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大事记整理版2013

中国航天大事记整理版2013
中国航天大事记整理版2013

已更新至2013年底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七实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做准备工作。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2013年12月2日0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在北京飞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密控制下,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17时53分,发动机关机,嫦娥三号顺利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2013年12月14日晚21时11分11秒成功落月。

结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二维平板层流(结构网格+结构解算器) 1.算例概述 基于结构网格的二维平板层流计算考核,考核软件结构解算器的基本性能。 测试环境:Windows 7 PC,串行计算 2.计算条件 单位长度 攻角(°)侧滑角(°)壁温 马赫数(Ma) 雷诺数(Re) 0.1 2.0e5 0 0 - 参考长度(m)参考面积(m2) 参考点 1 1 (0,0,0) 3.计算网格 ?计算区域为[-2,2]×[0,4],网格数为73×81的结构网格; δ=5.0e-4,物面流向网格在平板头部适当加密,为?壁面第一层高度 δ=0.02;

图 1 计算网格 4.计算控制参数 参数值备注visname laminar 粘性类型 str_scheme_name roe(steger、ausmpw、vanleer)无粘项离散格式str_limiter_name nolim(minmod)限制器 alf_l,alf_n 0.0001 熵修正系数tscheme 4(LUSGS)时间推进格式 cfl_start,cfl_end 1 – 100 cfl_nstep 100 xkmuscl 0.33333 MUSCL插值系xbmuscl 4.0 数 注:括号外为基准测试条件,无特殊说明或标注,所给结果均为此条件下的计算结果。

5.测试结果 5.1.基准算例(Roe、nolimiter) 利用Roe格式不采用限制器计算的摩阻系数、不同站位上速度与Blasius理论解符合较好。 图 2 残差收敛曲线图3 摩阻系数 图4 不同站位流向速度(Roe)图 5 不同站位法向速度(Roe) 5.2.不同格式结果比较

抗日战争大事记 年表整理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2.03 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3.01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3.05 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09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07.07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1937.0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08.13 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937.08.14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09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05 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01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05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07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08.06&07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08.08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美、英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反面战场举行战略反攻 1945.08.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09.0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星。长二捆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航天已具备发射各种大载荷商用卫星的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也开创发展了中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神舟二号2001年01月0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神舟三号2002年03月25日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29日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2010年中国大事记

2010年中国大事记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4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一个筹备中的世界博览会,2010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2010年5月12日——中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以纪念汶川大地震1周年。 2010年6月11日到7月11日——2010南非世界杯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官方名称:2010 FIFA World Cup South Africa)将在南非的十个城市举行,本届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2010年8月8日——中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1华诞。 2010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2010年—2011年底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4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一个筹备中的世界博览会,2010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 2010年5月12日——中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以纪念汶川大地震1周年。 2010年6月11日到7月11日——2010南非世界杯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官方名称:2010 FIFA World Cup South Africa)将在南非的十个城市举行,本届是首次在非洲举行的世界杯。 2010年8月8日——中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1华诞。 2010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2010年—2011年底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

中国航天大事记(卫星、神州飞船系列-嫦娥系列)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称其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神州二号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州三号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神州四号2002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神州五号2003年10月15日第一艘载人飞船(杨利伟) 神州六号2005年10月12日第一艘运载两人飞船(费俊龙、聂海胜),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 神州七号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第一次宇航员出舱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09年3月1日成功撞击月球。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能源结构

中国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并将继续作出积极努力。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新材料形成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必须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生命科学 10年实现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这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建议超前部署分子设计育种,大规模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这样,中国10年左右就可能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生物医药力争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力争在干细胞研究的更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防范干细胞研究引发的伦理问题。 信息网络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智慧地球”简单说来就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空间海洋开发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们要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是“蓝色聚宝盆”。国际上正兴起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我们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地质勘探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 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方面,中国已有固体矿产勘探开采的深度大都小于500米,而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米到4000米,南非计划开采的深度达到6000米。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计划,也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变得“透明”。加拿大人近期提出的类似计划,要搞到3000米。中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勘探水平不高,开采利用率也比较低,这是制

大事记

大事记 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建济留仓,在水南一里。 明知县莫,在县城城隍庙前,建城隍仓。 明景泰初(公元1950年),知县吴江建石镇仓、严绪仓、大圹仓、浆沅仓。 明弘治(公元1488年-1505年间),知县吴,建万石仓。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重修万石仓,于明崇祯癸未(公元1643年)兵废万石仓。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知县马孟贞,建水次仓(即起运仓),邑治东门外风雨坛侧。 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楚兵犯境,袁知县洪臣议,将水次仓址改为营房,安插添设官兵,又将水南仓,移城内东关隙地,建二十四间,以储南米。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建新仓。 雍正三年(公元1925年),知县上奏督抚趁年丰建仓储积谷。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知县潭献策建常平仓。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县杨宏纲重修常平仓。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知县杨国华,新建总仓。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知县林邦,又重修常平仓。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奉令建筑新仓五处。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元月,成立分宜县田赋管理处,办理田赋征收,准备土地测量。 同年七月,将分宜县田赋管理处改为分宜县田赋粮食管理处。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十月,将分宜县田赋粮食管理处改为田粮科,搬到县政府一起办公。 1949年3月间,凤阳仓库因交不出军粮,将保管股长林寿民扣押于县府,后以保释放。 1949年7月15日,分宜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1月21日江西省命令成立分宜县人民政府粮食局。并同时成立一、二、三、四粮库。 同年11月底,留用在杨桥民国政府的仓库主任黄忠义本性未改,利用职权继续贪污修建粮库的粮款,法网不容,执行枪决。 1950年4、5月间,界桥火车站集中粮食往华东调运时,界桥村严光辉串通、纠集一些流氓准备抢粮,当即被我们发觉,将严光辉逮捕枪决 1951年9月,分宜粮食购销组与分宜国营商店订立合同,委托杨桥、高岚、双林三地代购粮食40万斤,手续费2%。 1949年下半年起至1951年,在减租减息和土改斗争中,共没收地主和富农粮食581.11万斤。 1951年,分宜县粮店经袁州分公司拨款8000元,在界桥村铁路南侧建造简易仓一座。仓容100万斤。7月动工,11月完工。此仓于1957年拆迁到霞圹。 1952年,合作社洞村分销处为国家代收、代管的稻谷,损耗1543斤。 1954年,中央指示,除公粮外,国家掌握粮食,通过随征带购、预购、市场收购三种形式。 1955年,成立“中国油脂公司分宜县公司”下设有杨桥、双林、高岚、凤阳、界桥、洋江、湖泽、钤阳、芦圹等九个购销点。 1955年,杨桥粮管所收放在卷山村等待春潮季节运往彬江的粮食,被黄芒一纠集一些人偷去稻谷1千多斤。当即破案由法院判处黄芒一有期徒刑二年。 1957年8月中国油脂公司分宜县公司,奉命并入分宜县粮食局。 1957年,双抢期间,界桥粮管所错供豆种,将早豆种当晚豆种卖,造成豆子减产减收。经县监委检查,县委决定,给副主任钟永昌撤职处分,其他有关人员给予开除和记过处分。 1958年建设江口水电站,县城被淹,县粮食局迁到界桥火车站油脂仓库里办公。 1958年,界桥粮管所新建土油池,县局储运股长何凤祥擅自改变图纸设计,至使油池于1960年5月18日20:00左右倒塌,损失食油2.05万斤,为此,给何凤祥开除留用处分,给保管员记大过一次处分。 1959年元月原分宜县城制米厂,迁往杨桥下街站亭下,打木椿安装机器,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2)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七实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做准备工作。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

2010年国内重大事件

2010年国内重大事件 1、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时间里,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2、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3、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 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4、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举行。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5、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8月7日23时4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甘肃舟曲……2010年,我国地震、

2012年下半年大事记-中国证监会

附件: 广东证监局2012年下半年投资者保护大事记 项目投资者保护活动内容时间具体实施情况 1开展辖区证券投资 者状况调查 组织开展辖区证券投资者状况调查,了解 辖区投资者基本情况,为日常监管和投资 者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4-10月 发动辖区机构,在掌握投资者情况的基础上,形 成专题研究报告,对辖区投资者情况进行描述和 分析,并对辖区投资者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出政策 建议。该项工作得到证监会领导批示表扬。 2 组织开展辖区“积极 回报投资者”大型主 题宣传活动 根据会投保局有关通知要求,结合辖区实 际开展“积极回报投资者”主题宣传活动 8-10月 向辖区上市公司和各类机构下发通知,组织有关 单位,通过开展专题活动、督导上市公司完善分 红和信披、强化媒体宣传等途径,推动上市公司 强化分红工作,提振投资者信心,培育辖区资本 市场健康理性、注重回报的投资氛围和文化。

项目投资者保护活动内容时间具体实施情况 3 开展上市公司“完善 网站信息披露,强化 投资者关系管理”专 题活动 开展上市公司“完善网站信息披露,强化投 资者关系管理”专题活动,推动辖区上市公 司规范提升信息披露工作,使上市公司与 投资者的日常沟通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8-9月 向辖区上市公司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 网站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公司对自身网站投资 者关系专栏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自查和整改,建 立健全专栏日常运维制度、丰富专栏内容。在我 局督导下,辖区大多数上市公司均按照通知要求 对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专栏进行规范和完善。 4 组织播放会投资者 保护局牵头制作的 投资者教育公益广 告 根据会投资者保护局《关于播出投资者教 育公益广告的通知》(投保局函〔2012〕 138号)的要求,组织辖区机构和媒体播 放会投资者保护局牵头制作的投资者教 育公益广告。 8-9月 向辖区各类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其于公司网站、 营业场所电子显示屏、户外显示屏等终端持续播 放有关公益广告。其中,广州证券还通过位于市 中心的国际金融中心LED大型户外屏幕播放。 同时联系广东卫视《股舞飞阳》栏目、CCTV证 券资讯频道,及网易、腾讯等5家网站持续插播。 据统计,辖区机构共播放上述公益广告45万余 次。

#2000年—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大事记

2000年—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大事记 (2) 2000年3月 (2) 2001年4月 (2) 2001年4月 (2) 2001年6月 (2) 2002年2月 (3) 2002年7月 (3) 2003年3月 (3) 2004年10月 (3) 2005年5月 (3) 2006年7月 (4) 2007年3月 (4) 2007年3月 (4) 2007年3月 (4) 2007年9月 (5) 2007年9月 (5) 2007年11月 (5) 2007年12月 (5) 2007年12月 (5) 2008年1月 (6) 2008年2月 (6) 2008年5月 (6) 2008年9月 (6) 2008年10月 (6) 2008年11月 (7) 2009年3月 (7) 2009年4月 (7) 2009年6月 (7) 2009年7月 (8) 2009年9月 (8) 2009年12月 (8) 2010年1月 (8) 2010年3月 (8)

2000年—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大事记 2000年3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个人出售住房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主要内容 通知对已购公房上市征收个人所得税做出规定:个人出售已购公有住房,其应纳税所得额为个人出售已购公有住房的销售价减去住房面积标准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款,原支付超过住房面积标准的房价款,向财政或原产权单位缴纳的所得收益以及税法规定的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目的: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制度 2001年4月 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整顿住房建设收费取消部分收费项目的通知》 主要内容 通知取消了4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进行整顿,合并部分收费项目,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规范垄断企业价格行为,对经营燃气、自来水、电力、电话、有线或光缆电视(简称“两管三线”),等垄断企业的价格行为进行全面整顿;严格控制住房建设收费,并要加强监督检查。 目的: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减轻负担。 2001年4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对消化空置商品房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 主要内容 (1)对于1998年6月30日以前建成尚未售出的商品住房,至2002年12月31日之前免征营业税、契税; (2)对于1998年6月30日以前建成的商业用房、写字楼在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销售的,免征营业税、契税;同时对于开发企业在1998年6月30日以前建成的商业用房、写字楼、住房(不含别墅、度假村等高消费性的空置商品房),不予免征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目的:消化积压空置商品房,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2001年6月 建设部下发《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 (1)全面实施商品房预售和现售制度 (2)规范开发企业对商品房广告和合同在使用当中的真实性、合法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3)明确了开发企业与代理机构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4)明确了房屋的交付标准及后续保障制度。 目的:提供了商品房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广告、定金、面积纠纷以及质量等问题的法律依据。 2002年2月 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下调通知》 主要内容

中国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国能源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同时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利用这些资源而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以及新能源开发的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研究,并提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新技术对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不断开发新的能源。现在,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但随着政府能源政策的调整,我国能源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关键词:重要性能源问题节能措施

目录 一、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2) (1)、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 (2)、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 (3)、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2) 二、中国能源利用现状 (2) 三、针对能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措施 (3) (1)、政府政策 (3) (2)、节能效率优先 (3) (3)、环境发展协调 (3) (4)、内外开发并举 (3) (5)、以煤炭为主体 (3) (6)、降低石油消费,加快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 (4) 结束语 (4)

前言

一、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看,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高水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要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就要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有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物流系统,以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体系,这些都需要能源。在现代社会,人们维持生命的食物用能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生产、生活和交通服务已经成为耗能的主要领域。 (2)、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供给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往往只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加速、煤电油运就会出现紧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能源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能源工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能源投入增加,煤炭、电力产能大幅度提高,油气进口增多,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得到很大缓解。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供求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又开始加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达到较高水平的现代化社会还要走相当长的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还要继续增长,供需矛盾和资源环境制约将长期存在。 (3)、能源安全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能源安全最重要的石油安全。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导致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和全球经济波动。本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攀升,2008年初原油期货价格超过100美元,油价上涨对全球经济特别是石油进口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国家甚至因石油涨价引发社会动荡。由于国内资源制约等因素,中国保障能源供应特别是油气资源供应需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50%,今后可能还会更高一些。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二、中国能源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呈现节节攀升的趋势,其中煤炭的消费占70%左右,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78%,并且呈下降趋势,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供应,其次是石油,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煤炭、

旅游俱乐部2021年下半年大事记暨工作总结

旅游俱乐部2021年下半年大事记暨工作总结 旅游俱乐部2021年下半年大事记暨工作总结 年终工作总结 1、xx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XX年11月7日,是个既平常又特别的日子。xx市知青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于当天下午在无锡运河饭店召开。来自本市的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代表和本市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市民政局、社科联的有关领导约2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周边城市上海、南京、嘉兴、扬州、镇江、苏州、南通等地的知青文化研究会和知青杂志社等知青社团组织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贺信。上世纪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如今都已步入老年,退休回家。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对于全市曾到边疆和农村插场、插队的10多万老知青群体来说是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它将意味着在当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知青”这个特定的群体从此有了自己的社团组织,有了可以讲述心声、交流心得、回顾历史、挖掘精神的“讲台”;有了研究文化、弘扬正气、开展活动、展示风采的平台;有了联络情谊、相互帮扶、和谐友善的“家园”。成立大会简朴而隆重。在一片《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声中,大会拉开了序幕。会上,农场知青代表叶建军先生代表筹备组向全体与会人员汇报了历经三年多时间的筹建工作情况。无锡市民政局领导刘长风先生宣读了成立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批复文书,市社科联副主席王铭涛先生对成立大会表示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通过了《xx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章程》,《章程》明确研究会的宗旨是:收集整理知青文化史料;建立知青文化交流平台,组织知青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积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作贡献。宣传和遵守国家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

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与分析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通过对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对中国能源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prospect the trends in Chinese energ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 关键词:能源现状;新能源;发展趋势 Key Words:energy Situation ;new energy;trends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截止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当年已经占到了全球的20.3%。而另一方面我国能源消耗结构的不合理,过分依赖煤炭资源,其它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也成为了国家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几年将要持续面临的问题。所以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尽快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我国未来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目前的能源现状 1.能源的年消耗量巨大 中国是世界是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4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36.8亿吨,原油产量2.09亿吨,天然气产量1170.5亿立方米,发电量53975.9亿千瓦时。能源消费方面,2013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7.5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3.7%。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7%,原油消费量同比增长3.4%,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3.0%,电力消费量同比增长7.5%。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及同期发达国家的1/5。能源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失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的支撑。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是必然的。 2.能源的结构失衡 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其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比重上升至76.7%。其次是石油,我国原油生产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基本是12%左右的水平。而在二次能源中,无论消费结构还是生产结构,基本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为主

旅游俱乐部2020年下半年大事记暨工作总结文档

旅游俱乐部2020年下半年大事记暨工作总结文档 Major events and work summary document of tourism c lub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0

旅游俱乐部2020年下半年大事记暨工作总结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1、xx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 XX年11月7日,是个既平常又特别的日子。xx市知青 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于当天下午在无锡运河饭店召开。来自本市的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代表和本市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市民政局、社科联的有关领导约2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周边城市上海、南京、嘉兴、扬州、镇江、苏州、南通等地的知青文化研究会和知青杂志社等知青社团组织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贺信。 上世纪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 重要的篇章。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如今都已步入老年,退休回家。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对于全市曾到边疆和农村插场、插队的10多万老知青群体来说是盼望已久的一件喜

事,它将意味着在当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知青”这个特定的群体从此有了自己的社团组织,有了可以讲述心声、交流心得、回顾历史、挖掘精神的“讲台”;有了研究文化、弘扬正气、开展活动、展示风采的平台;有了联络情谊、相互帮扶、和谐友善的“家园”。 成立大会简朴而隆重。在一片《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歌声中,大会拉开了序幕。会上,农场知青代表叶建军先生代表筹备组向全体与会人员汇报了历经三年多时间的筹建工作情况。无锡市民政局领导刘长风先生宣读了成立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的批复文书,市社科联副主席王铭涛先生对成立大会表示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会议通过了《xx市知青文化研究会章程》,《章程》明确研究会的宗旨是:收集整理知青文化史料;建立知青文化交流平台,组织知青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积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作贡献。宣传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会议选举产生了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会,在研究会首届理事会上,再次通过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正副秘书长、正副会长,以及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及顾问人选,整个程序严肃规范,合理合法。

航天大事记

航天大事记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中国航天大事记 【摘要】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 新华社海南文昌2016年6月25日电长征七号运载火箭2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成功。 历史进程如下: 从1956年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朝着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从轨道上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1981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发射一组三颗卫星。一箭三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突破。 1988年9月7日,中国启用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航天发射市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历时115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11月12日,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太空飞行46圈,历时68小时。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空间无人自动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牵手”。 2012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由16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将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