向左侧,右小臂旋转上抬,使食指高与鼻尖下方相对为准(图5),食指离开面部三寸许。 此时,成第一尊罗汉桩法。此桩站立从十分钟逐步增加 至四十五分钟左右。

动作三:罗汉收势。双脚脚后跟微上抬,以前足掌为轴心(同图2),右脚脚后跟向后向右逆时针转动90度左右,左脚脚后跟向后向左顺时针转动90度左右。在转动双脚的同时,双手亦跟着一起移动,右手肘部向外向右移出,右前臂同时右移下按至右肋外三寸许,移动时,慢慢翻转掌心成阴掌,使掌心向下(同图4);左手向左拉开,同时转动前臂,逐步翻转掌心成阴掌,使掌心向下,左手臂直拉至左肋外三寸许。此时双掌亦转复完毕,已恢复成马步站桩(同图1),这时需检查一下,手腕等部位是否放松与走样,并进行调整,再马步站桩5分钟后收势。 二、功法要点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法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法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法 动 作:两脚并步站立,周身放松,两 眼轻闭 或者平视前方,两牙齿轻轻叩起,当 听到默念口 诀时,“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 丹田封七窃,呼 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 左手放在里面。 内旋,摆至与肩平,配合吸气;两臂稍外旋,将 乾元启运 第一式 前,目视前方。 动 作: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向左开步,稍 宽于肩,头向左转,同时两臂内旋,摆至与肩平, 目视左手,配合吸气,两臂稍外旋,将手摆至胸 动两手下按于腹前,两手与肚脐相平,要松腰敛 臀,目视前方,配合呼气 两腿伸直,头向右转,目视右手,同时两臂 蹲腿屈膝,两肘下沉带 口诀念完,两手慢慢放下。 功理作用:预备式的作用是帮助练习 者排除杂念,净化大脑,给细、匀、深、 长的腹式呼吸打好基础。周身放松。 预备式 云霄。”两手要叠于丹田,

手摆至胸前,重心移至右腿 左脚并拢,两腿由屈逐渐伸直,两手下落臵于身体 两侧,配合呼气,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第一式,乾元启运。乾卦的卦词是元、 亨、利、贞。乾是万象万物的开始,称为元 或启元,乾元启运就是万物万象的开始,或者说宇宙间万 相万物都是由乾的功能创造的。 这一式有助于畅通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脉,意 守丹田即便于排除杂念,静化大脑,又有助于补中益气, 扶正培本,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⑴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 力,以助于臂的旋转幅度。⑵下蹲之深度因人而异,不宜强求一致。⑶默读“呼” 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第二式双鱼悬阁 动作:身体半面45度转身向左,同时, 两臂内旋,(臂与身体的夹角约为60度)身体半 面右转,右腿下蹲,左脚 跟提起,右手放在左手的 脉口上,同时成左丁步 (手的咼度是放在右小腹前) 左脚绷脚向左前方上步,同时左手向右前方

郭林气功初级功法

郭林气功初级功法 郭林气功初级功法 一、预备功 1、松静站立 两脚平站与肩同宽 两膝微弯 松腰松胯 自然收腹 含胸拔背 虚腋松腕 沉肩坠肘 舌抵上额 自然闭目 百会顶天 2、中丹田三呼吸 面带微笑、神志安祥,五官放松,五脏即松 三呼吸(呼吸导引)要做到,鼻吸口呼、出入无声、深、细、匀、长,一定在匀的基础上深细长。还要做到吸而不满、呼而不尽,吸与呼都要有余地。 肝病的患者可依据病情,“嘘”可出声以增加祛邪的力度。 吸气时身体要有感到升、浮、轻、起的意境,呼气时要有降、沉,重、落状态,这也叫龟息法。 3、中丹田三开合

双手在丹田,要沉肩、圆肘、松腕在丹田平开平合。“开”时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只手象是要把水分开,也象藕断丝连。开到略宽于肩。“合”时两手心相对指尖向前。象两手中间有一个很轻很薄的气球,既不能挤破,又不能脱手。在丹田平开平合,两手似接非接。 二、中度风呼吸法自然行功 采用“中度风呼吸法”,走一步完成一个吸吸呼。此功可以大量吸氧,抑制癌细胞生长。 要领:脚跟吸吸脚掌呼,正面吸吸侧面呼;前腿弓,后腿松,重心在当中。一般男左女右。 练法:脚跟着地时用鼻子“吸吸”,脚掌着地时用鼻子“呼”,同时转腰转头45度—80度左右。出左脚,头腰向左转,出右脚,头腰向右转。手脚同时出,慢摆手,呼时到位。 口令:吸吸,呼—;吸吸,呼—。 要求:预备功完成后,行走20分钟左右,收功休息15分钟左右。 三.收功 收功:要元气归于丹田。顺序和预备功相反,先做三开合,再三呼吸,再松静站立。 一是要咽津,分三小口咽下意念送入丹田。 二是要按摩面、头、耳。 三是要多站。 ============================= 郭林气功初级功功法要领及口令词 -、预备功、收功(不行走的功)的站立方向: 1.东:肝、胆、眼; 2.南:心脏、小肠、脑、舌; 3.西:肺、大肠、鼻、皮肤; 5,北:肾、膀胱、耳、骨、生殖器官、内分泌; 5.西南:脾、肉瘤; 6,东北:胃、食道; 7.其他或不知何脏腑病者:春朝东;夏朝南;秋朝西;冬朝北。或都面向北。 二、预备功:作任何一套功之前都必须作预备功。目的是为内气的产生和运行创造一个全身经络通畅、气血流通的客观条件。

中国空劲气功术

中国空劲气功 免疫功法 空劲气功免疫功法主要是提高免疫系统,预防病毒入侵,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提高人体素质,防老益寿。通过免疫功法的练习,99%的人会少量内气外放,为中级功法打下良好基础。 练功计划 基础功法起势、马步站桩、收势30天 免疫功法之一起势、马步站桩、双臂揽月、站桩、收势30天 免疫功法之二起势、马步站桩、双臂抱球、站桩、收势30天 免疫功法之三起势、马步站桩、滚球、站桩、收势40天 免疫功法之四起势、马步站桩、三关进气、站桩、收势35天 辅导:本计划是供参考的,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当延长练功天数。如体质差者,每个功法可比计划时间增加几天。 头30天练起势、马步站桩、收势。起势动作完成后就形成了马步站桩。教材把起势和马步站桩分开来写,是为了学习的方便,但在练功时两者连在一起的。在基本掌握要领的基础上再增加收势动作。逐次增加站桩时间,当增加到每次站桩30分钟左右时,开始练双臂揽月。 双臂揽月连同扶正益寿扳指法的每次练功时间30分钟。先单练双臂揽月时可以动作慢些,要停留的地方延长一些停留时间,前后站桩的时间再增加一些,从而把练功时间延长到30分钟左右。在基本掌握双臂揽月的基础上,再加练扶正益寿扳指法。 起势、站桩和站桩、收势是每套功法的头和尾。练每套功法都要先做起势、站桩,站几分钟后做动作。动作完成后要再站几分钟桩才收势收功,以下滚球和三关进气都是这样。 基础功法 第一节起势 全身放松站立,两脚开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内,两臂松垂,两手手指松直,掌心向体侧(图1)。曲肘抬臂,两掌心(劳宫穴)相对,抬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度,同时略屈膝下蹲,站立角度约20至30度左右(图2)。翻掌,手指成梯形式,掌心向下(图3)。双小臂略向外拉开,然后双肘向后上方挑起,双小臂自然下沉,掌心向后,手指向下,沉至体侧略后(图4A、B),双手在腰部处(带脉启动),手腕自外向内翻转,掌心向上,十指对腰(图5)。稍停,双臂向后夹紧,手指向前(图6)。稍停,这时上身很紧,但掌与背放松。松肩,双臂自然慢慢向前推出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度,再翻掌成马步站桩(图7)。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双鱼悬阁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第三拍结束了 四:请大家转视右手,沉肘带手,落于体侧,五六七八和一二三四一样,唯方向变了 五:右转身,重心移到左脚,右脚跟提起,请注意这个时候,是重心压在左腿上。 六:绷脚上,落地翘,同时两臂随着腰的旋转,画一平圆,掌心相合于胸前。 七:眼睛转视左手,沉肘带手,眼睛向前看,两手垂于体侧,这叫双鱼悬阁。特别要注意第七拍,两手要横向摩运,开始右脚并步,两腿由屈逐渐伸直,同时右手下落胯旁,左掌托于左肩的前上方,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右手的手指是朝里的, 大体上离身体20厘米,左手也是手指朝侧,两臂恰恰是个弧形,好像是个S型一样。 3注意要点: 1每一个分解动作讲解先下肢后上肢,待学生掌握上下肢动作后,让学生掌握以腰带臂,用腰部动作将上下肢动作联系起来,让动作顺畅连贯,不僵硬。重点是掌握动作技术,熟悉动作路线。难点是动作是否规范,每一个动作是否体现健身气功的动作特点和动作要领。 2、解决方案是在老师的讲解示范下掌握动作,并且反复进行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和规范,分析错误动作原因和改正方法。 3、待学生掌握动作后进行分组练习,并针对每组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辅导,以提高动作技术水平。教学参考书:《体育锻炼与养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注:有教学条件的可以添加多媒体课件:健身气功导引养生12法动作教学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提高学生动作技术)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双鱼是指太极图中两条首尾相接的阴阳鱼。此处是指两脚并立,一手下按于胯旁、一手上托于头之前侧上方,尤如两条阴阳鱼悬挂于庭。这一式有助于提高肺功能,缓解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胃脘痛等消化系统疾;而且,对于提高肾功能,预防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作用。

空劲气功治疗“再障”有奇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8978324.html, 空劲气功治疗“再障”有奇效 作者:李世杰 来源:《现代养生》2008年第02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主要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免疫功能性疾病,发病率3-5/10万。其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继发感染等。大部分患者依靠输血来维持生命,常造成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给患者的精神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西医治疗再障尚无理想办法,只能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控制,副作用大,大多预后不良。中医也只能是对症用药,缓解一时病情而已,亦难治愈此病。然而,我先后对3例患者应用空劲气功外气施术于患者,并指导患者练该功法的站桩扳指功,均取得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病例一,解xx,男,7周岁,山西省古交市笫一小学学生。1989年10月16日,因不明原因全身乏力、双下肢浮肿,即去医院就诊,经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80,血色素6.00,血小板3.80,结合其它检查,被确诊为“再障”。同年10月28日转到太原市儿童医院住院,以雄激素为主,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数月,全血细胞未见明显好转,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粗糙多毛。又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进行治疗6个月,也未见效果,反而病情日益加重。万般无奈之际,1990年6月求助于我,开始练习空劲气功试治。当时我也无治疗这类疾病的经验, 可经过3个月的练功,患者病情日见好转,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数均升至正常值,而停服一切中西药物,仅坚持练习空劲气功6个月巩固疗效,至今末复发。 病例二,薛xx,女,33岁,江苏省江阴市人,无锡某报社记者。因不明原因出现全身 乏力,面色苍白,头晕,于2007年6月20日,就诊于无锡第二人民医院,被诊断为“再障”而收住入院。经半个月西医药物治疗,病情反见加重,于7月6日转到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病科。经该院血常规化验:白细胞1.60,血色素5.00,血小板1.80,因病情危重,由权威专家亲自诊治,在输血维持生命情况下,采用大剂量激素、环炳素等免疫抑制剂,并辅以中药治疗,还应用了每天注谢一针1万元的进口药一周无疗效。8月11日出院时化验血常规为:白细胞2.00,血色素5.50,血小板1.80。出院后继续服用中、西药治疗。8月15日,出院仅3天,患者面色更显苍白、头晕、困倦、心慌气短、手脚浮肿,行走艰难,经苏州市沧浪人民医院检验科医生上门抽血化验,结果为白细胞仅有0.80,血色素4.00,血小板1.50,急需输血维持生命,而该院暂无血源,经联系急送江阴市人民医院住院输血,同时继续服用上海瑞金医院医嘱药品和注射“生白细胞针”,而危象不见好转。由于患者亲属知道我曾用空劲气功治愈过几个“再障”患者,求助我用气功救人于危急之际。从8月23日开始,我对患者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发功

养生气功12式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张广德 开步站立,周身放松。 要求:两眼轻闭或平视前方,舌抵上腭,上下牙齿相合。两手叠于丹田,男、女左手在里, 默念练功口诀: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口诀默念完毕,将两手垂于体侧;眼平视前方。 很多练功者十分注重对功法动作的模仿和熟练,但对于预备势却往往不甚重视。这样的结果很容易造成整套功法演练得散漫和神意外驰,失去了健身气功本来的风貌。 所谓预备势,是对练功者正式进入练功状态的身心调整。只有通过预备势做到了身心调整的状态,并在整个练功过程中保持这种状态,才算是达到了预备势锻炼的目的。对应健身气功的意、气、形,应从三个方面做好预备势。 一是通过预备势把身体调整到周身中正的状态。预备势中的“双膝微屈,松静站立”、“头正颈直,下颏微收”、“含胸拔背,松腰敛臀”等,都是对身体外形的要求,但实质是为了要做到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直线,这才是周身中正的关键之处 二是通过预备势把呼吸调整到深长匀细的状态。俗话说,“形不正则气不顺”,预备势中形体的中正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呼吸的调节,再加上强调呼吸的自然,因三是通过预备势把

散乱的心意调整到专一的状态。预备势中强调“目光内含”这一点极为重要。“目为心之先锋”,“其机在目”,通过目光内含可以很好的宁神静气。若做预备势动作时,练功者还在目光四顾或睁大眼睛,“心猿不定,意马四驰”,这时练功者必然心意散乱而不专注练功,神驰气散而不易归元。此呼吸也就比较容易调节好了。 第一式乾元启运 强调“逢动必旋”,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力,以助臂的旋转幅度。有助于畅通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脉,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下蹲之深度因人而异,不宜强求一致。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意守丹田,既便于排除杂念,净化大脑,又有助于补中益气,扶正培本,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呼吸六字诀云:“呼音与脾相配属。”故默读“呼”音,有助于和胃健脾。 第二式双鱼悬阁 此式第1、第2两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长徐缓;第2拍,功法要求上步时绷脚,落步时勾脚,其实是活动踝关节,而踝关节正是“原穴”所在处。因此,功法中有规律的活动踝关节,既可以增强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生理功能,又可以提高经络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病

导引养生十二功法

导引养生十二功法 一、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概述 1、定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通过意识的运用、呼吸的控制和形体的调整,使生命优化的自我经络锻炼的方法。 2、练功口诀: 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 3、动作名称: 预备式 第一式:乾元启运第二式:双鱼悬阁 第三式:老骥伏枥第四式:纪昌贯虱 第五式:躬身掸靴第六式:犀牛望月 第七式:芙蓉出水第八式:金鸡报晓 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之特点和作用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提高五脏六腑技能、有助于防治疾病的导引健身术。其特点与作用如下: 1、养生理法,源于易医 易,指《周易》;医指中国医学(中医)。《周易》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其哲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故有“医易同源”、“养生源头问《周易》”之说。 首先,从《周易》的动静观看,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既强调运动对生命所产生的效应,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又强调“劳则适度”的养生思想,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寓动”的习练总则。这种养生观正是《周易》乾坤两卦一主阳动,一主阴静在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每一法均是和谐对称的,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谓变”的哲学思想。 第三、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重视精、气、神的培养,强调“调意识以养神”、“调呼吸以炼气”、“调形体以通脉”,倡导“防”重于“治”等摄生方法,都是易、医哲理的传承与体现。 第四、从动作命名也可以看出易、医对创编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深刻影响。比如“乾元启运”、“ 2、功走圆道,天人合一 天道是圆道,体现了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中的每一个动作,均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包括手法、身法等,可谓节节贯穿、上下相随、周而复始、连绵不断,与宇宙间万事万物中的圆道相应。不仅能使全身关节灵活、肌肉、韧带强健,而且充分体现了功法与人体各脏腑气机相协调,与天地万物相和谐的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观。 3、逢动必旋,工于梢节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要求逢“动”必“旋”。可以加强对神经、骨骼、肌肉、关节的刺激,从而提高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加强对全身经脉及有关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起到疏导经络、畅通气血、消积化瘀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